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福州乡土教案
三年级乡土补充教材福州乡土教案
《福州的丰富物产》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福州的丰富物产,知道福州的各种土特产,工艺品等等。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福州的丰富物产,体会福州的独特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福州特产的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福州。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福州的经济等优势
1、使学生知道福州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山海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福州的丰富特产
2、从多方面了解福州的物产丰富(1)从历史看(2)传统特产(3)手工艺品(4)闽式烹饪艺术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秀丽的连江》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连江的秀丽景色,知道连江的渔业情况等。
2、过程与方法 : 展示图片,了解连江的秀丽风光,体会连江的美好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连江的秀丽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连江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连江的的概况
1、使学生知道连江,旧称温麻,别称“凤城”,面积1300多平方千米,人口60多万。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图片展示,了解福州的秀丽风光
2、从多方面了解连江的(1)秀丽的风光(2)志士辈出(3)连江的渔业情况(4)连江的建设及前景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练习
2、讨论订正
《闽中瓷都闽清》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闽清瓷业发展的意义。
2、感受和学习闽清陶瓷业发展的前景。教学过程:
一、介绍闽清,引入课题
二、新授
1、闽清陶瓷业对于闽清经济发展的地位
2、闽清瓷业发展的历史
3、为什么说闽清县是闽中的瓷都?(1)闽清的陶瓷产品有哪五大类(2)建筑陶瓷业是闽清陶瓷业的主国军
(3)闽清的发展战略:“科技兴瓷,陶瓷富县,五瓷并茂”。
4、闽清陶瓷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三、总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丰富的永泰水资源》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永泰的丰富水资源,知道永泰的各种水利资源。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永泰的丰富资源,体会永泰的独特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永泰水资源的丰富,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永泰的概况
1、使学生知道永泰以她独特的地形地貌,给永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永泰的水资源优势
2、从多方面了解永泰的水资源丰富(1)水力资源开发前景(2)永泰水利事业的发展(3)永泰地热资源,矿泉水
3、总结全文:
只有在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才能让永泰的水资源造福于人类。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集体讲评
《福州“三宝”》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福州的丰富物产,知道福州的各种土特产,工艺品等等。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福州的丰富物产,体会福州的独特优势。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福州特产的丰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福州。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福州的经济等优势
1、使学生知道福州以她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山海资源,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势,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福州的丰富特产
2、从多方面了解福州的物产丰富(1)从历史看(2)传统特产(3)手工艺品(4)闽式烹饪艺术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百果之王荔枝》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百果之王是荔枝,认识荔枝的外形特点,荔枝的作用等等。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百果之王荔枝。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荔枝的作用,从而认识到荔枝从内到外都是宝。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荔枝
1、使学生知道荔枝是我国南方特产的水果,让学生谈谈对荔枝的认识以及荔枝的口感。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荔枝的作用
2、从多方面了解荔枝从内到外都是宝(1)荔枝的口感香甘(2)荔枝的皮核当药材(3)荔枝柴刻古董和假山(4)荔枝可制酒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引进番薯第一人》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番薯的原产地,知道番薯的来源。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查资料,从多面了解番薯的生长过程,知道番薯的价值。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知道陈振龙的引进番薯的苦心,从而让学生知道要珍惜粮食。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番薯
1、让学生交流对番薯的认识(1)外形(2)口感(3)作用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番薯。(1)原产地菲律宾(2)由陈振龙引进中国(3)陈振龙引进番薯的原因。
2、从多方面认识番薯(1)外形(2)价值
3、总结全文: 学生交流总结。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集体讲评
《黄乃裳和黄乃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黄乃裳和黄乃模,知道黄乃裳和黄乃模的事迹。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黄乃裳和黄乃模的各种事迹。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黄乃裳和黄乃模的英勇事迹,从而培养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总的介绍黄乃裳和黄乃模
1、使学生知道黄乃裳和黄乃模是福建闽清人。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黄乃裳和黄乃模。
2、从多方面认识黄乃裳和黄乃模。(1)“新福州”开垦成立初期(2)黄乃裳反对鸦片
(3)黄乃模英勇献身的感人事迹。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西禅寺》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西禅寺的历史古迹,知道西禅寺是福州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
2、过程与方法 : 查看资料,从多面了解西禅寺的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西禅寺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福州文化。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西禅寺
1、使学生知道西禅寺在福州的地理位置,西禅寺的建筑特色及文化。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西禅寺的特色。
2、从多方面了解西禅寺。(1)从历史看(2)建筑特色(3)文化古迹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烟台山公园》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烟台山,认识烟台山的历史,知道烟台山名字的由来。
2、过程与方法 : 查看资料,从多面了解烟台山的历史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烟台山的历史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福州文化。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烟台山的历史发展
1、使学生知道烟台山在福州的地理位置。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烟台山的历史。
2、从多方面了解烟台山。(1)从历史看(2)建筑特色
(3)烟台山对民众的意义。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陈太蔚宫》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陈太蔚宫,认识陈太蔚宫的建筑特色。
2、过程与方法 : 查看资料,从多面了解陈太蔚宫的历史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古代木工手艺精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陈太蔚宫的历史
1、让学生初步认识陈太蔚宫。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陈太蔚宫的历史。
2、从多方面了解陈太蔚宫。(1)陈太蔚宫名称的由来(2)建筑特色(3)斗拱的传说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半洋石帆》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半洋石帆,知道半洋石帆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半洋石帆的风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半洋石帆独特的风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半洋石帆
1、让学生初步认识半洋石帆。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半洋石帆的形成
2、从多方面了解半洋石帆(1)为什么石牌洋又叫半洋石帆(2)半洋石帆的地理位置(3)半洋石帆的特色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定海抗倭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定海抗倭战,知道定海抗倭战中的“五忠烈”。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定海抗倭战的历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对抗倭的英勇将士感到敬意,学习他们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定海抗倭战
1、让学生初步认识定海抗倭战。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定海抗倭战
2、从多方面了解定海抗倭战(1)定海的地理位置(2)定海古城的建成历史。
(3)认识定海抗倭战中的“五忠烈”。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桂湖“二三革命” 》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二三革命纪念馆”,了解桂湖“二三革命”。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桂湖人民的武装革命斗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对武装革命斗争的烈士感到敬意,学习他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桂湖“二三革命”
1、让学生初步认识桂湖“二三革命”。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桂湖“二三革命”。
2、从多方面了解定海抗倭战(1)故事“革命本钱”。(2)故事“镇压土豪”。(3)故事“火种不灭”。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商贸重镇长乐金峰》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长乐金峰,了解金峰镇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长乐金峰是小城镇建设试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认识到长乐金峰镇人民的勤劳,从而热爱长乐金峰镇。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长乐金峰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乐金峰镇。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长乐金峰镇
2、从多方面了解长乐金峰镇
(1)长乐金峰镇是我国四大著名农村集镇之一。(2)金峰镇集市繁荣的原因。(3)让学生说说对金峰镇的印象。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山间明珠石竹湖》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石竹湖是福清东张水库,认识东张水库对福清人民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福清东张水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认识到福清东张水库的特点,从而认识到福清人民的智慧。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石竹湖
1、让学生初步石竹湖是福清东张水库。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福清东张水库。
2、从多方面了解福清东张水库(1)石竹湖的地理位置。(2)东张水库的作用。
(3)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人们称东张水库是“生命的湖”?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美丽富饶的大官坂垦区》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大官坂垦区,认识大官坂垦区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大官坂垦区的主要建筑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连江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大官坂垦区
1、让学生初步认识大官坂垦区的发展过程。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大官坂垦区。
2、从多方面了解大官坂垦区。(1)大官坂垦区的地理位置。(2)大官坂垦区最主要的特产。
(3)大官坂垦区的主要建筑及这些建筑的作用。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新兴的“鲜花城” 》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罗源是福建省最大的“鲜花城”,认识到罗源人民如何科学种花。
2、过程与方法 : 了解资料,从多面了解罗源是福建省最大的“鲜花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感受到罗源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教学过程:
一、总的概述罗源
1、让学生初步认识罗源是福建省最大的“鲜花城”。
2、请学生默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
1、查看资料,了解罗源是福建省最大的“鲜花城”。
2、从多方面了解罗源是福建省最大的“鲜花城”。(1)罗源人民如何科学种花。(2)罗源人民的智慧与辛勤。
(3)让学生说说罗源人民种花致富的是说明了什么?
