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晨景音乐教案
音乐教案:《晨景》
发布时间:2009-09-25 10:12:50 编辑:蔡考永
作者:胡毅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晨景》,能哼唱其牧歌主题旋律
2、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不同演奏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以及作曲家运用乐器的意图。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分段了解每段的音乐描绘的内容。
2、体会各种音乐元素在表达音乐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作曲家运用意图
教学工具: 长笛、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介绍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老师。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带来一段音乐送给大家。
取出长笛,问:认识这个是什么乐器吗?
你们真聪明!张老师要带给大家的音乐就是由它来吹奏的,听一下,这段音乐给你们怎样的感受?(可请有特长的同学舞蹈)
我们再来听一下旋律,感受一下同学们刚才说的优美、舒适。
新授课:
一、牧歌主题了解学习
1、这是一段带有“牧歌”风格的旋律,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牧歌吗? 这里的牧歌和放牧时候唱的歌曲还是有所区别的。它是描写牧人田园生活情趣的乐曲,往往表现美丽的乡村风景和纯朴而恬静的乡村生活,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田园曲。
2、有着田园风格的乐曲通常是朗朗上口的,下面我们看一下它的图形谱,一起来演唱一下好吗?
演唱主旋律
刚才这段音乐其实是在描写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我们刚才唱了,也听了,你们根据音乐带给你们的信息思考一下,会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这段音乐描述的是《晨景》(揭示课件中课题)
二、全曲欣赏,模糊感受
接下来我们来稍微完整地聆听一下音乐,听完后告诉老师,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清晨景色?
三、日出段落细解
1、刚才很多同学都有说到,他觉得音乐中有太阳升起来的感觉,我发现我们班同学真是作曲家的知音呀!的确,在音乐中作曲家描述了日出的场景。但作曲家是怎样在音乐中表现日出的场景呢?是通过哪些音乐元素让同学们发现的呀?
2、听课件中日出段落感受
音量
(太阳的光)
音高
(太阳的上升)
3、日出段落再次感受(课件图片)
四、日出旋律后一段感受
1、美丽的黎明,太阳慢慢地升起,射出万道光芒,大地上的万物都苏醒了,花儿艳了,草儿绿了,鸟儿醒了,连树林被阳光涂上美丽的金黄色,同学们,如果让你们来用音乐描述这样生机勃勃的场景,你们会选择用怎样的音乐呢?
2、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用了怎样的旋律来描写充满生机的万物,是不是和我们一样。(音乐)
3、他用了坚定的几个长音,由弱到强地进行,表现出了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的万物。
4、感受:现在我们在教室里感受一下这样的场景,我们的班级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双手,那是树木茂密的叶子,我的手是阳光,指向那里,那里的叶子就沐浴了阳光,在阳光下闪耀。(随音乐律动)
五、两段牧歌主题的对比
1、森林在天未亮时和阳光照耀下是不一样的美丽,而相同的一段旋律在日出前后也有不同的变化。老师这里有两幅图片,看一下,是怎么样的?(日出前后)
2、下面张老师开始出题考大家了,仔细听好,这是一道视听题,我这里有两段音乐,分别对应这两幅图片,请同学为他们正确连接,并说出充分的理由。第一条幽静,第二条温暖
第二条旋律比第一段低,多了伴奏音型,这个伴奏音型像水的波纹一样伴随着牧歌主题,放佛海面被阳光照耀的波光粼粼。
3、同学们的第一道视听题做的真不错,现在,张老师这里还有另一题,想不想继续挑战? 视听第二题:还是那两段牧歌主题,我们刚才已经听出来,一个是日出之前,一个是日出以后。而他们的演奏乐器也有不同,现在我们要为他们进行正确的排列。
4、我们看到,屏幕上是四样乐器,我先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他们,谁来? 他们到底是如何排列的呢?
