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

时间:2019-05-15 07:4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

第一篇:“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

“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

国内外教育学家及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做中学”的意义,从杜威,到陶行知,到各学科普通教师。本文将从内涵、背景与目标、理论基础、实施方式等方面,对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与杜威“从做中学”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主张进行比较,以求对当前“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内涵的比较

这里的内涵具体指“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教”、“学”、“做”的关系。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内涵

杜威的“从做中学”不完全针对科学教学,而是“涉及一切活动,它包括使用中介的材料、用具以及使用各种有意识地用以获得结果的各种技巧。它涉及各种用工具和材料去进行的表现和建造,一切形式的艺术活动和手工活动……还包括要动手的科学研究,对研究材料的搜集、对器具的管理、工作进行中和记录实验情况所需的活动程序。”由此可见,杜威的“做”至少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动和科学探究三方面,而且,他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视手工活动。

杜威非常重视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他认为“在时间先后和重要程度上,把科学作为方法的看法优于把科学作为事实材料的看法”,把科学方法作为“做”的依据和程序,具体分成五个基本阶段: 1.出现一个问题情境;2.将起初的疑难明确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3.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猜想;4.判断各种假设的含义和结果,从中选择最可能解决问题的假设;5.投入解决问题,证明假设。

杜威特别强调学生的本能和兴趣,他认为,“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所以,杜威建议取消讲授,主要采用答疑和活动作业。他认为“教师有权为教师,正是因为他最懂得儿童的需要和可能,从而能够计划他们的工作。”

(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也不是专门针对科学教学。他更强调做生活中的事,做社会中的事。例如,陶行知大胆地组织晓庄师范师生参与中国科学社在南京附近进行的科学调查研究活动,开展了晓庄地质、晓庄昆虫、晓庄野兽、晓庄鸟雀、晓庄农产、晓庄草药及生物分布情况等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陶行知还率先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教育领域,他在重庆育才学校开设了《科学方法》课。其中既包括学习的方法,科研的方法,探讨创造的方法,还有科学的发明创造过程中的思想和心理素质的训练。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他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充满着辩证统一思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做”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良性的运作,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陶先生还鼓励教师的创造性,认为:“倘使不照书本上所说而能独出心裁地指导小朋友在做上追求真知,那就格外的好了。”

(三)当代“做中学”的具体内涵

与前两者不同,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明确针对科学教育而言,“做”和“学”特指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学习。通常是通过学生提问或通过教师提出一个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全部感官“摸、尝、看、闻、听”,引领着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探究中逐步构架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做”的过程比杜威和陶行知“做”的过程更明确和精致。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为儿童创设一种情境,使儿童能在这种情境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当问题提出来以后,教师是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帮助孩子构建新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是儿童探究过程的合作者、联络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引领者,而不是控制者、策划者和主导者。

二、背景与目标的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背景与目标

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由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工业强国,社会需要大批既有科学知识又能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人。但美国当时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承袭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老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所以杜威致力于通过“从做中学”培养面向不断变化社会的实用人才。在他看来,儿童通过自己的做,既学会了如何做,也增强了信心,又培养了社会精神,从而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就会无所畏惧。

(二)“教学做合一”的背景与目标

陶行知生活在旧中国动荡的年代,长期的军阀混战、外寇入侵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社会不仅需要科学技术人才,也需要广大民众对科学的了解;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唤起民众的社会责任感。而这时的中国还延续着封建社会的教育传统,死读书、读死书,即使在科学课程中,也仍旧按读经书的方法。曾在美国师从杜威的陶行知回国后,面对当时国内教育的现状和弊端,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希望通过教育改革为新中国培养科学人才,普及科学,创造富强的社会。

(三)当代“做中学”的背景与目标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长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传授轻学生探究,重实用价值轻科学精神教育等问题。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开始全面启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改革经验,加强儿童科学教育,改变传统的“说科学、听科学”方式,实施“做中学”,是科学教育改革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共同诉求。它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期望从科学教育改革入手,探索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三、理论基础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基础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感官被动获得的一些散乱的感觉印象,而是指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杜威把教育看成是“经验的改造和重新组织”,教学就是通过儿童主动活动去检验一切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社会观方面,杜威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庸俗进化论。在他看来,人在不安定的世界能延续下来不是靠所谓的“真理”,而是靠不断改造的经验,或者从根本上说是凭借经验中所具有的反省思维即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的养成需要不断地行动,不断地进行实验和探索。本能论心理学是杜威教育思想的又一理论基础。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满足自己需要。教育就是要把儿童的“天赋资源”挖掘出来。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他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体系。

(二)“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曾师从于杜威,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他并不同意杜威的唯心主义观点。他潜心研究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阳明学说”,并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他批评杜威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过分注重学生天性。他把杜威理论翻转了一半,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

(三)当代“做中学”理论基础

与前两者不同,“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科学家主导的。无论是“Hands-on”的发起人、美国的科学能力建设委员会主席勒德曼博士,“LaMain a La Pate(LMLAP)”的领导者、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萨帕克教授,还是中国“做中学”项目的倡导者和积极推进者韦钰院士,他们都是关心教育的科学家。他们更具有对现代科学教育的理解,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过程深刻的把握。

