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主要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作为小学音乐教学重要领域之一的歌曲教学却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唱书本上的歌曲或者是已经学会的歌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便忘记不会唱了。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三分钟热情而又“健忘”的通病,如果总是毫无新意地让小学生不断重复地做某一件事,那么很快他们便会失去学习兴趣,进而显得烦躁不安。但是,作为音乐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又不得不反复聆听、反复演唱,重复是难以避免的因为要想唱会歌、唱好歌离不开有效的重复。本文从小学歌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无效的重复有哪些表现以及要获得有效的重复,则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一次的重复都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等并结合有效的教学评价以确保顺利完成歌曲教学,让小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歌曲。
[关键词]歌曲教学 有效重复 实践与操作
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学习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且课堂中的歌曲演唱也是学生非常喜欢参与的教学活动之一。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一般都会将歌唱教学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也尝试着在日常的教学中寻求一些可操作的办法。
一、歌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在“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中提出的几个思考。思考一:你会唱的歌是怎样学会的?请大家思考一下,你会唱的歌是怎样学会的?而你在课堂上有是怎么样教会歌曲的?既然你会的绝大多数的歌都不是在课堂上学的,但为什么要用现在的这种方法来教呢?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歌曲都不是通过我们在课《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堂上的教与学的方式学会的。很多不曾专门学习过音乐的人在卡拉OK厅都会唱一些节奏、旋律、风格很复杂的歌。唱会歌不难,难在唱好歌。唱会歌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现在为什么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呢?是因为我们的歌没有唱会。
在我们教材中不乏形象鲜明、富于表情、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这样的歌曲最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很多学生不会唱书本上的歌曲又或者是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所学的歌曲但是经过一短时间之后却忘记了如何演唱。歌曲教学占了现在学校音乐学习很大的比重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最主要有3个问题
1、歌曲重难点解决得不够到位
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1年,在教学中我多次发现某些歌曲的难点解决得不好,总是有一部分学生死活不会唱,唱不好。每次我发现这个情况就会停下后面的教学环节重新解决歌曲的难点。我一遍一遍的示范请学生模仿、跟唱;又请班级中优生进行示范,同学继续模仿但是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一开始我寻思着也许是自己在解决难点的教学环节不合理但是经过后来的反思,问题主要还是出在重复上,熟悉歌曲环节的重复聆听不够及低效;解决难点的环节中重复的低效甚至无效。
2、学生演唱歌曲的情绪、音色等不到位
回顾自己的教学,总是有那么一些的遗憾。有的遗憾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歌曲的处理环节。工作的头一个学期里,每次歌曲教学都是只到学生将歌曲能够完整演唱这个程度就停滞而没有进一步的提高。说明歌曲处理的环节中每一次反复时的目标、要求落实不到位,导致了学生演唱歌曲的低水准。
3、歌曲的记忆周期不长
在09学年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我习惯在课堂的开头让同学们跟琴模唱,一般我都是选择本学期已经学过的歌曲中适合《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用来练声的歌曲但是那节课,我随机选择了他们在上一个学年学习过的歌曲《踩雨》。但是几乎全班同学都表现出一脸的疑惑,有几个同学面面相觑,互相问对方:“这是什么歌呀?我们学过吗?”也许我的这一举动表现得非常地突然。但是当一首已经学过的歌曲的旋律弹到一半应该是会有点印象的不至于到最后都想不起来对歌曲毫无半点印象。
二、无效的重复有哪些表现
我们常常说怎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地,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的教学环节是有效地。歌曲教学要有效我们要谈的是怎么样的重复聆听是有效地、怎样的重复演唱是有效地。因为唱会歌曲离不开有效地反复聆听唱好歌曲离不开有效地反复演唱。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有许多老师却怕重复,歌曲放一遍、两遍、三遍或更多,就担心这样会被质疑教学水平,许多老师最怕让学生反复演唱歌曲生怕被别人认为没有丰富的教学方法。
1、熟悉歌曲阶段的无效重复
