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教研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校本教研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摘要: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它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以学校教研组、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教学问题研究为课题,教师间自主教研或教研组教研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遵循数学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学习生活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关键词: 校本教研
案例分析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课改理念,在数学课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正确认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技能;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活用教材。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下面就是我对校本教研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些案例分析:
1.教材内容的呈现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体验。《
标准》中则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题组老师们精心设计教材,以“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案例1: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而面积单位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2007年四月中旬,我校青年教师李玲执教该课参加柳州市柳南区举办的第一届《广西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课题开题会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为了上好这节赛教课,课题组老师们和李玲老师仔细钻研教学内容,运用了北师大版教材的教学理念,来重新组合人教版的教材。全课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和交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运用看、摸、比、摆、数等方法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整节教学设计了几个数学活动:
活动
一、激趣导入,激活学生思维。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涂色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直观感知面有大小之分,为面积的概念的建立创设了情境。活动
二、实践体验、感受面积概念。通过动手摸一摸,使学生全面建立物体表面的面积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感知物体表面的有大有小;通过平面图形的观察比较,建立封闭图形的面积概念,直观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活动
三、操作探索,认识面积单位。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叫面积单位,李玲老师设计了一组学生活动,比较三张不同颜色卡纸的大小。先是重叠比较得出两种颜色卡纸大小,然后到重叠不能比较卡纸出大小,引起矛盾冲突,接着让学生利用学具方格子摆一摆,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得出答案。然后通过猜一猜的小游戏,让学生发现方格子大小不同,不能得出正确的比较结果,自然引出比较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出面积单位的概念。这个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而且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体验。
2.教材内容的呈现注重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上数学课时,课题组的老师努力创设儿童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案例2:北师大教材十一册《旅游费用》一课,全课设计:从欣赏桂林山水引入,让学生在欣赏熟悉的桂林风光的同时,为小军和乐乐两家人选择最省钱的旅游方案,学生非常高兴的投入学习中,积极的展开小组讨论,选择出最省钱的旅游方案。除了书上提供的解决思路,部分学生还利用大人和小孩的人数直接就判断出哪一种方案省钱,创造性的学习数学。这种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从单一的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授课形式,向以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空、更多的表现机会。尤其在《旅游费用》学习的最后的一个环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人设计最省钱的旅游方案。学生第一次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平时很熟悉的旅游,并第一次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凸显教材的生活性。
3.善于利用课堂教育资源,抢抓稍纵即逝的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计划课堂下,我们的教师惟教案独尊,不敢越教案半步。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意外状况应对无措,往往错失良机。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重新确立教育资源观: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瞬时即逝的教育资源尤其宝贵。对于那些在设计好的教案外和常规课堂内外突然出现的有效教育资源,尤其需要我们积极对待,及时抓取。
案例3:大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在举生活实例的教学环节中,一名学生举例:在地球上月亮肯定是东边升起,不可能是西边升起。而在金星上月亮肯定是西边升起的,不可能从东边升起。当时,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没有办法判断这个学生举例是否正确,现场出现了暂时的冷场。授课老师马上抓住这个教学资源,表扬这个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勇气,鼓励全班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建议大家在课后通过查阅工具书等方法得出正确答案。教学秩序正常进行,气氛没有受到影响。假如授课老师当时没有及时抓住这个教育资源,而是忽略,直接就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一个宝贵的教育资源就会错失。可见,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
在校本教研研究活动过程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逐渐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书写教学随记,教学案例两方面有力地促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课后都能做到三个自评:教案自评,课堂教学情景自评,学生活动设计自评,根据三项自评情况书写教学随记,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采取补救措施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我都能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校本教研研究活动促进了我的成长。2007年4月中旬,我参加柳州市柳南区新课改赛教课,执教的《面积与面积单位》荣获一等奖。4.困惑和解决方法。
在校本研究期间,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执教教师如何根据自已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的发挥其主动性.?
