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

时间:2019-05-15 07: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

第一篇: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二——场景 学习目标

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了解风景的意义和传统与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3、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学习重点

1、场景分析法

2、场景描写训练

3、在场景中生活 学习过程 导思:

1.何为场景?

2.场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3.场景有哪些类型?

体验交流:留存你记忆中的某一经典场景。

(一)场景与小说 ◎场景与场面

场景=场合(社会环境)+风景(自然环境),相当于场面,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1)何为场景

①戏剧、电影、电视中由布景、音乐、出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②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总之,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同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2)场景的组成

人物、事件、环境。环境不等于场景,场景相当于电影中的镜头(画面)。◎空间与场景。

空间即生活的某一特定环境,是场景的重要因素,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生的处所。空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人物在何种空间出生、成长,也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性格和命运。社会环境 可以早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在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环境改造着。

◎空间的改变意味着人物、情节的发展。

《 第二单元:场景》教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4、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基本要求:

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三个主要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发展要求:

1、能说出“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课外阅读雨果《九三年》原著,并就原著中的人道主义问题进行讨论。

3、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与想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一、话题:场景(详见教材P29—P32)

二、资料链接

1、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

2、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 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3、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他在创作中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4、《九三年》的故事梗概

《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生动地描写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场面。小说最后:死里逃生的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丹在郭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尽。《九三年》可以说是雨果的写作艺术和人道精神的最终显示。

5、蒲宁(Иван Алексеевич

Бунин,1870~1953)俄国作家,1933年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不追求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无意于典型人物的塑造,而是注重于传达瞬间的主观印象,表现人物情感、情绪的细微变化,往往具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味和魅力,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他的小说大都是哀悼处于衰微中的“贵族之家”,似乎是在为贵族阶级黄金时代的消逝吟唱一曲曲挽歌,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主要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农村写生系列”《乡村》、“爱情悲剧系列”《爱情学》《轻盈的气息》、《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

三、课前预习

1、注音:挣()断 歼()灭 槌()垛()褥()子 桅()杆

驯()服 颠踬()锚()索 胳膊肘()摇曳()晕眩()()禀()赋 剐()痉挛()()铁锤()瞥()见 飓()风 合拢()槭()树 楸()树 鸫()鸟 馥()郁 斜睨()拾掇()寒噤()犄()角 詈()骂 倾圮()入殓()静谧()黑黪黪()黑魆魆()分蘖()伛偻()()牝()鸡司晨 杪()发绺()狺狺()娇妍()忧悒()凛冽()()簌簌()荣膺()妩()媚 骟()马

2、积累成语,并解释

风驰电掣 克勤克俭 纤尘不染 颐指气使 不可名状 美轮美奂 截然不同 沁人心脾 卷帙浩繁 纡尊降贵 阒无一人 川流不息 破釜沉舟

3、填空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和()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

四、课后巩固,高考热身。

1、下列各项中,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船长布瓦斯贝特洛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面对突然到来的灾难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躲到楼梯顶上不敢下去。

B、炮手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因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大炮失控,能勇敢走出来,用行动补偿自己的过失;面对将军的处治,面无惧色。C、老人是一个隐藏在船员中的勇士,他和炮手一起,制服了大炮,化解了危机。

D、小说塑造了水手整体懦弱渺小的形象,是为了衬托炮手这一形象。

2、下面关于场景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B、相对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炮兽》的场景显得宏大壮观。大小场景的连缀,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的交替表现,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D、“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预测的未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B.“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情势,不绝如缕。

C.《乡村爱情》中的王木生不仅说话口齿不清,而且做事漫不经心,这让王大拿很是失望。

D.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专家指出,冬季气温干燥,雨水偏少,人们就很容易出现“上火”现象,因此应该养成及时补水的习惯。B.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这样做,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C.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本校招办反馈的信息看,本校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可能还是要坚持下去的。D.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5、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答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注:然:通“燃”。(1)、这首诗颔联(第二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4分)

(2)、诗中郑鄂所处环境有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6、比较阅读。(《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水声和沙沙的风声,既遥远而又清晰:一种确确实实的脚步声。刺耳的喀嗒喀嗒声,盖过了柔和的波涛起伏似的声响,犹如在一幅画中,浓墨渲染的前景——一大块峭岩或者一棵大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

这声音是从小路上传来的„„ 这匹马已经很近了,但还看不见.除了得得的蹄声,我还听见了树篱下一阵骚动,紧靠地面的榛子树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条大狗,黑白相间的毛色衬着树木,使它成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正是贝茜故事中,'盖特拉西'的面孔,一个狮子一般的怪物,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硕大无比的头颅,它从我身旁经过,却同我相安无事。并没有像我有几分担心的那样,停下来用比狗更具智想的奇特目光,抬头看我的面孔。那匹马接跟而来,是匹高头大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骑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驱散了魔气。

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

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附:雨果的【名言】(早读课阅读材料)

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2、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3、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4、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5、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

6、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7、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9、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10、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

11、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12、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13、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14、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15、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6、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

17、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18、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19、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20、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注音:挣()断 歼()灭 槌()垛()褥()子 桅()杆

驯()服 颠踬()锚()索 胳膊肘()摇曳()晕眩()()禀()赋 剐()痉挛()()铁锤()瞥()见 飓()风 合拢()槭()树 楸()树 鸫()鸟 馥()郁 斜睨()拾掇()寒噤()犄()角 詈()骂 倾圮()入殓()静谧()黑黪黪()

黑魆魆()分蘖()伛偻()()牝()鸡司晨 杪()发绺()狺狺()娇妍()忧悒()凛冽()()簌簌()荣膺()妩()媚 骟()马

2、积累成语,并解释

风驰电掣: 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纤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纡尊降贵:纡:屈抑。指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做本不应自己做的事。

阒无一人:阒:形容没有声音。指空荡荡,没有一人。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3、填空

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颠峰之作)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从叙事的角度看,小说《炮兽》属于全知视角。

四、问题思考及习题训练详见《语文作业本》P7——P12 附:雨果的【名言】(早读课阅读材料)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

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笑声如阳光,驱走人们脸上的冬天。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多办一所学校,可少建一座监狱。生活就是面对微笑。

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垂青。

人类第一种饥饿就是无知。五.课后巩固,高考热身。

1、下列各项中,人物形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船长布瓦斯贝特洛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面对突然到来的灾难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躲到楼梯顶上不敢下去。

B、炮手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他因自己的疏忽而导致大炮失控,能勇敢走出来,用行动补偿自己的过失;面对将军的处治,面无惧色。C、老人是一个隐藏在船员中的勇士,他和炮手一起,制服了大炮,化解了危机。

D、小说塑造了水手整体懦弱渺小的形象,是为了衬托炮手这一形象。

2、下面关于场景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小说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场景(场面描写)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

B、相对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场景,《炮兽》的场景显得宏大壮观。大小场景的连缀,使小说显得曲折有致,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的交替表现,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

C、《炮兽》作者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来表现,把环境纯化为人与自然(大炮)之间的斗争,将恶劣的自然环境作为人的对手来表现人物性格,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显示出人物的性格。D、“炮手一句话也不说”“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远远的飓风在呼啸。”“阴郁的静寂”隐喻着全船人恐惧和震慑的心情,“远远的飓风”则象征着命运隐隐的威胁和凶多吉少的不可预测的未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D)

A.在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B.“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向华北大举进攻,祖国情势,不绝如缕。

C.《乡村爱情》中的王木生不仅说话口齿不清,而且做事漫不经心,这让王大拿很是失望。

D.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答案:D 前仰后合,形容大笑时身体前后晃动。A.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B.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也形容声音细微悠长。C.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专家指出,冬季气温干燥,雨水偏少,人们就很容易出现“上火”现象,因此应该养成及时补水的习惯。

B.到这里之前,一定要好好地了解和读懂清史,否则不这样做,你只能看到那些不说话的建筑,却无法真正地理解冰冷下火热的历史。C.清华大学在江苏招生的负责人说,江苏教育部门虽然对2009年等级要求还没有明确表态,但从目前本校招办反馈的信息看,本校2008年“AA+”这一等级要求可能还是要坚持下去的。D.我相信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一切,我甚至敢于深入到悲剧的核心,在纯粹的荒谬之中停留,但我的生活并不会因此出现奇迹般的变化。

答案:D(A.“气温”和“干燥”不能搭配,应为“气候干燥”。B.成分赘余,去掉“不这样做”;C.“虽然”和“江苏教育部门”对调。)

5、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答题:(1)、这首诗颔联(第二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然”和“暖”用得最好。(答全给1分)“然”字写出了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两个字皆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地描写了郑鄂居住之地环境优美,(1分)抒发了作者对朋友

这种生活的羡慕(喜爱)之情。(1分)

(2)、诗中郑鄂所处环境有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答案:环境特点:偏远幽深(静)、高雅、温馨(2分)

形象:过着恬淡闲静生活的山中隐者。(2分)

6、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一)(《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

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水声和沙沙的风声,既遥远而又清晰:一种确确实实的脚步声.刺耳的喀嗒喀嗒声,盖过了柔和的波涛起伏似的声响,犹如在一幅画中.浓墨渲染的前景——一大块峭岩或者一棵大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这声音是从小路上传来的„„ 这匹马已经很近了,但还看不见.除了得得的蹄声,我还听见了树篱下一阵骚动,紧靠地面的榛子树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条大狗,黑白相间的毛色衬着树木,使它成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正是贝茜故事中,'盖特拉西'的面孔,一个狮子一般的怪物,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硕大无比的头颅,它从我身旁经过,却同我相安无事.并没有像我有几分担心的那样,停下来用比狗更具智想的奇特目光,抬头看我的面孔.那匹马接跟而来,是匹高头大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骑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驱散了魔气.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明确答案:寂静冷清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出场;着重描写马蹄声,造成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虎虎生风的高头大马陪衬出人物的魅力.

