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

时间:2019-05-12 23:3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

第一篇: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

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

——《用字母表示数》案例分析

主讲教师:张齐华

授课内容:五年级《用字母表示数》

核心观点:数学教学活动常常通过矛盾冲突来唤起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推进新知的探究进程,因此在动态操作过程中产生一些认知冲突,会增强学生操作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案例描述:

我发现我们班的多数孩子能够做到课上积极发言,老师很高兴,给你们看一个我的宝贝好不好?生:好!

师拿出实物: 这是(生:存钱罐)(晃一晃)有钱吗?生:没有

看我的,变!多少钱?5元(师边放入,生边数)

师:这个存钱罐不是透明的,如果我想以后一眼看出里面的钱数,怎么办? 生想出不同办法…… 师:贴上便签条:5元 师:第一个告一段落 【出示另一只存钱罐】

师:第二个有钱吗?(晃一晃)有 猜猜有多少钱?(师晃着走到孩子身边)生猜出不同数据……

师:只靠听,无法确定这个数是多少?用什么表示更好呢? 生:字母 师:什么字母? 生…… 师:我喜欢a 由此,我创编了这个问题:一个存钱罐里面有a元,另一个里面有5元,两个一共()元。

生:a+5 师:这里的a+5表示算式呢?还是表示结果? 生发表不同看法。

师:数学上的正确结果是——【展示:a+5=5+a】 下面我给大家做个小游戏,请注意看

师演示:这个是存钱罐a元,另一个5元倒出放到a元的存钱罐,现在“结果”是? 生:a+5 师:a+5,如何在便签上写呢?

我有两个主意:一是两张便签上一张写5,另一张写a,中间添个“+”;二是一张便签上直接写a+5 选择哪个??

生选择第二个:直接写a+5 师:这个a+5是算式还是结果? 生:结果。

哦,看来同一个字母式,即表示算式,还表示结果?

【板书:字母式——运算结果】 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活动常常通过矛盾冲突来唤起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推进新知的探究进程,因此在动态操作过程中产生一些认知冲突,会增强学生操作的探究性和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对存钱罐的摇动,去猜想存钱罐里有多少钱时,学生猜想后,张老师问:“若要贴上标签该写多少钱?”这一问题制造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亲身体会到不确定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在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运算,又可以表示结果这一过程时,再一次彰显了教师酝酿学生认知冲突的智慧。如:教师问:“一个存钱罐有a元,另一个存钱罐有5元,两个存钱罐一共有多少钱?”学生列出算式后,再追问:“结果是多少?”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学生而言,这一质疑本身就极富挑战性。而在学生作出朴素的思考后,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看一看”“放一放”“摇一摇”“读一读”“想一想”,对等式两边那两个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a+5”进行了充分的比较和感悟。其目的不言而喻,希望学生能够对作为结果的“a+5”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把握,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形成。

第二篇: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肇庆鼎湖中学 梁美玉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高,我们发现,历史课堂上,学生出现认知冲突的现象日益增多。这种认知冲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探索问题的内在需求。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适当激发他们的这种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认知冲突,激发、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关键词: 认知冲突 激发思维 历史教学方法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思维的先导,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过早、过于直接地把问题(认知冲突)呈送给学生,则学生的思维太顺利,结果来得太容易反而降低了思维的活跃程度,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太小,使得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这样,欠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学生不能体会到问题的产生过程,自主探究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那么,什么是认知冲突呢?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简单的说,认知冲突就是新知识或新观念与原有认识或经验之间的碰撞。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中都强调,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教师能够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产生心理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地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冲突,提升自己的认识

水平。认知冲突是连结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通道,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契机。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可以引起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他们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提高了思维能力。可见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学会引发、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巧妙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

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在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对未知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以及学生活动中的矛盾因素,巧妙设置悬念,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自发产生疑问和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驱力。由此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述必修一第14课中“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内容时,我先展示一段材料:“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94年的甲午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辽阔的黄海海面进行了激战。这是一次悲壮的海战,两支装甲舰队的激

战是世界海战史上装甲舰队的首次决战。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部分北洋海军舰船被日军俘虏,在威海等地战沉的一些北洋海军舰船也遭拆解。至今,有关舰船的遗物在日本各地仍能寻觅。”

学生看完材料后探究此间因果的问题随即产生。我接着追问“曾经威震世界的北洋水师为何败给日军,葬身大海?”如此设置悬念,制造认识冲突,将学生置于一种悬念的氛围中,激起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解决悬念的迫切需要和动力。