3、总结全文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订正
第二篇:福州乡土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差异
福州乡土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差异
霜降时,闽南风俗吃鸭子、杮子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时节,各地都有一些不同的风俗,就像大家都熟知的清明节扫墓、重阳登高、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都是长久以来传承下来的节气民俗。关于霜降,百姓们自然也有自己的民趣民乐。
闽台民俗: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片片黄叶如花似梦,与红红的柿子交相辉映,好一幅深秋的田园风景图!不知给人们带去多少淳朴和美好情愫的回忆 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鸭子、柿子,另有些地方到了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山东农谚更有意思: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看来还真是吃什么的都有啊。
霜降时台湾南部的二期水稻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白柚具有降低血压和退热的疗效。南部的高雄和屏东东港有硼串和目贼等鱼类,北部的淡水出海口有龙虾。
闽南端午习俗在延续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同时,也保留了各自独特的民风习俗,形成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福建省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石奕龙教授说,闽南过端午共同的习俗有三类:一类是驱毒、驱虫、避邪类,如端午节午时用兰草水洗浴、炒盐作为午时盐、采草药作为午时茶;一类是吃碱粽子、发糕等端午仪式食品;一类是划龙舟,兼有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
闽南各地还有各自独特的端午习俗。据介绍,泉州端午节有很多祈福消灾习俗,包括门楣插“五瑞”(即五种植物)、小孩胸佩香袋、泡雄黄酒、炒午时盐等。另外还有一种谐趣的驱邪消灾的习俗叫“采莲”,采莲队伍中有铺兵、锣鼓阵、花童或男扮女装的提花婆,由一位扮相邋遢不堪、手举长杆幡旗的“醉汉”充当前导,最后由四人抬着一具木雕龙头压阵,为沿途的民众入室舞旗拂扫。
漳州市诏安县数百年来走“贡王”的民俗为当地乡亲喜闻乐见。每逢端午节,当地乡人分别从两庙中抬沈世纪、李伯瑶二将的神像出行,环绕北关游街时,由庙宇灯笼前导,刀斧戈戟罗列双行,社众排队随后,齐唱原名龙船鼓歌的“贡王歌”,十分热闹。清代进士黄开泰有一首《端阳走贡王竹枝词》记其盛况:“满城竞唱贡王歌,结队游街鼓伴锣。端午舁神因底事?开漳英烈绩难磨。”
厦门市的端午习俗也热闹非凡,据清道光年间的《厦门志》记载:“五月五日,端午悬蒲、艾、榕枝于门,粘符制采胜及粽相馈遗。竞渡于海滨„„或十余日乃止。”另外,端午期间,厦门还有民间传统竞技活动“抓鸭子”,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木柱,然后打开一只盛鸭子的木箱,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场面火爆,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
福州话同闽南话的差异
闽语群都同源,不管是词汇还是语法上,比如说“人”字,所有闽语的白读都是训读为“侬”,等等。
中原移民在西晋末年迁入闽南的过程中,第一站是现在的南京和镇江(他们在南京定都),另一部分人经过浙江来到了福建,落脚点在福州和泉州(然后泉州那一支还有继续南迁到粤东的),所以福州的闽民系的先祖当然也是来自古河洛地区。
闽南语和闽东语的分化应该是在唐代,闽南语的文读主要来自七世纪唐音,而闽东语主要来自十世纪唐音,所以像撮口呼字,两者就很容易看出区别来。而且,闽东地近吴越,语音上受到南吴语影响比闽南大一些,所以后来韵尾逐渐减少,而闽南语把唐音的六大韵尾都保留了下来。并且,由于福州是省城,又受官话影响较深,所以声母里浊塞音和浊擦音都消失了,但闽南语保存了一些。可以看出,福州话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汇都与古代汉语息息相关,许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上面所分析的福州话特有的词汇表明其与《诗经》的关联性远超过其与《楚辞》的关联性,显示福州人的祖先来自河洛地域,而不是江湘地域,尽管后者更接近福州。
在《诗经》各篇中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诗经·邶风》和《诗经·鄘风》的出现。众所周知,历史上从中原向福建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发生在西晋末期的308 AD,即所谓“衣冠南渡”,或称“八姓入闽”。所谓“八姓”系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其中的林、陈、郑与唐朝末期892 AD 入闽的王氏共同构成二十世纪初福州的四大姓氏。当时有“林陈一大半,王郑满街摆”之说(“王郑”在福州话中与当地的一种叫“黄弹”的水果同音)。福州话的形成相信就发生在“八姓入闽”的前后。据传,林为比干之后,周武王在克商之后赐此姓氏,源于河南牧野;黄源于黄国,在河南潢川一带,亡国后以国为氏;陈为舜之后,源于陈国,周武王所封,都河南淮阳,亡国后以国为氏;郑为周王室的一支,在河南新郑,郑亡国后以国为氏。这三大家族均来自于河南,而邶和鄘也就在豫北的汤阴一带,与“八姓”之首的林氏发源地咫尺之遥。由此可见,福州话受到河南特别是豫北一带的古方言影响是合乎逻辑的。如果说个别词汇的分析尚无法证明福州话整体的状况的话,用福州话朗读唐诗宋词能够更加合韵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由于这一方面的论述已有不少,下面仅仅举出少数例子来说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普通话中是(者zhe-下xia),根本无韵可寻;在福州话中则是(者[t¢ia]-下[kia]),完全合韵。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在普通话中是(山shan-间jian-关guan-湾wan-还huan-颜yan),其中山和颜不合韵;在福州话中则是(山[saŋ]-间[kaŋ]-关[kuaŋ]-湾[uaŋ]-还[huaŋ]-颜[ŋaŋ]),完全合韵。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戸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在普通话中是(声sheng-情qing-征zheng),其中情不合韵;在福州话中则是(声[siŋ]-情[t¢iŋ]-征[tiŋ]),完全合韵。
杜甫: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在普通话中是(纷fen-云yun-闻wen),根本无韵可寻;在福州话中则是(纷[huŋ]-云[huŋ]-闻[uŋ]),完全合韵。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戸,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在普通话中是(天tian-年nian-寒hang-间jian-眠mian-圆yuan-全quan-娟juan),韵的变化缺乏规律性;在福州话中则是(天[t’iєŋ]-年[niєŋ]-寒[haŋ]-间[kaŋ]-眠[miєŋ]-圆[iєŋ]-全[t¢yoŋ]-娟[kyoŋ]),韵律的变化整齐明晰,为(2-2-2-2)。
上述古诗在福州话合韵而在普通话不合韵。有一些古诗在福州话或者普通话均不合韵的例子,但古诗在福州话不合韵而在普通话合韵的例子尚未碰到。上述分析说明福州话比普通话更加接近于唐诗宋词的语言,从而证明了古越语的语音不可能是福州话的语音基础。闽南风情:福建的饮食习俗
秦汉以前,福建土著居民喜欢傍水而居。在饮食方面,新石器时代的昙石山人以采集贝类及海生软体动物为食物主要来源,如《逸周书》所载:“东越海蛤”。在福清东张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粟粒和稻草的痕迹,说明谷类粮食在当时的食物结构中也占重要地位。
到了秦汉时期,福建农业生产有了发展,稻米是主食,鱼、蛤、果品类为副食,《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杧蠃蛤”。“楚越”即包括福建。时人粮食略有剩
余,用于酿酒。
汉代以后,中原汉族陆续迁徙入闽,他们带来了中原的作物及其食俗,麦子成为主要食品之一,人们还种植大豆等作物。唐宋以后,随着福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上贸易的繁荣,福建饮食品类大大丰富,菜肴的烹调也讲究起来。明代中后期,甘薯从海外传入,成为福建部分地区的主食之一。
明清以后,闽菜逐渐形成特色。风味小吃更以花色多、品味佳而享誉国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地区特色。
在待客习俗方面,福建人以热情好客著称,除请客喝茶外,煮蛋请客也是共有的习俗。在宴席习俗方面,近现代以来,渐趋奢华,且有诸多规矩。在民间,还流行不少饮食禁忌。在福建饮酒品茶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饮茶,已成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以来,“斗茶”之风甚盛,闽南的“茶道”和客家的“擂茶”至今享誉海内外。
