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专业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
新闻专业以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
暨南大学 薛国林
教学围绕着“写”进行组织,指导学生围绕着“写”进行思维和操作,即:写什么就读什么;读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这种方法一是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术型或工程型的论文中,要有新颖的见解。博士生阶段重“发挥”,即导师充分发挥博士生在创造性研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发挥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着眼点。尽管不同的对象,培养的重点不同,但在培养创造能力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本科教育来说,如何“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我们通过教学改革试验,认识到:以“写”为中心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之一。西文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按照新闻写作规律,以“写”为中心,突出写作实践环节
新闻写作是新闻业务教学中主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般在新闻专业学生的二年级开设,为三年级实习打好理论基础。以往我们很重视对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但培养学生的那些能力,在课堂上怎么培养,一直在探索之中。如果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写作能力不提高,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新闻写作课,重点不应放在理论讲授上,而应放在学生写作实践这一环节上。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进行安排。这种以“写”为中心,组织教学的方法,可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即:写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想什么;想什么,说什么;说什么,写什么。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写”。“写”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写作、读书、思考、说话、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教学方法的思维模式可表述为: 1.写什么。即讲什么,就写什么。就新闻写作来说,重点讲消息和通讯写作。学生的写作训练围绕着这两方面进行。比如消息的种类就有好几种: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简明消息、特写性消息、述评性消息、预测性消息、解释性消息,等等。教学中,每讲一种体裁,就明确了一个写作范围。明确“写什么”,是写作训练的第一要素,也是提高写作效益的根本问题。不明确写什么,写作就没有方向。明确了写什么体裁,这仅仅是第一步,写什么内容,即选题的问题才是关键。选题,要面向实际,要考虑社会的需要,要讲究社会效益。新闻写作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新闻价值。因此,在学习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还要研究以下几点:
①当前党的方针政策,以保证选题的正确性。②认真研究报纸、广播、电视的有关栏目,了解当前的媒体需要什么,以保证选题的针对性。③搜集写作信息,以保证选题的准确性。④抽出业余时间采访,以保证选题的可靠性。比如,有个学生经过研究,选择了以当前大学生宿舍生活为写作题材,后在《羊城晚报》上发表。就选题来说,要求学生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有新闻价值的、小题目。
2.读什么。对于新闻写作来说,阅读同样是很重要的环节。此处的阅读并非漫无边际的阅读,而是阅读报纸上最新的精品文章,通过“读”来激发写作灵感,理清写作思路,为写作打下基础。
阅读要有具体要求:①在阅读有关新闻作品时,要了解这种文体特点;②结合教材进行阅读,以便把学过的理论用在写作上。③阅读时了解作品的结构特点。
3.想什么。“想什么”实际上是如何构思的问题。即假若选定了报道对象,接着就要思考哪些是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如何去表述最有价值的信息。用什么样的表述方式最有效果。在“想什么”的过程中,最好形成文字,或写成提纲,或写几句话,以便为下一步“说”打下基础。
4.说什么。“说”,是贯穿新闻写作训练全过程的一种方法。即选题时要进行讨论,教师要认真指点。说的目的是打开思路,研究写作的可行性。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向学生说,学生向老师说,老师向学生说。可以全班范围说,也可以两三个人在一起说。说,既可以理清写作思路,也可以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二、以“写”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学生的写作能力怎么提高,从哪些方面提高,是老师思考的重点,而不是满堂灌理论。老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选题、构思、组织结构、表述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当然,“教”与“学”是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把主体和主导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要启而得法,学生要主动配合,即要有写作热情.以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年来,新闻和国新98级两个班,在校内外报刊上,网络上发表新闻作品32篇,文学作品17篇。有的尽管是“豆腐块”、“萝卜条”,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人的精神产品,一旦得到了社会上的承认,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大的奖赏和鞭策,与此同时,学生的写作热情也高涨起来,变成了学习的动力,这对老师来说,达到了渴望的教学境界。
三、理论精讲,重点放在写作上
新闻和国新98级共有学生89人,每周2课时。在这2课时内既要讲理论,又要练习写作,那就必须合理安排时间,其具体做法是:
1.理论讲授15-20分钟;作品分析30-40分钟.研究问题20分钟,课堂写作20-30分钟.2.理论讲授10分钟,作品分析30分钟,课堂写作30分钟,当堂评讲30分钟。
3.教材提前预习,讲稿提前发给学生。基本理论教材上已写地清清楚楚,讲稿只是对教材的概括和提升。因此,理论讲授不必再花很多的时间。再说,学生完全看得懂教材,如果大讲特讲,学生也不愿意听。4.每次给学生介绍一两个热点问题,让他们了解当前新闻界的研究动向,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写作应朝那个方向努力。