二、创设矛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认知心理学认为,激发内在动机的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学习者放入一个新、旧知识具有冲突的情景之中。当学习者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其旧知识相矛盾时,就会产生一种“认知不平衡”。而“认知不平衡”使学习者产生认知动机,努力求知,解决矛盾。一旦学习者的问题得到了解答,或者说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拓展,那么,新旧知识就保持了平衡一致,并由此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对认知动机起到一种强化作用,进而逐渐形成一种比较稳固、比较有力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设计矛盾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认知的冲突。

例如讲述必修二《新航路的开辟》中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评价时,我先将史学界的三种观点呈现在学生面前:一种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一种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

人来说哥伦布到过美洲是一种灾难;一种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是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这些观点的分析都逻辑严密、论据充足,但结论又互不相容,有分歧或根本对立。于是学生必然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入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应该运用什么样的具体方法来进行评价? 创设矛盾情境,把学生置于矛盾的氛围中,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迫切要求,迫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对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三、联系现实生活,挖掘认知冲突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主要注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中外重大时政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实际生活问题、学生思想问题等联系起来。中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教师可以从社会热点或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

以必修二第25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为例,学生在学习“欧洲一体化进程”后,我用多媒体平台展示一系列材料,内容如下:

材料一:“感受今日欧盟的新生活”

关税取消,买到便宜的德国电器吃到了统一价格的法国农产品快毕业了,欧盟国家都承认我的学历打算去荷兰度假就在荷兰工作了,反正都是欧盟只要带上护照和欧元就OK啦一国驾照,各国通行

材料二:关于2005年法国公民投票否决《欧洲联盟宪法》的漫画

补充:《欧盟宪法条约》在法国最终未获通过,法国民众在巴黎举行了庆祝游行。

材料三:美联社分析指出,荷兰选民之所以反对《欧盟宪法条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怕失去国家特征。有人提出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时说:“选民反对国家特征被慢慢蚕食”。二是害怕更强大的欧盟将使荷兰这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不得不改变现有政策,包括允许使用大麻、允许安乐死。三是认为欧洲统一货币后,他们感觉物价上涨,有受骗之嫌。

看完材料后,学生自然会产生疑问,“欧洲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不可抹去的业绩,为何不能直线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冲击下,国家会消亡吗?”于是我顺势组织学生针对所产生的问题进

行讨论、探究。

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现实,从现实中看历史,使得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学会用全面、辩证、客观、发展的历史眼光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现象,能够实事求是地分析事物。

四、利用虚构故事和趣闻轶事,暗设认知冲突

历史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多是过去的事,知识点繁多。相当多的学生对古老的、脱离现实太久的历史知识没有多少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逸闻趣事、虚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冲突。

以“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上课前,我悄悄把风扇关了,然后上课时就跟全班同学说:“我们班的风扇坏了,根据学校的规定,你们要修风扇的话就必须班长写份申请书交给班主任,班主任核实并签名,然后交给级长,级长再次确认后签名交到总务处,总务处根据申请书的内容请示校长,校长再将此事列为学校行政会议议程,等行政会议召开时全体行政领导一起讨论再做决定。”有学生马上提议:“我们自己找人来修。”我摆摆手说:“你们不可以找人来修。必须学校批准后才能修理。”学生们开始抱怨了。我马上追问:“你们觉得这样的做法怎样?”学生纷纷说:“太没有效率了”“一点自主权利都没有。”我笑了:“刚才我只是跟大家开了个玩笑,但是这样的做法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中确确实实的存在过。那么你们认为当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就这

样把学生置身虚拟情境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再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我讲了两个逸闻趣事:“故事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故事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然后追问:“上述的案例说明了什么?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通过创设虚拟的情景、利用趣闻轶事,增强知识的通俗性和形象性,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在直观体验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注重深化练习训练,强化认知冲突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即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分别起到搜索旧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作用。其中,在应用阶段,教师可以层层设问,直指问题的本质,让学生了解到即使是同样的知识,学习的要求和深度也是不一样的,从而吸引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关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练习,我是这样层层设问: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最突出的是什么?(学生的答案几乎都是四大发明)

2、“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据上述材料,请说出中国在这两方面的科技成就。

3、既然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如此之高,为什么欧洲人偏偏对中国四大发明情有独钟呢?

4、为什么近代中国科技又会落后于西方?

