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5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第一篇: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摘 要]随着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推进,我国对国际性、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双语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进一步适应国际交流而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强调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以及因地制宜地选用和开发双语教材等相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会计学 双语教学 问题 措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等财经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加强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和经验总结,推进高校本科会计学双语教学工作,现对湖南大学会计学院的本科学生就会计双语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2份,其中有效问卷284份。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女生有186人,占总人数的65.49%,男生98人,占总人数34.51%。以下是有关本次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析,通过以下分析试图对高等财经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双语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一、会计学专业(本科)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选修双语课程的基本情况在284份有效问卷中,高达240人觉得双语教学很有必要,并且有180多人参加了会计双语课程,而且其中分别有55.99%和22.71%的学生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参加双语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外语知识和能力以及开拓国际视野和意识,而且在学习中,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双语学习的乐趣。而且有57.75%的学生建议双语教学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视觉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在中文教学和英语教学时间分配问题上,30.99%的学生选择40-50%的课时用英语教学,28.17%的学生可以接受60-80%的课时用英语教学,而且有42.96%的学生认为一般一周开4节课时的双语教学课程比较适宜。

(二)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情况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会计学院学生对双语教学基本持肯定态度,而且英语水平与认可程度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率高达80%,而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率仅为40%。在被调查的284名学生中,其中有14.08%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效果非常满意,教学模式新颖,教学内容丰富,理论体系完整,能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进展,28.8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完成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讲解透彻,对双语教学基本满意,42.25%的学生反映教师未完成教学内容,知识体系零乱,双语教学效果很一般,甚至有14.8%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并没有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也不利于专业知识学习,知识接受与记忆率低,双语教学效果较差。

(三)学生对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在回答以后是否愿意再次选择双语教学课时,55.4%的学生选择很愿意,37.1%的学生表示会考虑,只有7.5%的学生表示坚决不愿意再次选择双语课程。另外,通过对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时,呈现以下特点:

1、双语教学开课对象偏重高年级。在被调查对象中,认为每个年级都可以开设双语教学的学生大有人在,其中分别有30.28%和24.65%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认为在大

三、大四时开设双语课程较为合适,这跟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有一定的联系。由于双语教学首先应立足于本专业,而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渐进过程,大

三、大四的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此阶段开设双语课程较为合适,但是由于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双语教学活动,首先在开设了专业基础课后的一个学期可以开设一门较为简单的双语课程,然后再等到高年级时开设另外一门双语课程,这样不仅可以改进双语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提高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2、改革现行的双语教材。学生对双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很不满意,其中67.5%的学生要求改编现行的双语教材,由于我校目前使用的双语教材一般是国外的教材,不仅需要学生要具有相当好的外语功底,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根据统计结果发现只有15.1%的学生能按照教师要求阅读全文,课前能够读懂教材的学生比重仅为9.1% ,课后能看懂教材也仅16.6%。因此,根据目前的现状,改革现行的双语教材已是大势所趋了。而在教材的改编上仍然35.63%的学生选择国外原版教材,48.81%的学生要求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辅之中文注释的导读本,而选择使用中文教学参考资料的仅为15.56%。也就是说,选择了双语课的学生,大部分愿意用英文版教材,同时辅以中文版的导读本较好,如果没有中文版的导读本时应该强调老师的讲解能力。

3、师资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分析时,其中有60.44%的学生觉得师资是一个关键因素,29.79%的学生也很看重教材,9.7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可见师资在学生心中关于提高双语教学效果问题中占何等重要的地位,大约有六成左右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得益于教师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外语功底,他们希望任课老师的口语流利,张口就能说外语,而且善于循循善诱,诱导学生由“哑巴”变为能口若悬河的专业骨干,能适应国际化人才战略的需要。

(四)目前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双语教学教材情况分析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的使用对于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每次在授课的第二周和课程结束前,笔者分别就阅读英文教材、听英文讲解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授课第二周进行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适应情况,有没有建议和要求,以便于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课程结束前的问卷调查在于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全面了解教学效果。现将第一次、第二次授课及课程结束前有关阅读英文教材及听英文讲解有关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2所示。