5.分析范文,采用比较法,让学生讨论同一新闻事件,不同媒体的不同写作手法。比如,在讲消息标题的制作技巧时,我拿出今年2月26日的三份报纸,《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这三份报纸报道的是同一新闻事件,江泽民考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讲话,三大报都是头版头条,《南方日报》的标题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强调(引题)紧密结合新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促进生产力发展(主题);《广州日报》的标题是:江泽民在广东广州考察工作(主题),强调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副题)。《羊城晚报》的标题是: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强调(引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主题)。学生讨论时,看法不一致,最后达成较一致的看法:《羊城晚报》的标题不但突出了最有价值的信息,而且简练,醒目。通过比较,学生能分清好的标题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并且把刚刚学过的理论运用于具体的作品分析中。
四、学生和教师在教中长、学中进
有句老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实际上,21世纪的大学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不是容器的大小,而是容量的质量高低,方法的先进与落后。新闻写作讲究时效性,新闻写作教学讲究可操作性。学生的写作尽管是练笔,但他们迫切需要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练习,学生要求当堂评讲,这对老师来说,既要评得准确又要评得快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做法是:了解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了解学生现在所写内容;了解学生现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评讲时就有了针对性。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只能讲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尽管如此,比一星期后再去评讲效果要好的多。
五、大胆投稿,也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一些学生担心自己写不好,更不敢拿出去发表。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原来是学理科的。动笔少,怕写不好,等等。针对这些情况,要让学生打消这些顾虑,即第一,破除一种迷信。有些人迷信古人所说的“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的说法,其实,那些说法有相当大大外的夸张成分。当今,要求记者具备“倚马可待”的本领,实际上,记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写作实践,经过无数次的磨练,炼出来的能力。第二、消除一种误解。有人把写不出文章当成缺乏“灵感”、“天才”,埋怨自己没有“灵感”、没有“天才”,实际上,“灵感”和“天才”都来自勤奋,来自社会实践,来自勤思考,多动笔。第三、纠正一种偏向。有人说,我经常思考,但就是想不出好“点子”。新闻写作必须要走向社会,观察社会,留心社会上发生的事,躲在家里冥思苦想,是想不出好点子来的。
六、存在的问题
以“写”为中心组织和安排教学的方法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提前走出校门,与媒体取得联系,既锻炼了自己也提高了写作水平。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不够高,实际上是怕吃苦的思想的影响。一些学生虽经常上网,大部分时间花在聊天上,没有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这实在可惜。如何调动所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去了解社会,动手写作;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网上资源,以指导自己写作,等等,还有待进一步摸索。总之,以“写”为中心组织教学;打破过去那种“为作业而写作”的思想,树立“有价值”(为了发表)的写作思想,是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比较实际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篇: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摘要】文章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意义,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彰显个性,构建和谐教学,更有效的培养大学生,使之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17-02
一、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唤醒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1.哲学基础
人的存在和发展是这个世界最复杂的现象,人的主体能动性这一系数的引入,使得我们无法控制或精密预测人的发展。科学实践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以及自由且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由其内部因素决定。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能动性矛盾对立统一形成的教学过程,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未来命运的决定者,学习的成败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学校里的一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是外因,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必须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主要评价标准。
2.心理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只能靠他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应遵循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育人活动,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来看待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把教学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从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转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支撑和助推学生主动探求、深刻体验、发现知识、掌握技能。教师的最大魅力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实践启示
1.教学目标多元化
