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5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19:5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耕文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耕文化》。

第一篇: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持续性与延续力;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等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一、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皆承其义,“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说文解字》:“文,错画也。”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秦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5.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中国农业文化成熟较早,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以及四时、四季循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7.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集权政治是相反相成的,这是由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特色形成的。中国农业社会比较分散,为抵御外敌,维持社会安定,就需要君主集权政体,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在中国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程度不同的尊君思想。与集权主义相伴而生的就是民本主义。一个集权政体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都要由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生产出来。民众安居乐业,农业宗法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稷家国才得以保全。一个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必然产生尚农、重农的社会共识,统治者要求得社会的安定,首先必须懂得农耕的重要和农人的艰辛,体民恤民。集权政治和民本思想两者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的关系中存在的。

第二篇:农耕文化

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了农业文明的萌芽,“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那段历史留下的印迹。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已发现了成千上万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最早的当在一万年以前。考古证明,距今七八千年的时候,我国的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一般认为,我国的原始农业在夏朝开始向传统农业过渡。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不但铸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书写了中国人的伟大与自豪,而且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农业文化体系,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无数先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保护我国农业文化资源,探究农业文化的内容及其现实价值,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文化的内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 1871 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对于农业文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农业文化被认为是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农业文化仅指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观念体系,其中包括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科学认识等具体内容。我们认为,探讨农业文化必须从广义上进行理解,因为无论是研究农业文化的产生,还是研究农业文化的传承与保存,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作为载体,只有把农业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把握农业文化的本质,掌握农业文化发展变化以及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规律。在中国,农业文化不仅是农村的文化、农民的文化,而且也是城市的文化,它贯穿古今,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的文化[2]。2农耕文化的发展时代要求:

农业文化的价值文化是一条记忆的长河,是各时期的命。就农业生产本身而言,农业机械化、化肥化、良种化、饲养科学化等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的成果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农耕方式,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的矛盾也日益突显。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农业之外的就业出路就是农民应对生活压力的必然选择。大部分中青年人离开乡村,直接的后果是土地撂荒、村庄的社会生活缺乏活力,给承载了农业文化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凄楚的晚景。与农民如潮般流向城镇的同时,电视、手机等信息媒体也在引领着乡村生活的走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文化正在影响着农民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重新设计,致使乡村固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难以成为诗意的栖居之所。当农民不再倾注心力于农田,当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日益成为农民所向往的生活目标时,农业文化也就只能是日近黄昏、夕阳西下的图景了。在面临工业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时,人们逐渐开始反思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试图从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智慧以克服现代化的消极影响,进而重新发现了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由此,农业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1 农业文化的保护2002 年 8 月,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开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 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2]。该项目的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这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对于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策略。本文的所指的“农业文化保护”指的是广义层面上的农业文化保护,其范畴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遗产范畴。农业文化保护涉及一切保留至今的、对今天的发展仍有价值的、与农业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保护的内容既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景观、农业品种等有价值的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农耕信仰、民间文学艺术、农事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其核心是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农业哲学思想,以及围绕之而产生的价值体系。关于如何保护农业文化,学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并运用了许多办法,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这对矛盾中,生态旅游和传统手工业的振兴被认为是弥合二者的有效路径,由此产生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13]。在发展旅游产业这一视角之下,我们看到传统农业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契机和曙光。青田县的龙现村在拥有了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标签后,从上海、杭州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其独特的田鱼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有效地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旅游业的年收入达 200 万元。在经济上直接受益的农民也由此切实感到继续保持稻田养鱼传统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目前方山乡稻田养鱼的面积扩大到 5000多亩,部分年轻人也因此留在村中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给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持提供存在的土壤,而且也给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因此对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乡村旅游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很多以获利为目的的外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并无益于农业文化的保护。一些乡村旅游模式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但是随着旅游的开展就开始逐渐变味了,一些不恰当的经营管理方式于无形之中将商业化的元素渗透到当地文化的细胞中,反而加速了传统农业文化的毁灭。建立农业文化博物馆也是农业文化的保护措施之一。对不同区域的农具、农器、农谚、农趣、农节等进行收集、保护和展示。目前虽然国内一些综合博物馆、休闲农业园区有所收集和展示,但要么零星分散,要么商业化浓重,传统农业文化的韵味浅薄,更未上升到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相对于静态的文化博物馆而言,现在更多的学者倡导的是建立生态博物馆(农业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14]。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业生产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鲜活的状态存在于民间社会的;将这类遗产如实地记录下来,或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做成标本放进博物馆固然没错,但如果将这种固态保护方法作为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宝并用于全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是大错特错了。生态博物馆不仅保存社区的实物遗存,更强调保护社区内自然的、人文的一切资源,社区内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生态博物馆将整个特定的社区作为一座整体的博物馆,社区的遗产被原样保存在其原生环境中。为了避免许多优良农作物品种及家畜品种的灭绝,也有学者倡导建立地方特色农业品种资源保护区[15],把具有地方特色但暂时又缺乏经济利用价值的品种保护起来。国家农业部已经开始建设濒危和珍稀水生野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江苏省 04 年起也率先实施农业品种资源保护,如江苏家禽科学研究所的家禽基因库已收集保存了国内 20 多个珍稀濒危禽种。该措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农业文化的必要措施。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农业物质文化是农业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保护好农业物质文化,可以间接地维持非物质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但是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农业品种资源保护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实现农业文化的活态保护,或者是建立各种农业文化特色保护区,其保护的载体或环境都是农村社区,因此,如何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建设新农村,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耕作制度和成熟的农业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的优良传统,并创造了土地连续耕种 2000 多年而地力不衰减的奇迹。传统农业文化注意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施肥技术的发明等措施,不仅体现出传统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利用理念、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应该建立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如精耕细作、轮作复种、用养结合等[9]。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至今仍然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比如,北方农民根据其地区春季干旱、冬季少雪的特点,创造出了一套以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地表蒸发的“防旱保墒”耕作技术;其具体的做法是,冬季深耕、春季浅耕、耕后镇压,形成了“耕—耙—耱”相配套的技术组合。而在南方,则采用“耕—耙—耖”的水田耕作技术,并在水稻收获后的冬闲季节栽种绿肥植物,达到用地与养地结合的目的。轮作复种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轮作”是指在一块土地上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以防止严重的病虫害的发生和地力的加速衰退;“复种”是指在一年内在同一块地上播种两次以上,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南方有多种形式的水旱轮作制,在北方则发展了以“豆谷轮作”为基础的轮作复种制。豆谷轮作、绿肥轮作和水旱轮作仍然是今天可持续农业的基础[10]。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在弥补和克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后果方面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能够并且也完全有必要在优秀传统农业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发扬我国有机农业的优良传统,走生态农业现代化道路,以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和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农耕文化无时无处不在,并且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农耕文化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同事构筑起源时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医药等均离不开农业生产活动.书法艺术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原材料,如制质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等,都来自农业。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以及烧制砖瓦的燃料都依赖农产品。中国长期流行“厚葬”,而其“农、衾、棺、椁”没有农业作后盾是不行的。许多文化现象和说法也来源于农事活动,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顺天时,量地利”,“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没有种子,哪来装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于农业生产活动。传统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智慧之宗深受农耕文化的启发,是其抽象而来的结晶。中国哲学无论是朴素辩证的自然哲学或者是带伦理特征的社会哲学均脱胎于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反应“天、地、人”关系的三才观与“民惟邦本",“食为民天”的民本观念。因此,协调和谐的农业发展观,趋势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用地养地的农田地力观,因地制宜的作物种植观,综合利用的循环农业观,御欲尚俭的节能降耗观,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养分。

农耕文化来自生产生活实践,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华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集合儒、道、佛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诗歌、科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与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练习.古时的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为了舒缓劳作之苦,从中获得乐趣,于是乎歌舞因之产生。比如秧歌,就是发端与农业生产,本意是插秧时为协作劳动节奏,消除疲劳而唱的歌,最后走出了田野,进入到都市人们的生活之中。此外,还有樵歌、牧歌、渔歌等,这些反应农事活动各个方面的民歌又成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吸收了丰富的民歌营养。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仪式,后来也发展为一种舞蹈艺术。远古时代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岩画、石刻、彩陶,那些精美的纹饰图案显露出古老的艺术,包括有农业与自然图腾崇拜,有渔猎、采集、农耕与编制情景,有生产与生活图景等等,从中可追寻到雕刻、绘画、手工制造等文化形式萌芽于发展的轨迹.艺术源于劳动,生活激发灵感.许多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植根肥沃的农耕文化土壤,又带着祖先的神韵,带着历史的厚重,在广袤的田野上,把原创与本土、过往与时代、传承与创新、自然与生态、勤劳与智慧、人文与科技演绎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农民的卓越才智和创造能力。在祖国蔚为大观的艺术海洋里,农民艺术沐日月精华,通天地灵气,融人心智慧,具有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淳朴自然、天然和谐的突出特点。其形式与造型无所不在,或显露或隐藏地分布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间里,农民艺术的组构形式也常常超出了人们所能想象的范围,泥、布、面、石、木、土、金属、纸、丝等物质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材料,可以说无所不用、包罗万象。绚丽多姿的乡土艺术以其特定的额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中华文化是有别与欧洲游牧文化的一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培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今天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应对、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农耕文化的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华夏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老文明,现代中国之所以选择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制度和模式,农耕文化中聚族而居、向往统一、追求安定、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以及中华历史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本质特性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弘扬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

