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6:5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第一篇: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理论讲授部分

病理学的概述。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病理学的发展。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萎缩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和结局。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老化的概念及意义。细胞损伤的原因、机制、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学变化。变性的概念及分类。水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粘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及其形态特点。肝脂肪变发生的机制。玻变的分类。坏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分类及结局。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脂肪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凋亡的概念、形态特点及意义。

重点要求:增生、化生、萎缩、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变、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的概念及特征。坏死的病变、分类和结局。凋亡的概念及特点。

二、损伤的修复

再生的概念、种类,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细胞周期与不同细胞的再生潜能。瘢痕性修复,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机化的概念。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作用和危害。创伤愈合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类型。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重点要求:再生、修复、机化、肉芽组织、创伤愈合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变及后果。慢性肝、肺淤血的病变。出血的概念及类型。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过程和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概念和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缺血和梗死的概念,梗死的原因、病变及其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重点要求:淤血的概念及肝、肺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后果。血栓的形态特征。栓塞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形态特征。

四、炎症

炎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原因、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炎症介质的概念和作用。炎症的经过和结局。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概念、类型和病变特点,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炎症常见类型、病变特点。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重点要求: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炎症介质的作用。炎症的经过和结局。炎症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炎性肉芽肿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五、肿瘤

肿瘤的概念。国内、外肿瘤的发病、治疗和研究状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及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肿瘤的举例: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纤维瘤、脂肪瘤、脉管瘤、平滑肌瘤、纤维肉瘤、骨肉瘤及畸胎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原位癌及交界性肿瘤的概念。肿瘤的病因及发病学。

重点要求:肿瘤的概念。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与扩散。肿瘤生长分数及异质化、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机制,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上皮细胞癌、纤维瘤、纤维肉瘤、骨肉瘤及畸胎瘤的一般特点。癌前病变(癌前疾病)及原位癌的概念。

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后果。冠心病的类型及病变,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类型、病变及后果。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各期的病理变化及后果,恶性高血压的特点。风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其发生发展过程。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心瓣膜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重点要求: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冠心病的类型、病变及后果。高血压各期病变及后果。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慢性心瓣膜病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七、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大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各期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合并症。小叶性肺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和合并症。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及病变特点,硅肺及石棉肺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特点及合并症。鼻咽癌、肺癌的病因、常见类型、形态特点、转移及合并症。

重点要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变。大、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硅肺的病变特点。鼻咽癌、肺癌的病变特点。

八、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变特点。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阑尾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病因及发病机制。非特异性肠炎的类型、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类型及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肝硬化的概念和分类。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类型、病变(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转移途径及临床病理联系。

重点要求: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和分级。胃溃疡病的病变特点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原发性肝癌的类型、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九、造血系统疾病

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病变特点。

重点要求: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变特点。

十、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病理变化、超微病理、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肾盂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肾癌和膀胱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重点要求:肾小球肾炎的分类、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一、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子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相互联系及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子宫体疾病的病变特点。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乳腺癌的病变、蔓延及转移、临床病理联系。卵巢肿瘤的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无性细胞瘤的病变特点。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特点。阴茎癌的病变特点。重点要求:子宫颈癌、乳腺癌及滋养层细胞肿瘤的病变特点。

十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下丘脑和垂体疾病:尿崩症的概念。垂体功能低下和亢进的概念、病因和类型。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概念。垂体腺瘤的类型和病变。

甲状腺疾病:非毒性和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甲状腺腺瘤和腺癌的类型和病变。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柯兴(Cushing)综合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概念、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腺癌的病变。

糖尿病、胰岛细胞瘤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APUD瘤的概念。

重点要求:非毒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病变、病因及临床病理联系。甲状腺肿瘤的类型及病变特点。糖尿病的分类和病理变化。

十三、神经系统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脊髓灰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海绵状脑病神经系统肿瘤: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膜瘤、视网膜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病。

重点要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脊髓灰质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星形细胞瘤及脑膜瘤的病变特点。

十四、传染病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肺外器官(肠、腹膜、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及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麻风病因、传播途径、病变。流行性出血热病因、传播途径、病变、发病机制。淋病、尖锐湿疣、梅毒及艾滋病的病变特点。常见真菌病的病变特点。重点要求: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伤寒、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变特点。

十五、寄生虫病

阿米巴病、血吸虫病、丝虫病、肺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重点要求:阿米巴病病变特点,血吸虫虫卵引起的基本病变。

第二篇:病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 pathology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类适应及变性的概念及形态学特点(光镜及电镜特点)。

2、掌握坏死的概念以及各种坏死类型的形态学特点。

3、了解和掌握细胞损伤和适应的原因及发生机制。

(二)教学内容 1.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

(1)掌握肥大的概念,熟悉其类型。(2)掌握增生的概念,熟悉其常见类型。(3)掌握萎缩的概念和类型。(4)掌握化生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5)熟悉老化的概念,了解老化的机制。

2.细胞、组织的损伤

(1)熟悉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2)了解细胞、组织损伤的机制。3.细胞、组织的损伤的形态学改变(1)变性

①掌握细胞水肿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②掌握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③掌握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④掌握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了解其病理变化。

⑤掌握病理性色素沉积的类别,熟悉脂褐素、含铁血黄素沉积的病理特点和形成过程。

⑥掌握病理性钙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2)细胞死亡

①掌握坏死的概念、病理变化和类型及各类型的病理变化。②熟悉坏死的结局。

③掌握凋亡与坏死的区别,熟悉凋亡的形态特点、发生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再生概念、类型、调控及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2、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组成成分及作用。

3、掌握创伤愈合基本过程和类型。

(二)教学内容 1. 再生

(1)掌握再生的概念、类别和各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其包含的细胞种类。(2)熟悉上皮、毛细血管和外周神经的再生过程,了解其它组织的再生过程。

(3)熟悉修复的概念 2.细胞的生长和调控

了解再生的调控及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概念和作用。3.纤维性修复

(1)掌握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2)熟悉肉芽组织的结局。

(3)了解瘢痕组织的形态,了解其对机体的作用。4.创伤愈合

(1)掌握骨折愈合的过程。

(2)熟悉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3)了解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定义,它们的类型、病变特点、结局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之间的病理联系。

3、了解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表现。

(二)教学内容

1.充血和淤血

(1)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基本病变和后果。(2)熟悉充血的概念和类型。(3)熟悉肝、肺淤血的病变特点。2.出血

(1)熟悉出血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出血的病变。3.血栓形成

(1)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机制及血栓的类型。(2)熟悉血栓形成的过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4.栓塞

(1)掌握栓塞、栓子的概念和血栓栓塞。

(2)熟悉栓子运行途径、栓塞的其它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5.梗死

(1)掌握梗死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2)熟悉梗死的原因。

第四章

炎症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和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2、了解炎症的化学介质的种类,产生来源和作用。

3、熟悉急性炎症的分类,结局对全身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炎症概述

(1)掌握炎症的概念和了解炎症原因。(2)掌握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2.急性炎症

(1)掌握血管通透性升高的机制。

(2)掌握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的过程,了解其发生机制。(3)掌握急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特点。

(4)熟悉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改变,了解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5)熟悉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及在炎症中出现的意义。

(6)熟悉炎症介质的概念,熟悉炎症介质的种类及在炎症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3.慢性炎症

(1)掌握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概念、类型和病变特征。(2)熟悉一般慢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4.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了解炎症的痊愈的过程,了解迁延不愈和蔓延播散的后果。

第五章

肿瘤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形态结构和异型性,肿瘤的分类和命名原则,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病变及原位癌的概念,癌与肉瘤的区别。

2、熟悉各种主要类型的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点,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教学内容

1.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1)掌握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点。

(2)熟悉肿瘤的概念,熟悉肿瘤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2.肿瘤的异型性

掌握肿瘤异型性的概念、表现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3.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1)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途径。

(2)熟悉肿瘤生长的生物学,如生长分数、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及肿瘤的异质化及其意义。

(3)了解肿瘤的分级和分期。4.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5.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掌握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6.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掌握肿瘤的命名原则,了解肿瘤的分类。7.常见肿瘤举例

(1)掌握癌与肉瘤的区别,掌握肉瘤总的病理特征,了解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的病变。

(2)掌握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及原位癌的概念,熟悉癌前病变的常见类型。(3)熟悉常见上皮性肿瘤(乳头状瘤、腺瘤、鳞癌、腺癌)的组织学来源形态特点及好发部位。

