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全程式”教学评价框架
构建“全程式”教学评价框架
在学校转型性变革实践中,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生命成长凸显出来,教师要改变在校生存方式,更新自己头脑中教学参照系,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创造和自主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主持长达24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明确提出重建教师角色理想,“教师是从事点化人之生命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人。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教师只有将创造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在教学“全程”意义上,教师发展必然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反思与重建。“新基础教育”主张,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自我更新式发展,也可以说“成事成人”,即自己在亲历、投入到日常教学的更新性改革实践中,成就自身的发展,以自身发展促成改革之“事”。此种教师发展理论,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改革实践中,自主实现生命成长。目前,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昆明3所学校(即中华小学书香门第校区、中华小学海伦国际校区和武成小学度假区华夏御府校区),在教师发展理论指导下,正在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成教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如何在“成事成人”意义上,构建教师教学评价指标框架?结合昆明3所“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每周三开展的“听-说-评课”活动,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反思与重建三个阶段,构建“全程式”教学评价框架和指标,旨在以成事促成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生命成长。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指标内涵
课堂教学设计是“新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评价的重要前提,也是检验教师是否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教学目标。也就是预期学生在教学结束后的?W习结果。它的制定涉及五大分析,即教材分析、课标分析、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学习困难与障碍分析以及育人价值分析。在五大分析基础上,制定出具体、清晰和可观测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还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确保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此外,教学目标更要把握住教材的内在知识逻辑结构,“活化”书本知识,所谓“活化”书本知识,“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态”(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让学生进入、体验知识形成过程。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和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功能。整体结构体现在教学内容要在本单元内进行设计,具有横向联系与纵向关联,彰显整体性的设计思维。更重要的是,还需深挖学科独有的育人价值,也就是说,只有这门学科才能给学生带来相应核心素养与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学科知识学习带来诸多发展,让学生成为主动、健康发展的时代新人。
第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参与度,也就是要师生共同参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是与之对立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应走出‘主体―客体’的‘人―物’关系模式,走向以‘人’与‘人’之间在实践中的交往”(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新基础教育’倡导的观点是‘课堂是师生的学习共生体’,因为‘教育即生长’,所有的课堂教学无非是为了人的生长。”(李政涛:《重建我们的思维方式》,《人民教育》2016年第21期)对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这些为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从而达到更好地促进师生的成长,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
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指标内涵
“课堂教学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页)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是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对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从常规活动、开放式导入、核心推进过程以及开放式延伸四方面进行。
第一,常规活动。常规性积累活动是每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积累性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常规性积累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累更多知识,又为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热身活动”。所以,常规积累与教学要有所关联,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合理选择、设计常规积累。常规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要能够充分吸引学生兴趣。教师要能够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合理地掌控时间,在大约3分钟左右时间内完成,以免常规活动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后续教学的正常开展。
第二,开放式导入。开放式导入环节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基于此,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起点、障碍点以生长点。所以,大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要能够充分引导学生的思考。在进行开放式导入时,教师要学会引导、反馈并梳理出学生资源,从而生成不同状态的教学资源,为后续的核心推进过程做好铺垫。