要学会歌曲,需多听,在这里为什么强调多听,因为在这个环节聆听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歌曲演唱的质量。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师生在歌曲的某一个难点上反复纠缠,教师反复纠正,学生反复演唱可惜就是唱不准确,难点就是解决不了,教师想尽方法可是效果很差,事倍功半。原因是1学生在熟悉歌曲环节没有“听够”也就是听的次数不够多再一个情况是每一次的聆听要听什么不明确也就是每次聆听的目标不明确,当学生没有“听够”“挺准确”他怎能做到会唱怎能做到唱准确,其实在初次熟悉歌曲的环节中教师只要让学生多听,并且每一遍聆听都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听。那么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精练几遍,即可解决,而学生也不会因多练而疲劳甚至失去学习歌曲的兴趣。
2、歌曲处理环节的无效重复
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要想唱好歌,离不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歌曲。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初步学会歌曲后,《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他们对歌曲进行处理的方法是请学生全体跟琴轻声演唱、请学生分组演唱、让学生以排为单位进行演唱、让学生分男女生演唱或者分段落演唱。这样的重复只是让学生在学会的基础上一遍遍再熟悉,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样就是在巩固歌曲。但是我认为:我们在巩固已经学会的歌曲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歌曲有个“升华”例如:歌曲演唱的情绪、演唱的速度、演唱的力度等等
三、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策略
歌曲教学中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从整体----局部-----整体这样的学习原则即在学习之初要让学生对所学歌曲有一个整体地充分地感受,然后再到解决歌曲的重点、难点这是局部最后歌曲重难点都解决后进入了处理歌曲、拓展歌曲的部分。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3点:
1、每一次重复呈现的方式要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何况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以及他们的学习心理他们乐于接受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安排的教学活动单
一、简单势必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后面的教学时效性。如,我在09学年参加了省歌曲疑难问题的主题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有幸观摩了金华的方伟青老师执教的《甜甜的秘密》一课。在这节课上方老师在歌曲的A部分是这样处理的
1、师引话,学生猜:同学们玩得可真开心,可有2个孩子却没有在玩,他们手上拿着两个橘子(实物展示)去做了一件秘密的事情,给两次机会猜猜,听我唱,你就明白了。
2、老师面对学生,有感情地范唱(第一遍听)
3、学生说说,他们去做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完整乐谱和不完整的题目
4、带着问题,观察乐谱,静听范唱,补充题目甜甜的秘密(第二遍《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完整听)
5、配合音乐悄悄走,悄悄拍(第三遍完整地听)
6、跟随钢琴声,对口型,“悄悄唱”(第四遍完整听)
7、音乐接龙游戏,师生合作轻声唱出歌曲,教师钢琴伴奏,自接龙时发现节奏难点,解决难点,8学生独立完整唱歌词。
在熟悉歌曲环节中方老师总共请同学们完整的聆听了4遍歌曲的范唱,每次的形式都不一样第一遍用简单的谈话引起学生的聆听兴趣,到底这2个同学要去做什么事情?第一遍聆听之后展示了歌谱,接着是第二遍完整聆听,这次她请同学们看着歌谱聆听范唱,第三遍的聆听是跟着音乐做简单动作,第四遍聆听时要求同学们张嘴不发出声音的演唱歌曲。通过这样几种形式引出的聆听歌曲范唱到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旋律应该比较熟悉了,到了第7个小环节解决歌曲中学生演唱出现的难点时教师不用再花费许多时间便将歌曲难点轻松拿下。方老师以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安排多种形式的聆听歌曲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歌曲的情境当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最后轻松的学会了歌曲。虽然都是在重复着聆听歌曲、熟悉歌曲但是每一次的要求不一样,每一次的要求层层深入,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相反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每一次重复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作为一线的教师脑海中应该有通过这项教学活动我要向学生传授什么音乐知识,培养哪种音乐技能或音乐能力,进行哪类审美教育或思想品德教育我需要同学们在这一环节中掌握哪些音乐知识,通过参与这项活动他们需要掌握哪种技能或者是能力这样的意识。并且教学目的的制定要适当、准确,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教育、教学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即明确几点:让学生学什么?掌握哪些技能?培养哪些音乐能力?仍引用上段的课例,方老《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师设计的4次完整聆听歌曲的活动每一次都有十分明确的目的。第一遍的完整聆听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歌曲在整体上有个印象包括歌曲的速度、演唱的情绪等;第二遍的完整聆听则是要求他们为歌曲填上完整的歌名,歌名要填完整、填得恰当则必须认真的聆听歌曲范唱;第三遍聆听歌曲范唱并配合上走和拍,这是为了进一步感受速度、情绪;第四遍的对口型演唱是为了熟悉歌曲的歌词和练习咬字。这几个教学目的经过这样的安排落实得很到位。又如方老师在处理歌曲的环节,也都有十分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的。
B部分:重点处理 以诵带唱
1、设问引导:做了秘密的事情以后,自己的心情怎么样?
