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22课时 《礼记》丧大记
《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教案----了解中国传统丧事文化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研讨等多元形式,了解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理解民族思想传统与丧葬文化的基本特征,古代社会与当今社会在对待传统上的异同(新中国殡葬改革)。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把握文段的朗诵节奏。疏通文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与韵味,读懂文章。教学难点:理解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教学法、讨论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句子“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一个人的出生与死亡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后人对其尸体的处理--殡葬。
那么,中国古代传统丧事殡葬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呢?现今社会又继承了哪些古代传统仪式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中有关丧葬活动的内容。
二、新授
1、题解
郑玄说:“名日《丧大记》者,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孔疏云:“《记》谓之‘大’者,言其委曲、详备、繁多,故云大。”王夫之说;“大,备也。自始死至葬,自诸侯至士,皆备记之,所以补《丧礼》之末悉者也。”篇中所记,与《仪礼》的《士丧礼》、《既夕礼》二篇多相呼应,可参互读之。
社会价值观念等都通过丧葬活动得以体现,以《礼记》为例,该书作为中国礼仪之大全, 其中对自天子至庶民的各种丧葬仪式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规定。
2、解释丧葬含义
丧葬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习俗容纳的古代社会的信息量是其他礼仪风俗所无法比拟的,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问题:中国的丧葬礼节有哪些?例如葬法?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明确:土、火、天、崖、现代葬礼等。
3、那么丧事葬礼要注意什么?播放视频“中国传统丧事活动场面。”
4、诵读文章有关《小敛》部分。要求:读准字音
【原文】
小敛,主人即位于户内①,主妇东面,乃敛。卒敛,主人冯之踊②,主妇亦如之。主人袒,说髦③,括发以麻。妇人董④,带麻于房中⑤。彻帷⑥,男女奉尸夷于堂⑦,降拜。君拜寄公、国宾;大夫、士拜卿、大夫于位,于士旁三拜。夫人亦拜寄公夫人于堂上,大夫内子、士妻,特拜命妇⑧,泛拜众宾于堂上⑨。主人即位,袭、带、纽、踊。母之丧,即位而免。乃奠。吊者袭裘⑩,加武,带纽,与主人拾踊⑥。【注释】
①主人:丧主。俗称“孝子”。一般是指死者的嫡长子。下文“主妇”则谓主人之妻。②冯:通“凭”。谓凭尸。③说:通“脱”。髦:用假发作的刘海。详《内则》首节注。④璧(zhua抓):露着发髻。⑤房:此指西房。有关古代宫室的结构,详《杂记下》“成庙则衅之”节注。⑥彻帷:孔疏云:“初死,恐人恶之,故有帷。至小敛,衣尸皆有饰,故除帷。” ⑦奉:通“捧”。夷:陈放。
⑧特拜:个一个地拜,逐一地拜。用于对尊者。与下文“泛拜”相对。⑨泛拜:又叫旅拜。不管人数多少,只拜一次。用于对卑者。⑩袭裘:掩起正服前襟。小敛后吊丧之服应如此。详《檀弓上》“曾子袭裘而吊”节注。⑧拾(jie捷):轮流,交替。拾踊,主人先踊,然后妇人踊,然后吊者踊。每踊三跳,三踊凡九跳。
5、老师范读,学生读,全班读。
三、理解课文
1、展示译文:
小敛时,主人在门内的东边就位,面向西;主妇则在门内的西边就位,面向东,这才进行小敛。小敛毕,主人凭尸而号哭跳跃,跳的次数不限。主妇也像主人那样地号哭跳跃。然后,主人袒露左臂,脱去髦,用麻束住发髻。而妇人也到西房露出发髻,在腰部束上麻带。然后撤去障尸的幕帷,主人和主妇等亲属恭敬地抬起尸体,从室内移到堂上的两楹之间。然后主人、主妇等人从西阶下堂,向来吊的客人拜谢。国君拜谢来吊的寄公和国宾。大夫、士向来吊的卿、大夫逐一拜谢,对于来吊的士,不管人数多少,只向着他们所站的方位拜三拜。国君的夫人,也在堂上拜谢来吊的寄公夫人。卿大夫的妻子、士的妻子,对于来吊的命妇,在堂上逐一拜谢;对于普通女宾则总的一拜。拜过吊宾之后,主人在昨阶下就位,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号哭跳跃。如果是母亲去世,拜宾之后在昨阶下就位时,不须括发,只须戴免即可。然后设小敛之奠。从这时起,来吊唁的客人都要袭裘,在吉冠的冠圈上加上麻续,腰束麻带,跟在主人、主妇的后边交替哭踊。
2、提问:古代传统丧事中,例如小敛时,孝子要注意什么细节? 学生针对文章进行讨论,找出当中的相关句子 明确:
“主人即位于户内(主人在门内的东边就位)-------就坐的位置讲究 “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主人袒露左臂,脱去髦,用麻束住发髻-)-----穿着
“男女奉尸夷于堂……。(主人和主妇等亲属恭敬地抬起尸体……拜过吊宾之后,主人在昨阶下就位,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仪式方面
3、提问:与当今的丧事情况有哪些异同?------“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妇人董,带麻于房中。彻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 主人、主妇等人从西阶下堂,向来吊的客人拜谢)等
句子理解:“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引申: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4、展示现代葬俗内容: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5、(课堂扩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活动: 讨论:儒家文化在中国丧葬中的体现。明确:
我国的民族思想传统与丧葬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受多重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的丧葬方式千差万别,但透过各种丧葬方式的表层现象, 我们发现任何一种葬式, 无不打上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儒家文化素以“一天人”、“重伦理”而著称。所谓“一天人”即认为天人本来合一, 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把天看成是人的根本。天, 即自然的运动规律, 它是人活动的基本准则, 因此反对区分我与非我, 主张消弭自然与人、物与我的内外对立。所谓“重伦理”, 即认为人对善的追求高于一切, 求真就是求善, 离开善去专求真, 最终不能得到真, 而“善”又有其特定的含义, 即“仁义礼智信”在阶级社会具体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 儒家文化的这两大基本特征对我国(特别是汉族)丧葬活动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教师小结
