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给学生一把成长的金钥匙
送给学生一把成长的金钥匙
——强烈的自信心
内容摘要:自信心对学生来说,就是不甘心,不服输,喜欢上进的心理素质。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自信心的建立,家长、教师这些人起着重要作用。孩子长大后,由于某种原因,有许多孩子渐渐失去了自信心,对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教师有责任让他们重塑“我也能行”之信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虽不能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未来,但我们决不能去伤害任何一个学生。差生已是不幸的,作为教师没有任何理抛弃他们。让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爱,来弥补由于我们的不经意曾经带给他们的伤害吧。
从古到今,凡有卓越成就的人,虽然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又意味着什么?就是不甘心,不服输,喜欢上进的心理素质。
一、自信的建立与失去自信的根源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应当说是在儿时通过学说话、学走路、学习各种本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培养出来的。一个幼儿学说话、学走路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但在家长的眼里个个都是聪明伶俐的孩子,是最棒的,似乎没有什么缺点,得到的都是呵护、赏识和夸奖,孩子不知什么叫担心、恐惧,无所顾及,所以才能顺顺利利地学会说话、走路,胜利通过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可是为什么有许多孩子上学后会逐渐地失去自信心呢?纵观孩子的成长历程,家长、教师这些人的确在起着重要作用,有很多好的,但也有不好的。比如,孩子上学后,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切都围着分数转,分数代表一切,于是便改变了评价标准,考不出好成绩,回家就要挨打受骂;另外,学校的教育也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方面,有些老师教学太死板。曾有家长说,老师让用“美丽”组词,孩子组成“美丽的天鹅”,因和老师的“美丽的花朵”不一样就成了错的。老师以自己的答案为唯一的标准,只有和老师的一样才是对的,不同的就简单地判为错的,时间一长,学生就不敢相信自己了,没有了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分辨能力还不强的小学低段学生。另一方面,有的老师常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人的能力本来就有大有小,而且不同的方面,能力也不尽相同,可是有些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非要每个学生都在95分以上,甚至100分,这样下来,分数低的学生常受到老师的批评,长此以往,有上几回不好的成绩,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是笨蛋,学不会,变成被指责的角色,成为老师的靶子,同学嘲笑的话柄。于是,这些学生内心
充满了恐惧,这种“恐惧最容易把人摧毁”,本来幼儿时形成的自信心就很脆弱,所以许多孩子由最初一两次的考试失误,自信心开始丧失,渐渐产生厌学,最终造成各科成绩都不合格,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
二、激我能行之情与再树自信
面对失去自信心的差生怎样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呢?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回到人之初,像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那样,始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鼓励他们,利用他们身上现有的优点去重塑他们“我也能行”之信心。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名学生:黄x,初一新生,说话结巴,课文读不成样,学习也不认真,期中考试成绩得了33分。分数少,可他的问题不少,扰乱课堂,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这就是学习不成,就把充沛的精力都放在惹事上,以此来显示他的存在,在和他淡话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问题所在,只要说到学习,他就不加思考地顺口就说“我不行”,“我学不会”,“我考不好”,一连几个“不”字,给自己判了死刑,他对自己完全丧失了自信。找到根结,对这个学生教育我就从树立自信心入手,课上鼓励他读课文,读完总要给他一个肯定的评价,他渐渐对读书产生兴趣,上课开始听讲了,接着我又给他提要求,让他把书上要求背诵的课文背下来。他说:“我背不下来,”我鼓励他说:“你能,还没背,你怎么就知道背不下来?”在我的鼓励下,他开始试着背,下课他找我,还是说:“我背不下来。”我说:“你背一下,我听听,能背多少算多少。”他能背下来好多,我高兴地说:“谁说你不行,没想到你背得这么好,那些成绩好的学生也不过如此,再努力一下,明天一准最先背下来。” “真的?”他将信将疑。我说:“不信你试试就知道了。”第二天一早他迫不及待地跑到办公室告诉我:“老师,我背下来了。”他脸上挂满了笑容,开始有了自信,但这自信还很脆弱,期末考试快到了,他又跟我说:“我不行,我考不好。”我仍然鼓励他:“不要担心,只要努力,一定能考好。”期末考试他得了44分,当他听到自己的分数时,表情很复杂,刚刚有的这点自信心怕是又要被摧垮了,该怎样加以保护呢?