梳理一万年的农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农业对人类文明的功效突出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二是农作物的育种;三是物候节气的利用;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五是一些先进理念与实践技术的发明创造。现代农业的发展要素和动力,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除此之外,经验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农业历史上千百年积累的成果做法,比如各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制度,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式,稻田养鱼养鸭的绿色生态农业,桑基果基鱼塘的环保循环种养法,农业旱作梯田耕作法,以及民间农谚俗语等等,至今仍然具有实用价值。

农耕文化中带有意识形态的东西,从精神文明、政治价值等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汲取和借鉴,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民族性格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思想观念方面来看,农耕文化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优秀的,例如长期孕育而生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集体至上、尊老爱幼、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节俭谦逊、邻里相帮等核心价值历年,影响广泛深远.研究、保护、开发、传承和弘扬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正确认识农耕文化的父母影响也有必要。从价值观念、到的意识、四维方式等方面来看,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指的就是小农意识,具体表现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讲究宗亲,缺乏自律;安土重迁,不愿开拓;轻视科学,注重经验;均平意识,平均主义;皇权主义,崇尚权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农耕文化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它所表现出来的小农意识,对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人们而言,应当是一种进步的思想观念,而对于工业革命以来的思想意识而言,又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思想观念。

在农耕文化的内涵中,优秀内容是主要的,负面影响只是次要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应当客观、全面而且辩证的看待农耕文化,既不能以偏概全,对其彻底否定,一无是处,也不宜走向极端,对其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一位讴歌.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精华内容,规避和破除农耕文化的负面影响,应当采用“扬弃”的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我们对待农耕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是通过繁荣农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发展,拓展农业农村经济新领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逐渐开始调整和转移,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农民已经从单纯向城市提供肉、蛋、菜等实物农产品发展到同时向城市提供“文化农产品”,锣鼓、高跷、舞龙、皮影、剪纸、年华、泥塑、陶艺等纷纷进城,在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城乡二元体制与“人多地少”是最显著的中国国情之一,加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致使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土地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安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中的一个长期性难题。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文化产业,可以有效地就近解决农村劳动人口就业问题,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大大缓解人地比例失衡带来的压力。文化农产品、创意农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将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实现农业层次的提高和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可以赋予传统农业产业、产品新的市场内涵、延长、优化、创新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强出口创汇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20世纪90年代有关研究成果已显示,当时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平均每增加1%,就减少121万个劳动力需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能创造出100万个就业岗位,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平均增加1%,只能创造26万个就业岗位。实际上,民间工艺加工、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展演、乡村文化旅游等休闲娱乐性“文化农产品”,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有的地方甚至成为龙头和支柱产业。这些产业优势明显,避免了传统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以自身的独特性开拓出浩瀚的“蓝海”。因此,大力发展农耕文化事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可行选择,是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内驱力的富有成效手段.要建设农耕文化事业的培育场所,开辟文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对创意农业进行有力的引导和扶持,通过整合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结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二是通过弘扬农耕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在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扶持下,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广大农民一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走上了崭新的富裕之路。

农民、农民工观念更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愿意展现时代风采,创造新的生活,学习科学文化,改进乡风民俗,实现自我超越。发展农耕文化可以凝聚农民,营造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重振乡村精神。众多富有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根植于广大农村,具有历史的有就行,受众的广泛性和传承的自发性,最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接触起来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生产文化农产品要求农民主动参加教育与学习配村,掌握文化知识,了解文化需求信息,研究文化市场变化趋势,广大农民朋友在从事文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和性情,增强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能力,文化农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同时 也为培育新型农民提供了一个交流、交往、沟通的平台,对保持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对此作出了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以工业反哺农业,一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培育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素养,农耕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本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好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弘扬中华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技艺,可以展现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的新气象,提高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激励农民群众的自强精神,营造属于自己的娱乐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培育农村文明风尚,同时提升农民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园建设。