1、从“阅读英文教材难度”的数据看,学生在阅读英文教材上还是存在较大困难的。在三次问卷中,学生认为自己能轻松阅读英文教材的比例分别为55%、40%和26%,呈逐次减少趋势,这与在后来的授课中越来越强调阅读英文课本有关。在课程结束前,课内讲解、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以及实验都与英文课本紧密结合,使得阅读英文课本成为必需,因此学生较多地感到了阅读上的困难。

2、“阅读英文教材时存在的问题”的数据反映了学生阅读英文教材时困难程度是逐渐增加的。这可能是因为前几次上课所选内容都是通俗易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阅读难度有关,而且在阅读课程中,学生感觉最大的困难来自于专业词汇问题,由于学生从以前阅读英文科普文章转变到阅读英文专业教材,对于专业词汇的理解和把握有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必须首先学好会计专业课,且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才能够克服阅读障碍。

3、“听英文讲解难度”这一项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听英语讲解和阅读英文课本相互关系。学生能轻松听英文讲解的比例分别为15%、26%和31% ,呈增长趋势。联系考虑学生中能轻松阅读英文教材的比例,可以推断强调阅读英文课本、并且教学各环节紧密围绕课本对学生听懂英语讲解有很大帮助。

二、促进会计学专业(本科)双语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双语教学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涵义,不能简单的理解是英语教与学。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新的先进教育理念。注重进行启发性教学,尽量用实例或例子来介绍会计理论与原理,要采用先进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两种语言,接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要不断地改善双语教学硬件和软件教学,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筛选教师参加进修,加强任课老师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提高,从而达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二)因地制宜地选用和开发双语教材针对学生要求使用原版教材的要求,但又受到专业水平和专业词汇限制的情况,在选择双语教材上要因地制宜。在引进了高质量的英文教材的同时,节选重要章节改编,制作讲义,覆盖全部教学计划的内容,然后发给学生作为教材。既可以保证教材质量,也突出了专业重点,减轻学生学习上的思想负担。在精选教材以后,课程的重点就凸现出来。教师根据精选的重点准备好PPT,每章配有10-20个突出关键概念的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配备注释,包括关键词组、章节中的讨论要点及增补材料,大大节省课堂时间,不仅积极促进专业教师教学的教学主动性,而且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增大信息量,保证了课程效果和教学进度。

(三)强调外语语言教学与学科内容的有机整合会计学教育是一门技术性的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其理论性较强。因此,对于会计双语教学实践任务的顺利完成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语言教学跟会计专业知识的有机整合起来,而且需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改革双语教学的征途中必须首先注重外语环境的营造。为增强学生主体的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能力,进一步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专业英语的氛围,如创办专业英语报刊、专业英语角活动,同时要求教学和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多用英语交流,以提高专业口语能力。在此基础上,强调会计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双语会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开设国际跨国公司,辅导学生进行企业的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和重大的投资决策分析。综上所述,目前湖南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双语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问题也同样存在。关键是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学科特点,推行合适本校本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营造一定的学习环境,加强组织,使双语教学水平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2]武晓峰.双语教学与高等素质教育探析.高教论坛.2003年第5期.[3]苏秦.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第10期.[4]米大丽.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及探索.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第1期.

第二篇: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与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

西充田家炳实验中学

庞春艳

高中是人一生中最有朝气和理想的阶段,他们大多敢做敢为,但思想容易偏激,对待价值观、生命观、自由观有待发展,心理健康状况不稳定,此时若引导不够,会使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对其语文教学也造成很大损失。

一、我对我在语文教学中接触到的高中生心理障碍总结了以下三类情况:

(一)骄傲型

2012级一男生,学习成绩优异,但非常骄傲,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爱和父母耍脾气,和班里同学关系不好,对老师的问候极少,但是班里任何活动都少不了他,少了他便搬弄是非,认为干好什么事情非自己莫属。心理状况差,一遇到挫折,就和家长闹离家出走,一上语文课就和我唱对台戏。