功利主义在教育上主张,教育活动只是个人被动应付环境的活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教育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最高目标,社会的需要就是教育的需要,也就是人的需要,教育是为职业做准备。[2]在功利主义看来,衡量课程的标准不在于它有多大理论价值,而是看它究竟能解决多少现实问题。学习的目的是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课程设置应密切配合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理性主义认为,人永远是教育对象,人的个性发展和传播理性知识,始终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完善,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与职业性,主张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不是为职业做准备。[2]理性主义者不屑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发展的需要,追求独立与自由,认为学习的目的即探索真理,完善人格,不仅应会做事,更应会做人。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就是要谋求功利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纯粹强调学习的非功利性目的,强调学习的高尚与责任,似乎并不符合人的本性。在马克思和尼采的思想体系中,决不排斥超功利追求的可能性,并将之作为人类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马克思和尼采却又从不同角度分别揭示了“利益”和“权力”对人无所不在的支配控制作用。学生重视学习功利性的目的,这不是坏事,相反应从人性本身的角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学生的基本学习成果不仅包含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还包括有尊严的生活和工作,获得良好职业与高额收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享受良好生活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充分参与发展,做出有见识的决策,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等。这就要求从理论与应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技能训练与思维养成、解题方法与学科方法论等多个角度设置多元化的课程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需要,既培养学术性人才,力图造出一批勇于追求真理、立志探索新知的研究者,又培养社会需求的有知识、有技术的应用性、职业性的普通劳动者。
2.因材施教
每个学习者都有一个七彩的经验世界,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在学习者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重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将符合学生自身接受能力的知识顺利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不同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等都存在着差别。而学生固有素质是开发其潜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特长与缺陷、喜怒哀乐、习性、情感和追求等,真正理解其身心需要,设计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不同素质、不同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各得其所,激励学生尽可能释放潜能、展示才华,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各尽其力、各显所能,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彰显个性
个性即人格,分为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前者是指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人对现实的趋向、态度与选择;后者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性特征。[3]独立性和自信心是个性的核心与灵魂,包括独立的人格、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批判性思考、广泛信息的自主获取和加工、复杂问题的正确判断和推理等。具有很强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学生,既能够吸收外来信息又能够坚持自我的价值认定,做出合理的决定。遇到问题时,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途径和处理方式,不会盲从他人,不会失去自我。具有超常创造力者常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发展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敢于跳出过多的条条框框、自觉地突破常规和传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通过知识与知识、情感与情感的互动,弘扬个性,发挥并激发隐藏于学生自身中的优势,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满足其兴趣与爱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他们不断提出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维。
4.涵养品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无数具有极高品味和素养的人所参与的极富创造性的活动,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探索动机、心路历程、心灵体验和历史机遇等,形成了学科的思想和精神。学习和思维都是基于情境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真正的、完整的知识(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是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的。贴近科学与人文、贴近时代和社会,接触第一手材料,甚至涉猎创造者们所创造的原始性事物,大胆组织和生动再现教学情境,还原知识背景,恢复其生动性和丰富性,使学习者产生学习的真实需要,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揭示教科书及其逻辑体系所掩盖的科学与人文之魂,抛砖引玉,让学生用心洞察、感悟和把握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等创造家的内心世界及思维形成的生动过程,用心体验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品德魅力及深奥高远的精神境界,从中培养兴趣和爱好,点燃理想和激情,熏陶情感和情操,挖掘个性和潜力,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养成丰富而完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勇于探索、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学生未必尽善尽美,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渐臻完善。通过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弘扬自由与平等的精神,培育适应与超越的意识,锻炼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培育爱心、责任心和感恩心,在关注他人的处境、集体荣誉及社会期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境界。同时,学生在理解和欣赏彼此间的差异时,就不会苛求谁是正确或谁是错误的,而是学会了求同存异,能够与自己不同的人和谐相处了。
