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7: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第一篇: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

1、关于纪录片定义的调查

日本东京放送(NHK)科教栏目的创始人、纪录片资深导演 YASUMA(安间总介先生)在1996年曾经搞过一个关于电视纪录片定义的调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a、欧洲、北美、以及日本这些不同区域90%左右的被访者认为他们所在的国家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统一定义。

b、问及这些纪录片人自己有没有关于电视纪录片的定义的时候,结果100%的人都认为自己心中有一个纪录片的定义。

2002年,我又与安间总介先生对中国的50位有5年以上纪录片创作经历、并有作品在国际或国内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人做了一个联合调查,其结果较大不同:

a、中国的纪录片人认为国内没有纪录片统一定义的比例与别的国家大致相同,达90%以上;

b、中国纪录片人自己心中有纪录片定义的比例却远不如别的国家那么高,还不到30%。

这些调查说明了很重要的两点:世界各地对于纪录片都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中国的纪录片人不太张扬自己的个性、创造的意识总体上也不如国外的纪录片人。

其实纪录片是非常需要创造性的,近些年来不断出现的形式,加上纪录片所关注内容的无限丰富性,都在证明纪录片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虽然很难给纪录片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并不等于说纪录片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恰恰相反,纪录片拥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品性。事实上纪录片比任何其他的影视样式都努力地寻找自己的定义。下面就来列举分析一些不同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请选择课程章节--------第一讲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第七讲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

2、关于纪录片的不同表述

在西方的影视论著中,很少对纪录片作明确的正面定义,往往用“非虚构” non-fiction 这样笼统的界定进行观照。在法国更有人把所有非虚构的影视作品通称作纪录片。

a、1991年法国《电影词典》称: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记录电影。

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文献”的品质,无论是起来源还是其目的都指向了“文献”,可见其对于纪录片历史感和真实性的追求。

b、《朗文英语词典》:纪录片--通过艺术提供事实;

相比较而言,这个定义简单的多,不过同样涉及制作手段和目的两个方面。有所不同的事,提出了创作的艺术性。这样的明确而直接在别的定一种并不多见。

c、美国《电影术语汇编》: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她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

这个定义颇具美国实用主义的特点,它明确提出了许多人总是回避的纪录片主题问题、创作者的主体性问题,还有创作过程的艺术手段,甚至突显了影视语言的技巧:编辑技巧以及音响功能的运用。

d、《牛津词典》:(纪录片是)人性记录(说明人性的事实或事件),强调了词根document 的记录性和实证性;

虽然从字面的表达来看,这个定义与国内的定义差别很大,实质上它与国内的定义最近。

“人性”与“记录”,正是国内的纪录片定义努力要表达的,也是孜孜以求之的。关于这个特点后面读了国内的定义后悔感觉更深。

e、美国电影史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纪录片作者“和故事片艺术家不同,他不专心于创作,他通过对自己所发现的东西进行选择和并列而表现他自己。”

这个定义虽然特别强调了“自己”,自己发现、表现自己,其实它最为本质的部分还是“发现”。正是这一点,限定了纪录片创作的根源应该事现实存在的东西,作者只能发现,而不是创造。

f、卡雷尔·赖兹、盖文·米勒《电影剪接技巧》:“故事片和纪录片的根本区别在于故事片主要表现情节的发展,而纪录片则主要是阐述主题。”

g、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伊文思关于纪录片的描述意义也很深远,简单的几个字强调了来源、手段与目的:“记录”“现在”称为“历史”,可以挖掘的含义很多,我非常欣赏的是其中暗示的纪录片应该具有的历史责任与历史态度。我以为这正是纪录片最为紧要的品性。

在国内纪录片的表述也有许多,下面列举以下几种:

a、《现代电视纪实》(朱羽君,1998):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应该是要求以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也可以有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的真实性和编辑的生活自身的逻辑性。

b、《纪录片创作论纲》(钟大年,1997):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c、《中国应用电视学》:纪录片--影视艺术中对某一事实或事件作纪实报道的非虚构节目,直接从生活中取材,以生活的自身形态来表现生活,真实环境时间中的真人真事。

d、《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吕新雨,1997)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的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环境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

E、《电视纪录片制作》(吴保和,1999):通过电视摄像机(或电影摄影机)的磁带(或胶片)纪录下来的一切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事件,这些内容不是人为的虚构出来的,而是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或正在发生的。

国内对纪录片进行界定的时候,经常会加一些补充性的说明:纪录片应该直接关注人,不着重事,着重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关注深层永恒的东西;注重感受和体验的共时性,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较完整的动态过程和情感积累;强调真实与真诚;等等,足见国内对于纪录片这种作品类型的期待与厚爱。

相比较国内与国外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有些不同的地方,第一,国外的纪录片定义注重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而国内的更注重人文的关怀;第二,国外的纪录片定义更强调作品的观念和主题,而国内的更强调客观反映和对现实生活的还原;第三,国外的纪录片定义强调创作语言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样性,而国内纪录片定义更强调“纪实”一种风格。

看得出来,国外对于纪录片的定义的表述并没有像国内的那样严谨,突出的是关键性的品质;也没有像国内的那样附加过多的限定,强调的是纪录片最为本质的力量。相比较而言,国外关于纪录片的定义更为多样化,自由度也更大一些。然而,它们对于纪录片本质的判断和追求是非常明确和固执的。同时,国外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也更为直接可感一些,更便于指导拍摄。

3、纪录片是把过去或现在的事用影像的手段进行人性的还原和记录,并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尽可能描述(叙述)一种真实的历史 并尽可能接近一种真实的描述。尽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一讲 关于纪录片的定义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第七讲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

第二讲 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

《世界纪录电影史》中的一段话,对于纪录片功能和特性的描述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真实性与权威感是纪录片的命运所系,无论动机如何,对于利用它的人们来说,这两点是诱惑力,也是对事实进行启发或欺骗的力量源泉。” 的确,纪录片给人以“真实性”和“权威感”的期待,而纪录片导演则会以事件第一见证人、记录者的姿态出现。对于这种特性,当我们现在回望过去的纪录片时,会有更为明显的感受。因为我们现在要了解过去的历史的时候,纪录片变成了最值得信赖的原始资料。然而,从纪录片创作的历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纪录片让人惊醒:纪录片具备真实感和权威性的同时,也存在着欺骗的可能性;具备宣扬正义的力量,也可能为宣扬邪恶效力,对此,纪录片作者的人性和良心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提出纪录片人的特殊素质要求,是纪录片人的使命所必需的,也是做好一部纪录片所必需的。

1、责任与良心

纪录片最主要的是记录社会,记录社会的现状、记录社会的发展、记录社会的变迁。因此,我们的纪录片工作者应该把镜头对准社会的不同阶层、社会的不同角落,有责任去关注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纪录片工作者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有时还应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力量,这是纪录片人的责任。

纪录片工作者在很多时候是某个历史事件的唯一见证人,对于这段历史的描述是否真实、客观,主要并不是取决于他的能力,而是他的良心。纪录片人应该是无私的、坦荡的、具有正义感的。

观摩:《我们为何而战》。

《我们为何而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创作的最好的一套系列宣传片,也是分析战争的原因以及描写激烈战况的最佳纪录片,美国法兰克·凯普拉创作的这套系列片“使得所有美国人都在它的节奏、比喻的词藻以及态度之中去面对敌人,呼吁美国人民集中力量与意志去战胜敌人……这些有力的影片被在美国的军队区奋战、去坚持并赢得胜利,它们还相信它的人物尤其道德的必要性,而经由整套系列的制作来对美国的原则保有信心,也即享有自由、正义以及幸福的权力是不容否认的,它们是奋斗的代价,而且胜利在望。”(参见Richard M.Barsam《记录与真实》)这套系列片及时地介入了当时最值得关注的战争的现实,并有力地影响了事态的发展。这种责任感和良心所创造的正义的力量,应该是纪录片最为本质的使命。

2、真诚与人性

纪录片着力于记录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命运,创作的出发点、创作的过程、以及最终作品的影响,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真诚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素质。只有真诚才能感受生活的真实状态;只有真诚才能获得被拍摄人的真情流露;只有真诚才能告诉人们现象背后的本质。

而人性化的观念,是发现纪录片题材和发掘纪录片题材的一把重要的钥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很好的视角,使得观察、理解和反映生活都有了得体的方法,不至于偏离或偏激。

3、耐心和吃苦

相对于别的影视工作者,纪录片创作者这绝不是一个风光的角色。相反,他们的风险很大:由于有多方面的不可知性,成功的几率不高;在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几乎没有建立,社会的回报不大;创作题材的选择往往是那些非常事件、非常地方,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由于纪录片创作多采用纪实跟踪拍摄的方法,去记录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或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可能原来跟踪的线索,到后来发现与主题没有什么关系;或者由于拍摄的人物或事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有戏剧性;或者原来的线索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中断了;等等。因此,纪录片的拍摄片比经常是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而且创作周期都比较长,有时为了等候一个瞬间、捕捉一个细节、展示一个场景,需要做很远的路、等待很长时间。还有也可能是经费方面、时间方面、设备方面、创作环境方面等遇见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纪录片创作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耐心,吃更多的苦。

4、历史观念和科学精神

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这句话很值得回味。纪录片拍摄虽然是一种创作,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尽管是拍摄当前的事,却是在书写历史;虽然是一种创作,强调的却是一种记录;虽然是创作,并不是个人的事,而更像一个旁观者、代言人。从这些特性上来说,纪录片的创作需要一种历史的观念:要以历史的责任感去选择题材、发现题材;要以书写历史的态度去反映生活、记录时代;要以历史的观念去思考和判断。

有的纪录片是对于过去事件和人物的回忆,也需要修治历史的态度对其进行描述,对资料的选择、扮演再现方法的运用,以及某些以难处的实证上,均需要一种历史的观念和科学的态度。

与其说纪录片是一种艺术,还不如说它是一种历史。因此,纪录片创作需要科学的精神也就必然的了。这里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拍摄记录的方法要得当、观察思考的态度要严谨、对于事物的评价要客观公正。

纪录片创作过程中那些技巧和方法方面的素质要求,我们将在后面再叙述。

第三讲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

纪录片的题材应该是很宽泛的、无所限制的,如果能很完整的从各个角度去记录我们时代社会的变迁,那是理想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只能够选择其中极其少的部分进行记录,这样就有了选择。这种选择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相关部门整体宏观规划的角度、从一个电视台栏目设置的角度,以及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对题材选择都会有各自的要求,在这里要谈的是纪录片创作中题材选择的一般性问题。

中国近20年的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上存在着一些偏离倾向,几乎绝大部分的作品都把镜头对准了偏远的山区、没落的文化、弱势的群体。有一年当纪录片学术奖评委,送选的近200部片子中差不多70%是关于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但是评委们甚至不得不达成一个口头的协议:来年再选送此类片子,原则上不予入围。这真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对纪录片的选题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限制的,而且也不是说不可以关注残疾人的题材,关键是太多的人去做相同层面的关注,只停留于同情的眼泪,已经失去了意义。而对那些主流的人群和社会几乎没有涉及,这样,并不符合纪录片的精神,也没有很好地发挥纪录片的功能。

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时代内容

中国当今的社会可谓风起云涌,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在经历着不同层次的变革。这种时候,社会的结构形态、价值体系,人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都处于一种动态之中。纪录片责无旁贷的要去关注、见证这种时代的变迁,记录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境况、情感经历以及精神追求;记录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性的潮流面前的处境和走向。

因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当中,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工作单位、社会地位等都经常会改变、迁移和流动,在原先的价值观念、道德体系都在进行重塑,可供人们选择机会更多了,同时危机感也增加了。纪录片工作者应该着力去展示这种特定背景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

2、关注主流群体

近些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制作数量不少,每年都有上千部(集)。然而,在2001四川国际纪录片电视节上,有一位美国的纪录片专家,讲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感想:很难从中国的纪录片中了解中国当今真实的状况。这对于我们纪录片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纪录片有责任全面真实的反映和记录社会生活。然而,我国近些年来拍摄的纪录片中,远远不能全面展示社会生活的全景。因为,绝大多数的片子所关注的都是非主流的,几乎很难看见关于主流文化主流人群的片子。这种不平等的观照,大大影响了纪录片功能的发挥,也无法充分展示纪录片的力量。因为,但它脱离了主流以后,就变成个人色彩的为主的东西了,而这并不是纪录片的定位。

分析起来近些年来人们倾向于个人色彩的题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比较来说,这样的题材容易把握,如对那些弱势人群、边缘文化的题材,从情感层面容易得到认同和共鸣;而主流的题材则不容易把握。其次是对纪录片的本性认识不够,被许多人当作个人味道很浓的东西,而淡化了本来应该具有记录时代社会的品性。第三,个人化的东西容易操作,拍摄的时候相对比较容易协调;而社会化的主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制作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虽然,我们也要鼓励民间的纪录片人创作富于个性色彩的作品,关注个人兴趣范围内的题材,但这终究不应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主体,不然,就会有愧于时代,也有愧于纪录片。因此,我们在题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多倡导一些对社会主流群体、主流文化的关注,以便把握时代潮流,反映时代潮流。

3、关注民生

纪录片应该关注民生问题。民生不仅应该是许多纪录片直接关注的问题,也是纪录片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特别是在社会的转型时期,民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譬如移民问题、土地问题、下岗问题、环境问题,等等,都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应该是纪录片关注的不可忽视的一类题材。因为,在和平时期,人民生活的品质应成为每个文明社会追求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成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纪录片才会有影响力,才会有力量,才会有魅力。