第二篇:外国小说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丹柯

一、字音

泥沼zhǎo虬曲qiú黏泥nián篝火gōu胆怯qiè龌龊wòchuò恐怖bù 渺小miǎo 疙瘩gē宽恕shù合拢lǒng宿愿sù颤抖chàn炽热chì曲折qū住宿sù星宿xiù轧钢zhá轧账gá倾轧yà树梢shāo 一桩zhuāng 和谐xié搭救dā似的shì似是而非sì 浸入jìn 臭味相投chòu乳臭未干xiù曲高和寡qǔ住一宿xiǔ怜悯liánmǐn稍微shāo艄公shāo叫嚷rǎng囊空如洗náng雷声隆隆lóng

二、字形、字义

安详慈祥警戒告诫喧哗寒暄渲染横亘着陆恶臭流淌拘泥缥缈飘渺诚恳坐镇火炬疲乏和谐纠缠胸膛融合无足轻重

三、作家:高尔基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丹柯》选择《伊则吉尔老太婆》,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内容:通过塑造丹柯这一勇于实践、永不言败,敢于为理想英勇献身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悲剧性英雄形象,鼓励人们去追求胜利,追求光明;同时也批判了那些懦弱、忘恩负义的人们。

(2)艺术特色: A.浪漫主义手法。

B.对照手法:丹柯——族人。

埋怨mán埋藏máicàng甲壳虫qiào弥天大谎mí肿胀zhǒngzhàng 神清气爽shuǎng不知所措cuî孜孜不倦zī百无聊赖liáo卿卿我我qīng

二、字形、字义

神秘秘密帐篷结账赌博脉搏搏斗悲悯谎话惊慌荒谬脸庞宠爱幻象涉及玩耍救赎蕴涵崩溃挽歌锻造卓越 忌讳包孕堕落饱满琢磨谴责摧残震撼名副其实莫名其妙步履维艰先见之明时过境迁露宿旷野暴露无遗异曲同工大相径庭千锤百炼毋庸置疑

三、作家:保罗〃戈埃罗

巴西作家。作品: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原著名《炼金术士》),被认为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1)内容:通过叙述西班牙少年圣地亚哥历经千辛万苦却最终未能找到宝藏的寻梦经历,启示人们要想实现梦想,就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执著和经受考验,需要付出代价。同时鼓励人们要敢于为梦想打拼。(三种人:爆米花小贩、矿工、圣地亚哥)

(2)主题分析:

A.开篇的梦想——小说主题隐喻的开始。

B.求助与被指点——明暗交织的叙述手法对主题的层层推进。C.结尾的大回环——小说主题的升华。D.隐喻象征结合运用——主题的寓言性。

第三单元话题:主题

1.母题:文学作品中,会反复出现一些题材,如“爱情”“战争”“复仇”等,这些宽泛意义上的主题,我们称之为“母题”。

2.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炼金术士

3.小说主题是通过形象和情节来暗示出来的,因而小说主题往往比较模糊、含蓄,因为“形象大于思想”。这就造成小说主题的复杂性,如一部《红楼梦》,有人认为主题是表现“爱情悲剧”,有人认为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败落”,甚至认为主题是表现“排满思想”等等。

4.考试中归纳主题往往用这样的句式:

通过……表现(反映、揭示、批判、赞美等)……

一、字音

萦绕yíng颤栗zhànlì颤抖chàn诱拐yîu羊圈juàn转圈quān攒钱zǎn攒射cuán沮丧jǔsàng藏书cáng宝藏zàng帐篷péng 谬误miù 祈祷qídǎo 咨询zī搜查sōu催促cuī耸立sǒng肃穆sùmù不妨fáng供应gōng邮戳chuō 杀戮lù贩卖fàn大阪bǎn草坂bǎn打扰rǎo羡慕xiànmù嫉妒jídù袒露tǎnlù旷野kuàng迭出dié蓬蒿pénghāo耶稣yēsū

第1页高二1500,双,14-06-04第2页

第三篇:外国小说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山羊兹拉特

一、字音

奶酪lào温驯xùn捋胡须lǚ冰雹báo戏谑xuâ狞笑níng苍穹qiïng游弋yì雪橇qiāo凛冽lǐnliâ脚趾zhǐ贪婪lán撮要cuō撮药cuō一撮毛zuǒ薄饼báo单薄bï薄荷bî号叫háo号令hào旋转xuán旋风xuàn呱呱直叫guā 呱呱而泣gū单调diào调整tiáo硝酸xiāo俊俏qiào舔食tiǎn舐痔shìzhì 嘻哈xī嬉闹xī辉煌huī斜晖huī歉收qiàn谦虚qiān 棉絮xù紊乱wěn沉浸jìn侵略qīn干燥zào名噪一时zào 急躁zào呼啸xiào潇洒xiāo露头角lù露马脚lîu倔强juãjiàng 双膝xī栖身qī嚼着jiáo犄角jī咩咩miē陀螺tuïluï

二、字形、字义

抱怨干燥暴躁戏谑虐待纹丝不动纷纷扬扬犹豫不决顷刻蜡烛覆盖游弋干戈盘旋合奏进退两难芳草青青

三、作家:辛格

美国犹太裔小说家,1978年作品《魔术师〃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这篇童话小说通过勒文家想卖山羊兹拉特到最终把山羊兹拉特当作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可以超越任何时代的贫困与窘迫,成为一个物质匮乏的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礼拜二午睡时刻

一、字音

窒息zhì棕榈zōnglǘ拽不动zhuài龟裂jūn褴褛lánlǚ孱弱chán贫瘠jí执拗niù拗口ào拗断ǎo揩拭kāishì孱头càn趿拉tā毛茸茸rïng静谧mì麇集qún麇子jūn羼杂chàn 汲水jí淅沥xī清晰xī蜥蜴xī麋鹿mí山麓lù 隧道suì谛听dì吁气xū呼吁yù发颤chàn颤栗zhàn 窒息zhì剥落bō剥皮bāo蘸水zhàn模样mú钥匙shi 诡谲juã橘红jú潺潺chán山坳ào深邃suì窗幔màn 墁地màn树阴yīn荫庇yìn膝盖xī量变liàng量筒liáng 打量liang 哈欠hā困乏fá瞅着chǒu流露lù横穿hãng

二、字形、字义

拽住摇曳安详慈祥树阴荫庇绿茵百叶窗荒凉空旷

谛听真谛缔结根蒂中暑凝滞枯萎湿漉漉一望无际惊扰掩映汽笛纠葛叮嘱笼罩矫情乱哄哄饥肠辘辘 蒸笼困窘亢奋挟带明媚谦卑缰绳谨慎细声慢语酝酿溃决樊篱煽情收敛恣肆忌讳相濡以沫 安贫乐道

新颖安贫若素一哄而散撩人心弦忠心耿耿热泪盈眶蓄势待发

费解销声匿迹花香袭人囿于扛鼎之作光怪陆离不拘一格

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作家,记者;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枯枝败叶》《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其作品主要是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文学对世界文学尤其是“文革”后的中国大陆文学有很大启发:这些作品对拉丁美洲本土现实的关注有力推动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寻根文学”的发生;一些叙事作品中蕴涵的时空观念的变革,则被余华、苏童等“先锋小说”作家争相借鉴。

四、小说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1)人物:是一位境况不好却坚强自尊,内心悲伤、痛苦却处事不卑不亢、镇定从容,具有超越道德的伟大母爱的母亲形象。(2)情节结构特色:

A.延迟法:花大量文字描写坐火车、小镇风貌,就是不告诉读者这对母女此行的目的。(设置悬念)

B.插叙:因为小主的主题是表现“伟大的母爱”,儿子的遭遇是次要内容,所以用插叙,这样使情节更紧凑,更有利于突出主题。

第七单元话题:情感

1.文学是人学,感动是衡量小说的重要标准之一。2.“悲悯情怀”是最高尚的情感。3.小说情感的处理

(1)节制胜于放纵:让情感包裹在形象中

(2)情感表达讲究蓄势待发、引而不发、水到渠成。4.情感表达风格:

(1)浪漫主义:沸点写作(2)现代主义:零度写作(3)现实主义:有节制写作 附:2009年湖北语文高考字词 一.字音

拜谒yâ枯竭jiã冲锋枪chōng冲击波chōng恣意妄为zì千姿百态zī 陨石yǔn功勋xūn倒胃口dǎo倒栽葱dào崇山峻岭jùn怙恶不悛quān 梗概gěng 田埂gěng迫击炮pǎi迫切性 pî瓜熟蒂落dì啼笑皆非tí 篆书zhuàn 椽子chuán空白点kîng空城计kōng愚公移山yù向隅而泣yù 二.字形

以逸待劳分庭抗礼信口雌黄哄堂大笑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张灯结彩休戚与共不知所终沽名钓誉

第1页高二1500,双,14-06-04第2页

第四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炮兽》教案

《炮兽》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的三个主要场景,能说出场景的主要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结合雨果名句探究雨果场景创作的方法及场景设置的功能。【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请学生上网查询雨果及 “浪漫主义文学”的资料。

2、阅读《简·爱》的则是为了衬托神秘老人的有勇有谋。这个场景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层层对照,将重要人物朗德纳克侯爵的坚毅果敢、智勇双全作了第一次展示。

(三)第三场景中有没有对照?(讨论、交流)

1、赏功与罚罪

课文相关内容: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现在,把这个人拉出去枪毙。”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执行。”

2、呼与惊惶。

课文相关内容: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惊惶代替了欢呼。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点拨要点】

雨果名言对照:人的两只耳朵,一只听到上帝的声音,一只听到魔鬼的声音。

按照常理,人的两只耳朵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所以,“上帝的声音”与“魔鬼的声音”是同一个声音。这句名言与这一场景的共通之处就在于朗德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朗德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总结: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一)(PPT展示《简·爱》第十二章节选部分)

一个粗重的声音,冲破了细微的潺潺水声和沙沙的风声,既遥远而又清晰:一种确确实实的脚步声。刺耳的喀嗒喀嗒声,盖过了柔和的波涛起伏似的声响,犹如在一幅画中。浓墨渲染的前景——一大块峭岩或者一棵大橡树的粗壮树干,消融了远景中青翠的山峦、明亮的天际和斑驳的云彩。

这声音是从小路上传来的„„这匹马已经很近了,但还看不见。除了得得的蹄声,我还听见了树篱下一阵骚动,紧靠地面的榛子树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条大狗,黑白相间的毛色衬着树木,使它成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这正是贝茜故事中,“盖特拉西”的面孔,一个狮子一般的怪物,有着长长的头发和硕大无比的头颅,它从我身旁经过,却同我相安无事。并没有像我有几分担心的那样,停下来用比狗更具智想的奇特目光,抬头看我的面孔。那匹马接跟而来,是匹高头大马,马背上坐着一位骑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驱散了魔气。

这是《简·爱》中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出场的场景,这一场景为男主人公的出场作了哪些有心的设计?

讨论。可能出现的答案:

1、寂静冷清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出场。

2、着重描写马蹄声,造成先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

3、虎虎生风的高头大马陪衬出人物的魅力。

(二)《炮兽》的故事发生在《九三年》的开头,《炮兽》整个场景的设计,都是为了引导全书的主角之一朗德纳克侯爵出场。讨论:《炮兽》这一场景为朗德纳克侯爵的出场作了哪些设计?