“做中学”理论基础除了传统教育学理论,还吸收了建构主义理论,以及以概念转化等内容为中心的现代学习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之前的科学探究主要强调的是探究过程,后来虽受到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影响,重视科学概念的建立,但也仅仅认为儿童科学概念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的影响,强调的是“发现”。“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则强调科学探究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建构过程,既强调过程也强调内容,既强调在探究的过程中要“动手”,更强调要“动脑”,在探究中完成概念的形成或转化。就像韦钰提出的“要围绕科学概念来组织科学教育”,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探究式科学教育的效率明显提高了。

脑科学与学习科学的结合是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脑成像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更精细地研究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过程,甚至可以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科学概念过程的脑图像,这就使我们对儿童科学概念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科学教学。

四、实施方式比较

(一)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杜威曾创办实验学校来试验他的教育主张,其中最著名的是在1896-1903年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这是构成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据说,“实验学校儿童中途退学极少,毕业后升入州立大学、工业专门学校或商业专科者占该校几年来毕业生人数的三分之一”。但后来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被改为仅供学生试教的实习学校,改革实验被迫停止。

(二)“教学做合一”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陶行知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也先后在南京晓庄师范、上海“自然学园”、重庆育才学校等地从事科学教育实践。与杜威不同的是,陶行知十分重视教师培养。

(三)当代“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施方式

当前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有组织的,具有明确的教育理念、目标和准则,追求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一套合理的现代化运作模式。重视师资培养和案例开发与改进的互动,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对儿童学习特点和“做中学”科学教育原则的理解,通过教师参与进行案例设计和实践改进,并借助于科学工作者和教育研究人员,逐步开发出一批优秀的“做中学”案例。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杜威、陶行知的教育主张与今日科学教育界正在实施的“做中学”有相通之处和内在联系:它们都是针对社会和教育现实中的弊端发起的一种教学改革活动;都是在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基础上倡导的强调动手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都倡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性,注重科学方法学习;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了教学试验,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当代“做中学”绝不是杜威或者陶行知思想的简单继承和翻版,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背景、目标、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

杜威的“从做中学”把儿童的主动性理想化,忽视了教师指导和系统知识传授,正如有的学者评论,杜威“从做中学”这一理论表面上保护儿童“个人的主动性”,实质上使他们在其所经历的有限的、自发的经验过程中,顺便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和科学知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加强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对杜威“从做中学”的校正和本土化,但由于当时社会原因,也由于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方法和一套推广的措施和支持系统,最终没能真正改变中国科学教育的状况。

而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基于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由政府支持的国家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案例式的推进、基于“做中学”实践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多方参与和社会共建的整合、基于网络支持的国际合作等都使得“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得以稳定和迅速发展。

“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培养儿童的探究能力,为今后初中、高中实施以探究学习为主的科学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而且,这种探究学习方式会深深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在学校乃至社会形成“爱科学、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文化氛围。它必将对健全、完善我国科学教育体系,发展、丰富科学教育理论,提高科学教育质量,推进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具有深远影响

第二篇:“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

做中学

[摘要]“做中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作为儿童科学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精神。“做中学”的教学流程有其鲜明的特色和基本模式。历经三年的“做中学”研究成果表明:“做中学”不仅能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

[关键词]做中学;科学教育;素质教育;科学启蒙教育

[作者简介] 赖小林,广东汕头大学副教授;丁振源,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广东汕头

515031)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受到的挑战不仅来自互联网,而且还来自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的革新上。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精神,即用科学的观点看待世界、生活。考察国外科学教育的研究与改革,强调以亲自动手,即以学生“做中学”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都被列为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美国的“hands on”(动手做)和法国的“LAMAP”(la main a la pate,动手和面团)科学教育实验计划,已分别经历十七年和八年的研究摸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也得到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2004年初,IAP(国际科学联盟)发表关于在世界范围内共同推动儿童科学教育的联合声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也代表中国科学院在联合宣言匕签了字。全球12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科学家志愿者队伍也支持该项目。200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助理总干事Walter Erdelen提出:科学教育改革应该作为重要议题列入教科文组织的议程,应该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该计划,并着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教育改革。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科学技术教育大会上号召世界各国教育界、科技界和政策制定者共同为系统地改革儿童的科学和技术教育而努力。可见,“做中学”的再度兴起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科学家们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提出并亲自和教育界一起合作实践着这项改革。

我国的“做中学”项目是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花十年时间,反复观察了国外科学教育后,组织中国教育部、中国科协的教育家、科学家进行认真缜密论证后,于三年前开始实施的。这一项目已经在京、沪、宁、汕等地开始启动了实验研究。

“做中学”是一种主张儿童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科学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形式中,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动手做实验,并放开束缚,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去亲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他们运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记录、表达、交流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进行的“做中学”研究是一个以变革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而变革幼儿园和小学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将产生巨大的作用。现代人应具有解决新的、不熟悉的问题以及完成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的才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有良好组织的、灵活的和可存取的专业知识基础,包括事实、符号、定义、公式算法、概念和规则等,它构成了一个主体所掌握的内容。其二,有启发式策略,即寻求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策略(例如将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子目标来解决),这虽然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方法一定正确.但是引入了系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够增加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其三,有元认知的基础。一方面,它是指一个人对关于自身认知机能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它是指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自我调节的技能(如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计划和监控)。其四,有良好的情感状态,如信念、态度、行为等。这些均能反映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中所有情感性反应,以及情感涉及的程度,如对各种事物木然冷漠或敏感热情。通过少学多悟的“做中学”的学习体验过程,可以使儿童从小在以上诸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包括获得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这些将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做中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过程。通过“做中学”的教育形式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不仅具有自身的特色,也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目的和精神。