观摩:《三峡移民》。

中国的三峡工程令世人瞩目,除了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工程效应以及环境问题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受工程影响的库区人们的迁移问题。在2002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国际评委一致把金奖授予记录、反映这一民生问题的纪录片《三峡移民》,显示出了他们人性视点和对于民生的关注。本片围绕移民过程中所产生的多重矛盾展开叙述,讲述了国家的移民政策、基层干部所作的艰难而细致的劝离工作、以及移民们的复杂心情。从故土难离,到舍家为国,最后迁往他乡,整个心路历程,可歌可泣。

片子之所以感人,最为重要的原因是从情感和人性的角度去关注这一个特殊群体的命运。

4、关注自然

2001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和金鹰奖的评选工作,在审看片子时还没注意到参评作品中动物的活跃,等看到获奖作品的名单时,不禁吓了一跳:动物群打败了人。大家都很兴奋,这是发自内心的,不然大家不会不自觉地不约而同把票投给动物们。的确以往在中国的电视纪录片中,关注动物的实在太少了。这一新领域的开掘,是使中国电视纪录片超越以往题材单一走向题材多样性的很好一步。

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长久以来与人类生活在一起却被长期忽视了的动物们吧。它们有着我们人类一样的灵性和情感,快乐和悲苦。《野马之死》中的准噶尔一号、《远去的老马》中的库卡、《中国的金丝猴》、《峨眉藏猕猴》,还有《孤岛护鸟人》中的濒临灭绝的琵鹭,《英与白》中的英英,还有《平衡》中的藏羚羊。

中国有着异常丰富动植物资源,关注、宣传并保护它们是纪录片工作者的另一使命。目前,我国此类题材的创作刚刚起步,将大有可为。

观摩:《野马之死》。

准葛尔一号的惨死给人们的震惊绝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还有人性上的、哲学上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找到一个平衡点,需要一种平等的关系;人们对于动物的理解和关爱,其实和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和关爱一样,需要一种人性的视点。片总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尴尬关系:人类“过分”的爱护它,结果毁了它,令人茫然。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当我们学会爱动物的时候,才能真正爱自己。

5、关注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纪录片是纪录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思想的建立以及科学精神的倡导,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教育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真心希望,我们的纪录片同仁也能更多的关注于科学纪录片的制作。2000年和2002年底,我们先后组织了两届“北京国际科学教育节目展评暨研讨会”,尽管,后一届我国的科教纪录片状况较2000年有了提升,但是与我国的科学大国地位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还很不相称。因此,在科教领域,我国的纪录片工作者还任重道远。

观摩:《爱的奇迹》。

本片使用特殊的摄影机,奇妙而真实地记录了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分娩的过程。这项人们展示的完全是另外的一个世界,一个令人冲动令人自豪的世界。当人类用科学的方法去领略生命的神奇和美好以外,我们也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6、发现新视角

纪录片创作的题材虽然很丰富,但是类型还是有限的。因此,同类题材、相近人物的纪录片如何找到不同的视角,给人以新的内涵、新的意味,成为纪录片创作再题材的开拓上很值得探究的问题。同类题材要找到一个新的视角,可以是注入时代新的内容;可以是换一种思考方式;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也可以是采用不同的风格和形态,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人们的思想,才能的出新的不同的结果,才能给人启示。

总之,一定要避免题材类型相同的作品,表现的角度和表现的方式也差不多。退一步说,如果没有新的创意,就不应该选择同类题材。

7、扬己之长

纪录片题材的选择还有一点可以考虑的是扬己之长,拍摄自己身边的事、拍摄自己熟悉的事。选择此类题材,有如下的好处:首先是易于进入状态。纪录片的拍摄往往会比较不易进入状态,有时候可能需花上10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与被拍摄对象达到较好的交流状态,进入正常拍摄。如果选择的题材是你所熟悉的,这段磨合的过程就可以大大缩短。其次,易于与人沟通。在纪录片创作当中,双方沟通融不融洽,会直接影响拍摄的成败。如果拍摄的是自己熟知的人,便于尽快的进入状态,较好地实现与人沟通,了解其所思所想,并抓取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典型镜头。在感动自己的时候同时感动别人。

第四讲 前期准备工作

纪录片具体拍摄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有一个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拍摄大纲甚至拍摄脚本,具体的拍摄对象、拍摄场景、采访话题、线索的安排,以及结构的设计,等等,可以说,拍摄过程主要是对于原计划的实现过程,有点类似于旅行中的“主题游”;另外一种则不同,它是对某个题材感兴趣,譬如是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戏剧因素、命运感,活与众不同、典型性等,并对其中的价值有个相对的判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拍摄大纲和实施计划,通常是边拍边看,在拍摄过程中寻找线索、安排结构、确立主题,类似于旅行中的“自助游”。

第二种方式较多的出现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期以前的拍摄中,那时候纪实作品刚刚流行,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品在国际上获大奖以后,许多电视台都开始重视纪录片,把能不能拍出优秀的(很直接的标准就是获国际大奖)纪录片视作评价一家电视台品位水准高低的重要指数。因此,各家电视台纷纷抽调精兵强将,划拨相对高得多的制作经费、自由的使用设备、自由的安排时间。这种纪录片创作的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模式,每部片子都当作一个作品,有相对自由的创作过程。它通常存在于纪录片栏目化之前,或真正市场化之后。

纪录片栏目化播出后,其节目不得不以“产品”的形态而非以“作品”的形态出现。因此,需要建立新的观念新的方式来制作纪录片,最为明显的一点是以往慢工细活的那种“创作”式的纪录片制作方式已经被要求限时完成的“制造”方式所取代。为了节省成本、应付播出,每个纪录片的栏目都在寻求建立适合自身特性的多快好省的模式,以实现流水线式的制作。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前订立一个详细的计划就变得不可缺少的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会更多的采用第一种方式。

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纪录片拍摄前的一些基本准备工作是必须做的。

1、题材的确定

题材的选择,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讲过,不再详述。这里要指出的是,有时选题是事先已经确定的,或者是系列片中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你在认领选题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你所熟悉的、你所感兴趣的、有能力做好的题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给自己提些问题,譬如:

“我真的对这个题材感兴趣吗?”

“有人拍过类似的题材吗?”

“我能找出什么新意超过原来的作品?”

“这个题材有什么特别吸引我、吸引别人的地方?”

“做完这个片子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做这个片子对被拍摄对象有伤害吗?或者有什么帮助?”

“做这个片子对自己会有什么收获?”

如果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积极的回应,你就可以很自信地开拍了。

2、主题的基本确立

其实,很多时候纪录片的主题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有的甚至是在后期编辑的时候确立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在拍摄前对主题不做任何考虑,至少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和框定,有的时候甚至在开拍前就先确立主题。

确立主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主题的出现要顺理成章,有足够的支持,不是凭空拔高。

其次,主题大小的选择要适当,不应勉为其难。尤其是小制作,题材更不宜过大,主题也不宜过大。

第三,要学会“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所谓“大题小做”,是选取大的事件的一个段落,或重要人物的某个部分来做文章,并从中间里一个适当的主题。选择和分解是两种有效的途径。所?quot;小题大做“,是对一个小的题材进行联想式或挖掘式的思考,从中引伸出一个较深的主题来。

第四,要大气、有意义。学生的一些作业,甚至是电视台播出的某些片子,只是简单的记录了某个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某些普通事件的简单过程,既没有进行整理,也不做认真的结构编排,平平淡淡的。这类片子,既没有多大可看性,也没有多少让人思考的地方,没有多大意义。实在是一种浪费,还不如不拍。

第五,要有新意。各个方面出新意应该是一个纪录片努力追求的,主题的出新,也是一个纪录片人思想能力的标志。如何使一个旧的题材给人以新的内容,让一个平淡的题材营造出较深远的思考空间,是一个经常要面对的问题

3、拟定片子的结构

在正式拍摄之前,应该有一个片子大致的结构,特别是主线发展的结构性设计。

这种事先的考虑,有一些好处。首先可以知道大致所需要的大块内容,不至于有遗漏;其次,对各部分的表现方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转场有一个统一的考虑,以免后期编辑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保证有足够的画面素材;有助于在拍摄时依照拟定的片子结构作一些必要的设计。因此,事先拟定一个片子的大致框架,对于拍摄的顺利完成大有方便之处。

4、确定并联系拍摄对象

题材和大致结构确定了以后,拍摄的对象也就基本确定了。除了主要的拍摄的对象以外,还有一些辅助性的人物,他们在片子中的轻重和分工是不同的。这些基本确定后就可以联系拍摄了。拍摄前的联系应该告诉拍摄对象你的大体意图和整个拍摄计划,以便与他协调,做到事先有个周密的安排,不至于到了现场匆匆忙忙找不见人。特别是那些大忙人,每天的行程通常都是精确到分钟的,更需要事先敲定时间。如果不变与他本人详细商谈,可通过他的秘书来协调办理。我们在拍摄《走进香港》时确定事业成功的老移民--真维斯老板杨钊作为拍摄对象后,拍摄的时间就是经过多次的协调完成的,包括在办公室45分钟和在他的家里30分钟。

5、设备的确定

带什么样的设备是依据拍摄的具体任务和拍摄的具体地理环境而定的。如果就在电视台附近或在大城市里,设备问题就相对简单得多,因为纪实出了问题,补救起来也不太难。然而,到那些偏远的山区、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带,设备问题就是一个决定能否顺利完成拍片任务的很关键的因素了。如有一次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拍摄罗布人的后代,那是一个不通电、不通车、收不着电视、打不了电话的地方,因此,发电机和汽油就是必备品了。

另外,气候的因素也是要事先考虑的。多雨、大风、冰雪等天气,就得带上防雨、防风、防冻等特殊设备。

有的片子有特殊的设备要求,如轨道车、摇臂、组合灯光、斯坦尼康等,平时是不需要带的设备,对于某些高投入高标准的片子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当然,有些笨重的设备,最好是到拍摄地去解决。我们曾经拍摄一部关于法门寺的纪录片,为了更好地展现古塔和博物馆建筑的精美与恢弘,到西安电影制片厂租借轨道车、大吊臂等设备。既很好的完成了拍摄计划,又节省了费用。还有,话筒的类型、磁带的数量、电池的多少,都得以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三脚架。国内许多人拍纪录片时不习惯用三脚架,有人甚至在拍摄过程中故意晃动镜头,以求得所谓的真实效果,这是很荒唐的。功能齐全、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三脚架是摄像机功能的一个自然延伸,也是摄像人员肢体的一个自然延伸,是拍摄画面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6、组员的确定

摄制小组成员的人数,以及构成情况,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经费是一方面,创作需要也是一方面。就纪录片的创作而言,摄制组的人员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当然,关键的人员是必不可少的。譬如编导、摄影师、摄影助理,还有需要特别提醒的制片人、录音师。

对于编导、摄影以及摄影助理这三个角色,大家都不会有太多的异议,然而,对于制片和录音这两个角色,国内的同仁似乎并不以为然。这可能是一种创作习惯,不过背后更主要的原因是对于纪录片的理解,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前些年,中国的纪录片人习惯把纪录片当作个人的行为,通常是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小作坊似的手工劳作。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人员构成和这种拍摄方式,主要是因为那时纪录片不被重视,人员配备和经费预算上都没什么地位,基本上是出于个人的爱好。电视台对纪录片也不抱多大希望,因此,在拍摄上没有什么时间上的限制,节奏很慢。

当时的这种创作环境,客观上对中国对纪录片产生一些决定性影响。譬如大家都去选择那些生活节奏也很慢的人群和地区的题材,而且多采用一个人也能够对付纪实跟拍的手法,不太注重声音的质量,等等。

这种拍摄习惯,至今依然被许多人沿用。不过现在对于这样的创作方式会有落伍的感觉。虽然有时候摄制组人员太多会改变乃至破坏现场的关系,或使得采访对象”无话可说“,拍摄对象”处境尴尬“。但是,这并不是说拍纪录片就得人少。其实,人员太少往往使得技术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使得有些大场面无法很好记录,特别是声音的采制。1998年秋天,为张艺谋工作室拍摄一部关于张艺谋导演歌剧《图兰朵》的纪录片。在太庙排练现场有6个不同纪录片摄制组,其中3个国内的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还有我们;国外的是意大利、德国、美国各一组。国内外摄制组人员构成有一个特别大的不同就是,国内的组录音人员基本没有,而国外得都有一个小调音台和一至两名专门的录音师。也许是因为是关于歌剧的纪录片,对声音更为重视,不过这种明显的差异已经注意提醒我们应该对声音这一元素的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某些特殊题材的拍摄,需要特别的人员构成。如解决语言问题的地方翻译、解决路线问题的地方向导、解决疑难问题的专家。如我们拍摄关于法门寺这部纪录片时为了能对佛教文化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专门邀请了佛教界的著名专家作为摄制组的特别顾问。

制片人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对于那些较大的制作来说,联系人员、后勤保障以及统筹安排的顺利落实,可以大大提高拍摄的效率。

7、行程安排

合理周密的一个行程安排,可以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可以大大提高拍摄的效率;可以有一个让人接受的节奏;可以匡算出大致的周期的费用。

当然,再周密的安排也会因为种种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被打乱,适度的调整总比无序要好得多。

8、应变措施

拍摄一个纪录片是一项工程,有诸多的环节,无法保证每个环节都不出意外。正因如此,事先制订应变措施并非多余。如摄制组人员变动、拍摄人员变更、交通问题、设备问题,等等,还有拍摄计划调整,甚至拍摄题材的调整,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必须有作为第二套方案的应变措施,进行及时补台。

