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07:1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第一篇: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

摘 要:写作教学应该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把作文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把作文与学生的个性表达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感而发,多想多写,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关键词:为生命写作;思考;思维能力;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30-01

王栋生老师在《通过封锁线》一文中说:“我平时倡导学生‘自由地写’,可是到了高三,我不能不教他们一些应试技巧,不得不教他们一些俗招,以帮助他们通过‘封锁线’。我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他们获得大学的门票。能通过‘封锁线’,到了‘解放区’,就是成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如今在高考指挥棒指挥下,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确是“带着镣铐跳舞”,高中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大都是拼命为生存写作,为生命写作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结合目前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需要大力提倡为生命写作,让写作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一、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

为生命写作,就是主张我手写我心,引导高中生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中有关写作目标作如下规定:“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翻开现在高中生的作文,有的大话、假话、空话比比皆是,充满着中学生气息的真话寥寥无几。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为生命写作。为生命写作,就是强调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写作是满足表达自己心灵的需求。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从教材范文中学习写作。

古人写对自然感受的文章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全文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虽然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但苏轼说明的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苏教版必修五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就安排了一组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文章。我觉得这可以作为写作范文,让学生体会真情实感。《陈情表》中李密对自己艰难处境的“陈情”,《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让人感受亲情的美好;《西厢记》中对于爱情的细腻刻画;罗伯特.彭斯《旧日的时光》中对于友谊地久天长的抒发,无不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高中生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也要把它诉诸于文字。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各人有他要说的话,我写作是我说我的话,你写作是你说你的话。”说真话,做真诚的人,都应该是高中生的修养。

二、把作文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

为生命写作,就是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写作中把这种思考转化为文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写作过程是心灵表达的过程,写作者在写作中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如果学生没有生命体验,如果学生按照某某作文法去写作,那么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是苍白的。首先,我觉得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精神。语文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怎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呢?王栋生老师认为:“常有教师批评学生作文‘没有思想’,然而教师大量的所谓‘教学论文’与‘德育论文’完全是文件资料的克隆与重组,没有独立的思考,缺乏个人智慧。教师丧失了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如果语文教师跪着教学生写作,那么他的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教师可以在高中语文课中渗透思维训练。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例如,在教学必修五中庄子的《逍遥游》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可以让学生谈谈两篇文章关于人如何生存的思考。《逍遥游》将人放在永恒的时空背景下,人是不自由的,那么人只能超越自我,才能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兰亭集序》是由宴游之乐突然发出关于“死生”的感慨,含蓄表达要抓住现在、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三、把作文与学生的个性表达结合起来

为生命写作,就是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感而发,多想多写,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我认为,高中每学期按照要求写6篇大作文,根本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位作家说过:“只有写,你才会写”。因此,学生平时的课外练笔显得非常重要。课外练笔的优点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遵循写作的本质规律,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担心无话可写,不需要写假话,又能在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写作文片段,这样的训练效果要比写固定的大作文好。

四、结束语

总之,为生命写作,就是要引导高中生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为生命写作,就是要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写作中把这种思考转化为文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其志.关于陶冶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1(04).[2]秦勤忠.着眼学生写作心理的作文教学适应性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第二篇: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研究(本站推荐)

《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彭强国、刘俊强、唐蓉

一、课题简介

1.课题由来

不可忽视的是尽管写作教学的内容由早期的知识教学向情景教学转化,由侧重理论指导向侧重写作实践转化,而学生的作文却越来越滋生着一股空泛之风、浮躁之风,由于缺乏真实的观察体验,又不愿下功夫学习语言文字,只会用时尚的概念和形式掩盖作文思想的贫瘠,写作成了矫情的文字游戏;而高考的指挥棒又让写作教学不可避免的沦为“应试”的工具。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文的教、学与考均进行了改革的探索,如2014年北京市高考是将原来60分的作文改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大作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之外,手机短信、QQ、贴吧、微博、微信等新旧媒体的盛行,给微型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作为新技术的接受者和享用者,越来越广泛参与进来,他们乐于运用新技术,善于运用新技术,通过网络分享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风采,而这种分享自然对他们的微型写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因势利导,势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作为教育指挥棒的高考在其题型中,除了明确的“微写作”之外,还设置了扩展语句、运用修辞进行仿写、语言表达、图文转换等形式,我们认为后者也属于微型写作的范畴,如何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正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研究”的课题。2.课题界定

