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时间教案
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重点:
学会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难点:
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时计时法,你能说说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 学生回顾24时计时法。
出示教材第53页的节目预告表,并提问:你能把这些时刻改成普通计时法吗? 指名汇报后引入课题: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交流共享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播放的时间是这个节目从开始到下个节目开始的时间,《动画剧场》从什么时候开始?(14:00)什么时候结束?(16:00)一共播放了多长时间?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里交流算法。
师:钟面上是从2:00到3: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从3:00到4:00经过几小时?(1小时)一共就是经过几个小时?(2小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8:10播出,8:40结束)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教师结合学生的思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
出示线段图:说说线段图的起点和终点。
追问:8:10应该怎样表示?中间的这段线应该平均分成几份?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开始时8:10,应该把8时和9时这一段平均分成6份,表示60分钟。
教师演示从8:10到8:40,用不同颜色的线段表示出来。提问:现在你能计算从8:10到8:40这段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40-10=30(分)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每天借书的时间。用减法算:13-12=1(时)17-15=2(时)1+2=3(时)
2.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学生看题,理解题意。让学生具体说说题中有哪几个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分别是怎样安排的。
提问:算一算每个商店每天各营业多少小时?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师生共讲评。
3.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指名说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提问:能直接用下午5时减上午9时吗?怎么办?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进行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4.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5题。
(1)引导:小明是几时睡觉的?什么时候起床的?这个时间从第一天晚上的8时跨越到第二天的早上的6时。能不能用我们之前学习的方法计算?应该怎样计算?
(2)指名交流,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用以下计算方法:
方法一:先想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再和第二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即24-20=4(时),4+6=10(时)。
方法二:先想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经过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即12-2=10(时)。
学生可能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
六、板书设计:
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华7:00---8:00从家到学校。花了1小时
方法:(1)推算(2)减法计算
第二篇:时间的计算 教案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变更
知识归纳
1、地方时:所在经线的时间。
2、时区: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②每个时区跨经度15°,中央经线度数是15°的倍数。
③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时区数=经度/15°(四舍五入)例:纽约(74°w),74/15=4.93≈5,纽约位于西五区。
3、区时: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时间,国际标准时间指的就是中时区的区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这是我们国家统一使用的时间)。
4、时间计算:
①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以已知区时为参照,东加西减)。例:北京时间19点时,求东京(139.5°E)的区时?
②求地方时=已知时间±经度差×4分钟(以已知时间的经度为参照,东加西减)。例:北京时间19点整,成都(103°E)的地方时为?
例1:(2014四川文综)我国嫦娥三号卫星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是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请问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是()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分析解题思路:①所求为区时还是地方时;②算出时区差或经度差;③判断方向,东加西减。
例2:(2002全国文综)2002年1月1日,作为欧盟统一货币的欧元
正式流通。以此为前提,假定世界各金融市场在当地时间9时开市,17时闭市。若某投资者9时在法兰克福(东经8.5°)市场买进欧元,12小时后欧元上涨,投资者想尽快卖出,选择的金融市场应位于()A.东京(139.5°E)B.香港(114°E)C.伦敦 D.纽约(74°W)
5、日期变更:
①日界线:0时所在经线(运动);180°经线(国际日界线,固定)②日期计算: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例3: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北京时间为()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例4:2013年6月15日,高考之后的李飞随父母一同前往旧金山(122°W)探望伯父,飞机于北京时间12时在上海起飞,穿越太平洋,经13小时后到达目的地,请问:李飞到达旧金山时看到机场显示的时间是()注:注意是否跨越日界线
解题步骤:
1、审题,求地方时还是区时;
2、计算已知地和所求地的经度差或时区差;
3、所求地在已知地的哪个方向?东加西减;
4、是否跨越国际日界线。
第三篇: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案(初稿)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戚迪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探索并初步学会计算经过时间和估计经过时间的意识。
2、在解决生活中经过时间的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节约时间的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教学重点:
在计算经过时间时不断优化算法。教学难点:
在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中体会时间与时刻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
师:我们学校每天8:15分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戚老师7:45分出门,骑车15分钟。这三个数据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生:8:15和7:45表示时刻,15分钟表示时间段。师:戚老师什么时候到学校?速答。生:8:00.师:
1、运用哪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 2、45+15=60,这60上哪去了?