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也适应了当今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教师应该更宽容地理解学生,耐心地引导他们。

以上是我在历史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精心设计和组织每一个认知冲突和相应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思维。从已有的尝试来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更高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志刚 姜芳芳,《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历史教学》,2009年第8期

【2】江生,《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关于认知冲突问题的处理》,《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

【3】范江涛,《认知心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 【4】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9

2001年

第三篇:认知冲突

发现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先声,其意义绝不亚于解决问题。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早、过于直接地把问题(认知冲突)呈送给学生,欠缺了一个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不能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产生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应是使学生遇到问题的“机缘” 创造者,而不是问题的呈送者,而学生则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从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认知冲突即认知过程中的“障碍”或“不协调”因素,它可引起人们解决问题的动机,促使人们去寻找协调的途径。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主动完成认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从而提出设置认知冲突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认知冲突 数学教学 设置方法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为提供真实的背景,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为在真实的背景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伸手就摘到果子”。如果教师过多地为铺设台阶,使道路过于平缓,对所学知识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也很难产生成就感,所学知识容易遗忘,更难形成能力。

一、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

1.形成悬念 引发思维

在课堂中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形成悬念,使产生企盼、渴知、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的求知欲,引发的积极思维。

2.强化注意 凝聚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生注意,促使头脑保持一般警觉和知觉集中。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帮助明确任务,确定方向,凝聚思维焦点。认知冲突能够激活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使能迅速的选择和接受相关,并对进行有目的的加工。

3.激发内需 发展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当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因为人有保持认知平衡的倾向,所以认知失衡会导致“紧张感”。为了消除这种紧张的不舒服感觉,就会产生认知需要(内驱力),努力求知,萌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在努力求知,变“失衡”为“平衡”的过程中,的主体活动得到了有效体现,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制造起伏 活跃思维

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就象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气氛平淡,没有高潮,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出于惰性状态,认知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效果可想而知。在中设置认知冲突,一方面可以唤起的思维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的情绪注意,使从情感上参与课堂。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调节节奏,使课堂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中位数”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科书P105新增的一个教学内容。其教学背景是以三年级所学平均数的意义、作用及特点为基础,通过平均数不能很好反映数据偏差较大的情况,引出并学习中位数的意义、作用、特点及计算方法。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是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会求中位数;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异同,学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方法,体会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定位在中位数意义的理解及求法,教学难点是针对一组数据的具体情况及所要分析的问题,作出对统计方法的合理选择。

这是新增的知识点,没有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加上自身本体性知识的欠缺,我就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实施第一次教学。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复习近平均数的求法一自学课本——提出问题——互动交流——学习新概念——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较——知识应用——解决问题。教学过程还算流畅。可学生脸上的表情以及自己的直觉告诉我,本课教学远没有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而问题出在哪呢?

于是。我询问学生。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心存较多的疑惑(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或老师讲解存在疑惑往往隐藏在心底里,不大愿意当众讲出来),现整理如下:

疑惑一:平均数为什么“失灵”了?甚至怀疑过去学习“平均数”上当受骗了。)

疑惑二:中位数是干什么的?(有“平均数”,为什么还要引进“中位数”?)

疑惑三:到底什么时候使用“平均数”?什么时候该用“中位数”?

面对学生的疑惑,我陷入了痛苦的反思,开始自我诊治:难道文本(附后)设计出了问题,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建陶?还是学生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导致认知障碍?或者是学生的惯性定势在作怪,阻碍了学生思维迁移?经反复琢磨,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学生之所以认为平均数“失灵”了,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平均数”本身意义的理解就存在缺陷,也就是他们对怎样求平均数是“相当熟练的”,但对平均数到底是“干什么的”并不明白,或所习得的“平均数”被异化成“平均数的求法”。学生不接纳中位数是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平时生活中用得最广泛的是平均数,对平均数的感觉是一种耳熟能详的直觉,让学生舍弃平均数而选用中位数,在情感上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学生对何时使用平均数何时使用中位数就摸不着门路。基于上述的分析。我拟采用创设认知冲突的策略,强化体验的方法,破解学生的三大疑惑,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对平均数意义的重构、认识中位数的必要以及合理选择平均数与中位数做了新的尝试。

教学片段一:营造冲突,感知必要,破解“平均数失灵”

屏幕演示

某次数学考试,小芳得到78分。

全班的平均分为77分。

小芳告诉妈妈说,自己这次成绩

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

师:阅读了以上信息。你认为小芳所言她的成绩处于班级的“中上水平”一定属实吗?

师:可以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也可以对你的想法自行验证。

(学生活动,争论激烈。观点碰撞频发。)

生1:我认为,既然小芳的成绩78分比全班的平均分77分还多出1分,就说明她的成绩确实是班里的“中上水平”。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意见吗?

(小部分学生表示同意,一部分学生表示不赞同,多数学生尚未思考清楚没有表态。)

师:看来大家意见不太一致。(在老师的预设之中)

生(齐):是的。

师:我们就先来说说你们所理解的平均分(77分)在班里相当于什么水平。

生(众):中等水平。

师:按你们的理解,高于平均分就应属于中上水平,低于平均分就应属于中下水平。

生:应该是这样。(学生认为“平均分”与“中等水平”是等值的,连持反对意见或保持沉默的学生也转变了态度。)

师:果真是这样吗?想不想知道小芳班里考试成绩的真实情况?