三是通过展示农耕文化,可以体现中国农业新形象,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不断扩大中华农耕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期,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期,农业与文化及其他领域不断融合,农业由“温饱产业”向“挣钱产业”转化。农业功能开始由传统的生产农产品,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领域伸展。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文化遗产已经或正在我们身边悄悄的消失,许多珍贵农耕文化资源现在只能苦苦寻找才能觅其“芳踪雅迹”。因此,加强对我国丰富多彩,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十分紧迫、繁重。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各地各民族农业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态、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研究、制定、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供翔实而科学的依据。目前我国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四个,另有七个候选项目以及若干个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项目。2011年,在农业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经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调,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事历二十四节气",这一最重要最有代表性最富特色的中华农耕文化元素,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说明,重新发现和弘扬农耕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让中华农耕文化和农民文化产品走出乡野,走出中国,登上国际舞台,让世界各国共享中华农耕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新农村,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新面貌,形成与我国农业发展和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和影响力.总之,保护传承好农耕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内涵实质,在弘扬中华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乃至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作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美好家园、激发爱国热情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汗、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是农业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第四篇:农耕文化诗词谚语博物馆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博物馆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许多有识之士通过各种方式在搜寻和咏叹着传统农耕文化,记录和研究着历史变迁的足迹。近年来,在报刊上、书籍中、媒体上、艺术界等领域,屡见搜寻农耕文化类精品佳作。把农耕文化精品放在这里展示,就是供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农耕文化的人欣赏受益。热诚欢迎各界朋友自荐或推荐优秀的农耕文化精品。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犁

犁的名言诗句: 犁

耕田犁地伴耕牛,走遍大地任性求。以食为天民所赖,开创大业是先流。

犁的特性:坚韧执着,勇往直前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犁,是传统农业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农具之一,将犁做成工艺品,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具有一定独创性。继承发展传统理念,加上精湛技术,使这款犁工艺品玲珑可爱,妙趣横生。令收藏者,观之顿生喜悦,把玩回味无穷。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耙

耙的名言诗句:

精耕细作论短长,踏平田地拓旧荒。春来勤于万民事,秋奉平畴五谷香。

耙的特性:稳健细

致,兼顾公平。

耙,是南方水稻产区广泛使用的大型农具之一,采用优质木材制作而成。创意独到、工艺精致。耙床与耙挺之间的连接,处理得恰到好处。尤其与工艺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品犁的比例相谐调,配套组合,相映成趣。可以为传统农具工艺品爱好者带来收藏乐趣,陶冶处事公平细致的情怀,拓展宽阔远大的视野。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水车

水车的名言诗句: 水车

天下真龙居田头,旱涝凭此水长流。今逢识者留得在,助力财富任君求。

水车特性:合众之力,积极向上。

水车,它的整体造型具有龙的气势,积极向上,充满激情;龙骨和车叶精致小巧,玲珑可爱;上下两轴的齿数一多一少,设计科学,搭配恰当,运转灵活,提升效率。各项配件一应俱全,真中有巧,巧中存真。其色彩也一如真车以桐油油过一般,车身红润,纹理自然。既不失原物属性,又极具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艺术品位和观赏、收藏与研究价值。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风车

风车的名言诗句:

风车

原为富贵送清凉,争得万户扬谷场。去粗存精风骨在,从今聚满米粮仓。

风车特性:去粗存精,量材而用。

风车,与一般工艺品风扇车相比,这款风扇车更加追求细节上的完美逼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木制器具的加工工艺,连接部分一律采用榫卯结构。固定构件结实牢固;活动构件可装可卸。风叶、曲柄、开关、漏斗形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制虽小,其用材、样式都与原物并无二致。以此成为农具工艺品中的精品,非常值得传统农具爱好者观赏、收藏和进一步探究。

农耕文化诗词谚语:禾桶

禾桶的名言诗句:

禾桶

端端正正立四方,盈盈禾谷尽归仓。装入其中都是宝,年年岁岁保安康。

禾桶特性:收获成果,聚少成多。

禾桶,是江南地区最常见的农耕工具,用优质木料制作而成。设计匠心独到,形制悉如原物。收藏者置于案头几上,既可用于观赏把玩,又具有聚物、藏宝功能。以工艺品理念制作禾桶,非常具有创意。样式虽朴实无华,结构却十分考究。桶沿、桶底、和桶柁的弧度都与保持原物一致;四角

