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

时间:2019-05-15 05:0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

第一篇:“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

“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跆拳道选修教学中的案例描述,提出了“小队长教学”,并对其进行实验设计与实践验证,分析、总结“小队长教学” 实践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体育;小队长教学;案例;跆拳道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7-0034-02

一、案例背景

案例发生在高二跆拳道校本选修课(只有高一上学期和高二上学期统一校本课程开设)。由于高一文理选科分班调整、高二兴趣选修重新申报等客观原因造成高二跆拳道选修人员变动,没能延续高一跆拳道选修的原班人马。因此,一部分学生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素质、基本步法、基本腿法的练习;一部分学生已经以前在道馆学过,但高一没有选修跆拳道校本课程;还有一部分从来没学过,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二、案例片段

本节课为腿法单元的第3节课横踢内容,上两节课已经完成基本礼仪、基础常规、前踢的教学,本节课继续按照传统讲解、示范、模仿等方法进行教学。

1.问题的产生

按照教学(教案)安排,我从实战进行了本课的导入,通过讲解、示范对横踢技术进行了初步教学,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可是学生的翻胯就是做不出来。我不厌其烦进行送胯和翻胯地指导,一次又一次地示范、领做(教学进程已经耽搁),但是提、送、翻、踢、收大部分学生就是不到位,整体效果不佳,反让我和学生的烦燥情绪开始产生。突然有个的学生(高一在选修班)举手提出:“老师,你这一遍一遍地做,我们学过的能不能不做,你教不会的,我们会的带他们练习啊。”我思考了片刻,可能我已进入以往的“状态”,严肃地说:“不行,其他课可以,我的课就不行,跆拳道核心精神别忘了是‘忍耐、礼仪’。”顿时他一言不发。我点出几个学生应该改进的地方,又开始了“枯燥”的两次练习。突然又有个学生举手小声地说:“以前在道馆的教练也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们又不是运动员,可不可以对我们要求低点啊。”他接着说:“要不你分几组,我们学会的人来教他们,保证10分钟会了还不行。”大家听了他的话顿时响应起来。

2.问题解决的尝试

我思考了一会(感觉学生讲得不无道理)问了一句,“同意的举手”,瞬间大部分人把手举了起来(还有几个我的“得意门生”不敢举手),我说:“好,不过有个要求,你们学过的人要保证把他们不会的教会,否则今天素质(左右提膝)集体加2分钟。”几个老队员说了一句:“好”,并把自己小组带到了一角,开始了他们的教学。一会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把自己作为一个听课人开始了观察,并发现:有的队长省去了送胯的动作,直接翻胯,学生也达到了要求;有的队长直接教组员踢垫子并讲解(因为不翻胯脚踢不上,而且会踢疼);有的队长批评组员的动作不对,组员很快接受(我指出学生错误的时候,学生反感,也许要面子),并能虚心学习(也许是他们为了他们的决定而争口气);有的组员之间与队长的配合也很默契(比我带他们做要尽心得多)……

3.问题解决的反馈

时间很快过去了10分钟,我一组一组进行了检验,最后合在一起进行了展示,效果非常好(感觉比整体和以往分小组练习还好)。看完之后,我开心地笑了,队长和学生也笑了,一个队长激动地说:“老师,你负责把我们几个学过的技术弄好,至于我们怎么教你不管了,保证给你一个结果(效果)就行。”“好”我说,“下节课再试一次,如果结果真是这样,以后我调整一下教学策略。”由于时间的耽搁,已经来不及后面的素质练习,直接进入了总结,我说:“今天几个队长和各个组员让我感受很深,我虽然不知今天你们为什么烦躁(以往不是),觉得老师应该多关注你们的心声,而且我这次感觉到我的教法如何让你们接受并理解很重要,我后面多改进。”听完后,学生的眼光一下子融入我的心境。

三、案例(跆拳道下劈)实践探索

由于上节课(横踢)技术技能教学中“小队长教学”的提出,以及实践的效果,在接下来的一次课(下劈)的技术技能教学中进行系统设计和尝试。

1.实践过程修整(表1)