生:当然想!(急于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师:那么,就请看吧!(屏幕演示)全班共30人,其他同学的成绩为:

1个100分,4个90分,22个80分。

1个lO分

1个2分。

师:有什么想法?小芳的成绩在班上实际排列第几?(营造的情景带给学生巨大的认知冲突。)

生:倒数第四。

师:以你们刚才的观点,就等于你们认可了一个倒数第四位的成绩处于班上的“中上水平”?

生:决不同意。

师:高于平均分却不算中上水平,这不矛盾吗?

生: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高于平均分就应属于中上水平,可是没想到这里出现了两个低到极端的分数,把班里的平均分一下子就拉下来了。(学生加重了带着重号词语的读音)

师:你所说的“一般情况”是指什么?

生:我帮他解释,“一般情况”就是指一组数据中不能出现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据,数与数之间差距不能太大。

生:小芳班有一个人只得2分,暂且不说他与最高分100分相差太大,就是与大多数人的80分也有不小的距离。这个2分,对全班的平均分影响太大了。

师:怎样影响?

生:把平均分拉低了很多很多。所以让小芳成绩高于平均分。这个平均分低于班上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不能代表班上成绩的中等水平。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师:确实像你们分析的这样,平均数也有“失灵”的时候。当一组数据中的数值比较集中,差异不大时,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该组数据情况的中等水平。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平均数往往就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统计学称之为“一般水平”)。平均数“失灵”,我们用什么样的“数”衡量小芳的成绩在班上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师: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中位数”,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点评:中位数是表示数据组一般水平的数据。为了让学生在认识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而认识中位数的内涵,教师没有直接呈现中位数概念,而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平均数”为参照物,引出“中位数”的概念,体会“中位数”的意义。体会到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

教学片段二:情景体验。动态生成。破解“何为中位数?”

师:从字面意义来理解,你认为“中位数”是怎样的数?

生:处在中间位置的数,叫做“中位数”。

师:从定义的角度来理解,你的说法是正确的;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理解,你的说法还需要补充条件。

(屏幕演示:把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叫做中位数。)

师:为什么要添加“把数据按顺序排列”这个前提条件呢?

(没有学生回答)

师:这样吧,我们现场做一个演示,请五位同学协助完成。(教师选择5位同学到台前站成一排,用A4纸标明各自的

善用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考

案例描述:

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首先分组,让每一组自己选择试验用学具,当通过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这一结论时,教师问:“大家都得出这个结论吗?”全体同学都肯定的说:“对”。接着,教师拿出一个“巨大”圆锥,放在刚才实验用的圆柱体旁边(大小对比极其鲜明),教师问:“前面大家的结论正确吗?”这一演示,一提问,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研究,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这一正确结论。

案例分析:

苏联心理学家奥加涅相说:“数学教学上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可见兴趣对数学教学的成功起着定向作用。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产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随着年段的增高而更趋浓厚,决不是靠老师单方面灌输知识给学生所能办到的,而是要通过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多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应用,特别是艺术得体地启发诱导,使学生自觉地吸取知识经验形成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在《水浒》里,要不是林冲与高俅父子发生矛盾,就不可能有关于林冲的故事。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是故事、剧情延伸,发展,达到高潮的要件,制造矛盾冲突,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心理共鸣,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认识过程。最终,问题得以解答,使学生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制造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的目的。

合理设置认知冲突时机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尤伟清 215128 在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开始不断地设置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有的老师一味追求设置认知冲突的效果,却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现在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通常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设置认知冲突时,必须掌握适当的时机,方能恰到好处。通常我在以下几个阶段设置认知冲突,来优化教学过程。

1、在新旧知识的连接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认知矛盾是激起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的有利因素。数学教学中,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甚至寻找契机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我先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计算比赛。

325+167+75

724-43-57

428+165+35

535-(135+70)128+205

600-304

由于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加法的简便计算,于是做A组题的同学明显算得快。

师:A组同学真快,你们真棒!

我故意表扬了A组。A组得到教师表扬后,B组同学当然不服气,他们感到不公平,开始愤愤不平„„

师:怎么啦,为什么?

生:不公平,我们做的是减法,不能简便计算。师:那么,减法有没有简便计算呢?„„(揭示课题)这样的引入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特色、也非常实用。因为教师巧妙得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产生了探究减法简便计算的欲望,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在新旧知识的分化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搞单干,受教师指示的被动学习。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分化点,主动设置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维,形成学生跃跃欲试的态势,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用计算器计算”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计算比赛。

铺垫:

师:同学们,计算器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家已经有所体会。那是不是计算器完全超过人了呢?