第三,核心推进过程。根据开放式导入所生成的教学资源,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根据“放”和“收”来推动整个课堂。这里的“放”指的是教师通过设计大问题,把问题下放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来。而“收”指的是根据下放的问题,教师把不同状态下学生的答案进行分类整理后,让学生自己到讲台前展现,台下的同学进行互动评价,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对核心推进过程的评价,可以从“放”与“收”的效果来进行分析,具体体现在生生互动和生师互动的质量上,也就是生生、师生互动中的问答、回应和点评效果如何。
第四,开放式延伸。在开放式延伸环节,教师要站在较高的思维层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总结内容要能够体现本节课教学的新内容。同时,开放式延伸与主题要相契合,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延伸,起到升华作用。最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具有创新性、关联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开放式延伸效果,使学生能够进行对比分析学习。
三、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的评价指标内涵
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是“新基础教育”“全程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教师学会教学的有力抓手。通过采取自评―他评―同行评―专家评的形式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反思的效果。对教学反思的评价,主要从总体评价、问题反思和教学重建三方面进行展开。
第一,总体评价。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出整体评价,既要“捉虫”又要“抓彩”,深度剖析课堂教学行为尤其细节背后隐藏的道理。教师要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充分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到造成教师根深蒂固教学观念的缘由以及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自己变化的过程。
第二,问题反思。“反思不只是意味着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是教师主体力量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自我体验、自我诊断、自我觉悟、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黄耀红,周庆元:《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反思与理念重构》,《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7期)问题反思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通过问题反思,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所以,要求教师要能够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结合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分析具体产生的原因。
第三,教学重建。也就是对已经上过的内容进行二次重建。针对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等,教师要提出自己的预想,提出一些具有针?π缘母慕?性措施,让二次重建课的效果更好。为此,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倾听意识,学会记录,提高现场学习力能力。现场学习力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而“良好的现场学习能力表现为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李政涛:《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人民教育》2012年第21期),从而不断地促进教师的成长。
总之,“成事成人”是“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核心理念,渗透在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在教学的方方面面。这需要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以及教学反思与重建,构建“全程式”教学评价框架,以此促进教师全程参与教学改革,促成教学改革之“事”,成就自身发展。
(本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委托课题《“生命?实践”教育学评价理论与实践》、大学生课题《“新基础教育”改革成效的评估体系与评价指标研究》的阶段成果)
第二篇:个性化导学构式框架和程式
个性化导学构式框架和程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与实践,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针对我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重点,初步形成了“激发兴趣、读、画、标、思四字预习法”的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进行实施的:
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每节课都创设不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对学生少批评多表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主学习语文是快乐的。
二、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四字预习法
四字预习法即“读、画、标、思”:读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和课文,尽量不读破句子;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后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在交流时谈谈自己的预习所获,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创建并给予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平台
小学生自主性学习需要平台和空间,教师就要想法设法为小学生创建自主性学习和展交的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性学习、交流展示,努力营造自主、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四、诱导并形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在课堂上基本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
1、培养有目的地学习的习惯;
2、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3、培养坚持阅读、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
4、培养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
这只是我初步形成的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进入语文课堂,绽放出鲜艳的教育改革之花。
