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学、体检”式是课堂教学
“自学· 体验”式课堂教学
“自学·体验”式课堂教学,以弘扬“生命活力”为着眼点,以目标评价、反馈矫正、自学指导、问题体验为表征,是目标教学与新课程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它是沿着以下线索展开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激发学习情趣、揭示研究主题是创设情境的两大任务,突出问题性是创设情境的重点。明确、清晰、可操作的学习目标由师生共同制定,并在课前予以出示、朗读。
二、在自学中体验,展示学习成果
1.自学。教师简洁布置自学任务、出示自学问题,在规定自学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先独立学习,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小群体合作完成。
2.展示。在教师组织下,学生展示初步自学成果。展示的重点是个体难以解决的部分和小范围内交流也难以达成的研究内容,分层次、突出重难点是展示的两大特征。
3.总结。展示的目标在于生成研究主题、达成统一认识。学生的总结划分成了三个层次:研究了什么内容、学到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困惑。
三、限时检测,达成学习目标
在不少于5分钟的时间段内,教师出示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测试题目,题目控制在基本知识、技能,学生当堂完成并集体纠正。
第二篇:什么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什么是“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2006年,我校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经过近一年的试点和研究,形成了“小组合作式校本课堂”,该课堂有八个教学环节:明确目的——提出任务——自主学习——尝试新知——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成果——知识生成。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通过进一步实践,我们总结出“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此模式教学流程是:公示任务、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尝试新知——合作探究、举一反三——测评反馈、展示成果——归纳小结、构建网络——拓展延伸、实践探索。此研究成果获得冷水滩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省、市专家的指导,我们潜心实践,提炼出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改革过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目标,打造生态课堂,培养阳光学子。
一、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涵
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是以学生个性化学习为基础,以合作交流为平台,以寻问探疑为主线,以创新思维培养为目标的生态课堂。重点是引导学生个体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去探讨问题,用有创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强调师生主动参与、平等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课堂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营造一种有序、积极、愉悦、自然的课堂氛围,展现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的和谐之美和思辨之美。
二、马坪“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由“学习导航——自学提问——合作探究——测评反馈——拓展延伸”等五个环节组成。
学习导航
课前,教师用小黑板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板书公示,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自学提问
学生跟着导航目标,在预习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并能提出个性化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生成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归纳整理,为下一步合作探究打下基础。合作探究
针对生成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学生之间相互点评,讨论解题的方法,领悟蕴含的道理。
测评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具有一定梯度的题对学生进行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巩固提高。
拓展延伸
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提出一些与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使课堂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到课内外的和谐统一。
三、“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我们的“自主探究式”课堂主要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低起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就如同游戏,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做到了让学生想进课堂、想提问、想读书,课堂上不再有睡觉的现象。第二,原生态。我们的课堂是自然、本色的课堂,散发出浓厚的乡士气息。一是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自然状态,有自主学习的平台,有个性化的提问,有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提问时,十面埋伏;辩论时,面红耳赤;抢答时,你争我斗;成功时,欢声雀跃。二是让学生有自然学习的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动自由,如鱼得水,可站、可走,可说、可笑,可论、可写,营造了自由、平等、和谐、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三是让学生有自由合作竞争的机会。课堂是学生自由、平等竞争的“舞台”,有小组和小组之间(提问发问)的竞争,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回答、争辩)的竞争,有小组之间团体表现精神的竞争,学习就像是游戏,既紧张、活泼,又激烈、精彩。四是让师生有平等交流的平台。课堂上,没有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更没有了老师的呵斥与监督,这里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舞台,老师置身于学生之间,时而参与那个小组讨论,时而来到这个小组交流。师生之间既平等又互相尊重,既严肃又亲密和谐。
总之,“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追求课堂学习环境的自由、和谐;学生学习行为的超脱、奔放;课堂教学的民主、开放;课堂思维的求异、创新;课堂教学的乐学、高效。让课堂“沸腾”起来,充满个性化学习的气息,焕发勃勃生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快乐,享受幸福。
第三篇:活动式课堂教学初探
活动式课堂教学过程初探