可以认可的答案有:

1、恶劣的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坚定意志。船在大海上航行,波涛汹涌,天气恶劣,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这样的环境足以展现人物的坚定意志。

2、炮兽肆虐的特定场景考验了人物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英雄人物施展自己才能的良好舞台。

3、船员、炮队队长、老人的层层对照展现了人物的极大勇气,沉着冷静,坚毅果敢,智勇双全。

4、卖足关子,保持神秘,吸引读者。身为重要人物,肩负重大使命,却以“穿着农民服装的老头”出场,关键时刻的出色表现,一步步加深了人物的神秘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总结:因此,这一场景的设置为塑造朗德纳克这一人物形象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舞台,初步展现了他的精神和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后文他在斗争中的表现作了铺垫。

四、课后作业

场景是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的。课后研究本文中的自然环境对于表现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第五篇:《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结构

第六单元 结构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体悟好的小说结构所应具有的特点,了解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结构运用上的异同;

3.认识情节与结构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差异,了解结构的构成方式;

4.考察层层推进的结构,了解“生活的横断面”是如何作为一种小说结构方式的;

5.了解现代小说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结构的特色。

二、作品赏析

《牲畜林》

1.卡尔维诺及其创作

伊泰洛·卡尔维诺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父亲是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自幼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特意给儿子取名为伊泰洛(“意大利”的意思),以寄托他们对故乡的怀念。1925年卡尔维诺全家移居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他不仅从父母亲那里学到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以及树林里各种动物的习性,还经常随父亲去打猎垂钓。这种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给卡尔维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二战”期间,在德国人占领的20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卡尔维诺与他弟弟积极参加当地游击队组织的抵抗运动,卡尔维诺的父母亲曾因此被德国人羁押做人质。发表于1947年的处女作《蛛巢小径》就是一部以作者自幼所熟悉的利古里亚地区游击队活动为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当时卡尔维诺年仅24岁。

卡尔维诺的作品手法高超,思想深邃,而且具有极为充沛的想像力,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成为最难与别人混淆的作家之一。不少批评家认为,若非1985年他在应邀赴美国演讲之前猝然去世(遗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又称《美国讲稿》,成为20世纪小说理论的经典著作,至今仍然是许多当代批评家的案头宝典),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很可能就是他。他的作品,不仅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被遗忘,反而继续焕发出惊人的魅力、引发越来越高的热度,其代表作《祖先三部曲》《宇宙奇趣》《看不见的城市》等,拥有着越来越多的译本和青年读者,也成为各国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有人说卡尔维诺是一位“一只脚跨进幻想世界,另一只脚留在客观现实之中”的作家。他的小说,往往故事性与寓言性兼备,寓深层的思考于奇妙的故事之中。卡尔维诺受民间文学的影响很深,他本人曾经专门花费两年时间来整理意大利民间故事,所著《意大利童话》被认为是《格林童话》以来最出色的民间故事集。他不断探索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但是一直将意大利民间文学的色彩保持在他的极为先锋的小说当中。比如,卡尔维诺认为,意大利民间故事讲述的原则,是和谐的原则,很少暴力野蛮的情节,因此,他的文字,总是绅士一样的文质彬彬。但他并非简单地模仿民间文学的这种风格,而是有自己更深的思考──他曾经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了一个欧洲古代传说,蛇发女妖美杜莎难以铲除,因为凡是正眼看见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于是,帕修斯在出征的时候,便使用一面锃亮的盾牌作为镜子,在镜子里观看女妖,最终把她杀死;在卡尔维诺看来,文学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轻灵、智慧地来反映生活,文学应该有自己的角度,而非照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才能获得文学的生命力。

第六单元结构[]第六单元结构2.内容与题旨

小说描写了一个传奇的故事:农民朱阿的小母牛把一个德国兵引入众多牲畜藏身的密林之中,德国兵像猴子掰苞谷一样,不断地放下这个牲畜,去抓另外一个,而朱阿举着猎枪不敢开枪,生怕误伤了牲畜„„

《牲畜林》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题材,按照一般的写法,很容易把它写“重”。面对战争,悲剧当然是有力量的,但悲剧并非惟一的写法。当然,盲目写成喜剧,忽略战争的严酷性,肯定又是不真实的。对此,卡尔维诺选择了“牲畜林”这一意象来结构全篇,“牲畜林”就是一面帕修斯的盾牌,可以从中看见真实的世界,但又不受这个世界的危害,不会因此而变得僵硬。面对战争,“牲畜林”是一个特殊的所在,仿佛与战争隔绝,树林和牲畜们仍然生机勃勃,没有对战争的恐惧。正是这最自然的生命力,给人以生活的希望,这希望,则是杀死战争这妖魔的基础。这就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小说中抓火鸡的一段,有一句这样的话:“简直像诺亚方舟一样。”这句话其实泄漏了天机。在《圣经》中,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后代非常不满,决定用一场大洪水来惩罚人类,只放过善良的诺亚一家。诺亚方舟是一个终极避难所,洪水吞噬整个世界,消灭一切邪恶,只有乘坐诺亚方舟的人,才能迎来全新的未来。它是善良的人类的力量和希望。从这个角度而言,把“牲畜林”比做诺亚方舟,寓意也是很深的。

小说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连“可怜的吉鲁米娜”也获得了补偿。纵观全文,只有这个“游击队员”和小说开头的“扫荡”两个词透露出抵抗的色彩,其余的,好像是那么自然而然。“牲畜林”这个充满自然和谐的地方,似乎拥有自净能力,经过一番小风浪,它就又回到生活本来的轨道中去。它也正是以它这种民间故事般的神奇,成为这篇小说结构和主题上双重的要点。

3.结构分析

“牲畜林”既是小说主题的要点,也是小说结构的要点。

从外貌来看,男主角朱阿是个近乎小丑的形象,他还是嗜酒过度的酒鬼、不可救药的劣等射手。他不是英雄,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就像在马戏表演中,小丑衔接起节目与节目。是朱阿把一个德国兵间接引到“牲畜林”中来的(直接把他引来的,还是一头牲畜:母牛“花大姐”),也是朱阿的拙劣射术,使得各种牲畜有与德国兵轮番接触的机会,并最终使德国兵在树林的野猫和悬崖面前丧生。小说结构的要点是“牲畜林”,而朱阿回村找牛等一系列情节则将其丰富为一个完整的结构。

小说的情节本来十分紧张,但作家却多次使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进展设置障碍。除了六次大幅度地使用之外,还有些地方也有使用,只是用得比较不动声色而已。反复延迟,也是民间故事经常采用的手法,比如去寻宝或者救人的英雄,前面几个(或者几次)总是不能成功。这在文学心理学中,是颇有意思的话题。一次成功,会使作品显得过于简单容易。在小说中,朱阿一共有六次打算射击,其中五次准备射击却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发射。但这又不是简单地照搬民间故事的写法,而是有一些更深的意思在内。首先,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要点,都在于“牲畜林”这一意象。延迟法的反复使用,使得各种牲畜(只有最后的野猫不是家畜)接连出场,成为故事的真正主角。牲畜们可不管你是德国兵还是什么,它们只管在林子中间跑啊、跳啊,仿佛这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节。正是这种欢乐的景象所蕴涵的精神,把严酷的战争这一“历史真实”融化到自然和谐的“文学真实”中来。其次,战争的严酷性也仍然从中显露出来。朱阿“一想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花大姐’要被带走,便不寒而栗”,同样,那头“粉红色的小猪”是那两个小孩的惟一财产,那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也是老太婆吉鲁米娜的惟一财产,本来就已十分穷困,一旦失去这点财产,生活将更加悲惨。帕修斯盾牌(镜子)中反射出来的妖魔,仍然那么残酷,真实并未走样,只是她的魔力再也不能伤害我们、反倒要(在小说中)被我们的精神力量所征服。

刻板的重复,会惹人厌倦,但卡尔维诺却有办法使六次重复各有声色。

小母牛“花大姐”倔强地不听德国兵的使唤,反而领着他进入密林深处,使他(包括后面悄悄跟着的朱阿)“鼻子被荆棘划破,双脚陷入小溪”。而朱阿则是思前虑后,“本来就双手发抖,瞄不准,现在又如此激动„„他使劲瞄准,但颤抖的双手使枪口不停地在空中转动”;“从山洞里跑出”的一只小羊,被德国兵抓住之后,则是“声嘶力竭叫唤着”。出来恳求朱阿“瞄准点”的是一位白胡子的老牧羊人。而朱阿被恳求之后,“简直给搞糊涂了,连扳机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了”──对于朱阿的犹豫和颤抖,第一次是用较多笔墨直接描写,第二次是比喻(借喻),第三次则使用夸张的修辞。朱阿当然不可能不知道扳机在何处,但夸张的手法则把他的尴尬(他也想瞄准,但是心有余力不足)写得更鲜活;下面的一只火鸡更有趣,它自始至终都没有被德国兵抓住,逗引着对方一层一层地往树上爬,最终压断树枝摔了下来,而它自己却“挺着胸脯,一直保持着开屏的姿势”。来给火鸡求情的姑娘也很有趣,半带利诱半带威胁地对朱阿说话,使得朱阿“羞得满面通红,手中的猎枪像烤肉的铁叉一样在眼前转动起来”。把猎枪这样凶恶的意象比做生活味极浓的“烤肉的铁叉”,这也是作家想像力丰富、联想无拘无束的表现,而这种自由联想,也暗示了自由精神对战争阴霾的反抗;接下来出场的是一只兔子,“它圆鼓鼓的,比野兔肥实,听到响声不但不跑,反而趴在地上不动”,被抓住之后“吱吱乱叫、左右扭动”(与小猪的“拼命挣扎”又不同,一词之异,体现出作家用词的准确性),使德国兵不得不“高举手臂,跳来跳去”。并且,这一段只写了朱阿被恳求,至于恳求之后的情状,则省略了。这大概也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考虑。

“延迟法”的连续使用使小说产生重复递进的局部结构,但这是以作家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为基础的。这五段,五种生命力旺盛的牲畜(家畜、家禽)先后献艺,而作者一只笔写五次,把重复的情节写得毫无重复之感。否则,空有结构,没有血肉,这种重复就索然无味了。

然后是第六次,这次是一只“光秃秃没剩几根毛的母鸡”。作者似乎有意避免把一个太鲜活的生命在他的小说里交付到死亡的命运中去,从而安排了一只“人们再也不可能见到比它更老、更瘦的鸡”。朱阿终于要射击了,这次是躲在他临时堆砌的掩体后面。“现在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开枪了,就算把那没毛的母鸡打死,也没什么关系。”这句话暴露出朱阿更深层的心理活动──前面不开枪,不仅是因为怕误伤那些牲畜,而且也是怕没有打中德国兵,反被对方开枪还击。这一点心理很隐蔽,作者的写法也很隐蔽,但却是情节推进的一个小小扳机。

小说的高潮出现在朱阿终于开枪射击之后。但是他的子弹一颗也没有打到德国兵身上,而是全部交给了那只衰老的母鸡。作家把最后的任务交给一只凶恶的野猫,它不是牲畜,反而算得上是牲畜的敌人(“专门捕食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它和德国兵在厮打中一起掉下了石崖。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善良的人连手都不要弄脏,这大约也寄托了卡尔维诺的某种理想吧?

