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导向,激活思维(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九)
问题导向,激活思维(现代课堂教学探索之九)
问题导向,激活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是说,问题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如其分地用“问题”作引导,常常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就是疑点。它是一个人面对某种不认识的事物而又不能应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弄清它时所产生的。问题可根据其难易程度分为低、中、高三种类型。低等的问题是由他人呈现的,只需用已知的知识靠记忆就能解决;中等的问题也是由他人呈现的,但可解决的方法和结果是未知的,解决它需要推理;高等的问题是自己发现的,解决它不仅需要记忆和推理,还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
鲁宾斯坦指出:思维包括在人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的能动性过程中,产生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即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因为,作为过程的思维是人同客体的不断的相互作用。每一个思维动作都在改变着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引起问题情景和课题的变化,而任何这样的变化又会引起思维的进一步运动。可见,思维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可导致人对所面临的问题或课题的解决。问题性是认识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的不仅仅是认识者的主观状态。而且,问题与问题情境的存在客观上受世界上现存东西的无限性和一切现象的相互联系的制约。所以说,正是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构成了问题性的本体论的基础,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由此可见,思维通常确实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但是,思维的这种效应恰恰是从他固有的本性中产生的。所以,如果不去揭示思维的本性,而把思维归结为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根据思维所产生的效应来实用主义地给它下定义。为此,我们必须看到,正是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中的客观世界的不断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能动过程的动态的本性,并由认识的这一本性中产生了作为间接认识的思维起始于问题的效应。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教学,便是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典范,法国教育家卢梭对提问教学作了如下阐述:“你提出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们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便开始运用自己的思想,设法解决这些困难或问题,这就是思想的起点。所谓奇异、惊奇、好奇、怀疑等等,都是构成问题的要素,而这些要素,却是引起学习活动的主要原动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地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以激起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内动力。通过“导”,教会学生如何自
学课本和查阅参考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如何去发现、提出和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其创造能力。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做老师的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诱导,不硬拖;激励不硬压;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不硬灌;给学生指引认识的路线,进行分析、综合,找寻问题答案的方向,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激励学生求知的愿望和思维活动的动机,自觉把探索问题答案的认识活动进行到底;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问题”引导,促使学生独立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活动,运用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思维活动,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从而把知识真正学到手。
从心理学有关思维的实验研究来看,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揭露教材中存在的矛盾。在教学过程中,因教材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只有善于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思考,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引导正好解决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揭露教材矛盾,如何“启发”和何时“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同时,问题“导”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积极动机发于内趋力和受正诱因的吸引。“问题”便是激起学生思维的根源,是趋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正诱因。正常人的思维活动总是为着解决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用“问题”作诱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之自觉地积极看书思考,由于学生的好胜心,总想答正确,千方百计在书中寻求答案,然而答案并不全是书中现存的,而是要通过再三思考分析、综合,才能形成。至于自己形成的答案是否正确,又必须反复的进行对比思考,也就自然地对课本内容要进行深入的钻研,积极的理解。在理解、钻研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问题,直到自己无法解答,而求知的欲望又不得不促使自己去和同学讨论,或争论,直到使问题最终获解。同时,在与同学合作讨论中,又会反思自己思考问题的过程,并不断地与同学的思考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从中悟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从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独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应试教育把学生单纯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脑科学研究的大量成果表明,人有巨大的潜能,现已开发的只占它很小的一部分。潜能就是每个人潜藏着的智慧才干和精神力量,被称为“沉睡在心灵中的智力巨人”,“每个人身上有待开发的金矿脉”。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手段,教师以 “点金术”的本领,创造各种条件,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无限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启发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上强调理解、运用、发挥和创造,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是这种差异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心态准备将是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最大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问题意识的主要方法。这里,有一个正确看待学生“发现”的问题。布鲁纳认为:从智力活动方式来看,学生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没有本质差别,“发现,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做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他还认为,发现是学生掌握知识结构的最佳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促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学会探究学习方法。因此,他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亲自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和规律。他认为传统教学的讲解式会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张假设式教学,由教师提出课题,提供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结论和原理。发现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去探索新知,创造科学成果,而是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探究式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抛弃“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起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要以问题为中心,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思维中提问,在提问中思维。要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新知、探索新知、解决问题、发现创造的能力。