9、必备的重要证件

有些特殊地方的拍摄、特殊人物的采访,是需要特别通行证和特别许可证的。这些重要的证件出发之前务必考虑周全,不要等到大队人马到达拍摄现场以后,才发现改进的地方进不去,该采访的人采访不到。那个时候再来解决,会造成很多浪费,也会大大影响创作心情。

如我们到法门寺拍摄,因为那里的许多东西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还有不少是国家特级文物,没有特别的许可是根本不可能拍摄的。因此我们事先到国家文物局、国家宗教局做了申报,获准同意并开了特别许可证后才放心前往。

10、其它应该准备的东西

拍摄对象同意接受采访并使用其图像声音的协议书;机场安检处、海关携带某些物品材料所需的介绍信;摄制组人员外出期间所需的常备药品;到国外或危险区域拍摄时,还应该为摄制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保险;等等。

另外,不是必备却是很有用的,带一些沟通关系、增进情感的小礼品,肯定物有所值。

第五讲 纪录片的采访

我们看到有些纪录片是没有采访的,它通过同期的现场声音和画面来叙事或展示人物的心态,像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这种风格类型的纪录片创作的难度较大,周期也会比较长,并不多见。在多数的纪录片创作中,采访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法,它往往是一个片子的结构性因素。可见,采访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甚至直接关系到一部纪录片的成败。

纪录片的采访与别的电视采访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纪录片的采访经常是多种形式的,有正式的面对面采访,也有非正式的闲聊式的采访;有设计好的程序性采访,也有随机性的采访;有出镜的采访,也有不出镜的采访;等等。

纪录片的采访经常是贯穿整个拍摄过程的,而且往往有多个层次、有多种用途。有时是为了发现线索;有时是为了了解情况;有时是为了调查某个事件;有时是为了求证某个观点;有时则为了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对于各种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在片中可以用作解说,用作字幕,或直接用作同期声,有的甚至被当作片子中的结构因素。

下面就具体讲一讲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的不同功能,还有采访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有用的纪录片采访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

纪录片采访问题,要依据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因此,事先对采访的问题进行设计和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采访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类罗列,开始时对提的问题尽可能多列一些,再慢慢推敲一个个删减,最后列出必需的问题。对所有的问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顺序进行罗列,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罗列,还可以按照大致的采访地点进行罗列。

提的问题切忌空洞、不得要领,要有针对性,有方向、有深度。有些问题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剪辑明知故问的。有些问题适合正式的一对一的访谈,有些问题则适合在行动的过程中闲聊式的进行。有些问题是封闭式的,有的问题则是开放式的。这些都要依据采访问题的不同功能而定。

对于设计的问题只是一个参考,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操作时可以视具体情况作适度的调整。

2、提问的时机

相比较来说,采访时机的把握,纪录片要比其它的片种讲究得多。一方面因为纪录片的采访具有更多人性的关怀,更多情感的交流。另一方面则因为纪录片的拍摄周期比较长,可供采访的场景和时机比较多。

如果采访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能就在不经意中溜走了。反之,如果一段采访时机把握的恰当,也许原本是一个一般的话题也能发掘出较多的意味来。

把握采访时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营造气氛。在一些真实的采访之前,通常会先谈一些不太重要的话题。等到采访对象轻松下来了在进入正题。当然,至于何时进入正题,自己心里有数即可,无需提醒对方。

二、学会观察、适时推进。在访谈过程中经常会引发出来的一些别的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进一步追问下去。

三、把握情绪、控制节奏。整个采访过程,应该考虑被采访人的情绪,作节奏上的把握。该暂停就得暂停,该延长就的延长。如果进行过程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应该找个机会圆圆场,或者可以先休息一会儿。反之,如果整个气氛不错,只要对方不提出终止,则可以适当延长原来约定的采访时间,使得采访更为充分。

四、总体布局。就纪录片创作的规律来讲,重要话题的采访应该放在整个创作过程块结束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对拍摄对象已经熟悉了,可以有交流感,不至于太生硬,采访也容易深入。另外,这时对整体的结构也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把握,可以使采访更有针对性,不至于有遗漏。

五、互动。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认为纪录片是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完全正确,至少提供给我们一个启发:有时候需要与被采访人员之间建立一种互动性的关系。那样的一种状态,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真情实感。

六、尊重对方、宁可失去时机。纪录片创作应该淡化功利色彩,不要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以致不顾对被拍摄人员造成伤害。不要触及隐私,不要让人回忆不愿回忆的痛苦的事情,不要用审视的眼光去看对方。宁可失去一个很难得到机会,也一定要尊重对方。这样,才不至于偏离纪录片的本性。

3、倾听也是交流,不语也是采访

并非只有不断的发问才是采访,也并非不停的说话才是交流。对于有的场合来说,要学会倾听,要学会不语。当人家进入一种充满情感的叙述状态的时候,或者当人家进入一种充满情思的沉思状态的时候,一定不要屏住呼吸,用一种充满理解和交流的眼光注视着对方,不要有片刻游离,因为那样你可能会获得更有价值更有意味的东西。

4、采访的环境

一、不同性格的人,环境的问题重要性并不一样。有的人要较强的表现欲,对于采访场合的约束并不敏感,这种情况环境的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有的人对于采访的外部的环境比较敏感,会成为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这种情况下,就得精心安排采访的场所。

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中《初来乍到》一集里的两个人物:韩松和王尔敏,就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一个话语不断,一个这话语很少。因此,对他们的采访,场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二、不同的话题,应该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去采访。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不一样,室内与室外也不一样。因此,对于那些严肃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在工作的环境中进行采访;而那些休闲性的话题,比较适合安排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还有的话题适合在活动中同步进行,那样,不仅能使人物的表情显得自然,还可以使画面显得饱满。

三、有些话题带有求证的色彩,环境的安排就不仅是气氛的问题了,还会直接影响到真实性问题。对于这种的问题采访,环境的选择应该特别在意,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带到第一现场去。

四、要注意拍摄的效果。有的地方太暗,光线会有问题;有的地方太窄,镜头无法调度;有的地方太吵,声音不能保证;有的地方过于开放,围观的人群会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因此,以上的这些地方,都不适合作采访的场所。

五、采访者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纪录片的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记者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介入型和旁观型。介入型可以依据介入程度的不同分为参与、亲历、调查、审视等几种,旁观型又可以分为旁观和偷窥两种。

不同的角色定位,会使现场的各种关系发生变化,也影响到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方式、画面的构图,等等。因此,拍摄之前,应该先明确记者的角色定位,这是统领采访全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有些片子视角不统一,记者的角色定位也总在游移,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片子调子不统一,容易引起混乱。

如果是记者介入型的纪录片,记者可能会出镜,她所提的问题也可能要剪刀片子当中作为叙述的一部分,而且通常会以记者的活动作为片子的结构线索;如果记者是旁观型的纪录片,记者通常不出镜,他说提的问题也会被剪掉,片子的结构线通常是被拍摄对象的活动。

第六讲 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界的许多同仁都有这样的观点:纪录片的成败,70% 取决于拍摄。足见拍摄这个环节在纪录片创作中的位置。

纪录片的拍摄与剧情片有很大的不同,有自己明显的特色。最主要的一点是纪录片抓取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题材,而剧情片拍摄的是虚构的扮演的内容;其次是纪录片拍摄主动性很大,而剧情片更多的是被动式的;第三,纪录片拍摄很多时候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机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则是在一个静态的情境中按设定的方式完成的;第四,纪录片多为纪实性的风格,非常注意同期声的采制,画面中的多种元素是一次性组合完成的,而剧情片的拍摄画面和声音通常是分开采录的;还有,就是纪录片镜头语言很少象剧情片那样细致调度设计,通过一系列的分切镜头来往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更多的是采用长镜头的语言,等等。画面语言的一些基本的语法方面的问题,在此不作赘述,下面就纪录片拍摄应该注意的一些特殊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1、怎样才是好的纪录片摄影

说实在我国的纪录片界对纪录片摄影的评价标准并不统一,这一点在每次纪录片评奖时表现得比较明显。因为,在这个时候常常会在应该把最佳摄影投给谁的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有人认为应该奖励那些拍得漂亮讲究用光、注重构图、片的漂亮的作品;有的则坚决把票投给那些捕捉到突发事件并能从容记录下来的作品。从纪录片的本性以及价值的追求来说,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内容的真实还原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首先重要的。

但是对于前者也并不全然否定,其实,在国内对于纪录片的摄影太不讲究画面质量,应该倡导注重画面的美,关键在于该不该用漂亮的画面,漂亮的画面用在那里,得不得当。1996年到香港拍摄一部关于粤剧演员的纪录片,当时请了一个一直以来从事剧情片拍摄的摄像,在拍摄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观念和手法上的差异。譬如,他会对演员苦练武戏跌倒摔伤的场景,还有她的母亲拿着毛巾追着为一直排练的她擦汗的这样一些典型的场景和很有表现力的细节,视而不见,或不知所措。不习惯抓拍生活当中的场景,而是习惯于设计好场景,然后进行摆拍,而且会在现场一边拍摄一边看回放,直到对画面的构图、光线等都满意才借着拍摄后面的镜头。至于在这过程中溜走多少有意思的细节漠不关心。其实,这已经背离了纪录片的追求,如果以牺牲好的细节和内容为代价,换取漂亮的构图,是不值得的。

2、摄影风格与内容的匹配

纪录片摄影的风格与题材之间有很大的关联,如果画面的风格与所反映的内容之间不匹配,就像一个人穿了不得体的衣服,会觉得很别扭。因此,纪录片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环境的特点以及生活特点,都对纪录片摄影有不同的风格要求,只有彼此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语言才具有表现力。

当我们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拍摄的时候,突然发现,面对如此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一切技巧性的拍摄手法都会变成雕虫小技,缺乏表现力。同样,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平实的劳动阶层的时候,花哨的手法肯定会显得非常不得体。

3、镜头的叙述能力

纪录片之所以有力量,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容具有打动人心或震撼人心的品性。而要展示这种品性,镜头本身的叙述能力是很关键的。如果镜头语言缺少这种能力,而是靠别的手段来完成叙述,纪录片的魅力就会衰减许多。

观摩:《记者亲历911》。

4、长镜头该有多长

纪录片因为要还原生活,展示过程,采用最具纪实色彩的长镜头是很自然的事。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许多纪录片中所谓的长镜头,水分过多,缺少信息量,也显得没有张力,而且往往是严重破坏了片子的节奏。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

长镜头是与场面调度,有直接联系的。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是指导演对银幕画框中事物的安排,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府、仰、平、斜等不同视角,以及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巴赞倡导长镜头是要通过合理的场面调度,用不间断的镜头记录人和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其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遵守空间的统一性,从而也保证了完整性和真实性。长镜头本质上与蒙太奇是一样的,正因此,纵深场面调度的长镜头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In-camera editing),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蒙太奇。

可见,长镜头并不只是简单的指一个镜头纪录的时间相对的长,更应该注重的是这相对长的镜头所展示出来镜头语言的丰富性、内容的丰富性、情绪变化的丰富性。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不可能有演员的调度,因此,镜头的调度就显得尤其重要,要通过镜头的调度去真实而全面的反映人物活动及事件的过程。

那些没有灵魂的所谓的长镜头,是最容易拍的镜头,说的难听一点是偷懒和逃避。而真正意义上的长镜头,应该是最难拍的镜头,它需要调动综合的器官,还有综合的素质。

观摩:《达比亚》。

短纪录片《达比亚》中有多处长镜头,有的5分多钟,有的3分多钟,然而,我们看的时候一点也没觉得长。关键是镜头调度的非常到位,完整地记录了整个场的关系,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有丰富的镜头内部语言的变化,以及准确的节奏感。

5、声音的采制

以前的观念中,所谓的画面值得只是影像,并不包括声音。现在,谁也不会不把声音看作是画面的一部分了,因为现代的设备所拍摄的画面,声画是不可分割的。

在纪录片中,画面中的声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声音是体现画面内容真实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纪录片的拍摄中,声音的采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试想,没有声音,或者声音质量不好的画面的纪录片,能给人多大的可信度。

声音具有整合画面的功能。而同期声在某些纪录片中更是被当作结构的因素。因此,这纪录片的拍摄中,一定要注重声音的采制。

6、空镜头

空镜头拍摄起来往往会比较讲究构图和光线等形式感的元素。在纪录片中经常用作开篇时介绍环境,或片中的抒情段落、转场、缓释情绪、营造节奏等,有时还用以制造意象。不管如何,它是有用处的,应该与别的画面配合起来,成为整个画面系统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游离的、可有可无的。

观摩:《背篓电影院》。

观摩:《空山》。

这两部纪录片出自同一个摄影,中间同样用了许多空镜头,不过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不同的。

《背篓电影院》反映的是山区乡村电影放映员的生活,以及电影给村民们带来的乐趣和电影在这里的特殊的社会功能,是一部纪实性的作品,而且山村的生活也很朴实。正因为如此,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唯美的空镜头画面,与片子总体的调子不太相称,显得有些游离。虽然画面本身非常精美、漂亮,然而放在这部片子的当中,就有如在一件很朴素的衣服上补了几块特别华丽的补丁,并不合适。

相反,《空山》这部纪录片整体的风格是非写实的,有不少写意的成分,意境的营造就成了一种需要,而片中的那些空镜头画面对此恰恰是起了作用的,不会让人觉得是漂浮着没有根的。因此,一部片子的影像系统应该有一个整体基调,空镜头也一样。