生1:不是的,计算器是人发明的,仅仅是计算方面比人快些。生2:不一定!我从报纸上了解到,一些参加“脑心算”训练的同学算得比计算器快。

生3:我也看到过了。

师:确实是这样。但那些同学毕竟是经过几年刻苦训练的。我发现,在我们班也有一些同学算得比计算器快。

生4:谁啊?能算这么快?

师:是谁,老师不直接告诉你们,谁有办法把他们找出来? 生5:和计算器比一比不就知道了。

师:好主意!下面我们就来一个“人机大战”;哪些同学自告奋勇来比赛?

比赛1:

3.5+7.6= 1.2÷3= 5.6×0.01= 4.8×0.5= 2.5-1.6= 2.1÷0.5= 0.32÷0.4= 1.4×0.3= 9.1÷0.7= 0.6×1.2= 0.75÷0.5= 8×0.125=(1分钟左右,“人”的学生基本做完,“计算器”的还没有1人完成。)

师:现在我高兴地宣布——“人”获胜!

生:老师,这不公平,不公平!这些题目太简单了,所以他们快。如果难一点,他们就没有计算器快了。(众学生呼应)

师:这么说,难一点,你们就有把握赢了?(肯定)那我们再比一次?(好!学生鼓起掌来,应该是对即将的胜利充满信心。)

比赛2:

62.815×93+62.815×5+62.815×2 7.201×107-7.201×3-7.201×4 2.81+4.28+7.17+5.72+9.136(比赛开始后,挑战者都在草稿本上快速打草稿了,而使用计算器的部分学生则显得比较轻松、自信像是有足够的把握。)

师(故意):看样子你们“计算器队”没有希望赢了。

生1:题目再难一点我们就能赢了。

生2:题目越难,而且不能简便运算我们就保证能赢了。

生3:能口算的和能简便运算的不如不用计算器。

生4:对!不能口算、简算的题目我们就能赢。„„

随着比赛的不断深入,知识在原有知识结构中开始分化,学生的思维由“计算器肯定快而且准”主动转向“为什么会输”、“怎样才能赢”的思考上来了。

3、在新知识的形成之时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在教学中把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再在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

例如,我在苏教版第十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把所学的知识作进行了适当的分解教学。题目:将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3/10 4/25 7/32 1/6

5/14 师:请同学们解答,然后再相互比较、讨论,能不能发现什么? 学生开始解答,过了一会,开始讨论起来。

生 1:老师,我发现前面三道题能化成小数,而后面的不能。生2:老师,我也发现了刚刚的规律,但是后面几题其实是可以化的,只不过是无限小数。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那么你们能不能再研究一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呢?

学生又开始了新的探究,不一会儿,不少小手又举了起来。生1:老师,我发现分母中只有约数2的分数,就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老师,我发现分母中只有约数5的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3:老师,我发现,其实分母中有约数2和5的分数,也能化成有限小数。

出示: 5/

10、7/

32、3/12,判断哪些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一会儿,小手都举了起来。

生:老师,5/

10、7/32能够化成有限小数,3/12不能。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5/

10、7/32的分母中含有2和5约数。师:大家同意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意”。师:其实,你们做错了!

顿时,下面议论纷纷:“不可能吗?”“老师有没有骗我们?”„„ 师:你们再相互讨论一下,到底谁对谁错? „„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认识到前面概括诉规律中适用于最简分数。从而让学生建立在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必须要以“一个最简分数”为前提。)

我故意把最简分数这一前提漏掉,让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学习,在形成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让学生带着疑问,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技能,改善了认知结构,而且激起了学习兴趣,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篇:论文 激活思维

论文: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王陆芝

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因此,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帮助学生构建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鼓励写自由日记,让学生易于动笔 作为练笔手段,日记有其它练笔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的自由度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写作恐惧症”。根据的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只有身心能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触发联想,由瞬间的顿悟而产生奇思妙想。我要求学生写日记,但不当成一项硬性任务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以免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感到学习无趣。对学生日记的内容以及字数都不能加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慢慢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二、指导留心观察,激活想象力

小学生认知事物以形象、直观为主老师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在那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对自己有所触动的信息,然后“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课标》)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日记就是记述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必绞尽脑汁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觉得乏味的东西。我在每天交上来的日记中找出一些写身边人或事的日记,挑其中较有新意的拿出来讲评,并加以肯定。这使其他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老师读的日记中写的事我也经历过,原来这么小的事也可以写出来,那我会写呀。

