《唱名法》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5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唱名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唱名法》教案》。

第一篇:《唱名法》教案

第五章 大小调体系

(一)——《唱名法》教学设计

李 煜

教学内容:第七节 唱名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理解两种唱名法与简谱和五线谱的联系,从而正确的掌握‘线简互译’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两种唱名法与简谱和五线谱的联系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线简互译”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唱名法是用若干个特定的音节来表示音阶中各音级的唱法。现今被广泛采用的唱名为:do、ri、mi、fa、sol、la、si。它是人们学习和理解音乐,进行音乐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从古至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唱名法。例如:古希腊人四音音列(ta、ti、to、te),印度的七音节(sa、ri、ga、ma、pa、da、ni);中国古代曾用七声音阶中七个音节(上、尺、工、凡、六、五、乙)等。进入20世纪以来,我们广泛采用的唱名法有两种:一种是首调唱名法,一种是固定调唱名法。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五章第7节唱名法,一起探究唱名法的实际运用。请大家翻开课本66页,快速阅读本节内容,思考简谱与五线谱分别使用的唱名法。

二、新课教学:

大屏幕展示唱名法与简谱、五线谱的联系,通过曲谱的展示解决本课重点

1、唱名法运用于简谱

通过曲谱的展示,学生随钢琴视唱曲谱,理解首调唱名法的概念及运用。

2、唱名法运用于五线谱

通过曲谱的展示,学生随钢琴视唱曲谱,理解调首调唱名法和固定调的概念及运用。

得出结论:五线谱翻译成简谱时,一律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结合高校试题,解决本课难点

(1)出示武汉音乐学院本科乐理试题,联系本课学习的内容及提示,将五线谱翻译成简谱。

(2)学生独立完成,板书答案。

(3)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讲解试题,找出问题。常见问题:

1、调号

2、音值组合

3、临时记号音的变化处理

(4)学生总结做题步骤。

三、课堂延伸:

(1)逆向思维培养,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将简谱翻译成五线谱?”,学生思考,讨论方法。

(2)学生总结做题步骤。

(3)出示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乐理试题,学生独立答题,板书答案。(4)教师出示正确答案,讲解试题,找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课收获,以及做相关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作业:课后练习第15题、第16题。

第二篇:首调唱名法的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

首调唱名法的学习与教学 乐理、视唱练耳教学及所涉及的唱名法问题,始终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校教育中的识谱问题可以说是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主要矛盾所在。通过调查统计,认识五线谱的人数平均不超过5%,认识简谱的人数平均不超过10%。普通高校大学生们对于音乐学习的迫切要求之一就是希望掌握简谱、认识五线谱,提高音乐修养。他们普遍反映,小学、中学时学习过识谱,但是觉得枯燥、没有意思,“乐理知识像一堵墙,把我们和音乐隔离开了”,结果学生不但乐谱没有学会,基本的音乐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实践中的很多问题促使我们在思考,为什么中小学生厌烦学习乐谱,而大学生又普遍希望了解、掌握乐谱?这里和学习心理、学习经验与能力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五线谱、简谱的学习真的是那么困难吗?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要进行观念更新

听觉能力发展、音乐的基础知识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是关注了学科知识的体系、逻辑,而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一最重要的根本目标。体现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就是过于注重知识技能,很少考虑学生基础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培养目标的差异,各级各类学校几乎一般无二地对学生进行着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由于培养目标的偏误,我们常常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把工具作为了能力。

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学科教育。我们不能无视和牺牲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去换取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和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常常把情感和智能看作两种不同的范畴,实际上它们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情感的认知是冰冷的、机械的、纯理性的,是为了某种功利不得不学的死知识。而情感的体验也决不是无目的的体验,在情感的体验中必定会有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学生参与生活、表现生活,是体验,也是认知的学习。我们的学科教育中缺乏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分析和情感的培养,这是特别需要研究的方面,因为知识技能的获得必须以情感的体验为前提,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才能够成为智慧。

达尔克罗兹认为,视听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唱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听觉训练,提高学生在节奏、旋律、和声、音乐风格、音乐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在内心“听”音乐的能力。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训练上。他认为,良好的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秉赋。音乐上的全部问题,„„都涉及到 2

听觉,都需要听觉的有素训练。但是,必须改变以往的机械训练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感性知觉。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各种理论知识也应该以听音乐、接受音乐为主体,而听觉的训练又不仅仅是耳朵的问题。音乐教育既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儿童运用他所有的官能,参与体验,其次才是获得见解和能力。

奥尔夫体系的理论提出,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都是注重发展理性,而人的感性、感悟、直觉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

柯达伊说过,我们一定要在学校里采用使儿童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的方法教授音乐和歌唱,培养他们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音乐既不能通过智力的、理性的途径来学习,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是与儿童无关的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应该是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音乐技能和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

改革的教学活动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艺术学科能力的发展,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性。特别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应在人文主题为主导的前提下,主要采用随机的、跳跃的、积累的方式进行。一些通过不断体验、感受和积累才能形成的艺术能力 3

则采用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接触和感知艺术要素。

二、首调唱名法的学习心理基础

影响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唱名问题,不仅涉及到唱名法,而且涉及到音乐学习的心理活动、感知音乐的方式,并且影响到人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态度和能力发展的许多方面,是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改革中需要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虽然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规定了采用首调唱名法教学,但人们普遍对首调唱名法还缺乏更全面的认识,研究和选择首调唱名法还是应该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符合人的文化基础为出发点。我国民族音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极为丰富的民族调式,并形成特有体系。调式、节奏以及音的运动逻辑是是旋律的组织基础。我国人民主要是通过以调式为基础的旋律来感知音乐的,这种审美心理是不可否认的传统。调式感成为人们接受音乐时的一种自然感觉,首调唱名法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和听觉的自然规律,因此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基于人们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民族音乐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首调唱名法必然会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主动选择。

在首调唱名体系运用得最为完美的匈牙利音乐教育中,首调唱名法的应用像是一条贯穿于各项教学内容和活动的主线。柯达伊认为,首调唱名体系在普及音乐文化方面,比所有特殊的音乐学校起得作用还要大,它是一个综合的基础,在使用这 4

种视唱体系的国家或学校,歌唱活动比其他地方发展得更好。首调唱名法使音阶调式中的每个声音都有了一个名字。在唱出唱名时也就确定了它在调式里的作用。也就是说,首调唱名法中do的位置、高度可以是移动变化的,但各调式音级却有确定不变的唱名。无论从什么调性高度开始的大调音阶的第Ⅰ级主音都唱成Do,第Ⅱ级都唱成Re„„,这些唱名同时兼是调式音级的命名,唱名表明了每个音级在调式中的功能、特性和表现力。