7、情感的投入

对于某些带有情感色彩题材的纪录片拍摄,并不仅仅是纪录,还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使得画面有了灵魂和生命。这样的状态,只有到了融入所拍摄的人物或事件的情境当中,才有可能。当然,这种融入,应该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真实感受和还原,并不是一种主观的随意性。这是的摄影机似乎是作者身体的一个部分,作者会用它去触摸、抚慰拍摄对象。

8、保持原生态

更多的纪录片拍摄,是要保持生活的原生态。尽量让拍摄对象忽略摄影机及其背后的人的存在。为此,摄影机的位置、灯光的方向、以及话筒的距离等,都得考虑到是不是构成对现实关系的破坏。

其实,摄影机出现的难免会改变生活的原生态。日本的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申介就干脆主张强化摄影机的存在,就把它当作生活的一个部分,记录的是在摄像机面前的人们。我们曾经去拍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户罗布人的后代的纪录片,有一段是拍家庭主妇到50里外的一个小集市赶集,途经她的娘家。等她从娘家出来时,我们发现她已经换上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外衣,并告诉我们这样拍出来会好看一些。我们开始就得有点苦笑不得,后来一想,干脆把这个突变的因素用足,因为,它很好地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当时的心态。

还有一次是去西藏拍摄扎什仑布寺,小喇嘛面对摄影机没有任何的局促不安,只是充满了好奇。开始还留点距离,不一会儿,就要把摄像机拿去自己拍了。这一段记录下来同样可以生动表现当时的真实情景:摄像机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奇心和无穷的乐趣。

《北京的风很大》这部片子,则更是把摄影机当作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整部片子剧是要展示不同阶层的人,突然面对摄影机时的种种真实反应。

观摩:《北京的风很大》。

另外一个特别的片子是《小屋》。这部片子的拍摄,摄影机的角色非常的尴尬。它被架在几层楼高的窗口,俯拍几家生活在垃圾堆旁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偷拍的,却被他们发现了,于是他们的言行始终表现出被偷看情况下的那种压迫和不安。这样就严重破坏了原生态,观众看了会觉得很难受。

观摩:《小屋》。

9、三脚架

许多人主张纪录片的摄影是可以,甚至提倡不使用三脚架的。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人的运动,才显得真实。这是对真实的一种形式化的、外在的、肤浅的解释。且不用说有的远距离的物体,没有三脚架根本无法拍摄,就从画面的美感的角度来说,三脚架山拍摄的稳定的画面,远比抖动的画面好看。因此,不要因为三脚架的重量,就经常把它舍弃。有时实在是不能带它,也应该用别的方法来代替,如解下你的皮带挂在脖子上,然后用它托住摄像机的后部,以使机器稳一点。

10、磁带、电池的合理安排

如果特别出彩的一幕出现在你的眼前,你却发现磁带或电池已经用完了,那种懊恼会让长期耿耿于怀的。因此,如何合理安排使用相对有限的磁带和电池,也是一个有经验的摄影所要考虑的事情。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拍摄的那两个法国兄弟碰到911这种千载难逢的突发事件时,却因没有磁带或电池没有电而无法记录的那种痛苦。除此以外,还得注意在正式采访之前也要换上新的磁带和充足了电的电池,以免正在兴头上,却不得不告诉被采访对象先停一停。

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就是把拍摄回来的镜头素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剪接在一起,并利用多种元素,通过多种编辑手段使之成为一个供人观看的片子。后期的制作包括很多步骤:做场记、听写同期声和采访内容、制订编辑大纲、确立叙述结构、设计叙事的节奏,完成粗剪和细剪。在这个过程中,音频部分的处理同时进行。

在纪录片的整个创作中,后期的工作也很重要。不少片子的结构,以及主题的提升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1、后期工作的第一步:场记

纪录片的片比比期一般的节目要大得多,通常在1:10以上,特别是一些纪实风格的片子,以及自然环境、动物类的片子,更高达几十,甚至上百。因此,在正式编辑之前,首先对拍回来的素材认真做好场记,可以使整个编辑工作事半功倍。

其实,部分的场记工作在钱其拍摄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拍摄时,每拍完一盘磁带,都需要作简单的纪录,包括拍摄的事件、地点、大致的内容、采访人物的姓名等。当然,后期做的场记要详细得多。

做场记之前,首先应该设计一张场记单,以便把各种不同的内容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出来,一目了然。下面是一种较为通用的场记单的设计。

首先得对每盘磁带进行编号。编号的方式既可以是按照拍摄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类别,譬如采访的内容整理在一起,空镜头放在一起等。一个有经验的摄影往往在拍摄时就会把空镜头拍在同一盘带子里,也会把采访集中在一起。这样,编辑的时候就会方便得多。

其次,对每盘磁带按照场记单所设计的项目进行记录。

第三,把采访的内容或同期声进行听写。现在,有专门的速记公司,他们可以很快地把采访内容藤写出来。不过,时间不是太紧的话,应该自己来做,有味,这本身就是一个梳理和筛选的过程。

第四,对那些拍得好的镜头,或采访中讲得精彩的段落,应该特别注明,并把场记当作得更细一些。

2、制定编辑大纲

做场记可以对所拍摄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对心中那个若隐若现的片子大致结构轮廓的可行性有一个初步的印证。当然,正式编辑以前,制定一个编辑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在前期拍摄的内容选择和人物选择时就已经对片子的主题有了一个大致的确立,如果拍摄的过程是围绕那个主题展开的,那么,编辑大纲至少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可以依据原先设计的主题来制定。但是,假设在拍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围绕设计的主题进行,在确定编辑大纲时就应该提出弥补那些缺失的办法。

制定编辑大纲有点像是在纸上做的剪接,就是在正式操机编辑之前,必须先设计好片子大致的结构框架,特别是从叙事的角度设计故事的线索、结构和节奏,起承转合的安排。而这个环节对于时间的处理应该是很重视的。纪录片的叙述通常会以事件的因果关系的顺序进行编排,当然,如果改变原来事件发生的次序能产生很好的戏剧效果,也不是不可以的。

编辑大纲像是一个蓝图,你的一些不同的理念都可以在这里展示出来,甚至可以有多种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逐步的调整,最终确立一个最佳方案。

3、结构的设计

一部纪录片叙事是否成功,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作者意图,很好地吸引观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也就是结构的问题。结构是叙事最直接、最重要的具体化形式。

纪录片的结构,有两个层次的意思:一是整体布局,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节奏感。一是内部构造,对影片中各部分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

纪录片的结构形式较之故事片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因为它不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的限制,也没有任何脚本可循,而是仰赖生活本身的逻辑自然天成,这一特点为纪录片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可能,同时也对纪录片的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只是平铺直叙地堆砌材料或漫无目的的从一个议题到另一个议题,就不可能有力地表达主题和思想,也就不可能吸引观众。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形式的探求,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不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不行,既使踩着自己的脚印走是行不得的。“电视作品反映题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创作个体的不同个性风格,以及电视观众对作品欣赏风味不断变化,都要求电视作品的结构形成的多样化,而对一个题材,我们怎样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必须得认真考虑清楚的。

结构形式是电视创作中最活跃的成份,对于同类的题材,不同的作者可以用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来表现。结构的固定格式虽没有,当还是有一些创作规律的。所以,有必要了解结构的基本要求,掌握结构的基本方法。

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做到自然、完整、严谨、新颖、统一。

①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事物本身内部的条理性也是结构片子的依据。

纪录片结构方式的主观性强,它靠蒙太奇把画面联结在一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跳动,同样的材料可以有不同的组织安排方法。但是,无论怎样的组织安排,都不应为形式而形式,而是考虑事实所能提供的逻辑基础,使结构形态的运行如行云流水,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②完整。它要求电视作品在结构上应该形成一个整体,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

一般来说,纪录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为结构框架,经常要把一些不完整的片断,甚至是零碎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这就更需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结构形态,使人对这些片断材料间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完整性是电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要求,它是叙事清晰,完整的前提,不然观众会弄不明白是”说什么“。结构不完整,事件的因果关系也不会完整。

观摩:《达比亚》。

《达比亚》尽管是一个短篇,内容很丰富而且充满张力,可解读的东西很多,而且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也很完整,称的上是一部丰富、隽永、精巧的片子。

③新颖。就是要使作品的结构既要符合叙事内容的特性,又要有叙事者的个性风格。不能总用相同的模式去套编丰富多样的不同题材。也不能出现了一种新款的模式就纷纷效仿,不管这种结构形式与内容对不对路。一部好的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殊本质以及作者的独特理解。如《消失的大河桥》一片的结构,采用的是章回体的结构,各部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做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观摩:《消失的大河桥》。

④严谨,它要求电视作品结构要严密,精巧、工整。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主次要得当,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这会使观众不知所云。

结构的严谨首先要重视思维逻辑的严谨,要对影片内容发展趋向有明确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详略不同的材料在结构中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做到组织严密、无懈可击。但是,在纪录片中对于许多以人、社会、生活为反映对象的题材,自然真实远比严谨要重要。因为真实的生活现象不可能那么有条不紊,工工整整。硬把它条理化、逻辑化,有时反而会失掉真实感。

⑤统一。这里的统一,一方面是指结构形式要与叙事内容的内在节奏取得一种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结构形式本身要和谐统一,浑然一体,全篇贯通。

不管采用何种结构方式,首先要看题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特性,另一方面要注意追求一种新颖的个性化人叙事方式,以便能让观众产生兴趣,得到好的观赏传播效果。

在构思一部纪录片的结构时,首先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清理思路,二是确定框架。

如何把散乱的材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首先创作者要对这些材料的意义有清醒的认识,并对影片的发展进程有预先的思考。这种认识和思考就是清理思路,使创作思维更有条理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只有思路清晰,才能使作品顺畅完整。思路混乱,一定导致结构混乱。所以,清理思想对组织结构是十分重要的。

确定框架,就是要事先对整个电视片的布局有一个大体的总设想。比如这作品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叙述方式,大致分成几个段落,每段的内容是什么,这几个段落以怎样的层次发展,哪一部分材料最重要、应该成为高潮、高潮放在哪里合适等等。这个大致的结构布局,可以勾勒出作品听轮廓。

这两个步骤都是确立适当的叙事方法所不可逾越的,只有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思考并构思出作品的总体布局后,才能着手选择具体的结构形式。

结构,是电视作品在内容层面上的组织方式。电视作品的叙事常为段落为单位展开的,段落是组织情节材料的自然单位,也是展开作品叙事过程中从一个阶段推向另一个阶段前进的自然步骤。但是一个段落只能展开作品基本主题思想的某个别方面,一部完整作品的多个部分要靠有个性的富有创造力的结构才能连成一气。因此叙事中各内容层次的组织安排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结构之中。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常见的纪录片几种结构形态:

一、顺序式结构

在纪录片的结构形态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透过时间的线性来统领镜头的编排。因为,时间因素本身所潜藏着的那种逻辑关系,就是一个天然的结构。顺序式结构就是一种依照事件进程的自然次序组织情节叙事结构,它是以时间为走向轴线的。它要求叙事趋向沿因果链条从事件的开始进入具体的冲突,然后有条不紊地被强化,推向一个高潮,当高潮以某种方式缓解时,叙事结束。这种结构强调情节的有头有尾,连续发展,讲究起、承、转、合,要求有环环相扣的因果联系和严谨的逻辑性。这种结构形式,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和顺序,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因此它也常常作为接近生活的纪录片叙事的结构形态。

顺序式结构可以以时间的发展为线索,随着事态发展中时间的进程来把事实内容逐渐展示给观众。还可以以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作为线索来展开叙事内容。

顺序式的结构往往截取生活当中的一段,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年,还可以是一个事件的一个阶段。起点和落点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含义,如《正凤剧社》从低潮处起,高潮处落,自然就给人以向上的暗示,反之则不然。

观摩:《正凤剧社》。

二、交叉式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是将两条或两条以上有着内在联系的线索进行交叉安排,并以此组织情节,推动事件发展。这种结构方式交叉片断的安排要推动结构的整体发展。对片断的分切、组合要有内在的联系,并能在对比或队列中造成一种冲撞或加强,以拓展主题意义。

这种交叉式的结构中,时间和空间的顺序被打乱,然而它一般同是一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境下的对列比较,它们之间是有相关联相互衔接的,并在共同的作用下加强深化了主题思想。

观摩:《远去的老马》。

三、板块式结构

这种结构与交叉式结构的区别是几大板块中的主体往往是不同的,它虽然也是由两条或更多条线索,然而不是交叉安排,而是相对独立的,每一块内容有一条自己的发展线索。因此可心说每个板块中的小结构则是一种顺序式结构。

各板块之间并不是没有联系的,只不过不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联结,而是统领于创作者的主题思想下的一种主观化的联结。它们往往人一个基点出发来多角度多层面地去展现一个总的主题或事件。因此它不太注意外在形态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它有利于表现繁杂丰富的内容,它靠结构把不同主体事件整全在一个主题之中。

观摩:《沙与海》。

纪录片《沙与海》的结构表现形式上是呈交叉式的,是将生活在沙漠里的一户牧民和生活在海岛上的一户渔民的生活交叉展开描述,然而从本质意义上说,它们是一种板块式的结构形态,因为两户人家并不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结,只不过是依据创作者的意图把他们整合在一起,用来展现人的生存意识的主题的。这个目的如果采用把两户人家的生活用两个板块结构加以串连同样可以实现。