第三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框架构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建筑企业岗位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掌握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市场调研,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现教师从“ 知识型“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实现“教师主角式课堂”向“学生主角式课堂”转变。所以我校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一、基本要素的建立
(一)教师应该怎么教
1.教师必须在熟悉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要熟悉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尽可能丰富的专业实践。注重企业实践锻炼。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短处(不懂学科体系,不善于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值计算、理解表达,不断的失败严重打击了自信心等)的同时,更要找出学生的长处(喜欢做的事、喜欢的运动,喜欢成果展示、竞赛、游戏等参与形式),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发挥学生潜能来研究设计课堂教学。
3.要教“课”不要教“书”。“课”的目标是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书”的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或叙述体系设计的。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准,授课的内容和顺序不能仅仅以课本为准。
4.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没有一本书是可以照本宣科的。因为写书的逻辑与讲课的逻辑是不同的。
5.要应用,不要单纯的知识。职业教育要求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能力目标就是要让知识为做事服务。知识不只是一个“理论体系”,职业教育的出现,要求我们要为“知识的应用”建立自己的体系―――知识的“应用体”系。
6.要能力,不要单纯的理论。做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是高效学习的必由之路。盲目积累知识,以为“有了知识就有能力”的想法、做法都是不现实的。职业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盯在“能力”上。
7.教师要及时改变自己的观念,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敢于面对,勇于担当,不误人子弟。要有承认客观效果的科学精神,要有容纳不同观点的开放态度。
(二)学生应该怎么学 要很好地适应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学生必须要具备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能力。
1、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实际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反思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辅导,善于发现问题,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手把手的帮助,也可以采用“小教师”协助教师辅导;对基础较好的同学遇到的困难及时点拨;对较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控制课堂,对知识点进行演示或讲解。教师起到辅导和帮助的作用。
2、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按兴趣、能力等分成小组,小组通过讨论、意见交流、辩论等形式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在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二、怎样确定任务链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法的核心环节,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任务设计要涵盖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通过完成任务,使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并培养关键能力。
2、任务之间要具有关联性。之所以称之为任务链,就是因为任务之间要具有关联性和先后次序,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让学生既可以通过单一任务掌握部分知识点,又可以通过任务链掌握课程的所有关键知识点。
3、任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来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目标来达到这个目的;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事件来设计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任务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任务的分值、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任务的实施方式(小组/个人、讨论课上/课下、信息搜集/分析、方案设计/理论探讨、实地训练/学习报告、角色扮演等等)、任务的考核方式。
三、具体过程实施
本次“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市场调研:针对了解建筑企业对三年制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等情况(图片、报道、岗位环境、案例等),对岗位发展状况展开调查,主要调查对象为建筑企业现场技术人员
2.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对建筑施工专业毕业生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从而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3.典型工作任务选取:在相应的学科中,结合施工现场典型工作,按施工流程、工作顺序等选取适当的工作任务。4.学习情境设计:主要利用图片、岗位环境、案例等符合实际工作的情景进行设计,任务情境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的。因此它要遵循一定的原理,结合任务进行设计,情境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间要形成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要合情入理。合情即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入理即符合科学的教学原理。脱离学生实情,违背教学规律的任务情境创设对教学而言是画蛇添足。5.教学内容组织实施:任何课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在逻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遵循课程本身的规律。在组织教学内容上,我认为选择的是课程的逻辑,而不是课程的知识。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更多的关注课程的内部逻辑,而不是具体的知识点。
6.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任务探究过程中学会知识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实施中首先按照岗位流程、工作过程、活动过程、问题解决过程等,设计学生能力训练过程;其次根据能力训练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设计知识学习过程。
