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5篇可选)

时间:2019-05-15 06:5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 文化艺术和体

育教案

第20

文化艺术和体育

内容提要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建国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成就辉煌。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XX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XX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XX年夏季奥运会(第29届)的主办权。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掌握

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本图片和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Z。xx。]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

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教学难点

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

导入新

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

文学的繁荣

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A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B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批《班主任》之类的好作品。)

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

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2根据100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A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

(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B你还可以从这张图片中感受到周恩来怎样的人品?

(作为国务院总理要日理万机,他却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来观看演出,说明他对人民大众文艺事业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无比关心。照相时,他谦虚地站立在郭沫若身后,甘居平凡之位,却在平凡之中流露出不平凡的伟大,这就是一代伟人令人敬仰的风范!)

3请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100页“文献资料•艾青的诗句”,提问:这些诗句中的“出发”和“到达”说明了作者的心境怎么样?

(出发=事业的开始,到达=事业成功。诗人借水手之口,表达了渴求事业成功的心境。)

4组织学生根据101页“动脑筋”:谁的做法正确?

(女生做得对,因为她明白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脚踏实地学好各门功。对于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她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阅读、练笔,准备好扎实的文学功底,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基础。男生的做法不可取。他也许会有偶然的收获,但基础太单薄,就象在沙滩上堆积砖瓦,最终是建不成高楼大厦的。)

•教师小结、过渡: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学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无论同学们将来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真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象郭沫若、老舍等文学大师那样,从文化知识开始,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为了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A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体操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卷起一阵阵“中国旋风”,获得大把大把的金牌。振奋了民族精神,张扬了国威。B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屡建功勋。容国团、许海峰、李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就象那长江后浪推前浪,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A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程,民族素质大幅度提高,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B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发展体育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体育的发展,使民族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国力。)

•教师画龙点睛:我国正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作用中不断崛起。我坚信,到了XX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全世界将欣喜地观赏到中国龙在东方盘旋升腾的壮观场面。

练习巩固

关于本103页的“练一练”,应提示学生分三点回答:

A从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来说,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程,民族素质大幅度提高,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B从典型的事例来说,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体操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卷起一阵阵“中国旋风”,获得大把大把的金牌。在悉尼举行的XX年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三,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弘扬了国威。今年,第28届奥运会即将在雅典举行,我国体育健儿正在厉兵秣马,届时能够展现怎样的风采,应当不会辜负人们的厚望。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由于中国体育水平举世瞩目,所以越来越得到国际体育界的信赖和支持,XX年将由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根据103页“动脑筋”:你愿为XX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希望大家学好各门功,特别要从上好日常的体育做起,自觉提高身体素质,学好外语,学好计算机技术,争取成为奥运会的运动员或志愿者。大家还要积极动员亲邻好友为XX年奥运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总之,要在XX年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体育水平高、人文素养好、环境景观美,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大中国形象。2完成《历史填图册》26页的题目。

3提醒学生预习下一。

当堂检测: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第20课教学案

邓州市课改联谊师生共用教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执笔:郭静审核: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蓝蓝的威尼斯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进一步学习移步换景和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3、欣赏威尼斯的独特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了解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从而开阔眼界,激发对世界对人类的美好感情。

重 点:文章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文色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难 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学习过程:

一、课前热身:走近威尼斯

查阅资料,了解威尼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积累词语(1)字音

舷()窗点缀()瑰()丽 荒芜()鳞次栉()比和谐()

(2)词义 瑰丽: 瑰宝: 鳞次栉比:

2、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思考: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哪些自然风光?可否只用四个字概括每一段落的大意,比比看谁概括的既全面又简洁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题意探讨

结合探究练习,思考课文标题的内涵

(1)课文题目特别吸引人,不说“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你认为好在哪?

(2)第五、六段,主要写圣马可广场的来历、建筑、特产、游客等,似乎与题目关系不大,对此你怎么理解?