1.提供画面,拓展思维空间 修订后的“九义”教材很重视看图作文,图画中形象性的符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驰骋想象的平台。看图作文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展示个性化的思考。如《积累运用1》的口语交际中要求介绍一枚自己最喜欢的邮票或画片,说后写下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在《练习册》中要求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课文提示,把小女孩的外貌写出来„„习作给了学生表达更大的自由度。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去帮助自己建立新的认知系统,激起创新思维的火花,产生奇妙想法,突破常规思维模式。2.利用突发事件,调动情感体念 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日记中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对于一连几天在早读课时有人进校园乞讨的问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讨得出奇”,有的认为“他真可怜”。特别反常的天气也能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如:今年清明节那天下午,天气喜怒无常,很多同学都在日记中描写了。但因为那天有的在扫墓,有的在家里,所以各自的感受也就不同了,这就是个性化思考的充分展示。

3.组织语言实践活动,丰富积累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不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语言。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口语交际„„帮助学生打开一个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窗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逐步达到了生活的积累,材料的积累。

三、运用激励机制,更新评价方式 我每天对学生的日记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发现日记中自己认为好的方面,特别其中有真情实感的、精彩的语句,培养自我评价能力。通过种种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天地,以调动他们的写作的积极性。

1.张贴在“作文园地”中

将文章抄出来,贴在班上的“作文园地”中供同学间交流、欣赏,形成人人都是“小作家”的意识。

2.自编作文集

把自已较为满意的文章,按一定的顺序编成作文集,在班上交流。

教学总结

王陆芝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以学定教, 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总结反思提高。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由于是新的教材,教学方式和辅导方法都是全新的,学生基础差,课时多,对我来讲,这学期是挑战,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完成本期教学任务,这学期我首先以上级精神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五年级教材特点为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期初工作计划顺利开展。

三、具体做法:

1、四个坚持;

一、日记本。

二、练字本。

三、读书笔记本。

四、听写本。日记的练习对于作文是很重要的,练字很重要,读书笔记近三四年是重点,听写本对学生的词语的掌握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只是最后这一个月,没怎么写。这两个星期也要写写这些基础词语。对于准早自习的安排以读课文为主,有时利用视频朗读。

一、是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二、纠正多音字也是很有好处的。

2、按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情况备好课。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变成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

4、积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能积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根据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的这一心理,我在和后进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5、积极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我非常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总结、反思。

6、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过关,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细致的个别指导,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各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7、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自办班级图书。1搜寻优秀文段。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3、古诗文、三字经、论语的背诵。在不断的背诵过程中,学生对古训了解了不少,学生也从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8、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全体学生得以发展。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四、取得成绩: 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活动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今后我将继续深化课堂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五、存在问题:

1、有少部分个学生的日记字迹潦草,只有三四行;作业有学生也有没按时按量的完成。这也是让我遗憾的地方。原因也可能是我只让组长检查日记本,自己也是没有时间。看来教师的监督很重要的。

2、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

3、写作方面水平差异太大。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留住今天的太阳》教学反思

王陆芝

在教学实践中,朗读这一训练活动,要坚持主体化的训练原则,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训练方式要艺术化,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当前小语教改中众人注目的焦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这些现象:不少读的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我采取了各种方式进行朗读的训练,如范读,范读时注重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时而激情澎湃,时而低诉音弦,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就会有如痴如醉的感觉,感情就会很快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来。教师有效的范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能够较为主动地进行阅读,渐渐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喜欢读,让他们在小范围内进行朗读,容易放得开,而且总希望自己读的要比别人好,所以效果较好。读的好的同学站起来读时,为了给小组争光,也为了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因此充满自信地读。不知不觉达到了教师的要求。如果经常有步骤地尝试一下,对学生提高朗读水平非常有益的。最后进行了理解性的个别读,教师有机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以求更好的朗读。

当然,一节课的朗读指导收效甚微,还需教师在每节课中进行必要的朗读指导。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而且朗读训练目标应体现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训练活动与环节中,与训练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朗读训练目标,一方面是操作性的要求,又是积累词句段和语感等内在的语言习惯要求。操作性的具体要求,应凭借具体的课文内容,一个段落,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悟等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是态度与习惯之类的要求,如认真朗读,响亮地朗读,注意听别人读等,这些贯穿在训练的每个环节中。

《留住今天的太阳》教案

王陆芝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时间是宝贵的。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时间是宝贵的,如何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准备:

收集我国的珍惜时间的格言以及我国历史上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前预习。要求:先交流自己学会的生字,然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后思考“留住今天的太阳”是什么意思?

3、检查。

(1)词语:伫立山坳笑吟吟旭日东升焦躁悲戚禁不住慈祥眨巴微不足道

(2)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分工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中大意。

1、自读课文,思考“留住今天的太阳”是什么意思?我是怎样留住太阳的?