1.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每一个儿童,不论他是男孩还是女孩、有无残疾、家庭经济状况如何,不论他是什么民族、住在什么地区,都应平等地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我们尤其要关注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我们鼓励每一个儿童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2.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使它们得以保持和发展。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中学”的教育形式将为全面提高儿童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

3.教学案例来源于生活.从周围环境中取材。我们要关注和重视儿童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从儿童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事物.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依据国家制定的幼小科学教育目标,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在这种科学教育活动中,儿童得到的不是随意的、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掌握必要的科学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培养初步的科学人文素养。

4.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全过程,即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表述结论、交流质疑,以发展儿童初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儿童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儿童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为儿童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其亲历发现过程;指导儿童学会使用科学探究记录本。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发展其语文能力;引导儿童进行讨论、交流、质疑,发展其交往、表达和反思能力等方面。

6.采用激励性评价。我们要让每个儿童获得激励性评价,让其有成功的体验,借此提高自信心,进而促进儿童在原有水平上的新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儿童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还要关注儿童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等等。

7.科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科学教育。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已取得较大的成就,在公众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他们有科学实践的体验,通常有开拓精神和敏锐的眼光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家的参与将为科学教育的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工作者以其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学识与教育界人士携手合作,成为教育理念的变革、课程设计和评估,以及“做中学”实践活动全程的重要支撑力量。

8.充分动员社区和家庭的力量,支持“做中学”科学教育。各地现有的自然科学场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是科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我们提倡这些资源向儿童开放,为儿童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场所和设备支持。同时,也希望科研人员和大学生走进幼儿园、小学。与儿童一起开展探究活动,增强儿童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与此同时,家长也应成为儿童的科学探索与发现的支持者。他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时机与儿童分享探究活动的乐趣和科学发现的价值,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科学活动,形成家长、儿童、教师间良好的合作与支持关系。

9.通过现代化的互联网增进国内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教师、儿童以及有关人员提供科学教育信息、活动案例与相关资料。科学工作者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为一线教师、儿童、家长提供在线科学问题和教学方法咨询及专业支持,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开放性的互联网络结构。通过互联网,还能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国外科学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和新经验。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教育内容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在优化的教学流程中实现的。“做中学”的教学流程有其鲜明、科学、可操作的特色和基本模式,即:呈现问题——猜想假设(儿童假设问题解决方案或提出预设答案)——实验或收集证据验证自己的假设猜想(个人的、自己的猜想)——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结果(儿童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印证假设猜想是否成立,并且互相质疑、交流、讨论问题是否解决,实验在原来猜想猜测的基础上是否有新的发现,是否解决了其他问题等)——记录结果(儿童在“做中学”的体验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像科学家一样对探索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呈现问题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他们选择一个问题的切入点进行探索,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或通过设计情境引入,也可以由儿童自身提出。在这个环节中,儿童的认知误区、关注的问题、“习以为常”的科学现象及“意想不到的经历和经验”,都可以作为问题呈现出来。成为探究的主题内容。

假设猜想为儿童明确探究的方向。当儿童确定研究的问题时,在兴趣的驱使下,他们都会积极地根据问题进行自己的猜想、假设。在这个环节里,教师的指导不是要对儿童的猜想进行评判,重要的是要充分关注他们猜想背后的思想。如教师问“你是怎样想的?”.让儿童在说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解决的。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机会,一个经过梳理的思路,通过相互交流来完善猜想,为下一步的实验探索引入一个确定的方向。儿童的猜想设定,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有时这种错误非常顽固。这时,教师绝对不能用简单的指正方式直接告知其错误所在。“做中学”允许儿童犯错,通过儿童亲身在实验、证明、交流、质疑中用真实的事实来纠正已往的认知错误。在“做中学”中,教师不能对儿童的任何一个猜想假设做出好坏与否的评判,哪怕是一个最好的评论,这会引起其他儿童因此而失去信心,进而限制儿童思维活动的广度。

实验证明的过程是指儿童用设计的实验来证明自己原先的假设猜想。这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儿童需要有足够时间去发现事物真相、去修正错误的猜想,更需要机智的教师为他们事先“备课”,即对儿童可能的猜想、假设、实验做出判断,事先准备和提供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是儿童自行完成的,教师的介入是要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实验该怎样做,更不是教师已经设计好实验模式,让儿童机械模仿。教师的指导是适时、机智的提问,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儿童对问题的关注,提醒儿童遵循事先的假设进行验证。比如,“你是怎样想的”、“你怎样做给我看看”、“是这样的吗”等等。当出现问题时,教师还是用提问来帮助儿童发现问题所在,当发现有价值的思路时,教师仍用提问启发和鼓励儿童去深入探究。教师要理智地控制教学行为,当儿童有“闪光”的思想或错误的实验时,要平静地用提问方式引导,不能喜怒形于色。教师教育智慧彰显在此。儿童对实验结果看得重,特别是成败,因而在实验结束时,教师要尤其关注儿童对实验过程的感受。如果儿童的假设猜想被证实是错误时,教师要让儿童明白,实验失败同样会带来重要的收获。“做中学”的活动,需要关注的是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正是“做中学”要培养的科学素质。实验活动有个人和小组合作两种形式。由于时间和人数的制约,教师不可能一对一或参与每组全部验证过程,而是采用流动指导、兼顾全班,尽可能多地了解每组实验出现的问题。

