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比较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然而,目前的网络教育发展极其缓慢,层次偏低。这种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极不平衡,使得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一下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使教育软件的研制和开发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有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善,而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却严重缺乏对诸如认知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究竟各自的优势何在,以及在网络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传统教学中的有效因素,如何才能继续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提高课件的整体教学效果才是网络教学课件开发的出路。因此,在我们对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中某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找出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开创网络认知和网络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一、网络教育中受者与施者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把教育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并成为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中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传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内容。这种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言传身教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教师依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而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教与学的关系,并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认清这种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有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活动;也有人认为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还有人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认为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此外,也有人把教学概括为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过程。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理论而来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都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而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者十分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网络教学中,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目前更注重“人际交互”;从过去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因此,目前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还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什么、怎么讲,都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所教授的这门课程的专家,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者、学习者。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起着组织、协调教学的作用,而且有时会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也会由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者变成协作者或专家。师生关系转变成为一种更为“平等”的关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建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积极探索。因为,课堂上能否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而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去调动。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我们也不能只是强调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如何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呢?
二、“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中的反映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教师填鸭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往往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信息量不仅有限,而且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从“怎样教”到“怎样学”的重心转移。如果在网络教学中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不仅做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就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教学过程也由师生之间的单向反馈变化到师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以至于多项反馈的结构。
然而,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进入教学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因此,它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又有其独特的规律。要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必须首先摸清这些规律,并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
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层次,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欠缺的知识,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学不再只是被动地灌输,而是提供较好的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探试。不同的学生将得到较好的区别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按自己的步伐,脚踏实地前进,而不至于因赶不上教学进度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缩短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进行深入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当然,这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意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缺乏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适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自己的知识积累。
(二)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要想学生学习到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网络教学在信息的表现方面具有较好的时空性,而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保证了信息范围的扩展功能和放大功能,因此网络教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历史跨度和空间范围,并可以采用图像、文字、图形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时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同时启动学习者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心态, 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提供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
从事复杂的学习任务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特征。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又会带动一些其它技能的学习。在任务型的学习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许多相关的知识和背景,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为所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广播式信息源。教师的任务已经由广播信息转变为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信息。因此,网络必须提供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应该优于一般教师的水平,因为在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可以集中所有优秀教师的智慧,使教学课件达到教师最好的水平。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
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应该提供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工具。这些学习工具大致可以分为获取信息的工具、保存信息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工具。例如,学生可以用浏览器来搜索信息,用Word或是NotePad来保存信息,用corpus、concordance、excel等来处理信息。