第二篇: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诸城市龙都中心校邱家庄子小学
于桂梅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高密度的知识进入了学生的课堂,像小学阶段近几年在原来的课程不减的情况下,新增加了《英语》、《信息技术》、《传统文化》、《科学发展观》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学会更多的知识,还要培养各方面能力。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达到上述目的,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动脑思考,活跃地去完成每一个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呢?我觉着应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革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1、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我们应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是: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摆正“教为主导,学位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
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很挖学生的闪光点,极力表扬鼓励,把学生善良上进的一面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充满激情的学生他想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时间一长,后进学生也就转化为好学生了。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开始到学生回答质疑、解决问题为终结。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充分备课,将自己的课堂创设为富有情趣的,有激情的课堂。让学生学起来爱学,做起来爱做。像在教“分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五只小猴子争吃一个桃子,小猴子们都怕自己吃得少。要想每只小猴子吃得同样多,不打架,应该怎样分?谁会分?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收过来了。
4、正确对待学生的“插嘴”
学生的插嘴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常见现象。有的教师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启不知,这可能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达尔文曾被称为“没出息的学生”,爱因斯坦曾被老师叫作“笨蛋”,数学大师华罗庚因语文成绩不佳而备受歧视,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数学成绩也考过全班倒
数第一。有的孩子思维活跃,却看来贪玩、不听话、违背常规逻辑,甚至“迟钝木讷”。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潜力和天份,而不是扼杀和毁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知识既可以掌握在教师手里,也可以掌握在学生手里,教师不是知识的“独裁者”。我们应该给自己重新定位。我们不可以否认,教学中许多精彩的片段、灵感曾来自于学生;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见地的活生生的个体,应该让他们有机会站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想法。他们应该受到他们的老师尊重的权利,它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要以爱赢得爱
爱是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础,源泉。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爱学生,还要知道怎样去爱学生,更要知道怎样去赢得学生的爱。我们都知道: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那么怎样去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主要在“尊重、关怀和理解”六个字上。尊重学生,最主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能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和不利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关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无微
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
2、树立平等的教学观
平等是指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没有尊卑高低之分。表现在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善于制怒、一视同仁等方面。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实现师生良好合作,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要主动地、活泼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3、对于课堂违纪的学生,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但是,亦不能放任自流,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
实施素质教育,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是决定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提高自身教学艺术.使自
己的课堂吸引学生,尊重、关怀和理解学生,树立平等的教学观,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篇:论文 激活思维
论文: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王陆芝
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因此,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鼓励写自由日记,让学生易于动笔 作为练笔手段,日记有其它练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写作恐惧症”。根据的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只有身心能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触发联想,由瞬间的顿悟而产生奇思妙想。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但不当成一项硬性任务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以免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无趣。对学生日记的内容以及字数都不能加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二、指导留心观察,激活想象力
小学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会写呀。
1.提供画面,拓展思维空间 修订后的“九义”教材很重视看图作文,图画中形象性的符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平台。看图作文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示个性化的思考。如《积累运用1》的口语交际中要求介绍一枚自己最喜欢的邮票或画片,说后写下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在《练习册》中要求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提示,把小女孩的外貌写出来„„习作给了学生表达更大的自由度。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去帮助自己建立新的认知系统,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奇妙想法,突破常规思维模式。2.利用突发事件,调动情感体念 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日记中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对于一连几天在早读课时有人进校园乞讨的问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讨得出奇”,有的认为“他真可怜”。特别反常的天气也能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如:今年清明节那天下午,天气喜怒无常,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描写了。但因为那天有的在扫墓,有的在家里,所以各自的感受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个性化思考的充分展示。
