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导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淮北师范学校 李杰
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学案导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主体参与地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这种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学案导学法的涵义
学案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它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
1、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体现循序渐进和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包括显性目标,即知识能力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隐性目标,即情感意志培养目标,可写可不写,但教师应恰当调控。
例如我在《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 》 的“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2、列出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学生学习前的自学路径,也是学生完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编写提纲必须提前总揽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问题的序列性、系统性和可思考性。例如我在《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的“学案”设计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提纲:
(1)期中试卷论述题解答得失分析(2)自我反思总结论述题解答步骤(3)论述题解答评分细则
(4)根据论述题解答要求分析某学生作品的优缺点,并加以修改完善,作好交流准备。
学生对照提纲阅读教材、整理概括,通过预习能在整体上了解所学内容,并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3、设计形成性练习学习是为了运用,形成性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我 在的“《论述题解题方法指导》学案”设计中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论述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第六次会议决定》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并明确了具体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措施。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系统论述这个问题。
请运用有关政治常识论述:为什么党中央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学案”的使用
1、指导自学 “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记录,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做到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
2、师生共学
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诱导式——提问 讨论 归纳 练习,开放式——质疑 探究 小结 练习,技能式——示范 实践 评优 作业等。也可依据“学案”中的形成性练习把练这一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提问、讨论、辨析、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3、复习巩固
“学案”上记录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留有预习时的思维记录,留有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疑”的思维记录,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载体,重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
四、“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1、变学会为会学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学案导学”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学案”,只须作适当的记录,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3、便于复习
将若干个“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果。
4、提高素质 “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 2 课业负担。课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学案导学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生素质得以真正提高。一般包括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关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学生实际。要明确,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及主攻方向。包括显性目标,即知识能力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隐性目标,即情感意志培养目标,可写可不写,但教师应恰当调控。
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要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编排出合理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等。
3、学法指导: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与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规律性的东西,逐步由“学会”变成“会学”。
4、练习检测: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练习检测题的编写要覆盖本节所有的学习目标,要有代表性、针对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学案导学法的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阶段
教师将学案精心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学案的指导下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自主的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逐步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等。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以使上课的讲解更具针对性。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真正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并获得一种艰苦(脑力)劳动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最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3、课后巩固深化阶段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以收到实效。
四、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在地理新授课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很好的与地理学科相结合,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课堂给学生,还激情给教师。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教育者开始将目光由成绩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发展其能力,培养其思维,传授其技能,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关注个体提高。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五、应用学案导学法的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编写“导学案”的教师素质要高
教师应当不仅熟悉《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而且要有多年教学经验、送考经验,能够熟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现状。设计的“导学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编写的“导学案”要科学、合理、可操作。因此,编写“导学案”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素养。
2、防止将“导学案”和“教案”混淆
学案导学不等于放弃“教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教案”应当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课堂流程设计,体现对学生学习“导学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预测和对策,重心在给学生解疑,在对知识内容的归纳和深化。
3、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导学案”要利用根据一系列知识点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序、可控的自主学习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准确及时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把准学生的脉搏从而发挥教师的学法指导、思想引导、疑难解答等的作用。