8.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1)熟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概念、主要类型,了解作用机制。(2)熟悉环境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3)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4)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掌握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患如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理变化,其它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动脉粥样硬化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熟悉其发病机制。(2)掌握粥样硬化血管的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心脏、脑和肾脏的相应病变,了解其临床病理联系。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了解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掌握冠心病的类型,发病机制,熟悉各种类型的主要病理改变特点及合并症。

(3)高血压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4)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5)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病动脉、脑、心、肾的病理变化。(6)了解急进型高血压病的特点。3.动脉瘤

熟悉动脉瘤的概念,了解动脉瘤的类型,熟悉动脉瘤的并发症。4.风湿病

(1)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2)掌握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心脏的病理变化,了解关节、动脉、皮肤的病理变化。5.感染性心内膜炎

(1)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本概况。

(2)熟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征,了解其并发症。6.慢性心瓣膜病

(1)熟悉心瓣膜病的病因和类型。

(2)掌握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变化。(3)了解心瓣膜病的病理临床联系。7.心肌病

(1)了解原发性心肌病的概念。

(2)熟悉原发性心肌病的类型和主要病理变化。8.心肌炎

熟悉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变化,了解其它类型心肌炎的病变特点。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病因、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念和包括的疾病,熟悉各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变。

3、掌握肺癌的组织发生及常见的肺癌类型,了解早期肺癌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呼吸道感染

(1)熟悉大叶性肺炎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掌握病理变化及合并症。

(2)熟悉小叶性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掌握病理变化及合并症,掌握大、小叶肺炎区别。

(3)了解病毒性和支原体性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病理变化,了解间质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之间的区别。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病因,熟悉其发病机制。(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类型、病变特点及后果。

(3)掌握肺气肿的概念,了解其病因,发生机理和类型,熟悉其病理变化。(4)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和发病机制。(5)熟悉支气管扩张的病理变化和合并症。3.肺间质疾病

了解硅肺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基本病理变化,了解合并症。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熟悉肺心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2)熟悉肺和心脏的病变特点。5.呼吸系统常见肿瘤(1)了解肺癌的病因。

(2)掌握肺癌的组织发生和病理变隐性肺癌的概念。(3)了解扩散途径。6.鼻咽癌

(1)熟悉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及组织学类型。(2)了解扩散和转移途径。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癌肿、肝癌)。

2、熟悉胃癌、肝癌的扩散方式。

3、熟悉肝硬化的主要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教学内容 1.胃肠疾病

(1)了解胃炎的病因和类型。(2)熟悉慢性胃炎的分类。

(3)掌握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变化。

(4)熟悉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掌握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5)了解阑尾炎病变类型和特点。

(6)掌握早期食道癌的概念及中晚期食道癌的主要病变。

(7)掌握早期胃癌的概念及肉眼类型,掌握进展期胃癌的主要病变,掌握良恶性溃疡的鉴别的要点,掌握胃癌的扩散途径。

(8)掌握大肠癌的主要病变。

(9)掌握消化道肿瘤(食道癌、胃癌、大肠癌)的共同病理特点。2.肝胆疾病

(1)熟悉病毒性肝炎病因、传染途径及发病机制,掌握基本病变、分型及其病变特征。

(2)掌握肝硬化的概念,熟悉其类型。(3)熟悉门静脉肝硬化的病因和掌握发病机制。(4)掌握门静脉肝硬化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了解坏死性肝硬化和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6)了解肝癌病因及扩散途径,掌握肉眼类型及组织学类型。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掌握常见淋巴瘤和白血病的基本病理形态。

(二)教学内容 1.淋巴样肿瘤

(1)熟悉恶性淋巴瘤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2)掌握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类型。(3)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分类。(4)了解特殊类型淋巴瘤的病变。2.髓样肿瘤

(1)了解白血病的特征和病因。(2)熟悉白血病的分类。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器官和骨髓移植的概况。

(二)教学内容 1.自身免疫性疾病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类型。2.免疫缺陷病

了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熟悉艾滋病病变。3.器官和骨髓移植

了解移植排斥反应及机制、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病变、骨髓移植排斥反应病变。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掌握与肾脏疾病有关的临床综合症的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形态学特点。

2、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及泌尿系统肿瘤的病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1.肾小球肾炎

(1)熟悉病因及发病机制。

(2)熟悉肾小球肾炎的分类及临床病理联系。

(3)掌握各类型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掌握主要类型肾小球肾炎的免疫荧光和电镜变化。

2.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1)了解肾盂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熟悉急性和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了解其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3.肾和膀胱常见肿瘤(1)了解肾肿瘤的分类。

(2)熟悉肾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了解肾母细胞瘤的病理特点。(3)了解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瘤的病理特点。(4)熟悉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病理特点。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慢性宫颈炎的病因及分类。

2、掌握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的定义、病理特点。

3、了解卵巢肿瘤和乳腺癌的病变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子宫颈疾病

(1)熟悉子宫颈炎病变。

(2)熟悉子宫颈疾病癌病理变化,了解扩散途径。2.子宫体疾病

熟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变化。3.妊娠滋养层细胞疾病

(1)熟悉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的病理特点。(2)了解扩散与预后。4.卵巢肿瘤

(1)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

(2)了解卵巢肿瘤常见类型的病变特点。5.乳腺疾病

(1)了解组织学类型;掌握浸润性导管癌的大体病理变化特点。(2)了解扩散途径。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的病理变化。

2、了解糖尿病病理改变。

(二)教学内容

1.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胰岛疾病

(1)了解垂体、甲状腺、肾上腺与胰岛疾病的概况。(2)熟悉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特点。(3)熟悉甲状腺肿的类型。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一)目的与要求1、2、了解缺氧与脑血管病的种类、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特征。掌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3、了解神经系统常见肿瘤的病理特点。

(二)教学内容 1.缺氧与脑血管疾病

(1)了解脑梗死的原因和好发部位。(2)了解脑出血的类型和好发部位。2.感染性疾病

(1)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及传染途径、掌握病理变化,熟悉临床病理联系。

(2)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病理变化,熟悉临床病理联系。

(3)了解脊髓灰质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3.神经系统肿瘤

了解胶质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概况。

第十五章

传染病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原发性肺结核及继发性肺结核的病理、临床特点与两者之间的异同。

2、了解伤寒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熟悉其发病机制,掌握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3、了解细菌性痢疾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熟悉其发病机制,掌握急性、中毒性和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教学内容 1.结核病

(1)熟悉结核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2)掌握基本病变及转化规律。

(3)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类型及其发展与结局,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的比较。

(4)了解肺外结核的病变特点。2.伤寒(1)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病理改变,熟悉临床病理联及并发症。3.细菌性疾病

(1)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病理改变,熟悉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4.性传播性疾病

(1)了解性传播疾病的种类。

(2)熟悉艾滋病、尖锐湿疣、淋病和梅毒的病变特征。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阿米巴病及血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特点。

(二)教学内容 1.阿米巴病

(1)了解阿米巴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掌握阿米巴病病理变化特点,熟悉其临床病理联系。(3)了解肠外阿米巴病。2.血吸虫病

(1)了解病因及感染途径。(2)熟悉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3)了解主要器官的病变特点。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第一、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变性、坏死的类型,形态变化及后果。

2、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及作用。

3、熟悉细胞、组织适应性反应的常见类型及形态特点。

4、掌握肉眼及镜下观察病理标本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切片:肾小管水肿、肝脂肪变性、肝水样变性、肾梗死、肺出血性梗死、心肌萎缩、心肌肥大、肉芽组织

2、大体标本:肾盂积水、脾梗死、肾梗死、结核干酪样坏死、脂肪肝、干性坏疽(足)、湿性坏疽(子宫)、心脏褐色萎缩、左心室向心性肥大、肉芽组织、肝浊肿、胸膜透明变性、皮肤瘢痕、骨痂

3、放映尸检录像片。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肝、肺淤血的病变特点。

2、掌握血栓形成、栓塞及梗死的病理变化与后果。

(二)实验内容:

1、切片:慢性肝淤血、慢性肺淤血、慢性脾淤血、混合血栓、肾贫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

2、大体标本:慢性肝淤血、慢性脾淤血、静脉内血栓、心室附壁血栓、脾肾贫血性梗死、肺出血性梗死、脑出血、动静脉内血栓

第四章

炎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炎症的三种基本病理变化,熟悉炎症性冲血与渗出的过程。

2、掌握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功能。

3、熟悉各种类型炎症的病变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切片:纤维素性心包炎、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化脓性脑膜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2、大体标本:化脓性阑尾炎、绒毛心、白喉假膜、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慢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流行性乙脑