2、找动词,读动词,读出语气和正确的节奏
3、有感情读后两句歌词,唱后2句
4、老师示范唱后2句,说说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显示两种符号,说说老师为什么要将最后一句力度减弱?
5、学生也尝试用不同力度唱这2句,并伴随手势表演
6、为老师献歌,现场录音,用伴奏带播放
在这个部分重点放在了歌曲的最后2句,经过实际教学我与方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歌曲前2句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已经能够唱出“悄悄地”这样的意境。歌曲的“升华”光靠这一点还远远不够。于是最后2句的处理是否合理、到点关系到这首歌最后的演唱效果。在经过A部分的学习后先请学生自己说说演唱歌曲后的心情一次引出找找乐句中的关键词,再是有感情的读歌词并演唱,这次唱是学生自己对歌曲情感体验的演唱之后通过教师的示范力度上的变化学生再次练习,将歌曲的演唱推向另一个高度,最后的为老师献歌环节达到本课的高潮。
3、每一次重复都要有有效的评价
课标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课标》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音乐课《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程评价应该导向性原则、具有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而针对实际的课堂教学而言则应具备导向性原则即引导音乐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及科学性原则即评价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课堂评价都以鼓励性、激励性为主以致遇到了一些课堂中的不和谐行为以及不恰当体验都不敢用正确的带有教育性的评价。我工作的第一年带了2年级和5年级2个年段的学生。2年级的有一个学生的音准不着调,节奏自成一套体系。这个学生是我教唱《小麻雀》这首歌曲时发现的。那节课各个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的整体演唱效果也挺不错声音和谐、演唱情绪也到位,于是到了课的最后的展示环节这名学生非常积极主动的举手来演唱歌曲,结果我歌曲的前奏还没弹完他已经开始演唱,我连忙努力追着他的演唱试图跟上他,结果失败。他唱完后,同学们都看着我,我心里想还是不要伤害他吧,于是说了:“他的演唱挺特别,大家为他的展示鼓励一下”。直到他小学毕业歌曲的演唱还是一如既往的“特别”每次想到这次的教学经历,我心里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有懊悔、有失落,当时我说的话的确没有伤害他,可是却使他的歌曲演唱没有一点帮助。如果那时我再给一点具体的比如你演唱歌曲的速度比较快,没有将小麻雀的音乐形象很好的表现出来如果你能唱慢点„„也许他后来在歌曲演唱多少也会有些进步。吸取自己失败的经验教训,然后在每一次的教研听课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现在我在课堂上的评价更具有导向性和科学性。例如:我在教唱教材第九册中《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这首歌曲时,在处理环节发现有一个班级整体演唱歌曲的声音与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不一致,于是我说:“同学们刚才的演唱的音很准,中速的速度把握也很稳。我也想请同学们来说说,歌曲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场景?要表达怎么样的一种感情?”听了我这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歌曲描写的场景、表达的感情,于是我趁热打铁说“瞧。大家对歌曲要表达的意境都很到位,下面请大家用歌声来表现歌曲那种宁静、安逸以及期待”《谈歌曲教学中有效重复的实践与操作》
经过这样的评价以及语言启发到了第2次演唱,果然不一样。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对课堂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有效的开展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对于歌曲演唱教学的每一次重复都应该有个具体的评价,同时,评价的语言要具体形象,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生的演唱或根据音乐的作品意境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要具体地评价学生是哪个方面唱得好,比如演唱过程中的气息运用的好、情绪很到位符合歌曲的要求、力度的演唱恰到好处或者哪些地方的演唱还需要改进等等而不能笼统的一句“你唱的真好”“回答的得真不错”。以达到对教学的监督和提高的作用。
总之,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新课程对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和学生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歌声更加美丽动听,让他们的音乐素养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音乐教材及教学法》 缪天瑞 缪裴言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与对策》 陶晓勇周利利/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春
章连启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年1月刊总第187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专题研训资料集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实践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实践谈
摘 要: 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对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讲究提问的策略和方法,做到艺术性地向学生提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要运用哪些技巧?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揭示新旧数学知识之间的矛盾,作为一种启发信息提供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震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规律,获得新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学生的权利。要做到让学生敢问、想问、善问、会问,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有效提问的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维、实现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信息与检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也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美国教育家斯帝文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一个教师在学校80%的时间都花在了向学生提出问题上。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在师生之间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宜领会,即于其处提出”。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提问更有效率。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人对要做的事情充满兴趣,那么他一定能做好。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兴趣是学习的重要条件。小学生往往对陌生的事物比较害怕,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心理的原因不愿意接受提问,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知识怕回答不上来,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提问的效果不好,效率不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一个问题,解除学生的困惑,让学生喜欢被提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思维很简单,往往喜欢卡通人物,老师可以从这方面着手,在提问阶段,教师可以先提问一些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克服心理矛盾,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和蔼可亲的,回答问题难度不大。也可以出一些有关数学的脑筋急转弯,这样学生的情绪会更高涨。最好融合教材的重点内容提问,这样更能达到提问的最佳效果,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实现有效提问。
2.恰当处理“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问题”和教学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预设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对教学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注意“预设问题”会诱发“生成新问题”的出现,而这些新的“生成问题”会因学习主体的特点、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而很难预料。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预设,灵活调整、整合乃至放弃预设的问题,机智生成新的问题方案,伺机而动,随机应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多做预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显现。正确理解“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关系,并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发挥课堂“生成问题”对加深知识理解的积极作用,真正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具有开放空间的问题。