交流讨论是为了提升科学学习质量。在“做中学”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儿童集中交流和讨论的环节,保证该环节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促进儿童问的合作与分享,并鼓励儿童大胆质疑。但当儿童讨论出现值得关注的想法或思路偏离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进来,将这些想法或问题列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将讨论引向深入。当儿童的语言不明确时,教师要对其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儿童间断地说明结论或观点时,教师要及时地引导他们用一句连贯的话来表述,提高规范性的语言水平。教师在活动中应教育儿童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习当自己受到他人发言的启发时懂得加以说明。

科学实验记录是对儿童科学能力、科学习惯历练的环节。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具体帮助和指导儿童学会将最关键的东西记录下来。“做中学”实验记录提倡个性化的记录方式。教师为儿童提供记录表应该让儿童把“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我的发现”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用红色、黄色、蓝色作为集体、小组、个人记录的区别。当儿童的记录图示不能完全说明意思时,教师可让他们在图旁作简要文字的补充说明。记录要伴随实验过程及时进行,但对年龄小的儿童且实验过程简单,变量易控制的实验,可以在完成实验后再记录。记录本记录着孩子思维过程,合理的记录方式可以帮助他们看到自己想法是怎样在变化,看到自己的成长,增强自信心。

“做中学”的教学流程各个环节与人的素质塑造过程关系密切、水乳相融。呈现问题可激发求知欲、培植兴趣;猜想假设可启迪想象,培养创造力;实验求证可培养追求真实、不畏挫折、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讨论质疑可发展语言、学会交往和反思,学会控制情绪;记录可培养个性化的书面符号表达能力等。

笔者从实验区三年来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践中感悟到,实施“做中学”的过程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1.必须让儿童在学科学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动脑,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从而发展儿童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科学教育内容方面,“做中学”关注的是儿童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如:“空气是物质吗”、“水怎样变成冰的”、“风从哪里来”、“声音的变化”、“食品与毒品”、“水与环境”、“病毒与艾滋病”、“地球与生命”、“动植物的生命现象”,等等。在选择实验材料方面也尽量选取儿童生活中易获得的、有教育价值的、环保可再生利用的物品,如废纸盒、废海绵、饮料瓶、吹风机、小器皿、气球、气筒、磁铁、沙子、种子、水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无论是在选题方面还是在实验操作材料选取方面都必须因地制宜,从本地教育和儿童发展现状出发,积极开展“做中学”活动。

3.在“做中学”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观念和角色行为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他应该是儿童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再简单地向儿童灌输和传递知识,给儿童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周围世界,独立寻找各种答案。教师要细心观察儿童的实际需要和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根据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设计出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儿童实验探索提供充分必备的实验材料。同时,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引导儿童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儿童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在活动中即便儿童的假设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必简单地急于纠正,而是通过机智的提问,启发和引导儿童自己通过再实验推翻错误的假设。让儿童在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守规则。

4.在“做中学”科学活动中,必须建立一支合作的志愿者队伍。新的教育理念提倡整合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做中学”遵循这种观念,注重建立一支有科学家、教育家、科技工作者、教研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等参与和组成的合作性志愿者队伍。该队伍对“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课题指导、操作实践、项目评估等工作。其中,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是该项目的主要科学支撑力量,教育家和教研工作者承担该项目的实施策划、指导和评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负责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人力物力的基本保障和服务,一线教师和家长直接参与实施儿童的“做中学”的具体活动,并收集整理研究实践过程中相关素材。

经历三年的“做中学”研究成果表明:这一科学教育模式,不仅能培养儿童尊重科学、崇尚实践、勇于探索、不怕挫折、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态度,还能培养儿童科学的求知欲、好奇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做中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美国科学促进协会.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2]赖小林,王陈.科学教育新举措

做中学[J].教育研究,2003.(增刊).v

第三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

教育理论课题结题证书

课题主持人:任锡兰

课题组成员:施武李云梅

主持人单位:河北省崇礼县第二中学

课题类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部教育理论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课题鉴定说明:

由河北省崇礼县第二中学任锡兰老师任主持人,施武、李云梅任课题组成员的“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课题,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文献检索、经验总结和比较分析,所提交的同名结题报告,经课题专家组组织评审,出具以下评审意见:

课题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从兴趣教学、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与创新,教学辅助读物对物理教学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分析总结。课题组的研究表明,物理课教学模式在注重教师素质提升、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课堂教学情境营造等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因素:(1)整合信息技术;(2)注重设趣激情、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3)创设问题情境;(4)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建构;(5)小组辩论与同伴学习;(6)教学读物等教学资源对教学和延伸学习的辅助。

