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6: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

第一篇:《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商管理统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方向)的限选课程。本教学大纲针对该专业方向的教学进行设计,其它专业可参考实施。

统计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管理是统计应用的重要领域。作为一门交叉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结合众多的实际案例,系统地讲述了各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在工商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在掌握统计学与管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的能力,在今后具体的工作情境中能自觉地获取和利用统计信息,科学地管理各项工商事务。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从课程性质出发,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员掌握管理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统计学原理》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本课程的前导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要求

1、全面了解课程内容,对本课程的结构体系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2、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统计学在工商管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

3、把提高学员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着重于运用。要重视案例教学,强调多思考,多动手。

4、要采取各种灵活、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员通过自学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将枯燥晦涩的统计理论和方法讲活。根据课程和学员的特点,所有的统计方法不要求进行数学推导,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根据本大纲的规定和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5、要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根据学员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面授、函授等方式进行答疑,并可适当地组织学员进行专题讨论。

6、除全国统一布置的作业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作业量,促使学员巩固所学的知识。作业以综合练习及案例分析为主。

7、要引导学员充分利用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网上的免费资源、课件、网上答疑和讨论等。

第二部分 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结构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设10个教学单元。其中,第10单元不做教学要求。

本课程于每年秋季开设,共4学分,72学时。其中,面授辅导22学时,电视辅导15学时,作业9学时,自学26学时。建议性的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单元

面授

电视

作业

1、统计能为你做些什么

2、用图表展示你的数据

3、概括数据的基本特征

4、推断未知的总体特征

5、检验你所提出的假设

6、几个总体间有差异吗?

7、怎样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8、从数据中找出趋势

9、如何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

合计

二、教学媒体

1、文字资料

(1)本课程的主教材是《工商管理统计》(贾俊平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体现了本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是学员学习、教师辅导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2)本课程的辅导教材是《工商管理统计学习指导》(贾俊平、谭英平编著,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组编)。该学习指导的章节结构与主教材相对应。每章均包括本章的内容提要、学习要求、案例分析及其解答。该学习指导既是主教材的导读,又是本课程的练习手册。

2、视频教材

3、网上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利用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将不定期地在“免费资源”中提供各种补充性的辅导资料、作业等。

三、教学环节

1、自学

自学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要督促学员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及时完成自学任务。本课程偏重于数学,难度较大,要靠平时的学习来积累知识。考前突击难于奏效。

2、电视辅导

3、面授辅导

面授辅导以重点难点答疑、作业讲评、专题讲座为主。各地要聘请教学经验丰富者担任本课程的辅导教师。

4、作业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做好作业对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本课程的作业共分4次,在中国统计教育培训网“免费资源”中公布。作业结果可通过网络或纸介质提交给当地的辅导教师。

5、考核

考核是最终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本课程以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为考核内容,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考试时间,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正误、简述、案例分析等,以案例分析为主。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1单元 统计能为你做些什么?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重点:

1、统计与统计学

2、数据类型、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

3、基本概念

1.1 统计与工商管理

1.1.1 统计、统计学、统计规律

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的定义。统计研究的过程。数据分析的方法。

统计规律。(略)

1.1.2 统计能为你做什么?(略)

统计的基本作用。

统计的局限性。

统计应用上的两个极端。

1.1.3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略)

企业发展战略;产品质量管理;市场研究;财务分析;经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

1.2 寻找你所需要的数据

1.2.1 正确认识统计数据

三种统计数据:分类的数据;顺序的数据;数值型数据。

1.2.2 寻找你所需要的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略)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取得社会经济数据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1.2.3 统计数据的质量

统计数据的误差及其来源。

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

1.3 回顾几个基本概念

1.3.1 总体和样本

总体。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样本。

1.3.2 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

统计量。

1.3.3 变量

变量及其类型。

第2单元 用图表展示你的数据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重点:

1、频数分布(手工或Excel);

2、手工绘制茎叶图;

3、数据分组(手工或EXCEL);

4、根据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仅用Excel)。

注意:箱线图的绘制放在第3章中位数部分。

2.1 找出你想要的数据

2.1.1 数据的排序(略)