2.实证效果

通过跆拳道腿法单元横踢和下劈技术技能的学习,发现小队长教学对于技术技能的掌握、交流方式的可接受程度、学习态度等优于我平时的教学,目标达成率高,特别是技能掌握优势明显。对于教学中问题的反馈:

(1)队长批评为什么比教师的批评指正你们更能接受?学生回答:因为代沟,因为讲话的方式和语气,因为我们是朋友等;

(2)你们的疑问会向队长提出,而我教学时得到的提问就少?学生回答:因为有时不敢问,因为问你后你说得太多和严肃,因为和队长好讲等;

(3)队长的指导、领做为什么配合得更好?学生回答:因为各个队长的动作我们能看得更清楚,因为队长练习效率高,没有多余、重复的枯燥,因为会的就不练了等;小队长回答: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过相同的身心、体验经历,所以知道怎样沟通和练习等。

四、案例思考

上完跆拳道腿法单元后,对“小队长教学”进行了归纳,同时和其他教师共同对以往的教学和当下的教学进行了研讨,发现: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是关键所在,感受颇深。

1.理解“小队长教学”的内涵

从形式上来看,“小队长教学”较类似于合作学习中的同伴学习,但区别是:同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匹配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即“同伴学习”中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小,而“小队长教学”强调的是两个主体水平差距较大,即用高水平教低水平或没有水平的,类似传统的“同伴学习”,强调高水平者实现了个人知识技能的巩固、熟练化、个性化,低水平和没有水平者进行知识、程序和技能的有效学习,这更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此,“小队长教学”理解为:在差异较大群体教学中,技术技能理解较深、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为“小队长”,并按照教师设定的目标、内容、时间和技能质量标准,运用自己理解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辅导,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强调小队长的技能特长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限制的是检验标准和规定的时间,不做限制的是具体教法,小队长可根据以往教师传授的方法和自己的学习感受、经验,转换成能够让同伴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也是小队长能教好的关键。比如:小队长省掉横踢技术的翻胯环节,直接用实战踢脚靶(“人体”靶)解决翻胯的问题,当然,对于小队长教学不严格按照教师教法要求是否合理有待进一步实证,这需要我们思考教学过程与终端结果孰轻孰重的问题。

2.尊重学生共有的基础和体验

学生对于个人学习和群体学习有自己的理解,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基础、学习习惯和群体沟通方式。比如,自己的身体素质、技能储备是否具备完成所学动作的要求;什么样的语言、行为等表现形式能被自己接受;教师威严、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能否得到自己认同,这些造成了他们对于小队长和教师的指导、批评等态度和结果的不同,说明学生的学法和共有的基础、体验相关,这也反映了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过去教法运用时有可能不适应授课的学生,我们应该重视教法与学法适应性的问题。

3.把握教材难点在不同学生身上的反映

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过渡体验”或者叫“障碍阶段”。比如:我们教的是标准动作,其实有个非标准动作技能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来讲不一定认为是不合理的),毕竟很多科学、标准的动作是针对运动员或特长生,甚至是针对这门学科项目的本身。因此,除了关注教材本身的难点,也不能忽视每个学生的难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生的课堂状态。当然,对于直接进入标准动作的学习是否需要进行一个“非标准动作”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也需要我们弄清如何处理集体教学与分组教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培霞.同伴学习理论在当代教育心理中发展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第二篇:案例分析与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案例分析与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摘要: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学管理者可通过研训一体化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在专业引导、同伴互助和教师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案例分析;教学有效性;教研活动;发现;同伴互助;专业引导

每年我园都要开展教研活动,安排每名教师执教一至两次教学公开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达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然而,认真分析教师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活动表面上形式新颖,孩子们热热闹闹的“探究”、“游戏”,实际上内容空泛,不利于幼儿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又无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它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公开课尚且如此,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更难保证。因而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学管理者可通过研训一体化的形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研活动,有效提高教研质量,在专业引导、同伴互助和教师反思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于文森教授在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课堂教学论坛”上,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什么是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案例分析教研活动是“以精心选择的,适当的教学案例,特别是以本校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为载体,组织教师开展参与式、讨论式的案例分析教研活动。这种案例分析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以开展问题为中心的专业学习,发现问题和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帮助教师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使教师把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通过“行动”改进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教学行为,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案例分析教研活动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幼儿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案例分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要点

