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证 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
论证
农耕文化教育的实践
与探究农耕传承文明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
金塔县古城小学地处河西走廊,是典型的偏远农村小学。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我们的学校有着独特的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在小学生中大部分的父母大多外出打工或者在外面上班,有不少家庭的土地被流转,昔日的耕地上已建成了一重一重厂房,过去的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可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在这些家庭和孩子的心中已经渐渐淡忘。
1、农耕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淡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样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怎样抢救性保护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这些问题,清晰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农耕文化收到科技日益进步的影响,传统落后的人力耕作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机械化耕作,这些农耕文化正逐渐被人们淡忘甚至即将消失;同时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对于农耕文化知之甚少,浪费粮食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孩子不会感恩,不懂感恩,对劳动人民的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
2、探究农耕,不是为了让学生当农民
我们搞农耕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当农民,更不是培养孩子如何使用农具,而是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艰辛,真正明白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更是为了让孩子看到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优良品德,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现在,永怀感恩之心,做一个会学习,会生活,会感恩的好孩子。
3、探究农耕,规范小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主管部门历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逐步规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生活在农村,祖祖辈辈以农为生,父辈们在广褒的土地上勤劳耕作,繁衍生息,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稳步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我校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农为特,融多样性社会实践活动为一体,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围绕“探究农耕,传承文明”这一特色教育载体,构建课程框架,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二、实践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依托学校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探究农耕,传承为名》为课题,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农耕文化”进行研究,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形式,构建课程框架,开发校本课成。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和品位,让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对农业的发展历史、传统农业的变迁,农业的发展现象及状态,从而达到对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真切体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1)德:以直面农民、了解农村、认知农业、理解农策为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解中国对世界发展的巨大贡献。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智:既是增长知识的过程(弥补学生农业常识不足,知古论今),又是理解、实践、拓展课堂知识的过程(可贯通各学科、学以致用),为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3)体: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体验,锻炼体能,体验劳动的艰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美:包括集成民族文化的传统之美,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感悟勇于实践的创造之美,塑造心灵手巧的人性之美等。
三、实践研究的内容
1、构建课程框架
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农耕文化教育课程框架,大体可分为:
农村社会调查方面(了解农业发展,农家生活实践)农耕文化学习方面(知晓农村习俗,时间传统技艺)农业劳动实践方面(参与田园劳动,进行养殖实践)农业科技培育方面(参观科技农物管,拓展探究学习)学农集体生活方面(组织农趣活动,增强自主自律)