上述结论的得出对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根据上述评审意见,对该课题予以结题,并出具上述课题鉴定意见。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

“教学读物对学习成就的影响与评价研究”课题组

二00八年七月二十日

第四篇: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摘要:教育理论应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方向的指导,在面向国际化的同时,反观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突出基于中国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特色教育,以民族本土化教育的文化核心竞争力不遗余力地发展各民族高等教育。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着手,探析高等教育及其教育理论的民族本土化的必要性,同时亦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指出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路径

面对席卷世界的民族化大潮的来袭,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发展的冲突与融合与之俱来。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发展路径面临莫大的机遇与挑战,值此高等教育的分野与两难选择之际,以更富人文性的本土情怀关注民族本土化教育,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汲取新知,并使之最终转化为民族本土化教育成果,这是每一位肩负民族教育使命的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推卸之责。深入梳理民族本土化历史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教育是任何一个民族存亡续绝的关键所在,失去高等教育的民族迟早会成为世界其他民族的实际意义上的附庸,目前,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民族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困境及思考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对任何国家民族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环节,现代人类文明所必需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透过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主导之下创造出来的,没有高等教育为其培养人才的民族将会在未来失去一切。审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程度之低却令人堪忧,几乎所有高等教育不仅其人才培养模式几近相同,而且其民族的本土化缺失亦十分雷同。首先,所有高等教育均忽略了民族本土化问题,过度追求高等教育的一致性,反而使得民族区域内部本应固有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其次,民族区域的民族特色既是民族赖以发展与维系的纽带,更是以民族区域内部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所需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所有民族的高等教育都应拥有其自身所独具的特质,且与本民族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点相契合,照搬照抄的教育理论及方法绝对不是最适宜的,我国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中真正能够做到民族本土化的教育理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理论与经验都是从苏联与欧美等国借鉴而来,这些理论与经验同我国的民族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我国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就其发展现状来看,既缺乏真正的民族本土化特质,又缺乏较好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困境

在梳理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事实就是高等教育课程的本土化落地生根的发展困境,无论是引进式发展还是借鉴式创新都必须回归到民族本土化内核,并将其内化为能够与民族本土化相同频率的文化,民族的固有文化是在长期特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发展而来的,每一种文化,不仅是民族生存的源泉,而且更是民族发展的智慧源泉。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过大的落差,因此,首先,必然会在发展的初期陷于如何完成文化差异的对接困境;其次,目前绝大多数高等院校中所教授的敷衍式的象征性的民族教育亦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拉向了边缘化的困境;另外,泛文化准文化等国际文化的的文化杂化的泛滥趋势更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带来了日渐非本土化的困境。从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引领文化制高点的高等教育更应是与国家民族联系密切的亲本土化的,而这一点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并不冲突,在多元化高等教育中适当添加民族本土化成分更能够促进并突显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一体化进程。民族主义与民族性的方法论及其处理社会关系的原则都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法宝,这些基于民族宝贵遗产的智慧源泉的背后是历经数千年的民族文化的积淀。高等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的国际化同化,以及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内化,最终都必然会汇流成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思考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既是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强而有力的支撑,又是发扬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保证,更将是引领民族区域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民族区域过多地关注并倾向于全球化,往往会迷失其民族化意识,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当然,民族本土化本身并不排斥全球化、国际化,更不排斥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但是民族本土化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是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以考量的一个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存在着传统与现实、扬弃与创新、本土与域外、理论与实践等诸多方面的必然冲突,从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现实显而易见地与民族教育传统存在着理念与理论上的冲突;从民族发展的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亦存在着必然的扬弃与创新的问题;从教育的地域视角来看,民族本土化多元高等教育与一体化教育之间存在着本土教育与一体化教育的冲突;而从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的本土化实际落实来看,还存在着理论建构与教育实践的冲突。[1]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的发展还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们认真衡量并找出本民族教育与其他民族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异点与共同点,从差异点中找到高等教育的差距,从共同点中找到高等教育融入民族本土化的着力点。

二、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意义

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现状与困境思考为学界带来了一个热议的民族本土化发展话题,这一话题虽然与民族文化本位无关,亦与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无关,但是却与民族文化意识息息相关,同时,亦与民族文化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这就不由得不引发民族区域对民族文化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的深刻思考,民族文化的拓展对民族区域而言具有更加广泛与深远的积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区域的立域之本,失去了民族本土化特质,民族区域必将不断疏离于其民族性,由名存实亡而最终逐渐消亡。由此可见,不断增强民族本土化特征,增强民族区域优势,已经成为各民族尽皆知而不宣的立域之本。诚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多元化交相激荡的现代社会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一体化显然是更为时髦的课题,但是,作为民族区域,加强误区域内部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与紧迫的议题。民族之间的以经济文化为纽带的快速渗透,已经达到了以往人类社会所无法企及的空前高度,这就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区域化的民族本土化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促进民族发展的和谐化过程,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个国家多民族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过程。