4、抓好落实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疑点及时做出反应、调整思路、变换角度,给学生解疑,并且做好在下一节作检查的计划,保证落实到位。
第二篇: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版]
学案导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罗世翠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 云南大理 671000)
摘 要 课堂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学案导学法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案导学
“学案”是教师在备课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化学认知规律,设计编写供教学之用的导学材料。它的重点在“导”,以达到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的目的。采用导学案教学法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双基的原则。熟悉大纲和教材,抓住双基,这是设计好化学学案的关键。学案内容设计必须能使学生掌握牢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案设疑时要紧扣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既不能是知识点的单一重复,也不能是过分深奥、复杂的问题,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偏题、怪题。
2.时间原则。教师的讲课应尽量精而少,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
3.启发性原则。学案应当有启发性,所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不可直接讲解,将自己较高层次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学案设计应针对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设置“坡度”和“台阶”,做必要的提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这样有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引发学习兴趣。
4.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化学学案的设计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作为前提,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案应把化学知识学习和化学方法学习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化学学习的一般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5.方法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导学案设计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6.层次化原则。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章的教学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个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二、学案的编写方法
“学案”的编制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分层次从知识、技能到理论及运用逐步加强,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指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先备课后设计导学案。教师在编写导学案之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课程理念要非常清楚。明确目标,掌握重点、难点以及高考的考点,并将其体现在导学案中。
2.知识结构网络。包括学科整体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各节基本知识脉络,它是学科知识的基本框架,通过知识结构网络化,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目了然,通过自主学习加以认知和掌握、落实教学目标。
3.学法指导。在“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学方式要有所区分,就整个自主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来讲,一般遵循“教学”、“导学”、“自学”的顺序。在低年级或模式试行初期,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自学的习惯和掌握自学的方法,教师要带着学生一起看书,教授他们研读教材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之后,就可以借助“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运用能力训练。运用能力训练的方式一般采用近几年来各级考试中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型,包括直接选用例题和教师自己设计题目,习题要精选,量不宜多,根据各节不同情况也可以设计其它训练形式。训练内容以本节内容为中心,适当联系其它相关内容,在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今天,也要尽可能多设计一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训练题。运用能力训练应体现难度层次的递进性,使学生自学时按照自己能力水平,不同程度地完成训练。
5.探究、反馈和讨论。在“学案”的最后,要预留一部分空间,让学生探究、反馈和讨论,一方面,学生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另一方面,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掌握某一知识的新技巧;探究知识的综合联系,设计问题并解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教材、辅导资料、试卷甚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质疑;提出推理或假设,引发辩论;提出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设计初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学案”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反馈,让学生对照考点要求认真反思,检查是否已经全部掌握,有哪些收获和问题。在反思之后,将问题及时解决。
6.在学案中多设计表格进行对比。在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通过对比、归纳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三、导学案实施的策略
1.精心策划,抓好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下一节导学案,并带领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学生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自己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
2.科学实施,优化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是巩固预习成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以下几个环节:(1)明确目标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可运用导言、现代教学技术等手段创设适当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2)自主学习
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阅读教材,查阅教材工具书,实验教师准备好材料用具,让学生动手做,并观察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实验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随堂记中记录下来。自主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不先讲。(3)合作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疑点,教师继续巡回指导,掌握小组讨论的进度和经小组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在小组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推选出一个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疑难问题列出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互助,能者为师。教师只是适时地启发、引导、激励、解惑,教师不再是占据讲台的演员,而是组织学生的导演。(4)展示点拨
小组内通过讨论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助解答和补充。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评价,只有全班学生都不能解答的问题老师才进行点拨和讲解。(5)盘点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教师引导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把所学知识勾画出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6)达标测试
教师根据课时重难点和易混易错易考点制定达标训练,限时完成,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
四、几点体会