2、根据当地特点,形成特色课程(1)特色课程
农家乐:通过学做小农人,今天我掌勺等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农家生活,感受民俗民风,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农耕只是导游:充分利用学校地迁农村,学生就生活在农家这一资源,以完成探究性学习题的方式,让同学们边游、边寻、边学,增强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
田园课程:田园课程是与农田实践相配套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们了解所实践对象的生长习性、人文知识,以及实践要求等,丰富学生田园只是,激发学生实践热情,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提升了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农田实践:每一名教师都有耕地,每一名学生家长也有耕地,这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农田实践天地。在实践中体验劳动艰辛,在汗水中体验丰收的喜悦,在劳动中拓展课外的知识。
无土栽培课程:开设“无土栽培”项目,通过课内学习,课后实践,切身体验到科技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初步设想两个系列:吊篮篇(低年级)、水仙篇(高年级)。
农田趣事:通过挑五谷接力、插秧收割、挑担接力、独轮车运稻、百足虫竞走等比赛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农趣与野趣。
(2)隐性课程:
为了增强农耕文化教育的时效性,丰富教育资源,以展板宣传的形式,张挂隐性课程(知识展板):农耕文化常识系列,乐农生态科普系列、果园常识系列、蔬菜常识系列、传统农具常识系列。
四、实践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现场实践知道法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典型个案研究法。
1、多元整合,多元教育
紧紧围绕了“以农为特”的理念,体现“多元整合、多元教育”思想;外显是整合,首先是形式的整合,即通过看、学、做、劳、游、赛、趣、行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其次是内容的整合,包括农知、美音、科普、时政和学科知识等。另一个方面是功能的整合,即整合了理论的学习,知识渗透,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教育功能。
核心是教育:农耕文化教育一体人文学科知识(政治、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有机地融为一体,寓教于乐,在教育形式上不断创新,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常的教育合力。
2、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意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对农耕常识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乡村的特点,设立不同系列的知识展板(包括果树知识系列、蔬菜知识系列、农具知识系列、综合利用系列、农耕常识系列等),使学校处处有农耕文化教育资源。
3、不同年段,分层教育
我们针对各年龄段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具备基地特色的活动项目。例如“农家乐”活动中,组织低年级学生用模子做糕饼,组织中年级学生洗菜包馄饨,组织高年级学生包粽子。再如“农耕知识大赛”活动中,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将农耕常识由浅入深地分段实施,竞赛内容也是如此,让他们能听懂,能参与,才能有体验,有收获。
4、贴近学生,适应社会
在教育活动中把握特定场所,利用特定时间,营造特定氛围,设定有利于体验情感、情感震荡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充分情境化、生活化、人性化、养成化的氛围中激发学习热情。
五、实践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周期为一年(1)准备阶段(3-4月)
1、完成课题研究设计,确定课题组成人员及分工
2、撰写活动方案
3、加强师资培训,为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物力基础。
(2)实施阶段(5-10月)
1、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探索其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主题活动方案,边实践边研究;
2、在活动中收集资料、分析、研究问题、并且依据研究活动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方案,完善活动内容,在研究与实践的协调变化中,完善各项活动课程及50案例之外的新课程开发。
(3)结束总结阶段:(11-12月)
1、手机、整理研究资料,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
2、收集整理各年级活动资料,以电子光盘的形式展现其活动过程;
3、编辑农耕文化课程,以读本的方式或以精美的画册方式呈现;
4、手机各年级在活动中的感悟与体会;
5、提交结题报告,做好课程验收的准备工作;
6、课题结题
六、实践研究的成果
实践研究的成果使学生了解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同时突出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体验、感悟,最终达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
附:
农业劳动实践、田园劳动、了解农田劳动部分农具及耕作技巧,掌握采摘技巧,体验劳动艰辛、增强爱惜劳动成果的意识。根据时令开展农田劳动、果园劳动;整地、播种;锄草、施肥;收割、捡拾;捆扎、挑担;植树、剪枝;控沟、增肥;采摘、包装;授粉、喷药。
养殖实践认知禽育,初步掌握喂养的基本知识以及技能,了解禽畜对人类的贡献。根据实际开展禽畜饲养,水产养殖;拔草、饲养;打扫、消毒;投饵、施肥。