拉兹罗在阐述柯达伊的理论时说明,在音乐中有一个比声音的绝对高度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声音”的功能和各个“声音”之间的顺序与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构成形式不同,因此形成了音乐的丰富色彩、不同风格。这种相互关系的体系对于各种风格的有调性作品都具有意义,这就是调式。调式在这个意义上说,就不止是一个音阶,它包含了各个声音的不同组合形式及其逻辑进行。调式是不同民族、不同风格音乐的内在组织和逻辑发展的基础。而首调唱名法正是与调式音级相统一、与调式运动相适应的关系,它为调式感的确立和对调式中各音级关系的感知提供了直接的联系。实际上人们对声音在音乐中的感知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能够清晰地感知声音的高度,把它们从连续运动的频率中分离出来;另一个要素是声音的作用,以及声音之间的关系,这是构成声音情感的要素。只有当声学的声音和情感的要素相融合和统一的时候,才会产生对音 5

乐的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只有通过声音的语言才能被人理解。” 如何获得这种感知呢?首调唱名法使每个音级位置相对“固定”下来,使在不同高度上建立的音级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感觉和心理反映,逐渐变成对音乐的感知、促进了音乐思维的形成。柯达伊认为:“在这种视唱方法中,学生自然地建立了音乐思维的基础。”

首调唱名法和声音感受之间的联想、联系是直接的。在心理活动中,它的名称符号(唱名)和音感符号(调式)是统一的,因此建立了心理的直觉联系。通过唱名会对声音的感受深刻,也会帮助人们清楚地歌唱和建立内心听觉。实践中,声音的感受反过来也会使唱名加深印象、促进音乐听觉的发展。这种唱名体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音乐文化的大门,是获得听力、通向清楚的音乐思维的最好方法,利用首调唱名法可以使基础的和声感觉和知识很容易地引入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无论在什么调性,大调中的Fa就是下属,Sol就是属)。由于首调唱名体系是发展对于调式具有敏锐感觉的一种实际、有效的方法,在调式音级构成和弦时,学生也容易感觉和理解它们的倾向和进行。另外,还可以把音级的唱名与根据首调唱名体系设计的手势联系起来,因为那些手势巧妙地暗示出想要强调的调式音级。我们的教学中如果把首调唱名体系的运用只单纯地看作使用方便,就还没有理解它的心理学意义,就会限制了我们对它的深入理解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首调唱名体系的学习策略

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着首调唱名法,但是并没有真正遵循它的规律,例如长时间固定在没有升降号的C大调上的练习,就违背了首调唱名法移动do的特点。同时音乐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在乐理、视唱练耳教学中也必须从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转化为对学生的兴趣、能力、个性、创造性的培养。科学有效地运用首调唱名体系可以在基础教育阶段使学生摆脱调号的困惑,尽早地接触多声部节奏和歌唱、接触变化音、转调、接触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风格等,扩展他们的音乐能力。

1、以形象化、游戏性教学形式培养儿童的兴趣,调动主动参与

儿童时期的音乐活动是音乐、语言、图像、律动、舞蹈综合的艺术行为方式,要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于音乐要素的理解。游戏与儿童的心理需要相符合,它是教育的心理基础,游戏中渗透着教育的价值,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教学实践中,利用歌谣、语言结合游戏性的活动可以发展儿童多方面的音乐能力,如体验、感受稳定节拍律动;感知节拍与节奏;感知节拍重音和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学习休止拍节奏;发展节奏听觉、7

节奏记忆;感知声调的强弱、高低、速度的变化等。教学中首先要为孩子们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音乐教育应该达及人的感觉、影响人的精神。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我们面对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的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要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亲身参与、充分表现。

2、在律动活动、多声部形式中进行节奏感培养

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是节奏,而节奏的感觉完全依赖于运动。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出发,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节奏感不是从研究乐谱获得的,节奏也绝不是一种数字关系,以为认识了音符的时值,知道一个音符是另一个音符的两倍,就是掌握了节奏,这是不正确的理解。仅从音符时值的划拍来识别节奏,就会使节奏变成一种机械的、毫无生命的东西。这就是从乐谱入手探讨音乐,而不是从音乐入手探讨乐谱的问题。教学中,初学阶段可以不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名称和抽象概念的讲述,而是通过律动体验、音节的声音使学生首先从感性上体验和识别,并配合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在游戏、愉快的情绪中加深对节奏的感觉和理解。在音乐所综合的一切要素中,节奏是最容易分离出来、加以强调、使之感觉、单独进行学习的一个方面。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育体系中都研究节奏要素的单独练习,培养重要的节奏能力。他们的共 8

同特点就是强调“动”。

3、以即兴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性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性。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结构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对音乐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奥尔夫认为,现代人的音乐生活已从自身主动参与的实践、表现活动,演变成为了被动、接受的活动。人类精神表现原本的最质朴、最本质的内容和形式,被高度发展的专业音乐艺术所取代和抑制。但是实际上,人类各民族的情感和精神理想是生生不息、具有独特表现的。奥尔夫一再强调,所有的音乐教学应当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的活动达到它的目的和成效。他认为,即兴是一种幻想的游戏,应当唤醒和加以训练的首先是想象。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正是通过即兴表演可以使不善于幻想的人逐渐变得富有想象力。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是情感表现的最直接的形式。感知、运用音乐结构、形式的能力对于获得完美的音乐体验和创造性表现具有重要作用。匈牙利音乐教育中把对于对音乐结构的敏锐感觉看作既是 9

理解音乐的基础,又是培养儿童创作能力的基础。感知音乐结构要素,启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儿童对于音乐结构的学习,首先是以大量民族音调的积累培养感性经验。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已熟悉歌曲做部分改编的尝试、即兴的旋律短句创编、即兴问答句的创编、乐句、乐段的练习、学习民间音乐结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4、以首调唱名体系的规律进行五线谱教学

乐谱是组织音乐经验的一个手段,运用得好,可以使学生对节奏、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等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准确的掌握,促进学生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乐谱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应该把乐谱看作是表达音乐思想的一种符号体系,它能够成为发展音乐能力的手段和媒介。乐谱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知识、读谱的技能,更应该是紧密联系多方面音乐能力的培养,成为关系到学生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只要有好的方法,乐谱学习也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重要是要克服以乐谱为中心的弊端,改变把大量时间用于技术性、知识性的学习,而忽视了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忽视了识谱学习的音乐价值。在学校教育中作为素质能力培养的音乐教育,“乐理知识”部分不宜单独列出,它应和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过程应该是从整体的情绪感受、体验中获得印象后,带着强烈的兴趣和渴望更深入理解、更完美体现的愿望,再进行具体分析和对乐谱的学习。这既是情绪 10

感受的一个飞跃,又是音乐能力提高的过程。因为只有能够更深入地感知音乐要素,才能更深刻地感受音乐;只有能够感知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才能有敏锐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脱离了实际音乐作品进行的单独、孤立、支离片断的乐谱或某种知识的学习,就只能是机械的、枯燥的、无生命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什么音乐经验的儿童不愿意接受单调的乐谱学习,而具有一定音乐经验的大学生们渴望学习乐谱的原因。