美国有一种自然教学法(即启发教学法),特点之一就是当孩子答错问题时,不要马上指责,而是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想一想,此时若用“这么笨”,“又不及格”等之类的话指责会有什么效果呢?只会把他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彻底扑灭,怕从此他再也不会学习、读书了。
弱势群体是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唯恐被人忽略,特别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突,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把别人真诚地夸奖认为是挖苦。他们非常敏感,跟他们交往时,必须谨小慎微,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在其内心引
起波澜。这些不及格的孩子,有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如果不走出这个心理的阴影,就很难摆脱困境。
考试成绩点评时,凡是成绩有提高的,特别是那些不及格的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了他们的进步,并提出让学校给他们发进步奖。黄x还有那些没及格的学生,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得到奖状。学校打印的一张奖状,在老师眼里不值什么,可对于一个刚刚有点自信心的学生来说意义可就不同了,从此黄x等学习更加努力了,没想到再次期中考试时,他语文竟得了61分,及格了,他乐得合不上嘴。但毕竟他的基础薄弱,快到期末考试时,他又找我说:“老师,期末考试不行啊,不是你出题。”我说:“谁出题不一样吗?只要你相信自己,就没有问题,就是考不好也没关系,哪有常胜将军?考多少分不重要,只要信心不丢,就是最大的胜利。”他的顾虑打消了。每当他信心动摇时,我总要给他鼓励,就这样,期末考试他又一次及格了,他这次真的非常开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了。
学生虽然树立起了自信心,但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保护、并不断提高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不断取得胜利,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在和差生交流时,常常会发现他们眼里流露出自卑的目光,这种自卑的目光就是没有自信心,要想使他们走出自卑,教师就要送给学生一把成长的金钥匙——强烈的自信心。
写到最后,又不由让我想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的一段话: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
做为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太大了,我们虽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但我们决不能去伤害任何一个学生。差生已是不幸的,做为教师没有任何理抛弃他们。让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爱,来弥补由于我们的不经意曾经带给他们的伤害吧。
送给学生一把成长的金钥匙
——强烈的自信心
塘沽第四中学 李华
2009年6月10日
第二篇:送给学生一把学习地理的金钥匙
送给学生一把学习地理的金钥匙
【摘 要】 新教材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要求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开发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的13条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概括出新教材内容:一个核心知识:区域;两个基本工具:地图和地球仪;三种研究方法:认识区域、认识城市及社会调查;四条学习线索:空间、时间、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让学生掌握此“一两三四”,学生就拿到了一把学习地理的金钥匙,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区域地理;自主学习;学习方法
人一生中所学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自学得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向人们发出警告: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教是为了不教。它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掌握学习方法。可见学习方法是多么重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两个“法”的意思是不同的。前一个“法”是规律的意思,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学科的教学也有其规律可寻,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实施课堂教学。这里所说的教学规律要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否则就会变为无本之源,无根之木。后一个“法”当以“方法、方式”理解,是具体的以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即不要固守教材,墨守成规,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作相应的调整、增减。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无论是在内容、编写体例,还是在教学程序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为地理教学改革创造了契机。如何活用新教材,使教材内容转化为使学生愿学、易学,最终能让学生自学呢?