5.构建和谐教学
学生受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所有学生都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和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4]学生无论是来自大城市还是偏远乡村,无论是出身名门还是贫民百姓,都有一颗追求进步、向往美好事物的纯洁心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地给予每一位学生以期许,自觉地维护每一位学生的权利。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个体都能沐浴民主平等、互相信赖、互相帮助、互相激励的心理阳光,促进个体间互相启发、自由言说,从而使独立思想得以自由表达,创新思维得以缤纷绽放,精神境界得以多边融合。
和谐以差异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谓和谐。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挖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弘扬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凡是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者都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鉴别与选择、质疑与批判、探究与建构、发现和转换,快速建构个人知识。要想让学生有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长,既要让其接受充分的挑战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塑造的。人性中的善与美需要靠他人的鼓励、欣赏与支持来激发和完成,而没有制约、我行我素,就会让一个人丑的、恶的、冒险的、冲动的那些个人品质或个性心理,毫无约束地扩张或释放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文明发展程度越高,人类所承受的压力便越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经济、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过多挑战会压垮学生,会使压力由动力变成负担,但过多支持又会让学生怠惰,难以向更高的发展层次冲击。力求挑战与压力最佳平衡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课程设置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人格为灵魂,以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发展,人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人的心灵世界的完善。[5]课程不只是逻辑化、体系化的知识存在,而是一种期待主体参与、诠译和建构的文本。课堂不是以正确反对错误的地方,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各种方案与假设,联系我们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构建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关联的网络,对经验做批判性考查的地方。最重要的心灵感觉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感受化育生命的崇高与快乐,学生感受被等待、唤醒和鼓舞的喜悦,教学相长,师生共同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第三篇:以写作为例,谈谈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要有阶段性”
以写作为例,谈谈语文教学活动设计“要有阶段性”
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刘俊刚
与小学相比,初中的升学压力大增。新初一的学生需要快速适应新生活,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防止学习成绩滑坡;新初二的学生容易疲沓,盲从,波动;而新初三学生,则需要面临中、高考。初中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更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悉心研究的课题与责无旁贷的义务。《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与设计》的专题解析中,在第一个题“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活动设计”中提出了“教学设计活动要有阶段性”这个观点。我认为,正如孩子的成长具有阶段性一样,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阶段性特征,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的目标。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
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
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面对新环境多数表现为激动兴奋,求知欲强,愿意听从老师教导、听父母的话,然而自制力较弱,一旦新鲜感消失则会出现部分学生适应不了新环境,产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初一年级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将以前零碎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的突出能力,这就需要初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基础打扎实,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