2.1.2 数据的筛选(略)

2.2 把数据变成图形

2.2.1 用图形展示文字型数据

频数与频数分布

图形的选择(略)

2.2.2 用图形展示数值型数据

茎叶图

箱线图

数据分组的基本步骤。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

2.3 把数据放在表里(略)

第3单元 概括数据的基本特征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重点:

1、众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众数;

2、中位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中位数;

3、平均数的概念,根据分组数据计算平均数;

4、极差、平均差、标准差的概念,根据分组资料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

5、离散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6、偏态系数与峰态系数的意义。

3.1 用一个值概括一组数据

3.1.1 大多数人的销售额是多少?

众数的定义。未分组数据的众数。组距分组数据的众数。

3.1.2 中间的销售额是多少?

中位数的定义。未分组数据的中位数。组距分组数据的中位数。

四分位数的定义及其计算。

3.1.3平均的销售额是多少?

均值的定义。未分组资料的均值。根据组距分组数据计算均值。

3.1.4 用那个值作为销售额的代表值?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

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应用场合。

3.2 找出数据彼此之间的差别

3.2.1 最多的与最少的相差多少?

极差的定义。极差的局限性。

3.2.2 每个人的销售额与平均数相比差多少?

平均差的定义。未分组数据的平均差。组距分组数据的平均差。

方差与标准差的定义。未分组资料的方差与标准差。组距分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标准化值。

3.2.3 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及其计算。

3.3 测度数据分布的形状

3.3.1 多数人的销售额比平均数高还是低?

偏态的定义。左偏分布与右偏分布。

偏态系数的统计意义。未分组数据的偏态系数。组距分组数据的偏态系数。

3.3.2 多数人的销售额集中在某个值的附近吗?

峰态的定义。尖峰分布与平峰分布。

峰态系数的统计意义。未分组数据的峰态系数。组距分组数据的峰态系数。

第4单元 推断未知的总体特征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利用给定的抽样框,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2、样本均值、样本比例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3、估计量的评价标准;

4、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区间估计;

5、样本容量的确定

4.1 怎样抽出一个样本

4.1.1 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出一个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

4.1.2 用系统抽样抽出一个样本

系统抽样。

4.2 样本统计量是如何分布的?

4.2.1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形状。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2.2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抽样分布的形状。样本比例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4.2.3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4.3 用一个值估计总体参数

4.3.1 用样本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点估计的定义。估计量与估计值。

4.3.2 用什么样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估计量的评价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4.4 构造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

4.4.1 怎样构造一个区间

置信区间的统计意义。显著性水平。置信水平。

4.4.2 构造一个什么样的区间

用正态分布构造置信区间: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总体不是正态分布,但为大样本且方差已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总体不是正态分布,但为大样本且方差未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但为小样本且方差未知时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4.5 构造产品合格率的置信区间

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总体比例的置信区间。

4.6 构造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

4.7 抽取多大的样本更合理?

4.7.1 估计平均重量时所需的样本容量

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样本容量与置信概率、总体方差的关系。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4.7.2 估计合格品率时所需的样本容量

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确定样本容量的公式。

第5单元 检验你所提出的假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

2、关于总体均值、比例、方差的假设检验;

3、成对数据、均值差、比例差的检验;

4、方差的齐次性检验。

5.1 检验汽车油耗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5.1.1 依据什么做出判断?

小概率事件与大概率事件。

5.1.2 怎样提出问题?

零假设与备择假设。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5.1.3 怎样做出判断?

检验统计量值与检验的临界值。

5.1.4 做出判断可能会犯什么错误?

假设检验可能犯的两类错误:弃真错误与取伪错误。控制所犯错误的概率。两类错误概率的关系。

5.1.5 利用P值进行检验

P值的含义与计算。利用P值进行检验的准则。

5.2 对单个总体参数值做检验

5.2.1 小样本量用t检验

5.2.2 大样本量用Z检验

5.2.3 如何检验波动性?

5.2.4 检验你所关心的比例

5.3 比较两个总体参数的差异

5.3.1 成对数据的检验方法

5.3.2 大样本时检验总体均值的差异

5.3.3 检验两个比例之间的差异

5.3.4 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5.3.5 小样本时检验正态总体均值的差异

第6单元 几个总体间有差异吗?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思想;

2、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3、最小显著差异方法。

6.1 怎样提出问题?