传统教学是封闭性的,这主要体现在问题的完善性与答案的唯一性,这样容易将学生限制在条条框框内,禁锢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材循规蹈矩地解题,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知识。新课程提倡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内容,问题要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主要体现在条件的不完善与答案的不唯一。(1)条件的不完善。给出几个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选择条件或是补充条件编写题目。这样可以实现学生各知识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编写题目,真正实现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2)答案的不唯一。让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为教材上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心理定势的束缚,开辟新思路,寻找新视角,探索新途径,从而得到更多的解题方法。
4.要正确评价“善待”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学生。
当一个学生单独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时,教师不能当众发怒批评,更不能大声训斥、讽刺、讥笑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会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怕答错怕挨训而不敢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回答,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其真实的想法,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肯定他的成绩,再对他的观点、见解进行评价;对回答不够准确的应先肯定其中可取的部分,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期望;对于学生颇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要表扬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还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使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并在评价时带有浓浓的情感,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如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这样激励学生:“你真棒。”若学生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没关系,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学生回答很有创意,教师更可以大声赞扬学生:“你的回答非常好,很有创意。”这样给予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周自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初探.学周刊,2014.1.[2]陈俊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现代阅读,2013.1.[3]孙素敏.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策略的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3.9.
第三篇: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英语歌曲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每节课中在开头、中间或结尾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利。
1.多学唱课本中或自己搜集的英文经典歌曲。在学习歌曲时根据歌曲节奏和意思配上合适的动作。如学习经典儿歌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可以这样合着节奏做动作。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双手举高,然后放至双肩。)
Falling down.(由双肩放至腰两侧。)
Falling down。(由腰两侧垂下。)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双手举高,然后放下)。
My fairy lady.(身体左右摇摆各一次。)
动作既体现了乐曲的节奏性,又表达了London bridge 倒下的意思。合适的动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2.用旧曲新词的方式编写有关的教学歌曲。比如在学习下面句子,可以这样唱:
1=F3/4 1 1 5?O3 3 3 1?O 1 3 5 5?O
Mummy,mummy,I am thirsty.May I have some
3 2---?O2 3 4 4?O3 2 3 1?O
Orange juice ? Of course.There’s some
2 5?O7 2 1---?O?O
on the table.Drink it.如:在教授PEP教材(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3 Is this your skirt?一课时,可以运用两只老虎(Two Tigers)的调子唱
1=C4/4 2 3 1 ?O1 2 3 1 ?O 3 4 5― ?O
Is this your skirt? Is this your skirt? Yes,it is.3 4 5―?O 5 6 5 4 3 1 ?O
Yes,it is.Is that your T-shirt?6 5 4 3 1 ?O
Is that your T-shirt?5 1―?O 2 5 1―?O?O
No,it’s not.No,it’s not.学生对其旋律和唱法较为熟悉,颇感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再加上动作、单词替换,所学的句型就易巩固和扩展。学习效果非常好。
3.通过chant学习英语。chant是儿童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它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特性,chant多年前已经在外国的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多老师擅长把教学内容编成chant。比如在学习正在进行时,可以边拍手边唱: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拍手。)
I’m washing the clothes.(洗衣服的动作。)
I’m washing the clothes.(洗衣服的动作。)
What’s he doing ? What’s he doing ?(拍手。)
He’s playing the drums.(敲鼓的动作。)
He’s playing the drums.(敲鼓的动作。)
这种充满童趣,有节奏,琅琅上口的学习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hant中的语调和重音形式由于节奏明快而更容易理解和模仿。通过chant,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这种语言形式的语感。
4.掌握英语歌曲教学技巧。上课“开头的复习式、激趣式”,“中间的调节式”,“结尾的巩固式”。
比如课前老师带领学生唱下面这首歌:
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put it well(把??放好).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put it well(把??放好).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put it well(把??放好).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sit straight.(坐端正)
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sit straight(坐端正).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and you really want to show it,if you are happy and you know it,sit straight(坐端正)唱英语歌巧妙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引到英语课堂,同时也营造了英语氛围。
5.把握好教唱英语歌曲的度。歌曲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手段,但不可为教唱英语歌曲而偏离英语教学。歌曲内容和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如在教Weather天气情况的词时,教这首歌曲。
Sunny day,sunny day,hot,hot,hot.Rainy day,rainy day,rain,rain,rain.Windy day,windy day,blow,blow,blow.Cloudy day,cloudy day,clouds,clouds,clouds.严格的韵律、明朗的节奏,形成了有规律的反复。节奏给了歌曲内在的乐感;反复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歌曲和教学内容结合紧密,学会了歌曲就能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歌曲教学能调动学习热情,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丰富教学形式,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教师要不断探索,充分发挥歌曲的作用,合理运用歌曲,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张鸽.浅谈英文歌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新天地(开拓教育新天地).2011(12).[2]戴春莉.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9).