主 食1.稻 米福建各地主食以稻米(即大米)为主。自古以来,八闽粮食种植以水稻为冠。
闽北不少县份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产粮区,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清嘉庆《南平县志》载:“南平日三餐皆饭,以食粥为耻。惟夏晚间,食之民茹。”(清嘉庆《南平县志》卷8《风俗》)浦城、建阳等地农村,一些地方至今仍保持三餐吃干饭的习惯,福州地区一般则是早晚稀饭,午餐干饭,间有“二干一稀”食制。而平潭、福清及闽南部分沿海非产粮区,有一日三餐皆稀饭者。现时虽无“以食粥为耻”之俗,但福建人讲究饮食中的“饱”与“实”。所谓稀饭,并不同于北方的“粥”,而较为稠密。
每至春耕、秋收等农忙季节,因需起早摸黑抢种抢收,劳动量增大,闽北、闽西北和闽东有的一日四餐、五餐甚至六餐进食。闽南一些信神妇女,因许愿农历初一、十五或每逢三、六、九不食早餐,俗谓“减大顿”,含有以此省下食福,留给子孙享受之意。
米饭加工以蒸、焖、捞为主。捞饭在农村很普遍,系用竹制的“笊篱”捞出半熟米饭,将捞出的饭粒上甑炊熟,以备中、晚餐之用,余下的米汤和饭粒熬成粥作早餐。
闽南部分地区民众爱吃“肉末粥”,在粥中加肉末、蛏、葱姜和少许盐、酱油,不用佐餐菜肴,以此作早餐或晚餐。闽西连城一带农民,早餐多干饭,午、晚餐较多喝粥,且喜加入蔬菜、芋头、瓜豆等煮成菜粥。闽西北泰宁、建宁等县产竹,当地人喜用毛竹制成的竹筒蒸饭。竹节焖饭更见情趣,当地人上山劳作时,常砍一节毛竹,把淘好的米置竹节中,封好后就地拾柴烧烤,竹裂而米饭熟,闽西武平的“簸箕饭”是舀米浆于簸箕上猛火蒸熟成饭皮,制成小块,包上豆芽、瘦肉、虾米等食用。在南靖,农民下地干活或肩挑走贩时,习惯用草编小袋装米煮成饭团,俗称“茭茎饭”。闽北南平一带也有草袋蒸饭的习俗,俗称“草包饭”。福建人对用糯米和粳米加工制的“糍粑”和“白粿”也很偏爱,在制作方法和形态上它存在较明显的地区差异,福州地区多为长条状;闽南多为块状和扁圆状;闽东、闽北多为纺锤状,但其食法大同
小异,或煮或炒皆可,既可作主食,也可佐餐。
2.甘 薯又称“地瓜”、“番薯”、“红薯”。明代万历年间,番薯从菲律宾传入中国。清代周亮工《闽小记》记载了番薯入闽的故事:“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于泉、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其初入闽时,值闽饥,得是而人足一岁”。甘薯一引入,就为赈济福建饥荒立功殊伟,福建人为此在福州乌山建有“先薯亭”以纪念。于是“耄耆童孺、行道鬻乞之人,下至鸡犬皆食之。”并以其“生食如食葛、熟食色如蜜,其味如熟荸荠。生贮之有蜜气,香闻室中。”(《闽小记》卷3《番薯》)而成为福建居民食桌上的宠物。在莆田和闽南一些地区,旧时地瓜甚或成了当家食品,人称“万能粮”。1949年以前,古田县大桥镇以东的“大东地区”,曾流传这样的俗谣:大东三件宝,“番
薯米当粮草,竹片当灯火,火笼当棉袄”。
闽南惠安县地多沙碛,旱地所占比例很大,主要种植地瓜,历史上有“番薯县”之称。旧时该县人民主要靠食地瓜度日,农民甚至一日三餐吃地瓜,仅逢年过节才能吃几顿大米饭。每年地瓜收成后,除少量现食外,大部分加工成粉或切成条丝状或片状的“地瓜米”、“地瓜片”,以备常年食用。
作为与大米互补的代用主食,番薯最常见的食法是将其与米掺和混煮。清光绪年间,惠安崇武人蒋君采以“新釜炊番薯”为题,口占一绝曰:“水骨千年白,瓜心一味丹。饭汤虽变黑,未必带辛酸。”(《星洲惠安公所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对地瓜饭激赏备至。福州一带旧志中也有“三餐皆饭,乡人或掺以薯米。”(民国《古田县志》卷21《礼俗志》)的记载。
地瓜的加工有煮、蒸、烤、晾几种。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地瓜米充当主食的现象在省内逐渐减少,但在城乡仍普遍将地瓜用作酿酒,薯粉用来佐餐和制作各种风味小吃的。
3.面 食除了大米和番薯外,近代以后,面食已汇入福建人主食的谱系。由小麦加工而成的面粉,昔时闽北人俗称“面灰”,抗战前多称“洋灰”,意指进口货。面食中最常见的为粮食部门加工的各类干面,如“阳春面”、“仲秋面”、“蛋面”等,民间制作的则有“切面”、“鱼面”及面疙瘩、面包、馒头、煎饼、水饺、肉包(包子)、蛋糕、油条等。
副 食福建是南方主要鱼、肉、蔬、果产地之一,因此副食品具有花色多、品种全、做工细等特色。闽人的主体是汉族,故一般是荤素兼食。日常的副食,肉类主要有猪肉、牛肉、羊肉、狗肉等;禽类有鸡、鸭、鹅、鸽等;鱼类有淡水产的鲢鱼、鲫鱼、鳗鱼、鲤鱼、草鱼、鲶鱼等;海产有黄瓜鱼、带鱼、鲳鱼、马鲛鱼、鲑鱼等;蟹、虾、蛤、蛏、牡蛎等贝壳类也是居民的盘中之物。菜类中的豆类,有黄豆、扁豆、豌豆、黑豆、四季豆、豇豆、绿豆和各种嫩豆类,饭豆中有红豆、乌豆之分;蔬菜主要有白菜、包菜、芥菜、韭菜、菠菜、葵菜、空心菜、黄花菜、瓢羹菜、芥蓝菜、苋菜、油菜、番茄、花菜、芹菜、豆芽菜、萝卜、胡萝卜及葱、蒜、姜等;瓜类主要有冬瓜、丝瓜、黄瓜、南瓜、葫芦(葫瓜)等,还有山芋、马铃薯(土豆)、槟榔芋等等。此外,野生的竹笋、菰类;水田间的鳅、鳝、螺等;溪涧潭壑中的鳖、蛙、蝈(棘胸蛙)等;山林中的蛇、野猪、山羊、麂等也时有应市。豆制品门类甚丰,有豆腐、豆干、豆皮及加工精细的腐竹等。油类则
有菜油、花生油、茶油、猪油、麻油等。
福建人历来讲究荤素菜肴的烹调,诸端烹法,样样在行。古代就有煎、炸、炒、蒸、熘、荡等不同烹调方法。各地饮食口味略有不同,福州地区烧菜喜用虾油、糖、酒为佐料,甜、醇、香为其菜肴风格,特别是讲究“甜”。郁达夫先生曾形象地描述道:“福州食品的味道,大抵重糖;有几家真正福州馆子里烧出来的鸡鸭四件,简直是同蜜饯的罐头一样,不杂入一粒盐花。”(《郁达夫文集》第4卷150页《饮食男女在福州》)闽南地区则忌用虾油,喜清淡,重本味,烧汤制羹时还常加入当归、党参、枸杞等中药。闽南部分地区喜食咸,南安一带即有“无咸不成甜”、“咸甜湔(淡)无味”之说。而闽北,闽西北山区受邻省影响,加以山高水寒,烧菜时下盐、加辣椒较多,菜肴风味浓烈。
闽菜的烹调技艺,有四大特色:
一是刀工巧妙,寓趣于味,富于美感。它运用细致的片、切、剞等精湛刀法,使烹制菜料大小相等,厚薄均匀,长短无差,剞划一致,不论其质地坚实、酥烂或脆嫩,均可达到沁深融透、成型大方、火候表里如一的效果,且外形美观得趣。如“淡糟香螺片”、“鸡首金丝芋”等菜式,予人以剞花如荔、切丝似发、片薄若纸的美感,食之芳留腮颊,余味淳长。
二是汤菜考究,变化无穷,别有特色。闽菜重汤,讲求原汁原味。原料多用海鲜,通过精选各种主辅料加以巧烹调制,摒除原料固有的膻、苦、涩、腥等味,又保留其原味,使不同质地的菜肴汤味各具特色,故向有“一汤十变”之说。如“芋艿煨羊肘”、“葱烧蹄筋”等汤菜,或汤清如水,或白似乳汁,或金黄
澄透,道道味鲜甜爽,馥郁芳香。
三是调味独特,偏于甜酸,突出清淡。闽菜的调味别是一方:善用糖,以甜去腥膻;巧用醋,酸能爽口开胃。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涩、淡而不薄享有盛名。此外,闽菜还善用红糟、沙茶、芥末等佐料。仅红糟就有炮糟、拉糟、煎糟、醉糟等几种用法,上述调味各具去腥、保鲜、增香、调色和醒脾开胃、帮助消化等功效,并因此构成闽菜独有风味。如“醉糟鸡”、“芥末鸡丝”、“沙茶焖鸭块”等佳肴,均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偏于甜酸、突出清淡的八闽风味特色。
四是烹调细腻、雅致大方,色、香、味、形俱佳。闽菜的烹调技术主要有熘、爆、炸、氽、炒、蒸、煨、焖等法,烹制细腻表现在选料精细,泡发恰当,调味精确,制汤考究,火候适宜等方面。如“荷包鱼翅”、“佛跳墙”等均具这一特征。雅致大方反映在保持菜肴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和小巧玲珑的盛菜器皿上。如“龙身凤尾虾”、“白炒鲜竹蛏”、“生炒黄螺片”、“十锦蜂窝豆腐”等佳肴,均体现了雅致大方的天然本色和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
考究的福建菜固然为人称道,但福建食俗中最能体现民间色彩的仍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家常便菜。
旧时佐饭多为菜蔬、腌菜、咸鱼之类,至今犹然。在福建,无分东西南北,家家户户均有早、晚餐食腌菜、糟菜、酱菜等长年菜的习惯。民间不论是对肉类、鱼类或是蔬菜,都有一套腌制、晒干技术。乡人喝粥,多佐以各类蔬菜腌制的菜肴。春夏之交,所谓青黄不接的时令,山区人还吃地瓜藤上较粗大的梗。闽北、闽西山区多以芥菜为原料腌制“酸菜”。闽南、闽东多以萝卜腌成“萝卜干”(俗称“菜脯”)。而福州近郊农民腌制酸菜则二种原料兼用,其制作方法是:以芥菜或萝卜缨晒至叶梗蔫软呈皱缩形,加盐搓揉,装入坛内,压实封口,让其自行发酵,制成后其味微酸,其质脆嫩,芬香扑鼻,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食用时用油下锅翻炒,调以糖、盐等配料即可;如加入肉丁炒食,则更丰味油润。闽北、闽南所产酸菜制法略同于福州,所异者喜在翻炒时加入适量辣椒,使之劲道更足。在南安县蓬华地方,用当地产的优质芥菜腌制的“盍瓮菜”(又称“窖菜”)堪称腌菜一绝。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蓬华一带家家忙于收芥菜,鲜吃之余,制成大量“盍瓮菜”,此菜保存越久,味道越佳,当地人家中普遍存有三五年的“盍瓮菜”,要找到保存二三十年的“盍瓮菜”也非难事。据说此菜还有养肝肺、去风湿的药用价值,算得上闽省腌菜中的极品了。民间也因此有“蓬华窖菜胜过黄埔解元”的说法。古田、闽清一带所产红糟享誉八闽,当地人喜用芥菜晒干加盐,再以红糟腌存,操制成四季可食的香爽“糟菜”,风味殊佳。
闽北的政和、松溪、武夷山、浦城以及闽西北的泰宁、建宁一带竹乡农民,每年制作“笋干”(俗称“笋咸”)。作法是用四分之三笋配四分之一盐,煮上一天一夜,取出晒干至其色发黑。煮食时其味清香,可供全年食用。建瓯、政和一带居民习惯用发酵过的黄豆或霉豆腐乳配以红酒为主料,浸入毛芋干、香菇干或其他菜梗干,制成香气四溢的咸菜。此外,各地酱园还经营一些经济实惠又为当地民众所喜好的小菜,咸、酸、甜、辣一应俱全。如“酱瓜”(酱制黄瓜)便是百姓居家的“常备菜”,福州一带就有“小菜大事”之
说。