7.教学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推进安排
为满足示范校课改要求,紧密依附优质课执行安排,计划2013年上半年开始试点运行,在本教研室选出2-3名教师参与执行,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参加优质课评选,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并在下半年逐步推广,预计在2014年全面实行。
五、案例(有待加工)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各章节任务总汇 单元一 砌体结构的构造
课题1 掌握墙体的设计要求并观察教室及周围建筑的墙体有何特点。
课题2 掌握细部构造中门窗过梁、墙脚及墙身加固的砌筑要求。
运用砖墙构造知识,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课题3 掌握砌块墙的砌筑设计要求。
课题4能根据砌块墙的细部构造进行施工指导。单元二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图的识读
课题1 能够运用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知识,识读建筑施工图纸。
课题2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根据图纸掌握建筑的结构特点及构造形式。
课题3 运用结构施工图的有关规定,识读基础等结构施工图纸。
课题4 掌握平、立、剖面及建筑详图的识读。单元三 砌体结构施工
课题1 掌握砌筑施工常用施工机械及工具的最基本使用方法。
课题2 掌握砌筑脚手架搭建的基本要求。
课题3 能够根据不同比例进行砌筑砂浆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配制。课题4 掌握砖墙及砌块墙的砌筑工艺和施工要求。单元四 砌体结构施工方案
课题1 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机械。课题2 能够指导砌体结构工程进行施工。
课题3 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检查砌体结构的质量及安全保障是否符合要求。
课题4 掌握施工方案的组成及要求。单元五 砌体结构质量标准及检验 课题1 能够对砖砌体进行质量检验。课题2 能够对砌块砌体进行质量检验。单元六 砌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技术
课题1 能够在进行指导施工的过程中进行脚手架安全措施的防护。
课题2 能够在进行砌体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安全施工的指导。
单元七 砌体结构季节性施工
课题1 掌握砌体结构冬期施工的要求与具体做法。课题2 掌握砌体结构雨期施工的要求与具体做法。课题3 掌握砌体结构夏期施工的要求与具体做法。
第四篇: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框架
智海精密公司
企业文化体系构建框架
尖塔式企业文化体系结构:
智海精密公司文化体系结构层次图
第一部分:企业理念文化层面(顶层文化)
一、公司使命:
以拉削刀具制造为基石,适应市场拓展产品线宽度,稳步朝纵向产业链延伸、渗透。为客户提供顶级配套服务。
二、公司愿景:
为追求和谐、责任、高效、创新的企业目标,我们要为员工创造一个优美、舒适、人性化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员工安居乐业。为客户、员工、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实现各方利益共同体达到共赢,成为中国拉削刀具行业第一方队成员,为社会提供精密、优质产品,造福于社会。
三、公司的发展战略:
以技术领先的战略理念来开拓市场
以保证质量和优质服务为重点来巩固市场
以技术创新培养人才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公司战略目标:
公司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十五年中,争创中国第一,跻身世界先进。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复杂、精密拉削刀具生产基地。
五、公司价值理念:
(一)核心价值理念:
求实进取志存高远实业报国
(二)各分支价值理念:
1、人力观:人才是生产力,知人知底,人尽其才,人尽其能,人尽其用。
2、利益观: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和谐共享共赢,智海精密是我们共同利益的源泉。
3、实践观:只有行动一切才会成为可能。
4、质量观:追求一流,不断改进,客户满意,铸就品牌。
5、市场观:市场所需,客户第一,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6、服务观:客户永远是对的,为客户服务好,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7、人际观: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8、团队观:团结就是力量,荣誉就是源泉。
9、工作观:岗位就是责任,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
10、员工品格观:忠诚、自律、主动、责任、担当。
六、公司精神:
至诚执着勇于创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七、公司管理理念:
1、信任管理:
以自律为前提,以规则为标尺,以效率为目标。
2、制度管理: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力求公平、公正、公开。
3、效率管理:
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须讲求实效,减少无价值的环节和流程,注重投入及产出,不断持续改进。
八、企业的道德标准:详见《智海公司员工道德行为规范》
九、企业经营宗旨:
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
第二部分:行为规范文化层面(中层文化)
一、管理制度:详见智海精密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内容。
二、员工手册: 详见《智海精密公司员工手册》
第三部分:物质文化层面(表层文化)
公司以蓝色为主体色,以白色为辅色。
一、公司的商标标识:
智海精密公司注册商标的标识图形由椭圆形图案中加“ZHJM”四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如下图:
智海精密公司品牌视觉识别(VI)的主色彩为蓝色。蓝色──属冷色系,是一种趋于理性、豁达、深邃、庄重、科技感极强的色彩符号,他象征着蓝天、大海,代表着宽广的胸怀、浑厚的积淀、辽阔的视野。
公司商标椭圆中的“ZHJM”字母的颜色使用渐变的蓝色,它预示着智海精密公司从无到有、从艰难到立足、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同发展历程,象征着智海人自强不息执着不已的不懈追求。
1、“ZHJM”各为“智海精密”四个汉语拼音的打头字母; 2、椭圆形形似地球,充分体现智海精密公司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智海精密刀具产品遍布海内、外的全球化战略目标。
3、椭圆形又形似眼睛和星球运行轨迹,体现了智海企业时时刻刻紧密地围绕着“智海精密”的核心,着眼未来,永续经营的企业目标。
二、公司其它视觉识别标识:
1、公司的信封:要求信封面的字体的颜色为蓝色,信封底色为白色。
2、公司的信签纸:要求信签纸上的字体颜色为蓝色。
3、工作服:要求公司春、夏工作服主体颜色为浅蓝色;秋、冬工作服主体颜色为深蓝色。(标徽可用红色镶配)
4、名片:名片底色为白色,名片上的文字均使用蓝色字体。
5、设备:公司设备外观颜色以蓝色或乳白色统一着色。
6、车辆:公司客、货运车辆外观颜色以蓝色为基调,门徽为白色字体,或相反。
7、主厂房:在公司主厂房北面墙左上角,做一个蓝色的公司商标标识。
8、公司大门口:公司大门口的公司名称及商标以蓝色为基本色,其底色用乳白色或浅银灰色重新制作。
9、公司各部门、总经理办公室、副总经理办公室、门卫室、员工休息室、食堂、会议室、阅览室等做标牌标识,字体颜色为蓝色,底面为白色,字体为“黑字体”或“宋字体”。
第五篇:构建立体课堂教学框架
构建立体课堂教学框架 促进师生全面共同发展
——多寿路小学校本教研辅导讲稿