在乐谱教学中,特别是运用首调唱名体系,“移动do”的特点须从音乐学习的开始就在头脑中建立。开始时的五线谱学习可采用没有谱号、没有调号、简化拍号(不标记单位拍时值,只标记“2”或“3”等)的形式,在多个调性位置(C=do,D=do,F=do,G=do等)上同时学习2—5个五声音调音级、节奏简单的歌曲旋律,开始阶段仅仅是按照音级关系熟悉位置。学习材料应选用学生已熟悉的歌唱材料,而不是从开始就采用完整音阶的形式,音阶概念的建立应该是随音乐学习逐渐形成的一个过程。教学方式应采用形象化、游戏的形式。

在音乐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首调唱名法。因此,广大音乐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首调唱名法。

第三篇:关于五线谱首调唱名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关于五线谱首调唱名法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摘 要】首调唱名法是五线谱的识谱唱法的其中一种,又称可动唱名法,它的唱名在五线谱上根据各调式主音位置而确定,凡大调主音都唱do、小调主音唱作la,其他各级依此类推。这种识谱方法比较适合识读一些调性明确并且少有调式外音的乐谱,其优点是可快速掌握旋律的调式调性达到理解音乐的主要内容的目的。而其不足之处也很多,如:可动唱名法中对音级的判读速度需要大量的练习,对调式外音的音高掌握,以及旋律出现转调之后的重新认识等等。本文将对运用首调唱名法在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视唱乐谱时,应对旋律之中出现诸如调式外音、离调或转调的乐谱进行识谱训练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首调唱名法;变化音;转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96-02 一、五线谱首调唱名法的主要任务

首调唱名法是为克服固定唱名法识谱视唱中对旋律中的各个乐音的调式地位以及各音之间的自然全、半音位置的判断困难,为解决主调音乐的视唱及快速掌握乐曲的调式调性而采用的一种识谱方法。十九世纪初,瑞士籍的英国女教师格洛弗(Sarah A Glover,1785-1867),在其音乐实践的基础上初创了首调唱名法(Tonic-sol-fa),后经科尔文牧师(John Curwen,1816-1880)的修正,便迅速在欧洲一些国家推广开来。

在首调唱名法体系中,用唱名do、re、mi、fa、so、la、ti来表示自然大调式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除此之外,凡调式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一律将基本音级唱名的韵母改为“i”;而遇基本音级降低半音的,则将基本音级的韵母改为“e”。原基本音级“re”的降半音用“reh”代替。

而今在香港、台湾、日本以及欧洲、美洲大多数学校是采用首调唱名法的,甚至英美的普通大学,及部分大学的音乐专业也采用首调唱名法。匈牙利还用于专业音乐学院。

首调唱名法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部分五线谱识谱的学习者(也许是大部分具有首调听觉习惯的学习者),利用首调的调性感,尽快解读一些调性明确而调号相对较复杂的五线谱旋律。已达到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乐谱内容的目的。还有就是利用首调识谱了解其内容之后,部分使用者有可能马上进行看谱移调,将乐谱移至任何需要的调高之上(例如为适应声乐演唱者的音高音域而进行的临时移高或移低乐曲的调高,或是移调乐器的演奏者临时将乐谱移调演奏)。

以上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而具有这样的看谱视唱(奏)的移调能力,是大多数演唱(奏)所应具备的或是不断追求的能力。因此,首调视唱方法与能力不但适合于诸如声乐演唱者、非固定音高乐器演奏者,而且对于钢琴艺术指导或伴奏等固定音高乐器的演奏者来说都有必要掌握。

二、调式内临时变音的处理

前面曾经提过关于调式外音级的处理方法:凡调式基本音级升高半音,一律将基本音级唱名的韵母改为“i”;而遇基本音级降低半音的,则将基本音级的韵母改为“e”。原基本音级“re”的降半音用“reh”代替,第七级的唱名声母为避免与第五级相同改为”t”。

那么在升种调和降种调中,特别实在升降调号较多的乐谱中,处理调式外音就要结合升降、重升重降或是还原记号的不同,正确理解其对于原调号的意义。例如,在升种调号的乐曲中还原记号意味着降低元调式音级,而在降种调中还原记号意味着升高原调式音级。如下

上例乐谱为D大调其中助音与经过音较多,但调性清晰,因此只需将变化音级的唱名韵母改变来解读其音高就可以了。

三、转调的判断及处理

学习首调唱名法,也是可以用来习唱离调或转调的视唱曲的。只是在唱之前先要对乐谱进行分析,在一些视唱练习曲中转调或者离调的现象比较频繁,而且中间的变化音比较复杂。如下

上例这首乐曲,从乐谱谱面看来有一次转调过程:第一小节开始是在一个降记号调,而到了第33小节转为两个升记号调。但是从乐谱的第25小节开始出现了很多临时记号,从这里直到第32小节,经过仔细分析应该可以判断出是转调到A大调。除这段之外的临时记号应该只是调式外音或是和声、旋律调式的特征音。所以按照上例所示,只要明确上例乐曲在原调的基础上经历两次转调,其他的临时记号只需在原调式音级基础上临时改变唱名的韵母的方法就可以解读了。

上例相比谱例2来说就更复杂了,但是它还是属于调性乐曲的范畴,同样还是可以运用首调的识谱方法解读的。首先从调号方面来判断全曲在B大调,但仔细分析之后应该可以判断:1-8小节B大调;9-12小节#C大调;13-15小节A大调;16小节E大调;17-19小节e小调;20小节D大调;21小节#C大调;21-24小节B大调。如果将上例乐谱的调式调性分析清楚之后,再运用首调唱名法来练习应该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因此,首调唱名法对于视谱学唱调性清晰或基本明确的旋律乐谱时应该是有相当大的用途的,对于大多数普及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者来说是比较实用的,只是在学习一些较复杂的乐曲时,需要同时具有一定的乐理基础知识来进行分析,才能较准确地进行识谱。可以这样认为:在识读传统的调性范围内的乐谱时,首调唱名法与固定音高唱名法具有几乎相同的识谱效果。但是正如对于这两种唱名法运用的争论的焦点之所在:对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来说是否同样适用?在这里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大多数非固定音高乐器的学习者来说基本适用。只要能熟练掌握五线谱首调识谱的技巧,对于大多数调性明确的音乐乐谱就能够进行解读,所以,熟练掌握五线谱首调唱名法技巧的学习者应该与适用五线谱固定音高唱名法的学习者一样,都能够具备同样的五线谱识谱能力。

四、移调识谱

不管是运用首调唱名法还是固定音高唱名法,在五线谱的识读方面还有一种对识谱视唱更高级的要求,那就是五线谱的移调识谱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乐器演奏员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五线谱所提供的是在某一调高的乐谱,而在实际演奏场合需要将实际音高临时升高或较低二度甚至三度,这时就需要看谱移调的视奏能力。对于这时的演奏者来说运用首调唱名法的可能更具有优势,他们可以直接将乐谱看作是新的调高上的音位来解读就可以了。而对于固定音高唱名法的使用者来说,情况可能更复杂一些,这时的移调识谱就与五线谱的首调识谱具有类似之处,需要重新将乐谱看作新的谱表来解读了。例如:

将上例乐谱移调至高大二度的E大调演奏,那就必须将以上乐谱看做是中音谱表上四个升记号的乐谱来演奏:

这种情形也可以被看作是首调唱名法的使用,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演奏中多种识谱唱名法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只掌握一种唱名法显然是不够的。

综上所述,五线谱的首调唱名法,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不但有用而且必要。首调唱名法也并不是只能解决简单的调性音乐的乐谱解读问题,通过提高首调唱名法的一些手段,如上文中提到的解决乐谱中出现的调式外变化音以及转调的分析处理,还能进行看谱移调的识谱,解决更复杂乐谱的判断与解读。这种方法不但和固定音高唱名法一样能解决识谱问题,而且还比固定音高唱名法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能够熟练地运用首调唱名法,同样能够解决乐谱识读的大多数问题。

第四篇:移植法教案

课题:拓展移植法

知识目标:掌握移植法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移植法进行发明创造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发明创造精神 重点: 移植法的基本方法介绍 难点: 移植法的运用及要点 教具: 毛球修剪器 剃须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在上课之前,请同们观看这段视频。师问:在这段视频中,老爷爷提出了什么问题? 生答:

1、若我能有一种省力的伐木工具就好了?

2、如果斧头也这么锋利就好了,砍树不那么费劲了? 师:同学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想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问题吧。师问:鲁班是怎么发明锯子的?

生答:根据毛草能划破手的原理发明锯子的 师问:鲁班发明的锯子和毛草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答:都有齿,原理都差不多。

师:是啊,原理都差不多,其实,剃须刀的原理就是从割草机身上移植过来的。在广阔的自然界和复杂的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移植现象和移植成果。人们可以把某些植物的枝、芽、蔓移植到其他 植物上,实现“嫁接”,使得产量更高,质量更好,体现出杂交优势。人们可以把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生长的某些植物,移植到寒冷干燥的北方。人的皮肤可以实现不同部位、不同人体之间的移植。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几乎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移植。这些都是移植法的很好运用,那么什么叫移植法呢?

二、移植法的概念

所谓移植法是将某个学科、领域中的原理、技术、方法等,应用或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中,为解决某一问题提供启迪、帮助的创新思维方法。

例如,拉链的发明曾被誉为影响现代生活的重大发明之一。卡特逊为了解除人们系解鞋带的烦恼而发明拉链,并于1893年获得专利权。卡特逊到处推销他的发明,但人们对千百年来扣扣子已经习惯了,因此无人问津。后来,有家服装店老板,把拉链用到了围腰式钱包上,用到飞行服上,取得巨大成功。现在,拉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除了应用于服装、日常用品中,有的医生还把拉链方法用在外科手术上,开合方便,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三、移植法的基本方法

移植法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原理移植,即把某一学科中的科学原理应用于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

例如:电子语音合成技术最初用在贺年卡上,后来就把它用到了倒车提示器上,又有人把它用到了玩具上,出现会哭、会笑、会说话、会唱歌、会奏乐的玩具。它当然还可以用在其他方面。

⑵技术移植,即把某一领域中的技术运用于解决其它领域中的问题。

例如:人体器官的移植,我的把植物的嫁接移植到了人的身上来。

⑶方法移植,即把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方法应用于解决其它学科、领域中的问题;

例如: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民赴欧洲考察,参观了融入荷兰全国景点的“小人国”,回来后就把荷兰的“小人国”的微缩处理方法移植到深圳,融华夏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于一炉,集千种风物、万般锦绣于一园,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意味的崭新名胜“锦绣中华”,开业以来游人如织,十分红火。

再如:最早的发泡技术是从做面包和蒸馒头开始的。由于面包和馒头在做熟的过程中,内部产生大量气体而使其体积膨胀,变得松软可口。

⑷结构移植,即将某种事物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部分地或整体地运用于另外的某种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例如:缝衣服的线移植到手术中,出现了专用的手术线;用在衣服鞋帽上的拉链移植到手术中,完全取代用线缝合的传统技 3 术,“手术拉链”比针线缝合快10倍,且不需要拆线,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⑸功能移植,即通过设法使某一事物的某种功能也为另一事物所具有而解决某个问题。如双尖绣花针,就是把渔民用的梭子,把它做成金属的,就用来绣花。

⑹材料移植,就是将材料转用到新的载体上,以产生新的成果。

例如:用纸造房屋,经济耐用;用塑料和玻璃纤维取代钢来制造坦克的外壳,不但减轻了坦克的重量,而且具有避开雷达的隐形功

四、移植法的运用要点

在运用移植创新技法时,一般有以下两种思路:

1.成果推广型移植。成果推型移植就是把现有科技成果向其他领域铺展延伸的移植,其关键是在搞清现有成果的原理、功能及使用范围的基础上,利用发散思维方法寻找新载体。

2.解决问题型移植。就是从研究的问题出发,通过发散思维,找到现有成果,通过移植使问题得到解决。

五、探究与练习

我手里有一把小刀,我们能根据这把小刀的特点、功能,结构来发明制件什么东西呢?

六、总结

英国学者贝弗里奇说:“移植是科学发展的一种主要方法,大多数的发现都可应用于其他领域,而应用于新领域时往往有助于促成进一步的发现,重大的科学成果有时来自移植”。拓展移植法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造成果进行创新目标下的再创造,使现有成果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延伸和拓展。灵活地运用拓展移植,可以使创造者避开盲目思考和重复研究的弊病,简单而快捷地取得创造成果。

拓展移植往往要以联想、类比为前提。运用拓展移植法来研究未知对象,首先要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进行比较,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寻求不同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点。两个对象之间的共同点、相似点愈多,运用拓展移植法的客观基础就愈坚实,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而联想、类比恰恰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把表面上看来相去甚远的东西联系起来,为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过渡提供中介,从中找到运用移植的线索和思路。

第五篇:法社会学教案

法社会学教案

第一编 法社会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 法社会学导论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概念

一、法社会学的概念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相互关系,兼具法学与社会学知识与性质的交叉性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

二、法社会学的框架

按不同的学术传统,对法的分类有以下观点: 法人类学的观点: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 法律多元主义的观点: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 法社会学的观点: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 第二节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

一、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法律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过程。(不同观点:研究社会中的法。法的产生过程和社会效果)法学研究三方面:第一,法的必然性(规律)(法哲学)

第二,法的应然性(价值)(法哲学)

第三,法的实然性(法律规定的静态研究)(狭义的法理学)

法的实然性(法律运行的动态研究)(法社会学)法学知识形态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理论法学,共时维度)第二层次:部门法学(实用法学,共时维度)第三层次:法史学(历时维度)

二、法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法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背景。19世纪末期,为缓和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后趋于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国家需要以政治和法律的手段干预社会和经济生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立法。如劳工法,最低工资 1 法,环境保护法,住房法,公共交通法。法律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被提出,并在社会关系中被研究(法的社会化)。