一、调整教材教学顺序,变归纳法为演绎法
为了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我对教材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新教材的编排是大部分采用归纳法。先学习具体的内容,然后提炼出基本工具和学习方法。这种编排对学生的基础要求高,基于小学已经学过,并有丰富的知识。它强调通过学生自己去探究而得出总结。而初一学生实际情况是小学只零散地学习部分地理知识,学生的地理知识比较欠缺。因此教师仅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和备课,感觉到难度大,教材比较混乱,出现了种种抱怨。如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在完成七大洲的分布的活动内容时,学生对赤道、东西半球的概念模糊,第二课自然环境中气候的类型,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更是晕头转向。原因是学生没有学过地球仪的内容,对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纬度带、热量带的分布知识处于真空,探究谈何容易呢?如果教师固守教材,墨守成规,不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作相应的调整、增减,何谈教学效果呢?我大胆的调整了教材学习顺序,变归纳法为演绎法。
如对认识区域的两个工具的学习。我首先学习综合探究二,掌握认识区域的一个基本工具:地球仪。让学生理解经线、纬线的概念,经度、纬度划分的方法以及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标准。在次基础上学习五带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然后再学习第一课“地图的语言三要素”,学生的学习就易学多了。最后学习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而掌握认识区域的另一个工具:地图。地球仪、地图对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是勿容质疑的,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两个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了教材活动内容的有效性。
二、加强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在第三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先学习综合探究三认识区域的方法。以南非为例,让学生认识区域的方法一般分为四步,即确定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感受区域的发展。教师每一步都要讲解到位,如位置,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角度分析。
在总体上介绍方法后,教师先选取家住平原的一个区域按方法示范讲解(即由总到分),如:
湄公河平原
1.位置:经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位于低纬度、处于热带。相对位置: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上,东临南海,西临泰国湾。
2.自然条件: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地势低平;河流: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3.生产生活特点:水稻生产,精耕细作,稻作文化
4.启示:自然条件决定人文特色,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后学生模拟学习,通过十一个典型区域的反复实践尝试,学生能非常悉练地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在第四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先学习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让学生认识城市的方法。然后学生模拟学习,通过五个城市的演练,掌握学习城市的方法。
学生在知识铺垫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既能增强学生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又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能够根据课题的需要自己读书读图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学习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此时,我经常说,我已经不是大家的老师了,我只是我们学习小组中的一员。
三、重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空间感知能力”,对大洲大洋、气候、经纬网、地图三要素、地形、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等教学,我会把教学进度放得慢一些,让学生消化。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才能学会自主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不仅地理知识要丰富,还要上课要生动、有趣、能联系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三篇:书,一把金钥匙
书,一把金钥匙
宿迁市实验小学四(7)班王思媛
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我要选择一件东西来陪伴我,那我会选择书!因为书,能培养我高尚的情操。我要看看基督山伯爵如何复仇,灰姑娘最后的命运,美人鱼在日出时变成泡沫时的伤心······总之,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是无声的老师。
当我还在摇篮里,妈妈就开始读故事给我听了。那时我还小,听不听懂这些有趣的故事,我只能用眼睛望着妈妈,直到在妈妈的读书声中睡着为止。
幼儿园时,我用拼音勉强可以读书了,但一遇到不会的也还得缠着妈妈。书,在我幼小的时候已被当成了知音伙伴,只是它不能说话而已。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老师给我们讲《迷路的小花鸭》故事,听着听着我“哇”的一声哭了,因为我听懂了故事的内容,认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小花鸭,迷路了,找不着妈妈了„„
现在的我,已经步入中年级了,我已经自己可以读书了,能体会到书中人物的心情了。只是,我依然怀念在摇篮里听妈妈讲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牧雨写的《偶像是外婆》。可心的善良与外婆的慈爱让我印象深刻。我多么希望这两人能出现在现实中啊!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这样认为,但我觉得,书是心灵的放松,是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是严冬里的一缕阳光,是智慧的翅膀,是海底的宝藏,等待你来挖掘。无论你尊贵还是卑贱,书都会向你敞开知识的大门。
开卷有益,知识在阅读中成长,能力在阅读中增强,心灵在阅读中一天天长大,同学们,我们一起读书吧!