----传承千年工艺 弘扬农耕文化----

把手不仅形状与原物相同,还采用与原物一样的榫卯结构。在目前工艺品市场上仅有的,非常值得把玩和收藏。

同时,农耕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更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涵盖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文化和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文化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农耕文明决定了汉族文化的特征。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耕文化是祖先智慧的结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耕所用的传统器具已渐行渐远!但蕴含在农耕文化中的坚强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是我们要传承发扬的。

我们一定要将农耕文化中的智慧、坚强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传承发扬下去。

第五篇:周祖农耕文化博物馆

农耕文化博物馆讲解词

您现在莅临的是周祖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由当地的一所小学改建过来,去年9.24号正式挂牌“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整个展馆是以图片,文字,实物的形式向您展现了周先祖的伟大功绩。一共有六个展室组成。请您随我一同进入展室内去详细的了解。

您现在来到的是第一展室:周人兴起。壁雕展示周先祖不窋率领族人一路迁徙来到庆阳,发现这里水土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耕业发展,所以便定居在此,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他们当时沿着山西的汾河谷地南下,一路顺黄河,渭河,后进泾河、马莲河而上来到庆阳。在庆阳的主要发展之地在豳,豳到底指哪里?来看它的溯源,朱隰在《诗经集注》中说:“豳在雍州之北,原隰之野。”嘉靖年间修订《庆阳府志》中明确说:“庆阳禹贡雍州之地,周先祖不窋所居,亦曰北豳”。也就是说北豳就在庆城县。

周王先祖世表,对于周先祖,人们都有一误区,说周先祖就指一人,实质指周文王之前的十三位先祖,这十三位统称为周先祖。第一代先祖叫不窋,他是轩辕黄帝的第六代孙,来到庆阳主要教人们种庄稼,教人们挖窑洞居住,去世后葬在周祖陵景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陵墓。古公亶夫时期迁至庆城,定居固原,文王武王时期灭商建周。

周人来到庆阳之后在庆城县的一座半岛上将临水的三面斩削下去,再筑起城墙,这样就显得高大宏伟,由于这个城是有不窋带领族人修建的所以起名“不窋城”,而且在不窋城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周先祖的传奇故事,其中流传最久的就是周懒王斩龙脉的传说。那么,他真的把龙脉斩断了吗?用现在的说法只不过是修了一处水利工程而已,由于这个水利工程修在土龙岭上,所以百姓便传 说周懒王斩断了庆阳的龙脉破坏了庆阳的风水。

面前的这一版面展示的是当时最早的开发土地的形式,刀耕火种,这种形式既可以狩猎又可以给土地增加一定的肥力。下排悬挂的是当时的主要挖土工具,耒和耜。玻璃框中是我们收集回来的石斧,还有杵臼,杵臼也是周人当时用来加工谷物的器具。这边的玻璃框中都是近现代的农耕器具,这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这个走廊中储粮有农耕工具之外,还有西北最具有特色的储粮工具——纸缸,这种工具是由于用纸做的,是纸制品,所以它的透气性相当好,既可以防虫,也可以防潮,农村家庭主要用它来储存面粉和米。

在这你可以看到有驮架,还有驮桶,这些的出现主要解决了山区居民饮水困难问题,面前的这一模型是当时的水利工程之一—穿井取水。

说到犁耕技术,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二牛抬杠,而二牛抬杠在四千年前的周先祖时期已经有了,可见先祖时期的耕作技术也相当先进,您现在看到的这些工具是为了防止畜生磨伤和用力平衡及均匀而配套的。这边是犁地工具——犁,正中间是插种工具——耧。

当时人们为了给农作物防冻,主要在田间地头点火施烟,用烟雾来去除霜冻,对于名贵的树木采用包扎法,此法一直沿用到现在,周人当时对经济林木也是相当重视,而桑树是当时最主要的林木之一,我国是世界蚕业的起源地,除此之外,周人对于瓜果蔬菜也是相当重视,当时的蔬菜有:葱、姜、蒜、瓜、瓠、芸、等等。您现在看到的这些蔬菜只是模型。