农村社会调查了解农业发展,让学生感受我国农业发展的脉络,了解农业现状,理解国家农业政策,展望农业发展的未来。开展专家讲座、视频介绍,实地考察等形式的活动。听三农问题报告会解读我国农业政策,看当地农业发展状况。
农家生活实践,了解农民的现状,深刻理解我国的农村政策给农民的利益。增强与人交往能力,提升综合学力。以“农家乐”为形式,开展体验活动。
调查农家生活变迁,农耕文化学习,农耕常识课程,引导学生对我国悠久、灿烂的农耕文化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按年龄段以“农耕文化知识大赛”为活动形式,引发《农耕文化常识读本》:蔬果篇、土地片、收获片、禽畜篇。
传统技艺实践,掌握部分农业技能,感悟传统农业的博大精深,体验农家的乐趣。组织开展:(1)与节庆民俗相关的活动;(2)或教授中华传统技艺;(3)学习田间技艺。
蔬菜水果拼盘;麦秆、瓜子壳、五谷、树叶作画;编渔网;纺纱、织布;剪窗花、写春联;做灯笼、猜灯谜;做风筝、放风筝;做月饼、做糕点;包馄饨、包饺子;包粽子、包汤圆。
农业科技普及参观科技场馆,丰富农业科普知识,增强学生“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以参观、考察等为学习形式。参观现代农业园、花卉园艺场、禽畜养殖场、水产养殖场;考察节能减排;考察绿色能源,现代农机,综合利用水力资源。
拓展探究学习,拓展学科知识,为课堂知识提供学习时间的机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设立相关研究型课题;环保类拓展型课程,地理类拓展型课程,生物类拓展型课程,无土栽培,田园课程。
学农集体生活,增强自主自律,加强学生自觉遵守学农纪律的意识,养成生活有规律的习惯;组织学生干部组织协调能力。①增强意识;②增添活力;③增加才敢;④增进友谊。
组织农趣活动,丰富学农期间的业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交往能力及野外生存能力等。根据乡村自身资源,组织充满农趣的活动,定向越野、拔河比赛、蹴鞠踢毽、农趣运动会、学农游艺棋、学农联欢会、谜语竞猜等。
第二篇:农耕心得
农耕教育活动心得
摘西瓜,摘玉米、锄地、„„这些农耕活动,现在进校园啦。九月我校全体师生小学在开展了体验农耕的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不少学生大呼新鲜有趣,家长也希望这样的特色教育活动可以持之以恒。
学生:
“锄地种菜、采摘瓜果、”二年级的小朋友感觉很新鲜很好玩。小优也说,那天跟着老师一起做农活,才真正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不容易,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进行了辛苦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平时远离农业生产的学生们,近距离体验农耕的快乐和辛劳,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家长:
一年级的一名家长老师说,现在的小孩子都生活在甜蜜的环境里,不能体验到大自然的气息,也不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土豆是长在土里的,以为长在树上的!”这名家长表示,这样的好活动应该多举办,甚至应进入教学。不少家长都对此表示赞同,希望学校可以把体验大自然、接近大自然的活动纳入课堂,在课外也可以进行教学。
教师:
面对这样的农耕教育,老师们也拍手叫好。“这些活动本来就应该由家庭教育来进行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都已经异化了。”现在的学校、家长都围绕知识教育在转,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变成了知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成绩,忽视学生的生活教育、自立能力教育。
总之在我们的农耕体验田里,低年级的学生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高年级的学生了解如何育苗、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堆肥、怎么防治病虫害、如何小心维护土壤里的微生物并与植物生态保持平衡、水源净化与再利用、如何灌溉大田,阳光、空气、水与有机农耕的是什么关系?松土、育苗、种植、浇水、温度的秘密„„
在实验基地中以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都能亲自参与有机耕作,从松土、育苗、种植、浇水、如何照顾植物基础的做法,让孩子弄脏双手,亲自采摘作物,甚至烹调食物,从日常饮食了解每天餐桌里的食物与环境的关系,告诉孩子们「胡萝卜不是从超市来的,而是从土地来的,而且是长在地里的。以及如何让我们的土壤与环境更健康,并且从每天的生
活、饮食里慢慢感受如何对地球友善;告诉孩子从每一个生活的饮食小动作做起,是足以决定世界面貌的。
第三篇:农耕谚语
农耕谚语
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风地气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忙开铲 小满鸟来全 芒种在五月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汗涟涟
立秋忙打垫 处暑动刀镰 白露雁归南 秋风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数九谚语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走 五九喝烧酒 春打六九头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数伏谚语
头伏萝卜 二伏菜 三伏种荞麦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第四篇:农耕文化区
农耕文化区
各位游客:
大家现在来到的是农耕文化区,农耕文化区主要体现江西修河流域传统的农耕文明。“七百里修河,激情扬波,滋润着赣西北苍桑大地;五千年文化,厚重深远,彰显出山与水无穷魅力”修河,又名修水,古号分宁,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也是九江市境内最大河流,全长405公里,流域面积14784平方公里。修河流域的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厚,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修河文化,源远流长。如今修河流域流传的锄山鼓、车水歌子,放排号子、全丰花灯、宁河戏等都凝聚了修河文化的精华。修河文化铸就了修河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并且得到了代代传承。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这首宋代著名诗人徐俯的《春日游修溪上》,向人们描绘了修水纯净秀美的自然风光。900多年后的今天,柘林湖又在向世人展示着美丽的修河风光,述说着古朴的修河文化。