3、放映炎症录像片

第五章

肿瘤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肿瘤标本的观察方法。

2、掌握肿瘤的一般形态结构,生长方式及转移途径。

3、掌握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形态特点及区别、癌与肉瘤形态特征及区别。

4、掌握几种常见的肿瘤形态特点。

(二)实习内容:

1、切片:皮肤乳头状瘤、子宫平滑肌瘤、鳞状上皮癌、骨肉瘤、乳腺纤维腺瘤、甲状腺腺瘤、大肠腺癌、乳腺癌

2、大体标本:皮肤乳头状瘤、甲状腺腺瘤、乳腺纤维腺瘤、卵巢囊腺病、结肠多发性息肉、脂肪瘤、子宫平滑肌瘤、血管瘤、软组织肉瘤。骨肉瘤、肠癌、胃癌、黑色素瘤、畸胎瘤、胶质瘤、脑膜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肿瘤的淋巴结及血行转移瘤。

3、放映肿瘤录像片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风湿病的病变特点和风湿性心瓣膜病形态学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

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和心肌梗死的形态特点。

3、掌握高血压病各脏器基本病变特点与影响。

4、掌握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后果。

5、了解心肌病、心肌炎常见类型的主要特征。

(二)实习内容

1、切片:风湿性心肌炎、主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肾

2、大体标本: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脑出血、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脑动脉粥样硬化(基底动脉环)、扩张性心肌病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心病病变特点。

2、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3、掌握肺癌的病理类型和矽肺的病变特点。

(二)实习内容

1、切片: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矽肺、肺癌

2、大体标本:肺气肿、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矽肺、支气管扩张症、肺癌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溃疡病、阑尾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癌肿、肝癌)。

2、熟悉胃癌、肝癌的扩散方式。

3、熟悉肝硬化的主要类型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实习内容

1、切片:慢性胃溃疡、病毒性肝炎、门脉性硬化、胃癌、肝癌

2、大体标本:慢性胃溃疡、门脉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坏死后性肝硬化、食管癌、胃癌、结肠癌、肝癌、转移性肝癌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特征(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

2、了解成人常见肾肿瘤的形态特点。

3、了解膀胱肿瘤的形态特点。

4、了解恶性淋巴瘤的形态特点。

(二)实习内容

1、切片: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

2、大体标本: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癌、肾盂癌、膀胱乳头状瘤、前列腺癌、恶性淋巴瘤

第十章

生殖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子宫颈癌、葡萄胎、绒癌、乳癌的一般病变特点。

2、了解尖锐湿疣和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一般形态特点。

(三)实习内容

1、切片:尖锐湿疣、子宫颈癌、葡萄胎、乳癌、绒癌

2、大体标本:阴茎癌、宫颈癌、葡萄胎、绒癌、宫体癌、子宫平滑肌瘤、乳癌、卵巢上皮性肿瘤、畸胎瘤

第十一章

传染病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认识和掌握结核病的病理形态特点,掌握原发性和继法性肺结核的形态特点和发展过程。

2、熟悉流脑与乙脑的病理形态特点。

3、熟悉伤寒、菌痢、肝炎等消化系统传染病的病理变化。

(二)实习内容

1、切片: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肠伤寒、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示教)

2、大体标本: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样肺炎、肺肠脾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伤寒、流行性脑膜炎、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肾、菌痢

第三篇:湘雅《药理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药理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五年制、精卫、口腔、麻醉、护理、预防、医学检验及药学等本科专业)

课程名称:药理学

学分:4 总学时:88 实验学时:36

先修课程要求: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免疫学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精卫、口腔、麻醉、护理、预防、医学检验、药学等本科专业 参考教材:周宏灏主编:药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并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课程中它以生理生化及病原微生物学等为基础,也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桥梁学科。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在正确掌握药理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为培养基础与临床医学及药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药理学总论

药效学: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受体理论、构效关系、量效关系、药物安全范围、治疗指数、不良反应及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熟悉不同给药方法对药物效应的影响。药动学:熟悉药物跨膜转运与体内过程的关系;正确理解药物的时效和时量曲线、房室模型、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等参数和概念;掌握药物的生物转化和血浆半衰期的含义与意义。2. 神经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及其生理效应,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与药物分类,掌握乙酰胆碱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的药理学共性和特点。掌握抗胆碱酯酶药和复活药的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了解CNS的递质与受体,掌握各类中枢抑制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特点,用药原则,主要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与防治措施。氯丙嗪、吗啡、苯妥英、阿司匹林、地西泮等的药动学特点。3.心血管药理

掌握钙通道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肌缺血药、抗高血压药及利尿药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主要作用原理、主要适应证与禁忌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和药动学特点。熟悉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基本特点。

4.内脏药理

熟悉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掌握组胺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了解作用于呼吸、消化系统的药物作用与临床应用。5.内分泌(激素)药理

掌握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临床主要适应证、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掌握抗甲状腺素药及抗糖尿病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了解性激素类药物和避孕药的作用和用途。6.化学治疗药理

了解药物、机体与病原体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药、氨基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和抗结核药等药物的分类,抗菌谱、基本抗菌原理、临床用途、合理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特殊毒副作用的防治。了解抗麻风药、抗真菌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掌握抗疟药分类、作用原理及其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熟悉抗阿米巴病药、抗滴虫病药的临床应用。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的肿瘤细胞群体动力学,周期特异性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分类与作用原理,常用药物的毒性反应与临床用药原则。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药理学课程共为48章,课程的基本内容在上述“课程的基本要求中”已详述。重点难点内容为药理学总论中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作用机理,药动学的基本参数。神经药理中药物作用的各类受体,包括α受体、β受体、M受体、N受体、DA受体、5-HT受体、阿片受体、GABAA受体、H1受体、H2受体的激动药或拮抗药的基本特点。心血管药理中钙通道阻滞药、抗高血压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及抗心肌缺血药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制,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证。抗菌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抗结核药的抗菌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抗寄生虫药物的临床应用。恶性肿瘤的细胞群体动力学及抗肿瘤药的作用原理、临床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四、实验要求

药理实验的基本要求:

1.熟悉各种实验动物的使用与给药方法,通过综合与探索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2.熟悉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及仪器使用,通过综合与探索性实验,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① 清醒动物的药效观察: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及肝肾功能损伤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观察有机磷酸酯中毒症状及阿托品和碘解磷定的解救效果并分析其作用原理。

② 麻醉动物的药效观察:掌握动物麻醉方法及呼吸、血压和ECG记录方法。掌握传出神经药物对受体作用的机制分析。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与分析。

③ 离体器官的药效观察:学习离体实验方法,加深对受体激动药、阻断药、量效关系和竞争性拮抗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学会分析药物对离体器官或组织的作用。熟悉离体肠和肺支气管灌流方法。

④ 生化药理实验:熟悉药物血浆半衰期(t1/2)和乙酰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原理。了解t1/2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理解乙酰化酶活性对药物代谢及其遗传药理学的意义。⑤ 探索性实验:以传出神经药理或心血管药理为教学内容,在教师设疑下让学生研究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⑥ 药理学讨论:通过药理学总论与传出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呼吸与消化药理、中枢兴奋药与糖皮质激素专题1-2次的复习和讨论,要求对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横向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初步具有运用药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某些药理现象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密切联系实验的能力,创造性科学思维能力。

《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大纲

第一 ~四章 总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药理学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学科任务与发展。

2.掌握药动学的基本参数及其意义,理解药物消除动力学的临床意义。3.掌握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受体及其相关概念。4.在掌握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上理解临床合理用药原则。5.熟悉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药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与作用机制(药效学)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动学)。了解药物的基本概念。

2. 临床合理用药、新药开发与研究、发掘和提高祖国医学遗产提供理论基础。3. 我国本草的贡献、药理学的发展史及国内外药理学的新进展。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其影响因素。2.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

3.基本参数及概念: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与稳定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房室模型、曲线下面积、清除率和消除速率常数等。

4.消除动力学: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t1/2)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坪值;靶浓度、负荷量、维持量及个体化治疗的概念与意义。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1.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的基本表现、作用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2.药物的量效关系:量效曲线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效能、效价强度及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3.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受体及其它生理生化过程;受体理论,亲和力、内在活性与药物作用强度、效能、激动药、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的关系;亲和力参数pD2和拮抗参数pA2的概念;受体类型、受体的调节及第二信使在受体—效应之间的作用。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配伍禁忌。

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疾病状态、心理因素以及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述 目的要求 1.在复习传出神经系统解剖分类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按突触的化学传递过程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理分类、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转运和转化,掌握各型受体的分布及兴奋时的生理效应。