一、回顾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2000年龙山区成为全国38个课程改革整体实验区之一。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宣传,要求教师开展走进新课程培训,大家在不同程度上对课程改革有了一些认识,在教学中尝试使用。核心词语是更新理念。
2004年全国上下普遍研究的是转变教学方式,大家普遍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出现活动多样,实效极差的效果,使一些人对课程改革产生了怀疑,甚至抵触。2007年全国上下一致倡导有效教学,一时间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研究的重点,追求高效,降低消耗,有限的40分钟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达成教学目标,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2012年教育局行政工作计划,目标是提升内涵发展、培育幸福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深化校本研究中,积极倡导根植于课堂、基于常规、贴近教学实际的有效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反思、在交流中提升,不断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中要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以孩子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二、我们校本教研的发展过程
2009年学校推出“每周一研”教学研究活动,大家都亲身参与,以年组学科为单位,经历备课、讲课、评课、反思等教学环节,教研活动已经开展多个轮回。
2010年学校在每周一研基础上开展“有效教学大赛”,推出部分教师进行过展示观摩。2011年教师继续深入开展年组教研,曾经开展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题教学模式尝试。几年期间多次省市区各级各学科教研活动相继开展各种竞赛、评优活动。
三、我们教学中的问题。
1、重视知识目标的达成,缺少过程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方面、基本技能方面,前两者之间也称为双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从课程(教学目标)来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包含过程和方法),是学生发展的平台,是学生情感目标得到升华的必要条件。
2、重视教师主观讲授,忽视学生自主。
学习教师的讲授意在指点引导,指示和教导,由于学生阅历、经历、理解力、思维力价值观不够成熟,因此教师有义务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的点拨者;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独立的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自我解读、自我理解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个性的、体验的、构建的、创造的;正是这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教师的讲授体现了促进发展的价值性,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动性。
3、重视教师自身的表现,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教师心中想只要教材中要求的知识点给你教会了,就是完成任务。教师累的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学生疲于目不暇接,手忙脚乱。语文课把课文读通了,字词会认了,简单说一说,了解一下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适当利用基础训练和优化练习一训练,结了。教学缺少阅读、缺少感悟,缺少品味、缺少积累。数学课,板书课题,出示例题,读后解题,总结规律,反复练习。教学缺少探究,缺少合作,缺少自主,缺少动手操作。遇到听课时,反正我没有错误,你挑不出大毛病。没有听课时,信手捏来,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4、重视考试的分数,忽视学生的能力
课堂上只注重学生会不会做题,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更谈不上会不会实际应用。课上不求学生思考,课下大量机械训练。
5、重视课堂组织纪律,忽视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上,表现规矩,气氛沉闷,不说话,听指挥,指向那,打向那,就像棋子一样,木头一样,少数学生参与,多数学生陪读,少数学生尽情表现,多数学生鸭子听雷。
四、我校校本教研课题的产生
• “教与学的问”、优化“教学方式”、“以学定教” • 校长(提出)• 教学校长(论证)• 教导主任(研讨)
• 年组长、学科组长(征求意见)• 骨干教师(联系实际)• 全体教师(传达贯彻)• 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经历,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庞大的体系,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研究,在实施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怎样切入“教与学的问”
(一)为什么要提问?
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认知学习论认为:教材往往比学生认知水平难,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在教材与学生认知间架起桥梁。
提问它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为什么问”“问什么”和“怎样问”,即提问目的、提问内容和提问方法,把握好这三个方面内涵,对于提高我们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二)“教与学的问”的认识 教——教师
问的核心是媒介——教材与文本 学——学生
教与学的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教材文本互动的总和。教与学的问——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媒介与纽带。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部过程。
问可以把听、说、读、写、品、想、演、练、用等实践活动整合起来,问做为一种统领。
(三)教师提问不达目的原因在于: 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对教材研究不够。
实质性问题(有明显正确的答案,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如概念等)思维方式集中、记忆。——少问
思考性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主要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思维方式是发散、思考,学习方式是探究。——多问
(四)教师怎样提问?
1、从教材出发,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去看问题,设计问题的提出方式、思考或活动过程;
2、提问应考虑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的断层,提问应以引导为主,为学生搭建梯子,归纳、提炼方法,形成技能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要求:
1、研究教材,用目标导航。——问得准
2、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问得广
3、巧设情境,营对话之场。——问得活
4、适时点拨,扬引领之帆。——问得巧
5、学会倾听,架成功之桥。——有成效
(五)教师提问应注意什么?