2、行踪追寻

(1)学生自读课文,用笔划出表现作者行踪的词或句子,进一步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2)移步换景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法,运用这种写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3、品味语言

美的事物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绘,本文文章绚丽多彩,有许多比喻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有感情地朗读下列这些比喻句,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1)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118个岛屿,11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有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3)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四、达标反馈:

说一说你所在城市或乡村的魅力所在,要采用移步换景法

教(学)后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2)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分析对比历史史实、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分析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与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历史问题。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难点: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

[课时]

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导入新课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本目设置三个问题,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回答:

(1)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改革?

(2)怎样进土地改革的?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和作用?

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本目内容让学生看书回答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到1948年8月止,人民解放战争已进行了哪两个阶段的作战?

(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一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2、辽沈战役

(1)提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力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2)借助地图讲述辽沈战役经过,穿插提问:辽沈战役应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

(3)提问:辽沈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3、淮海战役

(1)提问:淮海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为什么要这样打?

(2)借助地图讲述淮海战役经过。

(3)提问:淮海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4、平津战役

(1)提问:平津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这样打的目的是什么?

(2)借助地图讲述平津战役经过。

(3)提问:平津战役有何意义?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让学生从书中归纳。

三、渡江战役

本目首先设置一个问题引起学生思考,以了解渡江战役前夕的形势;得出答案后,再讲渡江战役的经过,最后总结全课。

(1)提问: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玩弄了一个什么阴谋?蒋介石的这次“求和”与1945年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2)讲述渡江战役经过。

(3)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小结]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俗世奇人》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20课《俗世奇人》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俗世奇人》

二、授课学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

体会本色朴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色。难点:

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1、朗读法。知道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并联系表情朗读。

2、讨论点拔法。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用学生自主活动、合作研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联系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泥人张。

(二)、课前口头演讲,徽剧奇人绝技

多媒体播放话剧《俗世奇人》片断。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讲述课前搜集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师也可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酒婆、张大力、青云楼主、牙医华大夫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问意。

2、学生联系表情朗读,要求读出声调、预期,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貌,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

3、学生自荐,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示范朗读文章片断,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者。”顺势作朗读知道:朗读时对于“绝活”“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词语则应该用降调,应读出没落、受窘的情状,还应该表现出“码头”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神情;可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以增强表达效果。

4、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表现最佳水平。

(四)、课堂小结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虚实的高潮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五)、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大家共同明确。

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俗事”“奇人”?

2、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都是“奇人”,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在清洁结构有什么特点?

4、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六)、体验与反思

1、学生推选班里有绝活的小能人上台展示才艺。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一篇人物速写。

3、学生读自己的文章,然后集体评议。

(七)、布置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新文化运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和主要内容;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2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讲述,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新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促使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能力.(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变化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二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难点:对前期新文化运动口号的分析理解和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重点突破 “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发展要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解决本课重点内容。

① 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以及反对的旧道德到底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封建主义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②如何全面认识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注意阶级性和辨证的观点。③如何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介绍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④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主流;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适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哲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难点突破、对“新文化运动”意义及评价,提出以下问题:

①结合课前准备,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积极:思想解放、准备五四运动、宣传社会主义;消极:前期未结合群众斗争、形式主义偏向、绝对褒贬、资本主义范畴。)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实质。(民主、科学、爱国、求是等。)

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又激跃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法:启发读书,问题式,讨论式和讲述相结合.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

用心

爱心

专心 1

:(提问)辛亥革命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愿望,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又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追求民主共和的同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则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以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讲授新课

(板书)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政治局面黑暗。(主要原因)

2.经济方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便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根源)

3.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这使得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直接原因)

二、概况

1.前期

(1)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发表陈独秀〈〈警告青年〉〉一书,文章指出,青年如初春,如朝阳,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时期,号召广大青年冲破腐朽社会束缚,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反对专制和愚昧.激发广大青年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封建热情,〈〈新青年〉〉成为一个新的文化阵地.(2)前期的指导思想、主要阵地、主要活动基地 ① 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② 主要阵地:《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发表陈独秀〈〈警告青年〉〉一书,文章指出,青年如初春,如朝阳,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时期,号召广大青年冲破腐朽社会束缚,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反对专制和愚昧.激发广大青年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封建热情,〈〈新青年〉〉成为一个新的文化阵地.③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校长间,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倡导师生进行学术研究,首次