2. 根据药物作用的效应与机制掌握传出神经药物的分类。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传出神经药物的解剖分类及生理功能:突触、递质、受体和效应器的概念;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代谢。

2.受体的分类: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M及N胆碱受体;各种受体的分布、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双重受体支配的优势现象;受体与离子通道偶联和受体与酶偶联的意义。3.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于受体、影响递质的生物合成、转化与转运及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环节与分类。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和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目的要求

1. 了解乙酰胆碱的M、N样作用

2.掌握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3.了解房水的生成与回流过程,掌握缩瞳药降低眼内压的机制。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乙酰胆碱的M及N样作用,氨甲胆碱的应用。

2.毛果芸香碱兴奋眼虹膜刮约肌和睫状肌M胆碱受体,对瞳孔及眼内压的影响及用途。

第二节 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M胆碱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

1.理解M受体阻断药对腺体分泌、眼(瞳孔、眼压、视力调节)、平滑肌、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熟悉中毒表现、中毒的处理及禁忌症。3.掌握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对外周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对眼、腺体作用的区别,它们的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时数:1.5学时 教学内容: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对腺体分泌、眼(眼压、瞳孔、视力调节)、平滑肌(对不同部位的平滑肌的作用特点)、心率、血压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阿托品的临床用途: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眼科的应用、抗心律失常、抗休克、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3.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4.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后马托品、托吡卡胺、溴丙胺太林、贝那替秦(胃复康)(自学)。5.选择性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自学)。

二、N胆碱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

1.了解NN胆碱受体阻断药对心血管、胃肠道、眼和膀胱平滑肌的影响。2.了解除极化型肌松药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产生肌肉松弛的机制。

3.熟悉NN胆碱受体阻断药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临床适应征、作用特点、不良反应。4.掌握NM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NN胆碱受体阻断药:美卡拉明、咪噻吩等降压机制、药理作用特点、不良反应。2.除极化型松弛药:琥珀胆碱致肌松弛的机制、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体内过程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非除极化型肌松弛药: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毒解救、禁忌证。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目的要求

1. 了解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意义

2.掌握新斯的明对骨骼肌、胃肠道和心血管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毒扁豆碱的临床应用。

3.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制,阿托品和碘解磷定(氯解磷定)的解毒机制。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1.胆碱酯酶的分类,水解乙酰胆碱的步骤。

2.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毒扁豆碱、他克林及加兰他敏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3.有机磷酸酯的中毒机理,急性中毒的表现(M、N样作用及中枢症状)。

4.碘解磷定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阿托品解毒的效应,二药合用的理由。

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目的要求:

1.了解该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特点,构效关系,化学结构与体内过程的关系及其分类。2.掌握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对受体的选择性、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区别三类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及其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的体内过程;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对α受体的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对α和β受体的选择性、药理作用、对血流动力的影响、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3.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对受体的选择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 1. 熟悉α受体阻断药及β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2.掌握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受体阻断药:对α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讲授药物有: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哌唑嗪、特拉唑嗪、育亨宾。

2.β受体阻断药:对β

1、β2受体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对血管、心脏、肾素活性、支气管的影响,膜稳定作用,内在拟交感活性,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阿普洛尔、氧烯洛尔、吲哚洛尔、美托洛尔、醋丁洛尔、拉贝洛尔。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目的要求

1. 了解局麻药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

2.掌握局麻药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特点及临床用途。时数:1学时(在外总麻醉课中)

教学内容:

1. 局麻药的概念、局麻作用及其机制、中枢神经及心血管吸收作用。2.普鲁卡因、丁卡因和利多卡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3.局麻药应用方法、影响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

第十一章 全身麻醉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吸入全麻药乙醚、氧化亚氮、氟烷、恩氟烷、异氟烷及静脉麻醉药硫贲妥钠、氯胺酮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2.理解主要复合麻醉方法的药理基础。3.了解麻醉意外的主要预防措施。时数:2学时(在外总麻醉课中)教学内容:

1.全麻药的概念、分类及其体内过程。

2.全麻药的作用机制、麻醉分期及各期特征。

3.乙醚、氟烷类和硫贲妥钠、氯胺酮等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麻醉意外的主要预防措施。4.几种主要复合麻醉方法的药理基础、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目的要求

1. 掌握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的分类、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2. 理解苯二氮卓类与巴比妥类药物的药动学特点、药理作用机制及量效规律。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苯二氮卓类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2.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及量效关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其他镇静催眠药:水合氯醛、羟嗪、甲丙氨酯、丁螺环酮、甲喹酮及褪黑素等。第十三章 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应。2.了解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特点及用途。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精神病药:药物分类,对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临床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氯普噻吨、氟哌啶醇、五氟利多、氯氮平、利培酮。

2. 躁狂症药:碳酸锂的作用及原理,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3.抗抑郁症药:三环类、NA、5-HT再摄取抑制药和MAO抑制药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 药物相互作用。代表药物有:米帕明、地昔帕明、苯乙肼和氟西汀。

第十四章 抗癫痫药

目的要求

掌握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乙琥胺、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主要的不良反应。不同类型癫痫的合理选药。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癫痫的临床类型及其相应症候群、癫痫的发病机制与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

2. 苯妥英钠的药代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药理作用及临床适应证,主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3. 乙琥胺、苯二氮卓类、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氟桂利嗪的作用特点与临床用途。4. 抗癫痫药的合理选用及用药注意事项。

第十五章 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的药物 目的要求

1. 熟悉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方式。

2. 掌握左旋多巴和苯海索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3. 了解卡比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司来吉兰等的作用特点。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与抗帕金森病药的作用机制。

2. 左旋多巴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及其特点、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3. 卡比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作用机制与特点。4. 抗胆碱药抗震颤麻痹作用的特点与临床应用。5. 其它运动障碍疾病的药物治疗(自学)。

第十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目的要求

1.了解中枢兴奋药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2.掌握甲基黄嘌呤类、哌醋甲酯、尼可刹米、二甲氟林、洛贝林的临床用途。时数:0.5学时(自学)教学内容: 1.药物分类,咖啡因的作用及其机制与用途。

2.哌醋甲酯的作用特点与用途。

3.兴奋延髓呼吸中枢药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尼可刹米、二甲氟林、洛贝林、贝美格。

第十七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目的要求

1.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其机制。

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特点、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类别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

2.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的吸收与代谢特点,临床用途,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3.其它类: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保泰松的代谢、作用特点及适应证,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吲哚美辛的适应证及禁忌证。4.解热镇痛抗炎药的配伍应用。

5.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与抗痛风药(自学)

第十八章 镇痛药

目的要求

1.了解阿片受体分型及意义。

2.掌握吗啡、哌替定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3.掌握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熟悉其他镇痛药的应用。4.理解阿片受体拮抗药的临床意义。时数:1.5学时

教学内容:

1.阿片生物碱类:阿片的来源及构效关系,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的分型及意义;吗啡的作用及其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中毒抢救及禁忌证;可待因的作用特点及用途。

2.人工合成镇痛药: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成瘾性。代表药物有:哌替定、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

3.其他镇痛药:曲马朵、布桂嗪、二氢埃托啡和布托啡诺的作用特点及应用。4.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纳曲酮、烯丙吗啡。

第十九章 钙通道阻滞药

目的要求

1.了解钙通道的类型与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2.掌握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3.掌握常用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及用途特点。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钙离子的生理作用、钙通道的类型与分子结构。

2.钙拮抗药的分类、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3.常用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及用途。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硝苯地平、氟桂利嗪、尼莫地平。

第二十章 抗心肌缺血药 目的要求

1.掌握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的抗心绞痛机制。2.掌握各类抗心肌缺血药的临床用途。时数:1.5学时 教学内容:

1.硝酸酯类抗心肌缺血机制、临床用途、药动学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断药的抗心肌缺血机制及临床用途、以及与硝酸酯类合用能相互增效机制。3.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的抗心绞痛机制、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4.其他抗心肌缺血药:如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Na+/H+交换抑制药、特异性减慢心率药与扩血管药。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目的要求

1.了解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熟悉各类抗高血压药的降压机制及作用特点。

3.掌握各类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选药和应用原则。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利尿药(重点为噻嗪类利尿药)的降压机制、主要不良反应。

3.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等)的抗高血压机制,不同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4.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制及临床应用特点,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Ⅰ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机制,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6.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的降压机制、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7.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的抗高血压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8.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硝普钠的降压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久用降压作用减弱的原因以及与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增加疗效的机制。9.通道开放药及其他新型抗高血压作用特点与应用 10.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