内容提要: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从知识的权威到知识的组织者的转变,从“教书先生”到“灵魂工程师”的转变。设计一个以“读、说、写、做”为基本框架的活动式教学过程,以替代以往“复习提问、新课讲授、练习模仿、小结作业”形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平台,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提取信息,激活气氛,整合教学内容,发展探索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全面启动了,带动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带动了教学手段、技术的更新。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意味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了自主求知、自主发展的特点的主动学习者。作为数学教师,我应充分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在师生们共同参与下,在平等的对话中,完成整个“活动式”的教学过程,努力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努力做到从知识的权威者到知识的组织者的转变,从“教书先生”到“灵魂工程师”的转变。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激活学生自主求知的热情和能力,组织一个以“读、说、写、做”为基本框架的活动式教学过程。
一、读——提取数学信息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波利亚
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应重视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学习方法,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因此,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表达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即怎样读懂数学问题,甚至把非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重视数学语言的学习
伽利略说:“宇宙是一直对我们的目光开放的,但是我们如果不首先学懂它的语言,并学会解释用来书写它的那些符号,就不能了解它,而它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数学语言是数学交流的载体,也是表达数学的媒体,数学语言主要有三种,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语言各有魅力,教材的知识结构线索、推理过程关键环节的文字说明,重点概念和性质定理及运用条件,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一般用文字语言描述,它生动、明确,让人容易理解、记忆。而一些公式,几何教学中的论证过程往往借助符号语言表述,它简练、深刻,使用方便。一些示意图、表格及解题中思想分析图等,则用图形语言表述,它简洁明了,形态优美,作为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联络和补充,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数学语言的掌握将为读懂数学创造条件。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加强数学语言的互译训练,以促使数学语言的发展。如在学加法交换律时,我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个班上课时,通过(-2)+(-3),(-3)+(-2),17+(-5),(-5)+17等计算,先鼓励学生寻找规律,并用文字语言组织说明,再抽象成符合语言,即用字母公式表示,然后练习巩固。在另一个班上课时,直接出示公式,学生记忆并练习,练习的错误明显增加。事实证明数学语言的互译训练激发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灵敏性,对数学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读数学的情境
在平时教学中设置一些读数学的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传达的意义,有利于学生读能力的提高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为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我选用了一个故事形式的题目:从前有一个穷人走在路上,当他走过一座桥时,碰到一个魔鬼,魔鬼说:“你有钱吗?”穷人回答:“我没钱,我口袋只有几个铜板。”魔鬼说:“我让你每过一次桥,口袋里的钱就增加一倍,但是每次一过桥你必须给我24个铜板。”于是穷人从桥上走过去,果然口袋里的钱增加了一倍,于是给了魔鬼24个铜板。又从桥上走回来,钱又增加了一倍,但是这次穷人的口袋只有24个铜板,于是穷人的钱全部被魔鬼拿去了。我先问学生:“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读取什么数学信息?”学生很感兴趣,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穷人的钱成倍的增加,假设原来是x个铜板,过一次桥变为2x”,“穷人的钱越来越少,每过一次桥减少24个铜板”„ 我再问:“穷人原来有多少钱?”于是列方程变成水到渠成的事。学生们读懂了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把数学化了的问题进一步符号化,巩固了学生读数学的能力。
3、读数学延伸到课外
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将读数学延伸到课外。在课外推荐学生看一些数学方面的书籍,组织一些读书活动,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了解数学问题具体的提出、解决和应用,提高阅读水平,增加对数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同时也拓展了数学课堂的容量。
二、说——激活课堂气氛
说数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叙述自己参与知识探索活动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探索发现的数学结论,发表自己各种不同的解题见解,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产生的疑问,畅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我国传统教学中,师生等级观念较重,所谓“尊师重道”,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虽然有利于教学管理,但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影响了教学的良好效果,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陈述等形式说数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气氛。
1、提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问题和想法,对学生的一些创新思路,一些虽不完整但却富有创意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即使是浅显的问题,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记得在学有理数的加法时,一个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1+1为什么不等于1?这个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平时也很调皮,他提问时有点恶作剧的性质。问题一问出,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我当时很气愤,但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给学生们讲了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我说:“你的问题问得很好,爱迪生小时侯也问过老师同样的问题,他的理由是两根蜡烛可以熔为一根。老师相信你长大后也会很有出息。”经过这件事,这位同学上数学课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进,慢慢地开始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了。每节课我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提问,在提问中,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发展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有些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在学了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在3点和4点之间,钟面上分针和时针在什么时候重合?有学生就问:“能否跟在圆形跑道上跑步的追赶问题一样考虑?”学生能将时钟问题与追赶问题联系起来,说明提问对知识的内化起了促进作用。提问是求异的开始,是探索的前奏,我们在教学中应给予保护,给予鼓励,决不能因为问得新奇或意外而给予训斥或置之不理。