第四篇:给你一把金钥匙诗歌
给你一把金钥匙(祝 菊)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把祝福送到你家。
不是五彩缤纷的鲜花,不是香飘四溢的奶茶,不是装贴精美的贺卡,不是东海南山的赞夸,不是明月秋风的琵琶,而是时光金钥匙一把。
用它去打开溯光列车,尽情领略我们的豆蔻年华。
翠柳簇拥云画,菊荷荡漾晚霞,绿缎铺满河叉,球场翻飞鹰爪,书声唤醒青蛙,这是我们的生活学校与家。
用它去登上未来方舟,怡情享受耆耋生涯。
那时的我们
不论是好是坏,不管是聋是哑,不问是贫是贱
不提是菜是瓜
彼此心感知思懂得牵挂
用它去开启宇航之帆
纵情巡视宇宙之浩大
此时的我们
也许是天边的一抹彩霞
也许是荒野的一枚小花
也许是寰宇的一粒尘氩,也许是大海的一朵水花......也许啊什么都不是呀。
我们是银河、宇宙,我们是两颗熠熠生辉的星华。
在那数以万亿的星海之中,我一定能辨认出:
哪一颗是你,闪闪烁烁的星花,在无数个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对你说:
Happy birthday to you!
第五篇:给学生一把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给学生一把自主学习的金钥匙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第一小学 茹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用心去记住,并能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语文教学中不只是单纯的就课本而讲课本,而应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下面就小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习惯如何培养,谈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对一年级同学上好第一节导言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学好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在他们正式开始学之前,很有必要跟他们谈谈下面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开设语文?为什么要学语文?语文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
其次,增强教者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凝聚力。教者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舵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路人,必须有丰富的经验、较强的应变能力,让学生有所依靠和信任;同时教者还要强化语言的组织能力,尽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我们还要注重整洁大方的外表、光明磊落的言行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力争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再次,努力增强教材的趣味性。众所周知,印刷精美、形式多变、内容新颖、接近生活、想象丰富的任何读物都会激起学生的兴趣。新教材中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图以及许多国内外最新的词汇和知识信息,同时我们教学中对话也都采用学生通俗易懂的适宜操练的句型,这些无疑都能激发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共鸣。
最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趣味性,一堂好课正如一台好戏,要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等,跌宕起伏的情节更会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一堂好课应具备以下条件:完整、严密的教学步骤;运用多种媒体教学;自然巧妙地导入;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强化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传授
学习方法如同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我教给小学生预习符号,并授其“读、画、标、思”四字预习法:读即读通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和课文,尽量不读破句子;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后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在交流时谈谈自己的预习所获,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搭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平台
课堂是一个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教师只是舞台的搭建者、学生风采的欣赏者和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小学生自主性学习需要平台和空间,教师就要想法设法为小学生创建自主性学习和展交的平台,放手让小学生去自主性学习、交流展示,努力营造自主、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爷爷和小树》一课的预习展示时我就尽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展示交流,而我只在一旁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适机的评价。在学习新字时,我总是让小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他们多角度识字,对有创意的识字方法及时鼓励。动手操作是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每课的新字都让小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
四、引导并形成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业成绩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树立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固而巨大的力量,它
可以主宰人生。”可见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我认为,基本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
1、培养有目的地学习的习惯;
2、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3、培养坚持阅读、积累、勤于动笔的习惯;
4、培养合作交流学习的习惯。
五、注重大课堂,培养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现今的语文提倡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内容也要具有开放性。不要拘泥于课本的教学,学科的教学,而应该有学科之间的渗透会更好,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历史、社会的渗透,学生会更加喜欢内容丰富的课堂,更加喜欢课本以外的知识,对老师会更有钦佩感。语文教学也提倡合作性。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老师布置得教学任务。它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教学的合作性主要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评价和补充;“协作”:用自己擅长的形式(如读、画、唱、演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享”:让每个人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
总而言之,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热爱语文并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动力。让小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中,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