《半张纸》

1.斯特林堡及其创作

斯特林堡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北方贵族后裔、船舶经纪人,后来破产;母亲原来是客店女招待,因门第不当,遭家族歧视,所以斯特林堡自称是“女仆的儿子”。由于母亲早逝、父亲再娶、兄弟姐妹众多,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浓浓的阴影。因此,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干过很多工作,但都没能长久。他在学生时代就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一出历史剧曾得到瑞典国王的嘉奖,但是,老国王去世之后,他尖锐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终于触怒瑞典的统治集团,迫使他从1883年后一直流寓法、奥、德、丹麦、瑞士等国,经常穷困潦倒,靠借贷和亲友资助度日,直至生命的最后几年才回到祖国。在此期间,婚姻上的不幸也加深了他的内心痛苦。他的三次婚姻均以破裂告终。

他一生写过六十多部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语言研究的著作。他的剧作对欧美的戏剧艺术乃至电影艺术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近代戏剧中他是第一个完全抛弃“三一律”彻底打破“四堵墙”的伟大戏剧家,正是他的艺术实践,启发了皮兰德娄、布莱希特、奥尼尔、阿瑟·米勒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现代戏剧大师。他的小说创作和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他被称做“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有戏剧《朱丽小姐》《到大马士革去》《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小说《红房间》等。

斯特林堡对人生持极度悲观的看法,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思想的影响。叔本华强调世界的非理性与盲目性,认为世界是由盲目、荒唐的意志统治着,人们无法了解世界,无法预测未来,人在自然和社会中是无能为力的。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噩梦,而悲剧的目的就是再现“巨大的不幸”,表现“人生的可怕方向”“难以言表的痛苦、人类的不幸、罪恶的胜利、机运的恶作剧,以及正直无辜者不可挽救的失败”。叔本华这种悲观厌世思想,正说出了斯特林堡痛苦的人生经历给予他的主观感受,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但是,斯特林堡的世界观又是极其矛盾的,他既是个悲观主义者,又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悲观经常在他身上发生冲突。就他的气质来说,他和他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有着执著的理想、真挚而热烈的感情。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一种理想的和谐,这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自己内心的平稳。在斯特林堡的作品中,尽管人们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我们仍然能感觉到一种奋发向上的力,一种寻求生活的真正价值的努力。虽然这种努力往往以失败告终,但这种追求本身,就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与崇高。而且,哪怕仅仅是一点点转瞬即逝的幸福,在斯特林堡看来,也是十分宝贵的。

2.内容与题旨

《半张纸》写一位刚刚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丈夫在搬离过去的住所之前对生活的一些追忆,表达了对人世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但同时又积极地表达了幸福对人的意义,肯定了人在命运无常之中对幸福的执著追求。

斯特林堡是20世纪的戏剧大师,但他的小说也很有成就。就像《牲畜林》把“牲畜林”作为结构的要点一样,《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特点,也是以轻化重,但它更是以外化内──用“半张纸”这个外部世界的意象作为结构的要点,来承载内心世界的波澜。但这个外部意象又只是虚晃一枪,真正的重点还是内心世界。这和他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一致的。复杂的心理重负,使斯特林堡在他的创作中不断地从外部冲突中逃逸,进入更加复杂的人的内心以至于潜意识的描绘,深刻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

斯特林堡作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与现实主义者重视物质世界、浪漫主义者歌颂自然的世界观颇有不同,他不仅对自然和物质世界常抱有全面否定的态度,而且对人的本性也素有怀疑;但同时又对人性和自然进行的绝望斗争保持着信仰。在这种挣扎之中,两种力量此长彼消。其中,《半张纸》显露出较为浓重的温情色彩,在他的作品中是属于情绪比较温和的,又因为篇幅极其短小,结构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了。它常常被作为“小小说”的名篇收入各种选集和杂志,但是,需要了解的是,它的精神内涵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小小说之容量。

这篇小说虽短,主题却比较复杂和微妙。半张纸在作品中,不仅是年轻房客两分钟内情绪发生转换的契机,也对主题的深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主人公未注意到电话机旁墙上的半张纸以前,面对空空的房间,想到就要离开这里,一种人去楼空的失落感袭上心头,他徘徊着,顾盼着,寻觅着,给作品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使主人公决心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他决心要忘却这一切。但是,当他发现了这张纸条,取下纸条,只用了两分钟就读完半张纸上的十几个电话号码──重又度过他一生中的两年之后,作家笔锋陡转,作了这样的描述“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竟成了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他吻着这淡黄的小纸,实际上是吻着他的爱人和婴儿;是吻着逝去的生活。半张纸给了他那么多的人生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半张纸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正因为这一个原因,他才能在离开公寓时,不垂头丧气,不徘徊惆怅,而是“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这精妙的结尾,不但与开头呼应,而且一扫两分钟前的哀愁,半张纸使得主人公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

3.结构分析

作为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熟知一件小道具如何在一场大戏剧中起作用。他把这种艺术技巧运用到短篇小说的创作构思中,便产生了以小见大、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小说《半张纸》结构艺术的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最后又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深化作品的主题。半张纸成了小说中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成了小说的灵魂。

作品采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半张纸被注意,引出了主人公对以往两年间全部悲欢离合的回忆,使得小说的布局别具一格,饶有新意。小说开始于搬家车辆的离去,男主人公被独立留在曾经的“家”里,作最后的一瞥。作家以哀婉平缓的笔调,描写主人公即将离开这居住两年的房间时的复杂心情:哀婉留恋,若有所失。它给读者造成一个悬念。男主人公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仅仅是如此吗?也许更深的,还是对这里的眷恋,故意找个借口再待一会儿;马上一转,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连续重复,暗示主人公的故作镇定,这是写“浅层心理”而折射“深层心理”的手法;接下去,叙述他“决定”再也不去回想在这里的往事──“决定”一词,更是显露出他心理上的脆弱,如果真的可以不去回想,还需要如此郑重其事地“决定”吗?往事就像无孔不入的空气,又岂是一个所谓“决定”能够阻挡得了的;下面,用一个“但是”,把镜头转向我们更本质的主人公──那半张记录电话的纸条。这样简单的几句话,表面上波澜不惊,而内里却意义摇曳,语言非常有层次感。

在只有一千多字的小说中,作家却不惜笔墨,精细地描绘了半张纸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甚至连纸上的字迹也一一作了说明,这样,半张纸便凸现出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似的强烈地吸引着读者。而主人公也被这小小的纸头强烈刺激着,“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因为那上面浓缩了他一生中两年里的最美好的时光。然而爱之愈切,痛之愈深,竟然使他决心要忘却。至此,小小的半张纸,极普通的、就要被丢弃的小纸头,竟奇迹般地打开了年轻房客的记忆闸门。这使他本来想忘记的一切得以被唤回,沉淀了的情感重又泛起涟漪,而且还巧妙地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顺序,一一展开对往事的回忆,最后又用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将一个个并不连贯的生活片段连缀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

年轻的房客与爱丽丝的结识和约会是通过电话联系的;他们订婚时手持的鲜花和去教堂坐的马车是用电话订下的;新房的装饰和家具的添置是用电话办成的;蜜月中,他们沉浸在歌剧神话境界的美妙与和谐里,剧场的入场票也是通过电话来购买的;女主人爱丽丝要生产了,找佣人,订牛奶,买杂物食品等家务事也都是用电话办理的;爱丽丝的早逝,婴儿的夭折使年轻房客陷入悲痛之中,丧事又是通过电话请承办人来办理的。作家对主人公两年来的一切没有作细致的描写,采用类似意识的流动,但是并非随心所欲,漫无边际,而是循着半张纸上所提供的一个个电话号码的先后顺序作为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轨迹,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展开情节,推出高潮,收束结尾。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初恋的热情,新婚的甜蜜,失业的恐慌,就要做父亲的惊喜与不安,以及丧妻夭子的巨大悲痛„„种种人生的酸甜苦辣都由小小的半张纸连缀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人生图景。作家绝妙的构思,精巧的布局,使小说新意顿生。

半张记录着电话号码的纸,表面上是机械的数字符号,对主人公来说却是充满了情感意义的东西。在他有限的生命中,由于它们负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以及难忘的痛苦,半张纸便溢出了物质的层面,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不再是冷冰冰的电话纸,而是充满了温情与暖意、悲伤与怀念的纪念物。作品以对半张纸的两分钟回忆,带我们游览了主人公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两年。他得到了,也失去了,但最终,毕竟得到过。这是作者最精彩的收尾,依然抒情,却不像开头那般哀戚,境界立刻旷达高远起来。

小说采取速描式的勾勒,尽管每个电话号码都是一个细节,却并不在细节上多作盘桓,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取材小,着眼小,构思新颖巧妙,使小说在短小的篇幅里做出了大文章,其效果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追忆逝水流年》给人的震撼。

短篇小说常常从事件的一点切入,从“生活的横截面”来观看世界人生。《半张纸》就是如此。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大作家莱辛曾经在《拉奥孔》中说:“绘画在它的同时并列的构图里,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包孕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半张纸》结构的妙处也正在于此──目光停留在纸片上的时间,不过两分钟,对于小说这种时间的艺术而言,已经是短之又短,但是它选择的是一个特别具有包孕性的时刻:一段熟悉的生活结束了,而将来则是未知的。

如果说结构是一个“容器”,那么半张纸这个容器确是不简单。正因为日常,正因为简要,正因为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才能如此高度概括地揭示生活。

三、话题详解

(一)谋篇布局

1.结构是一个“容器”

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种因素按照一定比例、地位、顺序相互连结与影响的一种形式,是生活长河之水的一个“容器”。比如《牲畜林》,德军扫荡和游击战争,可写之事很多,在一个短篇小说的篇幅里,只可能选择一部分来写。选择哪一部分?一个结构,就决定了所选择的这一部分,以及所选材料彼此之间的关系、位置。

在《桥边的老人》中,老人就是结构的要点,小说要写的是西班牙内战,要揭露法西斯叛军的暴行,要表达作者的人道主义忧思,但是它不可能铺开来写、面面俱到,于是桥边这个老人,就成为一个合适的“容器”,战争的创伤、人性的坚强,都能在他个人经历的小小范围之内体现出来。而《墙上的斑点》,更是“以小载大”的典型。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非常漫阔的,倘若随意写来,那就不成篇章,但是有了“墙上的斑点”这个“容器”,任它如何漫阔的遐思,都不至于散乱。而且,从对这个斑点的种种猜测,到文末披露这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又是在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上消解了对世界之认识的意义,虽然有点虚无主义,但是运用的文学手段很妙,将自己的各种遐思从精神维度上纽结起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文章的“容器”与生活中真实的“容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除了物理上的装载,还有一层精神上的纽结。后来很多好事者模仿《墙上的斑点》,之所以无法达到它的艺术高度,就因为只是找到一个形式上的结构要点,把散漫的内容很勉强地串在一起,而缺乏精神上的深邃联系。这样的模仿,只能称之为文字游戏,不能称为文学上的创造。

为了找到合适的小说结构,构思者往往会花费很大精力。甚至为之寝食难安。当灵感终于降临于这个勤奋思考、求索不倦的人,其狂喜之情则难以言喻。特别是当小说家想突破一般的结构模式,想找到与自己的生存经验更贴合、量身定做的结构时,这种痛苦和快意尤为剧烈。

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储存本身就有选择性,种种经验和感觉就像碎片一样在意识的大海里漂浮。20世纪结构主义学派理论家列维—斯特劳斯曾经这样描述:“遗忘把记忆一波波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晰的模式。一种秩序取代另一种秩序。”见列维—斯特劳斯著《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9页。王志明译。然而这个自然过程是缓慢的,“在我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二十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世界各地到处寻找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质。”同上,第40页。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许多作家常常是以自己多年以前的经历为写作素材,因为这些素材已经被充分发酵,可以较为自然地形成一些好的结构。像蒲宁为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旧俄时代农奴庄园田园生活谱写的一曲曲幽婉细腻的挽歌,像伯尔对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德国广阔社会生活之充满寓意的书写,无不如此。

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恰当的触发点,来激活小说家头脑中的记忆碎片,使之在顷刻之间高速旋转,在旋转之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结构。

1828年10月,司汤达读到一则谋杀案报道,灵感忽至,短短几个月草成一部长篇《红与黑》。初看上去,他好像是对时代生活的快速反映,但实际上,这部书熔炼了作者自1815年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以来对法国社会生活的丰富体验,但这些体验就像河里的水,若没有一个容器,是没法装载的。神学院学生的情杀案给了他一个绝妙的“容器”:像于连那样有天赋、受过教育的下层青年,在昨天可以通过红军服建功立业,改变人生,在今天只能借助黑教袍向上爬,因而他的欲望必然在压抑中被扭曲,而这种扭曲,一下子就把作家对时代变迁的万千感慨容纳于内,又何愁各种丰富的经验细节与大胆想像不随之而来?