这类学生精神脆弱,过分看重自己在家、在校的位臵,心胸狭隘,很少考虑他人的想法,很少分析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难以经起挫折的考验。

对策:我尽量心平气和同他讲解所出现的问题,深入地去探讨如何解决此问题,规劝他不要对待什么事总是意气用事。应他学会冷静分析,学会宽容,学会和别人相处,任何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任何人在每个方面都不会高人一等,语文成绩好然而别的方面比较差,也不是这个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除去语文,应各科都优异,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无所谓型 2012级一女生觉得任何事情都和自己无关,家长说家长的,教师说教师的,什么事都无所谓,成天混日子,有时过分“清醒”,就似看破红尘,对人生厌恶甚至淡漠,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极度缺少这个年龄段所有的理想、思考和激情。

这类学生难以有自己的抱负,缺少动力,很少有快乐可言,对任何事情不闻不问,什么事情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策:任何事情只有投入,才能享受整个过程中的乐趣、幸福,甚至是泪水,才能让自己很认真地去思考自己走过的路,这是成长的过程,也是成长中的收获。我作为语文教师,经常启迪这类学生多去尝试,多去探索,让他们多读励志类的书籍,去丰富自己,而不是让自己的心灵一片荒芜。

(三)自暴自弃型

2012级一男生,过分看中当时入学时的中考成绩,在成绩下降时,便身陷自卑的泥潭,认为自己越来越笨,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语文的料,父母给予的期望值过高,不是鼓励而是挖苦,而我作为他的语文教师也没有抓住他的心理发展特点,放弃了他,这个学生最终在这样的环境下放弃了学习,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网上活动,甚至有了自残和自杀的念头。半年之后,接触并参与了社会上的混混组织,此时家长和教师的规劝已经难起成效。

这类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的立足之本,(因为成绩的好坏还是当前社会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很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这其实是不足取的),学习好就一切都好,学习坏就一切都坏,使得自己的自信心越磨越少,最终放弃自己,包括学习和道德的培养。又如2012级一个内向的女生,上课时我很少提问她。有一次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原因是她在一次测验中把第二卷中所有的名句填空和现代文都答错了,只得了三分,很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成绩和以前相比直线下降)我没有去问她这次为什么考得更糟糕,而是和她聊天,问她最近的状态,将来的理想,曾遇到过的困难,有没有尝试去做自己以前不敢想的事。说着说着她就哭了起来,我拍拍她的肩膀问她为何如此难过,她说:“语文老师,我父母虽然在物质上对我很大方,但在学习上总是挖苦我。从小学到现在,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来,更没有和我谈过心,你是唯一一个把我叫到办公室里来谈心的老师,我很感激你老师。”我当时看她掉泪并说出这样的话来,很震惊。我安慰她:“以前的老师并没有忘记你或者疏忽你,只是工作太忙了,没有抽出时间和每个同学都沟通罢了。”我的理由实在有些牵强。只是这次谈话后她变得开朗了,和同学的关系搞好了,语文成绩也有大幅度的上升。

如果不是因为她这次的成绩比以前更糟糕,我会不会也不注意她,更不会关注该生的内心状态?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她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可能很多老师和我以前一样也疏忽身边的学生。

对策:培养学生正确的成败观,告诉他们成绩偶尔下滑是学校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家庭、教师和社会应该注重素质教育的内涵,切实转变观念,成绩只是衡量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过分关注成绩会贻误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记住:你鼓励的语言很重要,你善意的行为很重要!因为你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善意的举动,可以影响一个学生内心的情感,甚至一生。

二、产生原因: 通过我在教学中掌握的经验,分析一下以上三种高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高中生思想敏感,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导致自身的心理问题。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和家长有代沟,某些家长的观点已过时,认为学习好才是高中生在校的最根本的目的,而且某些家长的做法过于偏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产生。

2.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不够,很少用语言去激励学生,有的教师甚至用冷嘲热讽的言辞伤害学生自尊,或者轻视有心理缺陷的学生。

