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圆规和直尺做出美丽的图案
用圆规和直尺作出美丽的图案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教学设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266500)张敬华
一、教材依据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四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是继《平行线的特征及探索平行线的条件》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把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感受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现实意义。通过尺规作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美和几何美,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由于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提问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和表达的能力,而且具有自己的审美观,所以他们对于学习尺规作图的热情应该是比较高的。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点拨下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及步骤;
⑵了解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
⑴通过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作图活动,初步体会尺规作图的意义。
⑵能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提高数学表达能力。⑶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教师运用演示法把实物模型、教具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具体、形象地感知图形。⑵在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索之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使它们互相促进、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⑶教师运用练习法,精心设计随堂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正式学习尺规作图问题,首先学习作图题的基本步骤以及规范的几何语言表述。
例题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B;
求作:线段A'B',使A'B'=AB。作法与示范:(课件演示)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学生按照课件演示作出线段,小组间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鼓励学生边画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表述作图过程。
先由学生试述,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作图题的基本步骤:已知、求作、作法。并由教师说明作图题的要求:
⑴能正确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⑵能用规范的几何语言口头表述作法。
设计意图:通过此过程教师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从而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知识及步骤。练一练:
按要求填空:任意画一条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AB,使AB=2a.已知: ;
求作:线段AB,使。作法:⑴ ;
⑵ ; ⑶。AB就是所求作的线段。(作法用课件演示)
师:通过此题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我们可以用此方法作出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3倍、4倍、5倍„等等。设计意图:通过此题既锻炼学生几何语言的规范性,突破难点,又提高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㈢、学以致用,强化知识
做一做:已知线段a和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AB和CD。(图形用课件演示)
⑴利用圆规,在射线OA、OB、OC、OD上作线段OA'、OB'、OC'、OD',使它们分别与线段a相等;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
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师: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
师: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中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的方法?
生: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案,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
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
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
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面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就得到花瓣的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案得到下一个图案呢?(出示教材第37页图2)
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两个花瓣分为一组,一共有两组,把他们分别左右平移两下就可以完成了。
师: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画一个圆,然后在一方格的四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话四个半圆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非常独到,可以脱离基本图形作图了。
下面我还有个题目想让你帮帮忙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一练”第一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移动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一题
生独立答题,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并演示给大家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觉得数学很神奇
生:我学会了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用我们学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图案,下节课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
板书设计:
图案设计
对称 旋转平移
第三篇:利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教学设计
利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利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数学活动课.它是对学生平移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这节课不但让学生对平移有进一步的认识,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利用平移设计美丽的图案》是第五章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过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初步掌握了简单图形的平移画法.另外,在美术课上也有“二方连续”的绘画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对图形进行欣赏、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画图的过程,对平移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认识。
(2)结合实际生活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不仅仅在课本上还在我们的生活中。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完成一件事情的基本程序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发现生活中的平移并利用平移设计简单的图形。难点是对图形的分析以及设计构思。 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课的过程由六部分组成:欣赏图片激发创作热情——分析作品掌握创作方法——观看微课体会创作细节——自由活动,感受创作过程——作品展示分享成功喜悦——课堂小结 第一部分:欣赏图片激发创作热情
这一环节屏幕展示4幅图片(奥运五环标志、服装图案、青花瓷、建筑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利用平移设计的美丽图案,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第二部分:分析作品掌握创作方法
一共选择了三幅图片进行分析,第一幅是由一个基本图形构成的平移,第二幅是多个基本图形构成的,最后是教材是展示的”马“的图案。第一幅图的处理方式是学生说教师利用电子白板演示平移过程;第二幅只让学生说出基本图形;第三幅“马”的图案因为难度较大由教师一步一步引导完成。
设计意图:这三幅图是由简入繁的,通过分析和演示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方法。
第三部分:观看微课体会创作细节
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体会一个美丽团的设计过程,让他们在设计前观看学生自己录制的微课,体会创作的细节,为接下来的自由设计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部分的教学,学生们对图案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及时巩固,让他们观看学生在家自己录制的视频。第四部分:自由活动,感受创作过程
这一环节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先给5分钟的时间思考、小组商议创作构思。然后进入自由设计阶段。第五部分:作品展示分享成功喜悦
在学生自由设计时,教师选择几幅有特点的作品,拍摄并传入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最后,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通过这几课让我有两点最深的感受:一是孩子们需要数学活动课;二是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很强大。先说说第一点,数学本来就源于生活,目的也是用回生活,这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是数学需要的。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数学活动课,感觉有些本末倒置,今后教学一定要坚守课标要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第二点感受就是现代或地教学手段让课堂不再仅仅是“45分钟”。我们可以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还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第四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
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五篇:89用数学教学设计
第3课时 8、9用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较好地说出解题过程。重、难点:
会看图,弄清题意,并结合图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森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转一转,感受一下美丽的大森林带给我们什么?(出示森林情境图)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鹿、蘑菇、天鹅。
师:那么这里面隐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小鹿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看懂图意,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鹿图,思考图中告诉我们什么呢?然后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1:从图中我知道了一共有9只小鹿,后来跑走了3只。
师:那么图中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生2: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
师: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完成图下面的算式。
师:下面谁能把你是怎么想的,说给大家听听。
生3:草地上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求还剩下几只。用减法计算:9-3=6。(师板书)
2、课件出示蘑菇图
师:观察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
生:图画告诉我们树根下有6个蘑菇,右边有2个蘑菇,求一共有几个蘑菇。
师:请大家根据题意列算式。
让一同学说出算式,师同时板书:6+2=8。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分组讨论看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各组让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1)弄清已知什么。(2)确定要求的问题是什么?(3)选择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谁的本领大。
1、完成教材第57页有关天鹅的计算题。
(1)看懂题意;(2)列式计算;(3)说说想法。
2、完成教材第58页第1题。
(1)看懂题意;(2)列式计算;(3)说说想法。
3、课件出示:妈妈买了9只小鸡,丢了3只。
师:根据给出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根据给出的信息,我想知道还剩几只小鸡?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的第3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又获得了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数学
主题图
9-3=6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