(六)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所谓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是通过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来完成各种教学功能。计算机提供信息-学生反应-计算机进行判别与处理。这种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知道自己做对多少,做错多少,以及为什么错等等,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速度及难易程度。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强制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同一模式及步调的严重缺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者精力集中持久、记忆力强,不易疲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际交流也是达到认知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讨论与协商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讨论和协商应该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
(七)营造一个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应该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教师不一定总是对的。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认知上的冲突,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他的错误所在,而不是证明他错了。创造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问题,其次要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创造意识的培养需要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网络化教育所涉及到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理论还很不完善,只有充分了解现代化网络教育的特征,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入手,继承和吸收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中的精髓,并在网络上加以实现,才能为网络教育和网络认知的研究摸索出一条道路。网络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的梦想。
第二篇:浅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对峙还是融合 Network-educati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郑世良 上海师范大学
Tel: 8610-64324022
E-mail:shiliang@pub.shut.edu.cn 不管我们怎样认为,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已经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优缺点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得到一个结论:网络教育同传统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向对方靠近并融合。关键词:网络教育
融合 引言
人类又一次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与人类以往任何一次在时间上的跨越不同的是,这次人类迈进的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是人类有生以来盛开的最美丽的文明之花,它使我们有理由假设:千百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中始终追寻的时空坐标的统一,追寻的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途径,正随着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缩小着人类活动的时间感和距离感。而对时空坐标的统一、对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追寻的每一次飞跃和质变,都迎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网络教育比传统教育的优越之处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计算机物理上互联,按照通讯协议互相通信,以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工具手段,网络传播具有容量大、速率快,更新频繁,交互性强,多媒体呈现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计算机网络符合信息社会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就是将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处理、制作并进行远程传输和学习的过程。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网络教育,意味着现代教育中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有效结合。
2.1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有围墙的教育模式,极大的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使得学校和整个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和学习时间的分割性,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育效益。
2.2 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
在网络教学中,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描绘。信息资源的超媒体性和非线性,使得知识信息的组织呈现层次网络状,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的发展,并且具有变远为近,化大为小,变虚为实,化动为静的功能,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网络教育的出现,使得很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在自己的地方,在自己的时间里,按自己的步调学习”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网络教学将会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依据个性化的原则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内在学习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开发他们的认知潜力,改变那种“一个进度,一个标准”的旧体制。
2.4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交互性灵活的学习环境,它能实现教学信息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即时的、异步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辅导教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在同学之间讨论问题或进行协作学习教师可以随时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基于此特点,网络教学成为远程教育中惟一可控的教学方式。
2.5 教学管理的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库系统具有自动管理和互动管理的功能,学生的网上学习、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作业和网上考试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全面冲击传统教育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教师将需要更多得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师听老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甚至自己的寝室里学习,学习的方式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学习。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课堂的教学安排也无非就是讲授和提问这两种枯燥的形式。网络教育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老师的“教”转变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再次,网络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信息社会,“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得到最好的诠释,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比老师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将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这样网络教育中的教师,应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不可否认,网络教育是更有效的现代教育方式,但网络教育真的完美无暇吗?正如著名教育技术学家霍克里奇所说:“不要期望把学生从学校拉到家庭、机器旁边就可以解决一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机器在不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网络教育同以往任何时代新兴的教育形式一样,有其振奋人心的优越之处,也有它的先天不足。网络教育的先天不足
首先,网络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同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发展。而传统教育已经经过了数千年时间的检验,以总结出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次,网络教育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制约。“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根植于人们心目中。这种模式和方式,经过时间的洗礼,证明了其可操作性,如果将这些统统抛弃,而代之以计算机网络,是不可想像的。
再次,网络教育的投入成本太高,网络通信的费用太高.网络教育的初期投入成本太高,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教学平台软件开发,网络教材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边远山区和贫穷地区,已经成为网络教育渗透的主要障碍.反观传统教育,它本身就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优点。
第四,网络教材的开发周期长,而且内容变化快,而且我们对此缺少经验。在这一点上,传统教育因为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今中外学者专家思想的积淀,教材的开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第五,网络黑客和其他的非法用户的蓄意入侵。“道高一尺,魔高一长”,控制与反控制,入侵与反入侵,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一旦网络黑客成功地侵入网络教学系统,或者网络教学系统出现故障,受到损失的学习者群体将十分庞大。网络教育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虽然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首先,网络化的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离,不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同步激励,他们也体会不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传统教育媒体引起的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现代教育媒体无法代替的,如教师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等就是这样的传统教育媒体,有的教师能用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这是现代教育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机器不可企及的。
