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怎样提高中学英语教学
谈怎样提高中学英语教学云沾化学校 崔丽老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教学效果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投入,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间虽有苦思冥想,一筹莫展,而茅塞顿开后,脸上荡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教学中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其教学效果较好,成绩突出;其二,则是另一番场面,教师枯燥乏味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做题,呆板的教学方法,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在课堂上犹如一潭死水,教学效果一沓糊涂。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为什么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呢?凡是一位想把教学搞好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是不能不用心琢磨的,在此谈点自己的肤浅认识,愿和同行们共同研讨商榷。
一、更新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前提。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眼神,一副表情无不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向的作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下,教师要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要从“三个面向”的高度,重新认识英语教学,自觉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学设计的向导,在教学中要着眼远一点、深一点,抓基础,重实效,要尽力做到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同时还要学会做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提高英语教学必须抓住这一前提。
二、把握准教学目标,读透教学大纲,深钻教材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今天,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然而,长期以来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如何提高升学率,考试成了检测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教学的目标就是如何应付考试,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围绕着怎样应付各种考试而进行教学,其结果是学生除了会考试以外,并不能真正发挥一门语言的作用。[!--empirenews.page--]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现代教育理论的提出,指明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中学英语的教育,除了要使学生能通过正常考试以外,其最终目标是要使学生能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熟练运用一门语言的最大作用去更好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此,在进行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把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深入领会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以此为依据,深钻教材,掌握教材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三、围绕外语教学的目的,抓住外语教学的特点是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出发点。外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利用这门语言的交际能力,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点就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即培养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看得懂、写得来的能力,教学的特点就是听、说、读、写并重,并要掌握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此外,要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遵循外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才能有效地讲解基础知识,进行基本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同时要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2、要处理好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词汇和语言形式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加强语言、词汇和语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词汇和语法教学要尽量同有目的的语言运用相联系,注重培养语言技能,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要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说是口头信息的表达,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才有一定的输出,因此,中学英语的教学要注重进行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和能力的提高。[!--empirenews.page--]
4、教学中尽量使用英语,适当配合母语。学习一门新语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尽量忘却母语,教师应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对大多数词语要尽量用英语解释英语,少数的抽象词语可适当利用母语加以说明,但在教学中不宜过多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
5、要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熟悉有关文化知识有助于帮助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教师在教学中可指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的文章,以此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6、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面向全体充分鼓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的关键,同时开展一些有利于教学的提高教学的相关课外活动。
8、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记忆很大程度上是靠直观感觉,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直观的教具,为语言学习创造环境,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基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除知识交流外,还有情感交流,教学活动是在知识和情感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如何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的职业需要”,教师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学生,教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来自平素良好的心理修养,来自高尚的职业道德。