(1)高中语文:2003年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语文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微型写作:一般认为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的微型文学作品。其文体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并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一般在300字内(通常网上微博150字左右)。进行微写作,就是要求用精练的语言写作微型作文。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学会锤炼文字、锤炼语言,能够微言大义,见微知博。也就是要像鲁迅说的,“竭力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做到惜墨如金,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微作文在实际操作中是很有优势的,既可以在课堂内完成,杜绝抄袭、套构;也可以针对学情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指导。我们做出这样的定义:微型写作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短小的篇幅内运用精辟的语言合理地结构来进行写作的一种活动。

高考题型中,不仅是明确的微写作,其他的诸如仿写等亦属于微型写作。

(3)教学:既指课堂教学,也指课外活动。

(4)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研究: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指写作教学课程的“微型化”。指“不根据学科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编订”(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以微作文的指导训练为教学内容,以能够解决高中学生实际写作困难为教学目标的写作课程。3.研究目标

(1)以微作文的指导训练为教学内容,将解决高中学生实际的写作困难和阅读困难作为原点,提高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择文体、结构布局、选取材料和驾驭语言的写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2)试图构建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的从课程实施到评价的理论体系。

(3)建立符合学情并能实际操作和推广的高中语文微型写作教学课程模式。4.研究内容

(1)微型写作的写作类型和写作指导(2)微作文教学法的构建

二、课题研究的情况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1.理论成果 2.实践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

五、课题研究的后期设想

第三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

【摘要】朗读教学对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今,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却逐渐被边缘化,存在很多问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实践,将朗读教学做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朗读教学 问题 实践策略

一、朗读教学概述

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朗读教学,就是使用朗读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方式。

朗读教学有很多的好处。第一,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当学生将书面语言有感情地表达出来时,他需要用心去揣摩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而这一过程,则深化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必然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语言表达更流畅,声音更动听,思维更敏捷。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当学生朗读得多了,就会形成对文学作品独特的情感,有助于培养其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目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便不重视朗读教学,因为高考不考朗读,且朗读教学见效慢,教师便忽视朗读教学。殊不知,朗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上有很大作用。在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流于形式,为了读而读的现象比比皆是,似乎只是一种习惯,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由于教师不注重朗读教学,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忽视起来。学生课上不认真读,课下几乎不读,对朗读的兴趣越来越小。因此,造成了高中语文朗读教学逐渐被边缘化的结果。

(二)语文教师自身朗读能力不足

如今,高中语文课堂存在一种现象,许多语文教师在课上放音频给学生听代替范读,部分教师认为放音频既高效又便捷,也有部分教师说因为自己朗读能力不足,所以用音频代替范读。但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胜过任何形式的音频,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会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生会因此对老师更加崇拜,并且会增加对朗读的兴趣。况且,语文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是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如今,这项基本能力却渐渐被教师忽略。试想,语文教师自身朗读能力不足,怎样去指导学生朗读,又怎能要求学生好好读呢?

(三)朗读教学的课堂目标不明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朗读与朗读教学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体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朗读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高中生朗读的要求太概括,太抽象,只给出了总的要求,没有给出每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更不用说课堂目标了。这样让语文教师更加手足无措,该怎样去指导,朗读中应注意什么,该如何评价,都没有给出具体措施,全部需要教师自己探索,有些害怕麻烦的教师自然而然的将这些全部省略了,造成了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缺失。

三、高中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教师应在思想上重视朗读

朗读有很多好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提高朗读意识,增强理论知识,在思想上重视朗读。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为了读而读的现象,就是由于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朗读,因而,在行动上更加忽视朗读教学。古代有所建树的文人无不重视朗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大家就十分强调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范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口、耳,只注重手、眼”,这是砍掉植物的根,不希望它开花的办法。

(二)教师应提升自身范读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让学生对朗读充满兴趣,不再觉得朗读得好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而且,教师为学生示范朗读也是其基本素质之一,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做到。教师可以通过练习诵读一定篇目的文章,阅读有关朗读教学的书目,提升自身朗读能力,为学生做好榜样。并有效指导学生朗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探索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

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不是不知道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因为朗读教学见效慢,且在课堂上耗时多,便不重视朗读教学,这样做是不对的。既然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那么重要,又有那么多好处,我们应该探索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让朗读教学既省时,又有效果,真正做到高效。我们应该针对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朗读教学模式,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我们可以设定梯度目标,低等、中等、高等,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朗读现状,明确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这点很重要。还有,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热爱朗读,才有可能朗读好。总之,只要我们在朗读教学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勇于实践,就一定能找到高效的朗读教学模式,让朗读真正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一种形式。

参考文献:

[1]于敬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科技世界,2013,(25).[2]林岩.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之实践策略探究[D].2014

[3]孙博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探究[D].2015.