其次,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同时现有的网络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导航策略.长期以来,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探究精神,缺乏主动交往的意识,在信息污染和信息噪声的影响下,很可能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种信息迷航现象或者说认知超载现象,对低龄儿童和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再次,在网络教学中,任何数字运算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学生的大部分表达由键盘输入代替,这将降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汉字的书写训练。
第四,网络交往把人们之间的活生生的社会交往变成人与机器的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与他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新的“情感真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优越性凸显出来.传统教学使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的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传统教学能使学生全面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进行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是传统教育的优越性之所在,而网络教育的优越性又是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之所在,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传统教育是多方面的,优良的学习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学之情,是网络教学不能真实的实现而只能进行模拟的,所以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在信息社会,只有真实的传统教育,或仅有模拟的网络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可以对未来的教育模式进行展望:网络教育不会完全得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一方面,学校应该吸取网络教育的优势,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应该从传统教育的理论中得到成长的养分,促使自身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网络教育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在肯定并发挥传统教育的优越性的同时,对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通过网络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让学生利用教育网络化优势,进行个人自学、配对学习、网上讨论、小组学习等,并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模拟功能和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讨论、思考、领悟、练习和撰写小论文等。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班级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改变其被动听课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网络教育发挥“跨时空”的优势,结合传统教育,共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传统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经济条件、教师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而且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在职人员和身患残疾的学生的需要。所以有必要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师资力量、教材设备进行整合,培养社会急需的抢手人才。
再次,发挥传统教育中师生情感交流融洽的优势,设法弥合网络教育中师生分离,感情隔阂的弊端。虚拟的联系并不能培养真实的人类感情,所以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在校内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他们之间的同窗情谊,还可以相互激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第四,发挥传统教育中教师对教学过程易于控制的优势,在网络教育中强化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时间量多少,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应随时监督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以避免控制力差的学生分散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方
芳.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及传统教学的再认识.中国电化教育.2001.(7).[2] 施志毅, 熊庆年.网络大学热的冷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1.(7).[3] 张舒予.再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电化教育研究.2000.(1).[4] 王永辉.现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新秀——网络化教学.网络科技时代.2001.(16).[5] 陈
杰.论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模式.教育传播与技术.2001.(4).[6] 柯速约.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性.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3).What we regard it as, network-education challenges tradition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compare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network education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 carefully,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much similarity between network-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Based on it, they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proceeds to blend step by step。
信息化: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和思考
慧聪网
2005年3月28日13时0分
信息来源:上海迪沃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类跨进21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为师生创设了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师生互动方式,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发起了挑战。
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有各自存在的优势,也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如何使它们优势互补,扬长补短,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课堂教学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占绝对地位的互动方式,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效率高、易组织教学等优点,但也同样存在着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实施因材施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等诸多缺陷。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中运用网络为新的教学环境、计算机为新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为新的教学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依靠教室、黑板和课本进行课堂教学的状况。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
网络教学由信息时代孕育而生,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及的优点,使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充和发展,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二、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即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只有掌握信息技术这一教学工具和手段,才能在教学中熟练的加以运用;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施教”转变为“导学”,要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和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第三,教师要能够适应信息时代赋予的终身学习的需要,不仅要关注和补充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重获取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及时跟踪和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并以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影响学生。
但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紧箍咒”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信息技术等继续教育培训形式主义严重,领导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兴趣和能力尝试网络教学的改革,产生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超前而实际运用落后的局面。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特性、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学的互动设计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结合到教学实际的需要中去,在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率。