第四篇:谈化学课中的有效教学(修改后)
谈化学课中的有效教学
脉旺北街中学:张德俊
目前的初中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越来越辛苦,学生学得越来越艰难,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仅有的一点灵气、一点个性、一点棱角被磨平了,一个个被训练成了考试的能手,一部分成为没有自己个性、没有创新能力、缺少应变能力的„高分低能‟所谓的优秀生。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标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基本教育思想,也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1.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2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呢?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而负效教学是指学生对教学产生抵触、排斥、厌恶的学习情绪,干扰学生的发展。所以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3.如何实现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堂里,这三个方面整合的角度和切入点不同,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这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知识与技能要在过程与方法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同时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中不断升华。要根据知识的不同特点来整合思路。
(1)有效“讲授”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教师要做到讲授有效,必须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讲学生自学、研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学生易混淆的、易错的知识点。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自己已能学会的知识不讲;部分学生不懂的问题,在没有实施学生互帮互学之前不讲。且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二。
化学教学也不例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 “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例如:《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元素、离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中,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这一规律时,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①原子对于原子核来说很大,离核越近的空间越小,所能够容纳的电子数也越少,离核越远的空间越大,所能够容纳的电子数也越多。②比喻,同学们在不足一岁前,由于生活能力很小,总是在父母亲的身边,生活的空间非常小;上幼儿园、小学后,由于生活能力强一些了,生活的空间也大了一些,在父母身边的机会少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生活能力不断增强,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离父母亲也越来越远。由此使学生理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
(2)有效“提问”和讨论、思考
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的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助性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包办,自问自答。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这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熄灭,而高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维,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紧接着提出: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甁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呢?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纷纷举手强答,请一位同学回答,并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然后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
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学生会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探究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到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碳酸不稳定常温或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接着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会立即在脑海中搜索已有的知识,明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结论。就在这样层次推进,步步深入的提问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学习,并进行不断思考,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提高解决问题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
(3)有效“实验”
化学实验通常有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育品德等功能。化学实验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它通过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应原理,透过现象看清物质反应的本质,并且,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初中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实验化学实验为观察实验、实验、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不同的实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同的,其层次也不相同。有效实验不一定是要学生都亲自动手才操作有效,要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要突出方法、技能,还是现象、反应本质。有时只要求学生通过现象知道反应原理,可能教师演示现象会更明显,实验效果会比学生实验更有效。如:我在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前让学生先了查阅资料,(1)在做实验比较Na2CO3和NaHCO3的溶解性强弱时,根据Na2CO3和NaHCO3的溶解度大小,先称好等量的固体,用18×180mm或20×200mm的试管就容易得到较理想的效果。(2)做Na2CO3和NaHCO3与盐酸溶液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的实验,本人认为如先将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加入小气球里,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
1-2mol/LHCl3mL,将气球扎紧在试管口上,实验简单、方便、安全,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做实验有成就感,同时实验目的也得以体现。(3)在做Na2CO3和NaHCO3对热稳定性分解实验比较,则用大小试管同时进行,大试管装Na2CO3,小试管装NaHCO3,通过实验学生不仅看到了Na2CO3不分解,而且NaHCO3受热温度不用很高即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加热到270度即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有水产生,)。由此说明,有效实验,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实验,还要精心准备实验,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实验的目的、功能必须清晰可见。尤其是要学生做的演示实验更要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偶发性因素、学生心理因素、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教师的意图等。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中考,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第五篇:谈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谈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中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学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采用与中国相关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专职教师的实或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 实残教学 操作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然而,不少高校在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两者在教学中明显脱节。