4、节奏的把握

节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连续而又有间歇的运动。节奏源于运动。宇宙间万物,任何有生命的物质,都会有运动,也都会有节奏。影视作品也是由一系列连续活动的影像排列组合而成,其间自然也会产生节奏,而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影视作品叙事中的节奏形态是多重的,最基本的有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由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或人物的内心情绪起伏而产生的节奏;而外部节奏是由画面上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切换的速度产生的。内部节奏的产生除了人物的言语动作外,还可通过场面调度和蒙太奇的手法来实现。内部节奏与外部节奏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不管怎样,都应该依据影视作品内容和结构的要求来安排起伏变化,并做到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有机统一。

纪录片的节奏形态要简单一些。因为纪录片主要是对现实生活的纪录,其节奏通常会有两个特点,一是以现实生活为基调的纪录片比起虚构片中的故事来说,节奏会相对比较慢;二是主要把握现实生活本身的内在节奏。而这种对于节奏的把握,靠的是对于生活感受和理解。因此,纪录片创作在还原生活的时候,已经加入了作者的因素。

纪录片的还原生活的节奏,随着片子叙述视点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形态。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叙述者作为”经历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亲历感受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还原生活本身的节奏。往往是作者追随某个事件的进程,并对它进行记录和描述。生活本身的节奏就应该是它的节奏,这是如果生活是处于一种常态下,它的节奏自然就是准确的;如果,生活已经被人为地打乱,节奏也是被打乱的。这个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应该清醒。

观摩:《半个世纪的乡恋》。

《半个世纪的乡恋》中所描述的韩国慰安妇李天英寻亲回国生活,就是被企业家和媒体打乱了的。因此,她的回国由不可能变得可能了,其代价是她的情感也被强加了别的成分。她回国后的许多事情并非出于她内心的需求,而是商业化、政治化了。这并不是生活原来的心态,节奏也就不是原来的形态。遗憾的是,在这个片子的作者依然把被改变了的生活节奏当作了生活原来的节奏,看起来难免会觉得不自然和缺乏人情味。

二、叙述者作为”认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认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认识理解生活后表述生活的一种节奏。它是对生活内部节奏的描述。

三、叙述者作为”全知者"的节奏。这种节奏形态是把叙述者作为生活的全知者,在纪录片中的表现就是作者透析生活后的一种叙述节奏。

四、营造设计的节奏。现在纪录片一再强调情节化的叙述,主张设计营造纪录片的节奏,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生活并非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按照设定的模式进行的,因此,在纪录片的创作中,要营造一种节奏,只能是外部的节奏的变化,而不应该触及生活内部的节奏。不然,纪录片的真实性会受到质疑。

5、其它后期制作

纪录片后期制作的其它环节的内容,由于在别的课程中已经有详细论述,再次不作赘述。

第二篇: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

纪录片创作心得一:纪录片创作心得

一个多月的拍摄经历结束了,一周的剪辑的时光也过去啦。看着成品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欣喜,也有一点小小的骄傲。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虽然不是什么大作,但我还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所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

这一个月来,我感受到了太多的孤独。虽说是团队合作,但是很多感受是孤独的。当视线专注的看着镜头里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不能太多的参与他们的生活,因为我是一个记录者,需要一双孤独的眼睛,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在他们拥挤的地方,想要架起脚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扛着摄像机。有时候一扛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看LCD显示屏看到眼睛干涩视线模糊了,才按下暂停键。

我们小组的拍摄内容是记录现在大学生特别是90后被誉为新新人类,他们对待爱情又有着怎样的看法。我选择了我的几个同学,因为和他们有过一些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背景,性格,有利于拍摄。一个月下来,大家更加熟络。我更加深刻的明白,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并不是真的互相之间带有情绪色彩。看着这一群大学生的生活画面,寂寞空虚受伤的情感世界,没日没夜的玩电脑看小说,为期末作业奋战,一次又一次喝酒聚会。

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摸索的过程,从中我知道了要拍好纪录片,首先要知道何谓纪录片。纪录片首先是一种观点、一种看法,一种对于某种问题、某个人物、某一状态所持的看法。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去观察、描述、记录世界,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文化的关注与记录。

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对等的交流,包括怎样适应险恶环境,怎样与你拍的对象融为一体,与被拍摄者一样思维,一样呼吸,一样喜怒哀乐。我们常要做的就是和拍摄对象交朋友,使他信任你,在拍摄中不再回避你和摄影机的存在,而是坦率地接纳这种存在,乃至忽略这种存在,忘记这种存在。

在纪录片拍摄中,现场的声音是构成真实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忠实地录下同期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事实却并不完全如此,我们很多节目的同期声要么拒绝录入“噪音”,要么根据主观需要随意开启、关闭同期声,要么配以后期模拟音响。在拍摄纪录片中,真实还原同期声最好的办法,就是外接一路话筒收音,成为混合音响。

拍摄现场常常是纷乱的、复杂的。对于纪录片而言,场面不受我们控制。在人物众多的嘈杂场面,我们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令人困惑的“盲点”。我在开始拍片时也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事先预定了许多的拍摄方案、拍摄角度,但一到现场,突然的变化会让我手忙脚乱。这是考验人的时刻。环境变化、摄制组人员的建议或其他人的提示常会干扰你的初衷。应该学会排除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意识,不妨反复问自己:“我事先准备的拍摄方案是否能行?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些众多的事件或人物中,哪一个最有意义?如何去实施?”当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在短时间做出,因为你所拍摄的事件、人物是不能等待你的。

由于我们常常是单机拍摄,因而采访者的问话和倾听表情需要再一次拍摄。除单独录制采访者的反应镜头外,还可以采取拍摄采访者与被采者同处于画面内的镜头;拍摄一些同一空间中的其他物件,在后期制作中加入,既提供了环境中的细部信息,又调节了视听节奏;插入与谈话有关的其它画面。

现实不可能因为拍摄去搬演、假造而发生变化。纪录片的美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拍摄时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用不着因为拍摄而刻意装扮。

这次作业的要求是15到20分钟,而我们拍了大量的素材,对于第一次创作纪录片的我们来说,的确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从大量的素材中我们最后剪出了半个小时的视频。把他们送给采访的那几个同学作为纪念。青春的影像记录,在多少年后,是多么的珍贵,虽然没人记录我,但是我却记录下了别人的一段时光。这样的经历充满了新奇也充满了伤感,因为,时间的流逝,在机器的运作中,仿佛眨眼之间。

孤独的眼睛,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付出了我所有的精力,在光与烟的流动之间,在喧嚣与寂静之间,我追求着最真实的青春。

>纪录片创作心得二:纪录片创作心得>>(2442字)

一、纪录片拍摄要选择精品

2009年冬天,由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策划、拍摄并制作的二十三分的纪录片《雪的故事》,展现了最具特色的北方哈尔滨――“雪”,该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雪博会的发展历程,还全程介绍了打破吉尼斯纪录的雪雕的创作人马,而用纪录的方式走进一组泰国雪雕爱好者,也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本片让观众清晰地了解了这些美轮美奂、别具一格的雪雕作品,为美丽的哈尔滨打出了一张亮丽名片。该片不但展现了哈尔滨人对家乡雪的痴迷,国际雪雕比赛更是连接了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许多大型雪雕作品已经打破吉尼斯纪录,人们在感叹其宏伟精细外,更加了解北国冰城的魅力所在。《雪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在日后的播出与评奖中,屡创佳绩――荣获2010年全国第十二届电视外宣“彩桥”节目评析活动长篇类一等奖;2010年黑龙江省新闻三等奖和哈尔滨市优秀电视作品二等奖;2013年荣获哈尔滨第九届天鹅文艺大奖电视文艺类优秀导演奖。也许是冰城的“雪”,为这部作品带来了好运,这荣誉的背后,应该总结完成纪录片背后的得与失。

二、纪录片创作需要年轻的血液

该纪录片的作者是位年轻的编导,当得到消息,《雪的故事》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奖”纪录片长篇一等奖时有些意外。

2009年12月,编导接到了领导指派的任务:作一期关于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的专题片。这对仅仅在电视领域工作6年的编导,是份领导的信任,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年轻的编导,经常会看到前辈们制作冰雪的电视片,钦佩的同时,总是想有个机会尝试一下,可是主动请缨,也许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工作年限短,经验水平微不足道。这个被动的任务,虽然让年轻的编导有点畏惧,但更多的是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期待与兴奋,因为在开始准备之前,在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些想实现的想法。

也行每一位哈尔滨人,对冰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意,新闻工作者就会更加敏感。哈尔滨每年的冰雪大世界和太阳岛雪博会,是这个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前辈们已经拍的够精够好够美了,这位年轻的编导,在经费较少、仅有两个人工作的情况下,又感到的压力很大。也许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吧,给自己加油,心中充满力量去迎接挑战,那也许就因为年轻吧。这是一部好纪录片良好的开端,敢想才能敢做。

三、纪录片创作要发现亮点

完成采访、拍摄《雪的故事》纪录片那段时间,已是太阳岛雪博会制雪的中后期了。编导在采访中发现,印象里的大型雪雕原来都是自己造雪、制雪再完成的,而且2010年的雪博会用雪量达15万立方米,需要11台造雪机交替工作50多个日夜才能满足,这个过程不仅其他城市的观众会好奇,就连哈尔滨人也不一定有多少人了解,这是一个亮点,很吸引人。

找到张宁阁的雪风团队,是编导偶然间在报纸上发现的,他们的事迹确实很有代表性,一拍即合。选择这个团队做代表很正确,他们很传奇,从开始的堆雪人到创作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舞动的精灵,这个平均年龄近五十岁的团队,将吃苦精神、乐观精神、坚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也为整片的文化内涵增色不少。

四、纪录片拍摄需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2009年12月20日是太阳岛雪博会开幕的日子,而2010年1月10日,又迎来了国际雪雕比赛,他们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时间紧迫,对于选一组外国人拍摄又是编导的目标,同时编导知道没有时间对他们前期采访,这就加大了工作难度。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时这位年轻的编导选了一组俄罗斯团队,因为语言不通,而且他们似乎很专注比赛,对编导的纪录拍摄不是很配合。跟拍了一天,编导有了想法,必须得换人,因为比赛仅有三天时间,这位年轻的编导必须果断决定,不能浪费时间。通过一天拍摄,这位编导发现了组泰国人,他们服装整齐,态度亲和友善,最重要的是队员中有一位可以说简单的中文,还有一位会说英文,这对采访的工作减少了难度。于是随后的两天,编导在一边拍摄的同时,一刻不停歇地了解关于他们的资料。

五、纪录片拍摄要热爱,要付出辛苦,更要创新与学习

进入冬季的哈尔滨,路途遥远很令人苦恼,城市的市区与太阳岛雪博会所在地的郊区有几十公里,虽然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但是年轻的编导一直保持着充足的兴奋劲,也许只有喜欢,才能迸发出火花。在准备投入拍摄的时候,编导就准备用纪录的手法,这是年轻的编导胆大的一面,从拍摄角度考虑,收到的效果更会不凡。这也是年轻的编导第一次真正实践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记录,就是要抓拍到很多不被别人注意的地方,而且需要从早到晚,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落下,所以辛苦自然不必说了。

天气寒冷,摄像机的电池都需要放进怀里捂着,一块没电了,再换另一块,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很大,每每从室外与室内交替的时候,镜头上的霜气更是让编导头疼,那个时候有很多瞬间的东西丢失再补拍,一遍一遍重复,一遍一遍发现。

就这样,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部二十三分钟的纪录片完成了,这期间,也许有准备不周到的地方,也许有时间不充分的原因,总之对于一个尽职尽责的新闻工作者,总会觉得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努力、学习永远是新闻工作者不变的工作目标。

制作一部纪录片,很锻炼编导的能力,与人沟通:这里包括团队、采访对象甚至还有外国友人;很多知识的掌握:来自书本、来自网络,还有社会这个大课堂;创新的思维:,用一份热爱、一份坚持、一份责任不断的学习,展开新思路,寻找创新点。

一位著名的编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娱乐节目,那么只能说明受众具有娱乐精神,而只有当一个国家受欢迎的节目是纪录片,才能说明这个国家的受众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纪录片应有它的艺术水准,而且应当有它独特的视觉魅力。”或许这种说法略为偏激,而每每重复的品味《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总是感慨随着摄像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日渐提升,纪录片的巧妙构思、画面效果、镜头质量以及对于视听语言技术的运用,变得愈发重要,新闻工作者要为那种神奇的境界而努力,何为优秀的纪录片,自然要呈现出那种自然之美、感官之美、留存心底的美、震撼人心的美、让人回味无穷的美。

>纪录片创作心得三:纪录片创作体会>>(312字)

当文字在无奈而又无助的情况下遭遇影像时,我们便看到纪录片真实力量和独特审美品质。

文学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客观的表达方式。

艺术良知与苦难记忆也许更加重要.纪录片不是用来孤芳自赏,也不是偷懒的人可以应付的,热爱纪录片,且耐得住寂寞和不怕贫穷的人呀,不要做太多闲谈,快去行动吧!

社会的理性交往须建立在社会理解之上,语言是促成理解的一个工具,基于文字的交往因为知识水准的参差不齐和不直观等原因,而且这种交往有一定的范围和限制,而影像作为一种非常直观的语言,则可以用来建立一种更为直接的社会理解。

纪录片是思考,有思想的人拍摄有思想的人(或者能够体现某种思想的事)给有思想的人看的。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怎么能发现和表现一个有思想的人呢?