2、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学生要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操作实践;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在学校里、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也将成为重要的方面;第三,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
学生角色的转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和困难,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习惯于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严重缺乏,根本没有意识到信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照逻辑体系和学科划分编写的教科书,且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资源动态反映的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师生运用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具有实效性;其次,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使师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需要、能力和兴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第三,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助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运用网络资源要防止以下倾向:网络技术尽管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们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树立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意识;学生在接受学习信息时决不可能像计算机被输入信息那样简单,影响学习效果的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注重信息的获取而不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重组和再加工,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4、教学媒体的转变
多媒体教材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具有海量资源、非线性结构、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等优势,对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利。
但是,多媒体和网络形式的教学媒体形式也存在以下弊端: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大量的有害信息难以过滤,这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而又极富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思维意识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动态超文本链接形式可能造成信息检索的重复、不可用、部分使用和无作用,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迷失甚至放弃等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多媒体展示具有形象易懂的优点,但过分依赖也会使学生容易养成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只产生好奇心而忽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持续,且容易导致动手能力下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即使有些内容适合网络教学,但具有实施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正确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媒体,是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我们应当意识到,“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借助于媒体工具能够更加有效的接触和了解世界,决不能过分夸大媒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只能用来提供给教师导学的手段,而不能让它们放任自由唱独角戏。此外,在学生运用上述媒体时,必须随时随地的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网络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教学、主要表现为以课堂教学为教学环境、以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的师生的双边活动,而网络教学中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在形式上形成了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多边活动,本质上使教与学的关系表现出民主、平等的特点。
网络教学中的多边活动主要表现在师生、师机和生机之间的活动。最关键的仍然是师生关系,但师生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处于接受、服从的被动地位,师生双边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网络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同步与异步交互的“零距离”。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时空大大扩展,师生之间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教与学的交流。
2、实现了师生心理上的零距离。师生在网络上没有心理隔阂,学生更容易讲真话,平等的对话方式使教师的教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3、交互方式灵活多样。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和交流手段,既可选择BBS、E-mail留言簿等异步方式,也可利用QQ、聊天室、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等同步方式进行交互。
4、互动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5、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的独立和互不干扰性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师生机三者关系同样也存在许多弊端:
1、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情感因素、语言交流和肢体语言的作用。
2、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交流,有时因缺乏兴趣或遇到困难导致信息不足而主动放弃。
3、学生面对大量的无关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易转移。
4、过多的接触多媒体和网络信息,会使学生基本的读、写、说等能力相对下降。
5、学生过度接触虚幻的网络世界,会增加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易形成不良影响。
要解决上述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各类教学资源作一定的代理和导航;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即自主学习环境、交流和协作环境和教学评估环境,鼓励和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诚信美德、认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人文素质与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此外,必须认识到网络教学环境应当用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而不应成为隔断师生交流的屏障,网络应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而不是阻碍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壁垒。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多媒体化和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仍将会得到补充和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网络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决不能因噎废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对网络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长处的基础上注重从网络环境的优势之处进行挖掘,才能不至于数经忘典、画蛇添足,才能实现网络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转载)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然而,目前的网络教育发展极其缓慢,层次偏低。这种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极不平衡,使得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一下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使教育软件的研制和开发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有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善,而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却严重缺乏对诸如认知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究竟各自的优势何在,以及在网络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传统教学中的有效因素,如何才能继续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提高课件的整体教学效果才是网络教学课件开发的出路。因此,在我们对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中某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找出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开创网络认知和网络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一、网络教育中受者与施者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把教育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并成为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中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传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内容。这种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言传身教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教师依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而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教与学的关系,并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认清这种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有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活动;也有人认为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还有人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认为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此外,也有人把教学概括为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过程。