6.1.1 我们要检验什么?

方差分析的概念。方差分析中的因素和水平。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组内方差与组间方差。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6.1.2 检验中包含哪些假定?

方差分析中的三个基本假定。方差分析的实质。

6.2 不同行业的服务质量相同吗?

6.2.1 数据结构

因素的表示。水平的表示。观察值的表示。

6.2.2 分析步骤

提出假设。构造检验的统计量:计算因素各水平(总体)的均值;计算全部观察值的总均值;计算总离差平方和、误差项离差平方和、水平项离差平方和;计算均方及F统计量。统计决策。方差分析表。

*利用Excel进行方差分析。

6.2.3 究竟哪些行业之间有差异?

多重比较方法的概念。最小显著差异方法的具体步骤。

第7单元 怎样分析变量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2、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回归效果的度量;

4、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5、根据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7.1 测度变量间的关系

7.1.1 变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7.1.2 用图形显示变量间的关系

散点图及其画法。

7.1.3 度量变量间的关系强度

相关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相关系数值的范围及其含义。相关程度的经验划分。

7.1.4 总体中也存在这样的关系吗?

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和步骤。

7.2 建立两个变量间的数学关系式

7.2.1 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自变量与因变量。回归模型及其含义。关于回归模型误差项的假定。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截距与斜率的含义。估计的回归方程。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系数的公式。

*利用Excel求回归方程。

7.2.2 回归效果的度量

总变差平方和及其分解。三个平方和的关系。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

7.2.2 检验数学关系的可信程度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及其内容。线性关系检验的步骤。回归系数检验的步骤。

7.2.3 用自变量来估计因变量

点估计。因变量的置信区间估计。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

第8单元 从数据中找出趋势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描述分析:增长量与增长率

2、趋势分析:移动平均与线性趋势方程

3、季节性分析:按季平均法与季节性调整

4、周期分析:基本步骤

8.1 描述性分析

8.1.1 增长量分析

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8.1.2 增长率分析

环比增长率。定基增长率。平均增长率。增长1%的绝对数量。

8.2 趋势分析

8.2.1 移动平均趋势

移动平均法的概念。移动平均法的计算。

8.2.2 线性趋势方程及其预测

线性趋势方程。预测区间的计算。

8.3 季节性分析

8.3.1 计算季节指数

季节模型的概念。按季平均法的基本思想与计算步骤。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的计算步骤。

8.3.2 季节性调整

消除季节性因素的方法。季节调整后的序列拟合趋势直线以及预测值。

8.4 周期分析

周期变动的特点。分析循环波动的基本方法及其基本步骤。

第9单元 如何用统计方法控制产品质量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重点:

1、质量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2、过程能力指数

3、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4、通用控制图9.1 质量管理的内容与解决的问题

9.1.1 质量管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或不足。

9.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色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色。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及其特点。

9.2 过程能力指数与6σ

9.2.1 认识质量的波动性

质量波动的因素。控制状态与失控状态。异常原因。

9.2.2 用过程能力指数衡量波动性

望大质量特性及其过程能力指数。望小质量特性及其过程能力指数。望目质量特性及其过程指数。

9.2.3 为什么要达到6σ质量水平

根据过程能力指数值划分过程能力。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的关系。

9.2.4 对过程能力指数作修正

修正的过程能力指数。修正的过程能力指数与单侧过程能力指数的关系。存在系统偏差时的不合格品率。

9.2.5 公司目前的质量状况

过程能力指数计算举例。

9.3 用常规控制图控制生产的稳定性

9.3.1 什么是控制图?

绘制质量控制图的基本方法。控制图的分类。各种控制图的适用场合。

9.3.2 制作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制作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的步骤。

9.3.3 如何判断控制图是否异常?

诊断生产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的标准。控制图的区域划分。

9.3.4 过程能力是否达到了要求?