3.社会很少去关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解决的办法:

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大多从小生活环境相对平顺安逸,父母相对比较宠爱,再加上高中生的的抗压性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一旦遇到挫折就无所适从,极容易寻找极端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

1.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高中生是一生中心理活动旺盛的时期,这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关键时期,学生有自己的天性,不可随意抹杀他们的创造性。家庭、教师、社会都应尊重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期望值过高,超越了他们的发展规律,带来的损失将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难以弥补的悲哀和失败。要遵循他们心理的发展规律,消除学生过多的怀疑感、羞耻感、内疚感、自负感和自卑感。2.保护学生自尊心

自尊是一个学生的底线,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不要贬低或轻视他们,给他们心理减轻压力。每个高中生的自尊都不可以被践踏,家长、教师应避免过激的行为或言辞,保护好高中生的自尊心。

3.家庭教育方式要得当

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家长过高的期望竟成祸首。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帮助他们在成长路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平等的心态和他们分析解决的办法,切忌粗暴的行为,无故猜疑和冷嘲热讽。

4.来自教师的关怀

教师要避免给高中生分等级,尤其是把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划为较差的一组,这样容易使其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和颓废感。多关注他们,多关怀他们,课上适当提问他们,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对他们给予的答案耐心分析,适时地表示赞赏,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教会学生自我调节、自我输导的能力,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必须与时代同步,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培养性格比什么都要紧。

5.整个社会的关注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了高强度的激烈竞争时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素质教育正在进行,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行为,就没有健康的社会!社会应该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给予正确的点拨和指引,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关系到中国未来的一代。

总之,家长、教师和社会要注重语言和行为,使语言像雨后甘露润泽他们迷茫的心灵,使行为像灯塔指引他们前行,让高中生用乐观,豁达的心态迎接未来。

第三篇:教学问题分析与措施(范文)

一、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参与学习,更不去想怎样解决问题

2、学生的竞争意识淡薄,对于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和同学竞争学习的意识,别人怎样刻苦学习与自己无关,别的同学都会了知识自己不会也不着急

3、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数学计算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学生对学习物理现象很感兴趣,但一接触到物理公式进行计算就无从下手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只满足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课后根本没有复习和巩固的过程,做题时不仔细审题,不会认真思考,对所学知识也不会运用

二、自身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自学的问题重视不够

2、在导学案的编制方面不够认真,应该体现导学的思想,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诱导。

3、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应该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将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

4、在课堂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没有将学生真正的调动起来

5、在建设小组合作问题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不够清楚,大部分小组仍然很松散,没有形成合力,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6、在对学生学习评价方面,没有发挥出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等方面的作用,对激励性评价语言很吝啬

三、改进措施

1、以学生为本,多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把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学生的习惯。

2、关于导学案,应该体现出诱导,指导的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出诱发性、过渡性的问题,分步达成教学目标,并进行及时反馈。

3、在预习方面,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培养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出记号,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并通过学生互学组内群学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4、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组长的培训和指导,明确组长的检查督促安排等工作职责

5、在学习过程中多利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能随意打击嘲笑学生,对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关注。

第四篇:与中小学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经典及内容

与中小学道德教育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经典及内容

1、传统文化经典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千字文》、《朱氏家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选》、《墨子选》、《老子》、《易经》、《唐诗选》、《宋词选》、《史记选》、《历代诗词选》、《历代美文选》等。

2、传统文化经典与小学(含幼儿园)德育相结合的主要内容:

(1)提倡“勤俭”,珍惜劳动成果。如唐诗中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成由勤俭败由奢”等诗句,《老子》有“去甚、去奢、去泰”等语。

(2)提倡“善”、“爱人”,与人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论语》里有“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

(3)提倡“恕”道,宽容别人。最典型的是如《论语》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

(4)提倡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还提出要孝敬父母等内容。

(5)提出许多有益的做学问方法。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于文”,“不耻下问”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中庸》里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等。