(一)在教研中发现案例问题,确定研究的主题,使教学研究具有针对性

在案例分析教研活动中,如何确定研究主题是关键。研究主题应定位在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是教师普遍关注的或教师感到困惑的一个比较具体的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能为“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导”搭建一个有效的活动平台。如:05年我园教师刚刚使用南京师大的“幼儿园教学整合课程”时,教师们对“主题整合教学活动”很迷茫时,于是幼儿园组织了教师围绕“如何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开展整合教学活动”进行研讨,大家通过“学习、实践、研讨、反思”的反复螺旋上升,吸收了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在预设和生成教育活动时,能逐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师生共同构建课程。

(二)教研中同伴互助,取长不短,寻求共识

案例分析教研活动的主体是全体教师,要求教师围绕统一问题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对提出的案例进行讨论,争辩或协商,促进他们对教育教学疑难问题刨根问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并在讨论中逐步形成共识,共同制定解决问题或改进教学的行动计划。当我们发现教师对美术欣赏感到比较困难和困惑时,发现陈娅老师组织的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让孩子在与大师作品的对话和欣赏中,不知不觉的吸收艺术大师的构图、线条、做画方式,对色彩的应用甚至是某些艺术语言,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孩子的艺术感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以课例《向日葵》为载体,研究“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研讨中,教师共同分析美术欣赏的目的和策略,讨论美术欣赏中如何处理好知识经验与幼儿情感态度和艺术修养的关系。

总之,案例分析研究活动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好方法,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能促使教师深刻认识教学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搭建了平台,能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双元制”教学探索与实践分析

摘要: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和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方面

(1)严格按照《汽车机电工》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德国“双元制”模式的引进,不能脱离我国国情。我们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双元制”教学计划。实用、实效是根本原则,以专业课为主体、以实习操作为重点、以岗位合格为目标,除了每周课时量占比最大的《汽车构造与维修》课程外,还开设了专业计算、专业制图、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课程。在教学实施中,通过阶段总结交流,对计划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2)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理论与实习课时进行合理分配。我们在专业课课时安排上注重灵活性。如第一学年,为了提高学生对汽车结构的感性认识,我们将专业课理论与实习课时比例确定在1:2;到第二第三学年,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企业实际维修经历,我们则加强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一比例调整为1:1甚至是2:1。

(3)采取课堂、实习车间、实习企业“三点一线”的教学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解决“应知”的问题,包括广阔的基础知识等,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在实习车间中解决“应会”,即掌握技能的问题,包括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的能力等;在实习企业中解决技能的熟练问题。这“三点一线”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对双元制教学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学校“双元制”试点班每班配专业教师两人,六位教师组成一个教研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传达全国“双元制”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传授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一起想办法解决教学难题等。

(5)任课老师利用假期及课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的师资培训,在教学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通过以下三条途径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①支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学历层次;②积极开展校内师资培训,重点是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③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校外培训。主要是“双元制”教学培训、全国汽车维修专项认证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出国培训等。

(6)根据要求,认真组织试点班中间考试及毕业考试工作。每届“双元制”教学试点班均需通过1次中间考试和1次毕业考试。我们始终按照建设教育协会及德国专家的要求认真组织考核,包括监考老师的安排、考试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及实习考试的工位等。校外实习方面

(1)“双元制”班学生进企业实习前,学校向企业介绍“双元制”教学模式、试点班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等,让企业知道试点班学生在企业每个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具体要求,并与维修企业签订“双元制”试点班校企合作协议,向维修技师颁发实习指导教师证书。