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新课程研究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解决的方法:就是从课堂教学案例入手―― 同一个教学内容,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去看,会得到不同的教学启示。1.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课。2.开展教师一帮一结队子帮教活动。3.观看名师优秀课例,进行课例分析。
4.从教学反思中反思自已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改进。
5.阅读《数学教学论》、《赏识你的学生》、《教育心理学》、《引领心灵》等书籍,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善学才能善教,善学才能善研
。进行校本教研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案例分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我理解了新课程,转变了思想,改变了教学方式,在这新的教学方式影响下的新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更好落实。新教材呈现出新理念,使我再也不想当一名普通的教书匠,而是向研究型教师靠拢,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课改实验支撑撑着我在改革的浪潮中勇往直前,面对困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每解决一个问题,我都会感受到成长的愉悦,我就是在这样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与课改一起成长。
第二篇:音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一、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让幼儿在玩中学,使孩子乐于学,我们将歌曲,音乐游戏,律动,打击乐,歌表演,音乐欣赏,舞蹈等诸多形式带日常教学中,融入音乐基本训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尝试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增强额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幼儿的音乐潜能。
二、表演游戏与教育相结合
音乐使孩子活泼,好动的个性得到满足,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把表演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孩子的音乐潜能,如:《国旗红红的哩》先让孩子们看五星红旗,国旗是红色的,那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它是升在高空中。
三、赋予音乐以色彩
孩子对颜色非常的敏感。给他们一些五颜六色的笔、一张红色的纸、让孩子们尽兴涂画,是他们热衷的活动之一。这样也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多彩起来。一个音乐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除了学到一首歌曲,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不能停滞。继续给孩子想象,延伸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后,我让孩子们描述歌曲中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讨论越来越激烈,看孩子们的情绪上来了,我抓紧机会,让他们把它画下来,他们一边唱“国旗国旗,红红的哩。五颗金星,黄黄的哩。升在空中,高高的哩……一边挥动手中的笔,用心地一笔一笔的画着,过了一会儿,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一幅的画面,红红的国旗高高的升在空中……虽然画的有点乱,但是却将歌曲的内容出色地表现出来了。孩子们举起自己画的五星国旗,唱起了歌。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我们并不需要将每个音乐作品都让孩子们画一通,这是不实际的。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让孩子们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
四、师生互动
为幼儿创造自由平等,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幼儿拥有宽松的学习坏境,思维、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在活动中,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当中,让他们感受到和朋友之间的关爱、友情。和他们一起唱歌,一同游戏,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五、插上想象翅膀 提升综合能力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内容,想象力、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不仅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而且使教学活动妙趣横生,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并运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乐器,让幼儿随时取用,使他们知道用不同的方法敲击乐器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引导他们听辩乐器。如:铃鼓能拍能摇,还能敲击鼓边。这些发现都能促使幼儿以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乐音与节奏。如:节奏乐春天在那里我描绘了一幅把小朋友带进了春天的美好意境。这样把学习技能和训练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篇: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教学过于倾向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造成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相脱节。应该认识到,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密不可分,应从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以培养一批社会学要的法律人才。
一、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重视度不足
目前法律教学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多是法律基本原理概念等内容,而教学过程则是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考核则采取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另外,在法律教学中,缺乏基本的服务于实践教学的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能及法律方法论等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与实际需要相符的实践式教学。
(二)实践组织不合理
当前法律理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例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法学实践经验、法律知识储备以及审判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如果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与模拟法庭,而他们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另外,有些模拟法庭的组织多按照事先排练的模式开展,只是表演形式,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还有些毕业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而此时毕业生正面临毕业论文和找工作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只是实习单位盖章了事,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三)实践教学缺乏必要的评价与激励体制