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心理波动性很大,感情易消退,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的思想比较敏感,家庭与集体舆论的导向,对初二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量的作用。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 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引领他们站到更高的平台上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人物上,还在于文章的语言上、结构上。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读一些名著经典,品味语言,分析结构。之后,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感悟。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命题日记和仿写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初一初二阶段是学生充分积累的阶段,在信息上属于高速输入阶段,这一阶段为初三的快速输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也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初三学生要合理定位,首先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对学生起着稳定心理的作用。作文主要是多思考,从多个角度去看待一个事物。要清醒、冷静的对自己的以往作品进行整理、分类准备。根据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写作技巧,对自己以往的作文进行阅读、修改和补充等再次加工,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由原来的比较随意的作文升格到符合评分标准的考场作文,从原来的二类文、三类文升格到一类文,能够对自己积累的各种素材进行升格和再加工,使它为自己所用,在考场上为自己增加分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不同学段内容的学习,会有不同的要求,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要根据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在延续基础上有所突破。
第四篇:新闻专业教学实践研究
《新闻专业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吴霞
九江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摘要:本课题主要就新闻专业教学实践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目前我校2004级专科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及2006级学生的专业期望等,来探讨如何来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关键词:新闻专业 教学实践
第一章 导论
1、相关研究的现状
随着大学扩招步伐的加快,我国高校新闻类专业泛滥。在20世纪80年代,只是在一些特大城市的重点院校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各地高校迅速铺开。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在一些理工、农业、体育院校遍地开花,在一些地级城市院校也纷纷涌现。2006年,新闻专业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一方面是毕业生人数的激增,造成学生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传媒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新闻教育理想化,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更使得新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国内各高校都开始探讨新闻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如何将课堂教学与新闻实践有效结合。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提出了“新闻在路上”理念并开办了“新闻大篷车”课堂。
2、研究的依据
目前,我国媒介市场和新闻教育都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媒介市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媒介数量和品种大量增加、传播技术不断改进、从业队伍迅速扩大、国外媒体积极涌入,而新闻教育的发展则主要表现在近年来各高校新闻专业的普遍增设以及新闻专业招生人数的剧增。从表面上看,这两者在发展形势上的齐头并进似乎相得益彰,显示着某种天然的默契。然而,实际上在新闻人才的需求与培养问题上,媒介市场与新闻教育机构一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诸如“新闻教育理想化,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一直为传媒业界所诟病。从国际上几种主要新闻教育模式看,美国模式重视大学教育阶段实际专业技能的传授,欧洲模式侧重由国家和新闻界主导的在职训练,日本模式则通过媒介内部培训完成人才的培养。但不管是哪种模式,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我国的新闻教育与美国模式较为接近,但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加强。
3、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新闻专业是一个现代新型专业,目标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之外,更强调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具备较强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这种训练的过程和能力的形成是难以在课堂上直接完成的,需要辅之以大量的实验环节和课外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对记者的要求则是要求新闻教育能够培养开口能讲、动手能写、脑袋能装、腿脚能奔走的“四能记者”。但传统的新闻教学模式脱胎于中文教育专业,因而在教学上基本上都采取了课堂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人才往往是纸上谈兵型,进入媒体后真正成为“四能记者“往往需要有一个成长时期。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各类媒体对新闻专业毕业生也就有了新的要求。媒体需要的是有经验的“记者”,而不再是需要培养的“大学生”。
本课题认为如果依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是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四能记者”的。必须动员和依靠一定的社会力量,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实行开门办学,同时加大教学实践力度,融实践于教学。
二、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研究研究成员主要为新闻专业专职教师,其中包括两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助教,现在均从事新闻教学,因而对新闻专业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在该课题申请成功后,我们先后对已经毕业的文B0471班学生就业去向问题进行了调查,同时还调查了在校的部分学生的实际参加实践的情况,并了解了学生对教学实践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考察了文传学院《文传之家》的运作情况。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调查研究报告一份。当然,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来自文传学院的领导,《文传之家》编辑部以及新闻班的各位班主任和学校部分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该课题研究能够顺利进行。
第二章 本论
一、问题陈述