福建沿海地区海产丰富,滨海人家多将小鱼、小虾腌制成鱼干、虾米等用以佐餐。旧时闽南平和一带俗谚“吃珍珠麂(麦饭),配凤眼鲑(咸海间鲑)”,意即喝粥配咸鱼,为普通饭菜。福州地区用海边滩涂的鲜活小螃蟹(俗称“蟛蜞”)洗净除脐,加盐、糖和酒糟制成“蟛蜞酥”,脆且含酒香,食之嘎嘎有声,风味独到。到今天,一些“老福州”对它仍一往情深,早餐必备。
闽北一些山区县(市)因山高水寒,当地人嗜好辣椒。农村中三餐吃辣椒是寻常之事。上至翁叟,下至童孺,均能吃辣。邵武、光泽、泰宁一带有“无辣不成饭”的说法。遇青黄不接季节,辣椒更成佐餐佳品,无菜时,往往举家围吃一碗辣椒就可济事了。当地人除食鲜辣椒外,还备有辣椒干、辣椒粉、咸辣椒(即辣酱)等。在穷乡僻壤,常见当地人闲来抓辣椒干在嘴中津津有味地细嚼。每年每户需干、鲜辣椒数十斤乃至上百斤,用它配以四季青菜,细水长流。山区的家常菜辣椒炒泥鳅,一海碗不上十条泥鳅,其余均为辣椒,鲜辣无比,十分开胃口。
福建民间很讲究食补,闽西武平人在荤食方面注意按季节变化而择畜禽肉。除常年食猪肉外,旧俗中还有“春羊、夏狗、秋鸭、冬鸡”之说,将副食与民间适时调补结合起来。福州、闽南食补之风也很盛,福州人对鳗鱼、鲶鱼、羊肉十分偏爱。闽南同安的林墩有句俗语“好菜是赤根(菠菜),好鱼是溪鰮,美女子是林墩。”把富含铁钙等维生素的菠菜,营养价值较高的鲶鱼与美女相类比。南安码头镇大庭村所产黑豆,俗称“大庭黑豆”,当地人称“大庭黑,大庭黑,赢过山珍雉鸡和鹧鸪”。该豆确有食用兼药用的功效,有一顺口溜称:“小小黑豆圆又黑,炖猪(脚)炖鸡连骨黑。消肿去湿又滋补,胜过补药洋参丸。”
区别与联系
闽东文化:以福州为主要代表福州语的前身是原汁原味的土著闽人所使用的古闽越族语言在魏晋时期,北方移民大规模涌入福州地区,带来古吴语和古楚语的口音。但是融合的效果并不好,本土势力太强大了。今天福州话中甚至还保留着上古汉语,也就是周朝时期古汉语的口音;闽南文化:主要以泉州为主要代表闽南文化与今天河南地区的关系很密切,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
然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三国时代)时北方的口语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渐形成。
闽东文化 与 闽南文化,来源不一样但是形成的时期大致上都是在距离今天已经1800多年的三国时代;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福建省的雏形开始形成,首次有了“福建”这个地理名词,距离今天已经1300多年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闽南人说的“闽南语”,因为主要的来源是黄河、洛水地区,因此也叫做“河洛话”; “河洛话”,是古河南话,但绝对不是今天河南话;今天的福建人去听河南人说话,那是压根找不到什么相似处的。
第三篇:乡土地理教案
乡土地理教案
一,课题:遂川三宝之——狗牯脑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遂川,了解遂川的乡土地理,狗牯脑是遂川乃至全国有名的茶叶,了解了狗牯脑的生长环境,名字来源,通过对其的宣传,有利于狗牯脑茶走向世界,为成为世界一流名茶而努力,从而也增进学生的家乡感情,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重点:狗牯脑茶的生长位置,环境条件。四,教学方法:ppt教学 五,课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讲乡土地理,我们的家乡——遂川,一提起遂川我们都会想到一句歌谣“遂川有三宝,金桔,板鸭,狗牯脑”今天呢我们就讲讲最后一宝————狗牯脑。(图片导入)
(二)新课讲授:4月16日上午,以遂川百年名茶——狗牯脑茶为题材的电影《神茶》,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汤湖镇“温泉宾馆”前举行正式开机仪式,影片以“狗牯脑”茶在清嘉庆年间得到皇帝御题“神茶”后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主线。影片《神茶》的拍摄,将改变过去民间传说版本多,但缺乏系统描述的现状。
(三)大家肯定会觉得狗牯脑这个名字很奇怪,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遂川县志》和当地《梁氏族谱》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遂川汤湖乡境内,木商梁为镒,水运一批木材到南京销售,因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梁为流落南京,遇寡妇杨氏,并结为夫妇。杨氏精于制茶,尔后梁为镒偕杨氏返回故乡,并带回一些茶叶种籽,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种植,该山形似狗,取名“狗牯脑”,所产之茶即从名之,自制茶叶,称所制茶叶为“狗牯脑茶”。由于该茶叶制作精巧,色、香、味超群,受到人们称赞,而有了名气。
而且在狗牯脑山上只有一小片的地方山雾缭绕,那地方的茶叶是最醇香,正统的。
(四)狗牯脑的种植面积变化及其原因
(1)1957年狗牯脑茶园归集体所有,汤湖人民公社茶山生产大队建立狗牯脑茶加工厂,聘请梁家为技术负责人,但由于管理体制、方法欠当,以及没有很好照顾技术负责人的实际利益,狗牯脑茶质量产量都比较低。
(2)1964年,吉安专员公署拨专款1.2万元扶持,县动员8名城镇知识青年到汤湖落户,以梁家的人员、茶园为基础,创办遂川县狗牯脑茶厂,由梁家人负责,当年扩大茶园30亩。
(3)1974年后,狗牯脑茶园发展到82亩,产量突破500公斤。(4)1981年,汤湖人民公社从各生产大队抽调劳力,在狗牯脑山上新开茶园220亩。
(5)1988年,利用老区专项扶贫贴息贷款20.4万元,采取乡村联营方式(农户出土地,茶厂出资金,收益按比例分成)与3个村93户茶农联办狗牯脑茶厂璜石联营分厂,当年种茶树500亩。致使狗牯脑茶产量很快上升,形成了汤湖乡的支柱产业之一。
(6)1990年,全乡茶园面积扩大到3159亩,总产3.22万公斤;1986年使用“汤湖”牌商标注册防伪,1990年改为“狗牯脑”牌商标注册。
(五)狗牯脑的分布
主要就分布在遂川县汤湖镇的狗牯脑山上,狗牯脑山苍松劲竹,百鸟高歌,清泉不绝,云雾弥漫,更有肥沃的乌沙壤土,昼夜温差大,是一个栽培茶树的绝妙佳境。其他地方也零星分布着一些,国家标准GB/T19691—2008的规范的狗牯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就是整个遂川县.(六)生长的优越条件
狗牯脑山,海拔900余米,山高林密,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弥漫,泉水潺潺。茶树生长,因日照短,多散射光,使芽叶持嫩性强,氨基酸,咖啡碱、芳香物质等内含量丰富。
(1)地形地貌:遂川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峰峦叠嶂,岭谷相间,河流纵横,正所谓“高山出好茶”。
(2)气候条件:遂川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山地地区日照时较短,多漫射光,昼夜温差较大,境内森林植被覆盖率达77%以上。狗牯脑茶独特香味特征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3)土壤条件:该地主要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黄棕壤、棕壤和沟谷水稻土,自然植被好,覆盖率高,无明显水土流失,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有利于茶叶生长。
(七)狗牯脑享誉全国
与学生的互动:问学生知道哪些狗牯脑的得奖情况?
遂川狗牯脑茶是遂川“三宝”之一(金桔、板鸭、狗牯脑),是中国历史名茶。先后多次获取殊荣:早在1915年获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1930年获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甲等奖;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22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55年北京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2010年被选入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展览,等等;狗牯脑的发展当然也造福了我们遂川老百姓。狗牯脑今后的发展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强企业与茶农的密切联系,使企业茶农实现双赢,提高产业辐射能力。同时政府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茶农的培训,推进种茶技术的普及和提高。
(二)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联动应。与政府协调,建立“公司+加工厂+茶农”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吸纳茶农以茶园入股,在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支持。
(三)挖掘狗牯脑茶文化,增强文化搭台、产业唱戏功能。充分挖掘茶文化优势,提高茶文化品味,把茶文化引入旅游文化领域。
最后,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对狗牯脑茶,遂川有个更好的印象,是遂川的同学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以后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当然也更加欢迎其他地的同学来遂川参观旅游,一品茶香!