导学案的产生是在适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本质上就是课程的整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新课改下课堂效率提高。1.学案导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导学案可以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并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2.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第二,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第三,教室功能的改变:“讲堂”变“学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建立起“师——生”、“生——师”、“生——生”的多向交流模式,形成了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同时也可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进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既能提高学生又能提高教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是因为在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和学生思维的充分展现过程中,能更有效地释放教师自身的能量,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为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教育最前沿,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才能适应学生“问题”的需要,促使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
4.学案导学能“减负”不“减质”。
“导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本。有了“导学案”,教师把思路交给了学生,取消了神秘感。由于疑点、难点都在课堂解决,原来的课下作业在学案导学中基本完成,从而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发展了,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5.学案导学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通过展示获得的自信心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过于自我的缺点,分组以后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
总之,学案的使用,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热情参与进而由兴趣向进一步探索的方向过渡,较好地解决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学案的使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
第三篇: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同时,高效率的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摆在众多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学案导学法是一种能充分体现这两方面要求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把握教材的相关概念,我认为教师编写的学案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目标的确认、学习重难点确立、温故知新、学习探究、质疑问难、当堂达标。通过以上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探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就以学案导学法在“人体免疫系统”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例,简单谈谈我对这种方法的认识。
一、学习目标的确认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在备课的时候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写在备课本上,然后,在备课的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整合课本知识、查找相关资料。而学生很少直接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在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自学的时候,能够明确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本节课中确认了以下学习目标:
①、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②、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③、概述抗原的知识,解释特异性免疫中特异性的原因所在,树立生命的物质性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的确立
学案中学习重难点的确立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攻坚的方向,合理的分配时间,避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本节课的重点是抗原和抗体的知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难点是抗原、抗体、抗原决定簇、抗原识别受体等概念的理解。
三、温故知新
学习的过程就是重复学过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温故知新这一部分有利于学生复习前知,同时又为下面将要学习的新的知识点埋下引线,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进入新知学习阶段。因此,在学案编写中温故知新的编写必须注意采用上节课重要且能与本节课知识有联系的题目,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学习探究
这一环节内容实质就是:通过教师提供的一系列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提供了讨论的议题。所以,在编写学案时,必须认真的整合课本知识,掌握考纲要求。
同时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将重要的知识点转化为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或议题。
该项内容分为课题导入和新知学习两部分,在课题导入这部分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设计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或现实中与生活密切相连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知学习这一部分一定要注意设置一系列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一定要注重衔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既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习到新的知识,又能在学习中获取乐趣。
1、课题的引入由当今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疾病——艾滋病,以及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自然地导入免疫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的分类”打下基础。
2、新知学习教学过程如下:
(1)、阅读教材的“探究活动:探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分析判读实验中涉及了哪些免疫器官?
②根据实验中对不同免疫器官的处理以及输入的不同免疫细胞出现的实验现象,试着推断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关系?
③除了实验中涉及到的免疫器官之外,联系实际思考一下,人体中还存在那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阅读教材中的“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课本知识回答: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②特异性免疫中淋巴细胞为什么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五、质疑问难
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解决那些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那些教师根据对考纲的理解经常考察但是课本中又没有的知识点。这一部分的编写必须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拓展性,通过这部分知识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当堂达标
当堂达标这一部分知识主要是对本节课教学成果的检验,更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窗口。教师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批阅,有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差异,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从而实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承诺。因此,在编写是一定要选取那些有针对性和突出重点的典型题目,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
以上所列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学案,编写学案的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将课本中的知识分解成便于学生探究和解决的若干问题,便于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掌握知识,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正如古人所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也证明学案导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的实现了教学中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师通过编写学案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而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知识,使整个教学过程顺畅、轻松、快速、高效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