第三篇:纪录片创作1

复习资料汇总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2007年,中央电视台出现了第一部以电脑手绘为主的纪录片《大唐西游记》,通过一幅幅手绘特效画面还原古老的历史,形象地再现真实。

A,《彼岸》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大唐西游记》 2.()纪录电影学派中最杰出的导演弗莱•詹宁斯主张:纪录片应该淡化政治宣传的味道,没有说明、没有劝告,也不作热情的演说,只是观察。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主观表现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西藏的诱惑》、《英与白》和(《

A,幼儿园 B,狙击手 C,望长城 D,龙脊 4.《定军山》是我国的第一部纪录电影,它是(A,1895 B,1898 C,1905 D,1919 5.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代表作有:《望长城》、《潜伏行动》和(《

A,幼儿园 B,龙脊 C,英与白 D,复活的军团 6.1991年播出的()把镜头对准平民百姓,纪录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标志着我国纪

》)。)年拍摄的。

》)。

录片创作观念的重大转变。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7.第一部纪录片诞生于美国,(的纳努克》。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8.二战之后,在法国产生了真实电影,同时在(在于:如何处理拍摄者对拍摄对象的影响。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9.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开播,其中的()板块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产生了直接电影,两者的主要差异)被称为“纪录片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是《北方事”为其平民化的口号,一时间成为纪录片和纪实风格的代名词。

A,《焦点访谈》 B,《影像志》 C,《生活空间》 D,《纪录》 10.王兵导演独自完成的DV作品(住区内的生活细节。

A,《我不要你管》 B,《自由的边缘》 C,《江湖》 D,《铁西区》),纪录了东北工业区由盛而衰的过程以及工人居11.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的导演是孙曾田,()也是他的代表作品。

A,《夏天》 B,《沙与海》 C,《圆明园》 D,《神鹿呀,我们的神鹿》 12.雅克•贝汉导演的“《天•地•人》三部曲”指的是以下三部纪录片:《迁徙的鸟》、《喜玛拉雅》和()。

A,《澳洲动物探秘》 B,《钢铁鲨鱼》 C,《帝企鹅日记》 D,《微观世界》 13.纪录电影大师(春》、《愚公移山》。

A,安东尼奥尼 B,维尔托夫 C,格里逊 D,伊文思 14.()是用人为的环境使隐蔽的真实浮现出来,使摄影机主动介入被摄环境,时而)曾经在中国拍摄了一批纪录片,例如:《四万万人民》、《早鼓励并触发被摄者暴露他们的想法。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15.1958年7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部纪录片(《

A,望长城 B,一口菜饼子 C,红旗渠 D,英雄的信阳人民 16.()被称为中国大陆新纪录运动的拓荒者,他于1990年完成的作品《流浪北京》

》)。

讲述了几位流浪的艺术家在北京寻找艺术梦想的故事。

A,段锦川 B,蒋樾 C,陆川 D,吴文光 17.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

》)开播,这是我国的第一个纪录片专栏。

A,地方台50分钟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18.纪录片《英与白》的导演是(一种生活存在。

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19.2007年,杨紫烨导演的纪录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该片讲述),作品中一只熊猫、一个人、一台电视机构成了了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国儿童的真实生存状态。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颍州的孩子》

20.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作品,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A,弗拉哈迪 B,维尔托夫 C,卢米埃尔兄弟 D,库里肖夫 21.《奥林匹亚》是()的巅峰之作,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影像通过细致的剪辑和编辑,形成了特有的运动节奏,展现了纪录片影像的艺术魅力。

A,伊文思 B,维尔托夫 C,里芬斯塔尔 D,库里肖夫 22.()被称为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始人。他在论述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次使用“纪录片”这个名词。

A,爱森斯坦 B,库里肖夫 C,雅克•贝汉 D,格里逊 23.1965年摄制的(纪录片。

A,《春到侗乡》 B,《芦笛岩》 C,《园林风光》 D,《美丽的橄榄坝》 24.1979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协会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A,《话说长江》 B,《话说运河》 C,《望长城》 D,《丝绸之路》 25.《话说长江》、《让历史告诉未来》都是()的纪录片。)开机,标志着我)纪录了桂林千奇百怪的溶洞景观,是我国第一部纯风光题材的A,人物纪录片 B,事件纪录片 C,画面加解说式 D,访谈加解说式 26.1996年,段锦川导演的(),把镜头对准拉萨的一个居委会,以冷眼旁观的手法进行拍摄,捕捉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震撼力的东西。

A,《平衡》 B,《八廓南街16号》 C,《阴阳》 D,《彼岸》 27.()的创作者主张:摄影机永远是旁观者,不干涉、不影响事件的过程,永远只作静观默察式的记录;不需要采访,拒绝重演,不用灯光,没有解说,排斥一切可能破坏生活原生态的主观介入。

A,真实电影 B,直接电影 C,蒙太奇学派 D,格里逊模式 28.()年开办的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一直致力于推动亚洲纪录片的发展。它的传统项目是“国际竞赛单元”和属于“亚洲纪录片人聚会”的“亚洲新浪潮”。

A,1956 B,1978 C,1989 D,1998 29.2004年,迈克尔•摩尔导演的政治纪录片(《

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

A,美丽新世界 B,1984 C,难以忽视的真相 D,华氏911 30.拍摄于1994年的纪录片《龙脊》,记录了广西山区一群小学生身上发生的故事。该作品的导演是()。

》),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A,孙曾田 B,陈晓卿 C,张以庆 D,吴文光 31.上海电视台1993年开办的纪录片栏目(《 的收视奇迹。

A,纪录片之窗 B,纪录片编辑室 C,纪录片 D,见证

》)曾经掀起收视热潮,创下过36%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什么是纪录片?

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客观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通常,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扮演,其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在确保报道整体真实的基础上,要求细节的真实。

2,个人追述式纪录影片

个人追述式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3,访谈式纪录影片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相”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什么是“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以及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使得“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5,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拍摄剧本主要有哪些作用?

剧本作用:剧本是工作文件而不是文学作品。它是制定计划和演绎情节的基础,但不是最基本的必需品。剧本首要目的是表述片子的内容和提出体现主题的最佳途径的设想。(1)剧本是一种组织与构造工具,是制作过程中所必须的参考与指南;(2)是片子制作中相互交流想法的途径,并能做到尽可能的简单明了和富有想象力。能让人更容易理解片子的内容以及进展。剧本对赞助人或者电视责任编辑特别重要,能告诉他们相关片子的细节,从而说服他们接受片子的想法。(3)对摄影师与导演也是必要的。剧本可以向摄影师传达片子的情绪、情节、其他摄影工作的问题处理方法。剧本可以帮助导演确定片子的进展与实现手法以及片子的逻辑性和连续性。(4)剧本也是安排摄制组作息时间所必须的。因为除了传达故事内容外,它还能有助于全剧组人员得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片子的相应预算是多少?需要多少外景和拍摄时间?如何设置灯光?等一些列问题。(5)剧本也将指导编辑师的工作,说明片子设想的结构以及情节片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编辑师可以阅读原始剧本,而进行编辑工作时则参照缩减后的不同文件,即编辑剧本。

6,简介“电影眼睛”理论及其影响。

7,简述纪录片作品构架上的“自然型结构”和“创造型结构”。8,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1960―8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宣传与指导。节目的特点是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脱节。80-90年代的创作理念是:客观纪实。节目的特点是“原生态纪录”,声画并茂,同期声的大量运用。90年代后期――至今的创作理念是:主观与表现。节目的特点是,符号语言(画面)的大量运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化创作的观念被认证。

9,“格里逊模式”

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风格样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通过画面与解说词、音乐相配合的形式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阐述明确的社会改良主张。但是,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二次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19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10,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采访之前的调研工作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调研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与片子主题相关领域的专家。编导应该根据主题所圈定的范围,想方设法挖掘每一件有意思(戏剧性的、引人注目)的和有意义的事情。通常,调研可以分为4个部分:出版物,照片与档案,采访,外景地。

11,简介199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陆的新纪录运动。

“新纪录运动”是指关于“新纪录片”的一个“运动”,而非一个新的“纪录片运动”(“运动”的提法在90年代以前的中国纪录片史上尚无先例)。“新纪录片”必定有一个先在的对立面,“新纪录片”概念的持有者称之为“专题片”(电视台制作播出),但却从来拒绝承认“专题片”也从属于纪录片,“新纪录运动”引以为荣的一个重要成就即是将90年代的“纪录片”和此前以及此后的“专题片”对立并且区分开来。按照这样的区分,纪录片与“专题片”就是两个并列的、互无交叉的集合,似乎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纪录片”的概念,因为在“新纪录片”之前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所谓“旧纪录片”存在。

12,库里肖夫效应:从旧片中特意选出的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面部+热汤=饥饿,面部+女人离世=悲伤,面部+孩子玩耍=幸福,这3段素材连接,得出的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差别称作“库里肖夫效应”,证实了观众的“完形心理”过程。

13,请简单介绍电视纪录片《望长城》或者《大国崛起》的艺术特色。

1.《大国崛起》一片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全片展示了九国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也探讨了某些相通的规律。

2.《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中外学术界合作的成果。中外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及前政要接受了本片的采访,使本片得以反映出各国专家对于国家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现阶段对世界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

3.《大国崛起》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瞬间: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英国全盛时期的第一届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攻陷巴士底狱、德国第一个火车站、美国黑船逼迫日本开国、彼得大帝兴建圣彼得堡、苏联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等。

14,请简单介绍孙曾田的导演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山神》《神鹿啊 我们的神鹿》

参考 孙曾田认为纪录片是人类自审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像一面镜子,真实的影像投射在里面,人类可以通过这面镜子审视自己,以调整自身,向未来走去。这就要求纪录片提供的生存之影像第一是真实的,不能是假面舞会,第二必须是深刻的,能看到形象之后的灵魂、事物发展的脉络。纪录片制作人,应该是人类生活境况的守望者。他应该具备两个基本的品质:一是真诚,不说谎,不自欺;二是明智,能透视到事物的内部,看到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与影响。

15,弗拉哈迪的艺术贡献。

1)永恒的价值观念。他的电影从来不带有优越感,不居高临下,因此适合不同的人群。他认为作品的最大价值在于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和判断—它决定了影片最大的价值,这比技术和任何手段都重要。

2)非虚构搬演。他纪录片采用大量的搬演,这种方法与戏剧化的扮演有本质的不同。扮演给人造成错觉为目的,是虚拟行为。而搬演是非虚拟的,在实有其事的基础上“恢复原状”。尽管搬演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但是不允许编造日常生活中没有的事,不可干涉被拍摄者的原本生活。

3)摆拍的过程是“发现”的过程。创作是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发现的终点。他的电影用最质朴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去发现被拍摄对象的真实意义。

16,了解对中国纪录片影响最大的4个人:小川绅介,怀斯曼,格里尔逊,伊文思。

小川绅介 日本纪录片导演 1961年组建青之会

其作品《三里冢:第二道防线的人们》为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之作。

80年代,小川完成了他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日本国古屋敷村》(1982)和《牧野村千年物语》(1986)。这两部电影都以悠缓的、大跨度的时间尺度关注农村社会,民俗学想象力与对现代日本的历史批判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交汇。

川一生除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外,还为推广纪录片不遗余力,最为人称道的是其每制作完一部片子,都将携带作品到拍摄地和其它地方为人们免费放映。1989年,小川在其纪录片制作基地山形当地市政机构帮助下,创办了亚洲至今为止唯一的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小川去世以后,小川的妻子找到彭小莲,希望她能够完成小川的未完成的遗作《满山红柿》的后期剪辑。小川生前对彭小莲的高度评价成为选中她的惟一理由。小川在世时看过彭小莲的《女人的故事》,小川认为彭小莲的电影语言很漂亮,懂得如何把握细节和营造氛围,将来会成为大导演。小川把《女人的故事》的录像带一边放一边告诉彭小莲哪里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小川的启发让彭小莲在后来创作《假装没感觉》、《美丽上海》的时候,把本能转换成自觉的意识。经过彭小莲剪辑的《满山红柿》后来获得日本十佳纪录片之一的称誉。与土本典昭并称为日本战后纪录片领域的两座丰碑。

格里尔逊

籍贯: 英国 职业:电影制片人、导演、理论家,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

1898年 4月26日生于苏格兰迪恩斯顿,1972年2 月19日卒于巴斯。从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曾在达勒姆大学讲学。1924年在美国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会钻研传播工具对舆论的影响。3年中发表了许多论文。1926年他为纽约《太阳报》写影评。论述R.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拿》时,首先用了纪录片这个名词。他以社会学家而不是以美学家的眼光来谈论电影对公众的影响。1927年回英国,次年帝国交易局电影部资助他拍摄第一部由他导演的影片《漂网渔船》(1929)。此片描写北海鲱鱼渔民的生活。1934年他导演了另一部影片《斯凯岛捕鱼堤》。他以更多的精力提倡纪录片运动,并吸收有志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参加进来在他的指导下,1930~1933年间他们拍出大约 100部纪录影片。1933年,他们并入英国邮政总局,得到的经费更多,技术和内容都有进步,拍出了有名的《锡兰之歌》(1935)和《夜邮》(1936)。1939年加拿大政府任命他为电影管理专员,他协助建立加拿大全国电影委员会。1941年为加拿大制作的纪录片《丘吉尔岛》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1945年他辞职去美国成立《世界今日》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他为群众宣传署署长。从1957年起他每周主持英国电视播映一次,选映世界各地的纪录影片。著作有《格里尔逊论纪录电影》。

伊文思 荷兰电影导演。1898年11月18日生于奈梅亨,1989年6月28日卒于巴黎。1927年创办荷兰第一个电影俱乐部。在先锋派电影的影响下,他早期影片带有抒情的唯美主义倾向,如《桥》、《雨》等。1930年摄制了表现荷兰人民填海造田的著名纪录片《须德海》。此后,在世界各地拍摄纪录片,如纪录比利时煤矿工人大罢工的《博里纳日》、反映西班牙战争的《西班牙的土地》、表现中国抗日战争的《四万万人民》和纪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你的敌人:日本》等。战后,在苏联、波兰、巴西、中国、法国、意大利、马里、古巴、越南等国拍摄了大量纪录片,如《和平一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青年联欢节》、《激流之歌》、《五支歌》、《塞纳河畔》、《天空、土地》、《愚公移山》等。由于他在世界各地拍片,故有“飞行的荷兰人”之称。1946年因拍摄澳大利亚工人拒绝为荷兰船只装卸武器的影片而被荷兰政府禁止出入荷兰,禁令直到1966年才撤销。1955年获得世界和平奖金,1978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1986年又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

1,有人说:纪录片适宜于传播精英文化,而国内的绝大多数观众层次较低,所以必然曲高和寡。你认为呢?