第四篇:《乡土情结》教案
《乡土情结》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3.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重点难点】
1.梳理课文结构层次;
2.通过赏析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在教会学生评点的基础上,学生感知、研习文本,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展开互动交流。
【课时课型】 赏析课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字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魂牵梦萦(yíng)
忐忑(tǎn tâ)不安
怯(qiâ)生生
田塍(chãng)
悠邈(miǎo)
崎岖(qí qū)
三匝(zā)
蕞(zuì)尔
铩(shā)羽而归
谪(zhã)居
欷歔(xī xū)方兴未艾(ài)
桑梓(zǐ)
屹(yì)立
搭讪(shàn)
褪(tuì)色
发轫(rân)
濠(háo)水
翰苑(yuàn)
缔(dì)造
翘(qiáo)首
杀戮(lù)
谛(dì)听
2.解释下列词语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
田塍:田埂。
蕞尔:形容小(多指地区)。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美好的景致。
忐忑:心神不定。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苦难。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翘首:抬起头来望。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二、作家背景介绍 1.作家介绍
柯灵,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作家。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他的散文文字精致清雅,立意高调极品。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2.背景介绍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三、文本研读
1.作者为什么把乡思称为“情结”?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之所以称为“情结”,是因为它像烙印、像蚕茧、像文身一样不能化解与消退。一个人的出身地不仅给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另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作用。
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请整合第二段内容作答。
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
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4.年少离家后有哪些可能的遭遇?结合第四段内容谈谈。
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6.第五节段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久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8.文中一连用了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失恨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四、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课练》相关内容,2.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
3.写一段以“思乡”为话题的短文。准备课后交流。
六、附:《乡土情结》古诗文资料
1、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③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2、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说明】这曲词,是《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所唱的妙文。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想纵是“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看透了人间!
这《牡丹亭》的戏文也让大观园里的黛玉暗自神伤。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听到梨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3、洛阳秋风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说明】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
4、夜雨寄北①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②夜雨时。【注释】①寄北:一作“寄内”,“内”,指妻子。
②巴山:泛指巴蜀地区。【说明】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了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5、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数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6、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情的七绝。前二句写久客并州的感触。作者客居并州已十年,十年是一个 3 很长的时间,所积累起来的乡愁,对一个异乡客居的人来说,是煎熬得够难受的,“归心日夜忆咸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日夜思乡的愁苦心情。
可是,命运好象与诗人作对似的,他非但不能回咸阳,反而又踏上更遥远的征程。后二句接着写北渡桑乾河后的心情。
桑乾河离并州二百余里,由此北行,便是荒寒的朔漠地带,这对诗人来说,无异于是远去天涯,这思乡之情,变得更为深重了。既是如此,作者为什么不返回故乡,反而要远赴朔方呢?这原因没有点明,但从诗中的“无端”二字,却颇可玩索。“无端”就是无缘无故,没来由之意,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意思。果真如此吗?只不过是极其含蓄地表露出一种求取功名富贵未遂、进退两难、身不由己的感慨罢了。当时一般读书人,为了仕宦,不得不离开父母妻子,流寓异乡,甚至到边远地区去游宦。诗人也是如此。十年以前,他远游并州,只望求得个一官半职,而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故我,这对他来讲,心情是很抑郁难堪的。所以虽然日夜思归,却是有家难归啊!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忍受痛苦,另觅出路了。所以他远赴朔方,也还是为了功名富贵,这真是事与愿违了。但既以心为形役,就只得忍受内心日夜被煎熬的思家的痛苦了。诗中“更渡”二字,正包含有事与愿违之意。
由于离家日远,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深切,所以当渡桑乾河北去的时候,诗人不禁回首南望,以至于“却把并州作故乡”了。产生这种心情,看来似乎有点微妙,其实也是非常自然的。过去作者客居并州十年,只忆念故乡咸阳,觉得并州可厌不如归去,因为并州究竟是他乡,与咸阳相比,感情自然不及对咸阳深。但现在离开并州,远赴朔方,不仅不能回到咸阳,而且连并州也不能回了。并州在唐代曾称北都,繁荣一时,后设太原府,是著名的城市,与荒寒的朔方相比,近故乡得多,也好得多了。况且作者在并州一住十年,在这长期客居之中,自然也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在诗人心中,已经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回首南望并州,自然也就感到亲切而怀念起来,正象在并州时忆念咸阳的心情一样了。这种微妙心情,凡是长期羁旅异乡的人,想来都有同感。
这首诗通过移居来抒写羁旅之思,显得宛转曲折,自然真切,富于情味。施补华《岘佣诗话》认为,此诗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都是“曲折清新,风格相似。”《挑灯诗话》说:“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详说甚是。
7、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评析】此诗为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作。诗人被贬岭外,家中音讯早已中断,漫漫严冬过去,又经历一个春天。战祸频仍,父母年迈,都使诗人归心似箭。可是,离家越近,越怕听到不好的消息。“怯”、“不敢”,将欲问又不敢问,复杂微妙的心理极真切地表达了出来。
《渡汉江》是宋之问诗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小诗,它之所以动人,自有其独到的地方。宋之问一生曾经历两次流放,第一次流放岭南是在神龙元年(705)春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第二年便逃归洛阳,匿居友人张仲之家里。这首小诗就是他逃归途中所作。广东罗定县与广西岑溪县接壤,地处偏远的群山之中,西有云开大山,东有大云雾山,古时交通极为不便,音书难达。诗的开头“岭外音书断”,就是指诗人贬罗定后,与家人断绝了音信。可是下句说:“经冬复历春”,从寒冬到新春这漫长的时日里,未得到家里一点消息,岂能不挂怀?这似乎有为自己北逃作辩解之意。第三句反说:“近乡情更怯”,既是渡汉江,又是近乡,这个地方必是襄阳无疑了。襄阳是唐代东西两京通向江南、岭南必经的要道。过襄阳向北即是河南境。正所谓,“便下襄阳向洛阳”。洛阳南郊有宋之问的陆浑山庄,洛阳已经 4 指日可达,诗人很自然地产生了“近乡”的感觉。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终于接近家乡了,本该万分激动,一个“怯”字,完美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态、情态与形态。他怯生生的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担心自己会听到不幸的或可怕的消息。同时因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更使他心情复杂,不敢见乡人。
本诗影响深远。李商隐《无题》诗也抒发过相同的心情:“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这些诗句,都把欲听、盼听而又怕听和欲见、急见而又怕见的微妙心情表现得很出色。宋之问此诗,情真、语真、意真,故能打动读者。
8、长干行(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注解】(1)长干行:一作“长干曲”,属乐府《建筑材料曲歌辞》,原为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生活的。(2)君:你,指男方。(3)妾:女子自称。横塘:堤名。三国时吴国,沿秦淮河南筑堤至长江口,称为横塘。旧址在今南京市西南。(4)借问:请问别人。(5)或恐:也许,表示猜测的意思。
【评析】从文字上看写得极为朴实平白,并不深奥,但情感真挚,清新自然。此诗用白描的方式塑造了一位船家女大胆、热情和聪慧的形象。
9、长干曲(其二)
崔颢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诗文】我家临着九江水,来往在九江边。我们虽然同是长干人,从小却没有见过面。【注解】九江:指长江下游一段。
【评析】这是一首男子应答的诗,是针对着“长干行(其一)”中女子的问题而回答的。男子回答得坦率诚恳,一句“生小不相识”表面是惋惜没能青梅竹马,实际是相见恨晚心情的表现,流露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诗与“长干行(其一)”都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浪漫热烈,朴素健康,称得上上乘之作。
《长干曲》属乐府《杂曲歌辞》,由长江沿岸建康(今南京市)的一处街坊长干里而得名,多表现这一带妇女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崔颢的《长干曲》共有四首,对古辞既有模仿,又有发展。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一、第二两首。诗篇描写舟行途中男女问答,风格极似民歌。
我国民歌历来有男女唱和的传统,形式生动活泼,早在先秦古籍《诗经》里面,就有了像《郑风•东门之墠》这样的男女对歌,《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吴声歌曲》,也保存了许多民间男女互相赠答的歌辞。崔颢这两首诗深受民歌影响,用的也是男女对唱的形式。第一首是女子的问辞。航行在长江中的女子停船向对方发问:“君家何处住?”接着自我介绍:“妾住在横塘。”也是女主人公听到了对方带有乡音的言语,因此就产生了“或恐是同乡”的想法。第二首是男子的答辞。“家临九江水”回答了“君家何处住”的询问。“来去九江侧”表明自己也长年往来江上,两人情况相同。“同是长干人”则证实了女子“或恐是同乡”的猜想。两人都生长在长干里一带,但因幼时就离家外出,所以虽然是同乡却并不相识。两诗通过对唱形式,记叙了青年男女在舟行途中的友好相处。男女唱和的诗篇形式活泼生动,易于充分表达作品主人公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感染力。这两首诗采用白描手法,格调清新自然,不刻意藻饰,没有艳丽的色彩渲染,不加无谓的妆饰映衬,也不用多余的背景烘托,而是以质朴的口语、简练的文笔、对唱的形式,来勾勒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表现他们互认乡亲的“真意”。
第一首诗描写女主人公在向对方发出问话之后,不等答复就自诉“妾住在横塘”,于是,这位女子天真纯朴的神态就在问辞中生动地表现出来。第二首诗男主人公在欣然表示我俩本 5 是同乡的答辞之后,发出“生小不相识”的惋惜,以突出他们今日相逢的可贵,从而使他在旅途中喜遇同乡女子的感情心态,也自然地得以展现。
诗篇全用白描手法,无丝毫雕琢痕迹,格调清新自然,如一泓清水。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称之为“五言绝句”中的“绝调”。
诗篇虽用语简明而浅近,含意却完备而深远。如在女子产生“或恐是同乡”的想法前,并未写她听到对方的声音,这里省略了女子闻乡音的情节,意思却是完备的。而女子因闻乡音就停舟相问,也反映了她此时此地的处境和心境。她往来江上,漂泊孤零,处境凄凉,内心寂寞,此刻忽闻乡音,不觉欣慰万分,不顾对方是位素不相识的男子,脱口发问。因此诗的语言虽然浅近,蕴含的意思却很深远,深刻地展示了这位女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对此,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称赞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可谓深得其中三味。
10、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①,报得三春晖②。
【注释】①寸草心:小草。茎中抽出的嫩芽。②三春晖: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即阴历正月、二月、三月。晖,阳光。【评析】苏轼《读孟郊诗》云:“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这一首,真是从肺腑中流出的。写的是最普通的慈母缝衣场景,选的是最常见的阳光照耀小草的比喻,用的是朴实无华、通俗如画的语言,歌颂的是人人都感受过的母爱,但由于这是从一个渴望报答母爱于万一的好儿子的肺腑中流出,所以感人肺腑。
11、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评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当地女子的美丽容貌。赞美依恋江南为本词主旨。游子每每思乡,而这两句却一反常情。何故?关键在“未老”两字。青春年少游兴正浓,离开如此迷人之地,岂不是要愁肠寸断?依恋江南胜过故乡之情,一语道尽。其潜台词是:希望老年能回乡,但“中原沸乱”,实在是有家难归啊!