(二)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必要性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构成三要素、教育价值观以及教育学假设等因素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最终都必须还原到民族区域中来方能完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从这些理论因素之中提取出既能够激发民族本土化的合理因素,并使其植根于民族本土化土壤之中才能得以真正焕发出高等教育的无穷力量。比如美国高等学府,在英国对美国进行殖民时期,英国在美国本土兴建了许多英式学院,其中的三所英式学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它们分别是哈佛、耶鲁与威廉玛丽学院,但是,令英国殖民者大惑不解的是,这三所学院直到殖民时期结束之后仍然名不见经传。虽然当时的英国殖民者亦为这些学院配置了优秀的教授,并且其课程依然保持着英式的传统殖民课程,直到18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针对高等教育大力进行民族本土化改革,此后其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才真正得以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正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赋予了美国这三所大学以鲜活的血液,使之得以发展成为今天举世瞩目的世界著名学府。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并未影响这三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国际化,反而是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以其民族本土化成就了这三所著名学府今天的国际化,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已经成为民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3]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探析

国家民族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更需要基于民族特质的多元化,而这与我国目前传统的一体化教育并不矛盾,且完全可以齐头并进。从复杂理论系统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本身就存在着民族自我禀赋的特质发扬,这对于民族本土教育而言是一个较大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加以深入研究与深入探析不仅对于更好地理解民族本土化教育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将高等教育更好地引入民族本土化意义非凡。[4]促进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理解民族教育本身的意义,同时更需要在思维上彻底转变对于民族教育的传统的肤浅认识与顽固意识。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应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对其加以把握,通过对民族本土化文化传承这一主线作为调动民族敏感性的基本要素,围绕这一主线,将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渐进式的民族本土化渗透,在此过程中,小而言之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可以从中最大限度地受益,大而言之则整个民族区域乃至高等教育领域也都将从中获益。

三、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教育理论发展路径

(一)高等教育民族人才培养的创新

纵观世界各个著名学府的成功模式,我们看到它们无不秉承着民族本土化的发展之路,同时,这些学府亦都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过程,但是,这些学府均能从国际化过程中以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脱颖而出。哈佛大学的前身就是剑桥学院,哈佛之所以能够从剑桥学院嬗变成现在世界屈指可数的顶级大学的决窍其实说来非常简单,那就从早期的模仿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从英式教育中“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之路。[5]高等教育民族人才的培养恰恰与这种发展思路吻合,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更加多样化,管理体制应更加规范化,生源应更加倾向于民族化,同时,应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教授,更加注重民族实用知识的拓展与创新。“学习、模仿、移植、培育、超越、创新”的民族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创新机制必将成为高等教育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的根基上,以民族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论、先进教育方式、先进教育理念汲取出来,使之成为可持续地浇灌民族本土化花朵的有源之水,同时,继续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基于教育理论的本土化传承与培养

高等教育不仅要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情怀,更要有一份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之下的本土情怀,只有拥有民族化的本土情怀,才能从民族利益出发以民族视野观照传承与培养问题。解决民族本土化传承首先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问题,在时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思想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将其引入高等教育之中并将其形成培养机制尚需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次,在空间上,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尚需经过一个由超越沙文主义达成以民族优势超越的过程。从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着手,在高等教育的传承与培养思路上,形成以民族化作为社区学院基座,以民族化进阶式高等教育为发展后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模式。同时,民族区域内部的高等学府中应针对民族本土化特质,为区域内部民族进行民族本土化方面的特别课程设置,使之成为既符合民族本土化发展又符合民族精神的多元化课程,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保有民族地方特色,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维系民族内部必要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民族本土化传承与培养的具体实施,可在民族区域的高等学府内开设数门与民族本土化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还应将越来越多的优秀课题转化为民族本土课程,在吸纳优秀教育成果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可传承的民族课程,以完善民族本土化的培养过程。

(三)基于教育理论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展望

纵观美国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看到其虽然沿袭了英式教育的良好传统却在民族本土化方面不断地进行了完善与改进,其虽然效仿了德式教育的先进模式,却又对其进行了民族本土化方面的不断调试与改良,进而以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避免民族本土高等教育的边缘化问题。其实,推而广之,狭义的民族本土化如果善加利用、善加弘扬,也可以像美国各大学一样,快速发展成为广义上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本土化教育的骄傲。由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特殊性进而到关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民族围绕其民族本土化发展的同时,更应与汉民族以及其他各族同胞一道,在教育理论的支撑之下,竞相为民族本土化高等教育发展做出贡献,无形之中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6]。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从其一开始就是一个面临选择的过程,这取决于各民族在所谓的“地球村”中的迷失程度,迷失愈深则愈难选择,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同化对文化与文明活动的影响由来已久,为民族本土化所带来的困境亦由来已久,惟有走出困境方能真正引领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结语

高等教育的民族本土化发展不仅仅只是单一民族的发展诉求,究其本原,其实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发展的普适化诉求,民族的长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懈创新是高等教育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本土化发展则是高等教育理论民族化创新的必经之途。高等教育理论不仅需要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中国特色”,而且更需要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民族特色”。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可以借鉴我国成功引进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理论的经验,更多地汲取国内外优秀高等教育成果,面向世界,立足本土,植根本土,深耕本土,以关注世界的视野关注本土化教育发展,让民族本土化教育与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同步。

参考文献:

[1]董云川,张建新.本土情怀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选择[J].教育与现代化,2004:51-56.[2]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41.[3]买琳燕.寻找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J].当代教育论坛,2014,(01):22-23.[4]于伟,秦玉友.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9,(06):9-10.[5]凡奇,孙守安.先进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16-17.[6]买琳燕.高职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辩证关系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17-19.