2、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最佳环境。[!--empirenews.page--]
3、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不应歧视差生,激励、鼓舞是教学的真谛,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全面发展。
4、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爱其生”,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悦课堂气氛的基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要充分发挥师爱的作用,以达到“亲其师而信其言”的效果。
五、进行适当的考试、考查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虽然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育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并不完全否定考试、考查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试、考查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绩和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笔试、口试及听力测试。总之,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充满着创造和激情,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一门语言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当然自身首先应被这门语言的魅力深深地打动,要达到“育人者先育于人”的境界,我认为这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真谛。
第二篇:谈中学英语教学
谈中学英语教学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如果只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好的教师,甚至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教师。事情绝对有那么严重。
在英语炙手可热的年代同样会有人问:英语真的一定要学吗?相信许多英语教师会对这样一个问题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与之争辩。而我说,英语可以学,但绝对没有那么必要。在中国,英语是必修课,在美国,汉语是必修课吗?从全球角度来看,学外语只是个别时间里个别国家的个别行为。
众所周知,我国在中学阶段培养的学生是以应试为主,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考上大学深造,他们进入工厂或直接创业,英语对他们来讲只是一段苦不堪言的回忆。退一步讲,即便是进入了大学,毕业之后也不过是就业与创业,几乎与英语无关。而英语专业的人只有少数,况且大部分英语专业的人最后又当了英语教师,恶性循环开始了。
教师这个职业的地位在我国是很低的,尽管有它的好处。喜欢这个职业,自愿当老师的人毕竟是少数的,而大量本来就不想做老师而仅仅是为了谋生的人加入了教师队伍,这就极大降低了整个教师水平,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实际上,有不少教师是意识到这一点的,但是迫于学校上级的压力与升学率的压力,还是违背了了自己的意愿,做了许多“亏心事”。只注重成绩,不顾学生长远发展,害人不浅。
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师开始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或许他们的笔试能力很差,但是教师也鼓励他们练好口语,老师宁愿舍弃升学率,舍弃奖金与荣誉也要为学生办实事。中国有许多不认识字,不会写字但是会讲汉语的人,我们允许他们存在,他们的权利是一样的。而英语成绩不及格,不会写单词但是会说一口流利英语的人就会因为考试不及格而得不到毕业证书,享受不到和别人一样的权利,难道不可笑吗?更可笑的是现在许多用人单位不管公司业务是否与英语有关都要求英语最低过四级。
英语教师是很难做好的,他必须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大无畏精神和良知,并且认识到对于英语来说,应用高于一切。实际上其他学科也是这样。
第三篇:高考状元谈怎样提高化学成绩
本文作者是我的朋友刘英迪,曾经获得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本科就读复旦大学化学系,后被美国加州大学化学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她学习化学的体会。化学就是一种东西加上另一种东西,砰的一声变成一种新东西。小的时候,当初中老师的妈妈对我如是说。那时候,我就觉得化学难道不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玩的事情么?化学化学,变化的学问。闭上眼睛,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潺潺的流水,洁白的雪,漆黑的碳,这一切的一切,五彩缤纷,绚丽多彩。是的,化学离我们不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发现,就会发现一个化学的苍穹,那里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提起化学来,有许多同学特别是我们这些重点中学的同学,常常感到头疼,说它不好学,有的还将化学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从一个侧面说明,化学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和数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不同。的确是这样,学数学、物理,主要是理解好基本的定义、定理、定律等等,在掌握好这些基本的东东后,就要做一定量的习题来巩固所建立的思想,并不断深化,最后达到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灵活解决各种问题。而化学则不同,因为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面的学科,必然叙述性的文字就比较多。此外知识的系统性也不很强,实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化学不同于学数学、物理。
我自己在学习化学时,体会到要学好化学,首先要对化学这门学科有所了解,要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作用十分重要。比如生活中的涂料、食品、药物、日常用品,没有一个能跟化学脱离关系的。了解了这些,学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兴趣,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你自己看看我们的课本,就会发现课本上好多东西其实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谈起的。谈了很多我们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用来照明用的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这就使我们知道,一些物质是可以“变成”其他物质的。当书中又提到铁生锈时,我们就会很自然的问,铁为什么会生锈?锈是什么东西?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就是使我们在学习时有兴趣,学得就比较扎实。