同样,美国作家冯尼格特刚刚从二战中德累斯顿大屠杀的炮火中生还时,就想写一部关于德累斯顿的小说,可是一直没法动笔,直到许多年后,当他得到机会重游德累斯顿,终于有了灵感:他用一部科幻小说的结构把自己痛苦的记忆和对人类的思考串了起来。于是有了《第五屠场》这部美国当代小说名著。科幻小说的思路就是这个求之不得的“容器”。所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什么样的器皿装什么样的酒,有时真是一器难求。

2.长与短,巧与拙

博尔赫斯在评论霍桑时曾经说,巧妙的布局,能产生优秀的短篇小说,但不能产生优秀的长篇小说见《博尔赫斯文集》文论自述卷,海南国际新闻中心1996年版,第49—50页。其实,长篇小说同样需要借助结构艺术。比如巴尔扎克的名作《高老头》,有高老头被两个女儿抛弃的故事,有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向上爬的故事,有鲍赛昂夫人年老色衰爱情失意的故事,有逃犯伏脱冷的故事,还有医生皮安训的故事,以及在这些故事中饱含的感慨和批判。虽然书名是《高老头》,但巴尔扎克却选择拉斯蒂涅的生活来提纲挈领,这样就可以把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繁华和衰败、阳光和黑暗等轻巧地连缀于一体。当高老头死后,还可以安排拉斯蒂涅在葬礼时也“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从公墓高处向着巴黎呼喊“现在咱们俩来拼一拼吧”的誓言,使原本已经很丰富的小说更朝向一个开放的想像空间。因此,拉斯蒂涅这个人物及其所串连的故事,就成为整部小说最适合的“容器”。

把一部长篇小说捏合在一起的,可能是人物、事件等显性因素,也可能是情绪、记忆等隐性关联。前者如《高老头》,后者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也有的是兼而有之,如《九三年》。它总体上也是按照情节时间的推进来写,但它的故事头绪众多,经常在不同的场景之中穿插,特别是小说的开头,有意先写一个平民母亲和一小队士兵作为序幕,先写反方──从叛军头子搭乘英国军舰从海外偷偷返回法国组织叛乱写起,而且写得极具英雄主义气息。究其原因,作者不是要简单地描述一场历史上的叛乱,而是带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超越阶级立场、国家立场的人道主义追问。这种情怀也和情节一起,成为小说的结构因素,把各种人物和事件纽结在一起。所以,它在叙述上的安排和切换,才会显得既独特又自然。

当结构一开始在小说家头脑中浮现的时候,它很可能还只是一个粗略的轮廓,需要在动笔之后使之愈渐圆满。长篇小说更是如此。正如意大利当代小说家阿·莫拉维亚曾经总结的:“长篇小说总是要有一副足以从头到脚支撑着它的骨架„„正如骨架绝不是人成年时强行安装进人的躯体里,而是同人的躯体的所有部位一起成长的。”见阿·莫拉维亚《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张玲等译。在具体的写作中,会发生许多作家本人难以预料的变化。优秀的小说家,在写作时,会服从生活的逻辑,适当调整原初的规划。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布局阶段从没想过让安娜去卧轨自杀,可是到了后来她却仿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当他写到布恩迪亚上校去世,竟泪流满面,情绪激动地跑去跟家人说:“上校死了!”仿佛这不是他一手写出来的故事,而是从别处传来的一个老朋友的噩耗。

但无论如何改变,对结构的思考是作家在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局部做出的改变,必须考虑到全局,与其他部分相协调。这就是为什么有时作家在修改一个部分之后,不得不重写全书或者全篇的原因了。

(二)结构的“常”与“变”

1.结构的构成结构可以把情节作为它的支撑力量,也可以不依赖情节,而通过情绪、人物性格乃至叙述方式等因素本身所具有的张力来支撑它。

即便是前一种情况,情节也不等于结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情节上设置各式危机,把结构这只“容器”尽量打造得曲折有致,但同时,也是用一条“误会”的项链串起了小人物的虚荣、底层生活的艰辛、贵族的奢华、岁月的沧桑,以及作者的许多感慨和情绪。“项链”是一个关键线索,成为一个精巧结构的出发点,使故事摇曳生姿而又不枝不蔓。同样,在他的另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用来结构全文的,也是一个类似“误会”的期盼:一家生活拮据的小市民,他们改变生活的惟一希望,是远走美洲做生意的叔叔于勒,他们盼望着有一天于勒突然回来,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这个期盼只是一场空,而且这个发现突如其来,正当他们处于将二女儿嫁出的小小的欢乐之中,却在游船上发现一个剥牡蛎的“衣裳褴褛的老水手”居然就是他们等了十年的于勒。理想原来只是痴想,欢乐立即成为嘲讽,在急促的转折中凸显出对人性的拷问。用这个误会所串起的情绪和批判,也起到了一部分结构功能。

除了情节,小说中还有诸多因素可以作为结构的支撑力量。《半张纸》就是将一张记录电话的小纸片这一“物象”的张力发挥到极致;在《安东诺夫卡苹果》中,作者依靠浓郁的情感氛围把看似散漫的文字连缀起来。这种情感,除了清新的抒情,还有感伤的怀旧。小说中随处散布着诸如“我怎么也忘怀不了”“我至今还记得”“我对„„还记忆犹新”这样的句子,这些句子是这种情感隐形结构从云雾中显露出来的部分。而“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更成为结构上的核心句子;《清兵卫与葫芦》中,除了情节,清兵卫的性格特点也是重要的结构力量,倘若他不是几乎略带偏执地喜欢葫芦,小说中的情节、场景也就无由发生;而像《牲畜林》这样的作品,虽然也有一个又一个的危机,但它主要还是靠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意象“牲畜林”和相应的叙述方式来实现它的结构功能。

2.层层推进

古典小说常采用层层推进的结构。即使是在规模较大的小说中,线索以种种方式排列组合,就出现了一系列具体的结构方式:双拱式、钟漏式、扇形式、网状式、双环式、复调式,等等。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是典型的“双拱式”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安娜与沃伦斯基,另一条是列文与吉娣。两条线索似乎各走各的,从不交叉,但实际上,作者是将它们相互对比,在对比之中寄托自己的许多想法。

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作者常常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20世纪形式主义学派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研究了大量民谣、童谣、神话、民间故事之后,发现它们的一系列手法:反复、同语反复、心理对照、延缓、重复叙事„„而所有这些手法,都在于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因为小说不能总是平缓地前进,否则就将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疲劳。它必须让读者不时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使他们由平静而转入紧张。

什克洛夫斯基说:“美满的互相倾慕的爱情的描写,并不形成故事,或即便形成,也只是在描写不顺利的爱情这一传统的背景上来理解的。故事需要的是不顺利的爱情。”见什克洛夫斯基《故事和小说的构成》,载于《小说的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不仅是爱情,世间一切事莫不如此,顺利是相对的,不顺利是绝对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小说要写的,就是这些具有绝对性的不顺利。所以,“延迟法”的使用经常是不可避免的。“延迟”使得“层层推进”更有层次。

3.生活的横断面

从欣赏心理来看,层层推进的小说,会产生一种耐久而强大的吸引力而使读者欲罢不能,同时,有一种阅读的稳定感。不过,层层推进的结构是选取生活长河的一部分讲个故事,但生活却未必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故事,未必有故事之间的连贯性。如果按照既定的小说结构模式来写,那么势必要对生活大加砍伐,删繁就简,再大加演绎,突出重点。

于是就有了另一类写法:切开生活的横断面。《半张纸》是小开口深掘进,着眼点不在于这个开口,而在于它投射出来的生活记忆;《桥边的老人》也是切开生活的横截面,而且这个开口本身已经很有说头。这个截面像一幅小小的速写画,生动、清晰,但它又无非是一个截面而已,至于主人公以前经历过些什么,以后会发生什么,一概留给读者去想像。根据这个截面已经提供的信息,读者虽然不能尽知前前后后的事情,但也能影影绰绰料想到许多背后的故事。

有的中长篇小说也会采取这样的结构方法。比如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几十万字的篇幅,只写了前后三天的事,浓缩了主人公的一生。长篇小说也这样写,并能毫无兑水稀释的感觉,是很见作家功力的。

还有一些小说,连横截面的结构也觉得拘束,干脆把生活本身的发展顺序完全打乱,来回往复,自由跳转,在生活长河的一个个点与面之间舞蹈。

4.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

现代小说的结构常常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心灵的特点是一派纷乱。意识、潜意识,各种念头、各种情绪,争先恐后地涌出。而且它们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19世纪末,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把意识看做是由确定的意象组成,犹如说一条河是由若干桶水组成一般可笑,因为意识中每一个鲜明的意象都是浸染在围绕它们流淌的活水之中。这就是“意识流”。他的弟弟、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和其他人一道,使这个心理学发现逐渐成为一派小说,著名作品有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墙上的斑点》,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夏多布里昂曾写道:“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去。”见夏多布里昂《意大利之旅》,转引自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9页。王志明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情结,叙述的过程就是化解情结的过程。于是,就必须以心系事,以心系人。这还涉及到时间的体验问题。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体验有的是初次,有的感到熟悉,似乎曾经有过,但却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或者于何时何地体验过。这两种经验之间又有什么显著的不同呢?有时,一曲乐调、一丝芳芬、一种味道,都会把这种不可名状的似曾相识的感觉深深带入我们的意识之中,使我们为它们的神秘的情感力量所震动。”转引自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的确,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小主人公马塞尔通过回忆来寻找失去的时间;在《喧哗与骚动》中白痴班吉的记忆在不同时段来回跳跃,正是通过声音、芳香、味觉为契机的。过去的时间以一种似曾相识感与现在的经验相交汇,在意识的屏幕上弥散开来。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结构。普鲁斯特就非常看重结构:“毫无疑问,有朝一日能成为经典作家的创新者应该服从严格的内部纪律,而且首先应该是结构家。”本段引文均见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229页。但他的结构是超越古典结构的,尤其是超越景致的、协调的、均匀的、有章法的法国式古典结构。他在写《追忆逝水年华》的时候,像建筑一座教堂一样,把作品各部分起名为“门廊”“教堂后殿的彩画玻璃窗”等。他自信于“这几卷书的惟一优点在于它的各个细微末节相互关连”。但他又精心“抹掉那些过于明显的结构痕迹”,使作品结构“不会被很快识别”。他确实创造了一座教堂,但这教堂不是简洁明了的,而是匠心独运、机关密布、处处讲究。