第四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

多元智能教育涉及面很广,虽然引入时间不长,但显现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是各地开展的实验表明:尽管行之有效,可执行起来问题不少。因此需深一步研究本文的论述,力图把问题论述得相对深入一些。本文主要论述在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阅读教学方针的制定、组织实施以及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

语文;阅读

1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98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指任何一个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中所说的那样简单,仅仅限于语言智能与逻辑数学智能,除此之外,还存在其它多种的智能。诸如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以及人际智能(理解他人的)等。

研究者通过大脑病理解剖对正常儿童与超常儿童的开发过程,脑损伤后认知技能受损情况、特殊群体如天才、白痴、患孤独症儿童智障儿童等不同人群表现出参差不齐的认知层面,很难用一元智能予以理解。再结合不同动物种群与不同文化背景得出截然不同的认知能力以后,以及通过二种心理数据包括一种统计分析的各心理测试之间的关联性和另一种技能训练,不同结果的相关性,甚至对人类认知进化、交*文化认知等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每一种智能在大脑结构中不仅存在,而且可以相互独立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为了适应基础目标而实质上表现出一个综合的复杂反应系统。所以严格地说,多元智能无论其发展的七种和八、九、十种,但都是存在着其相对独立性与使用相关性相结合的多元交*系统。

2多元化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2.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印证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

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从广义地讲,大纲所赋予“知识目标”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能力目标”;完成考试要求的目标之外,还要求社会赋予的“实践目标”。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了这一点,即三维目标的确定,从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要求。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2.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

总之围绕中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阔的活动空间。

2.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工具,是入门的钥匙,过河的桥梁。我们要坚持科学观点,在语文阅读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上提问很少,因

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一种顺从教育师长的话,不容置疑,这对幼儿教育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三R系统特效教学法”创始人朱松春教授认为:“教学系统中主要是三个主要环节,即一是教育部门包括学校和教师一方;二是家庭和家长一方;三是学生一方。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强调在家里是家长做主,在学校是教师做主,学生没有自主权。“三R系统特效学习法”中特别明确学生是主体这个概念。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明确的。所以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以学习者本人一学生为主体。”

只有承认教学系统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才能更好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多元智能理论。因为根据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只有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才能在适当以保留传统教育优点基础上,全面吸收和开展实现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工作。

此外,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所以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2.5阅读测评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阅读语文,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质量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可进一步来检验他未来在运用这些阅读知识来最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当前教学中存在着侧重于单元智能的测评倾向,过分看重于文字答卷和教材的文字内容,在中高考中仍然存在着一卷定乾坤的现象,这对于那些语言、逻辑数学能力不强而其他智能较强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实际的不公平。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传统的教学考试方法,脱离当前就业的实际。因为工作中的能力检验绝不是像教科书和考卷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中答题那么简单,而众多的其它智能诸如理解别人的人际智能与了解自己的自我认识智能以及空间智能等缺乏的话,那就确实很难适应社会实际工作对其智能的需求,而多元智能则如能在中小学首先是从语文阅读中开始进行运用与教学试点,使孩子从开始接受从书本到社会实际的多元智能教学,展现自己的多元智能才能,不仅能够应对考试测评,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应对今后复杂的社会实际,学会生存。在中学语文阅读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方法进行测评,可以鼓励过去在单元测试中无论居于强势或弱势的学生都能走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2]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教育新干线,2005,4

[3]毕可红.小学语文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初探[J]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高中语文写作与口语

1、为什么高中学生写作语言缺乏个性?谈谈培养高中生作文语言个性化的尝试与对策。

1、低劣媒体的负面影响。人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都想获得全身心放松与欢乐,影视媒体的娱乐倾向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现在一些影视娱乐节目粗俗不堪,主持人哮声唠、语言不得体、病句不断。在不规范的语言环境中长期耳濡目染,渐渐地造成了语言的随意性,又将口语中的随意性带到了书面语的表达中,造成了作文语言的诸多不规范。