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

9.4 使用通用控制图

9.4.1 通用控制图的优点

两种通用控制图及其应用。通用控制图的优点。

9.4.2 制作不合格品数通用控制图

制作不合格品数通用控制图的步骤。

9.4.3 制作不合格数通用控制图

第二篇: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总学时:3学分/ 54学时 开课对象:工商管理类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会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进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其综合分析应用水平。本课程的任务是要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课程还在于培养学生去掌握会计的理念,探讨“理性经济人”的本质。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边学边练,边学边用,不断提高其实践能力。

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的前设课程知识

先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建议学时分配

1、绪论(6学时)

(1)会计的性质(2)会计的对象(3)会计的职能(4)会计的目的与任务(5)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假设)(7)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①一般了解会计的性质、会计的目的与任务;

②掌握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③理解会计职能等

④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2、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10学时)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账户的设置(3)复式记账的意义(4)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要求:①了解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的意义;

②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③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等。

3、复式记账法的具体运用(26学时)(1)供应阶段的会计核算(2)生产阶段的会计核算(3)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4)财务成果的会计核算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供应阶段的会计核算、生产阶段的会计核算、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财务成果的会计核算。

4、会计凭证和账薄(4学时)

(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2)会计凭证的填制

(3)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4)账簿的作用和种类(5)登记账簿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账簿的作用和种类;

②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登记账簿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5、财务会计报告(4学时)

(1)会计报表的作用、编制要求和种类(了解)(2)资产负债表(熟练掌握)(3)利润表(熟练掌握)(4)现金流量表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报表的作用、编制要求和种类、现金流量表;

②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6、其它内容(4学时)

(1)会计核算程序(2))结账与错帐更正(3)财产清查及其处理

基本要求:①了解会计核算程序;初步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程序。

②掌握结账、错帐更正的基本方法

③一般掌握财产清查的相关内容

四、教材及学生参考书

1、教

材:

《基础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国辉等编 2005年版

2、参考书:

1、《基础会计》陈国辉等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文铭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五、课外学习及作业要求

本课程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一本习题集的习题练习;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1-4次作业;至少查阅2本以上相关书籍并作相应记录。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占60%,其他:作业和上课提问占20%、期中测试占10%,听课出勤率10%。

七、其它说明

安排2学时期中考试,习题课不另立时间,采取化整取零的方式用以解答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三篇: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专业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社会、国情,以完成学生从学习岗位到工作岗位的初步过渡。

二、实习项目内容与时间安排

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工业企业进行。在教师和指导师傅的指导下,独立深入各部门、车间和市场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熟悉生产、经营等管理业务,参加企业实际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实习企业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实习结束时应写出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为期4周,在本科学生大三的暑假进行。

三、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与作业

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所在企业的基本背景介绍、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中发现的一些管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思路、实习总结等。

实习报告要如实记录实习过程,指导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方向性的问题作为实习作业,譬如企业的战略规划、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企业的规章制度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企业的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四、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实习考核

实习采用以下措施分阶段进行考核:

1、准备阶段------第6学期结束前确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动员;

2、实习调研阶段------第6学期暑假第1~4周;

3、实习报告撰写阶段------第6学期暑假第5~6周;

4、实习评价总结阶段------第7学期第1~4周。

(二)专业实习成绩评定

专业实习成绩采用A、B、C、D、F五个等级,由指导教师根据以下评分标准打出初步成绩,最后由实习领导小组确定:

1、工作态度与遵守实习纪律(30%);

2、实习任务完成情况与实习报告的质量(70%)。

五、参考书与资料

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运筹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等学过课程的教材及参考资料,以及所在实习单位的管理及技术文件。

六、其它

实习期间学生应虚心向企业的指导师傅学习,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安排,正确处理校企关系。

第四篇:概率与统计教学大纲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学时: 48

学分: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客观规律的一门数学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科及经济类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应用概率统计的原理和方法解决随机现象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为科研和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本课程是数学学科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同时也是数学中的其它分支如《模糊数学》等的基础理论课。对于理工科以及经济类的专业它是自动控制、通信中的信号分析以及经济管理中的统计决策、经济预测、质量控制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课。