柘林湖农耕文化区分为两大区域:即外婆岛1主要表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泛文化主题和外婆岛2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农耕文化区面积达45800㎡(外婆岛1:22800㎡;外婆岛2:23000㎡),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2%。主要景观有:“外婆松”、水车、文化墙、耕田组雕、磨坊、脚踏水车、外婆屋、三缘亭、外婆桥、铜钱路、人生路等景观。
外婆岛1
“外婆松”(马尾松):
大家看到外婆岛门楼前这棵松树是否像一位老外婆伸出双手热情的欢迎大家的到来呢?
中国自古以来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松、竹、梅也称为“岁寒三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文明中培养出来的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外婆岛上的松树是一个种类:马尾松,别名青松,属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主要材用树种,经济价值高,分布极广,北至河南、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湾,西至四川中部。马尾松的松油脂及松香、叶、根、茎节、嫩叶(俗称树心)等可以入药,能祛风湿,活血、祛瘀、止痛等作用,马尾松放入水中煮,饮用汤汁可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对糖尿病也有特殊疗效。
水车:
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也叫天车,这组水车大的高10米多,小的7米高由车轴支撑着木辐条,呈放射状向四周展开。每根辐条的顶端都带着一个刮板和水斗。刮板刮水,水斗装水。河水冲来,借着水势缓缓转动着十多吨重的水车,一个个水斗装满了河水被逐级提升上去。临顶,水斗又自然倾斜,将水注入渡槽,流到灌溉的农田里。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运河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营建。但是这些渠道大都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于是中国人善用其智慧,发明了一种能引水灌溉的农具─——水车。水车外形酷似古式车轮。轮幅直径大的20米左右,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高达15-18米。轮幅中心是合抱粗的轮轴,以及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也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在古代可以算是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农耕文化墙:
这里展示的是传统农耕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用具,这些用具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的结晶。
耕田组雕:
这组耕田组雕主要表现了一位农民在田里耕作期间休息的场景,他旁边是一组牛耕组雕,牛在中国封建时代甚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农村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每家每户为了种地都要养牛。牛养的多家里就会富有一点,劳动力多一点也会好一点,正是所谓的人多力量大,牛多力量更大。家家都有一条牛,养牛就是家庭的重要任务,一般大人们都有事要做,这些养牛的事都交给小孩子们去做了,家里小孩子多的养的牛就多,一般小孩子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放牛了。名副其实的牛童,养的牛多壮家里地自然种的就好,经常给地翻土,土地就肥沃长的庄稼就好。
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在55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农民就开始尝试使用犁。中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最初可能仍名“耒耜”。用牛牵拉耒耜以后,才渐渐使犁与耒耜分开,有了“犁”的专名。犁约出现于商朝,见于甲骨文的记载。在古代欧洲使用的犁从青铜时代起,基本上就没有怎样改变过。只有犁嘴从公元前十世纪起一般用铁代替了木头。这时的犁在耕田时由犁田人提到一定的高度,需要相当大的气力。犁出来的沟垄既不怎么直,也不怎么深,因此要犁过两遍。在犁第二遍时要和第一遍的方向形成直角。在欧洲,公元前一世纪就已经使用一种新式的犁。它有个轮子控制犁地的深度,这就使犁地的人省力。新式犁有犁刀划土和一个模板翻土,犁出来的沟又深又整齐,而取代了以前的犁田法。新式犁比旧式犁要重,拖起来需要相当大的力气,因此农民用牛来犁地。碾磨:
在上世纪70年代前,山区的农人们吃的米,都是靠石碾碾出来的。碾子由碾槽、碾磙和碾架三部分组成。碾槽由若干节成弧形的石槽连接成一个大圆圈,碾磙是用坚石打磨成车轮状的两个石盘构成,然后靠碾架固定分前后嵌在碾槽里,碾架由一根粗壮的直木从碾圈的中心牵出,控制碾磙始终绕着碾槽运转。碾磙靠牛来拉动。碾米时,先把稻谷均匀的倒入碾槽,然后驾上牛,人坐在碾架上挥鞭驱牛,牛走磙动。石磙在碾槽里不断地对稻谷磨碾,直到壳破米出糠成细粉。这样,一槽米就碾熟了。有的在碾米前先用轹子磨破大部分谷壳,既可缩短碾米时间,又可减少碎米。一般一槽可碾一百二三十斤谷。时间大约二三个小时。石碾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一般两三个屋场共一座碾子。碾子通常设在几个屋场的中心地点,隔人户较远,为的是几个屋场的人都方便。碾子的周围一般都有大树遮蔽,免得夏日碾米时人畜被烈日暴晒。上世纪60年代粮食都是由生产队统一按时发放的,碾米活儿就比较集中,农户为抢碾子,常常要起三更睡半夜,否则就可能要饿几天肚皮。
辘轳:
辘轳是从杠杆演变来的汲水工具。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已经发明了辘轳。到春秋时期,辘轳就已经流行。辘轳的主要部件是一根短圆木,上绕绳索,圆木可环绕其固定轴而转动。明代罗颀所编的《物源》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为周初史官,故辘轳可能起源于商末周初。春秋时期,曾在一种军用巢车或八轮车上装有辘轳,以便将巢车举起,车内人即可居高望敌城。自战国到汉代,辘轳常被人用作入葬下棺的机械。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形,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了结构很合理的辘轳。解放前在我国的缺水地区,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现在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人们饮用。在其它工业方面,有使用牛力带动辘轳,再装上其它工具用来凿井或汲卤的。
脚踏水车:
也叫做“龙骨水车”,省称“龙骨”。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其结构是以木反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广东等地用手摇的较轻便,施于田间水沟,称“手摇拔车”。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上去领略一下。
风扇车:
是一种能产生风(或气流)的机械,也叫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了“七轮扇”,是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武经总要前集》中绘有一个以轴上曲柄转动的风扇车。王祯《农书》所绘的风扇车,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以脚踏连杆使轮轴转动。以上所述,都是开放式风扇车,它们没有特设的风道,因此,风扇产生的风是向四面流动的。
现在展现的是闭合式的风扇车,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就绘有了闭合式的风扇车,从中可见,在装有轮轴、扇叶板和曲柄摇手的右边,是一个特制的圆形风腔,曲柄摇手的周围圆形空洞,就是进风口,左边有长方形风道,来自漏斗的稻谷通过斗阀穿过风道,饱满结实的谷粒落入出粮口,而糠粃杂物则沿风道随风一起飘出风口。这种闭合式的风车,可能产生于西汉晚期,一直沿用至今日的农村之中。
英国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旋转式风扇车的一个惊人特点,是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
篾盘:是用竹篾制作的晾晒工具,主要用来晾晒谷物及其他农业作物。
打谷桶:是在收割稻谷后,为了使谷粒脱离稻秆使用的脱粒工具, 由打盘和谷桶组成,农民在使用时用一把稻谷在打盘上摔打,谷粒就脱落在谷桶中,相当于人工脱粒机。
石磨:最初叫硙(wei),汉代才叫做磨,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创造发明家鲁班发明的。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叫公输班,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据说他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刨子、曲尺等。他还用他的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鲁班生活的时代,人们要吃米粉、麦粉,都是把米麦放在石臼里,用粗石棍来捣。用这种方法很费力,捣出来的粉有粗有细,而且一次捣得很少。鲁班想找一种用力少收效大的方法。就用两块有一定厚度的扁圆柱形的石头制成磨扇。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可以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扇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上,过罗筛去麸皮等就得到面粉。许多农村现在还在用石磨磨面。
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起源古老。《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着。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功轼《渔父》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在江南农村一带,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这种古老的挡雨遮阳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乡仍随处可见。更有一些旅游胜地,将斗笠作为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十分受人欢迎。许多家庭,往往在墙上挂上一斗笠作为装饰,亦赏心悦目。
斗笠起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诗经》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说明它很早就为人所用。《说文》中提到一个“簦”字,意为竹篾编的有盖有柄的遮阳挡雨的器具,而有盖无柄的则称之为笠,又叫笠帽。俗语称之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斗笠用竹篾、箭竹叶为原料,编织而成,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讲究的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有些地方的斗笠,由上下两层竹编菱形网眼组成,中间夹以竹叶、油纸。“或大或小,皆顶隆而口圆,可芘雨蔽日,以为蓑之配也”(《国语》)。古诗文中,故常蓑笠并用,“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唐-储光羲《牧童词》);“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在武侠小说,斗笠常为高人手中的武器,往空中一掷,旋转飞行,直奔对方头颈,使读者叹为观止。