2、英语学习氛围的强化,影响了汉语言的表达。学习英语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将英语的 句法带入汉语中,形成了新的“洋径浜”—英式中文。其明显的特征为:中英文间杂,不伦不类;简单地模仿英文语法结构,随意加修饰成分,或该省不省使得句子臃肿不堪;粗陋地以英语的词法生造词汇,使句子生硬难懂。有的学生连标点符号都跟着“英化”了,句号统统被小圆点代替。

3、网络文学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语言表达。因特网的普及,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了一种自成体系并带有隐秘性的语言—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本来仅仅停留在网络空间,充其量只是术语,但由于中学生上网人数不断增加,他们接受了网络语言,或是只存于网络文学中的一些变异的简语,并迅速渗入现实生活中,用这些变异的简语和网络术语进行写作。作文明显地表现出用语简短、破碎、不合常规、乱用段落、滥用标点等网络文学的特征。

4、畏难情绪,从“难为”到“不为”。谈到作文语言,不少高中学生将其视之为难以逾越的“高峰”,常发“奈何”之叹而生“难为”之感。不少作文指导类文章书籍也用“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来吓唬学生。常此以往,愈来愈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提高作文语言水平实在“难为”的心结,期中不少人将心理上的“难为”转变为行动上的“不为”,主观上加剧了语言的劣化。

一、指导学生读透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往今来多少读书人心得体会的高度浓缩!“读透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中的“透”指的就是:一要多读,二要精读。多读。“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的青少年也是可悲的,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从陶冶性情、健全人格的角度来看需要阅读,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就更需要阅读了。多读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再现作品的形象,当作品的内容烂熟于心,并和个人的经历发生碰撞时,作品那优美的语言就会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同时也会反映到学生自己的作文中来。从必修到读本到课外名著再到其他有机会触及的一切优秀的文字,文字的海洋任你徜徉!

精读。教材中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的语言,是典范的写作语言。教师除了上课时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以外,还应要求学生必须自己认真分析。精彩片段首先要会背诵,其次要求会分析,有条件的还应该写出心得。精读时,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挖掘出语言的精彩,品味到语言的美味,认识到语言美的重要。

二、提醒学生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1、学生的自我积累。语言重在积累,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读透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名篇佳作”的基础上,要狠抓语言的积累。可行的做法之一是: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平时看到的耐读的句子或段落摘抄到本子上,并写出简要的点评,对简短的句子,还要仿写。在这个阶段,我们强调“积累—感悟—仿写”的内化思路,每星期都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每月全班交流一次,评出收获良多的典范。通过反复的强化,积累优美的语句渐渐地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教师的点拨强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中生的写作还普遍存在着语言贫乏、文句不畅、结构失调、主题不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从事写作,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积累跟使用又密切相关。比如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词汇已不在少数,但在写作中却老是“孤陋寡闻”,给人以“不得心,不应手”的感觉。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对见过的文章缺乏记忆,存储就出现了问题,记忆库就有了存量不足的问题。文字虽然认得,却不知它的用处,因此出现了“手拿柴棒不知烧”的情况。要纠正这方面的偏差,教师的引导和提倡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多作词汇方面的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说”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倘不说,不运用,语言这一功能就会丧失。具体的做法是:背着说,挑着说,即兴说。第一步,背着说。是要学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将自己要说的内容完全背下来,当轮到自己说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地说出来。但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感情,“说”出精彩。第二步,挑着说。就是让学生挑选出自己最关心的话题来说。可以是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可以是学生自己看书所得,也可以是摘抄所悟或仿句: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是只言片语的组辑。第三步,即兴说。由某一名学生临时出话题,另一名学生或几名学生即兴说话,这是“说”的最高环节。我们不要求学生在说的整个过程都很出彩,但必须有一两句能感动听众,让听众为你鼓掌。对其他听得同学,要求速记说话同学的主要内容和最精彩的句子,作为说话课的作业上交。同时,说完之后必须进行总结评价。

2、在“写”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说”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语言表达,也是为了由口语向书面语转化。“说”得出彩,关键还是语言出彩,这为“写”作好了前提准备。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赖于多写。写得多,平日积累的语言自然会用上,或根据范文模拟他的语言,久而久之,他人的语言也会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3、在“改”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新型的作文教学必须改变以往那种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不闻不问的现状,教师应把着力点转移到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上来。正如新课标明确指出的那样,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文成于改”,教师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改的重要性,然后在技术上给学生以这方面的支持。教师可以从四方面入手努力:一是查漏改错,帮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查找缺漏和改正错误,把一些显性的错误消除掉;二是去伪存真,以“真”作为标准,指导学生审看是否有虚假不实的东西,以便去除它;三是去粗取精,仔细查阅有没有含糊啰嗦的文字,以便用清晰简练的语言来代替它;四是装点调整,装点为的是加强文字的美感,调整为的是理清文章的条理。在修改时,不妨让学生把“自读”与“自改”结合起来,以使口、眼、耳三者协同作用。但由于积非成习,一些语病学生自己发现不了,因此也可以组织学生相互评改,通过评改导引、小组讨论、评改交流等环节,把独立思考和互相切磋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修改作文的目的。