四、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课堂教学时数 一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0 二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8 三 多维随机变量 10 四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8 五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2 六 样本及抽样分布定理 6 七 参数估计 6 八 假设检验 6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 全校理工科及经济类各专业必修。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 理解随机事件及样本空间的概念,掌握随机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2. 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公理化定义。理解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的定义。会计算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3.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概率计算。

4.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会用这些公式进行概率计算。

5. 理解事件的独立性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教学提示:本章介绍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这一章的重点是关于计算概率的一系列定理和公式,如概率加法定理、概率乘法定理、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等。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理解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有关的概率。

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3.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概念,掌握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4.会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分布;会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教学提示:本章首先引入了随机变量的概念,随机变量的本质就是随机试验的结果的数量化。在介绍两种类型的随机变量的概念后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随机变量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几种常用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上。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理解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性质、及其两种基本形式:离散型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边缘及条件分布;连续型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密度、边缘密度及条件密度。会利用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求有关事件的概率。

2.理解随机变量独立性概念,掌握离散型及连续型随机变量独立的条件。3.了解二维均匀分布和二维正态分布;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函数的概率分布的求法;熟练掌握两个随机变量之和的概率分布的求法。教学提示:本章的难点在于求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尤其是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当联合分布函数(或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是分块定义的时候,如何由联合分布求相应的边缘分布则是重点。其次利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根据边缘分布求联合分布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 理解数学期望和方差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 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3. 会根据随机变量的X的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会根据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求其函数的数学期望。

4. 了解相关系数和协方差的概念,掌握它的性质与计算。了解独立性和不相关之间的关系。教学提示:应着重讲清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方差的定义、性质及其计算法,而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尤为重要。因方差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期望的性质等都是根据这一点得出得。对于几种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应要求熟记。

第五章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1.了解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及辛钦大数定律的条件及结论,理解其直观意义。

2.掌握棣莫弗-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列维-林德贝格中心极限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并会用相关定理近似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提示:大数定律是概率论中有关阐明大量随机现象平均结果的稳定性的一系列定理,它是频率稳定性的定量描述,同时也是引入概率的统计定义的理论基础。而中心极限定理则说明了独立随机变量和的极限分布是正态分布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而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近似计算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和取值的概率则是本章的重点。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1.了解总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与样本矩及样本方差的概念。

2.掌握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了解产生变量、t变量和F变量的典型模式;理解标准正态分布、分布、t分布、F分布的分位数,会查相应的数值表。教学提示:在引出样本的概念之前可阐明抽样的意义。对于样本应着重指出表征总体的随机变量X与表征样本的n维随机向量之间的关系。关于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则是本章的重点。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理解参数的点估计、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2.掌握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

3.掌握估计量的无偏性,了解估计量的有效性和一致性(相合性)概念。4.了解区间估计的概念,会求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的置信区间,会求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教学提示:在介绍点估计的概念以后。对于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的重点应放在阐明构造未知参数的矩估计量和极大似然估计量的原理上。关于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主要根据抽样分布定理结合标准正态分布、分布,分布以及分布的分位数来构造的。

第八章 假设检验

1.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了解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

2.掌握单个及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3.了解拟合检验。教学提示:本章的重点是阐明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可结合实例讲解有关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主要是确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构造检验统计量和决定拒绝域这三个关键性的步骤这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楚。

选用教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冯敬海,王晓光,鲁大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单位)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实习单位)

尊敬的实习单位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

感谢贵单位支持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实习工作。去贵单位实习的是我专业大三的学生,他们通过课堂学习和训练,已基本掌握工商管理的知识。专业实习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有机会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逐步培养其管理实践能力和素养。下面请允许我对本次实习情况作简单介绍,以便贵单位安排学生的工作内容,指导其实习过程。

一、专业实习主要目的: 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工商管理专业(系)学生通过实习,1.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学习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

2.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接触工商管理实际工作,运用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工商管理问题;

3.加深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端正工作态度,学习工作方法,锻炼管理技能,为今后顺利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4.探讨工商管理前沿问题,初定毕业论文选题兴趣。

二、内容与要求

(一)实习内容一般包括:

1.了解实习单位的总体经营管理情况,包括:实习单位的成长过程;经营环境;主要产品、技术、市场、竞争对手等;实习单位现有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其职责范围;历次重大变革的原因、过程和效果。

2.了解实习单位的工商管理情况,包括:(1)认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析实习单位的管理理念和战略;(3)了解实习单位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4)参与管理和业务部门的工作;

(5)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工商管理有关工作,如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指导思想、制度规定、具体方法流程及操作细节;

(6)分析实习单位上述工作的经验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拙见。以上内容在每次实习中可以有部分调整。

实习时,学生分组配备带队教师指导实习,并按学生人数配置一到两名学生助理。带队教师在学生助理协助下,配合实习单位对实习进行协调、监督、总结和考查。贵单位可与带队教师联系实习管理事务。

(二)实习流程为:

1.实习领导小组在实习1个月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联系实习单位、学生分组、制定实习计划等。期间,学生须上报拟去实习单位和岗位,并领取《本科生专业实习致实习单位的一封信》、《就学生专业实习致家长的一封信》,后者交由家长签署。学生去向应获得专业(系)教学主任批准,并备案。

2.召开实习动员会,进行实习纪律、注意事项等教育,签订实习安全协议书。

3.各实习小组在教师带队下,赴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有条件的实习单位可实行轮岗。

4.学生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实地或电话巡查不少于2次。5.实习结束,学生返校。

6.开学初2周内,学生提交实习材料和电子版《实习报告》。

三、时间安排

工商管理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本科学生大三暑假进行。特殊原因,可另选时间,但不得晚于大四寒假结束。

实习时间为期4周,根据具体情况和实习单位要求,可以延长至整个暑假。

四、实习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报告应:介绍实习单位基本情况;介绍本人实习期间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总结实习感受与体会;介绍并分析实习单位工商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思路;提出毕业论文选题兴趣,并就此选题做一简单综述。

《实习报告》的字数不少于2000字。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一)学生实习返校后应提交如下材料,作为实习成绩考核依据:

1、填写《深圳大学学生实习情况登记表》中相关项目。

2、在专业实习系统中提交电子版《实习报告》。

3、实习单位鉴定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等做出书面鉴定并加盖公章(见《深圳大学学生实习情况登记表》)。

(二)成绩评定:实习带队教师根据以上内容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按A、B、C、D、F记分)。

学生通过专业实习取得相应实践学分。《深圳大学学生专业实习情况登记表》进入学生学籍档案。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

六、实习纪律和对师生的其他要求:

1.实习师生应充分认识专业实习的重要性,严肃实习纪律。2.应注意人身、财产安全。3.遵守社会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4.服从实习单位安排,虚心求教,尊重带队教师及实习单位的领导、职工。5.同学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帮助。

6.应体现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自尊、自爱、自强,不做有损深圳大学荣誉的事。

7.如有特殊情况请假,应得到带队教师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批准。无故缺勤累计超过规定实习时间三分之一者,视为不通过。

8.突发事件及时向带队教师通报。

9.带队教师要与实习学生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和向实习领导小组反映学生实习情况。

下载《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商管理统计》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商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燕山大学本科实习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时间 第6学期,15~20周,共6周。 二、实习地点 生产实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秦皇岛地区的为期两周的实习,第二......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3201014 课程名称: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实习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适用层次:本科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周): 72 实践学时(周......

    六系工商管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教学大纲

    市场营销专业 第二节、跨国公司经营的经济环境 第三节、跨国公司经营的政治文化环境 第四节、跨国公司经营的技术竞争环境 本章重点: 跨国公司经营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经济环......

    电大工商管理统计考试复习题[合集五篇]

    试卷代号:1288 2010-2011(开卷)现代管理原理 2011年7月 一、单项选择 1.下类选项中,( D )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组织中的人 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组织资源和组......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范文]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学分:学时:审 核 人:执 笔 人:面向专业:物理学 一、课程定位 教学对象:物理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型:理论物理方向必修课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概论统计思想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

    概论统计思想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摘要】工商管理领域像许多其他专业领域一样,也有自己的术语,其中“数量化”就是最基本的术语之一。企业要做出有效的管理决策,再其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修订稿)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修订......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修订稿)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修订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