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理论而来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都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而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者十分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网络教学中,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目前更注重“人际交互”;从过去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因此,目前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还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什么、怎么讲,都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所教授的这门课程的专家,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者、学习者。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起着组织、协调教学的作用,而且有时会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也会由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者变成协作者或专家。师生关系转变成为一种更为“平等”的关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建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积极探索。因为,课堂上能否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而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去调动。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我们也不能只是强调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如何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呢?
二、“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中的反映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教师填鸭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往往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信息量不仅有限,而且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从“怎样教”到“怎样学”的重心转移。如果在网络教学中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不仅做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就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教学过程也由师生之间的单向反馈变化到师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以至于多项反馈的结构。
然而,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进入教学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因此,它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又有其独特的规律。要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必须首先摸清这些规律,并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
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层次,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欠缺的知识,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学不再只是被动地灌输,而是提供较好的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探试。不同的学生将得到较好的区别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按自己的步伐,脚踏实地前进,而不至于因赶不上教学进度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缩短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进行深入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当然,这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意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缺乏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适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自己的知识积累。
(二)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要想学生学习到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网络教学在信息的表现方面具有较好的时空性,而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保证了信息范围的扩展功能和放大功能,因此网络教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历史跨度和空间范围,并可以采用图像、文字、图形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时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同时启动学习者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心态, 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提供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
从事复杂的学习任务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特征。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又会带动一些其它技能的学习。在任务型的学习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许多相关的知识和背景,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为所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广播式信息源。教师的任务已经由广播信息转变为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信息。因此,网络必须提供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应该优于一般教师的水平,因为在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可以集中所有优秀教师的智慧,使教学课件达到教师最好的水平。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
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应该提供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工具。这些学习工具大致可以分为获取信息的工具、保存信息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工具。例如,学生可以用浏览器来搜索信息,用Word或是NotePad来保存信息,用corpus、concordance、excel等来处理信息。
(六)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所谓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是通过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来完成各种教学功能。计算机提供信息-学生反应-计算机进行判别与处理。这种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知道自己做对多少,做错多少,以及为什么错等等,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速度及难易程度。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强制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同一模式及步调的严重缺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者精力集中持久、记忆力强,不易疲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际交流也是达到认知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讨论与协商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讨论和协商应该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
(七)营造一个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应该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教师不一定总是对的。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认知上的冲突,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他的错误所在,而不是证明他错了。创造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问题,其次要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创造意识的培养需要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网络化教育所涉及到的教学方法和认知理论还很不完善,只有充分了解现代化网络教育的特征,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研究入手,继承和吸收传统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中的精髓,并在网络上加以实现,才能为网络教育和网络认知的研究摸索出一条道路。
第三篇: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把社会带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世界。同时在这个大背景下远程教育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变革对传统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校园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它作为两种教育培养模式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一、个性发展比较
1.传统校园教育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体系和落后文化因素的制约,使传统校园的高等教育处于一种封闭保守的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进而是创造性的培养。