第四篇:学案导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导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案导学法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法将教师的教案变成学生的导学案,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成新理念的教学模式,利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让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增强教学互动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应用;导学案学法
引言:导学案的教学是基于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在新课堂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的目的,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运用,最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学案导学法的概念
学案导学法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它是一种导学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导学案的研究还正处在发展阶段,导学案的英语学科多数是针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针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面研究还甚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写作任务一般都是放在课后,老师只是给出题目,学生便在课下完成。这样一来,大部分学生写完的文章是漏洞百出,还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去写,所以英文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
学案导学法与传统教学是相对的,学案导学法是以学生为主,继而展开的。它是把学生放在重要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授课中去,并以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独裁者”,而学生是主角,是引导课堂氛围的人。学案导学法能够帮学生实现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提前预习、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学案导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的引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二、学案导学法的运用方法
(一)营造课堂氛围
明确当堂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习环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有助于增强学习效率。
(二)丰富学习过程
该方案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体验丰富的教学过程,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新的教学中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了。另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运用。
(三)关注导学反响
学案导学法在不断的进步中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丰富学习体验。关注教学反响,让教师能够更全面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教学模式。
(四)进行自主预习
在学案导学法的模式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编写教案,根据这个教案让学生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预习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奠定殷实的基础。
(五)指导学生阅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拟定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答案,并对课文进行分析。每个学生都要根据写的学案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要能都够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学案导学法的模式下,预习是基础,为了保障课堂上的高效率,还要编写授课学案。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高效的听讲。
(六)指导学生写作能力
教师应引领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写作任务,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之后各小组代表说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这是,学生大概已经清楚如何写,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大概结构,同时学生也清楚自己应该写什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讨论他们不确定的词和句子,以便研究正确的表达方式。通过研究表明,学案导学法比一般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对写作的信心。
(七)课后进行反思
教师和学生都要进行课后反思,找到优缺点以便今后能够更好的进行。
三、导学法在写作中的应用
传统模式的写作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重视的是写完的结果。教师以往把写作的重点放在教学的结果上,而没有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形成上。学生一味的接受教师规定的写作规则,把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为任务。这样一来,教师不能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也无法交给学生一些写作的要领及技巧,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以往的教材中,写作内容多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有的只是对口语练习的延伸,往往忽视了写作的本质是一种练习模式,也偏离了写作练习的基本要求。
在写作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便于学生写作,然而很多教师只重视学生的“读”,忽视学生的’“写”,没能全面发展高中生英语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盲目不知从何入手,使得学生缺乏写作的信心。
写作技巧包括语言知识、写作目的、情景环境等方面。训练学生的写作目的可以使学生有话可说,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可以使学生知道有话怎么说。因此写作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一个过程。
每个学生在写作初期都是模仿写作,从模仿开始,是学生存储信息的强化过程。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锻练。其次是独立写作,让学生对特定的语言形成一种模式,把真正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写作中去。
写作离不开阅读,学生必须熟悉阅读才能写出该模式文章,培养对文章的敏感性,形成知识网络储存于大脑中。在写前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语篇结构,不断启发学生思考此篇文章的建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类型的范文,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自对此类文章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此类文章的语言风格方面有所收获,还可以自觉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读每一篇的英文时,都要对文章进行速读,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一般在阅读几遍后,就能够做出解答。
学案导学法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融入了新的元素,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自由、民主、平等。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重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真正体现了教学改革中要求的把学生作为主体。学案导学法相对于教师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也要注意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进行自由讨论过程中,需要记录详细的时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减少在过程中有闲谈的状况出现。
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不同的,有学习较好的也有较落后的。学习较落后的同学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是他们在所有方面都出现问题,只能说明他们在这个方面还存在些不足,这时教师应该尽全力帮助他们。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最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取得好成绩。
小结:总之,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而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积极的寻找最佳的教育方式,让学案导学法得以运用。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学校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案导学法正符合这种要求,通过学案导学法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学案导学法不仅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到真正的老师与同学同乐。文献参考:
[1]程玉娟.“先学后教,学案导学”高中英语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2]王鹏.利用“学案导学”促进高中英语反思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3]曲孝民.创建高职英语学案导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09(10):20-23.[4]陈欣篮.基于“学案导学”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21):85-88.[5]江巧华.高中英语自主学习: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五篇: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法”参考资料
学案导学法导语: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目前,我们大多数老师仍然习惯
于靠增加课时、拼时间、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搞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手段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可以说这是一条死胡同,如果我们仍然循着这条老路走下去,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将永远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只能在现有的水平上停滞不前。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外地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结合我校的自身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效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学案式”教学以其特有的新颖性、实用性、高效性和易操作性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强调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备课就必须从以“备教”为主改为教、学相结合,以“备学”为主。于是,“学案式教学”做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课题。
(1)什么是“学案”?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目标、有程序、有题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角度上,对教材作二次加工而编写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文本。学案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文本。是教与学最佳结合的载体,也是教与学同步操作的方案。“学案”目标、内容、流程相对统一,直观明确,师生共用。便于当堂操作,便于讨论纠错,便于复习巩固;有较大的实用性。学案的编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学什么内容,怎样学和练习,怎样练,什么时间自做,什么时间讨论,各环节时间分配,都有教师精心设计。(2)什么是学案导学法?(3)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4)、学案编写的要求是: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传统备课考虑的是我要如何教,编写学案考虑的是学生要如何学,所以教师必须确定全过程指导学生自学的思想,才能以学定教,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学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还必须确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思想,才敢大胆取舍教材,合理加工教材,编写出适合课堂操作的学案。教师观念不转化,编写出的“学案”也无非是一份习题。
2、编写“学案”教师必须对教材作再加工。在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要用教材教,就不能循规守矩死教教材,就必须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把教材加工为适合学生学习的“美味佳肴”。
3、学案编写必须栏目化,格式化。把认知规律与课堂教学规律有机结合,我们设置的基本的格式要求是:①学习目标,②自学指导,③自学检测,④疑难问题讨论,⑤基础训练,⑥拓展题训练,⑦学法小结,⑧课尾检测题。这是八项基本栏目,因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各学科教师参照基本栏目,可作一定的变通,使学案更符合本学科的特点。在学案中一定要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具体科学的设计,如在各栏目上,添加人性化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就更有启发性和鼓舞性。学案编写就更具艺术性。
4、学案编写的重点在精选题例:学案的题例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如自学检测要选什么样的题才能全面准确地检测自学情况。如什么样的题才能体现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拓展题,要选新颖的题型,灵活变化性的题型,生活性的题型,才真正具有拓展性。一题一例务必精心筛选才可能难度适中,恰到好处。
5、编写学案的注意事项。(1)学科不同,设计不同,不能强求统一。(2)一份“学案”根据学情可多节完成,不能拘泥。(3)学案编写务求简约,选题要少而精,有代表性。学案编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1、搞好五个方面的研究: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③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④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⑤研究近几年中考题,取定热点。
2、制定学习目标: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智力目标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非智力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不写在学案上,但需要教师恰当调控,沟通师生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
3、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①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知识点进行分析、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②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③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荷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是一条暗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设计学案时,应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4、编排知识体系:(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找到一条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的最佳思维网络,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体系。(2)分解知识点编排知识体系,要循序渐进,有启发性、针对性、系统性,要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技能规律,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性。(3)知识点可分为一般知识点、重点、难点、及知识热点:
①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②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③知识热点,通过高考试题来强化。(4)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编出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体系,大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编写学案的一个重要课题。(5)题不在多而在精。教师要紧扣学习目标选择精彩适量练习,练习中要通过“一题多解”,达到熟练;通过“多解归一”,发掘形式上不同的解法之间必然存在的共同本质;通过“多题归一”,总结一批题的共同本质。
学案的基本形式:根据内容不同,学案可分为填空式、图解式、图表式、习题式、问题式等。实际上一个学案往往是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运用。(1)填空式学案如某些概念、原理、定义等,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难于系统掌握,这时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式学案,由学生预习或课堂上填写。(2)图解式学案有些知识内在联系较强,可制成图解式学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3)图表式学案有些内容对比性明显,可设计成图表式学案,将其逐一类比。(4)问题式学案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可设计问题式学案。(5)习题式学案某些内容,可按课本顺序和知识梯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5)、学案的呈现方式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案的呈现方式应有:预习指导学案、课堂教学学案、单元复习学案、总复习学案等。(1)预习指导学案:
①“预习指导学案”是课堂学习的准备。这个环节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环节抓得不好,学生就会学得被动,课堂效率就低。但由于科目不同,学习内容与要求的不同,课型的不一,教学路子与方法的差异,预习的方式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预习指导学案要以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预习什么为主。
②“预习指导学案”应包括导语设计——知识生成过程(知识结构图解)——预习要求三部分。③其中导语设计简明扼要,要体现人文关怀,具有亲和力。