三缘亭:这是哪“三缘”呢?那就是“天缘”、“地缘”、“人缘”,自古便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说,而在外婆岛确有着一个天缘、地缘、人缘的传说。一年三次路过此亭便聚天缘、驻足歇息片刻便聚地缘、路过此亭有思者便聚人缘!三缘齐聚,那便是拥有友情、健康、财富、快乐与美丽。
相传“永修县侯”桓伊,功高名显,但是非常谦逊,平易近人。他喜好音乐,能达到音乐的奥妙,“为江左第一”,有“笛圣”之美称。桓伊除喜好音乐外,还非常喜欢外出郊游。
偶有一日,桓伊游至此处,只见此风光旖旎,驻足歇息。望江南的秀水美景,想起远去边疆的朋友,顿觉伤感,于是吹笛以思故人。此后,每逢佳节,桓伊便游至此。后人称其来此,而得三缘即天缘、地缘、人缘。
公元383年,桓伊在淝水大战中攻破苻坚,“功封永修县侯,进号右军将军,赐钱百万,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后,安葬于南昌青云谱,他的儿子桓陵继承了他的侯国。
后人为纪念他,在他奏笛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三缘亭”。
外婆桥:喜欢刺激的朋友不妨自费尝试一下。“外婆桥”长138米,宽2米,桥面用999块木板铺成,代表着“爱情长久、友情长久”的意思。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单挂钢索桥。走时晃动不止,注意随晃动节奏和保持身体平衡。(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勿走)。
外婆岛2
本岛屿是农耕文化区的第二个岛屿,以江西古老的民间艺术和中国农耕历史为题材,是一个集观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本岛屿续外婆岛Ⅰ,展示了农耕文明相关的建筑、表演以及农耕物品,在此游客可以观看修河流域的传统文化表演,可以体验别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与沙漏,可以走一走中国独一无二的人生路、财富路,可以品一品柘林湖特产的农家美酒„
二十四节气罗盘:
二十四节气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根据阳历划定,反映着季节的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这个占地面积约16㎡的二十四节气罗盘,从上到下共分为三层。顶部为第一层,它代表着地球一年绕太阳旋转周为360°,即一年360天,每15天划分了一个节气,刻成的度数代表着太阳黄经度数。罗盘第二层可转动,对应第一层刻印着每个节气与其所处的日期。罗盘第三层对应的刻着每个节气的气候、物候的变化。
沙漏:
沙漏,也叫做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装臵。西方沙漏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的。通过充满了上面的玻璃球的沙子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的底部玻璃球,该沙漏可以被颠倒以测量时间了,一般的沙漏有一个名义上的运行时间1小时。
这四个计时沙漏就是仿制西方沙漏制成的,可转动,占地约4㎡。四个沙漏分别装着四种不同颜色的沙子:白色,代表健康;紫色,代表品位;粉色,代表天真;蓝色代表活力。它们的运行时间分别为一天,三天,一天,四天,代表着一生一世的爱情,一生一世的友谊和一生一世的幸福。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在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进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劳动、耕作、物产、饮食方式以及手工艺产品。农耕文化带来了农业的文明,农业文明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璀璨了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也萌生了一条人生之路。
铜钱路:
铜钱路是农耕文化财富的缩影,告诉人们农耕文化其自身价值的贵重,也告诉了人们农耕发展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条铜钱路(财富路),正是以仿铜钱铺设而成,路宽为1.5m,占地约60㎡,路的中间以红麻亮面板贯穿铜钱方孔,取意为古时的“盘缠”。踏着铜钱过路,象征着踏着数千年农耕文明长河,将给我们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
人生路:
农耕文化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催生了色彩斑斓的人生之路。人生路由农耕文化长河中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组成,该路用大理石铺地而成,长165米, 采用汀步的环形路布臵方式。这条路共设有365块踏步,每一块踏步代表着一个生日,在踏步边上的小块大理石上刻着对应生日的形形色色人物的资料,365块踏步就组成了一条人生的印记。“漫漫人生路,人生短短几个秋。”踏上这条人生路,就像是进行一场人生的旅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品读着百味人生。
滑草:
滑草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休闲健身运动,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奥地利,当地的人们酷爱滑雪,但因为季节关系夏天无雪可滑。于是人们就尝试着开始滑草,期望在草上能体验滑雪的那种愉悦和乐趣,运动一经推广便受到了欧洲白领阶层的欢迎。
本滑草项目惊险刺激,玩法却相对简单:游客只需坐在滑草车上,左右抓稳,双腿微屈登住车前部,由工作人员在车后用力把车推出,游客则会随着滑草车一起快速滑下,这种滑草运动既符合新时代环保的理念又很新奇。
由于这项运动惊险刺激,以下几项大家需要注意:
1、孕妇者、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恐高症患者不能参加;
2、滑草期间不能横穿滑道;
3、请自觉服从工作人员指挥,请勿拥挤、打扰。
酒坊:
酒与中国人的情缘源源流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与酒结缘者比比皆是,酒的历史、酒的趣闻,饮酒的讲究、饮酒的含义五花八门,以至现在有“酒文化”的说法。中国造酒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8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了自然发酵的果酒,此后发展到利用谷物糖化再酒化的酿酒工艺。公元前16世纪(商代)至公元前200年(先秦时期),人们又用谷物或其副产品培养出了一种能发酵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它酶类的“曲”的直接酿酒法,这大大早于19世纪的欧洲。我们现在所说的酒,一般都是指谷物酿酒。
这座占地面积约为250㎡的酒坊是一个兼具功能性和艺术观赏性的点景建筑,它依山傍水,格调清雅,即可品酒赏景,又可休憩听曲,是一个以酒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第五篇:综合实践主题论证制度
综合实践主题论证制度1 加强常规管理,促进课题深入实施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3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1+2”的形式,“1”为教师指导课,每周一节,单独列入课表,为每周二的下午第二节课,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
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
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学校课题组及专家组将根据教师竞聘的情况,为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打分,优胜劣汰,选出优秀者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在培训方面,本学年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课题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论证制度2 重点研究和探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有效指导策略,具体措施:
1、指导教师在平日的活动中,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方法指导。众所周知,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开发的,课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渗透着方法的指导,因此,指导教师及时边指导边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逐步形成有形的指导案例;
2、指导教师根据结合这一阶段的特点,撰写教师指导方案,并注重各种教育现象的观察,写成活动方法指导教师手记。
3、对教师指导案例和教师手记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提炼,形成活动论文。
4、将案例、手记、论文编辑成册,作为教师指导过程中有力的后盾与助手。注重对这些成果的积累与推广,以利对今后的工作形成借鉴。
5、在联谊活动中进行课堂交流与材料交流,与兄弟学校共同探索,共同提高。
通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在教师的指导问题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四、建立网络资源库,实现师生互动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平台,也为我们的实践活动开辟了新的活动舞台。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我们学校也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师生之间实现互动,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了网络资源库。要求教师和学生将整理和收集到的课题资料上传网络资源库。资源库主要由三大活动版块组成:童眼看乳山、童心系家园、童言话古今。围绕三大活动版块二十四个课题,师生可以就开题报告、活动方案、活动方法、活动收获、活动感想、活动简讯、活动资料、活动论文、活动课教案、课题知识问答、阶段工作总结、结题报告、活动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投稿、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与促进。目前,网络已成为师生们新的活动乐园。大家投稿踊跃,总数已达到200多篇。其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尤其高涨,他们既搜集、掌握了有关的课题知识,又学习了新的网络操作知识,一举两得,也深受家长们的好评。这些资料,都是师生们的第一手资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以方法的获得为主要途径,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方法、探究方法及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好其他学科课程,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如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面积时组织学生调查地板砖的价格,查阅有关装修知识,让学生进行了房间、校园、舞台的设计;音乐学科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世界著名音乐家、民曲的调查,进行学生作词作曲的尝试、中国打击乐器的调查等;美术学科教师让学生进行了世界著名画家的生平、名作、轶事的调查,以及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出版学科小报、网上收集信息等;社会学科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旅游信息收集、旅游知识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研究作品写作背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事实证明,有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科课程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技术和方法的保证。