2、每次我想“留住今天的太阳”时,外婆是怎样说的?

(设计意图:抓住课题,理清脉络,从外婆的话中感受如何珍惜时间。)

三、合作学习,并交流。

1、外婆一共说过几句话?

2、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为什么这样说?

4、集体交流。

5、总结。

四、进一步理解重点句子。

1、“心里不只是焦躁,还带着几分悲戚。”(领会“我”当时的急切、悲怆的情怀。)

2、从最后两句“我知道,尽管人不可能永远留住太阳,但人可以比太阳走得快一步,甚至两步、三步。这几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作用却非常大。”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3、交流、朗读。

(设计意图:在反复朗读中感悟,交流,然后导出如何珍惜时间。)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感想。

六、拓展、延伸

1、说说你自己或者别人“留住今天的太阳”的故事。

2、珍惜时间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习惯。你知道哪些名人、伟人珍惜时间的故事或珍惜时间的格言吗?

(李白的“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陈景润与时间赛跑的故事等。)

第五篇: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三部曲

语文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三部曲

内容摘要: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他还指出:“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实例,从“和谐氛围”、“有效提问”、“创设情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激活思维、和谐氛围、有效提问、创设情境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指出:“教师是领导者”,“是一个社会团体的明智的领导者”。他认为最能使教师展现出领导才能的地方当属教师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领路人。同时,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他还指出:“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那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一、和谐氛围,激活思维。

学习氛围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陶行知认为民主与自由是创造力发挥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感到自由、愉快、宽松、坦然,没有任何压抑或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与探究。在课堂上,要想使学生思维“动”起来,必须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学生,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而不要觉得学生回答正确是理所当然的;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理想时,要善于发现他们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当所提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时,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切忌不耐烦,态度粗暴,甚至讽刺挖苦。另外,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团结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二、有效提问,激活思维。

要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如果所提的问题没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封闭的,那也就是无效的,也就不可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案例:

关于《刘胡兰》的“问”

教师在教授《刘胡兰》这篇文章。老师一开始就问:“这篇课文是写谁的?” 学生举手说:“是写刘胡兰的。” 老师问:“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 老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答:“1947年1月4日。” 老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答:“课文第一句就这么写的。” 老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学生有的回答说:“在陕北。”有的说:“在延安。”„„但都说不清楚。老师也说不清楚。老师最后说:“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里,敌人跟刘胡兰说:“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块钱。” 老师就问:“谁知道那时发什么钱?”

学生有的说发银元,有的说发铜板,也有的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有窟窿的。” 老师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的钱值钱。” 本案例中教师所提的6个问题都是信手拈来、随口说出。其中4个问题的答案在文中已交待得很清楚,学生还用通过思考再来回答吗?而另外两个问题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也不能解答。老师所提问的这6个问题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学生的思维没有“动”不起来。可见,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

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简单,学生不用经过多少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也就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太难,学生会感到很茫然,无从回答。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度,所提问题要让学生达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会去积极思考,乐于回答。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一篇课文,总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点,如重点的词句、主要的人物形象等。教师如能抓住这一“点”,精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抓住小说的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设计问题。

师:作者在这儿用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那么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稍停一下)请同学们先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言了。)

生一:我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他生计无法维持。从文中可知:当时物价上涨厉害,原来花四文钱买一碗酒,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原先他能花九文钱买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后来他只能买一碗酒,欠着的十九文钱已无力偿还。还有他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

生二:我同意这个观点。因为孔乙己经常遭受毒打,他的脸上经常添上新伤疤。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偷到丁举人家里,被打断了腿。毒打使他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只能用手支撑地面走来。

生三:孔乙己除肉体受毒打外,精神也受到摧残。他每次到酒店,都受到人们的嘲笑和挖苦。笑他偷东西被打,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他无力争辩,不敢回击,精神上所蒙受的痛苦是十分巨大的。

生四:孔乙己体质虚弱。他脸色青白,很不健康;腿被打断后,脸上又黑又瘦,不成样子。小伙计整天靠着火,已须穿上棉袄,而体质虚弱的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无法御寒。

生五:从时间上也可以证实他死去了。从头一年初冬,到第二年端午中秋,再到年关,孔乙己始终没有露面。

师:刚才有五位同学都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并且各自说出理由来证明。那么,致孔乙己 2

于死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生六:联系故事发生的时间可以看出,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制度的迫害。师:既然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作者为什么又用上“大约”一词呢?(学生讨论后,又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

生七:用上“大约”是因为文中的“我”没有看见孔乙己死,也没有听到他死的消息。生八:还有孔乙己的死活根本没人关心,文中说“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可见用上“大约”,不是不能确定他的死,而是说他死的很寂寞。