笔者作为一名高校从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一些认识和体会。基于此,本文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希望对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工商管理学科教学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并不代表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适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第二,有助于学生发展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资质、兴趣、才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使用同样的方法去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点和专长,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出独特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来进入企业之后,才能够不断在各方面积极创新,帮助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有许多集体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彼此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与其周围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广泛协作。帮助企业或组织达成目的。IlJ2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凼一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我国高校目前对工商管理的研究和教学主要局限于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解释,这些理论反映的是西方的社会背景和市场状况,引用的案例也是西方国家的,与中国当前的国情有较明显的差距,不一定能够解释中国的市场和社会状况。二是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IEl。许多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老师按教材讲授,学生课堂记录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学生只是起到了记录员的作用,根本不能把记录的内客真正理解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三是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我国高校从事工商管理教学工作的教师当中不少人的成长道路是从学校到学校,对工商管理缺乏感性认识。走上工作岗位后,为了发文章、评职称,他们对工商管理的研究主要注重纯理论研究,这更加剧了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状况。嘲3工商管理学科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第一,要注重选用与中国有关的工商管理教学内容。中国改革开放将近30年,社会迅速发展,经济运行也日趋复杂,目前有必要对这30年中的工商管理的经验进行整理和分析。
同时大量的中国工商企业每天都面对纷繁复杂的工商管理的现实问题需要解决,也急需得到正确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我国的高校工商管理教师应尽快采用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市场结构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全方位、系统性地进行工商管理数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工商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不能只及于一点,要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的。连续性的整体创新,促进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1)要培养入学新生的专业感性认识。新生一入学,就对其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并结合相应的市场调查、社会调查以及企业参观活动,使学生尽快获得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专业感想。并由专业教师进行评估。
(2)采用以下几种实践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案例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精心挑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案例,并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2)模拟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务,设计出相应的背景材料、软件程序或数学模型等,交由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和操作。模拟教学方法包括角色模拟,情景模拟、内容模拟、综合模拟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出与现实相似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现场教学方法。以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为依托,将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参观。
然后撰写相关的实习报告、设计方案、分析报告、策划文案、促销方案、或综合评估报告等,由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3)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应把握好这个机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办法。如果方法得当,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从学生论文的选题到撰写过程都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把每一个环节落实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应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科研话动,或是让学生参与到其导师所承担的一些科研课题当中,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专业教师应主动参与工商管理实践活动。西方许多从事工商管理教学的教师或者自己开办工商企业,或者在企业担任兼职或咨询顾问,这样可以深入工商管理的一线。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鲜活的经验,加深对工商管理理论的认识,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教师也应该走出理论研究的象牙塔,积极参加工商管理的实践活动,使自己对工商管理理论的认识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高校管理层也应该在制度上支持教师参与工商管理实践活动。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学校制度的制约,例如学校对教师的工作量考核并没有考虑教师在社会上的实践活动,致使教师无法从繁忙的校内工作中脱出身来;学校对教师的社会实践既没有经济上的支持,更没有为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条件;等等。总而言之,高校领导层没有从制度上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因此高校的领导层应该转变观念,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修改,从考核制度上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工商管理实践活动。
学校还可以聘请企业的工商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除了鼓励教师去社会上参加实践活动,同时也应该聘请企业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专家往往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有的还不乏理论造诣,把他们请入学校为学生授课或举办讲座,必将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理解。
总之,高校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以及企业的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不足之处,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在教学中将工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国粱。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探索【J】。科技和产业,2008(2):8690.【2】雷思友。市场营销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法改革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8-40.【3】陈素琴。加强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交通高教研究,2003(3):65-67.【4】朱志敏。深化高校实验实践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