丧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合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同其它文化一样, 一经产生, 便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死亡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天子庶民、圣贤愚顽, 皆有一死, 死的普遍性决定了丧葬文化作用的广泛性;另一方 3 面,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丧礼作为诸礼中的大礼, 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是最为死者操心的民族。”其中不无道理。
五、课后作业:周记写作-----中国丧葬文化中的“孝”。
第二篇:《礼记》丧大记
《礼记丧大记&祭法》教案----了解中国传统丧事文化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研讨等多元形式,了解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理解民族思想传统与丧葬文化的基本特征,古代社会与当今社会在对待传统上的异同(新中国殡葬改革)。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把握文段的朗诵节奏。疏通文意,培养学生翻译文言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与韵味,读懂文章。教学难点:理解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教学法、讨论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句子“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一个人的出生与死亡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死亡,可算是人生的最后历程,但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因为之后还有殡葬、祭祀等一系列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以及社稷、宗族文化建设的活动,丧葬仪式陈我给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王夫子说:“大,备也。”《丧大记》从宏观角度,明确了国家不同等级、身份,家庭不同成员的殡葬程序和利益。虽然具体内容已经离现实生活较远,但是诵读课文,了解这些礼仪和礼制的精神,深入了解儒家的礼治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授
1、题解
郑玄说:“名日《丧大记》者,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孔疏云:“《记》谓之‘大’者,言其委曲、详备、繁多,故云大。”王夫之说;“大,备也。自始死至葬,自诸侯至士,皆备记之,所以补《丧礼》之末悉者也。”篇中所记,与《仪礼》的《士丧礼》、《既夕礼》二篇多相呼应,可参互读之。
社会价值观念等都通过丧葬活动得以体现,以《礼记》为例,该书作为中国礼仪之大全, 其中对自天子至庶民的各种丧葬仪式进行了十分明确的规定。
2、解释丧葬含义
丧葬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丧葬习俗容纳的古代社会的信息量是其他礼仪风俗所无法比拟的,是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问题:中国的丧葬礼节有哪些?例如葬法?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明确:土、火、天、崖、现代葬礼等。
3、那么丧事葬礼要注意什么?播放视频“中国传统丧事活动场面。”
4、诵读文章有关《小敛》部分。要求:读准字音【原文】
小敛,主人即位于户内①,主妇东面,乃敛。卒敛,主人冯之踊②,主妇亦如之。主人袒,说髦③,括发以麻。妇人董④,带麻于房中⑤。彻帷⑥,男女奉尸夷于堂⑦,降拜。君拜寄公、国宾;大夫、士拜卿、大夫于位,于士旁三拜。夫人亦拜寄公夫人于堂上,大夫内子、士妻,特拜命妇⑧,泛拜众宾于堂上⑨。主人即位,袭、带、纽、踊。母之丧,即位而免。乃奠。吊者袭裘⑩,加武,带纽,与主人拾踊⑥。【注释】
①主人:丧主。俗称“孝子”。一般是指死者的嫡长子。下文“主妇”则谓主人之妻。②冯:通“凭”。谓凭尸。③说:通“脱”。髦:用假发作的刘海。详《内则》首节注。④璧(zhua抓):露着发髻。⑤房:此指西房。有关古代宫室的结构,详《杂记下》“成庙则衅之”节注。⑥彻帷:孔疏云:“初死,恐人恶之,故有帷。至小敛,衣尸皆有饰,故除帷。” ⑦奉:通“捧”。夷:陈放。
⑧特拜:个一个地拜,逐一地拜。用于对尊者。与下文“泛拜”相对。⑨泛拜:又叫旅拜。不管人数多少,只拜一次。用于对卑者。⑩袭裘:掩起正服前襟。小敛后吊丧之服应如此。详《檀弓上》“曾子袭裘而吊”节注。⑧拾(jie捷):轮流,交替。拾踊,主人先踊,然后妇人踊,然后吊者踊。每踊三跳,三踊凡九跳。
5、老师范读,学生读,全班读。
三、理解课文
1、展示译文:
小敛时,主人在门内的东边就位,面向西;主妇则在门内的西边就位,面向东,这才进行小敛。小敛毕,主人凭尸而号哭跳跃,跳的次数不限。主妇也像主人那样地号哭跳跃。然后,主人袒露左臂,脱去髦,用麻束住发髻。而妇人也到西房露出发髻,在腰部束上麻带。然后撤去障尸的幕帷,主人和主妇等亲属恭敬地抬起尸体,从室内移到堂上的两楹之间。然后主人、主妇等人从西阶下堂,向来吊的客人拜谢。国君拜谢来吊的寄公和国宾。大夫、士向来吊的卿、大夫逐一拜谢,对于来吊的士,不管人数多少,只向着他们所站的方位拜三拜。国君的夫人,也在堂上拜谢来吊的寄公夫人。卿大夫的妻子、士的妻子,对于来吊的命妇,在堂上逐一拜谢;对于普通女宾则总的一拜。拜过吊宾之后,主人在昨阶下就位,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号哭跳跃。如果是母亲去世,拜宾之后在昨阶下就位时,不须括发,只须戴免即可。然后设小敛之奠。从这时起,来吊唁的客人都要袭裘,在吉冠的冠圈上加上麻续,腰束麻带,跟在主人、主妇的后边交替哭踊。
2、提问:古代传统丧事中,例如小敛时,孝子要注意什么细节? 学生针对文章进行讨论,找出当中的相关句子 明确:
“主人即位于户内(主人在门内的东边就位)-------就坐的位置讲究 “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主人袒露左臂,脱去髦,用麻束住发髻-)-----穿着
“男女奉尸夷于堂„„。(主人和主妇等亲属恭敬地抬起尸体„„拜过吊宾之后,主人在昨阶下就位,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仪式方面
3、提问:与当今的丧事情况有哪些异同?------“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妇人董,带麻 于房中。彻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给左臂穿上袖子,腰缠麻带,头戴麻经„„ 主人、主妇等人从西阶下堂,向来吊的客人拜谢)等
句子理解:“主人袒,说髦,括发以麻”。引申: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即穿孝服的俗称,所谓“成服”就是指此而言。古时家里有了丧事,所有家庭成员按照自身与死者的关系,遵旧礼成服。
一般说来,男女孝属均身穿粗白布长袍,俗称“孝袍子”。子女孝属不缝底襟、腰间系上麻绳或麻缕,谓之“披麻戴孝”。只有姑爷穿漂白布的孝袍子,不戴孝帽。汉人大都戴口袋顶的孝帽,上边钉有小铜钱,还有棉球。长子钉一个,次子钉两个,三子钉三个,其他类推。孙子辈的在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重孙辈的在孝帽上钉粉红色棉球。无论男女,一律把青布鞋蒙上白布。如双亲均已去世,则可蒙严,若有一亲健在,就不能蒙严,露着黑色后跟,孙子、孙女则蒙红后跟。