第五篇:领导力理论研究

关于领导力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引言

领导力在领导系统中是一个根本性、战略性的范畴,是领导者凭借其个人素质的综合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对特定个人或组织所产生的人格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保持组织卓越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今时代,领导力已经成为综合领导能力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之一。鉴于领导力对组织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各国研究者对于领导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多种领导力理论。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基本上从不同的领导力理论展开,第二部分介绍了中西领导力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介绍了不同领导力的提升方式。

二、不同的领导力理论

㈠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力

变革型领导力具有强适应性,高可塑性,强灵活性等特点,它能够使团队及企业在快速变化、具有高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更高效地生存与发展。虽然变革型一交易型领导力的研究已经开展了20多年。但在概念,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有待发展的窄间。杨凯,马剑虹对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力研究进行了归纳与评价。首先,杨凯,马剑虹对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力的概念及定义进行了阐述,杨凯,马剑虹认为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力并不属于领导行为理论,因为变革型领导力中最核心的一项—魅力领导,是很难用行为来描述的,很难通过培训来进行显著改善。变革型一交易型领导力是一种对于领导力的有效分类,它通过对领导的风格,上下级问的互动模式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它其实包括了以上三种理论的全部,与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或权变理论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杨凯,马剑虹从研究思路的角度总结以往领域的研究,认为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力研究可分为四类: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力的有效性比较,“输入—过程—输出”范式研究,领导—员工—任务情景匹配研究,变革型—交易型领导力的预

测因子研究。

变革型领导力的组成结构由Bass等人大量的定性分析(访谈)和定量分析(因素分析)而得出并制成“多因素领导力问卷”(MLQ)。它包含了变革型领导力和交易型领导力各个维度的评定项目。其中变革型领导力包含了以下4个维度,即模范影响、鼓舞动机、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力与团队绩效呈显著正相关(Howell 1993,Schaubroeck 2007,Dvir 2002),交易型领导力同样也被证明能够积极预测团队绩效(Kahai 2003L9』,Sosik 1997),甚至在一些苛刻的任务情景下也有相关研究证明了这些结果。

同时杨凯,马剑虹通过研究得出变革型领导力与交易型领导力都能够积极地预测团队任务绩效,消极领导力与任务绩效呈负相关,虽然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但研究结果的方向都支持了实验假设。

㈡愿景型领导理论

Bemais和Nanus总结出变革型组织中领导者常用的四种策略,与Bass的理论相比较,该理论的重点不在领导者对追随者的关怀与支持,而强调领导者本身如何在了解员工的前提下建立组织共同奋斗的愿景。因此被命名为愿景型领导理论。该理论阐释了愿景型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和重要特质,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他们所担当的“组织设计师”角色,指出领导者行为不仅旨在激发追随者动机。还出于构建组织文化目的。

Sashkin的愿景型领导理论最初建立在Bennis和Nanus研究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订、扩展,其研究成果反映在不同版本的测评工具“预导者行为问卷/ 愿景型领导者LBQ(Leadership Behavior Quesfiormair/The Visionary Leader)”和“领导概貌TLP(Vae Leadership Profite)”中。2003年版的愿景型领导理论详细论述了4种行为方式(交流、建构信任、关怀追随者和创造授权机会)、3种个性特征(自信,授权和有远见)和1个情境因素(组织文化)。

㈢安全领导力

杜学胜等人对企业安全领导力研究进行了总结。根据一般的领导概念,引申得到安全领导的概念,即安全领导(safety leadership)是某个人指引和影响其他个人或群体,在完成组织任务时,实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来讲,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是互为补充、不可缺少的。安全管理决定了企业安全

管理系统的实施和运行,而安全领导则决定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吴聪智认为安全领导力有3个组成要素,即安全指导、安全关心和安全控制,安全指导和安全关怀属于变革型领导力范畴,而安全控制则表现为交易型领导力的特征。安全指导是指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安全关怀是指领导者对下属的尊重和信任,而安全控制是指领导者制定安全规则、纠正违章行为以及注重安全绩效。

0’Dea和Flin认为安全领导有4个重要议题:1)能见度:领导者出现在工作场所及领导典范的可见程度,包括工作任务的参与,贯彻执行规则及公司安全政策,以及扮演安全角色楷模。2)关系:通过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员工的心声,采纳他们的建议,发展开放、坦诚及信赖的关系,随时保持门户开放的政策。3)员工参与:员工参与到安全计划和决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主权和责任。

4)主动管理:包括在安全事务方面采取行动,对意外事故采取适当的后续行动,获得员工及下属的支持,建议有效的对策及奖励系统,以及为事故报告建立开放的气氛。

㈣危机领导力

基于五个企业危机管理要素,刘崇瑞给出危机领导力的定义:危机领导力指企业领导者对危机事件能准确预见,通过对危机事件的全面深入的识别和了解提高企业的危机反应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尽快恢复,通过对危机事件的反思提高企业的危机学习能力最终使企业对危机有更强的免疫力的能力。