提出问题后,延长1—5秒时间的好处:
1、回答时间长
2、主动、正确率高。
3、思考之后,回答人数多。
4、学生提问增加。
5、推出的结论增加。
备课时要追问自己的提问是否引起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有激励、诊断、引导的作用。
(六)怎样开展教学追问: 追问要有知识铺垫,追问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追问要为学生深入学习打基础,问到学生有思考才能回答,或者打不上来,追问要有效,追问要尊重学生的体验,追问巧妙联系课外。
(七)目前问在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乱。提问目的不明确,为提问而提问,随意发问。虚。提问的目的达不到,落不实,评价不到位。浅。问题过浅,没有启发性,引不起学生思考。
散。重要问题没有经过整体设计,没有主线,形不成系列。板。提问缺少技巧,方法不灵活。
(八)怎样培养学生敢问:
课堂提问中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
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
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教师教学语言的作用: •
1、激励思维和学习•
2、诊断问题所在 •
3、引导调控方向 • 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
1、评价语言单一 •
2、表扬泛滥 •
3、有温度没有深度 •
4、提问浅层化 • 教师课堂有意义的用语 • 你认为该怎样做? • 你有什么方法?
• 你认为最精彩的环节是什么?
• 你的猜想对吗?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些结论是否正确? • 你可以用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谁的方法最有效、最合理。
• 你认为学习小组中谁的表现最精彩,为什么? • 谁能对他的发言提出质疑? • 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学听吗? • 他的想法可以吗?你有什么意见? • 这节课谁的发言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 他通过思考已有了答案,你们是怎样想的?
• 你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点慌乱,在理一下思路。•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2.表扬次数和范围要恰当。3.对后进生要优先表扬。4.赞扬行动和品行而非个人。5.微笑、行动更是赞扬。
六、怎样转变教学方式
(一)评价一堂课的要素 1.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2.学习潜能的充分开发; 3.实践过程的充分展开; 4.有用信息的充分摄取; 5.发展需要的充分满足。
(二)探究学习的要求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每节课安排一次较大型的研究活动即可(一般10至15分钟,要围绕重点问题,突出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
各种活动不要面面俱到,那样学生参与活动不及时、不彻底,不但没有教学实效,而且师生疲惫不堪。
(三)自主学习的要求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1、给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怎样检验?)•
2、给相对足够的时间
•(根据内容、形式、难易程度、知识新旧程度)
(三)合作学习的要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注意事项:
1、分组明确;
2、组长负责; •
3、分工合作;
4、资源共享
(五)转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师做好教学反思: •
1、为什么反思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
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 •
2、何时反思
课前——课上——课后 •
3、反思什么
教学决策、目标制定、媒体使用 •
方法手段、组织教学、教学评价 •
4、反思的标志
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七、我们的设想——构建立体教学框架 • 切实做好八个一,真正转化教学方式
1、关注一个点:教育学的问;以典型问题设计为统领,采用追问、反问、提问、答问、解问等方式,培养师生爱问、会问、敢问、问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
2、贯穿一条线:转化教学方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变课堂的主宰为合作伙伴,变传授知识问引领、探索、发现,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塑造一个面:全体学生的学;让学生完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得紧张而又充实。•
4、搭建一个平台: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作用;
5、形成一种风气:教师把更多时间和精力致力于课堂教学研究;
6、建立一种机制:年组研讨,集体观摩,自我反思,同伴互助,资源共享,总结提升,教学开放,现场汇报;
7、造就一个团队:每个学科组就是一个研究团队;转变教师个人的研究为集体研究; •
8、探索一种模式:每个学科都要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八、本学期校本教研活动总体安排: • 第一阶段2.17—3.12 • 调查、研究、宣传、培训、动员、计划等 • 第二阶段3.13—4.12 • 每周一研、活动研讨、精彩案例、精彩反思 • 第三阶段4.13—4.25 • 总结经验、形成特色、笔会专辑 • 第四阶段4.26—5.11 • 观摩研讨、筹备会议、分步落实计划 • 第五阶段 五月中旬
• 教学开放、经验介绍、现场展示、会议研讨 家长开放活动内容:
1、学校统一组织,说明情况。3分钟
2、班主任在本班讲课一节,语数不限。40分钟
3、班本特色:背诵、演讲、诵读、口语、书写、英语、歌曲等现场表演。15分钟
4、学生作品、作业、作文、学习资料等展览。15分钟 期待: 形成个人风格
打造学校特色
惠及千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