2、理论背景。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其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向社会学、法学渗透。宗教、信仰逐渐被科学、理性取代。

3、主要代表人物:

奥地利埃利希,法社会学奠基人之一,1913年著《法社会学基本原理》。主要观点:“活法”;

德国韦伯,使法社会学体系化的第一人,1921年著《经济与社会》。主要观点:法是依靠强制人员的一种秩序;法有四种类型:实质的与形式的合理与不合理。第三节 法社会学的学科特征

一、历史主义

考察法律的起源、变化过程,预测法律发展趋势(从历史看现在)

二、工具主义

法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

三、反形式主义

法律现实主义,考察法的实际运行状况

四、多元主义

除国家法以外,法律还有其他形式 第四节 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法社会学范式

范式(paradigm)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四种范式:

行为主义范式:通过对法律行为的研究(观察、测量、分析)认识法律现象,强调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从现在看过去)

功能主义范式:研究法的社会功能及其自身内部的功能。

冲突理论范式: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法是社会冲突的产物。通过研究法在社会冲突中的作用,法控制、缓和社会冲突的方式、过程,法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来理解法的价值。

建构主义范式:认为人们的实践过程,既是制订、实施和遵循法律的过程,同时又是法律意义建构的过程。日常生活是分析法律与社会关系的切入点。

二、法社会学研究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理论(问题)----假设----操作化----检验----理论

2、法社会学解释

指发现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问题,用经验材料加以证明和解释。在此过程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几个概念:

概念:把同一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包括实体性概念和非实体性概念。

变量:含有数值变动的量。用以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如犯罪率(因变量,要解释的事物或过程)、教育水平(自变量,要解释的事物或过程的原因)

假设:预设的变量关系和尝试性解释。两种假设:研究假设(要验证的假设,证实)和虚无假设(证伪)。

变量测量:通过指标衡量和分析某一现象或过程的特征和变动情况。假设检验:根据抽样调查的样本统计值对假设加以验证。

3、研究阶段

提出和界定问题;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进行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得出结论;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三、法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的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观察法。有目的地、系统地对研究的变量的变动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个案研究法。对单个的个人、机构或团体进行的案例式研究的方法。

历史比较法。对同一事物或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出现状况进行比较的方法。

第九章 行动中的婚姻法

第一节 结婚的法律要件与社会预期

一、结婚的法律要件

结婚的法律要件指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及不得结婚的情形。

1、性别 异性,同性

2、主观意识

自愿。对自愿的理解

3、年龄

最低年龄,晚婚年龄

4、行为能力

性能力,其他疾病

5、不得结婚的情形

血缘关系,疾病

二、事实婚絪

事实婚姻是相对于法律婚姻而言的,指夫妻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的婚姻状况。

事实婚姻的产生原因:

缺乏法律意识,民间习俗的影响,政府服务和管理的缺失。

我国1980年婚姻法对婚姻的无效或撤销未做明文规定,2001年婚姻法修订以后,强化了程序上的实质审查登记要件,即如果没有办理登记手续,即使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多年,法律也不承认双方的夫妻关系。但同时新修订的婚姻法又增加了补登记制度,为那些共同生活但没有结婚登记的男女双方提供了一个补救的机会和措施,使双方能够更好的得到法律的保护。随后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那些诉讼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且又坚持不办理补登记手续的男女双方的共同生活状态应如何认定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五条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自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结合现行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事实婚姻的合法性。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构成事实婚姻的截止时间是1994年2月1日,在此之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法律给予应有的保护,而不问双方共同生活 的时间长短,也不论双方共同生活初期或者某个阶段中可能还不完全符合婚姻关系的实质要求等情况的存在,只要在1994年2月1日这一天之前具备了结婚实质要件的,都可以认定为事实婚姻。在1994年2月1日之后,如果没有办理婚姻登记,则不再是事实婚姻,除非是男女双方补办登记手续,否则当事人基于婚姻而产生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法律的保障。

三、结婚要件的社会评价

1、同性婚姻问题

2、婚龄问题

3、血缘关系对婚姻的影响

4、疾病

第二节 离婚的法律要件与社会预期

离婚的法律要件指法律规定的离婚条件。

一、离婚的法律要件

1、感情破裂

2、对感情破裂的认定

《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所列举了五种具体的情形是:

1)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中,受伤害方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往往是弱势一方——妻子、未成年子女、老人,如果发生在夫妻之间双方更是有长期积怨,很难和好。一方要求离婚的,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对受害一方极其危险。在判决离婚前,要做好坚决不离一方的工作,以防不测。

2)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所谓“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最高法院2001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界定为: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住。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方面不以不准离婚惩罚有过错一方,同时应通过调解、判决等审判活动,加强道德教育,对错误思想和行为予以道德上的谴责。对第三者可建议有关组织对第三者予以适当的行政处分。

对确实已经死亡的婚姻,在做好无过错一方思想工作得基础上判决离婚。从长远来看,这对解放当事人自身,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预防矛盾的升级、犯罪都是有利的。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对这一类案件,首先应教育帮助有此恶习的一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改正自己的行为,多关心家庭、承担家务、照料子女。其次要动员另一方给予关心和帮助,促使双方和好。对少数夫妻积怨太深,被告恶习屡教不改,双方关系极为恶劣,确实不堪共同生活的,应准予离婚。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夫妻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双方没有共同的生活,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使得夫妻关系实际上名存实亡,因此夫妻分居2年标志着夫妻关系破裂。所谓分居,是指夫妻人为中断相互之间的共同经济生活、性生活和互相扶助、精神抚慰。

5)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宣告公民失踪,是指公民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经法定程序寻找仍无音讯的,宣告该公民为失踪人。

夫妻一方失踪,客观上已经不履行自己对家庭、对子女、对配偶的责任,维持这种婚姻关系对另一方已无实质意义。因此法院判决解除失踪人的婚姻关系,对及时有效保护婚姻关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保护有其他利害关系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稳定家庭秩序与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了上述5种具体情形外,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弹性条款,即《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第2款:“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指出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对符合“应准予离婚”情形的,不应当因当事人有过错而判决不准离婚。

根据上述规定和要求,确认感情是否破裂,除了列举的5种情形外,还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判断:

1)全面分析方法。认定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用全面分析法与具体理由相结合之方法。全面分析法即在调查研究之基础上对夫妻感情进行全面综合之分析,从婚姻关系的4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评判。(1)看婚姻基础。婚姻基础是双方建立婚姻关系时的感情状况和相互了解的程度。它是缔结婚姻关系的起点,对婚后感情的建立、矛盾的化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婚姻基础就是要了解双方认识的方式、结婚动机及目的。一般而言,婚姻基础好,婚后感情容易融洽,即使产生了矛盾,消除矛盾维持婚姻的可能性也大。反之,婚姻基础差,婚后难以建立起真正的感情,出现矛盾,就难以调和。(2)看婚后感情。在分析婚后感情时,应联系婚姻基础,分析夫妻婚后感情发展变化,判断双方的感情发展方向。(3)看离婚原因。离婚原因是原告提 出离婚的主要依据,也是原、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争执的集点和核心。双方为争取胜诉,常掩饰其离婚的真实动机、扩大事实甚至捏造事实。在分析离婚原因时必须注意查清离婚的真正原因,分清是非、明确责任,正确判断夫妻感情破裂的程度。(4)看夫妻关系的现状及有无和好可能性。在上述三看基础上,进一步透视夫妻关系现状及把握各种有利于夫妻和好的因素,对今后双方关系的发展前途作出预测。