2,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某纪录片摄制组登山的途中,一位成员突发重病,留下医护人员后,大部队继续登山;摄制组下山后,补拍了相关的抢救场面,并且编入片子里。——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引起广泛争论。你的看法呢?

3,纪录片创作中,如果大量运用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叙事方式,作品就会变成故事片了。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4,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必须拍摄纪录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扮演,所以,像胡劲草编导的《幼童》一类的作品其实不能算作纪录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纪录片是可以情景再现的,首先,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在创作《英与白》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比如在拍摄熊猫与饲养员的相处过程中,很多镜头都是张以庆刻意捕捉的。另外,用一些有张力的镜头来表现世纪末人们内心的骚动和没有归属感的心灵独白。但是,出发的动机都是源于纪录片的真实性。

其次,情景再现具有再现性。由于纪录对象不可复现,纪录片创作者常常要无奈地面对时光的背影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历史的“立体档案”,把已经逝去却被人们所掌握的历史片断纪录下来,而又不失“真实”,是纪录片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而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就填补了这样一个遗憾。

最后,情景再现具有可编性。众所周知,电视画面是在原始无序的影像素材基础上,通过语义丰富的蒙太奇手段,将各种零散的“片段”集合成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整体。情景再现作为影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理所应当受到“剪辑”的影响。

5,始于1978年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上的腾飞,主要是因为采编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有观点认为,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使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先16毫米电影胶片的拍摄,大大地解放了画面纪录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新闻纪录电影遭遇了新的挑战。以至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直接导致新闻纪录片这个片种从电影系统“撤离”,转而成为电视台的看家品种。

之所以说说设备和技术解放生产力是片面的是因为,1979年以后(改革开放),随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化,社会心态、伦理价值、文化观念也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人们怨恨虚伪、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倍加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而这时,纪录片又及时地把真实的社会环境----人的生活状态送上了屏幕,使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生存的社会各个层面,迅速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人民群众对纪录片的需求越来越大,纪录片从此腾飞发展。

6,有论者指出:纪录片创作必须以摄录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像为素材,“用画面和同期声说话”,所以应该摒弃解说词。你认为呢?为什么?

参考:

1.文字与影像的关系:谁是主导?抑或二者并列?文字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与地位:解说词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但是片中从头到尾大量使用的音乐呢?

2.实际上纪录片要不要解说词,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当画面语言能看懂的时候,的确不需要再解说。可是在画面语言并没有完全看懂的情况下,还是需要一些必要的解说。就纪录片创作而言,画面语言的确是纪录片创作的“本体”,解说词仅仅是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补充,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这要看所拍纪录片的内容是否需要。一部通过画面语言就能看懂的片子,再写大量的解说词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从接触到的十几个国家的购片商来看,他们很少能看上我国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文化与西方(其它国家)的文化是有较大差异的,出口的纪录片必须有一定的文字解说,否则节目是卖不出去的。

四、论述题(20分)

1.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追求戏剧化。请举例说明。2.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强化故事性。请举例说明。

纪录片与故事片一样,它也不是自我抒发的纳瑞斯,而是给人看的艺术品,也需要研究观众的心理结构,对故事性的要求并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欲求。谈到纪录片,美国纪录片制作者和理论家Michael Rabiger使用了“编剧”这一不可思议的概念:“戏剧感是从哪里来呢?我自己的感受是来自于集体潜意识,而这是恒久不变的人性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的人性动力,我们对于一遍又一遍地说故事与听故事都很渴望,你可以想一下现存亚瑟王传奇故事的改编版本有多少种:故事本身是中世纪的产物,但是千年之后,它仍一直被改编与更新,也不断给予人们乐趣。”既然故事符合观众的心理结构,为何一定要把它屏弃在纪录片高墙之外?

故事的叙事方式在故事片和纪录片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拍摄侦探故事的纪录片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生活的悬念。

生活故事中包含着生命最普遍、也最真切的情感形式,包含着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即使平凡的生活故事也会引起人们的情感振动,因为它投射了观众的情感。前不久《我们的留学生活》创造了纪录片的一个收视奇迹--对于某些唯文化马首是瞻的人来说,这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来说,好看是纪录片的第一原则。这部作品给人最深的触动是人物故事的鲜活与生动。它没有戏剧性的剧烈冲突和传奇变化,却以细节编织出情感的秘响,因为故事带领观众进入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命运,而唯有触及这些人生根本元素才可能引发心灵震荡。不管是伟人高士还是凡夫俗子,感性的、肉体的、形象的对话远比文化交流来得更直接、更本质,更具有生命美学意义上的审美魅力。正是如此,《北方纳努克》里那些纯洁的目光以及目光里充溢的朴拙和童真依旧感动着今天的观众,《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浮躁的千年之交给市民麻木的情感器官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在疯疯颠颠的格格、怪异魔幻的武林、好莱坞的悬念反复折磨之后,远在东京的留学生引起关注。

录片的叙事策略是成功讲述故事的要素,包括叙事方式、省略与铺垫、悬念设置、交叉叙事与平行叙事、节奏等,而故事的核心是情节与细节。现在许多纪录片展示人物状态,缺少情节,也就没有冲突和高潮,造成节奏拖沓,结构散漫,无法勾起观众的心理兴趣。不管多么高深的内涵,一部纪录片倘若没有审美魅力,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就像作家池莉说的,“实质上小说就是小说,首先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3.试论纪录片创作的核心理念之一:以人为本。请举例说明。

我在电脑视频上观看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海豚湾》。而我更以为,它的吸引力高于谍战片和007。它不仅有戏剧性,更重要的是,它的戏剧性包含着当代人类的思想新境界。

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若无很高的思想境界是难以从事,更难以完成这个拍摄的任务。他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捕杀者所设置的障碍,更大的难度是文化。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物质文化的常例。太地町的渔民捕杀海豚从17世纪已经开始,形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捕杀海豚和杀吃鸡、鸭、鹅、牛、羊、猪,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今天不能吃海豚,明天就不能吃金枪鱼了。所以日本并没有禁捕禁杀海豚的法律,而国际上有禁捕鲸鱼的协定,也没有涉及海豚。日本人对这部纪录片的不满和抱怨还牵出了民族感情。有日本人说,你们美国人当年丢下的原子弹,后果严重,至今未消,如今你们竟责备我们捕杀海豚了!于是,志愿者面对的是一场复杂的文化冲突。

所以,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志愿者,必须站在更高的文化基点上,去获得保护海豚的话语权。这个基点就是:人。因此,我不认为《海豚湾》仅仅是纪录了一次动物保护的行动。我以为,它带来了“以人为本”的新思考,给了我们拓展“以人为本”新疆域的启迪。

五、项目建议书(30分)

1.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最近组织或者参与的一次集体活动。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2.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熟悉的一处景观或者场所,例如岳麓书院。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3.设想由你来编导一部10~15分钟的客观纪录式的纪录片,拍摄你感兴趣的一位同学或者朋友。请向新影学院提交一份项目建议书,必须包括这些条目:片子说明,背景与需求,表现手法、形式与风格,拍摄进度,预算,观众、市场与发行。300~500字。

第四篇:纪录片幼儿园赏析与观感

纪录片《幼儿园》观感

《幼儿园》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纪录片, 它选取幼儿园这样一个特殊的场 景, 较为完整地展示出他们的小世界。孩子们未经雕琢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令人忍俊不禁。但是随着影像的深人, 我们发现这个小世界仿佛就是成人世界的翻版, 一切有关人类的主题,人性的光明与阴暗, 都赤裸裸地展示出来。与此同时, 本片也探讨了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是一部富有寓意的作品。

总之,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感觉这部片子很像《小王子》,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好与阴暗等人类的主题。1.生存

一开始是小班人托的第一天, 一个小男孩正在声嘶力竭地哭闹, 边哭边大喊“老师别抢我⋯⋯爸爸、妈妈⋯⋯让我回去吧⋯⋯” , 旁边的老师和母亲费力劝阻, 他却越哭越凶。吃饭的时候, 他在饭桌上哭着说“我要回家⋯⋯” , 午睡时躺在小床上继续重“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 观众一直关注着他的表现, 觉得这个小孩执著得既可怜又可爱。等到下午自由活动的时候, 我们注意到他正坐在座位上吃苹果, 咬一口,习惯性地说一句“我要回家” , 再咬一口苹果, 再重复一句, 这个时候要回家好像已经是个很淡很淡的符号, 嘴上仍在坚持着, 但是心里面最重要的恐怕已经是手里边那个可以带给他美味的苹果了。大家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大笑,但是笑过之后我想到,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 开始都会觉得承受不了, 或哭或闹甚至寻死觅活, 但是过后还是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人生就是这样, 它不会因为你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的安排, 该来的失败或打击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减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承受, 所以在很多时候, 我们自以为过不去的关口、承受不了的伤害,最后都是平稳地过去了, 因为要生存, 就必须做好迎接这一切的准备。

2.战争

片子的后半部分, 有一个段落是小朋友们探讨关于战争的话题。我们惊奇地发现, 现在的孩子对于过去中日那段宿愿了解得如此清晰, 他们知道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实, 还知道他们篡改了历史, 不承认过去曾犯下的罪行。在孩子们中间, 基本上有两“派”观点, 其一是“极端派” , 一个小男孩的话代表了他们的想法“所有日本人我都恨, 不管是好人坏人, 只要是打过我们的人我就恨。”对于恨的人, 他们要采取的办法是长大了做科学家, 研究武器去打日本人。另一派可以算是“客观派” , 认为‘旧本鬼子才是最坏的, 而日本人不全是鬼子, 日本鬼子是日本人里最坏的一种人。”不管怎样, 在很多大人们都在慢慢忘记国耻的时候, 小孩子了解历史都是件好事, 即使他们的认识有些偏激,也总比麻木不仁好得多。再看一个小女孩对于美伊战争的精彩注解“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因为美国要一点油, 伊拉克说你们是坏人, 我们不给。他们就说你们这不对那不对, 就说我们怎么不对呀, 就打起来了。”这个包含了不少语病的句子, 却一语中的。看似复杂的国际纠纷, 孩子仅用这样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 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他们打仗有很多人死了,有很多小孩没有家啦。”这是另一个小朋友对于战争的认识。人类自古以来就没有缺乏过战争, 仿佛好战的本性始终在作祟。而很多时候, 战争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 就轻而易举地把庞大的人类群体卷进去, 结果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本片通过小孩子看似天真的想法, 揭示了战争的荒谬和残忍, 抨击了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以上是孩子们谈论的大的意义上的战争。实际上这部纪录片用了很大的篇幅表现孩子之间的冲突与厮打, 这算是人与人之间小范围的战争, 可惜一样残忍。据说有的人看了这个片子甚至不敢把孩子送进幼儿园, 这倒大可不必。其实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已经陷人了无止境的竞争中。我们身处的就是一个现实的社会, 所有的冲突和挑战都必须面对, 我想这也是本片想要传达的一种理念吧。

3.欲望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存在。很多时候, 欲望是推动人前进的动力, 所以在正常范

2010-4-18

围内, 它不是什么坏事, 但是一旦超越了限度, 就难免会衍生出罪恶。本片关于欲的探讨集中在金钱上。拍摄者问一个小男孩“警察是干什么的呢”没想到他一张口就语出惊人, “警察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那你看过交警收钱没有啊?”“看见啦, 我的干爹, 他是交警, 他收那个车子” , 小男孩一脸诚恳地说。接下来是幼儿园里的自由活动课, 小朋友们拿着玩具钞的票在玩, 大家一脸欢乐, 相互间吃喝着“高扬便宜哟我把高扬卖给他哟”“ 给你一万” “ 谢谢, 谢谢”⋯⋯从他们的表情里, 似乎看到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某种自得甚至贪婪。金钱作为众多欲望的集中代表, 不管是对于小孩还是大人来说, 都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再回到对前面那个小男孩的访问“如果你收了钱以后, 是交给你们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交给领导也分一点, 都分一点。“如果你不分, 自己拿回家行不行”“不分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看到这样老练世故的话从一个几岁孩子的口中说出, 我们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无疑这是家长的行事方式带给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能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这里, 孩子又一次充当了讽刺者的角色, 让我们渐愧。

从手法上看,我觉得实拍得很好,尤其是一部幼儿园的纪录片,在观看过程中就可以感知到张以庆所花的功夫。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纪录片更要是设计出来的,既需要根据对片子主角反映的预判设计情境,删繁就简,又要设计情节吸引受众,凸显主题。此记录片讲求新意,在追求真实基础上设计得不错。如果纪录片增加了解说会很累赘,缺少了真实感,而且与童真不符。而访问孩子的镜头穿插,采用黑白镜头,很有意味,是孩子童真面对现实的一种反衬,让人笑得很真又和一般笑话不同,有些片段会笑中带泪,视觉反差中更深更自然的传达的是孩子与成人社会的冲突。