九江学院新闻学专业专科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办的新专业之一,从2004年起正式招生,现有三个年级学生共计221名。新闻专业在我校是一个新开办专业,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匮乏,实验设备、仪器尚不到位。据统计,我校目前新闻,广电的专业教师不足十人,与专业相关的采编等实验室也是在2008年刚刚建立,未曾投入使用。可以说是我们的新闻专业是一穷二白。在此基础上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专业建设初具规模,从而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无以回避的难题。因此,动员和依靠一定的社会力量,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实行开门办学,是我们唯一可走的路。再说,新闻专业,作为一门技术含量高,时代感与实践性皆强的专业,封闭性的关门办学也难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必须有意识地把实践性内容凸现出来。本课题同时认为以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地方院校,专科文凭),就理论上来说很难与一些拥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老牌学校相比。因而很难在理论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就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上面。同时由于地处九江,九江的本地媒体有限,那么专业实践不能只盯着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这么几个有限的地方了,再次,现代社会,“网络媒体”作为传统三大媒体之外的“第四媒体”正在日益崛起,而且在与传统媒体的争夺战中也日渐趋于上风,未来也将成为新闻专业学生的一大就业点。因此,我们不妨通过分析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大学生的社会需求,目前我校2004级专科学生主要就业去向及2006级学生的专业期望等,来探讨如何来调整我们的实践教学思路,使得我校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能够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阶段(07年8月31日以前):收集文传学院新闻专业B0471班毕业生就业去向,以文传学院06级新闻专业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开展调研活动,形成一份专题综合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07年9月1日-10月31日):参与改革研讨,听取汇报、答辩、论证;分析总结,构想教改框架,在新闻教研室修订教学计划;二次调研,和参与《文传之家》编辑工作的同学座谈,进行情况分析与研究;参与修改专科教学计划。同时,撰写有关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07年11月1日-08年11月):启动并实施新方案,分析总结,汇集资料,发表有关研究论文,申请结题。
三、讨论与分析
课题组认为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要从理论上深入阐述新闻传播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另一方面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我们的实践教学思路。理论上:地方院校上马新闻传播专业,但师资、设备、管理跟不上,毕业学生就业困难;同时又可能面临完不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主要有三种途径:
1、提高师资力量;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既“上手快”又“有后劲”的学生,关键还是教师的水平如何。一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有较强讲授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打造新闻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先决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将更有利于新闻专业提高授课质量和科研水平。目前很多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是是大量刚毕业的硕士、博士,虽然学历很高,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只是书本中来、到课堂上去。因而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能力,因此主要要加强抓紧对教师进行新闻知识、新闻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必要的时候可以从新闻单位聘请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加盟。
2、合理设置专业,增加投入;在课程设置中加强新闻学基础理论教育。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以及四大业务课程。避免专业课细分,注重讲述涵盖新闻采写一般规律的传统印刷媒体新闻采访。大力加强新闻文本的研读。开设专门的“新闻作品选读”或“中外新闻精品研究”之类的课程,让学生充分领略前辈与时贤在新闻实践中的创造智慧;改革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将新闻文本研读充实到有关课程教学之中,将理论性的讲授、文本性的研读、技能性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专业教育水平。同时,为了适应时代需要,还应开设一些课程如电脑编辑、网络传播等,在讲授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社会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网络新闻资源的检索及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辑等内容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讨论,并对国内各新闻网站进行比较,多方面培养学生利用网络采集、处理和管理信息的能力。
3、积极引导实践,拓宽就业渠道;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高校新闻传播教学一方面是课堂实践,即结合课程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课外实践,即学生在课程外进行新闻实践。除了以上两方面的新闻实践教学工作,高校还应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模式,拓展新闻传播专业实践领域。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供远大于求的矛盾,地方新闻高校要积极进行疏导,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就业,高校组织实践中也可以安排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岗位。