上述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是完整的认识结构与整体。因此在认定夫妻感情的问题上,不仅要看到夫妻感情的过去和现在,并且要对夫妻关系前途有所预测。

如夫妻感情尚未破裂,有和好希望,应加强调解和好之工作,即使调解无效,也不准离婚;如夫妻关系确已完全破裂,和好无望,无法调解和好又不能达成离婚协议,应做好不离一方的工作,准予离婚,同时应对子女的有关问题作出妥善安置。

2)参考最高法院1989年有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于1989年11月21日颁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中所列举的14种可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凡与《婚姻法》(修正案)没有冲突的,依然有参考价值。即: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三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10.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13.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14.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外来干涉

二、同居关系的解除

同居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同居关系指一种共同生活、共同居住的事实状态。狭义上的同居关系指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双方形成的同居关系。在同居关系中,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共同进行家庭生产、经营,生儿育女,已经形成了非常紧密的人身和财产关系。这种关系一旦破裂,便涉及到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问题,因此需要法律对其进行调整。

1、比照事实婚姻的处理

2、单纯的解除(不涉及对财产、子女问题的处理)

3、财产的处理

彩礼的返还问题

4、子女抚养权的处理

5、对男方诉权的限制问题

三、离婚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配偶一方违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法权益,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离婚时,过错配偶对无过错配偶所受的物质和精神损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修正后的婚姻法新增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该法第46条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适应了我国新形势下调整离婚关系新情况的需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有利于维护合法婚姻关系,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制裁过错方的违法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反映了婚姻义务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婚姻当事人所承担的婚姻义务和道义责任;它为婚姻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有效地抑制了重婚、姘居等违法行为,并进而达到了维护婚姻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的目的;它完善了立法,使婚姻法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侵犯婚姻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调节、规范和制裁,使我国的离婚立法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并与国际社会的立法相接轨。

离婚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的构成须同时具备有法定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有主观过错等四个要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对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予以推定。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一种民事责任和离婚救济措施,主要功能在于填补损害,精神慰抚,预防和制裁违法行为。

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原因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等。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限于无过错配偶。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法律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讨论越来越多,一时间走向“全球”还是回归“本土”成为判定学术倾向和划分学派的基本标准。对此事关法治发展路径和战略性研究方向的重大问题,不可不仔细省察、慎下结论。

一、全球化时代与法律全球化理论

所谓的“法律全球化”现象,乃是经济全球化和公共事务全球化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的不同国家和地域间法律交融发展的趋势。它主要表现为:(1)越来越多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超国家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积极介入国际社会的共同事务,在实际上创造和发展着一种崭新的、不同于传统国家法的新规则和新秩序;(2)伴随着科技全球化出现的产业化、标准化以及经济政策的跨国界协调等,法律规则逐渐超越一国官方政策干预而出现日益全球化的趋势;(3)人权、环保、生态甚至体育等问题日益具有国际意义,推行民主化和政治自由、提倡人权保护、打击跨国犯罪以及加强各国司法的交流协作等等,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总而言之,法律全球化可以被理解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的一系列超越任何国家、政府控制范围,并在文化、法律及政治领域引发相应变革的现象或过程。

法律全球化的根本特征是“非国家化”(denationalization),即这种“全球化”已经不同于近代以来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化活动及过程,而是在民族国家的主权性、自主性及其巨大权威日趋减弱,并相对失去其主导作用这样一种高度矛盾和高度分离的状况下,法律服务于“无经济边境”的全球统一大市场的需要,出现某种超国家的影响及后果。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主权性、自主性及其所拥有的巨大权威趋于减弱,国家概念、主权概念以及国内法关系根本改变或重新被诠释,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的性质及其意义。总而言之,法律的非国家化、多元化和国际一体化、标准化,再加上社会转型、信息化、网络化等其他因素,就为全球性法律现象成为当今世界法律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法律与全球化研究课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就法律与全球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欧美学者达成了学术上难得的一致,即:法律全球化不是一个争议中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是切近而必然的真实状况。法国著名刑法学家、人权学者米哈伊尔?戴尔玛斯-马蒂教授认为:“法的世界化已不再是一个人们是否赞成或反对的问题,而是因为事实上法正变得越来越世界化。当然法的世界化还是局部的、时断时续的,而且通常是各式各样的危机引发了法的世界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标志着法律世界化进程的开始;亚洲金融危机也许会对经济法领域的世界化助一臂之力;而皮诺切特案件则会加速常设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欧洲人的观点得到了大西洋彼岸的有力回应。当有人向曾因撰写过《法律与革命》、《法律与宗教》而获得世界声誉的美国法学家伯尔曼(Harold J.Berman)提问说:“法律全球化的时代真的已经来临了吗?”“在即将来临的新千年中,人类的法律和社会将有哪些改变?”时,他指出:“随着新的千禧年的来临,一种新的法律传统——世界法传统——正在形成,它是融汇世界东西南北各色各样文化的不同法律传统而成的,因此将有助于建立世界秩序和世界司法制度。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正投入到形形色色的跨国经济活动和社会交往中,他们之间有各种合约上和其它法律上的关系,上述的世界法传统已见于这些关系中。一场赋予正在出现的世界法传统具体形貌的革命已经在进行。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共产主义兴起是它动荡的第一时期。它第二时期的表征,则是国际共产主义没落和种族民族主义卷土重来,然而部分的旧潮流反复并没有妨碍世界经济和世界经济法体系的发展。现阶段的运动则致力创造一套世界法(world law),其内容已不限于经济法,而包含诸如世界环境法和世界人权法,这是这场革命第三时期的特征。”

上述欧美主流学者持有的激进法律全球化观点,其主旨就是认为经济全球化将必然带来法律的全球化,全球范围的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与原则的趋同化势在必然。在经济上,全球贸易规则的日趋统一,被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性功能及其必要条件,WTO(世界贸易组织)、WB(世界银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近半个世纪以来制定和不断修改的一整套运行机制和规则,是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支柱和法制架构。在政治上,全球民主化浪潮、人权的国际保护以及超国家联盟(如欧盟)的巩固和发展等,促进了国际政治联系更加紧密和一体化。在文化上,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网络传输技术以及贸易、服务、投资和人员流动大大缩短了时空,把全人类史无前例地拉近并连结在一起,这种现实催生出“寰球一村”的全球意识和文化。因此“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法律文化趋同的时代,即随着时间的流逝,法律制度变得更为相似。法律文化,即不同国家的公众对法律的态度也必然如此。趋同反映了经济的相互依赖,以及世界文化的融为一体。