现代小说曾对古典小说如此在意结构颇多微辞,认为生活本身是无序的,难以捉摸的,严谨的、有逻辑性的结构是有悖于生活真实的。但也有一些现代小说家如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等,对这种变革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能因为世界是复杂的、表达的欲望是多元的,就放松对结构能力的追求。米兰·昆德拉曾提出,好小说就是要“能包容在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而不丧失其建筑结构的清晰明确。”他认为,“要抓住现代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在我看来,需要有一种简洁凝练的技巧。不然的话,您就会堕入没完没了的冗长的陷阱。”把一个混沌的想法变为一个清晰的结构,需要下一番工夫。如前所述,结构是一只“容器”,如果你觉得这个“容器”碍手碍脚,那你就得自己去找“另一个”合适的“容器”;想彻底把“容器”丢在一边,仅凭一股艺术冲动,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小说,对于读者而言,只能是一个空洞的谎言,而非真正的艺术。

现代小说家对古典小说发起一系列攻击,其中遭受炮火最多的山头之一就是结构。在他们看来,古典小说的结构是蠢笨的、机械的,由于它已经成了教条,生活在被这些结构方式剪裁之后,丢失了大量珍贵内容──这个“容器”只装适合它装的东西,把不适合它的东西统统丢弃在了一边。因此,他们不愿被既有的结构所束缚,而要从生活本身寻找结构。这意味着不被基本的结构模式所框范,将作家自己的经验看得高于一切。当如此写作之时,现成的小说结构模式自然失效了,代之而起的是从具体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提炼中得来的结构模式。

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由此而生发出来的小说结构,也就具有了个体的独创性。如《牲畜林》也是写战争,但是它对战争的经验与其他同类小说颇有不同,因而它所寻找的结构力量也不一样。但这正是小说对生活的“发现”,倘若所有的小说写出来的生活都是一个味道,那么小说就可以寿终正寝了。正如米兰·昆德拉一再强调的:“小说之存在的惟一‘理由’,是发现那些只能为小说所发现的东西。”见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唐晓渡译。而拥有独特发现的小说,在结构上则必然会常中求变。

四、关于“思考与实践”

一《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样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设题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结构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解题思路:

回答是几次都没有关系,只要学生自己能够理解和描述他所认为是“延迟”的地方即可。《牲畜林》中,多次使用“延迟”,其中较大的有六次。这样的“延迟”使得原本紧张激烈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牲畜林里的各种动物可以自由地登台表演,战争的阴影被更有生命力的和谐自然挤到一边。

二《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持续了多长时间?这种安排有什么意义?

1.设题意图:

使学生加深理解结构对组织小说内容的作用。

2.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理解半张纸作为结构的要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时间和主人公的记忆闪回时间发生较大的交错,从而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半张纸》所记述的故事从外部而言只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从内部深层而言,持续了两年的时间。这使得人生如梦、人世无常的主题得到有效表达。

三试用100-300字描述自己最喜爱的一部中长篇小说的结构。

1.设题意图:

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所阅读的小说,从而提高阅读鉴赏的能力。

2.解题思路:

指导学生首先要抓住结构的要点,其次要看它的结构是否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还是通过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然后看它是线性结构还是“生活的横断面”,或者是依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最后再根据这些要点描述。

五、教学建议

1.结构在外国小说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因素,若用“八股”的方式做出概括,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应引导学生去体会优秀的小说作家是如何根据具体的小说内容来确定合适的结构的。因此,本单元“话题”讲解的内容比较俭省,主要是为了腾出课堂时间让学生多去具体的作品中揣摩结构艺术的运用。注意利用前面已经学过的课文,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提问来鼓励学生做出思考。此外,情节与结构,彼此有重叠之处,在知识上容易发生混淆,要结合“话题”做出的讲解,对此进行区分。

2.《牲畜林》具有民间故事的节奏感,可以鼓励同学把它改编成故事(不用诉诸书面,在大脑中完成改编即可),然后脱稿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注意指导同学把语言表达和肢体表达结合起来(比如朱阿几次摇动枪管的样子)。

3.《半张纸》有很浓的诗意和哲思,可以鼓励对诗歌感兴趣的同学把它改写成一首诗歌,在班上朗诵或者发表在墙报、校报上。

六、有关资料

卡尔维诺作品评介

伊达洛·卡尔维诺生于古巴,父母都是植物学家,他两岁的时候回到意大利,在圣雷莫长大。由于父母都是科学家,他在非常自由的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没有受到严格的训练。卡尔维诺尊重父母的期望,在大学选择了农学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德国占领意大利将他从大学里解放出来并且参加了意大利游击队。1947年,他通过一篇关于约瑟夫·康拉德的论文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卡尔维诺还发表了反映意大利游击队生活的有着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蛛巢小径》,这一部作品以其清新的风格刷新了那个年代的人的战争经验。借着这部处女作卡尔维诺得以跻身于意大利当代文坛。

1952年,卡尔维诺发表了《被劈成两半的子爵》和《阿根廷蚂蚁》两部作品。前者描写一位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从头到脚劈成两半,一半是善的代表,一半是恶的代表,最后,两半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正常的、不好也不坏的人。这部作品以其童话和幻想的特征令人瞩目。而相比之下,《阿根廷蚂蚁》显出了更为鲜明的政治讽喻的写作意图,表明了单个人的良知在大面积的社会腐败面前是那样的柔弱无力。1952—1956年间,卡尔维诺整理了意大利的民间故事,这部故事集被评价为“意大利的格林童话”。同期,卡尔维诺还担任爱瑙迪出版社的编辑,撰写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和文学之关系的论文。

1957年,卡尔维诺发表了《树上的男爵》,在这部作品中,他反观了存在于战争中和战后意大利社会中有关启蒙、革命、万民拯救的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并存、此起彼伏的状况。这部作品代表着卡尔维诺政治观念的变化和转折。1957年以前,卡尔维诺是一个共产党人,但1957年,他脱离了意大利共产党。在这一段时间里,卡尔维诺发表了一系列认为政治应当和文学保持距离的论文,比如在1959年的一次发言中他说:“我们成长在那个悲剧的时代里,因此,我们急于为那个时代的命运写作是合情合理的。但对我们来说,文学不应当与政治混合,这个问题自始至终都是那么清楚。”卡尔维诺的观点与葛兰西的认为作家应与人民融为一体、做人民的教育者的观点很不相同,但是它代表着5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意大利知识分子的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卡尔维诺塑造树上的男爵的形象,在相当的程度上讲都可以看做是希望跳出政治漩涡、获得新的视角的隐喻。1959年,卡尔维诺发表《不存在的骑士》,其希望逃离黏稠的流体和模糊不清的气体、寻求简洁清晰的存在状态的愿望有增无减。这一切都可以算做是作家对战争年代的生活的评价和反思。

1965年,卡尔维诺发表《宇宙奇趣》,科学的因素开始出现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这与他以前的作品大不相同。从此以后,其他类型的科学化的理论流派比如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的影响开始大量地出现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卡尔维诺似乎是有意地用自己的创作来实践那些理论所阐述的观点,他又似乎是在善意地与这些理论做着某种无害的游戏,这些作品包括:《隐形的城市》(1972)《命运交叉的城堡》(1973)《假如冬夜,有一位旅人》(1979)。作为一名后现代小说家,这几部作品可以算做是后现代作品的突出代表。

完成于1984年的《帕洛马尔》是卡尔维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85年,卡尔维诺完成了讲演稿《诺顿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但作家没有来得及去美国朗读他的讲稿就逝世了,西方评论界认为:“卡尔维诺的逝世就像太阳的坠落。”

作为一名坚持写作的文学性的小说家,卡尔维诺很早就注意到了叙述者的声音和他的作品的关系。这个关系在处女作《蛛巢小径》中的体现,就是主人公对于游击队胜利以后的生活,仍旧是怀着忧伤的体验:他主动地将自己的生活和政治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这个距离是卡尔维诺将来的文学道路的暗示。在《被劈成两半的子爵》中,第一次出现了叙述者的声音。在这个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作品中,叙述者并不是作品的主人公,他是故事的旁观者: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

我就要跨进青春的门槛了,却还躲在森林里的大树脚下,给自己编故事。一根松针我可以想像成一个骑士、一个贵妇人、或者是一个小丑。我把他拿在眼前晃来晃去,心醉神迷的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被劈成两半的子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蔡国忠、吴正仪译。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青春的、感伤的叙述者的形象,听到了叙述者的声音;另外,当我们将目光投射在这个叙述者的形象时,并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只有一个叙述的视角。实际上,小说是在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和全知视角之间来回变换的。比如说,特里劳尼大夫离开时的情景“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对它的描述却同样精细。这一种明确叙述者和故事之间的虚构本质的写作观念,是后现代小说所选定的写作目标;这一种突出叙述者身份和声音的结构观念,是后现代小说家对小说本体的重新认识。这一点在《树上的男爵》中也有同样的表现,叙述者“我”是主人公柯希莫的弟弟,叙述者的有关小说本身的声音在小说的最后一章如期出现:“我把我的思想寄托在这本书中”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树上的男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页。蔡国忠、吴正仪译。与对小说的虚构本性相联系的,是下面的一段文字:

我写这本书时,时常搁笔,走到窗前。天上空荡荡的„„翁布罗萨不复存在了。凝视着空旷的天空,我不禁自问它是否确实存在过。那些密密层层错综复杂的枝叶、枝分叉、叶裂片,越分越细,无穷无尽,而天空只是一些不规则地闪现的碎片。这样的景象存在过,也许只是为了让我哥哥那银喉长尾山雀般轻盈的步子从那些枝叶上面走过。那是大自然的手笔,从一点开始不断添枝加叶,这同我让它一页页跑下去的墨水线一样充满了划叉、涂改、大块墨渍、污点、空白,有时候撒成浅淡的大颗粒,有时候聚集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小符号,细如微小的种籽,忽而画圈圈,忽而画分叉符,忽而把几个句子勾连在一个方框里,周围配上叶片似的或乌云似的墨迹,接着全部连接起来,然后又开始盘绕纠缠着往前跑、往前跑。纠结解开了,线拉直了,最后把理想、梦想挽成一串无意义的话语,这就算写完了。见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树上的男爵》,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297页。蔡国忠、吴正仪译。