招收女生,聘请有名望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任教,讲学,使北京大学成为全国知识分子集中营,全国学术研究中心,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活动基地.提问: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中学,大学教育有什么启示?(让学生自由讨论)(3)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结合课本知识介绍民主和科学的含义),然后提问:这在当时有何意义?(学生思考,回答后总结)以西方资产阶级文明来批判中国的封建统治,在当时封建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不仅新鲜,而且反对专制,迷信,对科学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对激发广大青年及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具有重大进步意义.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是指儒家传统道德),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学生先看书)提问:为什么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必须否定封建礼教.(学生看书117页,了解陈独秀等人如何揭露,批判旧礼教? 总结:这些思想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勇敢战士.思考:这在当时对中国人来说有何影响?(师):揭示儒家,孔教,旧礼教的危害,有助于人们认清封建主义思想的本质,对启发中国人冲破儒家的束缚具有重大意义.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学生看书,后教师概括)胡适首先倡导白话文学,陈独秀提出鲜明口号,鲁迅成就最突出,他们从文学的形式到内容,全面批判旧文学,倡导新文学.(提问):从学过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文章,发现新文学有何特点?(总结):白话文,有标点符号,通俗易懂.把文学创作与反封建,反礼教结合起来,既是文学著作,又是反封建檄文;易为民众所接受,有力唤起民众积极参与反封建斗争.2.后期的新发展: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传播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意义;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思想条件.三、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影响

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分析其性质(讨论后,发表见解)性质: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a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b前期局限性:(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回答):

对东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或否定,没有同人民群众相结合,体现了其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四:小结

从1915年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伸,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是,由于领导这个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必然使运动带有局限性.他们忽视,轻视人民群众,把运动只限制在少数知识分子的圈子里.所以,新文化运动没有普及到群众中气,没有和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就限制了它的实际效果.1917年11月以后,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又增加一面新旗帜,有了新内容.中国的先进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 在就召唤了五四运动到来,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打开道路.用心

爱心

专心

思考并回答:

1.中国近代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答案:(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它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前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答案: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新,首先在于其指导思想新,它的前期以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对传统的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更成为新世纪的曙光。其次,新文化运动内容新:民主科学两大旗帜前所未有,在中国起了震聋发聩的作用,白话文也是对旧文化的巨大改革;第三,新文化运动来势之猛前所未有,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礼教的老巢孔家店,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北京本来就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新青年》创办不久,即将编辑部迁往北京,而北京大学这所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在蔡元培任校长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等人都请到此校任教,因而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3.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我们今天还在广泛宣传儒家思想,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答案:新文化运动开展之机,正是尊孔复古逆流猖獗之时,且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认为,中国之所以黑暗、落后,中国革命之所以屡次失败,其原因是由于以儒学为代表的几千年封建毒害的结果。所以,在当时彻底批判儒家思想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儒家思想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乃至在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既有其民主性精华,也有其封建性糟粕,我们今天应对其进行批判的继承,使其民主性精华继续发扬,以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重点阐释】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根源、发展概况及有关认识

根源: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前期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发展: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举起社会主义大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新内容。

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传播了科学和民主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对东西方文化也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

2.有关对新文化运动前期口号的认识 口号:民主和科学。

用心

爱心

专心

含义:“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某些唯心主义社会科学理论。

评价: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

3.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的原因及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

原因: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由于儒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因而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找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又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因而,反对封建主义,在思想领域就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认识:前期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当时还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由于阶级和思想方法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因而也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4.新文化运动前期三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三项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面大旗,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封建愚昧和迷信,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和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和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所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提倡新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以儒学为基础的旧道德是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典例剖析】

[例题]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和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主义者就封建专制问题提出许多思想主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2)上述基本观点有何不同?