12、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1)寂寂:指处境落寞,毫无希望.竟何待:还等待什么呢.(2)朝朝:天天.(3)欲寻芳草:指回去隐居.(4)惜:可惜,即舍不得的意思。故人:指王维。违:分离.(5)当路:指居重要地位的人,即当权者。假:宽假,这里指援引的意思.(6)知音:知心朋友,这里指王维.(7)寂寞:指寂寞清贫的生活.(8)掩:关上.【评析】这首诗是孟浩然离开长安,留别王维而作的。在这即将离开帝京长安,向友人告别的时候,心情自是抑郁和忧伤的。全诗语言明净,情致深婉,直抒胸臆,自然真挚。
13、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①,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②,一去三十年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④。„„„„„„„„„„„„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②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③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 6 自己怀恋旧居。【说明】《归园田居》共五首。这一首诗自述辞官归田是适合本性的,体会到摆脱官场的羁绊在农村过着淳朴生活的乐趣。他所写的宁静和平的田园景物,并不是久经战乱的柴桑农村的真实面貌,而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映。这种形象化的心境,正是他对污浊朝市、险恶环境的批判,是他对“尘网”、“樊笼”厌恶的表现。
本诗语淡味浓,如话家常,毫无斧凿痕迹,却把落第后的凄苦、辛酸、失望、怨忿的心 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
14、项羽在焚烧秦都咸阳后一心想东归,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本纪》)项羽的这番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司马迁也写了许多人衣锦还乡的场面,苏秦、刘邦、司马相如、主父偃等人的传记都有这方面的记载。苏秦富贵还乡,笑视兄弟妻嫂前恭后踞的变化,抒发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苏秦列传》)刘邦当了天子之后回到故乡,慷慨悲壮高唱《大风歌》,坦露对故乡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高祖本纪》)
15、顾炎武的名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汉代大将霍去病,在抵御匈奴侵扰获得一些胜利后,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勋,要为他建造华丽的宅邸,霍去病却慨然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毅然拒绝。在匈奴骚扰,边陲时有兵祸之秋,身为大将的霍去病,胸中只装着国家的安危,而把一己的安富尊荣视如敝屣。这种先国后家,先忧后乐的精神,在霍去病之后,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发扬光大。
16、南园①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①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此为第五首.②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中央不能掌管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品评】前两句用反问语气: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而是投笔从戎,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路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
17、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①,试吟断送老头皮②。
【注释】①指苏东坡被捕后,获准回家与妻子儿女告别,为了安慰大家讲的一个故事:宋真宗四处探访隐居的大学者。有人推荐杨朴但杨朴不愿入京,被押到朝中见皇帝.皇帝问:“临行有人做诗送行否? ”杨朴说:“只有老妻做诗一首.她说‘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②老头皮:就是老头儿.【品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震撼人心之千古绝唱。林则徐留下的慷慨悲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然而言为心声,每念及林则徐当时的处境,又未尝不扼腕长叹。
18、【胡马依北风】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注释】胡马:北疆所产的马。依:依恋。越鸟:南疆的鸟。巢南枝:在南向的树枝上筑巢。【说明】句意为:北疆的马到了南方,仍然依恋北风,南疆的鸟飞到北方,也要筑巢于南向 7 的树枝。鸟兽尚且不忘故土,难道远行的游子能不思家吗?
19、【狐死必首丘】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九章哀郢》 【注释】首丘,头向着自己的窟穴。狐死首丘是古来的一种说法,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说明】诗人用“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典故来表明自己深切眷念故都家园,希望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重振家邦的愿望。
20、【鱼游濠水】庄子在濠水桥上与著名的哲学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学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著名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第五篇:乡土本色教案
《乡土本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中的“乡土本色”。
3.了解“社区分析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二、学习要点
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中的“乡土本色”。
了解“社区分析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三、作者生平
1.作者图片(可参见本课PPT)
2.作者资料
费孝通(1910-2005),生于江苏吴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4岁起在母亲创办的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就读于东吴大学医预科、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院,后留学英国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此间费孝通以调查资料为基础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把它列为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费孝通先生在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自此便开始了其“志在富民”的人生追求。
费孝通论著甚丰,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1992)、《费孝通文集》(1999)等,论文多篇。
由于在社会学、人类学学术工作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费孝通先生先后荣获过“马林诺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赫胥黎奖”、“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社会领袖奖’”及“霍英东杰出奖”等诸多大奖。
四、写作背景
《乡土本色》是《乡土中国》(1948)中的一篇,《乡土中国》一书汇集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分析、解剖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至于后记,简直就是一篇学术自传,它真实地记录了费先生学术生涯中的甘苦,无论对理解这本著作还是研究他的学术思想,都很有帮助。
《乡土中国》问世的年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迁过程中,数千年乡土社会正在蜕变,崭新的社会即将临盆。“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才能迎接新的社会生活。什么样的社会结构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呢?
费先生和许多进步人士一样,他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他虽然没有正面歌颂社会主义制度,却认为,苏联实行的是一种“时势权力”,它不是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也不是由社会授权,或根据传统决定的,而是从知识里得来的权力。如果用“功能”概念即“从客观地位去看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来看这种权力,那么,“社会工程”、“社会计划”对现代社会生活就有大得无可比拟的作用。这种进步的学术观点固然得自社会实践,而另一方面,费先生作为一位爱国的民主人士,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1946年连续发生李公朴、闻一多事件后,他对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腐败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期望着“有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来改变“中国小农经济的瘫痪”的残局,使之走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他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知识能用来服务人民,中国现代化是绝对有办法的。”(均见《乡土重建》)这就是他写作《乡土中国》的动机之所在,也真切地反映着作者的憧憬和追求。
五、课文讲解
1.预习课文
2.课文分析
本文是费孝通的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的第一篇,具有总领全书的意味。
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里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第一段):作者首先从土地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把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括为“乡土性”,从而把握了乡土中国的精髓。“乡土性”正是乡土中国基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支配力量。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文末):作者接着指出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与隔膜”以及时间上的熟悉。而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第二至三段:概述土地与人的关系:“泥土”、“土气”、“土地”。
第四至十段:土地与游牧民族比较,说明人和空间关系的不流动,即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与隔膜”。
第十一段:人与人在时间上的熟悉:生于斯,长于斯;终老是乡。形成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第十二至十七段: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上缔结的生存状态,所构成的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礼俗社会。
3.课文概述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大的财富是土地,所以费孝通先生将自己解释中国社会文化品格的著作称为《乡土中国》,将怎样建设的著作称为《乡土重建》。费先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加以出色的文笔,中国乡土社会的性格简直可以说是活灵活现,韵味悠长:“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本色》一文里曾说,中国社会的基层特色,是“村落性的”、“乡土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费先生平实、恳切的描述里,蕴含着一怀对乡土的脉脉善意和温情。
“如果知识能用来服务人民,中国现代化是绝对有办法的。”(《乡土重建》)
全文采用了当时社会学前沿的“社区分析”,从乡村社区进行分析,解剖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在社会学比较研究领域堪称典范。
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首先是在一定时空中区描画出某一地方人民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能发现每个社会结构有它的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的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正是对比于游牧和工业社区,才得以提炼出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
作者既重视一时一地的田野调查,同时兼具宏阔的视野,因此能够举一反三,窥其一斑而知乡土中国之“全豹”。
六、研习与思考
1.理解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答:乡土本色是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而“乡土性”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乡下人身上的泥土气。在这里,中国基层社会土地与人的关系被作者准确地揭示出来。
2.“乡土性”是如何从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
答:土地与人的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与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从时间里的“熟悉”,进而这种人与人在时间和空间缔结的生态状态,又直接构成中国基层社会独特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的规定性。
3.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社区,尝试运用“社区分析”的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提炼出它的特性来。
答:略。
七、练习
1.选择题
(1)本文《乡土本色》选自费孝通的著作:(A)。
A.《乡土中国》
B.《乡土重建》
C.《江村经济》
(2)费孝通的博士论文
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把它列为必读参考书之一:(C)
A.《乡土中国》
B.《乡土重建》
C.《江村经济》
2.填空题
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将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乡土本色”概况为“
”。
(乡土性)
3.简答题
(1)
作者认为,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哪些?