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元性与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

如果说激进的法律全球化论者鼓吹的世界法治的前景,就是全球分散的法律体系向全球法律一体化的运动,或者全球范围内的法律整合为一个法律体系的过程。那么,与此相反,法律本土化论者则重申任何法律都是“地方性”的和“多元性”的,无论在历史还是实践之中,均不存在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所谓法律的“统一性”和“普适性”,那种以西方文明为中心的“宏大叙事”般的现代法律传统是启蒙理念的虚幻构造。因此,就法律或者法治的历史命运而言,世界法律文明的多元存在才具有最终的合理性或者必然性。依笔者所见,法律本土化理论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除了社会和国家法制建设的实践需要外,主要是受到了近代的历史主义法学、二战以后的法律与发展运动(特别是其中的法文化研究)以及最新流行的后现代法学的滋养。

各民族文化传统对法律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早已是学者们的共识。孟德斯鸠是最早关注历史文化因素对法律之影响作用的法学家之一。他指出,一个现实社会中的法律并不是一组普遍有效的分类原则,而是特定人们的文化的组成部分。法律与国家政体、自由、气候、土壤、民族精神、风俗习惯、贸易、人口、宗教都有关系。既然法律是它赖以存在的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民族)文化决定了不同的法律的存在,那么,就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能够轻易地移植到另一个社会,认为法律的普遍移植以及法律的世界化(全球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可能的。德国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维尼则认为,法律制度是特定时代特定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依赖于民族精神。“法律如同一个民族特有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素 质一样,都具有一种固定的性质,这种现象不是分离地存在着,而是与一个民族特有的机能和习性,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具有我们看到的明显的属性。这些属性之所以能融为一体是由于民族的共同信念,一种民族内部所必须的同族意识所致。”“法律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的力量加强而加强,最后也同一个民族失去民族性一样而消亡。在萨维尼的眼中,历史是不能切断的,民族文化的传统必不可丢弃。那种“只相信普遍适用的自然理性,不顾各民族具体历史情况及其差异”、仓促制定全德民法典的建构主义主张,只能是一种法律的“幻想”。

建设“现代法治”成为以世界各国竞相效仿欧美国家的新一轮国际化浪潮的基本目标和神话。人们相信,世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永恒的关于法律的原则和原理,这些原则和原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解决一切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这样的现代法推广运动尽管在日本、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取得了部分成功。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法律移植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和问题。)秩序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是人们在自身的行为方式变化后相互间的预期和行为方式的磨合。正是基于这种进化理性主义的确信,一些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诸如克利福德•吉尔兹、根特•弗兰肯伯格、格雷•多西、罗伯特•塞德曼等通过对世界文明的边缘(亚非拉的原始文明)地区进行法文化状况的调查研究,从而认定法律在其基本意义上,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进而多元法律共存以及对法律的“语境思考”和“文化解释”成为法学研究的基本主题。法律本土化理论在近年来的兴盛还与蓬勃发展的后现代主义思潮(Post-Modernism)密切相关,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利器,前者则为后现代主义找到新的论说领域。(注:一般说来,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它以西方国家二战后进入所谓“后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为历史背景,对西方近现代主流思想文化进行解构、批判、怀疑,表现出强烈的“反叛”倾向。其基本立场和方法渗透到法学领域后形成诸般“新说新论”。诸如法律解释学、批判法学、系统论法学、制度法学、女权主义法学、生态法学、种族批判法学、法律与文学等,通常又被称为后现代法学。)这样的后现代法学,主要有如下观点:其一,现代法治体系作为一种启蒙主义的主观创造,之所以将世界范围内的其他种种“地方性”法律形态取而代之,拥有全球法律话语的某种“霸权”和应然地位,关键在它的“暴力性”,而不是它的“真理性”。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欧工业文明的崛起,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罗马法传统和西方法治观念与其坚船利炮以及“福音”传教士一起,“征服”了世界的大多数地区。表现在社会政治统治方面,就是“法治”一词的崇高化和必然性化。“走向法治”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唯一选择。尽管这种选择也有其合理性,却也不能因此证明它有超出其他类型法律的 先天优越性或科学性。其二,现代法治观是一种建构主义的法治观。无论是自然主义法学还是实证主义法学,都确信人类共享着或理应共享着一种全球普适的法律观,强调全球法律趋同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尽管找寻各个文化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价值,并以之为基础促进彼此的交往和沟通是社会的内在需要。但过分强调法治的普遍性,就可能漠视甚至扼杀特定区域法文化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进而用僵化代替活泼,用单一取消丰富。事实上,无论是法的理念、原则还是程序、规范,它们都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一种认识论框架,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是历史地被规定的东西,根本不是什么本质不变的东西。法律上的多元性、非同一性是生活世界的本来状态,法律从来都是不确定的,也绝非“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固定规则体系。然而,普适主义法律观却轻易抹煞了这种实际生活世界的非同一,将文明多元状态解释为人们启蒙程度的不同以及文明进化程度的不同,表面上似乎认可法律的多元性,实际上却隐含了对形而上学的偏执与辩解。这种基于因果论和线性进化论的法哲学研究范式或“法律发达史”阐释,只不过是理性主义的历史统一性预设,而不是历史本身。其三,现代性的正统法理学将法律塑造为一元化的规则体系,或主权者意志的统一体,即试图将法律文本编织成一个无缝之网,其中不断产生和重复权威的平衡。而后现代法学则主张法律是“地方性”和“多元性”的,不存在法律的统一性和中心性;提倡不同话语、文化间的平等对话,提倡一种国家法与民间习惯的相互宽容和自主创造的精神;保护那些处在权力边缘或社会底层的人的基本权利要求等等。

显而易见,与现代法治理论高歌猛进式的一元论和普适主义相比较,后现代法学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出法律文化的地域性与多元化,主张“多元的社会,多元的法”,应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故此,如欲推动一国法制秩序趋于良善、和谐以及效率,关键并非全盘照搬“西方化”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以及法律原则,也不在于提出多么高亢嘹亮的法制口号,或者列出什么样的立法、司法工作进度表,而是应该瞩目于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法律问题,增进人们在具体社会场景中对个案处理的确定知识,在极为不同的法律语境中理解与寻求法律治理之途。正是基于这种对法制问题的“语境化”理解,催生了中国学者对所谓法治“本土资源”的强烈关注。