④“预习指导学案”应在学习新内容前发放到学生手中,以便学生提前预习。(2)课堂学案:
①学案引领下的课堂称为学案课堂,在课堂上应用的学案称为课堂学案。也就是说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学习,完成学案规定的任务。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其他学生分享成果,使学习进一步提升。②课堂学案应包括“自学检测——合作学习——展示反馈——拓展提升”四个板块。
③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其中第三个板块“展示反馈”可以进行小组内展示,讨论展示,演示展示等。(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方法,与大家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活动,达到生生互动,共同提高。(学生展示是学案课堂的核心)
(3)复习学案: ①鉴于课堂学案对知识的学习切块化和不系统化,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复习,故要求教师编写“复习学案”。
②“复习学案”应遵循的原则: A、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复习学案中要将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给出知识结构图解,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B、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
③“复习学案”的使用中应体现“知识反刍chu——复习检测——讨论展示——拓展提升”四个板块。
④课堂复习应注意以下环节:知识结构的落实——讨论;认知方法的传授——精讲;技能训练的实施——精练。(6)、学案的基本环节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学习目标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实可行又要使学生感到跳一下能摸得着。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资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
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设计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练习有的在课上完成,有的可作为课后作业。
学案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学案上,要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做小结的地方,以便学生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和疑问,以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6)例子讲解(7)教师备课备什么?(8)资源:中学学科网结束语:总之,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系统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对关注学情、双标互促、精讲精练,高效课堂,有很大的帮助。
五、学案教学的操作
教师在讲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教师要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教学时,教师参照教案,按照学案授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学案进行学与练。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可用于新授课),开放式(质疑、探索、小结、练习,可用于复习课),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估、作业,可用于习题课)等。
六、学案教学的评价
1、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学案
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因此我们把在课堂教与学中用不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首要标准。
2、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
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胜景。
3、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 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4、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
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学案,作为评价“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
5、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评价教师能否实现成功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
七、实行学案教学的意义
1、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实行学案教学,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3、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学案教学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学生装的弊端。它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案教学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总之,学案教学,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系统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学案教学,就是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演”的活动,学生多多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灵石四中,运用学案式教学,学生的负担轻了,课堂实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了,学案式教学获得较大成功,04、05两年的教学质量评估中,该校均为全县第一。03年该校进入课改的年级,两年中全县四次统考获得三次第一,一次第二。04年统考,初二年级是全县唯一达到科科项项超县水平的课改年级。05年中考理数两科的满分学生和总分600分学生的培养,都突显了学案教学的作用。许多教师现在离了学案就觉的不会教了,实效差了。学案成了很受教师欢迎,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我们研究课改,努力创新;我们学习洋思,努力学其神而将其“本土化”。学案是对备课的一次革命,学案式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大改革,学案教学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大改变。两年多的学案式教学研究,灵石中学形成了基本的体系且获得一定的成功。
学案教学的实质意义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形成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习。通过自学实践,总结学习经验,形成自学的能力。所以学案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的编排,循序渐进地自学教材,完成学案所安排的学习内容。个人学习疑惑的问题,要通过合作学习得到解决,再有疑难由老师辅导解决。一节课自学的效果到底如何,课尾要用一定的问题习题加以检测。这就形成了围绕学案“自学、讨论、辅导、检测”的四段式教学法。在学案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教材,产生疑问合作交流,教师一般不讲,当学生提出疑问要求教师讲,教师才进行针对性讲解,关键性点拨和学习方法类归纳,最后进行检测、检验。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学习的组织者,是学习的指导者,是学习的督察者,这就是我们理想的学案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学案式“教学模式总的目标是教法转变为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分别处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这里的中心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以幕后活动为主,学生自始至终活跃在幕前。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间与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时间是1:4的比例;教师引导、辅导中,不给现成的答案,而以指方向、教方法为主,学生不靠教师喂着吃,而是根据学案,自寻自消化知识,并用自己独立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以体现自我价值。
”学案式“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法为主转变为以学法为主,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僵化知识转变为能力、方法的提高,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觉悟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本模式大幅度增加教学活动的容量(估计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加3~4倍),这对教师的敬业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学案式“教学模式把学生推上了前台:凡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只是在学生欲说未说、欲做未做之时,教师轻轻一拨,激出思路和方法。”学案式“教学模式就这样实现了教育民主和平等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由此,”学案式“教学模式思想的贯彻和”学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改革的空间、深化了教学改革的内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