在法律理论教学中,对教学大纲及教学规划有明确反映,对撰写教案也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一定激励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方案等。而相关教育部门也以随堂听课、教学检查、召开教师交流会、网络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但是针对实践教学来说,却缺乏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而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的亲临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实践教学中,但是学校并没有将此纳入教学评价与考核的范畴内,更缺乏相应激励机制,所以很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的动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也缺乏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没有强制的学分要求与奖惩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四)实践教学投入力度不足
当前法律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资金和人力两方面。一般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经费投入实践教学,如果需要校外调查、旁听、咨询或者参与法律援助活动,学生只能临时报告校方批款,而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单方面承担费用,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兴趣。另外,实践教学对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提出了全新要求,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同时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全面性的指导与评价,这就要求加大师资的投入与培训力度,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二、构建法律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由于传统的法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因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激励和教学评价等教学体系,因此可参照理论教学体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独立、平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应整合现有的理论课程,并以实际需要增加实践课程,既要保留过去直接服务于法律实践的课程,如证据学、法律文书等,还应加设如司法过程、法律职业技能等实用课程,并以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强制学分制。同时围绕这些实践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结合当前法制现状,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面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实现良好的法治理想。
(二)完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源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标志着判例教学法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校外课堂形式,效仿了医学院中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方式,而是在校内以某种形式建立法律诊所,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真实的办案过程中。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也可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理论,减少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差距。
从国外大学的法律教学实践来看,法律诊所的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与职业技能;二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学生树立正义感、责任感、职业荣誉感。因此,通过法律诊所的建立,可让学生接触更多实际调解、诉讼案件,真正像律师一样处理案件,同时提高学校的社会效益影响力,参与法律诊所的学生既巩固了理论知识,也学到了课堂以外的能力、技巧,更好地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具体案例中。
(三)由模拟法庭转为实战法庭
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终目标还是转向实战法庭。主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在模拟法庭准备开庭之前,仅对外公开法律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参与者名单。而法庭中的陈述意见、辩护意见、法官主持及判决结果等都是未知。因此在开庭之前,学生应寻求专业司法人员或者老师、同学的指导,并独立分析案情,大量搜集材料,准备论点证据,并分析对方可能指出的论点论据等,全面做好自身角色,争取更好的实战结果。因此,在模拟法庭中,学生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观点,并随着诉讼过程的深入,不断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应确保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只有真正对抗,才能确保模拟法庭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同班学生之间相互熟悉,而每次模拟法庭缺乏新鲜感,因此模拟法庭应尽量安排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且每次开庭的案例有所区别。如果在同一班级或者同一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就应该安排不同组、不同班级的同学分别承担控方、辩方及审判职能,只有确保法庭对抗性,才能真正确保实战效果。
3.提高模拟法庭的真实性,注重树立庄重感、严肃感。在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在每次开庭时准备审判器物,提高审判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多感受法庭文化,为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四)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主要由见习与毕业实习两部分构成,但是从实习内容上来看,二者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可将二者合并。针对当前法律专业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如实习流于形式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实习单位不重视、实习时间短等现象,应不断完善实习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分阶段实习,确保实习效果。首先,针对过去学生实习中自由懒散的现象,应统一安排学生实习单位,进行集中实习。对于要求自己解决实习单位的学生,或者可以保证实习和就业挂钩的学生,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情况。其次,应尽量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如在大二暑假和大三上学期分别进行,既能满足学生的实习需求,也可减少实习单位的接收压力。再次,加强校方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一方面应尽量安排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另一方面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如果在实习中,学生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去听,或者仅协助法官、律师处理杂事,而没有真正接触案件的机会,就不能顺利实现实践目标。最后,注重实习管理,在学生实习期间,应定期汇报实习情况,教师也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实习情况,必要情况可做好现场指导;另外,应注重实习单位的多元化,综合考虑公检法等相关部门,还可考虑在相关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及金融机构等建立实习基地,为社会输入更多法律人才。
第四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摘要:作为化学系的大学生,2012的暑假,为了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我走进企业,在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关键词:富得利;地板;研发中心;涂料