答:参见课文第九段。
(2)试讨论作者眼中的乡下人“土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离不开土地(土气因不流动而产生);孤立和隔阂;熟悉;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九、延伸阅读
(一)费孝通: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其实,中国的社区研究还没到20年。最初community这个字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那时的翻法是用“地方社会”而不是“社区”。当我们翻译Park的community和society两个不同的概念时,面对“co”不是“so”成了句自相矛盾的不适之语。因此,我们开始感到“地方社会”一词的不恰当。那时,我还在燕京大学读书,大家谈到如何找一个贴切的翻法,偶然间,我就想到了“社区”这么两个字样。后来大家采用了,慢慢流行。这是“社区”一词之来由。
一个新名词的采用代表一种新的概念和新的研究。
在从前,许多有关社会生活的调查研究,都只局限于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如人口调查,生活程度调查,贫穷调查等。这种调查,都是头痛看头,脚痛看脚的办法。社会上出现了某种毛病,于是在那种病状上调查分析,找那种病的病源。但是,一个人的头痛并不只是头部出了毛病,常常是全部肌体出了毛病,或者是其他器官、系统发生问题,牵连到头部。片面的与局的研究,不只是认识不到全貌,而且找不到根源。研究社会,必须眼观八方。处处顾到,把社会当做一个完形的整体而分析研究。不过,一个庞大的社会全面地研究起来是太困难了,于是挑这一较易于观察的较小地区去研究,这种研究就是社区研究。每个社区有每个社区的完整性及其特性,研究了一个社区,只能说对于一个社区了解了,但没有对于大社会的代表性,因而也缺乏普遍性。
第一次大战间,有几个人类学家被关在小岛上,有马林诺斯基和布朗。在幽禁的几年中,他们和当地土人发生了密切接触,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风俗制度,写成了几本大书。这种调查研究的方法称之为intensive field research,和过去的社会调查不同,研究者必须亲自参加所要调查的社区生活,在实际的亲切的体验和观察中,了解一个社区。
派克第一个把这种方法介绍到社会学里来,应用到芝加哥的城市研究上。芝加哥是个大都市,范围还嫌太广,于是又有Lynd的Middletown的调查研究,把一个市镇的各方面都包括在里边,接着又出现了各个市镇的调查研究,如White的Plainville等。
过去的人类学趋势,那是就今日的人类学家看来,文化无所谓高下之分,初民文化并不就是野蛮,现代文化并不就是进步,人类学研究范围上的人为界限因之打破,人类学是要研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社区,不仅研究初民文化和初区社区,还要研究现代社区和现代文化,这种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介绍到中国,形成了中国社区研究的主流。
但有一个问题发生了,社区研究只是限止在较小范围的个别社区上,每个社区有每个社区的特性,如何综合不同的社区研究,形成对于一个社会的普遍了解呢?应看这种需要,遂有比较社区研究出现,就是在不同的社区研究间总得预先规定一个理论,或一个主题,一个现象,看它在不同社区中,有什么表现方式,不同形态,不同发展,在这些不同中,加以比较参照,归纳出一个较为普遍的东西,这就是type。这比单纯的社区研究就更进一层了。1948年10月16日
——《费孝通文集》(第五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
(二)陈树德:从《乡土中国》看费孝通的学术生涯(节选)
传统社会的总特征是,具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与此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从封建意识形态中派生出来的上层建筑。《乡土中国》侧重于后者,即从文化模式上,“用人的观点来观察中国的社会”(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根据笔者对于《乡土中国》一书的理解,乡土社会应具有如下五大特征:
一、社区狭小。传统社会中,村落是社区的基本单位。由于生产规模狭小,交通不便,安土重迁,人们只得生活在世代定居的社区中终老是乡。这些狭小的社区分割成许许多多“面对面的社群”,孤立,隔膜,人口流动率小;社会生活比较定型,大家凭借社会共同经验(文化)以应付社会生活,承续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是这种狭小社区的真实写照。
二、传统道德。传统道德就是传统社会中的社会规则。如果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那末这种规则就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群己”)、人与人(“人我”)的关系的。亲属关系也好,地缘关系也好,都是以“己”为中心,推及到家,到国,到天下,而发生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的。“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也。因而,孔孟之道及其孝、悌、忠、信一直维系着封建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传统道德的道德要素。
三、家族统治。“人类社会是从家庭构成的”(孔德语)。而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社群却是“小家族”,家的结构既是生育社群又是事业社群,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功能,形成“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家族统治也即家长制统治,它以封建身份关系与宗亲意识禁锢家庭成员,维护封建秩序。
四、以礼代法。传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所谓礼治,就是用礼——以风尚与道德(或为民风,礼俗与德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而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法律。人们注重修身和克己,“富而好礼”,对传统(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主动服膺,把外在的规则化为内在的习惯。由此可见,礼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法的作用,或者干脆说,乡土社会是一个“无法”的社会。以礼代法的恶果只能维护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延长了封建社会的寿命。
五、封建教化。教化是一种手段,它要为社会培养适应“在一定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活的分子”。乡土社会实行封建教化强制社会的新分子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这种社会化过程十分简单而固定,因为乡土社会是血缘社会,职业、身份和财富,也就是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完全是根据血缘关系来确定的。即便产生区位上的分裂,人们另辟村落,或移居异地,却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孩子继承着父亲的籍贯便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地缘还没有成为一种团结力”。这就不仅使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得以稳固,也使竞争和商品经济受到很大限制。
比较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它的最大功能是,既可用社会静学的眼光把动物社会与人类社会加以比较以指出其同异,更能从社会动学的角度把相互独立的两种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地区加以比较,以探测其文化上的差异。
《乡土中国》不囿于空泛的说教,也不做简单的类比,一切以时间和空间条件为转移,从社会结构、道德、法律、家庭、基层权力结构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作者用许多形象化的社会实例说明,两种文化根本的差异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生长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而西方文化则植根于工业社会的土壤之中。所以,过去有人把东方文化称之为乡土文化,而把西方文化称为现代文化。其次,作者没有正面对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做出价值判断,但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细读全书,不难品悟到,所谓乡土文化,乃是指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所谓西方文化,也就是指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较之封建文化,当然是属于进步的东西,比方作者说:“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争的是权利”诚然是资产阶级的社会观,却富有催人向上的活力,而后者却是封建遗毒,毫无进取性。第三,作者不仅对中西文化的现状进行比较,而且追根溯源,探寻发生中西文化的各自历史原因。资产阶级高喊平等、自由、博爱,提倡宪法、法律、国会,中国的封建阶级则叫嚷联即国家,倡导孝、悌、忠、信。因此说,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渊源于各自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不同的人。
《乡土中国》尽管进行了中西文化的比较,但主要却是通过比较论述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传统人的问题。今天的中国在这两方面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的社会结构和人的现代化需要从乡土社会中解放出来,从旧道德、旧传统中叛逆出来,从老死不相往来中摆脱出来,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精心的研究。如果在我国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那么,《乡土中国》在方法上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在内容上则是我们进行比较社会学研究的一份重要的史料。
(三)费孝通:乡土中国后记
这集子里所收的14篇论文是从我过去一年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中所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我这门课程已讲过好几遍,最初我采用美国的教本作参考,觉得不很惬意,又曾用我自己调查的材料讲,而那时我正注意中国乡村经济一方面的问题,学生们虽觉得有兴趣,但是在乡村社会学中讲经济问题未免太偏,而且同时学校有土地经济学和比较经济制度等课程,未免重复太多。过去一年我决定另起炉灶,甚至暂时撇开经济问题,专从社会结构本身来发挥。初次试验离开成熟之境还远,但这也算是我个人的一种企图。
以我个人在社会学门内的工作说,这是我所努力的第二期。第一期的工作是实地的社区研究。我离开清华大学研究院之后就选择了这方面。民国二十四年的夏天,我和前妻王同惠女士一同到广西瑶山去研究当地瑶民的生活。那年冬天在瑶山遭遇了不幸,前妻未获生还,我亦负伤,一直在广州医院度过了春天才北返。在养病期间,我整理了前妻的遗稿,写成了《花蓝瑶社会组织》。二十五年夏天我到自己家乡调查了一个村子,秋天到英国,整理材料,在老师Malinowski教授指导之下,写成了Peasant Life in China一书,在二十七年返国前付印,二十八年出版。返国时抗战已进入第二年,所以我只能从安南入云南,住下了,得到中英庚款的资助,在云南开始实地研究工作,写出了一本《禄村农田》。后来得农民银行的资助,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研究室,附设于云南大学,系云大和燕京大学合作机关。我那时的工作是帮忙年轻朋友们一起下乡调查,而且因为昆明轰炸频繁,所以在二十九年冬迁到呈贡古城村的魁星阁。这个研究室从此得到了“魁阁”这个绰号。我们进行的工作有好几个计划,前后参加的也有10多人。三十二年我到美国去了一年,把《禄村农田》、《易村手工业》和《玉村农业和商业》改写英文,成为Earthbound China一书,《昆厂劳工》改写成China Enters the Machine Age。三十三年回国,我一方面依旧继续做魁阁的研究工作,同时在云大和联大兼课,开始我的第二期工作。第二期工作是社会结构的分析,偏于通论性质,在理论上总结并开导实地研究。《生育制度》是这方面的第一本著作,这本《乡土中国》可以说是第二本。我在这两期的研究工作中虽则各有偏重,但在性质上是联贯的。为了要说明我选择这些方向来发展中国的社会学的理由,我不能不在这里一述我所认识的现代社会学的趋势。