(6)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庄子》里提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荀子》里有“天人合一”。

(7)提倡诚信。最典型有《论语》里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谨而信”。

总之,传统文化经典中无不是从人类善性出发形成的一套最能合符人性、切近人情的伦理观念,其精华部分具有与时俱进的道德取向价值,充分展示了我们先祖倡导的人类和平共生、共存、共进化的道统。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是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实理论的发展向人们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

三、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一)“经典诵读”基本教育理念

每个人的十六岁以前是少年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少年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经典的熏陶,可以奠定一生优雅人格的基础。诵读经典可以提高孩子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对其他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经典诵读,就是通过接受经典诵读教育,使其接受传统文化经典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提升人格品质,夯实做人的根基。同时,在推广青少年儿童经典诵读中家长和教师也能提高自己的经典文化的素养,从而达到纯洁社会心灵、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二)具体措施

诵读传统文化经典是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培养小学生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就是研究、寻找如何把孩子的兴趣与经典诵读的内容、方法做很好的结合,把诵读和他们的学习生活贴近、紧密结合而不流于形式主义,自觉地与当前加强未成年德育及创建“和谐社会”内涵相结合。

依照人类成长中儿童少年时期机械记忆力强、理解力弱、对图画故事感兴趣的特性,通过大声朗读或配乐诵读、跟读→看读→指读→背诵等形式,让他们积极的参与这一活动;也可以进行家校互动(邀请家长带读、让孩子做老师演员),播放影碟、磁带,每天坚持听诵;或用生活化、流行化(挂图、教吟唱)等形式来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以及播放磁带、光碟,每天坚持听诵,重点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了低年龄儿童的专注力、注意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初步地对儿童进行了早期的良好道德品质熏陶。

可主要诵读的经典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大学》、《笠翁对韵》、《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历代名诗》等。

随着语文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周围事物关注力、探求欲的十分强烈,兴趣度的特别广泛,对社会、生活较广泛地接触与学习,以及学习注意力集中持久时间增长,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特点,可在“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中加强诵读内容的集中性和社会品德的指导性,并把儿童、少年的创作欲望与诵读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读读背背中,放手让学生创造性的自编、自演文化传统美德故事。或不求甚解地大声朗读,直至背诵,让学生积极的参与,互动的背诵接龙;或者根据社会实践生活的需要,加强学生行为的规范教育。可主要诵读《弟子规》、《论语》、《孟子》、《荀子选》、《墨子选》、《老子》、《易经》、《历代文选》、《历代诗词选》、《史记选》、《易经》等经典。

学生诵读之余,教师要结合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保社会”等社会需要,对经典中内容作些具有现代民主科学的解释,多一点德艺的传授,少一些功利心强的技术、知识的讲析。

另外,在诵读教育中要加强家庭与社会的配合。诵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社会德育的净化,确立新的道德规范,把传统德目进行必要地改造,对传统美德进行弘扬。比如可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所赞扬的道德(信、廉、勇、勤、俭)属于公共生活的规划的内容进行再次传达,让家长对儿童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注意结合使用;而对于“仁”中“爱人”、“泛爱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礼”中,要取其积极意义的“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人道的“慈”相结合,特别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民族”的“忠”,“爱敬父母之孝、友爱兄弟姐妹之悌”的“孝”等起码道德,作为社会要通过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有所取向地弘扬。在成年人的世界做了广泛的宣传,与构建和谐社会及提高城市市民的基本素养进行规范要求,既提高了社会的层次和谐,也为少年儿童进行有益的身教。

(三)建议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礼记•学记》),对3至16周岁的儿童少年的德育,其最根本的核心就是让他们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目前一些学校出现的教育——过于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德育。我们建议在中小学学校教育中各学科教学中要自觉地结合教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人文学科更应要担负起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感化和陶冶学生。学校的课堂活动、文化活动也要着眼于学生良好个性、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这些良好德性的养成完全依靠于传统文化经典的教育。