其次,我体会到要学好化学,必须狠抓基础。有许多同学对抓基础很不重视。认为基础的东西只要知道了懂了就行了。但我切身体会到,要学好化学,一定要打好基础。抓基础,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刚升高中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奥赛选拔赛,并且被选在化学竞赛班里面培训。当时,课程很紧,3天讲一个部分,不到一个月就讲完高中化学的大部分课程,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学完大学化学的全部课程。培训班采用自然淘汰的体制,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原来80多人的班级越来越小,到我们高三竞赛的时候,班里只剩10多个人了。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抓基础,理解概念。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接触过高中化学,对各个部分的内容连个基本概念都没有。在学习期间,也没有注意准确掌握这些概念,对各个定律定理也只是知道它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使我在做题的时候只能照猫画虎,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讲一道题目,我就会一道题目。当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时,只有束手无策。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两块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们搞混,遇到题目根本不知道应该按照哪种类型来入手去做,只会做老师教过的几个有明确特点的题型,当遇到变一点样的题目时,就不能按照题意去解题。后来,我改变了学习策略,先不急于做题,而是狠抓基础,从根本上理解了什么是化学平衡,怎样计算化学反应率,彻底搞懂了这些概念,再做起题目来,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所谓狠抓基础,就是说对基础的东西,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练掌握。吸取了教训后,我在学化学时,对每一部分知识都非常重视。学知识时,就反复看书,看书时一边回忆老师讲的东西,力争在开始接受这部分新知识的时候,就建立正确的观点。在这以后,还要注意复习这一部分,以便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建立更深的思想。这样学完一部分后,再适当的选一些典型的题练习一下,起到检验自己这一部分知识学得如何。
在进行上述学习过程的同时,我们要针对化学的特点进行记忆、总结、归纳,尤其在学习化学物质的性质的时候,完全可以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以物质结构理论为指导。比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可以运用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知识来总结氮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出:“氮族元素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的增加,获得电子的趋势渐渐减弱,失去电子的趋势渐渐加强。”这是它们化学性质递变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些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质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可以根据氮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出氮族元素比同周期的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而比同周期的氧族、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弱。这样我们在理论指导下,加深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从零散的、罗列的、机械的描述变成整体的、系统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
另外,就像我上文提到的,化学的学习容易混淆,因为知识点多,记忆的东西又杂,化学的专有名称不但奇奇怪怪,而且看上去长得差不多。所以我刚刚学习的时候,因为突然之间接触了那么大量的新知识新名词,常常张冠李戴。怎样克服这个难点的呢?我采取的是“类比、联想、整理”的记忆方法。
简单来说。类比记忆有以下3种: 1.相似类比法
对于同族元素或者同类化合物,例如同系物,用相似类比法比较它们的通性和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以氯为代表,先较全面地学习氯及其重要的化合物,然后用相似类比法,将氟、溴、碘的性质跟氯比较,从而掌握卤族的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解释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异同及其递变规律。这样,用一个典型的元素引路,通过相似类比,就能掌握一些结构共性的元素的性质。2.相反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用相反类比的方法掌握和回忆,往往效果更佳。例如碳酸氢钙的生成是化合反应,碳酸氢钙转化为碳酸钙的反应则是分解反应。又如,水在一个反应中可以作为还原剂(与氟的反应),在另一个反应中又可以作为氧化剂(与金属钠反应)。再如,亚硫酸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硫,而在另一个条件下又可以放出二氧化硫等。3.推理类比法
对于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反应规律,可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和掌握。例如金属钠能和冷水反应,而镁条只能和热水反应,可以推理出钠金属性比镁强。又比如碳酸镁微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推理出碳酸钡也不溶于水等等。以上说的是类比记忆的几种方法,下面谈谈联想记忆的方法。联想是学习和记忆化学知识的好方法,运用由此及彼,纵横联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的能力。联想能力越强,思路就越开阔,解题时运用的效果也就越好。下面是我以前主要的几种联想的思路和方向,跟大家分享一下。
1.从化学实验的现象去联想,可以获得生动和巩固的记忆。自己把实验的预备、过程、现象等等自己动手操作的部分做一个记忆和联想。
2.从物质的分类去联想,可以沿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脉络,明确有关的化学概念,并能串联记忆一系列物质的概念。比如:有机里面的醇醛酸酯,是按照氧化数的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
3.从反应的条件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式子中的条件,比如什么时候是加热,什么时候是点燃,都要加以区分。
4.从反应原理去联想,能理解记忆一些容易搞错的化学方程式。5.从基本反应规律去联想,能有效记忆,又能理清楚概念。
6.从物质的特性去联想,可以由几个典型化学反应记忆一类化学反应。7.从典型的化工生产过程去联想,可以组合记忆一系列化学方程式。8.从物质的结构去联想,可以理解记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性质。
除了学会联想记忆,我们还要把知识进行整理,并且探索和找到规律,做到学习的时候事半功倍。因此将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可以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想,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在初中学过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以后,可以把电荷数为1到18的18种元素做如下的分布排列,来探索其中的规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除氦外,纵行中,每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但电子层数不同。2.横行中,每组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3.纵行中,核电荷数为2、10、18一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已经达到稳定结构,他们是稀有气体。
4.第二、第三行都是从活泼的金属元素开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转化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最后一种都是稀有气体。