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是最年轻的一门。孔德(Comte)在他《实证哲学》里采取这个名字到现在还不过近100年,而孔德用这名词来预言的那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应当相等于现在我们所谓“社会科学”的统称。斯宾塞(Spencer)也是这样,他所谓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把社会学降为和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学问,并非创立这名称的早年学者所意想得到的。
社会学能不能成为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其实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里牵涉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分划。如果我们承认政治学、经济学有它们特殊的领域,我们也承认了社会科学可以依社会制度加以划分:政治学研究政治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制度等。社会现象能分多少制度也就可以成立多少社会科学。现在的社会学,从这种立场上说来,只是个没有长成的社会科学的老家。一旦长成了,羽毛丰满,就可以闹分家,独立门户去了。这个譬喻确说明了现代社会学中的一个趋势。
讥笑社会学的朋友曾为它造下了个“剩余社会科学”的绰号。早年的学者像孟德斯鸠,像亚当斯密,如果被称作社会学家并非过分,像《法意》,像《原富》一类的名著,包罗万象,单说是政治学和经济学未免偏重。但是不久他们的门徒们把这些大师们的余绪发挥引申,蔚成家数,都以独立门户为荣,有时甚至讨厌老家的渊源。政治学,经济学既已独立,留在“社会学”领域里的只剩了些不太受人问津的、虽则并非不重要的社会制度,好像包括家庭、婚姻,教育等的生育制度,以及宗教制度等等。有一个时期,社会学抱残守缺地只能安于“次要制度”的研究里。这样,它还是守不住这老家的,没有长成的还是会长成的。在最近10多年来,这“剩余领域”又开始分化了。
在这次大战之前的几年里,一时风起云涌的产生了各种专门性质的社会学,好像曼海姆(Karl Mannheim)的知识社会学,(Joachim Wach)的宗教社会学,埃利希(Eugen Ehrlich)的法律社会学,甚至人类学家弗思(Raymond Firth)称他We the Tikopia的调查报告作亲属社会学。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都可以独立成为知识学,宗教学,法律学和亲属学的。它们还愿意拖着社会学的牌子,其实并不是看得起老家,比政治学和经济学心肠软一些,而是因为如果直称知识学或宗教学就不易和已经占领着这些领域的旧学问相混。知识学和知识论字面上太近似,宗教学和神学又使人不易一见就分得清楚。拖着个“社会学”的名词表示是“以科学方法研究该项制度”的意思。社会学这名词在这潮流里表面上是热闹了,但是实际上却连“剩余社会科学”的绰号都不够资格了,所剩的几等于零了。
让我们重回到早期的情形看一看。在孔德和斯宾塞之后有一个时期许多别的科学受了社会学的启发,展开了“社会现象和其他现象交互关系”的研究,我们不妨称作“边缘科学”。这种研究在中国社会学中曾占很重要的地位。我记得在民国十五年左右,世界书局曾出过一套社会学丛书,其中主要的是: 社会的地理基础、心理基础、生物基础、文化基础等的题目。孔德早已指出宇宙现象的级层,凡是在上级的必然以下级为基础,因之也可以用下级来“解释”上级。社会现象正处于顶峰,所以从任何其他现象都可以用来解释它的。从解释进而成为“决定论”,就是说社会现象决定于其他现象。这样引诱了很多在其他科学里训练出来的学者进入社会学里来讨论社会现象,因而在社会学里引成了许多派别: 机械学派、生物学派、地理学派、文化学派。苏洛金(Sorokin)曾写了一本《当代社会学学说》来介绍这许多派别。这书已有中译本,我在这里不必赘述(黄凌霜译,商务出版)。
虽则苏洛金对于各家学说的偏见很有批评,但是我们得承认“边缘科学”的性质是不能不“片面”的。着眼于社会现象和地理接触边缘的,自不能希望它会顾别的边缘。至于后来很多学者一定要比较哪一个边缘为“重要”因而发生争论,实在是多余的。从边缘说,关系是众多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偏见的形成是执一废百的结果。社会学本身从这些“边缘科学”所得益处,除了若干多余的争论外还有多少,很难下断语,但是对于其他科学却引起了很多新的发展,好像人文生物学,人文地理等等,在本世纪的前期有了重要的进步,不能不说是受了社会学的影响。
社会现象有它的基础,那是无从否认的;其他现象对社会现象发生影响,也是事实;但是社会学不能被“基础论”所独占,或自足于各种“决定论”,那也是自明的道理。社会学躲到这边际上来是和我上述的社会科学分家趋势相关的。堂奥既被各个特殊社会科学占领了去,社会学也只能退到门限上,站在门口要互争谁是大门,怎能不说是可怜相?
社会学也许只有走综合的路线,但是怎样综合呢?苏洛金在批评了各派的偏见之后,提出了个X+1的公式,他的意思是尽管各派偏重各派的边缘,总有一个全周。其实他的公式是“综合”不如说是“总和”。总是把各边缘加起来,和是调解偏见。可是加起来有什么新的贡献呢?和事老的地位也不够作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社会学的特色岂能只是面面周到呢?
社会现象在内容上固然可以分成各个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并不是孤立的。如果社会学要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从边缘入手自不如从堂奥入手。以社会现象本身来看,如果社会学不成为各种社会科学的总称,满足于保存一个空洞的名词容许各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对各个社会制度作专门的研究,它可以从两层上进行综合的工作:一是从各制度的关系上去探讨。譬如某一种政治制度的形式常和一种经济制度的形式相配合,又譬如在宗教制度中发生了某种变动会在政治或经济制度引起某种影响。从各制度的相互关系上着眼,我们可以看到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社会学在这里可以得到各个特殊的社会科学所留下,也是它们无法包括的园地。
以全盘社会结构的格式作为研究对象,这对象并不能是概然性的,必须是具体的社区,因为联系着各个社会制度的是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有时空的坐落,这就是社区。每一个社区有它一套社会结构,各制度配合的方式。因之,现代社会学的一个趋势就是社区研究,也称作社区分析。
社区分析的初步工作是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在这一层上可以说是和历史学的工作相通的。社区分析在目前虽则常以当前的社区作研究对象,但这只是为了方便的原因,如果历史材料充分的话,任何时代的社区都同样的可作分析对象。
社区分析的第二步是比较研究,在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结构时,常发现了每个社会结构有它配合的原则,原则不同,表现出来结构的形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格式”的概念。英美人类学中这种研究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好像pattern, configuration, integration一类名词都是针对着这种结构方面的研究,我们不妨称之作“结构论”Structuralism是“功能论”Functionalism的延续。但是在什么决定“格式”的问题上却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在这里不免又卷起“边缘科学”的余波,有些注重地理因素,有些注重心理因素。但这余波和早年分派互讦的情形不完全相同,因为社区结构研究中对象是具体的;有这个综合的中心,各种影响这中心的因素都不致成为抽象的理论,而是可以观察、衡量的作用。
在社区分析这方面,现代社会学却和人类学的一部分通了家。人类学原是一门包罗极广的科学,和社会学一般经过了分化过程,研究文化的一部分也发生了社区研究的趋势。所以这两门学问在这一点上辐辏会合。譬如林德Lynd的Middletown和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在Trobriand岛上的调查报告,性质上是相同的。嗣后人类学者开始研究文明人的社区,如槐南Warner的Yankee City Series,恩勃里Embree的《须惠村》(日本农村)以及拙作Peasant Life in China和Earthbound China,更不易分辨是人类学或社会学的作品了。美国社会学大师派克先生Park很早就说:社会学和人类学应当并家,他所主持的芝加哥都市研究就是应用人类学的方法,也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社区分析”。英国人类学先进布朗先生Radcliffe-Brown在芝加哥大学讲学时就用“比较社会学”来称他的课程。
以上所说的只是社会学维持其综合性的一条路线,另一条路线却不是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求综合,而是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着手。社会制度是从社会活动的功能上分出来的单位: 政治、经济、宗教等是指这些活动所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如果抽去了它们的功能来看,原是相同的,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相互行为。这些行为又可以从它们的形式上去分类,好像合作,冲突,调和,分离等不同的过程。很早在德国就有形式社会学的发生,席默尔Simmel是这一派学者的代表。冯维斯Von Wiese的系统社会学经贝克尔Becker的介绍在美国社会学里也有很大的影响。派克和伯吉斯Park and Burgess的《社会学导论》也充分表明这种被称为“纯粹社会学”的立场。
纯粹社会学是超越于各种特殊社会科学之上的,但是从社会行为作为对象,撇开功能立场,而从形式入手研究,又不免进入心理学的范围。这里又使我们回想到孔德在建立他的科学级层论时对于心理学地位的犹豫了。他不知道应当把心理现象放在社会现象之下,还是之上。他这种犹豫是起于心理现象的两元性,其一是现在所谓生理心理学,其二是现在所谓社会心理学。这两种其实并不隶属于一个层次,而是两片夹着社会现象的面包。纯粹社会学可以说是以最上层的一片作对象的。
总结起来说,现代社会学还没有达到一个为所有被称为社会学者共同接受的明白领域。但在发展的趋势上看去,可以说的是社会学很不容易和政治学、经济学等在一个平面上去分得一个独立的范围。它只有从另外一个层次上去得到一个研究社会现象的综合立场。我在这里指出了两条路线,指向两个方向。很可能是再从这两个方向分成两门学问;把社区分析让给新兴的社会人类学,而由“社会学”去发挥社会行为形式的研究。名称固然是并不重要的,但是社会学内容的常变和复杂确是引起许多误会的原因。依我这种对社会学趋势的认识来说,《生育制度》可以代表以社会学方法研究某一制度的尝试,而这《乡土中国》却是属于社区分析第二步的比较研究的范围。在比较研究中,先得确立若干可以比较的类型,那就是依不同结构的原则分别确定它所形成的格式。去年春天我曾根据Mead女士的The American Character一书写成一本《美国人的性格》,并在这书的后记里讨论过所谓文化格式的意思。在这里我不再复述了。这两本书可以合着看,因为我在这书里是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和Mead女士根据美国的事实说明移民社会的特性在方法上是相通的。
我已经很久想整理这些在“乡村社会学”课上所讲的材料,但是总觉得还没有成熟,所以迟迟不敢下笔。去年暑假里,张纯明先生约我为《世纪评论》长期撰稿,盛情难却,才决定在这学期中,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寄随发表,一共已有十几篇。储安平先生约我在《观察》丛书里加入一份,才决定重新编了一下,有好几篇重写了,又大体上修正了一遍。不是他们的督促和鼓励,我是不会写出这本书的,但也是因为他们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才发表,其中有很多地方是还值得推考。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