3.组织语言实践活动,丰富积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语言。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口语交际„„帮助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达到了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累。
三、运用激励机制,更新评价方式 我每天对学生的日记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发现日记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其中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
1.张贴在“作文园地”中
将文章抄出来,贴在班上的“作文园地”中供同学间交流、欣赏,形成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意识。
2.自编作文集
把自已较为满意的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编成作文集,在班上交流。
教学总结
王陆芝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以学定教, 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总结反思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是新的教材,教学方式和辅导方法都是全新的,学生基础差,课时多,对我来讲,这学期是挑战,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完成本期教学任务,这学期我首先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五年级教材特点为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期初工作计划顺利开展。
三、具体做法:
1、四个坚持;
一、日记本。
二、练字本。
三、读书笔记本。
四、听写本。日记的练习对于作文是很重要的,练字很重要,读书笔记近三四年是重点,听写本对学生的词语的掌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只是最后这一个月,没怎么写。这两个星期也要写写这些基础词语。对于准早自习的安排以读课文为主,有时利用视频朗读。
一、是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二、纠正多音字也是很有好处的。
2、按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备好课。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
4、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能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5、积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
6、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各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7、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自办班级图书。1搜寻优秀文段。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古诗文、三字经、论语的背诵。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学生对古训了解了不少,学生也从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8、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取得成绩: 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活动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今后我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存在问题:
1、有少部分个学生的日记字迹潦草,只有三四行;作业有学生也有没按时按量的完成。这也是让我遗憾的地方。原因也可能是我只让组长检查日记本,自己也是没有时间。看来教师的监督很重要的。
2、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3、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留住今天的太阳》教学反思
王陆芝
在教学实践中,朗读这一训练活动,要坚持主体化的训练原则,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训练方式要艺术化,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我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朗读的训练,如范读,范读时注重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诉音弦,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就会有如痴如醉的感觉,感情就会很快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教师有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能够较为主动地进行阅读,渐渐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喜欢读,让他们在小范围内进行朗读,容易放得开,而且总希望自己读的要比别人好,所以效果较好。读的好的同学站起来读时,为了给小组争光,也为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因此充满自信地读。不知不觉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如果经常有步骤地尝试一下,对学生提高朗读水平非常有益的。最后进行了理解性的个别读,教师有机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以求更好的朗读。
当然,一节课的朗读指导收效甚微,还需教师在每节课中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而且朗读训练目标应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与环节中,与训练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朗读训练目标,一方面是操作性的要求,又是积累词句段和语感等内在的语言习惯要求。操作性的具体要求,应凭借具体的课文内容,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悟等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是态度与习惯之类的要求,如认真朗读,响亮地朗读,注意听别人读等,这些贯穿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
《留住今天的太阳》教案
王陆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时间是宝贵的。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时间是宝贵的,如何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准备:
收集我国的珍惜时间的格言以及我国历史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要求:先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思考“留住今天的太阳”是什么意思?
3、检查。
(1)词语:伫立山坳笑吟吟旭日东升焦躁悲戚禁不住慈祥眨巴微不足道
(2)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中大意。
1、自读课文,思考“留住今天的太阳”是什么意思?我是怎样留住太阳的?
2、每次我想“留住今天的太阳”时,外婆是怎样说的?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理清脉络,从外婆的话中感受如何珍惜时间。)
三、合作学习,并交流。
1、外婆一共说过几句话?
2、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为什么这样说?
4、集体交流。
5、总结。
四、进一步理解重点句子。
1、“心里不只是焦躁,还带着几分悲戚。”(领会“我”当时的急切、悲怆的情怀。)
2、从最后两句“我知道,尽管人不可能永远留住太阳,但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甚至两步、三步。这几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作用却非常大。”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3、交流、朗读。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交流,然后导出如何珍惜时间。)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六、拓展、延伸
1、说说你自己或者别人“留住今天的太阳”的故事。
2、珍惜时间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习惯。你知道哪些名人、伟人珍惜时间的故事或珍惜时间的格言吗?