(2)学校严格按照德国与协会的要求,每一家企业实习学生不超过3人。现在学校共有稳定的实习企业二十余家,始终保证每家企业实习的学生不超过3人.(3)我们要求学生下企业实习期间,每天必须写实习日记,把自己所做的工作任务、实习时碰到的问题、收集的资料、心得体会等进行整理,作为编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任课教师不定期巡视(每月至少一次),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态度、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实习日记完成情况,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答疑。学生管理方面

(1)采取“末位淘汰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并可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我们将总成绩(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等)最后一名的学生淘汰进入其它平行班级,目的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危机感、竞争性。

(2)“双元制”试点班的学校、企业每隔三个月的交替为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和纪律上,我们的班主任都坚持“严格要求,严中有爱”的原则,为学生身心健康着想,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主动融合到集体中来。中职类学生自觉性差,但活泼好动,所以我们平时并不刻意压制他们,让他们保持这一份童心,但决不是放手不管,而是引导他们在校纪校规的范畴内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通过这些年双元制教学的实践,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办学经验,缩短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时间,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毕业考试合格率每年均达100%,在历届全国、省、市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获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双元制试点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阻碍双元制教学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校企合作无论在合作形式或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还不能达到理想状态,没有相应的一整套规范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双元制教学的实践道路依然漫长,但我们相信最终必将结出硕果。

第四篇:激情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2018.1.1

激情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一文中提到:“想要教好的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由此可见,教育事业是一个需要激情燃烧的事业。在我国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填鸭教育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上课虽充满知识和技能,但沉闷乏味,缺少热情,学生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教学效果不理想,难以实现有效教学,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育,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做其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80%;反之,只能发挥20%。教师的激情正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驱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情绪,享受学习的快乐,有效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经济管理学院为了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深入推行激情教育,注重教师教育激情和学生学习激情的激发,树立激情教育的观念,构建激情教育的高职校园文化。

二、案例实施过程

(一)建立领导小组。建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激情教育模式领导组,加强对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与领导,确定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并对激情教育模式方案制定进行分工,确保责任到人,完成各领域激情教育模式实施方案的起草工作。

(二)根据激情教育模式框架分解,起草实施方案。根据激情教育模式的框架构成,在经济管理学院各领域实施激情教育,并起草实施方案,如学生端推行激情教育模式、团委活动推行激情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推行激情教育模式、班主任推行激情教育模式、技能竞赛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三)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各领域推行激情教育模式:

1.构建激情高职校园文化,创立高职特色文化品牌。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立优秀的高职院校激情校园文化,以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手段,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品牌,通过打造高职院校良好的形象,确保高职教育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取得长远的发展。通过激情校园文化氛围的感染,增强学校凝聚力,形成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文化品牌。第一,通过制定学生千日成长计划,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积分量化管理记录分析每一位学生在校三年的成长点滴,将学生的成长历程、悲喜瞬间收集整理,在班级活动、毕业典礼等场景予以展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第二,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寓教于乐,培养爱校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通过技能文化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 1 生的职业能力,树立竞争意识,使学生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第三,加强德育,以德促学,以主题教育为媒介,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关注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开辟德育激情教学模式。例如,通过“道德讲堂”,引导学生思想,健全学生的人格。第四,积极融合现代企业文化,培育职业素养。例如,通过推行“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拓宽学校素质教育渠道,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

2.建设充满激情的教学团队,提升整体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想要点燃教师的工作热情,让其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提供优质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营造调动教师教育激情的畅快舒心的工作氛围。第一,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培育和爱护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创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关心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时刻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建立教工代表大会制度,架设与教师平等沟通的平台,给予教师政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决策权,有助于教师形成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产生与校共荣辱的归属感,让教师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产生认同感,从而自觉执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学校声誉。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如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师进修制度等,调动教师的内驱力,使其拥有发展的信心,激发其工作激情;第二,提供优质的培训机会,充分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进而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利用“挂职锻炼”、“国培”、“省培”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知识和技能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开拓教师视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空间;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合作,建立团结友好的团体工作环境,例如鼓励教师合作教研、集体备课,通过团队合作,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教师的共同发展,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馨,进而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第四,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多彩的趣味活动,如教职工运动会等,合理地调节教师的工作压力,降低教师的职业疲倦感,让教师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放松身心,从而增加教师职业幸福感。