这一段文字就是有关写作体验的写作,小说的虚构首先来自一些看似互不关联的细小的情景,如同树木的枝叶和叶脉,但到最后,小说的完成就是把整个树木的枝叶和叶脉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森林。树木作为宇宙存在的一部分,与小说写作构成了某种类似;而小说写作作为一种基于虚构的真实,它可以成功地借鉴宇宙自然的纹理„„

将叙述者的声音完整保留的写作方式延续了卡尔维诺整个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在他的被称为具有后现代特点的代表作中。在《隐形的城市》这一部“对《马可波罗游记》充满敬意的滑稽模仿作品”中,马可波罗就充当了对忽必烈汗的内部叙述者,也就是说,那些构成作品主体内容的对每一个城市的描述,就是马可波罗讲给忽必烈汗的故事(正体字部分,在目录上有附带结构代码的标题)。而在这些城市的群落中,按照一定的数字和主题的规律,穿插着一些忽必烈汗向马可波罗提问的段落,这些段落描述了作为听众和读者的忽必烈汗是什么样的人,他像大多数读者一样,有他自己喜欢的话题,比如,他惟一真正感兴趣的,就是“帝国”;也描述了作为讲述者和解答者的马可波罗是什么样的人,他作为商人和旅行家对于每一个城市的商业旅游性质的感受,与忽必烈汗作为帝国统治者的政治感受是一样的(这是斜体字的部分,在目录上用省略号表示)。这些斜体字的部分从篇幅上看,本来不是小说的主体部分,但是,正是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小说形式上的外部框架,作品对马可波罗和忽必烈汗的描写,构成了《隐形的城市》较为外部的形式和内容(斜体字部分);而马可波罗对忽必烈汗所讲的城市的故事的内容,则是较为内部的形式和内容(正体字部分)。这种结构也使得读者可以窥见卡尔维诺的小说写作的抱负,用叙述者的声音化解、削弱读者对主体篇幅的情节期待。

在后现代的小说家当中,卡尔维诺是十分热中于进行形式实验的。他早期作品,形式的独特性表现在小说所塑造的形象当中。比如《蛛巢小径》里的人物宾,就是一个虽然参加了反法西斯战斗、但却对政治的、群体的生活并不热中的少年,他所接近的,都是个体的人,或者是一个叫做“红狼”的少年,或者是一个长着“面包一样又厚又大的手”的被称为大叔的老游击队队员。这些游击队员生活的场景,“像童话中的大森林一样”。这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是与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很不相同的。当时的作家们都习惯于描写个体与群体融合的故事,但卡尔维诺却用突出表现个体性的作品在意大利文坛上独树一帜。

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卡尔维诺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善的梅达尔多子爵,恶的梅达尔多子爵,树上的柯希莫男爵,不存在的骑士阿季卢尔福,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古尔嘟噜,都是以视角的独特性而见长。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并以人物形象表达某种哲理,这是卡尔维诺早期小说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再加上前文写到的对叙述者的声音的自觉重视,这一切都孕育在将来的创作中,他对形式的探索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天地和更深的潜力。

写于1967年的《宇宙奇趣》为卡尔维诺赢得了国际声誉──他首次将科学因素引入小说创作。与此同时,形式的探索也令文坛耳目一新。因为这本书所收集的12个短篇小说,篇首都有一段有关宇宙演变的科学性的说明作为引子。而小说的正文则是与这一段宇宙演变的文字相应的故事。新奇和独创的原因是将引子作为虚构故事的引发。引发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正文和引子在对比之下所突出的小说蕴涵于虚构中的真实。从这一部作品开始,卡尔维诺将自己的生活场所搬到了巴黎,这是结构主义、叙事学以及解构主义等多种文艺思潮汇集碰撞的地方;从这一部作品开始,卡尔维诺将形式探索看成自己进行小说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

卡尔维诺不论做过多少次形式实验,他的作品都不能仅仅被看做形式,因为它们同时也是对人生的提问、对政治的提问和对哲学的提问。

在《被劈成两半的子爵》中,一个子爵被炮弹炸成了两半,坏的一半和好的一半,他们都有自己不同于一般人的行为方式和准则,其中坏的子爵说:

如果能够将一切东西都一劈为二的话,那么人人都可以摆脱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缚了。我原来是完整的。那时候,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是自然而混乱的,像空气一样简单。我以为什么都已看清,其实只看到皮毛而已。假如你将变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话„„你便会了解用整个头脑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东西。你虽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留下的一半却千倍地深刻和珍贵。你也将会愿意一切东西都如你所想像的那样变成半个,因为美好、智慧和正义只存在于被破坏之后。

《帕洛马尔》是卡尔维诺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的目的是试图回应“小说作为世界的地图和知性的地图的使命”。在现实主义的文学中,在认为文学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观点中,在那些认为文学是迷宫的文本实验的风气中,卡尔维诺致力于找到“最好的从迷宫中逃脱出去的办法”。《帕洛马尔》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他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清晰度展示了“世界是一种景观而人是一种从属”的宇宙关系。

帕洛马尔是后现代小说中最神奇、最具有想像力的人物形象之一。每当帕洛马尔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不管他遇到的是一道海浪、一只壁虎还是一群飞鸟,帕洛马尔都会运用卡尔维诺称之为“现象学研究”的方法来接近世界。1983年,卡尔维诺在纽约人文学院做过一个报告,他说,“在我们的世纪,有一种重要的国际文化思潮,在哲学上可以称之为现象学,在文学上叫做陌生化,使用这两种认识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突破语言和概念的障碍,使得作品中的世界,就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样”。卡尔维诺声称他已经在《帕洛马尔》中使用了现象学的方法:“在这一部书的每一个故事中,人物只是根据他所看到的事物来进行思考,而对于来自其他渠道的自己的想法,他都一概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当围绕着认知之本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帕洛马尔试图使用与现象学相关的文学的方法关注世界。这个方法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谓的可以让文学获得文学性、消除自动化感受的陌生化的手法,因为这样的手法可以获得现象学哲学所期望的让人们与世界发生“活生生的连接和接触”。卡尔维诺说,让世界好比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什克洛夫斯基则说,文学的陌生化就是“让石头石头起来”,“让事物作为视像而不是认识体现出来”,“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延”。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这种陌生化的经典观念与现象学的哲学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帕洛马尔》中有一节是“乌龟交媾”。当帕洛马尔看到公龟向母龟身上爬的动作显得十分困难,他们交媾的动作也十分困难时,这一切在卡尔维诺的笔下都被陌生化了:

公龟的个头虽小,但很活跃,或者说很年轻。他多次试图爬到母龟的背上去,但由于母龟的背甲呈倾斜状,它每次都滑了下来„„现在它似乎找对了位置,有节奏地用力挤压母龟;他每用力一下就大声地喘一口气。母龟的前肢向前平伸,紧紧地贴着地面,因此它的后部便向上翘起。公龟张着嘴,伸着脖子两个前爪在母龟的背甲上乱抓。龟甲带来的问题是无法抓握,而乌龟的脚爪又不能抓握。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

在下文,卡尔维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人的外表长的不是皮而是甲或者鳞,那么爱是什么感觉呢?”在《帕洛马尔》中,还有一节是“看壁虎”,作者写到:“壁虎的足简直跟人的手一样,有柔软的手指和指节肚儿。它的脚趾按在玻璃上,吸盘就能牢牢地吸住。那叉开的五个脚趾像幼童画的花瓣;行走时脚趾收拢来像没有全开的花朵。”见卡尔维诺《帕洛马尔》,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萧天佑译。

我们看到,通过帕洛马尔的视像,我们获得了对“习见的事物的不平常的感受”。这只是一个方面,关于人对小动物的观察;另一方面,由于卡尔维诺在对这两种动物的某一部分的特点进行描述的时候,他都是与人的经验进行对比的,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获得陌生化体验的,不仅仅是对动物的认识,而更有人对自身的陌生化体验,本来十分自动化的人对于皮肤的经验、对于爱的经验、对于儿童所画的花朵的经验,经过与动物的相类比,反而被重新认识了。

实际上,陌生化的手法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俯拾皆是,他对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不是突出文意的难解性,而是突出其清新和诗意的特征。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卡尔维诺在众多的后现代作家中,能够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在《宇宙奇趣》所包括的12个短篇小说里面,每一篇所设定的历史背景都是宇宙洪荒时期,人类似乎是第一次出现在世界上,作者满怀对世界和生活的热爱、欣喜以及对旧时代失去的忧伤,构造了一篇又一篇的奇美的作品。比如在第一篇《月亮的距离》中,他写到,当年月亮和地球的距离非常之近,以至于搭上梯子就可以爬上去。爬到月亮上面干什么呢?收集奶酪,因为那时候的月亮上面是布满了奶酪的;“我”的聋子表哥是刮奶酪的高手,他总是赤着脚,在满是奶酪的月亮表面跳来跳去。在这里,被陌生化的也不仅仅是我们所熟悉的月亮被想像成香甜的月亮,被陌生化的还有人对于自己的脚的体验:人的习以为常的穿在鞋里的脚不仅可以体验到痒的、滑的感觉,而且还可以体验到香甜的味道。这样的奇思妙想,似乎只有卡尔维诺才能够带给读者。

(节选自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斯特林堡与表现主义戏剧

吕长发1936年,瑞典学院的评奖委员和院士们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著名的美国现代剧作家、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人物尤金·奥尼尔。奥尼尔在他的“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成就,并且充分肯定了斯特林堡对他的创作的影响。他说:“我的工作受惠于一切现代戏剧家中最伟大的天才──你们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当我在1913年到1914年冬季前着手写作时,首先是读了他的剧本,才使我明确什么是现代戏剧,并激起我本人为剧院写作的欲望。如果我的工作中有什么持久的价值,那是归于他的原初推动,从那时以来所有这些年中,这一推动始终激励着我;也就是说,那是归因于我当时受到启发而树立的雄心,要尽我的能力所及,并怀抱同样纯正的目的,遵循这位天才大师的足迹前进。”“我的创作受到斯特林堡的影响,那种影响清晰地贯穿我的不少剧本。”奥尼尔对于斯特林堡有着无限的尊重。他说“他对于我,就像是尼采对于他,始终保持大师的地位。”在结束他的“受奖演说”时,他深情地说:“我骄傲地猜想:或许,他的幽魂在沉思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露出略微满意的微笑,感到这位门徒多少还配得上他的导师。”奥尼尔的话清楚地表明了斯特林堡对于表现主义戏剧创作的影响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是他把戏剧创作中的自然主义与自己心目中的心理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戏剧领域内开拓了一种新的即表现主义的运动。