(李白的“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陈景润与时间赛跑的故事等。)
第四篇:激活历史课堂教学
激活历史课堂 实现课堂最优
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的历史课堂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教师有不同理解。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弊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有的教师认为把每件历史大事的背景、经过、结果、意义等讲清楚给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定的习题,方便学生考试就可以了。这样的历史课堂既传统,又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学生的兴趣不大。二是有的历史教师接受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一会是小组辩论赛,一会是历史话剧表演,一会是角色扮演,结果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课后却是“一头雾水、一问三不知”。我认为这两类历史教学都有偏颇之处。那么我们的学生希望老师提供怎样的历史课堂呢?我的理解是: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一、创置情景,激活课堂。
有效的教学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有效的教学情景设置则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与实践性。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让学生在生动的应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了解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知识的本质,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增长才干。因而,教学情景的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性又要考虑情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我们在讲鸦片战争一节时,可以首先对学生设问,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肇始,为什么《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是因为英国代表疏忽了吗?通过讨论得出,鸦片问题仅是英国挑起战争的借口而已,英国在虚伪外衣包装下的根本企图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沦为英国的附庸国,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这一点可以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得到佐证。这一点也并不是英国代表的疏忽,而是他们为实现自身野心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一旦他们将中国禁烟运动突现的革命激情再次激活,他们的阴谋就无法得逞。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英法等资本主义 国家三番五次侵略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真正地拯救中华民族等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性不会从良心发现上去自然消失,不要对侵略势力抱有幻想,期望天上掉下馅饼。
二、巧设问题,落实知识。
很多教师在历史课堂上的提问几乎千篇一律:“历史背景是什么?”“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这件历史大事的影响、意义是什么?”甚至经常听老师问“是不是?”“对不对?”“是什么?”这些肤浅的平庸的提问、零打碎敲的提问、单调的填空式的提问,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学生智能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所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教学,如我看到的一个案例,老师在讲授“雅典的民主”时,以电影“木马屠城记”导入,颇有新意,学生兴趣盎然。可是随后老师提了个问题:“你们说,这个电影的主演是谁?” 学生傻眼了,回答不出,老师还揶揄学生:连这还不知道,是著名影星谁谁谁。这些假问题除了使课堂热热闹闹之外,还有什么益处呢?因此教师设计问题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又要回归课本,落实知识点。
诚然,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做到“素质”与“应试”两者兼顾?如何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这些问题永远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教而有法,但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共勉。
第五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
杨柳青第四中学
史文敏
内容提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创新手法。
一、兴趣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新颖有趣的问题,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内部创新动机,激发其内在的创新欲望。
二、思维创新,要求教师利用其灵活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一)是思维方向灵活。
(二)是思维方式的灵活。
(三)是迁移能力强。
三、综合创新,老师精选各种综合问题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的训练。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学生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挖掘出学生的巨大潜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
党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由此看出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进步。所谓的创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课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不仅指新发现,也指新发展,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只要把他人已揭示原理和发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上,就是一种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学有着它得天独厚的学科特点,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激活兴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 新颖有趣的问题,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内部创新动机,激发其内在的创新欲望。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互动以及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毫无疑问,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下,为使“ 提问“达到实效,教师应该摆脱课堂45分钟的约束,延伸课堂教学环节,将课堂分为三段式进行:课前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课中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课后鼓励学生将问题深入、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问题的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努力追求提问设计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1、点、面式提问。
从教材的思路、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出发,由关键点的分析而带动全文的分析。
【案例】鲁迅的《孔乙己》,文中有多处出现“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有位语文教师围绕“笑”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师:孔乙己一出场,有一个字伴随他,这是哪个字? 生:“笑”。
师: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 生:他的衣服、说话、动作。师: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
生:懒惰又死要面子、迂腐不堪,偷书还不承认。师: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生:封建科举制度。
生: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就像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一样。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里还有隐隐作痛 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生:(思索、讨论)孔乙己很让人同情,但想到他自己的懒惰,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又很气愤……
师:所以鲁迅先生对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些问题处处问到点子上,各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研究透了。同时文章中类似的写法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例如:有的学生就提出了:“点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和“孔一己还欠十九个钱”这两个内容所起到的作用和这个“笑”所起到的作用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争论,经过分析师生对这个同学的想法给于了肯定。
2、揭疑式提问。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亚里斯多德)
【案例】《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师:“通过鲁真风情的介绍看“站而穿长衫”是否矛盾? 生:矛盾。
师:孔乙己属于那一类酒客?