以苏力为代表的法律本土化论者批驳了法律现代化和法律全球化的观点,提出:“我们不能误以为现代法治必定要或总是要以制定法为中心。社会中的习惯、道德、惯例、风俗等从来都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和制度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其法治的构成性部分,并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立法者或法学家对理性的过分迷信,即将法律等同于立法,同时将那些社会自生的习惯、惯例、规则完全排除在外,这种做法实际上不利于社会秩序的内部生成和自发 调整。在这一进路中,社会变成一个可以仅仅按照理性、按照所谓现代化的目标、原则而随意塑造的东西。”而对于当前许多法学者言必称英美欧陆的状况,他们指出:“任何借鉴的目的只能是为了在中国的建立和确立法治,使之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了解一点外国的情况。不能把外国的东西视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终真理或永恒真理。其实外国的东西也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即其有效性也是与一定的时空相联系的。”客观地说,这种观点对于改革开放之初充满法律建构主义狂想的法律界和实务界而言,不啻是一剂清醒良药。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国学者们主张的“法律本土化”术语在其应用层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其一,就是将理论研究的目光投射到市场经济和民间社会的实践中间,主张到中华民族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社会和法律的关联域,侧重于研究制度的历史传承,研究由民间社会和社会公共体自发创制与选择法律的法制建设模式。他们反对脱离“本土”实际而奢谈对法治理想的理解和信仰,强调对法律规范作用的实用化理解和对本土法律资源的重视和理解,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西方法治的经验。这种“本土化”观点又可理解为学者的“法律本土化”。

其二,就是站在维护国家主权之现实合理性的基础上,主张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更加维护和强化由本国政府及其制定法体现出的法律的“国家化”。他们基于现实的主权国家立场,认为虽然全球化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全球化并不能取代甚至消灭国家主权深刻的现实合理性。尽管人类共同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分量愈来愈重,但围绕国家利益的冲突、对话与合作,仍具有更基础的意义。国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功能与权威无可代替。市场经济的全球性扩张非但改变不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它还会加剧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分化。在当下受资本控制、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的时代,全球化的扩展必然是通过造成中心与边缘、霸主国家和依附国家的外在不平等形成的,其后果必然是两极分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不公正。因此认真考虑什么是全球化?哪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模式的全球化,还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全球化?我们是主动参与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还是另辟蹊径找寻新的全球化?等问题,显得极为重要。归纳起来,这种“本土化”观点的实质乃是以国家或国家成文法为中心,由政府推进的法制建设模式,因此也可称之为国家主义的“法律本土化”。

显而易见,学者们的法律本土化观点和政府所持的本土化观点二者间存在着分析立场和研究进路的重大分歧。前者具有进化性、实用性、保守性和民间性的特点,后者则体现出建构性、权威性和国家性的特点。但毫无疑问,二者都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在具体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事业的过程中,如何稳妥而积极地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三、寻求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最佳结合

如上所述,如果仅从字面涵义来看,“全球化”(Globalization)与“本土化”(Localization)似乎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概念,因为全球化强调的是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本土化则强调本地特色,具有某种脱离一体化的趋势。但实际上,地方化与全球化之间并非是一种完全对立的关系,甚至二者之间还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经济的“无国界活动”和“地球村经济”的形成,对民族主权国家的主权及其法律体系提出了挑战。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其不被排挤出局,并在尽量使本国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前提下,力求获得最大的民族利益。应该说,迄今为止,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相互尊重主权仍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现时代国家职能的调整并非意味着主权的弱化,二者并不是此涨彼消的对立范畴。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就认为:“即使国家的自治和作用由于超国家的趋势而减弱,也没有出现一种足够的东西来替代它,并成为回应全球变化的关键单位”(注:参见[美]保罗•肯尼迪:《为21世纪做准备》,127页,新华出版社,1994。)。

历史的事实一再表明,人类社会既有保持区域及民族特色的要求,同时也有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及相互融合的需要。数千年来,整个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相对独立性与交叉融合性共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味地排斥外来因素的影响,无目的地维护所谓自身特色是没有前途的选择。“本土化”也不是搞闭关自守,不是小国寡民,而是在积极适应全球化大潮的前提下,尊重自己的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建设自己的法制体系。对外开放并不意味着必然会失去自身特色。而是在深刻理解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将随着全球化而来的外国资本、技术、思想及其法制资源择善而从,为我所用,把握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和契机,并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活动空间向外延伸。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全球化浪潮所淹没,并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壮大自己。

全球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本土化的力量同样显得深厚。全球化本身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性标准,国际性规则规范为世界各国共同接纳和遵守,各国在接纳和遵守这些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时,又往往把它们与本国的传统和特征结合起来使之本土化。当今世界,各民族、各地方、各种非国家角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向纵深发展,地方自治、社区运动、非政府组织正成为新的政治热点。“全球化思考,本地化行动”已成为跨国公司的普遍准则。以目前广受关注的区域一体化趋势和各种形式的地区性合作组织的建立为例,当今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 在内的所有国家也都没有坐等全球化的到来,而且在全球化趋势明朗化以前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生存危机,既主动应对“国际法的国内化”的考验,也积极迎接“国内法的国际化”之挑战,既承认全球化的客观发展趋势,又主动出击,尽可能获得全球化时代的最佳回报。当前,以欧盟为代表的国际联合趋势日益发展,从商业贸易到经济(货币、人员、资源、技术等)一体化,从立法、司法一体化到“欧洲(联盟)大厦”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崛起,就是在维持国家个性和促进国家联合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结果。实际上,学者们提出法律“本土化”的用意也不在于抱残守缺,回归传统,而是主张面对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如国家与社会、理想与国情、变法与守成等,更不是一味地“以外化中”,而是善待传统,并从传统出发,发现和培育那些合乎我们自己社会经济需要的法律制度,解决我们的问题,解决当下的问题。因此从有利于中国法制建设发展的意义上说,全球化与本土化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互补的。

总而言之,经济(法律)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性与本土性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一个悖论,但却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因为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又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既不能以全球化为由盲目“清除”我们的民族特色,也不能以民族传统和历史积淀为由去阻碍全球化的洪流,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全球性与本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保守性的统一,而在这种统一中寻找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走向繁荣文明之途。

下载《唱名法》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唱名法》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计数法教案(共五则)

    题目:科学计数法 课时:总共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羽毛球站位法教案(共5则)

    花厅中学羽毛球社团教案-------基本站位法 花厅中学吴加国 发完球后,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双脚的距离大概是一尺(注:30公分),同时两双脚的脚后跟要向上提起,不要着地, 人呈半蹲姿势,......

    因式分解法教案

    一、 教学目标 A. 知识技能:用因式分解法解一些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B. 数学思考:体会“降次”化归的数学思想。 C. 解决问题:......

    零售价法教案

    零售价法 (一)零售价法概述 零售价法是商品零售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首先用成本占零售价的百分比计算出期末存货成本,然后倒挤出本期的销售成本,采用这种......

    倒推法(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第88—89页《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倒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

    问卷调查法教案

    调查探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执教:光明中学综合科 黎燕燕 2012-10-3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认识问卷调查法的原理和作用;2、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3、初步设计相关课题的调查......

    问卷调查法教案

    问卷调查法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研究性学习中的常用的研究方法; 2、了解研究性学习中调查法的类型与调查的步骤; 3、理解问卷调查法的类型与问卷调查法......

    法不可违 教案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三框 防患于未然 七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三框内容,本课由“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