斯特林堡于1849年1月22日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名破了产的贵族成员,后来作了轮船代理商。他的母亲曾经是一个女侍者。幼年的他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护,思想情绪上的不安全感、贫困和祖母的宗教狂热给他的童年涂上了浓浓的阴影,他一直把自己看做命运、环境和传统的悲惨的牺牲品。他断断续续地到大学读书,开始时准备做一名牧师,后又准备行医,但从没有拿到什么学位。为了生计,他在斯德哥尔摩当了一名记者,还当过教师、演员,干过其他一些工作,而这些工作又几乎总是让他一个一个地丢掉了。这期间,由于受到莎士比亚戏剧和易卜生的《布兰德》的影响,他创作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乌拉甫神父》(1872),但却遭到了皇家剧院的拒绝。这就加深了他的悲观主义,也使他对于官僚制度和传统更加鄙视。他对于社会和周围的人们所持的“异议”后来成了他文学作品的最显著的特征。

1874年斯特林堡成了皇家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次年,他遇到了一名卫队军官的不幸的妻子,两年后二人结了婚。开始夫妻感情颇深。婚姻刺激了他的写作的灵感,1879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红房子》。这是一部描写斯德哥尔摩社会陋习和欺诈的讽刺小说。这在瑞典的小说中还是新的东西,于是他成了全国知名的作家。斯特林堡有更多的剧作问世。1881年出版的《幸运的彼得漫游记》充满了对于现代社会的辛辣的讽刺和批判。1883年,他和家人离开斯德哥尔摩。在此后的六年间,他走遍了欧洲大陆,居无定所。这时他的精神已经濒临完全崩溃的边缘,然而他却写出了大量的剧本、小说和故事。1884年,他的故事集的第一卷出版,但他却因故事中言词的亵渎而受到起诉。他虽然被宣判无罪,但是这件案子影响了他的大脑。他甚至想像自己受到了妻子的迫害。

斯特林堡于1889年回到瑞典,接下来的年月他的生活是孤独而不幸的。这时他已经成为现代瑞典的代言人,以一位知名的作家而受到尊敬,但他却因嗜酒而找不到一份固定的工作。他的婚姻也成了一场灾难。他与妻子在1891年离婚,他失去了对自己四个孩子的监护权,这使他尤其忧伤。1892年他再次出国,去了柏林。第二年与一位年轻的奥地利记者结婚,后来二人于1895年在巴黎分手。这一时期他感情上和身体上都受到很大的压力。思想上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了他宗教信仰的改变,他的自传《地狱》(1897)描写了这种精神危机。他把相当多的时间花费在炼丹实验和神智学的研究上。后来他又回到瑞典,1901年与一位年轻的挪威女演员结婚。1904年他们离了婚,他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他失去的第五个孩子。然而这最后一次被斯特林堡称之为“冬天里的春天”的婚姻激励他创作了《死的舞蹈》(1901)和《梦中游戏》(1902)以及被视为他的代表剧作的《鬼魂奏鸣曲》。1909年,他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剧本。1912年5月14日斯特林堡在斯德哥尔摩逝世。

斯特林堡是一位多产作家,著有62个剧本、60余种小说,还有散文和诗词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早期的作品表达了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强有力的批判,他本人便是这种颓废的社会的受害者。他反对宗教狂热和君主专制,无情地揭露官吏的腐败无能和营私舞弊以及资产阶级报刊的趋炎附势。他的这一时期的作品,如《乌拉甫神父》《红房子》和《新王国》(1882)等都是暴露社会弊端、反抗社会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

斯特林堡以一个自然主义者的眼光认识世界。在他的剧作《朱莉娅小姐》(1888)的序言中,他写道,他所看到的“生活景象”是“这么残暴凶狠,这么令人愤慨厌恶,这么冷漠无情”。剧中一位出身贵族家庭的姑娘抵御不住管家吉恩的诱惑,最后因羞耻用那管家的剃刀自杀。斯特林堡的不少剧作描写男女两性之间的冲突,他对于女人的怨恨可能源于他对母亲的态度。他感到父亲和一位身份低下的女子结了婚,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女仆之子”,而这正是他1887年写的最为有名的自传体小说的名字。他的不幸的婚姻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两性之间的矛盾在他的剧本中表现得更加深刻。在《父亲》(1887)一剧中,两性处于交战状态。女人被描写为一种邪恶的生灵。她利用女人本身的脆弱、她的孩子、她的女子的身份,总之女人所有的一切来奴役她的丈夫──那自然与生理方面的强者。爱情是一个陷阱,男人坠入其中并被毁灭掉。男人有抱负,心地又善良。女人无情无义、生性狡猾。丈夫永远都在努力挣扎以逃脱妻子布下的罗网,但最后总要被捉住,强迫套上疯人穿的束缚住手脚的衣服被拖走。然而在另一剧作《死的舞蹈》中,丈夫又被描写得比妻子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剧中表现的苦难和恐怖基于斯特林堡本身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我的童年起,生活就这么地让人感到很不相容,与期望的如此相反,又是这么的残酷。人们是这么残忍,我也就变残忍了。”

斯特林堡受到尼采的深刻影响,蔑视与否定一切传统的道德观念。他又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他大胆地进行戏剧革新,把自然主义的戏剧技巧与心理分析结合在一起。人物对话自然朴实,不加雕琢修饰。舞台布景简单明了,道具富于象征意义。基于对自己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过去自我中心的生活的悔悟,斯特林堡于1898至1904年间完成了他的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作家本人以“陌生人”的身份在剧中出现。这是一位寻求精神平静的流浪者,他象征性地重温他过去的生活,这样也就从昔日的恐怖中摆脱出来。流浪者最终与另一个人物──与他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妻子相像的“女士”一起找到了精神的平静。整个剧作使人联想起精神分析学来。斯特林堡经常用许多人物的声音讲话:他既是主角又是观众。他同时作为陌生人、作家、乞丐和疯汉出现,而这些正是与他极相似的人物。这样斯特林堡首次运用精神分析把梦幻搬上舞台。整个剧本由主角的独白和梦幻组成,时间、空间、梦境与现实交错混合在一起,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表达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特别是他对于婚姻的恐惧感和对于妇女的偏见。三部曲中戏剧技巧的运用对于表现主义戏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梦中游戏》一剧,正如斯特林堡在该剧的前言中所说可以说是《到大马士革去》的续作。剧本讲的是天帝的女儿降临人间,目的是要访查人世间的苦难。她目睹了军人、律师、矿工和看门人受的贫困的煎熬,看到百万富豪也有着个人的悲剧。接着故事围绕着一扇上了锁的门的秘密展开。恍惚迷离的场景中,剧中的主角,一位年轻的军官在门外等待着。他等呀等呀,等待着想像中的姑娘,自己的未婚妻去举行婚礼,心里对那一直锁着的门里面的东西感到怀疑。而结果呢却令人失望:门后什么也没有,房子里空荡荡的。斯特林堡在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像剧中的那位军官那样靠着锁匠的帮助硬打开通向生活的大门,他就会失望,理想也就会破灭。作家的态度是让生活像五彩斑斓的梦境一样过去,可以观看它,但不要做出任何评价。每一场恶梦都会带来一次新的醒悟,带来同生活的新的和解,这正像所有的痛苦和绝望一样。不管痛苦和绝望多么的强烈,总会被一线光亮所解除。剧中发生的一切完全超出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充满了梦一般的气氛,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也是超现实主义的。

斯特林堡1907年创作的《鬼魂奏鸣曲》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剧本的情节结构是离奇而荒诞的。老人亨梅尔见到一名大学生,他是已故批发商阿肯霍斯的儿子。这位大学生因为在一所倒塌的房子里救出了一个孩子而出了名。亨梅尔劝诱他通过婚姻把上校的财产弄到手,而上校的女儿正是亨梅尔和上校夫人的私生女。上校的夫人阿美利亚已经成了疯子,像一具木乃伊一样,在一间房子里整整坐了四十年,客厅里的一座大理石雕像是她少妇时的形象。老人到上校家去参加一场叫做“鬼宴”的社交晚会,遇到了上校夫人即他早年的情妇。接着剧本通过老人亨梅尔和木乃伊的对话把剧中人物几十年间的恩恩怨怨展现给观众。原来老人在经济上已经把上校控制在手,他上门去是为了要挟他,夺走他的全部财产。这时木乃伊揭露了老人的卑鄙行径,述说老人如何劫走了他们的全部灵魂,又如何凭借花言巧语占有了她的一片真情。她还讲了老人如何劫走大学生的灵魂,谎说大学生的爸爸那批发商欠了他一笔债,实际上他一个钱也不欠亨梅尔。大学生向姑娘诉说自己对爱情和美德的追求与向往,可是又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因为说了真话被关进疯人院悲惨死去的情景。他说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疯人院,是妓院,是停尸场。姑娘听了这番话后也死去了。《鬼魂奏鸣曲》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尔虞我诈,充满了罪恶和苦难的现实,指出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感到迷惘和痛苦,人只有死亡才能逃脱苦难。剧中死尸、鬼魂和人一起登场,舞台形象离奇,借助象征、梦幻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深刻地传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斯特林堡的戏剧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在灵魂,努力表现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和直觉性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西方社会中人的恐惧感和孤独感。他的剧本运用独白、旁白、梦幻等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使“内心外化”,这成了尤金·奥尼尔及其他剧作家效法的榜样。

表现主义运动于20世纪初发端于德国,20年代和30年代作为文学流派盛行于欧美各国。斯特林堡勇于进行创作实验,他的剧本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又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他的创作实践对于表现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以表现主义戏剧的开创人物而永远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节选自《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下载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国小说选修二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选修小说鉴赏第二单元教案

    选修《中国小说鉴赏》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

    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6单元半张纸

    [语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②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

    高三小说阅读·外国小说选修读本《在桥边》伯尔(德国)

    高三小说阅读·外国小说选修读本 在 桥 边 伯尔(德国) 他们替我缝补了腿,给我一个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他们以用数字来表明他们的精明能干为乐事,一些毫......

    外国小说欣赏1—4单元[合集5篇]

    《外国小说欣赏》第1—4单元检测题一、(1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的一项 A.踯躅(zhú)牡牛(dù)颠踬 (zhì) ...卷帙浩繁(zhì). B.创伤 (chuāng)倾圮(pǐ......

    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学案5则范文

    《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 第一课时炮兽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小说艺术特色,领会作品......

    《外国小说欣赏》检测

    《外国小说欣赏》过关检测一、给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82分)1、箭镞鸟窠怂恿桅杆2、纤维挣断禀赋 千刀万剐3、褥子痉挛颠踬 甘霖4、静谧惬意 寒意料峭馥郁5、犄角合不拢黑......

    《外国小说欣赏》说课稿

    1.《桥边的老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001号考生,请多多关照。 我今天要说课的题目是《桥边的老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这......

    选修二第六单元临时约法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 学案:历史 期数:第22期 时间:2013年5月14日 教师寄语:不要为旧的悲伤,浪费新的眼泪.编写:雷院欣 同智强领导审核:班级:组名:姓名:第三单元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