四、在以鼓励为主的作文评价中帮助学生找到进步的自信。

作文评价是对学生作文的系统描述。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负面评价和正面评价。负面评价指出的是其不足的部分,正面评价肯定的是其可取的部分。因此好的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起反思、激活、引导、鼓励的作用。传统的作文评价采用负面评价的较多,譬如“错别字多”、“句子不通”、“病句连篇”等,评语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往往起不到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反而引发了学生抵触反感的情绪,以致有的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任水荡舟,由其所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在评价作文时宜多些正面评价。学生能写优秀作文的人固然不多,但某些部分出彩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些比喻用得特别新颖,有的幽默写得特别逗人,一段景物描写非常漂亮,一处感情写得异常动人。揭人所短不如扬人所长,化消极为积极,化批评为鼓励。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不能批评,只是对学生的批评宜持谨慎的态度。但要说明的是,一旦学生有了某些方面的进步,就一定不要忘记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这会给他的写作添加无穷的动力。

2、谈谈作文互评互改的依据和意义。

一、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样的作文评改课,让学生走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宣扬自己的观点,揭露自己的不足,剖析自己的缺陷,然后倾听来自同学和老师对自己作文的民主、多层次、多角度的有褒有贬的客观公正的品评,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体现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正确的角色定位,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近来颇受教师们关注和探索。教育心理学表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可以增强评价的客观公正性,避免了作文评价片面的弊端。对学生作文的评定,历来大多是语文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基本上没有第三者介入,这就难免存在片面或失当,尤其是高考作文评价的公正性问题,曾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焦虑。平时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和老师评价共同参与评价,见人见智,各抒己见,这样的评价结果肯定比教师一个的评价客观公正的多,相应的,习作者也比较易于接受评价的意见。

四、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具有新鲜感。教师评改变为学生自己互评互改,形式新;让学生结对结组改评,学生总是面对新人新文,内容新。这样,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人新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而新鲜感正是唤取兴趣的第一要素。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内驱力,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

五、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承认,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以前,他们是被动的接受者;现在,他们是主动的参与者。这对他们(特别是作文能力较差的那些学生)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千言万语不如一次行动的力量。

六、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众所周知,学生主要归属两个群体:父母、老师构成的垂直群体;同伴、同学构成的水平群体。在垂直群体中,学生常处于隶属的次要地位,学习、交往等活动。受到成人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隔阂;在水平群体中,同伴、同学年龄相近,地位平等,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判断。

七、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发展学生的写作个性。由于作文教学的程式化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学生作文雷同的倾向十分严重。因此,确立学生写作学习的主动地位、发展学生新课标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的写作个性,应看作是作文改评改革的当务之急。互评互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认识同学的作文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接受自己同学的一些长处;在改评同学的作文时,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在收到同学为自己改评的作文时,可斟酌损益,平等争鸣。

下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研究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

    城固县朝阳中学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 课题结题报告 为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情感水平,以文载道,自2011年2月,我校积极参与城固县县级教育科......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西南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考试 考试科目培养单位级别学年学期姓名学号类别领域答卷纸2013年 1 月25 日 研究生院制一、一年来的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1)、如何有效的组织课......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及优化思考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及优化思考 摘要: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是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写作在高考试题中的比分很大,写作能力的提升,对高中生......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关思考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关思考 【摘 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因为写作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相当重的分值比例,更因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将对......

    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 【摘要】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高中语文诗歌品鉴教学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教师......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 摘 要:随着国内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着重研究了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阅读主......

    高中语文小组教学研究论文

    一、合理分组是关键在传统的小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按照学生所坐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分组,这种分组方式虽然提高了效率,但是不科学。因此语文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习......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

    一、专题教学的概念1、名称溯源目前可搜索到的关于语文专题教学的第一篇文章是1986年发表于《中国语文》上的《专题突破逐步开拓高中语文教学结构改革初探》。当时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