在院子里我们可以看到独轮车,还有去除粮食杂质的风车,当时储存粮食主要是地下窖穴的形式,到西周时出现了地上储存粮食的方式——仓廪,也就是现在的麦屯储藏,这边有我们收集回来的量油器,还有斗升,最小的是鉻。周人来到庆城后,根据黄土结构层紧密的特点,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这种居住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庆阳有一特色饮食——饸饹面。这是做饸饹面最早的机器——木床子。吃住都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他们如何解决衣着问题,周人对于蚕业可以说是相当重视,这是我们做了蚕的模型,还有收集回来的蚕茧,当然,只养蚕也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当时还种植了麻、竺、葛这些纤维作物来满足人们的衣着需要,为了让衣物有颜色,他们还种植了节蓼蓝,它的叶子可以制作蓝色染料,我们现在称它为靛蓝。这边是有一盒绳皿,还有我们收集回来的马鞍,其中这一雕花马鞍是大户人家所使用的,这边还有编织品,这些大部分都已不再使用了,这边是我们收集回来的牲畜上所使用的皿具,比如有给牲畜灌药的灌角,这边是风箱——最原始的鼓风机。

这里有一原始擀毡作坊,这是从我们庆阳一位八十岁的老人手里收集过来的全套的作坊,旁边还有收集回来的成品,毡衣,毡靴,这边的竹简上是节选自《诗经》、《周礼》中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说白了主要就是修其训典。这边就是所谓的物质文明建设了,留下了一些物质遗迹。上边是周先祖不窋的陵墓,待会我们可以在景区内看到,下边这是周旧邦木坊,这个牌坊始建于明弘治十八年,由庆阳知府郝镒主持修建,至今保留在庆城县水利巷子。这边都是庆阳的一些风俗礼仪习惯,这些都是缘自于周文化,也就是至今为止庆阳的一些礼仪仍然保留着周文化的印迹。

在这边您在四周可以看到是窑洞形式的展示,这是我们庆阳历来的特色居住形式,主要是农村家庭居住的,而有钱人家居住的是正中间的这种四合院,现在的四合院多半都是单独的小院落,而在古时候大户人家居住的是几个小院落连成的大院落。正中间这里就是一个简单的两进两出的四合院,大门当时沿 着街道和巷道而开,称为街门和巷门。进入大门就是二门,进入二门,两边是厢房,正前方是一正房,正房后面本来有一小院,是两层的阁楼,这是女眷和小姐们居住的。这就应证了当时的一句话,女眷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四面墙上悬挂的是庆阳的民间艺术,比如香包、刺绣、皮影、剪纸等。

在我们庆阳有世界上黄土层积淀最深厚的地方——董志塬,土层深达150多米,特别适合从事农耕业,近几年庆阳的粮食连年翻翻。

至今为止,庆阳的农副特产有:黄花菜、西瓜子、赤城牌苹果、古象奶粉等,特别提到的是黄花菜,曾经被国家经贸委评定为“西部特级金针菜”,已经远销到西欧,美国等20多个国家。

大厅内我们看到这有一架牛车,这相当于现在的长途货车,主要用于长途运输,这是收购于民国时期的牛车,而这样大的牛车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能力使用,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是民国时期的宝马。

这里还有一个插,这主要是生产队的时候用于起场用的,分产到户之后都使用小木插。大家抬头看,上面悬挂的筐,也是储存粮食的一种方式,这在当时主要储存粮食的种子,把它挂在屋檐下,人经常走动就可以防鼠,而且还通风,可以防潮。

下载农耕文化(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耕文化(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挖掘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挖掘农耕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官店镇“金海水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官店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 陈 均 【摘要】近年来,以农业耕种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各种民间传统文化为......

    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文稿

    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文稿 前言 雄奇博大的黄土高原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老文明,唐尧时代的农师周族始祖弃,喜好农业,精通耕种,他的后裔发展农耕于夏代。不窋将中原原始农耕文化带到......

    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区别与相似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 任何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同具体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直接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历史演变的特殊性,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特......

    农耕文化体验项目报告(修改)

    湖湘农业博览园项目报告 一、项目源起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湖南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他们用勤劳和智慧推动农......

    2018春农耕文化进校园创建方案

    禹谟镇中心完小 2018年农耕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抓学校特色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学校充分尊重和利用农村独特而富有优势的教育资源——农耕文化,依托农耕文化......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电子设备运用计划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电子设备运用计划 第一厅:农耕源流 电子设备:壁挂式触摸屏一台 设置理由:本厅空间与版面有限,展示内容较为粗略,但实际可讲内容较多可展实物较少(内容多为历史......

    镇农耕文化专场落地活动方案

    XX镇农耕文化专场落地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同时也是XX启动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年度,在共建美好新生活的当下,作为XX市......

    隋清娥:一份农耕文化的标本

    一份农耕文化的标本 ——论谭登坤《马颊河十二月》中的农耕文化意蕴 隋清娥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聊城作家谭登坤的散文集《马颊河十二月》是笔者的案头书。涵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