第二十二章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 目的要求

1.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病理生理改变及治疗药物分类。

2.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不良反应与防治。

3.掌握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及其机制。

4.熟悉血管扩张药、β受体阻断药及非苷类正性肌力强心药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 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结构与功能、神经内分泌及心肌β-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2.强心苷的构效关系、作用、用途、药代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与防治。3.利尿药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4.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5.血管扩张药及β-受体阻断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机理及应用。6.非强心苷类强心药。第二十三章 抗心律失常药

目的要求 1.熟悉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及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2.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正常心肌电生理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2.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等的作用、用途与不良反应。4.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第二十四章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目的要求 熟悉调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苯氧芳酸类、考来烯胺、烟酸、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多烯脂肪酸类、粘多糖及多糖类及其他药物的调血脂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临床用途。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调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考来烯胺、烟酸、苯氧酸类)和抗氧化剂(普罗布考)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临床用途。2.多烯脂肪酸类及多糖类的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自学)第二十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基础;熟悉各类利尿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掌握利尿药临床应用及应用原则、主要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2.了解脱水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其临床用途。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泌尿生理过程,肾小管再吸收、分泌功能,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与尿液稀释和浓缩的关系。2.高效利尿药:呋塞米、依他尼酸和布美他尼作用部位及机制,对Na+、Cl-、Ca2+、Mg2+、K+等在肾小管再吸收的影响,主要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3.中效利尿药:噻嗪类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4.低效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乙酰唑胺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脱水药:甘露醇、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机制、临床用途、禁忌症。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药物

目的要求 1.熟悉抗胃酸药、胃粘膜保护药、抗函门螺杆菌药的药理作用及应用。2.熟悉止吐药、胃肠推动药、泻药、止泻药和利胆药的应用。时数:自学

第二十七章 呼吸系统药

目的要求

1.了解镇咳药、祛痰药的临床用途。

2.熟悉各类平喘药的作用机制,熟悉平喘药茶碱类、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和肥大细胞膜稳定药的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时数:0.5学时(或自学)教学内容:

主要讲授平喘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第二十八章 子宫平滑肌药

目的要求

1.了解子宫兴奋药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2.了解子宫平滑肌抑制药的临床用途。时数:自学 第二十九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生理效应及药理作用、作用特点、分类、临床用药原则及指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的危害。2.了解皮质激素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及其构效关系。

2.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重要的禁忌症、滥用药危害。

3.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轻松。

4.ACTH与盐皮质激素的作用,皮质激素抑制药(自学)。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分泌调节。2.熟悉甲状腺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3.掌握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与调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抗甲状腺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常用药物: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碘及碘化物、放射性碘、放射性碘、β-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一章 胰鸟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目的要求

掌握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胰岛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体内过程与临床用应,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口服降血糖药的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用药物: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甲福明、阿卡波糖及罗格列酮。

第三十二章 性激素类与避孕药物 目的要求

1.了解性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分泌调节机制;熟悉性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主要临床用途。

2.熟悉避孕药的避孕原理及其使用方法。时数:1学时(或自学)教学内容:

1. 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及其拮抗药。

2. 雄激素、同化激素与日俱增雄激素拮抗药。3. 避孕药:作用机理与临床应用。

第三十三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目的要求

1.了解组胺H1、H2、H3受体兴奋产生的效应及其阻断药的作用。

2.掌握组胺H1受体激动药和H1、H2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组胺的受体分型及受体兴奋所产生的效应,H1受体激动药倍他司汀的临床应用。2.常用H1、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第三十四章 5-羟色胺和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

1.了解5-HT受体分型,5-HT的药理作用及拟5-HT的临床应用。2.熟悉5-HT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时数:自学

第三十五章 抗贫血药

目的要求

了解抗贫血药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机制,并掌握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学时:0.5~1学时 教学内容:

1. 铁制剂的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 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第三十六章 作用于凝血系统的药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肝素、香豆素类、噻氯匹定、纤维蛋白溶解药的抗凝机制。2. 掌握其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3. 了解促凝血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肝素及水蛭素抗凝血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肝素过量时的解救措施。

2.香豆素类抗凝血的机制,体内过程特点,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过量时的解救措施。3.抗血小板聚集药的作用机制。

4.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机制。

5.维生素K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第三十七章 免疫抑制药

目的要求:

了解免疫抑制药的作用机制,常用免疫抑制药(环孢素,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及糖皮质激素等)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时数:自学

第三十八章 免疫兴奋药 目的要求:

了解免疫兴奋药的作用机制,常用免疫兴奋药(卡介苗、左旋咪唑、异丙肌苷、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转移因子、胸腺素)的主要适应证,不良反应。时数:自学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抗菌药的常用术语、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熟悉抗菌药合理使用原则。

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常用术语:化学治疗的定义、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耐药性和化疗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细菌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简述抗细菌药物的作用机理:(1)抗叶酸代谢,(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3)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4)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5)抑制核酸的代谢。

3. 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产生机制。4.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四十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掌握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影响抗菌作用因素及细菌耐药机制。2.掌握青霉素与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3.了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发展概况,分类及各类药物特点。4.了解非典型β-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及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2.青霉素类:(1)青霉素化学结构与抗菌活性及半合成类药物的关系;(2)青霉素的体内过程及其长效制剂的理化特性,抗菌谱及抗菌作用特点、临床用途、过敏反应及其防治;(3)半合成类: 以6-APA 为母核改变侧链而成。耐酸青霉素类,耐酶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3.头孢菌素类: 以7-ACA为母核,化学结构及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点及特点.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4.非典型 β-内酰胺类的特点.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掌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掌握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异帕米星等药的抗菌谱,适应证及不良反应。时数: 1 学时

教学内容: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化学结构,抗菌机制,体内过程,对第八对脑神经和对肾脏等的不良反应。2.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异帕米星和新霉素的抗菌特点及应用。

第四十二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作用机制。

2.了解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阿奇霉素及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的抗菌特点、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林可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和不良反应。

第四十三章 四环素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掌握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临床作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熟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特点。时数:1~1.5学时 教学内容:

1.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主要为二重感染,肝损害,对小儿牙齿生长的影响)。

2.半合成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氯霉素类:氯霉素的抗菌作用及其机制(与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肽链延长)。体内过程,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要区分对造血系统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损害,二重感染及灰婴综合症等。氯霉素的临床应用。甲砜霉素的特点。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体内过程,临床应用。2.掌握甲氧苄啶的作用机理与应用,与磺胺类合用的根据。3.了解硝基呋喃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喹诺酮类:抗菌作用机制,各种喹诺酮类药特点。

2.磺胺类:磺胺类药物的构效关系与药物的分类,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与防治,临床适应证。各种磺胺药的特点。

3.其它合成抗菌药:甲氧苄啶的抗菌机制,增强磺胺抗菌作用的机制。硝基呋喃类及硝基咪唑类的临床应用。第四十五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及吡嗪酰胺的抗结核作用,不良反应,抗药性;抗结核病药的应用。

2.了解抗麻风药的临床应用。时数:1.5学时 教学内容:

1.各类抗结核病药

异烟肼:对结核杆菌选择性杀菌作用及其机制,抗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利福平:抗菌谱广,对结核杆菌的作用,抗菌机制—作用于细菌的RNA多聚酶,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利福喷汀,利福定:利福霉素类的新衍生物。抗结核特点。

乙胺丁醇:对结核杆菌的选择作用,作用原理,抑制菌体RNA的合成;与其它抗结核类联合应用。大量长期应用可致视神经炎。

吡嗪酰胺:主要为短程疗法的组分之一,不良反应主要为肝毒性。链霉素:对结核杆菌的杀菌作用,抗药性,临床应用。

2.抗结核病药的用药原则:早期,联合,坚持全程规律用药及适宜的剂量。3.抗麻风病药:氨苯砜,苯丙砜,利福平,氯法齐明

第四十六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目的要求:

1.熟悉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唑类抗真菌药的抗菌作用特点,主要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了解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时数:自学

第四十七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复习疟原虫的生活史以便掌握各类抗疟药的作用环节。

1.主要作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的抗疟作用快而持久的特点。抗药性问题。氯喹治疗阿米巴病及免疫抑制。体内分布特点、不良反应、用途。青蒿素、奎宁、甲氟喹的抗疟作用特点及用途。

2.控制复发与传播的药物,伯氨喹的抗疟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用途。3.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乙胺嘧啶的抗疟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用途。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目的要求:

掌握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药的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及临床选药原则。时数:0.7学时 教学内容:

1. 阿米巴病药:复习阿米巴原虫的生活史,抗阿米巴病药的分类。

(1)甲硝唑:对肠内外阿米巴病均有效,对厌氧菌、贾第鞭毛虫的作用,对阴道滴虫有特效。不良反应较轻,但可致神经系统症状,并抑制甲醛代谢,使用时应注意。(2)替硝唑、卤化喹啉类、依米丁、氯喹的作用特点和应用。2. 抗滴虫病药:甲硝唑、乙酰胂胺。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目的要求:

掌握防治血吸虫病及丝虫病的主要药物。时数:0.3学时 教学内容:

1. 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广谱抗虫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 抗丝虫病药。乙胺嗪及伊维菌素:抗虫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自学)。

第四节 抗肠蠕虫药

目的要求:

熟悉主要抗肠蠕虫药的作用,不良反应与选用原则。时数:自学

第四十八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目的要求:

1.了解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及其与提高药物疗效的意义以及各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2.掌握各类抗癌药的适应证及主要不良反应。时数:2 学时

教学内容:

1.药物分类及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2.各类抗癌药的作用原理,适应证及不良反应。

(1)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甲氨蝶呤,巯嘌呤,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羟基脲。(2)影响DNA 结构与功能的药物:氮芥,环磷酰胺,噻替派,白消安,博莱霉素,丝裂霉素,顺铂。

(3)干扰转录过程、阻止RNA合成的药物:放线菌素D,阿霉素,多柔比星,柔红霉素。(4)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长春碱类,三尖杉酯碱,紫杉醇类,L-门冬酰胺酶。(5)影响激素平衡的药物: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他莫昔芬,氨鲁米特。3.抗恶性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原则,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

《药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总课时为56学时)

1.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麻醉的方法;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掌握常用生物电信号的观察方法与药物作用分析。掌握动物心电图、血压等基本参数的测量、判断和分析药物对他们的作用。熟悉一些常用实验模型(如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肝、肾功能损害、离体器官等)的制备方法和药物作用。熟悉离体器官灌流技术及评价方法。了解心血管系统药物如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药物如肌松药、局麻药、拟胆碱类药物等的实验方法。

2.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实验项目 学时 类型 每组人数 要求 内容提要 动物实验基本操作 4 基本训练 5-6 必选 小白鼠、大白鼠、家兔的捉拿、固定及麻醉;腹腔注射;动物取血BL-41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及其它常用仪器介绍 4 基本训练 5-6 必选 介绍BL-41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恒温系统的使用; 药理学总论实验 4 验证型 5-6 必选 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和肝、肾功能损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量效关系与竞争性拮抗(离体回肠法)4 设计 5-6 必选 学习离体肠实验方法;分析阿托品前后不同剂量乙酰胆碱对回肠的作用,理解激动药与拮抗药、量效关系和竞争性拮抗的关系 药物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4 综合 5-6 选修 学习半数有效量和半数致死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磺胺类药物血浆半衰期的测定 4 验证 5-6 选修 了解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方法 普萘洛尔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实验 4 设计 5-6 必选 学习心电图的测量和分析;了解心律失常模型的制备;观察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的效应 药物对兔血压的影响及受体作用的分析 4 综合 5-6 必选 学习颈总动脉的分离、插管及血压的记录与分析;观察拟胆碱药和拟肾上腺素药及阻断剂对血压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有机磷农药中毒与解救 4 验证 5-6 必选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比较和分析阿托品与解磷定的解救效果及作用机制 尿液pH值对阿斯匹林排泄的影响 4 综合 5-6 必选 掌握酸性和碱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新斯的明对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 4 综合 5-6 必选 学习麻醉大鼠腓-胫前肌肉标本的制备方法;观察对除极化和非除极化两种肌松药肌松作用的影响氯丙嗪对乙醚麻醉的影响 4 综合 5-6 必选 了解吸入麻醉方法;分析氯丙嗪的中枢作用乙醚麻醉分期与麻醉前给药 4 验证 5-6 必选 观察全麻分期的症状;了解麻醉前给药的意义 乙醚麻醉分期与麻醉前给药 4 验证 5-6 必选 观察氟哌啶醇对锥体外系的影响及东莨菪碱的对抗作用 心血管实验设计答辩 4 设计 5-6 必选 以组为单位进行心血管实验设计完成心血管实验设计 4 设计 5-6 必选 完成自选心血管实验设计

第四篇: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教学用书:《法医病理学》

主编:赵子琴

副主编:陈玉川、张益鹄、王英元,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年7月第三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法医病理学》是法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需要以修完基础医学和临床各科课程作为基础。

基本内容:法医病理学作为法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法医病理学(forensic pathology)是研究涉及法律有关的伤、残、病、死的变化及发展的规律,目的是为暴力性案件的侦察或审判提供医学证据,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机制、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的一门科学。应用该学科的理论、技术及相关的刑事科学技术等,对暴力性案件中伤亡者的尸体进行检验,全面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法律的实施提供科学、公平和公正的医学证据。

基本要求:从理论课学习中掌握法医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以及案例讨论中掌握法医病理学的基本技能。为将来进入法医学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式:通过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讲授,理论课和验证性实验课相结合,结合案例讨论(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解剖示教以及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学分数 4(8); 周学时8(16)(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 上课18周

参考书目:

1.祝家镇主编.法医病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贾静涛主编.世界法医学与法科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郭景元主编.实用法医手册.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4.徐英含主编.最新法医病理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5.伍新尧主编.高级法医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6.张益鹄主编.法医病理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吴家馼主编.法医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8.陈康颐主编.应用法医学各论.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9.陈世贤主编.法医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10.黄光照,麻永昌等.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分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1.刘明铎主编.实用颅脑损伤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 12.黎鳌等.现代创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3.建雄主编.法医损伤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14.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15.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杨清玉、彭绍华著.实用猝死病理学.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 17.邱绪襄,廖文满.颅脑损伤.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8.Knight B.Forensic Pathology,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1 19.Mant AK.Taylor’s Principles and Medical Jurisprudence, 13th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4

20.Spitz WU and Fisher RS.Medicolegal Investigation of Death.3 rd ed.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1993 21.Simpson JK.The Pathology of Trauma.2nd ed.Edward Arnold Ltd.1993 22.Knight B.Forensic Pathology.2 nd ed.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3.Henssge C., et al.The Estimation of the Time since Death in the Early Postmortem Period.London: Edward Arnold, 1995 24.DiMaio VJ, et al.Forensic Pathology, 2nd ed.Boca Raton: CRC Press, 2001 25.Knight B., Simpson’s Forensic Medicine, 11th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6 26.Knight B, et al.Medical Jurisprudence and Toxicology, 6th ed., The Law Book Company(P)Ltd., India, 1990 27.Froede RC, et al.Handbook of Forensic Pathology,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Northfield, IL, 1990 28.DiMaio VJM.Gunshot Wounds.New York: Elsevier, 1985 29.Tedeschi CG, et al.Forensic Medicine.Vol I.Mechanical Trauma, Philadelphia: W.B.Saunders Company, 1977 30.Polson CJ, et al.The Essentials of Forensic Medicine.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5

参考期刊:

1.中国法医学杂志 2.法医学杂志 3.法医通讯 4.法庭科学杂志 5.法律与医学杂志 6.日本法医学杂志

7.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orensic Medicine and Pathology 8.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9.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0.Medical-legal Journal 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1.掌握:法医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法医病理学的检验对象和任务;法医病理学检验程序;法医病理学鉴定书书写。

2.熟悉:法医病理学现场勘验记录及尸体检验记录;法医病理学的档案及标本管理。

3.了解:法医病理学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向;法医病理学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和保护;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出庭注意事项;法医病理学工作者与新闻媒体。

第二章 死亡概述

教学要求:

1.掌握:死亡的概念;死亡原因的定义;死亡方式、死亡机制; 死因分析时应注意事项。

2.熟悉:脑死亡的概念和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检查方法;脑死亡的病理学形态学改变。

3.了解:死亡发生经过及各期特点;假死的原因和鉴别方法;脑死亡与器官移植和复苏。

第三章 尸体现象

教学要求:

1.掌握:早期尸体变化(超声反应、尸斑、尸冷、尸僵、自溶)的概念及其特点和法医学意义;晚期毁坏型尸体变化(腐败)及保存型尸体(干尸、尸蜡)的概念、发生与发展及其特点和法医学意义;自溶的概念及形态学变化与炎症的区别。