2、现代远程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强调确定一种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规格,为的是强调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二、培养目的比较
1、传统校园高等教育以培养“英才”为目的。在传统教育理念中,高等教育的内涵是培养英才。这种教育的实质是“应试教育”,它主张以追求考试高分为唯一目的,以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拔出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远程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目的,提高全民素质,是中国面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由之路;现代远程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现代远程教育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融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构筑了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三、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纸质媒介,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获得知识;而远程教育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它的教学方式也相应的变化,主要途径有: CAI课件、视听阅览室、多媒体教材、BBS讨论、电子邮件、电话联系、作业指导等不同途径。
四、创新能力比较
基于远程教育的创新能力有三点。第一,远程开放教育其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媒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成为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探索问题的工具;第二,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有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第三,教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激励者和服务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方面,表现为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史无前例的突破。
反之,传统校园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校园教育中,课程结构固定死板,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所以培养的学生实际上是知识面狭窄的所谓“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其创新素质的培养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必然受到影响和阻碍。
第四篇: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XX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提前考试大作业
学习中心:
课程名称:远程教育导论
题目:1.试作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2.联系自身实际谈网络教育学习体会。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批次、层次:
学生姓名:
学号:身份证号码:
提交时间
试作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摘要:传统面授教育和远程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两者的培养目标虽然一致,但教育的对象、目的、要求、手段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本文比较和分析了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浅谈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定义、特点、区别和联系、各自的优缺点、探讨了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校园教育;远程教育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新时代,网络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也遇到了新的机遇,就是接触到了远程教育。从接受传统教育到远程教育,我有着切身体会,现在我可以轻轻松松的在职“充电”,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让我感受到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很多区别和联系。
一、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定义、特点
美国著名研究者穆尔的教育两大家族:传统教育与远程教育。国内目前较全面的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是“施教者通过多种传播手段向受教者传递知识信息,连接教与学的过程。”它包括: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空间上或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使用多种媒体传送预制的教学内容;教师的行为与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存在人工设计的反馈、评价与互动机制。
远程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
(1)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是分离的,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与学生学的行为活动相对分离,但处在一个媒体的交互系统中。
(2)远程教育系统中可有多种传播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传统教育即课堂教育,即师生面对面地连续地进行教学,它的特点当然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时空,基本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音。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同传统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对象不同。学校传统教育中的教育对象具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并且是充满朝气的青少年,而远程教育系统的学生在年龄和知识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远程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要更丰富、更灵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
(2)教育目的的不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个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学会做人。远程教育系统当然也有这两方面的目的,但更偏重于知识的学习,热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人们得知识更新的需求。
(3)教育的要求不同。学校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即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而在远程教育中除了学历教育外,更多的是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学习。学生接受远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新的知识,他们所关注的是学习效果,学到的内容能否很快的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学习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远程教育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
(4)教育手段不同。课堂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物理时空,通信媒介是教师的语音,远程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不处于同一物理时空,通信交流主要是借助于各种媒介来实现的。传统教育是一门课程一名教师。而远程教育是一门课程一名主讲教师,多名辅
导教师。传统教育的学习者为儿童和青少年,年龄、学习基础等相近的学生组成班级。而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为成人,彼此间差异很大。传统教育以教科书呈现教学内容,教科书是为教师准备的。而远程教育是以学习材料(包括教科书,学习指导,多媒体辅导材料等)呈现教学内容,学习材料是学生自学准备的。传统教育是基于课堂的集体教学环境为主,而远程教育是学习者的个人空间为主,集体学习环境(学习中心)为辅。
三、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育的优缺点
1、优势: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缺点: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的讲授;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由于受教学空间的限制,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教师,每次有机会听他授课的学生人数却非常有限,不能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课堂教育中由于有几十个学生在听课,各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兴趣是不同的,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二)远程教育的优缺点
1、优势:
网络学习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由于教学组织过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通过网络大学,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有了进优秀高校深造的机会;通过网络课堂,普通学校的初高中学生有了听重点校名师讲课的机会;通过在线培训,在职人员有了业余时间自修深造的机会。
网络学习为人们提供了在任何时间、地点、环境下进行学习的选择,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
网上教育的一大优点便是使学习教育人性化:学生们可根据各自的水平、按各自的速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他们可在聊天室里以文字形式与同学讨论问题、向老师请教,还可在课上或课下随时阅读课堂笔记。而且还可让学生在网上考试,并能立刻得到成绩。网络学习可以对那些白天得要工作,希望能够利用晚上、周末或其它时间学习的,开通了商务方面的所有课程,甚至拿文凭。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学生一起讨论;没有问题时,大家各自思考各的。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2、缺点:
面对面的交互减少甚至没有了,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孤独。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我个人认为传统教学中的面授和集体学习所达到的沟通、情感表达、人格塑造是网络无法重现的,而网络学习所能提供的及时、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也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和学习动机方面感觉跟课程学习不一样。主要是对网络学习教学方式不适应,总觉得对“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几个字讳莫如深,羞于启齿,总认为在学历上要低人一等到,缺乏自信。当我们面队的是计算机屏幕,而不是老师的教科书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但时间久了就觉得课程枯燥、课堂也不像在教室里那么生动热闹,就有种孤独隔离感,导致渐渐停止学习。
四、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
既然远程教育有这么多优点,传统教育方式是否会被远程教育替代?教育专家则认为,传统教育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传统教育中无法自我修补的劣势,则正好被新
兴起的远程远程教育所弥补,传统教育和远程教育称谓教育体系中两种互补元素,缺一不可,但是互相之间都不能够取代。
然而仅仅通过传统教育或者远程教育进行学习,效果都是不明显的,只有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传统教育中与地面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而且这种集中的学习方式更能够充分利用业余和课余时间,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和薄弱的部分进行补充整理,重新组合知识体系,能够补充细节上存在的问题,学习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因此学习的效果比单纯使用一种学习方式要好得多。
总之,远程教育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我感到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并不是孤独的。当我有问题时,利用网络教学,便可以解决了。网络学习中可供我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我可以先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经对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互相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我比较内向,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更谈不上向老师请教或解答别人的问题了。在网上我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有理由相信,网络学习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经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基于网络学习一定会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也正是强大的教育市场赋予了远程教育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黄正明《远程教育教程》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
联系自身实际谈网络教育学习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教育承载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面对全球性人才竞争的严峻考验,我国教育以出色的表现应答: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数达到8200万人,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们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昂首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无锡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贡献度等主要教育指标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将无锡建设成为教育强市;到2020年,全市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普及,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将无锡建设成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
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把教育事业看作是头等大事,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终身教育,提高学历,提高国民素质。对在职人员来说,最好的提高学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方式就是远程网络教育。
首先,远程教育学习,让我节约了不少时间,低廉的学习成本可以说是远程教育最大的亮点。今天的社会人力竞争已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不提高知识水平、不扩充自身能量,可以说将会即刻失去社会竞争力,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像我们这类人不可能再去脱产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系统的学习。
远程教育的出现,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只要在任何一台能接入英特网的电脑前,通过对一些课件的学习和课程论坛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学期的课程作业,就可以让自己足以掌握章节内容的侧重点及关键知识点。而且学习时间不用固定,因个人工作松闲程度自由安排,用二个字来形容就是“方便”。
其次,网络教育把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到了电脑屏幕前,小小网线的两端让志同道合的人即刻变成了同学,在这片无限广阔的信息大海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扩大了人群交往范围,且这种交往也让人与人之间由同学演变为朋友,甚至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远程教育给复杂的人际增添了些和谐与亲切,让人们之间互帮互助、互帮互学、互助友爱。远程教育也让我从中结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而且也已逐渐给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带来了一些便利。
远程教育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己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受益菲浅。总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我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网络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教育--辩论稿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我是反方一辩白杨。刚才对方辩友谈到
然而对方辩友在出现了一个问题
对方辩友告诉我们 那请问
其次,对方辩友认为
我方的观点是网络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教育。
当代世界的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正所谓“正本清源”,我们首先要搞清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传统教育呢?著名教育学家凯伊和姆博尔曾这样定义:传统教育一词用于学校、学院或大学环境中的正规的课堂教学,其间教师和学生同时出现在同一地点。而网络教育(E—learning),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员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无可否认,建立网络学校与开展网络教育,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与机遇,但是应该指出:网络教育无法取代传统教育。
首先,传统教育中面对面的交流更直观,更具亲和力。网络化的教育,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分离,不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同步的激励(这个可以展开,教与学难以同步,教师的教学缺少针对性、时效性,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不便施行奖惩,如果说大学生能做到独立自主的话,那么小学生,初中生呢,他们能如此自觉吗?),他们也体会不到优秀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有的教师可以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清楚,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这是网络教育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机器无法企及的。
第二:由于是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学生往往会出现抓不住重点、理解不透相关概念的现象。课件看了一遍又一遍,海量的信息使学生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当面对知识的遗漏点的时候,由于缺少了老师的指点迷津,学生会出现逃避难题的心理,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思维的中断。这种信息迷航现象或者说是认知超载现象对于低龄儿童和自控能力差得学生的学习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规范的学习方式可以被及时的纠正,这尤其体现在一些体育及艺术方面的教育过程中。;例如,当下很多学生迷上了弹奏吉他,其中不少学生选择在网上自学,然而网上的视频只能为我们提供泛泛的教学,很多细节之处是在网上视频中无法觉察到的。有了老师的面对面的指导,学生可以很快知道自己的姿势、指法的哪部分出现了纰漏。一方面学生的错误可以得到快速高效的纠正,另一面由于疑难的及时解决,同学的学习热情也能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第三:网络教育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 面对面的互动关系,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新的“情感真空”。而传统教育使得学生之间集结在一起,相互观摩、启发、切磋、砥砺。试问这些,网络教育能够做到吗?
综上所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是传统教育的优越性所在。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所以我方认为网络教育不能取代传统教育。
添 1网络教育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制约。“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根植于人们心目中。这种模式和方式,经过时间的洗礼,证明了其可操作性,如果将这些统统抛弃,而代之以计算机网络,是不可想像的。正如完全退化掉双腿,用交通工具代步一样
2网络教育的投入成本太高,网络通信的费用太高.网络教育的初期投入成本太高,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教学平台软件开发,网络教材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边远山区和贫穷地区,已经成为网络教育渗透的主要障碍.反观传统教育,它本身就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优点。
3网络黑客和其他的非法用户的蓄意入侵。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一旦网络黑客成功地侵入网络教学系统,或者网络教学系统出现故障,受到损失的学习者群体将十分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