3、戚老师能按时到学校吗?
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间的计算。
二、新知探究
1、计算结束时刻 出示题目:戚老师8时48分开始批改作业,批了1小时23分,戚老师几时几分能批完作业? 独立计算,将你的思考方法写在纸上。
交流:
1、用线段表示的分段计算法,请没有用这个方法的学生分析。
2、竖式计算法:关注两种进率。
3、两种方法有联系吗?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2、计算时间段
出示题目:戚老师10时55分离开办公室去上课和带中饭,12时34分回到了办公室。离开办公室多少时间?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交流:
1、用线段表示的分段计算法。
2、竖式计算法:关注退位正确。
三、练习部分(口答)
1、戚老师从12时50分开始备课,下午1时32分备完课。求备课的时长? 2、13时35分离开办公室批订正和上课,经过58分钟回到办公室。求几时回到办公室?
3、戚老师想在下午4时放学前将第二天的作业单题目出好,出一张作业单需要1小时5分,戚老师至少几时几分要开始出卷子?
四、讨论拓展
出示两个学生的生活作息表。
1、想要知道那个同学的作息更合理,我们必须先把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纳。作业时间:吃饭时间:游戏时间:运动时间:
2、哪个学生的作息更合理?
3、请同学们回家也制作一张作息计划表。
第四篇: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册P62-63 教学目标:
1、会根据1时=60分,一分=60秒进行简单计算。
2、使学生能掌握换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PPT 1.同学们,秒钟转动一圈是60秒,也就是一分钟,那分钟转动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呢?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2.1小时等于多少分?一分等于多少秒?
板书:1小时=60分钟,1分=60秒
3、演示拨钟,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我们已经学会了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棵我们就来学习
“时间的计算”。
二、讲授新课
1.师:那2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呢? 2小时=()分钟
学生自主探究后回答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 3时=()分 4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 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4)练习,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3练习十四的第4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完成P64练习十四的第5题
提问:晚点25分钟是什么意思?
3、填一填
A、夏天午睡大约1()B、小芳吃饭大约用了25()C、一节课的时间是40()
D、写五个大字大约需要25()
四、拓展提升
(1)上午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2)下午2:10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在这所小学读书,从家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起床?说说你的理由。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五、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五篇:时间的计算教案
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
2、了解时间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会通过观察、数格子、计算来知道所经过的时间。
3、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教学重点:
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计算。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时、分、秒进率
板书:1时=60分
1分=60秒
2、填空题
时=()分
分=()秒
180分=()时
120秒=()分
1时40分=()分
2分20秒=()秒
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40()。(2)看一场电影要2()。(3)小东跑一100米要用16()。
二、探究新知
1、小学作息时间表:
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学作息时间表”学生自读问题,依次解决问题(1)上午第一节课是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这一节课上了多少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一节课的时间,你有什么方法?你会不会列算式。(老师讲解列算式计算)
板书:8:50 – 8:10=40分
:5 0
-8 :1 0
答:这节课上了40分钟。
(2)反馈练习:学生板演,说说自己怎么想的。下午第七节课上了多少时间?(3)深入探究,10:50~11:30
第四节上了多少时间?
学生先试做,问在计算中发现有什么问题? 重点讲解分不够减,到时退一作60分。
(4)反馈练习:1.小明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路上经历了多长时间?先看钟表,再请列式计算。
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学生板演并订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
1.王老师看一场电影时刻表如下,请问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2.王华上午在校3小时20分,下午在校2小时30分。他一天在学校多长时间?上午比下午多多少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学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