2.熟悉:尸斑和皮下出血的鉴别;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的概念、形成机理、形态学改变及法医学意义;尸僵形成的顺序;心肌和平滑肌尸僵;霉尸、白骨化、泥炭鞣尸的概念和法医学意义。

3.了解:尸僵的形成机制;浸软、特殊型古尸的概念;动物、昆虫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各种原因导致的死后人为现象及法医学意义。

第四章 死亡时间的推断

教学要求

1.掌握:死亡时间推断的法医学意义;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根据早、晚期尸体现象、胃肠内容物、超生反应综合推断死亡时间。2.熟悉:尸温推断死亡时间的常用公式;根据组织学、DNA检测、酶组织化学的改变推断死亡时间;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昆虫学概念。

3.了解:根据昆虫演变规律推断死亡时间。

第五章 机械性损伤概念

教学要求

1.掌握:机械性损伤的概念;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及法医学意义;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的任务。

2.熟悉:机械性损伤的形成因素及机制;机械性损伤的检查方法。3.了解:了解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第六章 钝器伤

教学要求

1.掌握:钝器伤的概念;圆柱形棍棒、方柱形棍棒伤的特征;砖头平面打击与棱边打击所致损伤的差异;高坠伤的概念;高坠伤的尸体检验;高坠伤损伤的基本特点;挤压综合征的定义、病理改变及法医学鉴定。

2.熟悉:斧背、锤击伤的形态特征;徒手伤的形态特点;高坠伤的现场勘验;挤压伤的概念及特点。

第七章 锐器伤

教学要求:

1.掌握:锐器伤的概念;锐器创的共同特征;钝器伤与锐器伤的鉴别要点;刺创、切创、砍创、剪创的概念、形态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2.熟悉:刺创、切创、砍创、剪创的基本特点;刺创口、刺创管、刺出口的检验;抵抗伤和试切创的定义和法医学意义。

3.了解:锐器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刺创、切创、砍创、剪创的后果。

第八章 枪伤和爆炸伤

教学要求

1.掌握:枪弹创和爆炸伤的概念;典型枪弹创的形态学特点;枪创射入口与出口的鉴别;接触射击及近距离射击射入口形态特点;爆炸伤的形态学特点;枪创与爆炸伤的法医学鉴定。

2.熟悉:枪弹创的类型;射击距离的确定;爆炸现场勘验及尸体检验;散弹枪创形态学特点。

3.了解:枪的种类;枪创的致伤机制;非典型枪弹损伤有哪几种类型及其特点 ;爆炸物的种类以及爆炸损伤的形成机制。

第九章 交通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形成机制;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特征;酒精、药物滥用与交通事故;道路交通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2.熟悉:摩托车交通事故损伤;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损伤; 铁路交通事故损伤、航空事故损伤、船舶事故损伤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3.了解:铁路交通事故、航空事故、船舶事故的案件特点。

第十章 颅脑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出血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法医学鉴定要点;原发脑损伤形成机制;脑挫伤的分类及形态学表现;原发性脑干损伤机制及病理改变。

2.熟悉:颅脑损伤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颅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要点;外伤性脑疝的类型以及形成机制。

3.了解:头皮损伤机制及头皮损伤的形态改变;颅骨折机制及颅骨骨折类型;原发性脑损伤形成机制;颅脑损伤后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第十一章 身体其他重要器官致命性机械性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脊柱以及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脊柱脊髓损伤的法医学检验特点;挥鞭样损伤的概念以及检查方法;胸、腹部内脏器官损伤病理变化及导致死亡的致死机制。

2.熟悉:泌尿生殖器官的损伤。

第十二章 机械性损伤的致伤物推断和认定

教学要求

1.掌握:根据损伤形态特征、创口中异物、现场情况、受伤时衣着上的损伤痕迹进行致伤物推断(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创口中异物、实验检测结果、受伤时衣着上的损伤痕迹认定致伤物。

2.熟悉:致伤物的推断和认定的法医学意义。3.了解:衣着上损伤的检验;损伤痕迹的提取。

第十三章 损伤时间推断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前伤、死后伤和濒死伤的概念;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生前伤诊断及损伤时间的推断的常用方法。

2.熟悉:伤后存活时间的估计常用那些方法。生前伤诊断及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趋势。

第十四章 机械性损伤的死因

教学要求

1.掌握:原发性外伤死因;正确评价损伤与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2.熟悉:外伤后继发性死因。3.了解:致命伤后行为能力。

第十五章 机械性窒息

教学要求

1.掌握:窒息与机械性窒息的概念;机械性窒息尸体体表和尸体内部征象;机械性窒息尸体的组织学改变;缢、勒、扼死亡的概念及其死亡机制;缢、勒、扼死亡的颈项部形态学特点及他们之间的区别;缢、勒、扼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溺死尸体的形态学改变;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2.熟悉:机械性窒息的分类及其死亡机制;缢、勒绳套与绳结的物证意义;捂死、哽死的方式及其法医学鉴定;溺死的死亡机制;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体位性窒息、性窒息的概念及现场和尸体特征;硅藻的检验方法。

3.了解:机械性窒息的死亡过程;捂死、哽死、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体位性窒息、性窒息的死亡机制;溺死的死亡过程;溺死的常用的化验和检测方法。

第十六章 高温与低温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烧伤、冻伤、中暑死的概念;烧死尸体的形态学特点(体表改变、内部器官改变);烧死的法医学鉴定;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硬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鉴别要点;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

2.熟悉:冻死的形态学变化;冻死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3.了解:烧伤程度四度分级法,计算烧伤面积的新九分法;中暑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中暑死亡的形态学改变;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制;中暑死的法医学鉴定。

第十七章 电流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电击伤与电击死的概念;电击死的形态学特点;电流斑概念及其形态特点;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

2.熟悉:电击死的死亡机制;骨珍珠、雷电击纹、皮肤金属化的概念;雷击死的形态学改变;雷击死的法医学鉴定;雷电对人体的作用。

3.了解:电流的性质;电流斑形成的原理;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影响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因素;雷击后的迟发效应。

第十八章 物理因素损伤

教学要求 1.掌握:各种物理性损伤概念;各种物理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减压病的概念及形成机制。

2.了解:各种物理因素损伤的病理学变化;放射性损伤形成机制。

第十九章 杀婴及虐待儿童致死

教学要求

1.掌握:新生儿存活时间的确定;死产与活产的鉴别;肺浮扬试验、胃肠浮扬试验;虐待儿检查及诊断;虐待儿童(尸体体表、骨骼、内脏器官)损伤。

2.熟悉:新生儿生活能力的确定要点;虐待儿的法医学鉴定。3.了解:新生儿常见的死亡原因。

第二十章 猝死

教学要求

1.掌握:猝死的概念及其特点;猝死的法医学鉴定及注意事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理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脑血管疾病、癫痫、颅内肿瘤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支气管哮喘病理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青壮年猝死综合征、婴幼儿猝死综合征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羊水栓塞症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2.熟悉:猝死常见的原因;心瓣膜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动脉栓塞、传导系统性疾病、主动脉瘤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肺炎、肺气肿和气胸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胃扩张及胃破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理学变化、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糖尿病猝死机制;抑制死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3.了解:冠状动脉口狭窄、Marfan综合征、克山病病理学变化及鉴定要点;宫外孕、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概念;低血糖症、嗜细胞瘤、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概念和猝死机制;急性喉阻塞猝死机制及法医学鉴定。

第二十一章 医疗纠纷 教学要求:

1.掌握:医疗纠纷的概念与特点;医疗事故的概念与构成的条件;医疗纠纷的类型和发生原因;医疗事故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法医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中的作用;法医尸体解剖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非法行医的概念与常见类型。

2.熟悉:医疗事故的分级;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 鉴定及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注意事项。

3.了解: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确定;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行政责任的确定;医疗纠纷中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章 法医学尸体检验方法及证据保存

教学要求

1.掌握:法医学尸表检查;法医学尸体解剖的程序及方法选择;尸体解剖操作步骤。

2.熟悉:尸体检验前的准备工作;空气栓塞、脂肪栓塞、气胸或胸壁开放性损伤、心传导系统、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的检验步骤和方法;无名尸体、碎尸、传染病的尸体、群体性交通事故的尸体检验的步骤以及方法;组织病理学检材的采取、固定及送检以及法医学尸体检验的证据保存。

3.了解:法医学尸体检验的概念、目的、意义;尸体检查的常用设备和材料;尸体检验的注意事项。

第五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践教学大纲(病理解剖学部分)

适用于临床、护理、检验、中医等专业

一、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科学实践的基础。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