2、讨论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学生能发现、解决的问题,我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寻找一定的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交流讨论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集体讨论主要是指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议题,教师参与其中,这种讨论较适合思考余地较大的议题,有利于培养胆子较小的学生的积极性。小组讨论是指教师设计一定的议题,分小组讨论,各小组的组长负责分工,教师巡视,各小组记录讨论过程并在班内交流,这种讨论能发挥每位同学的能动性,在各个小组中产生竞争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们从安静地坐着听我“讲”,到自己轻声地自己“讲”,到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甚至是敢于争论。我看到了学生们丰富的思维活动力量。
3、陈述
新课程的教材为了降低难度,突出重点,有些概念没有明确指出,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如在《生活中的立体几何》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自己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于教材没有定义的几何体,让学生自己命名,并肯定他们的“非数学化语言”,学生们很有成就感。我还经常在一节课快结束时,鼓励学生陈述自己一堂课中的收获和疑惑,学生说得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是比老师格式化的“课堂小结”效果明显好,并且唤起了学生说数学的积极性。
三、写——整合教学内容
我国中学生对于数学技能的掌握在熟练、“自动化”方面基本达到要求,但由于缺乏自身的感悟与思考,故在理解程度、概括水平上有所欠缺。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写数学,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写数学不仅指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规范的书写,也指写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成果。
1、书面练习
在以往教学中,总是教师先讲解例题,学生模仿练习,表面上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但这样也容易使学生在解题时不肯动脑筋,思维定势,久而久之,数学思维疆化,很难突破常规。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我在出示例题之后,只是略作点拨,或者让学生讨论,而后就请学生板演或书面练习,然后一起寻找书写方面或技巧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指出、纠正。这样的练习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们思维非常开阔,一道题有时会找到多种解题方法。比如在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时,有的同学用了估算的办法,有的同学利用计算器求近似值再比较,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作差法,有的同学提出了作商法,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书写渐渐规范了,并且提高了数学分析能力。
2、记录
在数学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记录一些学数学的心得体会、疑惑、研究成果。在小组讨论中,要求有同学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过程、结果,然后在班内交流。在一节课结束时,要求他们再记录下本节课的得与失。在一章结束时,和学生一起写教学的体会,并在班内交流,学生们提出的一些有创意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好的方法,我鼓励他们及时记录,整理成小论文。有时还要求他们完成实验,记录下一些真实感受、实验收获等。
通过写数学,人类经验与个人经验融合,情感与理性直接对话,从而让数学走进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
四、做——发展动手能力
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数学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多提供学生做数学的机会。做数学不仅指单纯的数学题目的练习,主要是指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知识。如在学《截一个几何体》之前,我让学生们准备马铃薯、萝卜、泥土等做成的几何体模型,课堂上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切割实验,纷纷找到了答案。我在旁边及时巩固每一个知识点,使学生们在切泥土的过程也学到了知识,而且印象深刻。在学《字母表示数》这一节课中的“a能表示什么”时,我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代数式”的含义以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在游戏中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体会为什么要学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动手实践获得了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初步形成了符号感。做数学为数学的重点由“数”转向“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在教学中,由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个人“表演”,让学生在“做”中动脑筋、动手,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追求。
在新课程教学中,数学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师也不再是权威的支配者,而应从每一节的基本内容的设计着手,改变以往“复习提问、新课讲授、练习模仿、小结作业”的课堂形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平台,以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搞),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夏万保《略论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艺》,季素月《数学技能教与学的若干思考》,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1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四篇:“餐桌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所谓“餐桌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围成一圈,像在家里的餐桌上围成一圈一样,不同于过去传统上的“插秧式”课堂教学模式。“餐桌式”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大力提升办学品位,切实做到减负增效。学校决定从2013年11月6日起开展 “餐桌式”教学。为了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陕西省教育督导团颁布的《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践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育品牌,争创县、市名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餐桌式”教学在我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餐桌式”教学仅有形式上的要求,还没有完善、成熟的模式,在这个大框架下,构建高效课堂,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历史性机遇,当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必要性。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全省教育的一项重要评估指标,正值我县创建教育强县的关键时期,学校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励精图治,培养教师,践行改革,在创新的基础上走上成功之路。