4、对比古代和现代葬俗内容:
古代
①“夫圣王之别祭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天下也。”
②“帝喾能序星辰以善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佟,舜勤众事而野死”
③“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夫日月星辰,民所瞻仰也,非此族也,不在祀典。”
现代
解放以后,国家为了节约土地,杜绝疾病蔓延,规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其余一律采用火葬。人死后,被送往殡仪馆停放,尸体赤裸冰冻存放。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殡葬人员会在死者脚板底扎一个洞使死者的血全部放走。尸体送到殡仪馆后,一般三天内举殡,举殡分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两部分。遗体告别仪式时设置“灵堂”,灵堂四周排满花圈,花圈上挂满亲朋戚友的挽联。告别仪式开始先播放一段哀乐,悼念者默哀三分钟,之后向死者三鞠躬,最后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长子手捧死者遗照领悼念者去小礼堂开追悼会。追悼会主要是表彰死者生前功迹,因过于形式及劳民伤财,现已基本取消。遗照一般不用彩色,且用“炭烧瓷相”,以示永久存。举殡后“灵车”--现称“专用车”把遗体送到火葬场--俗称“大烟囱”,经大火焚烧后尸体化为灰。亲人可根据情况把骨灰放入骨灰盒保留,也可把骨灰撒入大海、植树等。
5、(课堂扩展)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活动: 讨论:儒家文化在中国丧葬中的体现。明确:
我国的民族思想传统与丧葬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受多重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国各民族的丧葬方式千差万别,但透过各种丧葬方式的表层现象, 我们发现任何一种葬式, 无不打上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儒家文化素以“一天人”、“重伦理”而著称。所谓“一天人”即认为天人本来合一, 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把天看成是人的根本。天, 即自然的运动规律, 它是人活动的基本准则, 因此反对区分我与非我, 主张消弭自然与人、物与我的内外对立。所谓“重伦理”, 即认为人对善的追求高于一切, 求真就是求善, 离开善去专求真, 最终不能得到真, 而“善”又有其特定的含义, 即“仁义礼智信”在阶级社会具体表现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 儒家 3 文化的这两大基本特征对我国(特别是汉族)丧葬活动的各个环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对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古代有:文天祥、苏武、王昭君、岳飞
近代有:林则徐、秋瑾、谭嗣同
现当代有:雷锋、黄继光、谭千秋,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踏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前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例如:参加重大的纪念祭祀活动,重温当时的腥风血雨,感受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勤奋好学,修身养德,做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教师小结
丧葬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复合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同其它文化一样, 一经产生, 便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死亡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天子庶民、圣贤愚顽, 皆有一死, 死的普遍性决定了丧葬文化作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丧礼作为诸礼中的大礼, 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 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是最为死者操心的民族。”其中不无道理。
五、课后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篇:22 《礼记》 教案
22《礼记》二则
目标导航
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学习对比论证和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礼尚往来和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说
“虽有嘉肴”与“大道之行也”均为所选二则短文的第一句话,两篇文章的原文均无标题,题目为编者所加。
2.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3.背景资料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泫,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课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是孔子对学生言偃说的一番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主题归纳
《虽有嘉肴》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写作特色
《虽有嘉肴》(1)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开头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类比的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而教授别人之后,才能发现自己有不懂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且言简意赅,浅显易懂。
(2)多用对偶,朗朗上口。
文章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两两相对,有很强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大道之行也》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教学相长”的道理? 探究①:“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指导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探究②:“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重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2)你如何理解和评价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探究①: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