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的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病理学实验教学是通过病变组织或器官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展现疾病现象,探索疾病规律,检验疾病理论,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为学生临床专业课建立良好基础。通过验证理论课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及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面向21 世纪的医学人才极其重要。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 总目标

1、熟练掌握大体标本的表面、切面的观察及描述方法,辨认病变所在部位、颜色、形态等。

2、熟练掌握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正确辨认病变的组织结构,画出具体的形态改变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3、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形态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目的、方法及步骤。

4、通过综合实验、基本掌握和认识疾病从正常组织学到病理学改变过程中的演变规律。

三、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一)李玉林.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

(二)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三)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

四、实验项目

实验一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目的】

1.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2.熟悉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内容】

1、病理切片:观察肾积水、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肾贫血性梗死的组织结构改变

2、大体标本:确认脑积水、肾积水压迫性萎缩、肝脂肪变性、肠出血性坏死、脑脓肿、坏疽性阑尾炎、足手干性坏疽、肺干酪样坏死等的病变特征。【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

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目的】

1.掌握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概念、病变特点及后果,2.熟悉慢性肺淤血和慢性肝淤血的病理变化。3.了解充血、缺血及出血的特点。【内容】

1、病理切片:观察慢性肝淤血、急性肺瘯血、混合血栓的组织结构及病变特点

2、大体标本:确认肺棕色硬变、槟榔肝、静脉血栓、肝淤血、脾淤血、肾贫血性梗死、肺及肠出血梗死、脾贫血性梗死等的病变范围及特点 【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

三、炎症

【目的】

1.掌握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各类炎症的特点。2.了解炎症的原因、表现及结局。【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急性蜂窝织炎阑尾炎、纤维素性心包炎、慢性胆囊炎、急性肝脓肿的病变特点

2.大体标本:确认纤维素性胸膜炎、重症肝炎、白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肝脓肿、慢性胆囊炎的大体形态改变及病变特点等。【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四 肿瘤

【目的】

1.掌握肿瘤的特性,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2.熟悉常见恶性肿瘤的特点。【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肠腺瘤、结肠腺癌、鳞状细胞癌、骨肉瘤

2、大体标本:确认子宫平滑肌瘤、阴茎癌、脂肪瘤、肝癌、子宫体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甲状腺瘤、食道癌、畸胎瘤、葡萄胎、宫颈癌、骨肉瘤、结肠癌、大肠癌、绒毛膜上皮癌、肺癌等的组织学形态改变。【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五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

(一)【目的】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血压病、风湿病的概念和病理变化,熟悉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高血压病肾脏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组织学变化、结构特点、2、大体标本:确认高血压病心脏肥大、原发性颗粒性肾固缩、脑出血、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粥样硬化等形态特点。【方法】

1、组织切片

2、大体标本

(二)【目的】

1.掌握大叶肺炎、小叶肺炎、肺结核病的概念和病理变化,熟悉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心病)。【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肺气肿

2、大体标本:确认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小叶性肺炎、局灶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结核球、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肾结核、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等的组织结构改变。【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六 消化系统

【目的】

1.掌握溃疡病、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变的病理变化,熟悉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了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联系。【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 观察慢性胃溃疡、急性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门脉性肝硬变、原发性肝癌、胃高分化腺癌组织学改变。

2、大体标本:辨认慢性胃溃疡、亚急性重型肝炎、门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食管癌、溃疡型胃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结肠癌的病理形态特点。【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七 泌尿系统

【目的】

1.掌握各型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和病变特点,熟悉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

2.熟悉肾盂肾炎的概念和病变特点,了解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内容】

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乳头状瘤的组织结构特征

2、大体标本:确认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大体形态改变。【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八 泌尿、生殖与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目的】

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大体及组织学病变特征,熟练运用病理知识解释其常见症状及体征。【内容】

1.大体标本 确认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胃癌、膀胱乳头状瘤、尿结石的大体形态改变。

2.组织切片 观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乳头状瘤的组织结构特征。【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二)【目的】

掌握生殖系统疾病大体及组织学病变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内容】

1.大体标本 确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腺癌、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乳腺癌、前列腺增殖症、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颗粒细胞瘤的大体形态特点。

2.组织切片 观察宫体腺癌、子宫内膜增殖症、葡萄胎、绒毛膜癌、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的组织形态特点。【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实验九 传染病与性传播疾病

(一)【目的】

1.掌握结核病各型的病变特征及其与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联系。2.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大体及组织学病变特征。【内容】

1.大体标本 辨认肺原发综合征、肺门淋巴结结核、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慢性粟粒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结核球、淋巴结结核、肾结核、溃疡型肠结核的病变部位、病变特点。辨认肠伤寒髓样肿胀期、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性肝硬化的大体形态特征。

2.组织切片观察肺结核、淋巴结结核、肾结核的组织学特征。观察肠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及血吸虫病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二)【目的】

熟悉常见性病的病变特点。【内容】

1.大体标本 确认尖锐湿疣、梅毒疹、梅毒性主动脉炎的大体形态特征。

2.组织切片 观察尖锐湿疣、梅毒性肉芽肿、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1、组织切片显微镜

2、大体标本观察

病理学实践教学大纲(病理生理学部分)

一、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通过病变组织或器官机能学变化的观察,展现疾病现象,探索疾病规律,检验疾病理论,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病理学的理论体系中,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改变称之为病理生理学。通过对实验动物机能代谢变化之观察,为学生临床专

业课建立良好基础。通过验证理论课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及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态学的研究与功能学的研究相结合也已成为病理学学科发展的必由之

路,这正适应了全方位、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医学发展新趋势。

三、实验教材与参考书

1、黄玉芳主编《病理学》

2、黄玉芳主编《病理学习题集》

3、李甘地主编《病理学》

4、来茂德主编病《理生理学》

四、实验项目

实验

一、缺氧

【目的】

1.熟悉缺氧的类型及其特点。2.了解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内容】

1、小鼠低张性缺氧

2、小鼠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3、小鼠氰化物中毒性缺氧 【方法】

1、观看录像

2、小鼠缺氧模型操

实验

二、休克

【目的】

1.掌握休克的发病机理和休克时机体的变化。2.了解休克的原因及分类。【内容】 兔出血性休克 【方法】

1、观看录像

2、兔出血性休克模型制作

实验

三、氨中毒

【目的】

1.掌握肝性脑病的概念,熟悉肝性脑病的分类和发病机理。2.了解肝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内容】

兔氨中毒诱发肝性脑病.【方法】

1、观看录像

2、兔氨中毒模型制作。

实验

四、肺水肿

【目的】

1.掌握肺水肿的原因及发病机理。2.了解肺水肿时机体的代谢及功能变化。【内容】 兔肺水肿 【方法】

1、观看录像

2、兔肺水肿模型制作

三、措施与评价

(一)措施

1.以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各环节(包括备课、授课、实验、考试等)。

2.利用电化教学示教有关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光镜结构,以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3.任课教师定期辅导、指导自学及答疑

4.利用模型、挂图、幻灯片、标本、投影、录像,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学手段。

5.依规定的教学内容,观察学习标本、切片。

(二)评价

1.教学质量按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师、学生及教研室主任综合评定。2.学生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口试、小测试、作业、实物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实验课考核实行平时考查与期末者试相结合。

下载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湘雅病理学五年制教学大纲[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54学时) (供护理、康复、美容、公管、社保、法学专业使用 ) Ⅰ前言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病理学(Pathology)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一门重......

    湘雅学习心得

    参观学习湘雅医院心得体会 感染科 康常现 在逐步推进医改的背景下,在政府部门迫切要求改善病人就医环境的前提下,院领导不断谋划,通过改变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纷纷推出方便......

    外科学教学大纲(六、五年制)

    外科学教学大纲 山 东 大 学 医 学 院 二○○九年六月 前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二级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知识的科学。由于近年来医学科学......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大纲

    江苏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 (三)教学要求 《语文》(三)是2007级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和前提。教材仍然......

    08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眼科学教学大纲 前言 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抖。其任务是研究人体重要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教学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

    湘雅司法鉴定中心

    湘雅司法鉴定中心近日,记者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网站上获悉,湘雅二医院司法鉴定中心正式跻身国家级认可机构,成为湖南省首家获此认可的检查机构,也是省内第二家获此认可......

    湘雅医院学习心得

    湘雅医院学习心得 妇产科 倪敏洁 上周在护理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到湖南省湘雅医院参观学习, 湘雅医院护理部顾副主任给我们做了医院介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共五篇)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1 课程名称:《法医病理学》 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180 讲课学时:108 实验学时:72 适用对象:法医学 选修课程: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