引言
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实践内容
本着这样的实践目的,2012年7月我来到了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我实践的地方是该公司的研发中心。在这里,我了解我们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是中国起步最早、国际化经营最为成熟的地板企业之一,创始于1994年,总部位于浙江绍兴。企业专注于实木地板、三层实木地板、多层实木地板、强化地板、艺术拼花地板、实木楼梯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产品行销全球。迄今为止,富得利已经形成了集“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五位一体的庞大产业链。在与中国地板行业一起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富得利积极助推中国地板行业发展,为振兴民族工业品牌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到富得利公司,我跟着研发中心的一个学姐,参观了整个厂区,对工厂的生产流程大概有了一个了解。我们先来到了摆放材料的仓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还没有加工的木板,这些就是他们的原材料,是优质的木板。接着又看了成品仓库,里面的成品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很不错的,主要是那些成品都带着淡淡的一种令人舒适的味道。在这些成品里有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强化地板。其中实木复合地板跟我们化学有很多相关之处。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干燥房,在干燥房里我们看到了太克干燥仪器,这就让我想到了我们化学中的烘干,他们的木板也需要干燥,为了品质的提高,还有他们对于含水量的要求指标,所以就有了干燥这一个环节。我们又去了加工车间,复合车间,虽然这些车间里的东西对我们都来说不熟悉,但是让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地板加工流程的知识,也体会到了其中与化学的关系。
在之后的一个多星期里,我就在研发中心跟着学姐做合成乳液的改性。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我慢慢明白了在实验室与在企业、工厂做实验的区别。由学校的实验室转移到工厂研发中心的实验室,真是感觉截然不同。在实验室里进行合成反应,有些化学反应由实验室仪器进行反应是可行的,但是把它放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时候就要考虑别的因素了,例如吸热与散热。由于实验室仪器很小,反应的量也不是很多,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实际生产中反应的量很大,所以反应过程的热量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研发中心进行的乳液合成就是大剂量的。要找出与实验室小剂量做出来的产品具有相同的理化性质,用研发中心中试装置进行反应的工艺还在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除了在研发中心帮着学姐进行乳液合成,我还跟着几个学长下到车间,看看真正用于生产的大型机器。通过两周的社会实践,我帮着学姐在乳液合成上作出了一点成绩,还对地板加工的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对于地板的加工有很多个工艺,具体是:第一步:原木选材分割;第二步:原木旋切干燥;第三步:实木芯板分选;第四步:芯板涂胶排板;第五步:芯板热压胶合;第六步:基材定厚砂光;第七步:基材分选养生;第八步:实木面皮挑选;第九步:地板板坯成型;第十步:地板板坯养生;第十一步:地板切割开槽。看似简单的地板,制造过程中却包含了那么多的工序。
在了解地板加工工艺的同时,我发现在这些工艺中看似跟化学没什么多大的联系,仔细想想,其中有很多地方还是用到化学知识的。在干燥中需要干燥到什么程度,需要化学的知识,如果水分多或少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所以这个一定要控制好干燥程度。在涂胶排板上,要用什么的涂料才能使复合板的效果最好,这也是需要我们化学知识的。对于复合板使用什么样的涂胶将严重影响到其成品的性能以及品质。最好是配制一种属于自己的涂胶,这就能使自身与别的企业存在一定的竞争性,有自己特色的就是最好的。而且是在材料上就优于别人,这样就不至于被别人赶超。
在暑期实践的尾声阶段,我还去参观了展览厅,对富得利公司的产品有初步印象。在展览厅里陈列的都是用富得利公司制造地板。各式各样的实木、橡木、复合地板,不管是纹理、色泽还是光滑程度都是上品。而有些拼花的图案更是令人眼花缭乱。用手触摸在这些成品上,感觉很好。而我最感兴趣的是,涂在这些木地板上的涂料就是我们化学研究的成果。没有表面涂层的保护,再好的木材也经不起时间的侵蚀,这也算是我们化学的伟大功劳。
实践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暑期实践,我发现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即理论知识,与社会所需要的实践知识技能相差甚远。这次暑期实践大大的扩展了我的知识面,也让我认识到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我所看到的,想到的,认识到的,只要是学习价值的,都要去认真去学习并掌握。而此次暑期实践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真正脚踏实地进入到工厂生产中了解生
产过程,认识工厂,了解设备;对生产设备有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有种实实在在的深刻印象;对工厂或企业的各个车间之间的联系,资源配置,生产流水线,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有更为全面的理解。一年之后,我就要进入工作岗位,这就更需要我认真去对待这次暑期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第五篇: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初中语文校本教研探索与实践
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韩郢中学徐保峰
摘要: 语文校本教研是实践语文新课程的需要,是调动语文教师的能动性,保证语文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应努力营造一种崇尚学术研究、崇尚教学探索的氛围,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集体,教师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学生活方式,精心为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搭建优质、高效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校本教研;探索;实践
校本教研是我国基础教育史上一次全新的课程体制变革,不仅是课程门类设置、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教学方式、学习理念、管理策略和课程评价内容方法的多维度更新。为了充分发挥机遇,迎接新课程实验带来的挑战,学校领导的重视为校本教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措施,为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照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为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工作核心,狠抓校本教研,创新教科研方式,强化内部管理,形成以科研促课改的思路,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语文校本教研已经形成自己的经验特色,对我校的教育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初中语文校本教研的探索
1.抓好教研组建设,完善常规教学
加强本组教研,落实教研实效,我们积极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一是优化集体备课,发挥年级组集体智慧,每周能够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二是教研活动组以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三是严把“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听课”六个关;四是以“教学六认真”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抓实、抓细,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五是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六是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将研究贯穿于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定期交流,阶段小结,组内每位语文教师确定自