生:买不起下酒菜,进不了柜台,只能站着喝的人。师:可是孔穿的是长衣衫应该坐着喝。生:他穿的衣服又脏又破一看就是穷人。师:他为什么穿长衫?
生:他不想和短衣帮为伍,因为他是个读书人。
师:所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揭示的是其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茅盾。也成了孔特殊身份的鲜明标志。
以上所提问题,促进学生琢磨,理解作者“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功力。类似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引导学生找出看似矛盾实则揭示深刻内涵的内容如被文中“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和“的确”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用集体的指挥解答二者一起使用的作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体味到咬文嚼字的甘甜。
3、转弯式提问。
也叫曲问、迂回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究和发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案例】在学习《黄油烙饼》一文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是描绘坝上的风光。
师:口外的植物长得如何?
生:坝顶:碧绿,长满了草。坝上:莜麦,干净得很好像用水洗过,梳过。
胡麻,打着把小蓝伞,修秀秀气气,不象是庄稼,倒像是种着看的花。马兰,长齐大人的腰那么高,开着巴掌大的蓝蝴蝶一样的花。马铃薯:一大片,都开着花……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植物? 生:要表现萧胜的天真。生:表现孩子的无忧无虑。
师: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这些绮丽的风光都是萧胜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而萧胜真的无忧无虑吗?
生:少吃。
师:可是看这些景物描写却反映出山河的美好和土地的肥沃,为什么还要挨饿。
生:这是反衬现实的不美好。师:现实的不美好是怎么造成的? 生;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
这样的提问使学生由浅到深一步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创造式提问。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时刻知识进化的源泉。”
【案例】教《故乡》一课时,讲到就少年润土月夜看瓜的一个细节。
师:少年润土聪明机灵,可为什么没有刺到猹? 生:猹皮毛太滑,难以刺中。生:月光下瓜地朦胧,看不太清。
生:作者要表现的不是少年润土的刺猹技能,而是少年润土纯真活泼的童趣。
生:这晚月色太美,刺死猹岂不太煞风景?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多角度思维,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推出答案的同时有的学生也提出问题:如此聪明伶俐的少年、如此令人心醉的月色为什么后来都找不到了呢?作者回忆这些美好的事物说明了什么……新问题的产生使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兴奋状态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随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本质的重大变革,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引入,语文课堂提问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观念上提倡民主教学,目的上更加注重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好的课堂提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情感,从而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训练思维,要求教师利用其灵活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多方面的训练。
(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中学生因为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等原因,看问题、分析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容易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这有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改变这种情况入手,启发他们用全面的、发展 的、联系的观点去看事物和分析问题。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后学生对人物的评价是:曹是一位关心国家、深谋远虑、具有指挥才能的军事家,而对鲁庄公则是鄙夷不屑,认为它平庸无能。这时作为教师的我启发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庄公这个人物,如果没有他的不耻下问,他的从善如流,曹刿怎么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呢?这样学生会对这个人物产生新的了解。
再如学《孔乙己》一文时,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如下: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死读书成为迂腐不堪的废物);
2、封建思想的毒害使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各类人对孔的嘲笑);