我觉得,经过我上面介绍的几个方法,还是可以把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牢靠的。在考试复习阶段,我不是很赞同搞题海战术,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做很多的练习。即使老师给的题目,我在高三复习的阶段也是适当做一些而不是全都做完。不论在什么时候的复习,都应该以把握基本知识为最大的目标。高三复习的时候,我把三册课本首先全部看了一遍,然后对重要的部分又看了两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用太多其他的资料,对学校发的题目,只是适当做一部分。但由于基础的东西抓得牢,而高考又是以“注重基础,检验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能力”为指导思想,所以在高考和考前的屡次模拟考和月考中,我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题目,因此化学也成为我高考时最拿手、最能得分的科目。因此,我觉得自己学习化学最得益于在高一的时候注意到了基础的重要性,然后在后面几年的学习中,找到了门路。
我最后谈一下,学化学要重视实验。因为中学化学可以说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它的每一个知识都是从千百次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时,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我无论是观察演示实验还是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都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实验。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而且也要注意实验装置,要在头脑中问一下,这样设计的根据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觉得只有像这样抱着科学的态度,多想想,不迷信,观察演示实验才会有帮助。在做分组实验的时候,自己一定要认真做,要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由于化学知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加强记忆,记忆要讲究方法,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几个方法,都是很有帮助的。而针对于实验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做过的相关实验现象来帮助记忆。Cu+2H2SO4(浓)=CuSO4+2H2O+SO2这个化学方程式,是由Cu+2H2SO4(浓)=CuO+H2O+SO2和CuO+H2SO4=CuSO4+H2O两个方程式合并起来的。我们在做实验时,就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记忆。当硫酸量较少时,或者在反应的开始阶段,出现黑色物质,同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知道,由Cu与硫酸反应,黑色物质只能是氧化铜,气体为二氧化硫,当有加入硫酸或者硫酸过量的时候,溶液又变成了蓝绿色,可以知道又生成了硫酸铜,这样就可以把这两个方程式都记住了。当把这两个式子合并的时候,其实就像数学算式相加一样,就得到了Cu+2H2SO4(浓)=CuSO4+2H2O+SO2。所以说要做好实验,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也容易使得记忆有效果。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学习方法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上面所谈的都是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体会,可能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可能对一些人不适用。我认为,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兼收并蓄,认真学习别人的长处(但一定要适合自己),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另外,针对不同的学科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化学这种文理特点均有的学科,一定要把握其特点,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记忆,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四篇:谈中学英语教学与创新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谈中学英语教学与创新教育
作者:王向东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8期
摘要:掌握客观事物规律,善于运用创造性细微,并且拥有熟练技能的热,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创造性的思维和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事摆在育人面前的一条新途径、新观念。
关键词:创新教育 潜能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145-01
中学英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多年来,提到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人们马上会想到一些技能性的、技术性的小发明、小创造,进而会认为在中小学搞创新教育和培养人才是物理、化学、生物、劳技等科教师的责任。英语教学秩序依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体系,按部就班地日复一日地传授语言知识。其实创新教育应贯穿于日常教育的每一学科和每一教学环节之中。这是因为创新才能是一种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只能靠所有教育者有目的培养和开发才能逐步形成。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释放学生的创新潜能
众所周知,许多创造的灵感往往产生于心里比较放松的状态,学生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心里条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创新思维也容易被激活。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把自由提问、讨论、评议等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教师只是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去思维、去探究,不轻易给予评判,不急于得出结论。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回答中的错误,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或由其他学生发现错误,或者在讨论结束小结时再一起指出,如果逢错必纠,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评价时多使用这样的语言“Great”、“You may be right.Can you think it over?”“Is there any better way?”等,这样可以使许多学生不会因为错而觉得“丢面子”。相反,还会有学生千方百计提出类似的反对意见,这表明他在不断地变换思维角度,寻找漏洞,这是训练思维变通性和严密性很好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英语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尤其使其明确掌握英语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同时使学生懂得语言这东西没有崇高的目的,没有毅力,很可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2)创造条件,想方设法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采用生动、活泼、形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为学生创造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选定编排组织操练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教学密度、浓度和广度,使学生不断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来获取新知识。