以上是我校本学年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尝试,我们感觉我们的工作还是很粗浅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的探索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和误区,敬请各位领导指正。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不断追求、超越,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执著耕耘,一起携手迎接新课改的灿烂明天!
主题论证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遵循“个体自主开发与团体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固定。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指派一名教师为该班指导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3、学生全班外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师协同组织管理。
4、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稿)3~6年级每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弹性课时制(每班每周3课时)。负责活动的每一位指导教师按学校现行规定上课,每周两课时。
5、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科室负责。实行项目组组长负责制。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制度
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的课题。项目研究组双周召开一次指导教师会议。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2、实行每月研究制度。每个月由1-2个项目研究组承担一次主题研究活动,推选1-2位教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并进行评课和阶段汇报。
3、定期举行沙龙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由教科室负责,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4、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题研究,研究中不仅要提供详实可行的案例,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三、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制度
1、开学初,各组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科室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意向活动,成立项目研究组,各组研究计划要发布在校园网,经审核后开展活动。建议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1-2个主题研究活动。
2、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研究情况。各项目组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研究再设计和反思,学生资料包建设情况等等。
3、建立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听推门课,了解各组的研究动态,相关情况要予以公布。
4、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研究活动,完成一定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反思。
5、加强校园网的学习、交流作用。教科室定期发布学习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定期上传校园网。教科室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6、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研究过程中教科室还将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资料包、优秀案例、优秀项目研究组等评选。在适当的时机,将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
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
1、课内课外教师开展活动的工作量较大,对于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要体现课后的调整,要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资料包的完成有特色。
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
4、学期结束在家长、学生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90%。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2、实行外出申报制度。指导教师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教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由教科室负责上呈校行政,由校行政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
3、外出活动精心规划
(1)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
4、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另:学生如有活动需要外出,参照外出条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