三、工作安排
因为我们是在摸索中前行,为了求稳求好,我校“餐桌式”教学实施是这样安排的:
时间安排:从2013年11月6日起开展试行。
任务及要求:探索“餐桌式”教学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所有教师教师定期开展研讨会,积极参加听评课,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和提高,每月对“餐桌式”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反思总结,写出心得体会;积累经验,改正不足,并互相交流,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方式,细化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提交相关总结材料。
四、保障措施
1、领导小组及其职责。组长:沈绍瑞(校长)副组长:胡大年(工会主席)成员:全体教师平时办公有马静负责。
2、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以调动教师积极性。(2)、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在教师考评上应充分肯定教师在“餐桌式”教学课改中做出的成绩,应看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和过程中收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
由于“餐桌式”教学没有现成的套路可循,因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总结,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试行期间,教导处坚持经常性的下班听课,每周召开碰头会,教师谈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教学环节中的细节,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模式加以推广。
五、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参与“餐桌式”教学实验的教师、领导,要认识到这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认识到只有实施课改、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有出路。我们是先行者,我们的行动关乎学校的发展,要坚定信心,坚信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
2、加强领导,全力推进。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实验职责,发挥引领作用。领导小组组长要把握大局,引领方向、协调统筹;领导小组副组长要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针对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合理化建议;领导小组成员要具体落实实验工作,坚持轮换下班听课,及时与教师沟通和向组长反馈情况,把课堂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总结,在工作会上交流,总结成文,供教师教学参考。学校要利用教工会、校园网等,搞好“餐桌式”教学工作的宣传与讨论,大力营造舆论氛围。
2、总结提高,形成特色。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做好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乐学为会学,变会学为愿学,决不能放手不管,放任自流,质量滑坡;要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学校教学方法,体会他们的教学理念,融合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教情、学情,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敷衍应付;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总结提高,在实践中探索、打造出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4、加强管理,严格奖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使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收集好相关文字、视频资料,及时总结,归纳整理,形成材料;教导处抓好管理、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学校有关奖惩制度,奖罚到位;学校将实验教学纳入绩效考核,设立单项奖,每学年培养和打造1名“餐桌式”教学先进个人,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五篇:五步式课堂教学反思
“五步式”课堂教学反思
语文 教学反思 一年级 罗娟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推出了“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实践和探索,反思自己和教研组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当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我们不可盲目跟风,看着别人的模式,照搬照抄!如果盲目跟风和不切实际的照搬照抄,打造高效课堂肯定是一句空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和自我风格,构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五步式”课堂教学改革,我从语文低段 教学作如下反思: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二十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五步式”课堂教学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我抱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在观摩、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五步式”课堂教学中要尽快转变观念转换角色,逐步摸索,大胆尝试,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课堂。
二、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能力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呢?
1、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展示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2、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3、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点拨”这一环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4、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练习”这一环节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才能使课堂高效。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