己的研究任务,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实践,把科研课题落实到每堂课中,努力探索,形成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七是教研组成员及时进行教学点评,每月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一份教学论文;八是教研组老师在作业方面严格执行学校和教研组制定的“三个一”,统一的作业种类;统一的作业要求;统一的批改要求。通过这些教研的手段,进一步促进组内教师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平时多汲取其他教研组的优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2.积极开展本校语文校本课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课时安排、活动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和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笔者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语文校本课程系统工程。通过开发研究,总结出该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校本课程规划(如下图所示)
二初中语文校本教研的实践
在语文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我们也认真地研究其他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优势,积极探索自己的语文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以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调整、改进和提升。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师人数少、教学经验不足,95%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弟,学困生占大多数,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校现状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修改和提升。
1.做好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
我们经过总结多年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在借鉴其他学校语文校本教研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一般进行三个反思来完善我们的校本教研:一是预测性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难重点及语文感悟功能等进行思考,以便使教学中更具针对性;二是过程性反思,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思考和处理突发性的教学问题,采取切实的策略,使教学高效、有序地顺利完成;三是课后反思,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后反思教学是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有无突破,教学方法还有哪些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如何,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通过这些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2.做好语文校本教研的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作为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大的校本教研活动,共同研讨和解决解决语文科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教育叙事研究教学叙事研究和教学叙事研究两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这种活动并不直接规定日常教学应该如何,而是给学生讲一个有关的语文故事或多个语文教育知识点,让学生从语文故事中体悟语文的真实和内涵,再辅以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故事和种种感悟,从学术和学科的角度通过教师的总结,进而提升推广和应用。同时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同课异构的校本研形式,通过学生角色表演语文课本中的人物,运用材料分析的方法突破难点,设计学生讨论、辩论化解难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具体实践语文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语文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语文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知识水平等
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选取学校所在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并且有利于本地区的语文和文化,提高学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些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多层次的学生群体和多方面的学习要求,更符合学困生的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唤醒学习热情,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时能寻找回来应该有的自尊自信和自由的天性。
三设想和提升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如何理解与把握课程改革精神实质,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课程改革进展的关键因素。校本教研活动,就是是应对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
我校实际情况结合校本教研的研究成果,就非常有必要构建适应学校切未来发展的校本教研体制,将教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隔为一体,为新课程深度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1.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义务教育的相关规定和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校本教研开展的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实际,继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加大教学反思和校本教研课程开发的工作力度。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积极推进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扎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2.加大科研力度,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模式。依托“团队研修”这一主阵地,在教研组内大力倡导合作学习的风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引领和指导,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积极开展教学专题性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或不足,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总结出其中的一般规律,营造了教研氛围,加大教研力度,使教师树立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教研观念。
3.加强青年教师的校本教研培养工作,完善教师的三个层次。使青年教师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专业引领和自我反思),在他人的指导下,能把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靠同伴互助),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见样学样学不上靠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在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同时,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培养工作,为教研组的后续发展做好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