(3)产生上述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什么?

参考答案:(1)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戊戌维新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反对专制,主张把中国建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黄宗羲主张限制君权,未涉及制度;启蒙思想家提出用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民主主义者主张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

(3)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戊戌变法时期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大量传播。

【课时演练】

一、选择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该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在思想上实行尊孔复古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答案:A 2.该运动兴起的思想文化背景是

①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 ②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广泛传播 ③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④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3.该运动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反对复辟倒退的斗争

B.中国传统文化的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传播西方文化的运动

D.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分析: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A项是不正确的。这一运动彻底地否定了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因此B项也可以排除。就C、D两项而言,D项明确指出这一运动的“反封建”性质,应是最佳答案。

答案:D 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指

A.主张民主和科学

B.坚持反封建

C.倡导学习西方

D.反对尊孔复古

分析:就四个选项来讲,A、D两项都是新文化运动所特有的,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因此首先应予以排除。就B、C来讲,倡导学习西方仅是三者内容之间的联系,而坚持反封建则是三者本质的相同点,因此,B项应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最佳答案。

答案:B 5.在运动中,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答案:B

能力提高: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5~8题: 6.在这场运动中,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苏维埃体制

D.人民民主制

用心

爱心

专心 6

分析:判断新文化代表人物的政治主张,主要根据其政治派别和思想主张。他们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此时尚未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所说的“民主”,是指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答案:A 7.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实质上是为了 A.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B.彻底反对儒家思想 C.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D.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答案:D 8.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孔子与宪法,渺不相涉者也。吾今于此标题,宁非怪诞之尤?然于怪诞标题之前,久已有怪诞之事实发见。„„怪诞之事实者何也?则宪法草案中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之事是也。

——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材料2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现在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回答:

(1)材料1中的“怪诞之事实”发生在谁统治时期?这种“怪诞之事实”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文化领域推行什么政策?

(2)当时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两位先生”是指什么?其本质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2)由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统治,军阀割据混战所造成。

(3)是“民主”和“科学”。“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某些唯心主义社会科学理论。

10.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反封建思想主张有何特点?与两者相比,新文化运动中有哪些更进步的思想主张?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分别指出三者在反封建方面最明显的不足之处及其产生这种不足的原因。

参考答案:特点: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用西方的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

用心

爱心

专心

级民主革命思想。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要求推行资本主义,但未触动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主张推翻清政府,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维新派主张用改良的方法,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

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对封建主义的儒家传统道德、旧礼教进行了批判。新文化运动后期,一批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用新的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

维新派缺乏反封建斗争的勇气,脱离广大人民,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缺乏对封建思想的彻底批判,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彻底推翻封建势力;新文化运动前期,先进的知识分子没把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也存在着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偏向。

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板书设计

一兴起的背景: 1政治方面 2经济方面 3思想文化方面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2 前期指导思想 3领袖人物 4活动阵地

三、前期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后期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 新文化运动性质及评价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用心

爱心 专心9

下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教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案(人教新课标九下)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创新教案 从容说课 这两则故事均选自《庄子·秋水》,讲的都是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和惠子截然不同的生活志趣。故事富有趣味性,情......

    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教案03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主要革命事迹,学习制作大事年表。 2、过程与方法: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

    初二历史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悦考网www.xiexiebang.com 初二历史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

    2018春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教案: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了解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知识与能力 掌......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收复新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3课 收复新疆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史实。 通过引......

    人教小学美术四上《第20课漫画欣赏》word教案

    第20课:漫画与动漫欣赏 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审美能力。2.增加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漫画作者的创作初衷和表达的想法。课前准备:漫画图片和动画片段 授课过......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教案 北师大版

    第20课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课程标准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了......

    八年级(上)历史(人教)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1.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2. 中国的禁烟,使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来维护鸦片贸易,在1840年6月,发动鸦片战争。 3. 1842年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