给学生以及时、公正、合理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极为慎重,要及时、公正、合理,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以表扬为主,以理服人,保护学生的自尊,注重发现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和成绩,以引起和维护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动性。合理创设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学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来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来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英语中的“行”指运用英语的能力,它包括听、说、读、写思维、自学、交际能力。要培养这些能力,必须通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和启发学生去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不仅是素质教育对于英语教学的要求,也是近年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英语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主攻方向。
3.1 创设情境,丰富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想象是通向创造的翅膀,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一个圆圈,在孩子眼里它是一个球,一只铁环、一张口,甚至是妈妈烙的鸡蛋饼,而到了中学生、大学生的眼里,就只剩下数字“零”和字母“欧”两种答案了。思维的定势,使大多数人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扼杀了自己想象力的同时也丧失了创造性的思维。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课堂中须巧妙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3.2 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变通性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则须疑,疑则生智。教会学生求异质疑、独立思考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前提。关于发现问题,敢于大胆怀疑,喜欢寻根究底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陶行知先生在教育过程中提倡对学生要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就是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英语教学中,当学生碰到前后知识出现矛盾时,自然会产生疑问,产生探究的愿望。这种愿望正是驱使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因素。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机会,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释疑。
3.3 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广阔性
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通过一系列的联想、对比、归纳、推理,在定向思维、逆向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崭新的、科学的,能最大限度开发人脑智力的思维方式。中学生思维敏捷,有强烈的求知欲。当他们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不断进行连贯构思时,创造思维和抽象思维就会处于优势地位,学生就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深层次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能开阔视野,最终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4 类比思维,引导学生纵横递进
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关系或差异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直观地对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所以类比思维也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3.5 综合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创造性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索性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势必包含着许多曲折反复的因素,因而也肯定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只有突破刻板思维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才有非同寻常的创造。
第五篇:清华北大学生谈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清华北大学生谈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高徐娇同学】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好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李渝同学】这里我有一些学习习惯可以参考给大家:
1、英语每天必练、必读,而且一定要读出声来,多读才能有好的语感。
2、对物理化学的常规题要做出速度来,不妨经常试试一个小时能做出多少题来。
3、数学的计算是难免出错的,刻意地找一些烦琐的计算来锻炼耐心与能力。
4、对整套的题不要舍这去那的,拿出表来,两个小时内完成。认真对待之,如考试一般核对计分总结,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5、习惯于请教老师,与同学砌磋,这是提高水平的好方法,但一定要三思之后。三思是有含义的,一个问题琢磨不透,可暂时放一段时间,学习其它内容,也许回过头来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触类旁通”的道理。如再不明白,就去请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诸如此类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自己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好学生都应时刻铭记的。
【张煜同学】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2008-06-28 12:06
经验一: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
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们很关心也很重视的一个目的和希望,如何实现这一点,首先让我们对学习行为做一下基本的了解和分析。
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环节是针对“点”的事情,秩序是针对“线”的事情,我们通过“点”和“线”的完美结合来解决各个学习单元的问题。而学习方法就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的不同组合,换句话说,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很显然,做一件事情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让我们去想象一下“如何炒一盘可口的土豆丝”。显而易见,保证正确烹饪的程序和完美的烹饪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的顺序不对,比如先放土豆后放油,那最后的味道真是不敢想象,即便炒菜的先后程序没有错,但要是土豆丝切的大小不匀或是忘了放盐,或者盐放的多了或少了,那么这道菜最终味道也是不敢恭维的!