5、听音乐排列
6、同学们,你们能想一下,作曲家这样运用乐器的意图吗?(长笛和双簧管音色纯净,音域高,演奏黎明前,让人们觉得黎明前的景色是非常幽静的。圆号音色圆润,大提琴音色温柔而连贯,他们在中音区的演奏让人体会日出后的温暖)
六、全曲欣赏
1、好了,张老师的那么多考题你们都正确的解答了,为了奖励你们,张老师请了管弦乐队,把这首美丽的晨景完整地为大家演奏一遍。乐队演奏完整聆听
七、作品及作曲家介绍
1、《晨景》被世界上热爱音乐的人们称为最美的日出,大家想不想知道是谁带为我们创作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 介绍格里格
格里格出生于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家,那里有银色的雪山、美丽的海岸线、秀丽的庄园、质朴而坚强的人民,那就是北国挪威。格里格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他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大部分音乐中都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格里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2、今天我们听的《晨景》是他为易卜生的一部剧本所写的配乐,选自《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简略介绍)在这部组曲中,还有另外的三首乐曲,分别是(课件)《晨景》
《奥萨之死》
《安妮多拉之舞》 《在山妖的洞穴中》
八、小结
第二篇:晨景音乐教案
2、晨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晨景》,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复习歌曲《清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重点难点: 在音乐中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四、课前准备: 钢琴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复习歌曲《清晨》
1、聆听歌曲《清晨》。
2、跟琴演唱歌曲,老师矫正不准确的地方。
3、分组唱、男女唱、个人唱。
4、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5、根据歌曲表演。
三、小结。教学反思:
欣赏晨景时同学们能说出自己想象中的晨景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同学们回答时不够积极,还需培养孩子大胆自信的能力。
第三篇:晨景教案
第一课 《朝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 管弦乐《晨景》。教学目标:
1.感受管弦乐《晨景》描绘的日出和清晨的景色,了解格里格的生平。2.通过聆听管弦乐《晨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聆听中体会音高和力度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了解乐曲表现的日出的内容。教学难点:
在聆听中知道音高和力度在表现乐曲情绪和内容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晨景》。
1.聆听《晨景》主题,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复听要求: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通过文字再创作,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音乐表现的内涵)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三、下课
反思:大多数学生能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但只有个别想象的比较具体形象,由此而知,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还需有待加强。在聆听音色时,得从音乐的特性上出发,先让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辨别瑟是拉弦还是吹管乐器,再从小范围的方面去辨别乐器的音色。
第四篇:音乐课晨景教案
第一课:朝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聆听《晨景》 2,表演《清晨》
教学目标:
1,认识幷学习6/8拍。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淳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曲中的第一首。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歌曲《清晨》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以方整的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四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部做了上移四度的变化,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步,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随后,歌曲在最后又重复了第一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教学重点: 1,学习画字母谱。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录音,钢琴,关于晨景的图片。
教学过程:
出示晨景图,同学们你们看,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霭,圆圆的太阳跃出地平线,发出淡淡的,暖暖的光。而点点星光正因东方曙光的越来越亮而自天际间逐渐淡去。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候到了,听!闹钟响了,同学们,该起床了。早上起床,你都会做些什么?