2010-4-18

第五篇:浅析纪录片编导创作

浅析纪录片编导创作

——《炼玉》创作报告

摘要: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没有剧本比照,强调客观再现,同时一定要融入创作者自己的思想来架构整部片子,将片子的人和物丰满起来。作为纪录片的编导,负责整部片子的选题、准备、解说词、拍摄以及后期一系列艺术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了选题和主题的确立、过程中的具体事务,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细述了纪录片中编导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并与自身实践相结合,获得的经验感悟。

关键词:纪录片

编导

策划

基本素养

经验

一、绪论

中国是个具有多民俗文化的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铸就了伟大的华夏文明。从古流传至今的景德镇陶瓷一直受到国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民喜爱,现在已经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主要讲述陶瓷匠人黄国军的故事,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展现当代社会缺乏的“炼玉”精神,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编导的创作思想

(一)编导的核心作用

编导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敏锐的洞察能力,须具有扎实的影视艺术创作功底,熟悉电影语言和各种影象表现形式。毕业作品的重要性不需要任何人强调,作为一名毕业生自己深刻的知道它的重要性。四个人组成一个毕业小组,自己担任编导的职位,责任相比他人要大很多,必须要具备总揽全局的能力,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得当,把大家集中在一起拧成一股劲儿。

(二)选题的生成纪实作品反应的并不全是生活本身,而是编导将各方面积极整合之后的真实。纪录片的魅力,一是它可以表现真实,二是它可以融入编导的思考。纪录片编导在进行创作时,首先考虑的是拍什么的问题,即纪录片的选题。在选择和审视选题的过程中,就隐藏着编导的喜好,选择这一个,而非那一个。我们这次是拍摄一部人文纪录片,选题一定要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而且还要新颖,首先我想的是自己最想去哪个城市转转,通过自己的兴趣去在网上搜索哪个城市有什么值得拍摄的人和物。搜索到值得可拍摄的内容就详细记录下来,而且联系那个城市的朋友是不是真像网上写的那般,让自己做一份参考。大家的选题方案集中在一起,首先确定想拍摄的选题能不能实施,有些可能是人力达不到,有些可能是外界因素无法实施拍摄,在商量选题的过程中,老师也一直在给我们意见,对我们的选题进行筛选。最后大家一致同意拍摄景德镇陶瓷,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随着丝绸之路远销其他国家,名声大震,到如今也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家家户户都离不开陶瓷,陶瓷已经融入千家万户的生活。景德镇的外景,瓷瓶的拍摄,片子人物的选择也相对活泛一些,有选择的余地。我身为这次片子的编导,我深知自己的使命,我也深深爱着这份责任。

(三)主题的确立

主题的选择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题先行,意在笔先。即先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去确定拍摄什么素材、片子的结构及表现方法,这种方式在现实生活的创作中经常会用到。另一种方法是已经确定好拍摄选题,根据选题去挖掘主旨,编导往往在拍摄过程中,随着拍摄对象的状况和拍摄环境的变更,会给编导带来更多的灵感,去深化片子的主旨。确定选题之后,我开始翻阅各种资料,了解景德镇的历史,陶瓷的制作过程,现如今景德镇的名人,景德镇有哪些地方值得拍摄,详细记录下来。我们拍摄的是人文纪录片,离不开人和物,陶瓷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重要的是表现匠人精神,他们的执着和创新,国家发展迅速,以前的好多东西都已经消失匿迹,唯有那些热爱陶瓷的人依然在陶瓷的道路上前行。

我们即刻对景德镇进行踩点,一是确定我选择的那些地方可不可以进行实地拍摄,二是我们要寻找拍摄的主要人物,片子的框架要靠合适的人物去支撑。百转千折,可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找到符合片子立意主旨的人物黄国军老师。见到黄国军老师的第一面,感觉黄老师气场很强大,曾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纪实频道拍摄,拥有今天这番成就一点架子都没有,为人和蔼可亲,我对黄老师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也向黄老师表达我们的来意,黄老师同意了我们的拍摄。这次的踩点也是圆满成功的,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对我们的片子却有很大的进展。

一个片子主题的确立,往往会根据人物的选择确定不断深化,编导在考虑拍什么,怎么拍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确定片子的架构。纪录片的创作者不是平庸的照相师,他的叙述方式,素材取舍,画面组合同样可以强化片子的主旨。我在网上查找黄老师的个人简介,了解他的事迹,观看他们当时拍摄的纪录片寻找灵感,去思考怎么架构片子,怎么表达片子的主旨,怎么让人物丰满起来,采访黄老师什么问题等。黄国军从小在景德镇长大,受到陶瓷文化的熏陶,小时候就对陶瓷充满了好奇和喜爱,片子就从两条线索出发,一是陶瓷的制作过程,二是黄国军从小匠人到成为大佬,两条线索相互穿插,表现主旨“炼玉”。土炼为瓷,人炼为师,黄老师现在拥有的成就和所达成的修养同土炼成瓷的过程一样,千锤百炼方能成玉。同时陶瓷在黄老师眼里像玉一样珍贵,表现黄老师对陶瓷的热爱和传承,以及现如今陶瓷文化的创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了不起的匠人》这部纪录片讲述从事手工制作的工匠师傅的故事,主旨是向观众展示人类文明发展和文化遗产传承,和我们此次拍摄的片子有相似之处,我在借鉴这部片子主题立意的同时,也在学习拍摄手法,拍摄景别的使用,采访人物时机位的摆放等,内容和思想上产生很多灵感。

三、编导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编导在团队中的组织素养

编导是创作一部作品时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负责整部片子的选题、准备、拍摄、解说词的导向及后期剪辑等一系列艺术活动,每个环节都需要亲自调控和把关。作为编导必须思维清晰,明确主题和片子的架构,并且将思路完整无误的表述给各个职位,让成员们根据自己的职责做好前期工作,在拍摄之前我已经写好分镜和采访的问题,将后续的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和拍摄地点的工作人员提前打好招呼,不打无准备之仗。

(二)编导在拍摄安排和临时调控的素养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事件的发展无法预知且常常处于变化中,编导往往要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决定,指挥摄像机捕捉最重要的镜头,做好场面调度,保持灵活的反应力,时刻准备着随着事态的发展确定新的拍摄方向。按照分镜头有条不紊的进行拍摄,例如在撰写分镜头的时候我已经想好制瓷的四个步骤多拍一些大特写,这样的镜头看起来较为美观。并且多拍关于人物的空镜头,后期剪辑转场时更流畅。因为外界环境的因素或者是人物临时不能配合我们拍摄,我要进行拍摄安排,不能耽误时间。黄老师有客人来访啊,或者是突发事件,觉得能够丰富人物的形象,对黄老师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我会安排摄像去跟拍,一是为了后期剪辑时

也在想拍了之后怎么编让片子更顺滑流畅在拍摄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经常发生,作为编导,思维一定要活跃,很快的做出判断。独特取材方式,更能充分挖掘出被拍摄对象自身所蕴含的价值。

(三)编导在采访过程中素养

学会倾听,纪录片的编导不等同于剧情片导演,剧情片是提前确定好剧本,到了现场直接开拍就行。纪录片编导到了拍摄地点需要和主要人物进行交流,尝试着去理解人物复杂的性格和隐藏在其行为背后真实的想法,随着和人物的谈话会发现更多内在的东西,也会捕捉到意料不到的精彩画面。在和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我慢慢的引导黄老师,善于发掘背后的事情,渐渐的发现黄老师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虽然年近四十,但他熟知现代年轻人常用的话语,紧跟时代潮流。他向我们阐述自己的陶瓷品牌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想法,在采访过程中提供给我很多拍摄灵感。被采访者直接陈述给观众,这样人物的性格、学识水平、道德修养等会通过人物的表情、语气、举止表现出来,使观众对被采访者的印象更深更立体化。

(四)编导在剪辑过程中的素养

编导对于后期剪辑的选择影响着能否提升纪录片的价值,在大量的素材面前,不能仅仅忠实的反映事实,更重要的是从真实中升华出更真、更善、更美的东西,多视角多层次的反映那些不容易察觉的生活中的美,这里编导的主体意识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拍摄期间,每天晚上对素材和同期声进行筛选,帮助后期捋顺片子的剪辑流程。同时比照自己的手稿,今天哪些镜头没拍,哪些镜头要进行二次补拍,整理自己在拍摄过程中出现的创作灵感进行补拍。在进行粗剪时,某些细节的剪辑不流畅,和后期进行讨论,比如制作陶瓷的四个步骤中间穿插什么情节来丰富人物表现主题,而且穿插的情节一定要和每个步骤相关联,每个情节的插入都要跟随着人物的成长,确保叙事的连续性。

(五)选择声音的素养

在片子初期,就要考虑到声音的问题。比如同期声、选择什么样风格的音乐、解说员的语气语调,这些元素的融合才能完成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在拍摄之前,我已经和撰稿说明解说词的走向,在渲染文化背景的同时,更要体现出人物的炼玉精神,能够带起片子的气势和韵味。在片子的中期后期,反复提炼解说词,让词与画面更加契合,升华主题。

解说词的配音员的选择对片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编导,我与每个播音员进行沟通,为了取得理想的配音效果,先后找了多个配音员进行小样试音。根据作品风格,选择最有感觉、有情调、在语句节奏上把握比较准确、声音略带知性的播音员。

四、总结与感谢

在众多的艺术形态中,越来越多的观众热衷于观看纪录片,不仅仅是因为真实性,更多的是欣赏自己不熟悉的大千世界。希望通过此次纪录片的拍摄,能让更多人认识景德镇,了解手工匠人黄国军的执着与热爱,传播中华文化。

在前期、中期、后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编导的参与,每一个决定都需要编导来敲定。我自认为自己在这三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没有懈怠,我和每个职位都在进行沟通,表述我所要传达的东西,哪个环节卡壳了,我会自己亲力亲为,我会把每一个环节铺垫好把好关,方便下一个职位干活的时候方便顺手。

既然自己作为编导,就要负起责任,在拍摄过程中,小组成员因为一点小事争执起来了,自己也在进行调节,一个团队,首先氛围要和谐,一部好的作品并非一个人的创作灵感,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齐心协力,如果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因为多干一点或者少干一点互相推卸责任,或者因为看对方不爽闹得整个组无法安定的话,没法完成优秀的作品,把精力放在怎么表现作品上,而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在拍摄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摄像水平还是有待提高,自己不会使用LED灯,当时现场补光还是临时联系老师进行指导。毕业作品的创作,让我认识到自己艺术构思能力不足,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为追求更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而努力。

在我们的作品完成的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去创作。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的作品变得优秀,在这里我应该谢谢我的团队,是大家的鼓励与包容,才让我忘记了拍摄中的劳累与烦心,有信心把作品导好。作品仍然有许多细节可以提升最要感谢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她耐心的指导,一遍一遍的审查我们的作品,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在我们每个人都很浮躁的时候,是指导老师为我们开导,化解矛盾,让我们的进度可以顺利进行。

通过此次毕设的拍摄,有欢笑也有泪水,自己的收获是满满的。感谢每个人的付出,使得毕业作品可以顺利完成,我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要更加扎实勤奋,真正炼成一块好玉,在这里愿每个人前程似锦。纪录片的功能就是传播中国精神和文化,希望有更多人关注中国纪录片。

参考文献:

[1]张成.电视纪录片创作[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9.[2]赵玉亮.纪录片创作实训[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1

[3]石屹《复旦博学·当代广播电视教程(新世纪版):纪录片解读》

下载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纪录片创作与赏析的教案(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录片《圆明园》赏析

    《圆明园》创作中的几个特点: 1、第一人称角度叙述。郎世宁为线索,串联起圆明园修建、扩建以及被摧毁的全过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的时间过度,加之首位雨果文章做旁白,完......

    纪录片精品赏析

    纪录片精品赏析 论文 题目:《无人区里的角斗士》学号:912113850117 姓名:陈志岩成绩:无人区里的角斗士 ——观看纪录片《平衡》有感 一部《平衡》,又让我们看到了西藏的无奈和难......

    纪录片《轮回》赏析

    纪录片《轮回》赏析 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才成就了一部可以称为经典的纪录片《轮回》(Samsara),影片中纪录和捕捉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中震撼人心的画面,构成了一......

    《纪录片创作》自主考试策划

    中原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纪录片创作》策划文案题目纪录片创作学生姓名葛进超系别电视艺术系专业班级08编导4班指导教师张清媛完成时间2010年 12月25日(08编导1、2)1第一部分......

    《新兵报到》纪录片 创作心得

    《新兵报到》创作心得 109313080204 马营 一、 创作的初衷《新兵报到》记录了新兵三个月的生活,是一部“新兵炼成记”也是一部“士兵启示录”是一部让外界了解军营生活的一部......

    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

    获奖纪录片创作十种方式作者:冷冶夫 文章来源:冷冶夫 点击数:2414 更新时间:2005-8-4 自从电视纪录片走入荧屏以来,它就开始以一种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都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受......

    环保纪录片赏析观后感

    环保纪录片与我 起初,我打心底觉得环保纪录片是那么的乏味无趣,总是会让人看着看着就想直奔梦乡的。但是,在选课,有好几位同学已经上过《环保纪录片》这一门课了,她们在跟我描述......

    纪录片赏析作业(5篇)

    在音乐诱发的精神世界里舞蹈——观《北方的那努克》有感第一遍观看《北方的那努克》,由于对影片不甚了解。是抱着耐性来将之欣赏的。 经典的艺术品总有令人耐心咀嚼的种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