另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也抓住了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来进行提问。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句中同时用了“大约”和“的确”这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学生在答出“不矛盾”后,课堂上一片沉默。原因何在?这位教师的问题问得太宽、太广,学生无从下嘴。相比之下,第一位教师的提问就比较具有艺术性。他设计了几个小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比较容易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两个词同时用在这一句中不矛盾。并且,第一位教师所提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又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在文中找到原因后,还需要自己动脑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 “动”起来。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

三、创设情境,激活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谓想象,就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引发学生想象的思维情境,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菲利普在船长那儿证实那个卖牡蛎的就是自己的亲弟弟后神色狼狈,嘟哝着:“出大乱子了!”克拉丽丝暴怒起来并大骂他是“贼”“流氓”,一改以前的“盼”于勒、“赞”于勒,于是小说在“躲”于勒中结束。我在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事情真像于勒第二封信所说的那样,于勒发了财回到了哈佛尔,那故事的情节又将如何发展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即刻被调动了起来,投入到想象写作之中。过了一会儿,就有学生起来发言。

生甲:于勒跟随“特快号”返回祖国。船在哲尔赛岛稍作停留,继续向哈佛尔进发。午饭后于勒到甲板上散步,一抬头,望见了菲利普。于勒大声喊道:“喂,菲利普!哥哥!”顺着喊声,菲利普定眼一看:“天呢,这是于勒吗?这么年轻,这么气派,这么华贵!这就是我们全家日夜盼望的于勒吗?如果不是亲耳听到他喊我哥哥,就是他走到我跟前,我也不敢相认啊!你看他上身穿光滑的皮衣,下身着笔挺的西裤,脚上是锃亮的皮鞋,手提一个皮包,这表明于勒在外头肯定是混发了!上帝保佑,我们一家可有依靠了。”菲利普还在发愣时,于勒已来到他面前。菲利普张开口,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半天说了一句:“弟弟,你当真发财了?”于勒说:“那还用说,你瞧瞧我的穿着吧。”菲利普满脸笑容,忙说:“那是,那是,我们一家可把你盼来了,我们一家今后全靠你了„„”

生乙:话说于勒发了财回到了哈佛尔,经过打听终于找到了兄嫂的住处。这一天,他敲开了菲利普家的大门。为他开门的是菲利普的二女儿,这位二女儿看到这么一位穿着考究的男子立在她家门口,立刻惊住了。她结结巴巴地说:“先生,您找谁呀?”于勒说:“这是菲利普夫妇的家吗?我是他的弟弟于勒。”二女儿高兴地跳起来:“您就是我的叔叔于勒?”没等于勒回答,她又往屋里喊:“妈,我的亲叔叔回来了!”菲利普夫妇闻声出来,一看是这样一位气派的男子,高兴地说:“弟弟,你可想死我们了!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快屋里坐。”边说边把于勒手中的皮箱接了过来。他们进屋后,可忙坏了克拉丽丝。只见她先将家里最好的椅子擦了又擦 3

后请于勒坐下,吩咐道:“快,孩子们,快来拜见你们日夜盼望的亲叔叔。”拜见后,她又忙说:“孩子,你们快上街去买些上等的好鱼、好肉、好酒,我们来为叔叔接风洗尘。菲利普呢,你就赔弟弟说说话,我呢,要亲自为弟弟沏上一杯好茶。”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都想一读为快。可以看出,创设情境进行想象写作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起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快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使他们享受到这种快乐!

参考书目:《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李长娟著)

苏教版八、九年级语文教材(洪宗礼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下载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维在认知冲突中激活(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唤醒思维 激活潜能(范文大全)

    唤醒思维 激活潜能 杜郎口中学校长 崔其升 杜郎口中学位于山东西北部即聊城市茌平县,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到目前(2008年5月20日)前来参观、听课的人次已达26万。一、理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究 杨柳青第四中学 史文敏 内容提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多种创新手法。 一、兴趣创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新颖有趣的问题,千方百计激发......

    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

    教师在师生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的案例探讨~伍伟军 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与自己的学生产生矛盾冲突,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如果双方可以平等对话,做一个良性沟通,......

    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

    处理历史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原则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陈志刚 上海嘉定区中光中学 姜芳芳 关键词:认知冲突;生成性;历史学习对于教学中出现的意外问题或者突发问题。老师们习惯认为......

    化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全文5篇]

    化学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 点击数:33 次 录入时间:2012/8/8 10:47:00 编辑:zhuofuyu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 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一样。没......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应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认知冲突的应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会习惯性地用已有的旧知识来学习理解新知识,这是建构主义理念下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当新旧知......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 沙进步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