我们尊重历史传统文化经典,是注重文化积淀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全社会民众必须要认识到目前青少年儿童(包括幼儿园及0-3周岁学前儿童)的德育并非是学校的任务,这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各界,特别是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系统等要联合起来积极行动,齐心协力的重视传统经典诵读,做好这一工作;同时要通过家长学校、社会传媒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理念,对家长进行观念开启,营造良好社会舆论;让家长做好家校之间的配合,通过家庭中家长的身体力行,把经典道理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行动中。

只有通过加强传统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传统素养,才能真正的品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找到祖国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华族思想、道德、伦理的根与源,才能在世界广泛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长盛不衰。

第五篇: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把握文本核心,优化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把握文本核心,优化教学设计》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第二门课程。本课程教学目标是:

1.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教学设计的要点知识和能力,掌握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教学目标的表述。

2.通过嵌入式教学设计案例解读,提升受训教师教学设计实践能力;

3.结合实证性案例,指导教师进行学情诊断;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延伸拓展问题,使得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本课程按要求分为四个板块,以新版课标精神为指导,遵循“国培计划课程标准”和“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进行设计,提高的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主要内容是: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概述——理论是思考的根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解析——践行是成功的本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的学情诊断 ——学情是教学的源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的拓展延伸——视野是教学的眼

【学习要求】

学员学习本课程,要求关注四个单元的核心问题:

1.教学设计的理念

语文教学设计的理念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有效设计入手,注重教学环节的预设和调整。

2.教学设计的案例

通过案例解读,分析教学设计是如何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如何设计的?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是怎样的?

3.教学学情的诊断

通过学情的客观诊研究学生学习的现状,诊断具体课题内容学习下的问题和成因,从而制定更加优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4.教学设计的拓展

确定目标,积极落实教与学,更进一步拓展提升生成的能力和形成的新知识。

【课程特色】

1.主讲课程基于准确的设计诊断

(1)关注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师)——提升主动性与灵动性。

(2)关注教学设计的内容——不仅关注教材,更要突现学生。

(3)关注教学设计的过程——不光关注结论,更要关注过程。

(4)关注教学设计的思路——要侧重预设,更强化生成。

2.主讲课程内容基于优秀案例的实证

(1)讲座内容基于实践和理论的整合。(2)讲座内容侧重指导教学设计的普遍问题,回避理论概念的生硬讲授。

3.讲座突出培养受训者的探究意识和参与兴趣

(1)帮助教师建立科学的教学设计方面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

(2)帮助教师梳理概念和实践案例,使得教师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提高

【辅导指要】

1.受训教师要积极学习教学设计理论,奠定实施学科教学的基础。

及时学习了解课标,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教学设计必须深刻领悟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设计必须时刻关注学生主体的体验。设计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的教学设计体现整个教学的系统流程,注重逻辑关联和环节流程的融合,确保框架建构和细节设计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时刻突显传授、生成、互动的的互补性性和共享性。课堂教学设计是知识传播、能力生成的系统端点,教学的起始于设计。课堂的实施指导是课堂教学系统的贯穿环节,教师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如何传递,形成共振,就必须关注系统的每个核心问题,实现优化和协调。

2.受训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案例的问题研究,侧重关注解决三个问题

(1)通过案例解读,分析教学设计是如何建构框架的?

(2)课堂教学环节是如何设计的?

(3)目标与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关联是怎样的?

3.受训教师要掌握学生学情诊断策略

教师在课前要精细设计学情调研,深入了解学生,从而实现面对时刻变化的课堂和学生,制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梳理优化逻辑的问题,形成有效的活动生成机智。教师避免依靠惯性心理,机械推进课堂教学,对学科内容的构建和设计缺乏主动创新的意识,导致课堂的灵动不足,死气十足。

4.受训教师要专注实施教学实践练习

无论理论培训如何严谨细致,案例分析如何丝丝入扣,教师的实践训练中、都是最为关键和必要的。受训教师需要培训内容和作业训练习题,组织开展训练强化和能力拓展,从而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下载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语语言教学与会计学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措施分析(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