3.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打造激情高职课堂。激情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教师高涨的教学热情去影响和点燃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拉近师生距离,产生师生情感共鸣,促进学教过程优化,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激情课堂中,教师以心激心,以情感情,做好学生智慧的引领者、快乐的点燃者、幸福的奠基者。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准备,将激情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调抑扬顿挫、言谈举止风趣幽默,对学生形成强烈冲击和感染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第二,在课堂上,教师还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只有学生情绪高昂,在激情的驱动下才能熟练掌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水平。第 2 三,激情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支配的课堂。在激情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情感沟通,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课堂教学作为激情教育改革的中心,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注重每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发挥情感激发的作用,使认知和情感有机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心灵的共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积极愉快的活动,进而实现了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激情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案例实施结果及成效

通过激情教育模式的实施,给全体师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点燃他们工作和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职业能力的角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革新,切实将全体师生的共同意愿落到实处,做到真正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一)构建了激情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单纯靠规章制度的约束,大部分的高职学生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仅仅用死板的制度去限制他们必然会引发他们逆反的心理,往往会背道而驰。面对当前校园师生激情缺失的现状,激情教育模式用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将激情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构建激情校园文化,点燃师生热情,唤醒教师的教育情感,通过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激情文化还对全校成员产生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和功能,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校的软实力,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打好文化思想基础。

(二)提高了教师职业幸福感

现今,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但是社会、家庭对高职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不够重视,高职教师专业地位认可度低。高职院校的资金大多以自筹为主,国家投入有限。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即财源”现状,没有学生就没有收入,由于社会轻视职业教育,家长不想把子女送到高职院校,学生也不愿来校就读,结果造成生源短缺而招资的严重不足,教师待遇难以提高。高职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低下严重地挫伤其教学积极性,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同时,在招生严峻的情况下,高职教师还要面对个体差异化越来越严重的学生,教学任务的繁重和复杂常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上成就感低,极易丧失工作的热情,产生职业的倦怠感。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导致了高职教师入职前的雄心壮志被消磨殆尽,日常教学工作变成了程序化的例行公事,课堂教学虽然充满知识和技能,却缺乏育人的热情。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一定程度抚慰了教师的职业疲劳症,使其重获职业幸福感,充满激情的教学,体会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将学校、课堂看作是制造幸福的场所,将教书育人工作当作自己的骄傲。

(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传统思想中,学生在课堂上应该认真听取教师的讲授,积极回答课堂提问,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而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现状是学生在课堂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五花八门的选择,例如,有的学生甘当“拇指族”,沉迷于手机游戏、视频、音乐等;有的学生甘当“聊天族”,忙于微信、QQ交流;有的学生甘当“养生族”,忙于闭目养神、安稳补眠;有的学生甘当“发呆族”,目光呆滞,忙于做白日梦。激情教育模式的引入,旨在改变学生的课堂现状,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里,心里处于放松的状态,才能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活力,才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使周遭的人产生同样的情绪。激情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充满激情,能够真正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轻松愉悦,使学生的课堂精神状态发生根本的转变,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具有学习热情时,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就会消除,师生间产生共鸣,有利于师生之间美好情感的培育。

四、案例评价与反思

激情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团队尚未统一意志,个别老师还存在不同看法,思想统一有待提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操作性还有待加强。激情教育赋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内涵,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广大师生的激情,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文化理念的创新、育人机制的创新。

(一)教学模式创新

案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激情教学模式,将激情渗透到教书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改变了课堂中教师教育激情短缺,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热情的现状。通过全过程全方位激情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激情课堂,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点燃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了学生极进取的信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文化理念创新

文化理念创新的核心是与时俱进。案例根据高职教育现状,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激情校园文化,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通过校园文化而非单纯的规章制度对学校进行管理,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有助于学生在文化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优良的人文素质,在耳闻目睹中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最终打造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同时通过激情校园文化品牌的树立,确立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师生的价值观,提高了学校的凝聚力,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赢得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形成学校独有的优势,帮助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育人机制创新