3、封建特权阶级对其摧残(丁举人对其肆意摧残,把它推向死路)。可是孔有高大的身材应该能够靠自己去生存,但他却没能做到。这是因为它本身不能正视现实、麻木不仁、致死不悟。所以他的悲剧命运还有其自身原因。孔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所以说造成孔的悲剧命运的原因不仅是社会的原因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全面了。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那么它的创造力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是思维方式的灵活。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析综合。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掌握,按照教师的要求对课文进行再创造,这样既理解了课文又达到了创新的目的。在学《驿路梨花》一文时,分析其结构,文章运用了倒叙、插叙的写法,我让学生按顺序的方法叙述故事,改变现有的文章结构进行重新组合,之后再和原文比较,就更能进一步理解文章构思的巧妙及其对主题 表达的作用。另外可以在原有的信息上添加新信息,让学生为课文中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填充新的内容。如《鱼》一文结尾处山谷的回音暗示了祖孙俩心灵靠近,而在祖孙俩冲突之后可以让学生加进祖孙俩可能会有的心平气和之后的交流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体会写作技巧的精妙之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主题。
(三)是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思维。所谓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它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教学中正迁移是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因为学生学了新知识或技能,为了巩固它就要进行一系列的练习这些练习不是知识原型的再现,而是一种能力的升华。在学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学生在思想上就会受到教育,心灵受到震撼,被战士们的精神所感染,这就是正迁移。另一方面可以抓住本文的选材精当、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言准确形象、内涵丰富等特点进行写作能力进一训练,学生在阅读中探究积累,在积累中迁移巩固已有知识,在巩固中创新。
(四)是综合分析能力强,老师精选各种综合问题对学生思维进行科学地训练。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要提高鉴赏力,比较的方法是不可忽视的。比较探究,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式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习,要学会找准阅读的比 较点,进行求同辨异的探究。它是语文探究性学习初始阶段的一种较为实用、易于操作的阅读方法。比如对于题材、形式相同的作品,如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小说都是以封建制度下读书人的生活为题材,揭露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与摧残的。学习时,请学生将两文进行对照、比较,分析、探究两文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1、范进和孔乙己的形象
范进逆来顺受,甘受屈辱,孔乙己自视清高,孤芳自赏;范进世故虚伪,孔乙己迂腐善良;范进中举之后成为统治阶级,享受荣华富贵,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最后被打折了腿,死路一条;范进中举后,周围人巴结奉承,送钱送银子,孔乙己一生遭人嘲笑,掌柜最后记得他还是因为他欠了酒钱。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 “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则渗透出几缕“悲凉”。
2、作者的态度
两位作家,都怀着一腔忧愤,奋笔抨击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但吴敬梓的笔触,只限于鞭挞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堕落,对范进以批判为主;而作为冲决封建罗网的新文化运动主将的鲁迅,则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末期的整个病态社会,较之吴敬梓更胜一筹,对孔乙己有批判,也有同情。
3、写作手法
都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艺术形象,都运 用对比、烘托的表现手法。所不尽相同的是:吴敬梓惯用夸张变形的笔法,酣畅痛快、一泻无余,艺术地再现生活中的假、恶、丑;而鲁迅运用令人叹服的白描功夫,信笔写来、沉郁含蓄,对病态社会的流毒,作毫不留情的解剖。一个用夸张手法、讽刺笔调有意鞭挞和嘲讽;一个客观写实,寄托作者深切的同情。
通过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结局的比较,加深了我们对时代的认识及对作者的理解。这也引发我们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这就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去探讨。《范进中举》创作于清初,那时封建统治者利用科举制度箝制人民思想,笼络知识分子,而许多知识分子也把读书做官当作唯一的出路。吴敬梓通过范进他们的丑态,抨击八股科举制度,用讽刺夸张手法,把范进中举前后的种种丑态和盘托出,在吴敬梓的笔下,范进是一个可笑可恶的戏剧人物。而《孔乙己》则不同,它发表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那是新旧势力在政治上、文化思想上斗争非常激烈的时期。鲁迅用意在于揭露和控诉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毒害的罪恶,他把孔乙己当作封建文化思想毒害的人证提出来。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是把孔乙己当悲剧人物来写的,因而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孔乙己的同情。
可比较探究的课文很多。如学习鲁迅的小说《藤野先生》,可以让学生将这篇小说同鲁迅先生的《鲁迅自传》进行比较,让学生从文章中了解鲁迅在弃医从文过程中的思想变化和弃医从 文拯救落后人们的灵魂的重要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为什么要从文以及他的爱国精神。也可以让学生把这篇文章和鲁迅的其他文章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鲁迅,认识鲁迅。这样多角度比较探究,定会让学生学有所获。学生在比较、分析中,进行思维训练,在综合分析中认识的以提高,概括出新意,引发出新观点,得到创新能力训练。
多样的学习方式能唤醒沉睡的潜能。让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开拓一个自由、广阔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多向的思维。让我们的学生在思维的天地里策马驰骋,力求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发掘出个人的巨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