危机领导力包括五个要素:危机预见、危机识别、危机恢复、危机学习。危机预见可以使企业有充分的准备应对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小危机事件对企业的冲击。危机识别是危机反应的基础,只有对危机事件充分识别,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来控制和处理危机。危机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企业危机后恢复工作的效果和进度。危机学习统领整个企业危机管理的其他四个要素,通过危机学习,对企业 危机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企业的危机预见能力和危机识别能力,通过对整个危机事件处理过程的反思摸索经验,提高企业对危机的反应能力。这些要素及其关系就构成了危机领导力模型。

㈤无形领导力

在西方,“无形领导”一般包含共同的驱动目标、个体成员对目标的崇高信

仰和感情投人、汇聚集体力量的人力资源、超越个人利益的意愿等方面的含义。贺善侃从领导力的构成、本质和实施途径出发,在拓展“无形领导”含义的基础上,从“无形领导力”这一角度对领导力作出一些新的阐释。贺善侃认为无形领导力作为一种文化力,构成领导力的灵魂,决定着决策力和执行力;作为一种影响力,体现领导力的实质;作为一种领导魅力,实施领导力的有效通道。

二、中西领导力体系的关系

柏学翥认为中西领导力的关系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殊途同归”的关系,在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共通性,中西领导力理论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柏学翥指出中西领导力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它们不仅具有统一的物质基础(人脑机能),还有统一的内在理论基础(领导力要素关系)。同时,中西领导力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共通的普世价值。

中西文化与领导力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一阴一阳”对立的两个体系,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太极阴阳图。虽然二者逻辑起点不同,但追求共同的目标和共通的价值取向,可以说殊途同归。应该说,中西领导力都在各自的范畴中具有独立性,各自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又都具有片面性,不完整性。

三、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

㈠基于情商的领导力缔造

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只占20%,情商占80%(当然这个数据只是估计)。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仅靠职位权力去命令下属,而更应该靠“情商”、靠“价值观”去影响下属。林昭文,吴维库认为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基于情商的领导力缔造指出,领导行为的实质是影响追随者的情绪。如果在情商基础上采用领导行为,就可以有效地调动追随者的积极性。

㈡企业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于企业领导力的提升,胡继华,张再生总结出五个要素:实现领导者个人能力提升,为企业领导力提升打下基础;提升被领导者的素质和工作满意程度,实现企业领导力的提升;完善企业作业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为企业提升领导力提供保障;建立合适的领导力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为领导力提升指明方向#帮助领导者提升领导力;建设适用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领导力。

王东宇对于企业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制定与公司战略相一致的领导力发展规划,构建适合企业公司领导能力模式。构建适合公司自身的领导力开发模式,是公司领导力培育的基础和关键。不同的公司有其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战略,由此决定了其不同的领导能力模式。二是选择有效的领导力开发方式。建立领导力发展培训教育系统领导能力模式和领导发展规划的确定只。是领导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要真正落实领导能力发展规划还必须有效的领导力开发,通过企业自身的领导力发展的培训教育系统来实现和完成。三是造就学习型领导团队。培育高效领导团队决策力领导者个体必须融于领导者团队中,才能产生领导团队的合力。四是倡导全面领导力建设理念,实施全员领导力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凯,马剑虹.变革型和交易型领导力研究的归纳与评价.人类工效学,2010,16(1)

[2]杨凯,马剑虹.变革型领导力和交易型领导力:团队绩效的预测指标.心理学探新 2009,29

(5)

[3]文茂伟.当代英美组织领导力发展研究

[4]柏学翥.道中有术、术中有道:中西领导力殊途同归.理论探讨 2010,(6)

[5]林昭文,吴维库.基于情商的领导力缔造 学术论坛 2007(6)

[6]陈尤文 科学发展观与领导力变革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7)

[7]金建萍 领导力的当代发展及开发路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8]王通讯 领导力理论的创新性突破 理论研究 2008(8)

[9]杜学胜等 企业安全领导力研究进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20(2)

[10]胡继华,张再生 企业领导力提升与对策分析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23(3)

[11]王东宇 浅析企业领导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商场现代化 2008(19)

[12]刘崇瑞 危机领导力:内涵、要素和模型 中国商贸 2010(25)

[13]贺善侃 “无形领导力”:对领导力的一种新认识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8,37(4)

下载“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中学”教育理论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心得体会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缺乏关爱生命终极意义的教育,无疑只能让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层次。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

    亟待整合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论文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

    幼儿园做中学

    做中学科学 玩中学科学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做中学科学 玩中学科学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实践研究 一、科学教育生活化的研究背景 理念是行动的航标。新......

    杜威 做中学

    试评杜威的“从做中学” 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对世界各国的教育......

    社会理论研究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在建设学院领导下我很荣幸能够担任这个部门的成员,也很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我们也一定不会辜负学校对我们部门的信任。我作为这个新成立的部门成员我也很高兴现......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 1:基本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角度看,产业集聚是一种......

    ERP理论研究现状

    ERP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国内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市场由卖方主导转向向买方主导,企业的目标已由注重成本、产量控制转向注重质量、速度、创新、服务。顾......

    政协工作理论研究

    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材料 人民政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