好,一切都准备好了,让我们推开窗户,呼吸一下早晨的新鲜空气吧。听,一段优美的音乐传入我们的耳际。
1,欣赏《晨景》,(边听边对照,你能感受到书中三幅图的景色吗?如果让你画,你会怎么画。)
2,再听一次主题幷看谱哼唱。说说教材中用三种方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3,老师简介乐曲。
4,聆听全曲,给三幅画加文字说明。(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早晨的歌曲,《清晨》。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5,范唱歌曲。(歌曲分为几个部分?表述的是什么?)6,先读歌词,强调第三段和第四段。7,学唱第一乐段。
8,学会之后自己唱第二乐段和第四段。9,学唱第三段。
10,整体唱一遍。(有时间的话多练习几遍)
课堂小结:课堂生动有趣,学生感受清晨的情景以及用乐器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渔舟唱晚》,2,表演《晚风》
教学准备:
钢琴,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晨景》。描述的是早晨的情景,复习歌曲《晨景》。
2,大家想一想,早晨是一天的开始,那什么时候是一天的结束?晚上。
3,早晨起床我们会听到公鸡喔喔叫,看到花香鸟语,人们运动的情景,那晚上我们会看到什么情景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歌曲《晚风》。
5,范唱歌曲。(大家在歌曲里面都看到了什么情景)6,晚风吹到田野上,晚霞染红了天边…… 7,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来带着感情读一遍歌词。8,感受八六拍的节奏,感受强弱关系。9,学唱歌曲。
10,晚风的景色是非常美,非常安静的,所以我们唱的时候要轻声的,安静的。带着感情演唱。11,学习八六拍的指挥图。
12,分组演唱,一组指挥,一组演唱。
课堂小结:八六拍的强弱关系学生们掌握的不是很好,以后的课堂中特殊的节奏要着重去教学。
第五篇:格里格的音乐小品《晨景》
格里格的音乐小品《晨景》
清淡的九月,我们听了格里格的这首音乐小品,管弦乐《晨景》,它使我们的心灵充满了柔情和风轻云淡的美。
乐曲开始长笛的五音旋律和大管长长深沉的单音和谐共鸣第一乐句,仿佛是晨曦微露的东方还露着鱼肚白的静谧。
双簧管和弦乐和谐奏出第二乐句,与第一句对话,宛如看日出的两人在黎明等待中的低语。
弦乐如浓墨一般轻轻铺出,再次奏出美妙的主旋律,更似初升的阳光晕着海,荡着波澜,轻轻回旋。
乐曲进入第二乐段,是大提琴的深沉与提琴伴奏的婉约,仿佛我的血液充满了全身,仿佛深深吸到肺中最纯粹的氧。
主题用圆号和大管再次演奏,而那些细丝一样的弦乐飘飘洒洒充满空间,布满全景的温暖的色彩。
音乐还在飞翔,间或有单簧管和长笛伴着大管的伴奏经过颤音的撩拨奏着鸟儿的鸣啼。结尾处圆号的牧歌还在徘徊,音乐主题越来月弱,渐渐消失。
天光明亮
我们欣赏分析这首管弦乐小品之后,我们在《晨曲》的伴奏下,朗诵了巴金的《海上日出》乐曲长短和文学作品竟然完全一致,我的心灵在震颤,是不是大自然就这样安排好了音乐与文学的谐和美,不短不长正正好好在那里应和着,与国籍无关,与年代无关,与表达无关。
管弦乐《晨景》
(一)初听思考
你听到有那些乐器在演奏? 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么?
(二)听赏讨论
教师总结介绍:
《晨景》是《培尔·金特第一和第二组曲》第一组曲的第一段。过去也有人译成《清晨》或《朝晨》。它是《培尔·金特》这出诗剧第四幕里,培尔·金特流浪到非洲摩洛哥时的一段配乐。描写了那里日出和清晨美丽的景色。因为格里格本人并没有到过摩洛哥,对那里的音乐不熟悉,所以,创作出来的音调,仍然是北欧风情的。但是,格里格具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
他在给友人亨努姆的信里谈到《晨景》这段音乐时这样说:“这首曲子应当纯然作为音乐来对待。一切在于如何演奏。这是表现早晨的心情和想象。在强音第一次奏出时,是描写太阳正破云而出”。
《晨景》这支曲子基于一个美丽的牧歌主题写成。E大调,6/8拍,小快板。开始,由长笛演奏田园风的曲调,继而双簧管与之相呼应,好似牧笛在回响:这个主题在乐曲后半部分两次三番地向上方三度移调。第一次转到B大调上,第二次又从B大调转到D大调上,描绘太阳冉冉升起。最后,它又转回到E大调上。这一次是由弦乐组演奏的,它进行了引伸和发展,弦乐音色十分迷人,就好似一幅音画。
上面这个主题经过发展之后,大提琴演奏如歌的副题。这时小提琴用分解和弦为之伴奏。接下去,由大提琴、双簧管和大管再现主题。继而单簧管演奏神经质动机,好似遍地已洒下金辉,万物都已苏醒。这个美丽的主题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最后,乐曲在宁静、美好的气氛中结束。
(三)仔细品味
1、尝试欣赏
说说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用喜欢的方式记录音乐,如: 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等
2、分段欣赏
感受各段意境,如:
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3、完整欣赏
(四)拓展欣赏
1、听中忆。播放多媒体课件《晨景》的画面并听赏管弦乐曲,请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不同地方的清晨。
2、听中画。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晨景》,请学生画出自己听到和想象到的早晨情景。
3、听中唱。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晨景》的主题音乐,让学生随音乐哼唱下面简化的音乐主题。
4、唱中辩。教师播放录音管弦乐曲《晨景》,请学生仔细听听这两种乐器长笛、双簧管哪个先出现,并在书上标上顺序。
5、听中舞。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做道具或用身体的各部位来表示晨景,并随音乐舞动。如:表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早晨:柳树、桃花、小鸟的叫声、雾等。
表示海边的早晨有:海风声、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等。观看日出的情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