我们不仅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学习秩序,也同样关注如何有效地完成学习环节。而学习习惯则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常会有的意识和行为,也是一种固有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模式。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顿早餐说起。
母亲要给孩子和丈夫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当她进了厨房,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就这样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个主妇也要准备这样的早餐,不过她是先淘了米,然后热水,等水开了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才开始切菜,等凉菜拌好后,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不用我说,您一定知道这份早餐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还没有特意强调时间的危机感,只是说明了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操作顺序不同,工作效率也不同。而当时间成为关键因素,后果可能就是不能完成。
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设计,将导致结果和效率的不同,为什么许多上了初一的学生在面对比小学更多的功课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就是由于没有具备很好地安排管理学习的能力而造成的。所以,秩序不仅是决定是否能够正确实现目标的基础,也是保证是否高效率地完成目标的决定因素。
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目标是否可以完好实现一定是通过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来保证的。所以炒一盘好菜需要方法,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方法。决定学习方法的好与坏就要看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否科学、合理。
一个合理的学习秩序不仅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而学习秩序设计的不理想,则可能完全不能实现目标。
还拿那顿早餐为例,如果米没有淘净,稀饭会不干净,影响食欲;如果蔬菜没有切开,这会很难下口。如果学习环节有一块出现问题,那么就直接导致不可预计的灾难,通常学习环节主环节有听课、作业、复习等。
由主环节派生的环节是从属环节,由听课而产生了从属环节是预习环节,通常我们将其放在听课之前;由作业而产生了回忆及检查环节;由复习而产生了总结归纳环节。
而无论是主环节还是从属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类行为的形成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来出现,就像一道完美的菜肴不仅需要适当的烹饪时间和正确的顺序,而且需要合适的配料。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老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讲究、重视方法和秩序,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和做一道小菜一样容易做好。所以面对学习这个问题,我们更可以说:学好亦如烹小鲜。
本章中我们将对如何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及安排好学习秩序做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如果您和您的孩子能够按照本书的要求做的话,我想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了。
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和科学地安排学习秩序和学习方法,而对学习方法产生根本影响的因素是学习品质。而学习品质的优劣需要通过学习行为、学习方法来表现,学习品质的养成则受生活品质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生活品质训练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对生活和学习正确的认识、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度,充满责任心和爱心,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些都为学习习惯和作风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习的科学正确认识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能力对学习行为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100%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由于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主要责任人就是家长!
对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影响最大并起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其次才是环境因素。虽然家长在后一方面一般是无能为力的,但它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相比要小得多。
所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对影响学习方法的三大因素做分析和研究。为了保证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需要家长认真思索是由于自己的什么不足而造成这些方面的缺陷和失败。
我们前面谈过,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正是由于学习环节或秩序操作不当,才使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差不多的家庭条件以及没有明显差距的智商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关键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能根据学习本身的要求和规律正确地进行,从中导致了时间的浪费、效率的降低,这就是学习成绩不佳的最根本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本来抱着很努力的态度去学习,这种缺乏方法的努力最终当然不会给他带来所希望的成绩,所以自己的信心逐渐受到打击,再加上家长不当的干预,对学习势必产生焦虑、厌恶和反感,使学生对学习愈发感觉痛苦和烦恼。这样的情绪始自学习,但却蔓延到生活的各个部分。由学习的不理想转化为对生活的失望和痛苦,是很多学生心态的典型表现。所以,不会学习,意味着不会生活。不会学习,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在指导孩子学习前,自己是否对学习有足够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应该明白只有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才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本章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经历的环节以及如何安排学习秩序。希望这些概念可以真正地植入你的思想中,只要认识到了并按照要求做到了,相信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有一个飞跃的。在此,我们希望家长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孩子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最好也建议孩子阅读。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通常的学习环节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主要环节指作业环节、预习环节、复习环节、考试环节等,从属环节包括改错环节、检查环节、回忆环节等。如何保证学习效率就需要合理地把以上环节安排得当,也就是学习秩序的问题。
请家长注意对照本章内容,找出孩子在哪些环节做的不合适,以便改正。根据我们工作的经验,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通常只要30天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最后,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