学校引入育人工作量,实施量化考核,优化教师本职工作,引导对学生个性化指导,教师以班主任的角色深入学生生活,成为学生道德的引导者、学业的辅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心理的疏导者,面对具体复杂的学生个性成长需求,教师必须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还要学习德育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随时会发现一些具体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教师校本科研最有价值的课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提高。通过全员育人机制,让师生真正认识到机制对促进双方成长的好处,激发全员育人的内在动力。

五、案例启示与借鉴

激情教育全面激发了全体师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了激情的教师和激情的学生,打造了激情课堂,构建了激情的校园文化。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师生内在的驱动力,消除了师生间的距离感,培养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重获职业的幸福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推动学生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

(一)打造特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

激情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和升华,通过创新性打造激情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提升自身的办学竞争力,在高职院校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通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有助于学校形象的确立,能够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破除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也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二)构建了“全员育人”的有效机制,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基于“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激情教育,创新性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科学机制。这种科学的育人机制,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无法兼顾每位学生的缺陷。在这种育人机制下,每位学生的成长都得到了教师充分的关注,同时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机会,留出空间,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这种育人机制,还将解决了教师教学与育人责任脱节的问题,将教学与育人融为一体,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三)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

激情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师生情、同学情、责任感、自信感等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协调发展,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发展得到满足。通过激情教育激发真情,使学生形成催人奋进的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刻苦求学的精神信念、志存高远的理想信仰,具备了持久稳定的发展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第五篇:优化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优化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和手段,但通过调查发现案例教学在具体实践中存在选编的案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困难、案例学习评价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提高;优化;完善

【作者简介】朱学尧,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43)教师,高级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德育带头人。

地理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具有完整情景的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进而生动呈现教学内容、深刻揭示地理规律、有效训练学生能力的情景式教学方法。经过广大地理教师的种种实践探索,案例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理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并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提升了地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然而,新课程已实施多年,很多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理解和使用仍较为混乱。

为了能使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益,笔者以本校高

二、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对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余份,问卷涉及三类问题:选编案例质量优劣、教学实施环节完整性、学习评价合理度。

调查显示,学生对高中地理课程重要性的认知度普通较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有一定的理解并对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接受的,学生也认同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合作小组的异质组建方式。同时,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三类问题。

1.选编的案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评价案例优劣的首要标准是案例的典型性,而且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质量一般,16%的学生认为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质量比较差。近30%的学生认为教师所选编案例质量较低的原因是“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背景材料复杂,缺乏典型性”,25%的学生认为教师所选编案例质量较低的原因是“教师所选编的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总是缺少思维量”。

2.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存在困难。50%的学生认为案例材料应该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做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而近70%的教师是在上课前才将案例学习材料发给学生做课前准备工作,而事实上只有近10%的学生课前认真阅读了案例学习的材料。

3.案例学习评价不合理。从调查中得知,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笔试评价形式是合理的,超过50%的学生认为此种评价形式不合理或很不合理;超过50%的学生认为目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评价形式不合理的原因是笔试形式的评价过于简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案例选编质量

案例教学的核心是高质量的案例,案例的类型、案例的内容和案例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课型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所提供的案例是教师教学的首选,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两个困境:一是教材的案例与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并不是完全匹配的;二是案例思考题的答案已经明显地出现在案例中,因此教材案例没有太多的思考价值和讨论空间。所以教师常常要自己选编案例。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的案例呢?研究案例的著名学者(TowlA.R.)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存在为基础的,而有效的案例教学是以高质量的案例为依托的。

事实上,案例教学实施的困难之处不在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而在于如何选编适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案例。那么,教师如何才能选编出高质量的案例呢?首先,教师选编案例的前提是吃透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条件;第三,教师在选编案例时必须在案例中包含教材所阐述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第四,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要能真实地反映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以免学生通过案例所学习到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现实不符;第五,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要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可能路径,不能用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最后,教师所选编的案例要有足够的思维量和启发性。基于以上六点教师选编案例的大致过程是:“撰写案例说明书、草拟案例、关键评估、编辑修改、配置教案、案例定稿等环节。”