课题研究期间提出的建议:(1)结合九江本地资源,拓宽我校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如可以与九江电视台,浔阳晚报包括九江的部分网站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分期,分批实习,力争让新闻专业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可以体验到新闻的制作。(2)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下黑板,自办刊物,参与校报编辑,投稿、拍摄DV,通过采写校园为主的新闻,拍摄校园纪录片等等,培养学生的采编、写作等实践能力;(3)修订新闻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新闻教研室教学计划。理论好实践结合,让我校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走上规范、系统、科学的轨道。
第三章 结论
课题组认为,像我校这样的地方院校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新闻专业建设初具规模,从而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必须动员和依靠一定的社会力量,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实行开门办学。同时应当经常性研究本专业的就业市场,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如通过对文传学院新闻专业B0471班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我们发现(1)学生的就业去向非常多样化,并不局限于媒体。有继续求学的,有去事业单位或考公务员的,也有去私人企业的。(2)新媒体行业受到学生青睐,在该班,传统媒体就业率42%,新媒体就业率17%。这就意味着,在传统媒体之外,新媒体就业的潜力非常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设置专业时主张应时而进,结合本校生源,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组织实践。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去除泡沫,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本课题依据理论提出了些可行性建议,尤其是研究文传团委创刊的《文传之家》,通过与参与刊物编辑的部分新闻专业同学的座谈及他们的书面材料我们发现学生不仅训练了编导、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并且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但因人力、物力因素的限制,只是让部分同学受益,而学生整体上对本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仍有诸多遗憾。我们期待在将来的教学及教研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协助校方,使我校新闻专业无论是学生就业还是招生都呈现良好的局面。
四、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新闻学简明词典》,余家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第二编译室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拉斯韦尔:宣传分析•传播学——从《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说起》,田青,紫金网;《提高传播艺术水平开创电视外宣新境界》,张长明、胡智锋,《现代传播》04/2002;《张昆:新闻教育面临十字路口》,人民网 2005/11/20。
第五篇:新闻专业教学实践申请书
尊敬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
您好!写作这封申请书,是因为我们新闻专业的同学,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次新闻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创办一张面向全校发行的报纸。
在这封申请书中,我们会向您阐述我们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原因及其条件,更详细的策划会在后续的附录中具体体现。
一、我们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思路如下:
㈠这是一张以深度新闻报道为主体的报纸,兼有时评、书评、影评以及其它文艺类内容。它的目标受众是全校学生。我们拟设的校园版会开辟文院动态专栏,这会对我院的活动起到事实上的外宣作用。
㈡这是一张主要由我们自己筹备经费的报纸。当然我们也需要学院给予适量的启动资金。而后续更多期的出刊成本主要由我们通过拉外联等方式自筹。我们最需要的,是学院的人才支持、技术支持以及老师们的鼓励和指导。我们邀请了高卫华老师、徐晓波老师、张贤平老师担任我们这次教学实践活动的顾问。
㈢我们会按照社会媒体对媒体工作人员的要求来组织这次教学实践活动。这也是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大意义所在。暑期实习让我们发现,在现有的校园媒体的锻炼离社会媒体的要求还差很远。因而我们想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增进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体会对传统媒介的经营。
二、我们开展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原因如下:
㈠新闻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属性决定了我们时刻要牢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民族院校的学生而言,很多同学在家乡的实践机会得之不易,我们更希望有不出校门的实习机会。生活无处不新闻。在这一千多亩的校园里,我们完全可以打造一片自我修炼的天空。
㈡从我们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看,创办一张报纸,对参与活动的同学而言,是难得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从新闻采写、版面编辑到自筹经费、自主管理,这些无一不需要我们用心经营。而试想当我们走出校门后,这样的综合实践平台真是少之又少。
㈢在写作申请和策划之前,我们走访了一些在汉的其它高校,了解了那里新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创办了《新视点》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专业的学生创办了《激扬》报,他们的新闻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确实让学生们收益颇丰。对此,我们倍感压力,在压力中也萌生了开展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动力。
三、我们开展此项教学实践活动的现有条件如下:
㈠我们民族院校的同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学习态度认真,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肯下功夫,特别能吃苦耐劳,迫切希望通过科学的学习与训练尽快提升自己。
㈡我们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身具有很好的土壤。专业师资力量充足,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学生实践积极主动。一群新闻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全校最好看的报纸。
开展这样的新闻专业教学实践活动,根本上不为别的,因为我们是学新闻的,我们不想从业后开始心虚。我们知道,当我们走上职场的那一霎那,跟我们竞争的,完全可以是武大、地大的那群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