二、优化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包括:精心选编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及时对案例教学进行评价总结,组织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五个环节。教师和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保证案例教学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环节。

从调查中得知,目前导致高中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是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除了教师要选编符合教学要求的案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如果学生对研讨案例所包含的地理理论知识掌握不牢或根本不熟悉,课前没有认真阅读和分析案例材料,对思考题没有认真分析和思考,要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见解是不可能的,这会严重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的课前,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教师布置的案例材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围绕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写出个人发言提纲,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划分的合作学习小组或学生自愿组合的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前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保证。目前高中学生每天可以自主安排的学习时间平均只有半个小时,而根据调查得知,学生要做好一节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平均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在课业负担和高考的双重压力下,学生投入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教师首先必须精简案例的篇幅和内容,压缩学生阅读案例的时间,把相关内容纳入课堂学习中;其次提前一周把案例材料发放给学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最后给出3~4个相关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了解案例。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案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一套与案例教学法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保证案例教学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但这历来是一个难点。因为,案例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从调查中得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笔试形式不合理或很不合理,原因是笔试形式过于简单。所以,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价中,要兼顾案例知识的习得和案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学习历程,将教师规定的全部学习活动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跃度、参与度、讨论的焦点与案例核心问题的相关度、观点的深度与广度。重点考查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判断、决策和交流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学生的个人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由学生的案例准备、课堂表现、讨论深度及协作配合程度等构成,期末成绩由笔试成绩构成。在笔试方面,丰富考试形式,除了传统的选择、问答等题型外,选择案例题分析作为笔试的题型,通过针对案例提出多个解决方案来考查学生对案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在案例教学的评价中,充分运用发展性评价机制,通过持续的、系统化的考核评价,使学生能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更加明确今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会使学生素质得到提升,教学效益和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然而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还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探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相信经过地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会越来越完善,也必将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尚正永,陈炳飞.地理案例教学的利弊分析与灵活运用[J].地理教学,2011(24).[2]康小军.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7).[3]康星.中学地理“变式案例”教学研究及实践[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4]李茂森.案例教学在公共教育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04).[5]戴黍.参与式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写作——以公共管理学科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4).[6]王玉萍.心理学案例教学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04).[7]夏正江.案例教学法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一项持续四年的行动研究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3(07).[8]王文福.自然地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策略[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1).

下载“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队长教学”实践案例(跆拳道)探索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发跆拳道操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开发跆拳道操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 鲍文贤邮编:31208 手机:*** 邮箱:baowenxian666@126.com 摘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迎面走来,新的《体育课程标......

    “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分析

    专题讲座 “技术与设计1”教学实践与探索 李宁宁(北京市第八中学、中教一级) 张 军(北京八中、特级教师) 一、“技术与设计1”开设背景 “技术与设计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

    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

    文章标题:岗位薪点工资制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分析)一、案例A公司管理机关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由年功工资、岗位工资、效益工资和特殊工资四个工资单元组成。其中,岗位工资是岗位......

    实践与探索教学设计说明

    实践与探索(2)教学设计说明 海口市第一中学 陈佳琪 “实践与探索(2)——探索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它是华东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教科书下册第十......

    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

    “分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标》强调:教育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

    《案例分析与实践》要点

    《案例分析与实践》要点 1、汽车/零部件供应 • VC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困境 课堂案例讨论 • SC公司库存改进策略 SC公司是整车厂的供应商,生产零部件。案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探析及其教学实践摘要:案例教学法因其自身的特点及遵循的教学原则,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在方法上具有明显的适应性。本文对此做了探析并进行了有效的教......

    《宇宙探索》案例分析

    在模块三的可选案例分析(上)中,我选了《宇宙的探索》这一篇,以下是我对五个问 题的回答: 1.在潘老师的这堂课上,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哪些“支架”呢?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在潘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