探究②:孔子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构想出来的。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造反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社会。这当中折射出了当时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纷乱,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读后感悟
感悟①:《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形式,它需要每个人都贡献出一分力量。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哪怕仅是将废纸拾进垃圾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将会带来巨大的风气转变。
感悟②: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感悟③:《虽有嘉肴》启发我们应重视实践,学到的道理应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感悟④:学完《虽有嘉肴》,我明白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将努力以此指导我的人生。
第四篇:22《礼记》二则教案
《礼记》二则
知识与技能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能当堂成诵。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2.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重点
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难点
1.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联系《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看有无相似之处。
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虽有嘉肴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学学半(xiào)(xué)....(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解决字词句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虽有嘉肴(嘉:美好; 肴:用鱼、肉做的菜。)..②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吃).③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至道:最好的道理;善:好处。)...④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因此,所以)..⑤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反思;自强:自我勉励。)...⑥故曰:教学相长也(长:促进).⑦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语气;此之谓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此„„之谓.乎”是一种固定句式,通常翻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2)古今异义词。虽有嘉肴(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味美).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学学半(古义:教 今义:学习).(3)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不亲自品尝,就永远不会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知道自己不足,然后才能自己反省;知道自己有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4.口头翻译全文,师生一起矫正。
1.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2.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4.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教学能相长虽有嘉肴学知不足,教后知困实践出真知 逐层论证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引用作结——学学半,此之谓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活动。其实教学本身是一个双边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不可能高效迅捷地获取知识;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便不得施展,事倍功半。就像《师说》中说的那样“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吧。
大道之行也
同学们,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社会模式,他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民流离失所;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士”私学兴起,形成了许多思想流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各个学派都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主张,儒家提出了“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的政见主张,以实现“大同”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不仅仅是儒家治国理想,更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梦想。
1.自由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句。(1)掌握以下文言实词。(多媒体投影)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①大道之行也(施行).②选贤与能(同“举”).③讲信修睦(培养).④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⑤矜(guān,同“鳏”,老而无妻的人)⑥皆有所养(供养).⑦男有分(fèn,职分,职守).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恨).⑨不必藏于己(私藏).⑩谋闭而不兴(兴起).⑪盗窃乱贼而不作(乱贼,指作乱害人的事。作,兴起)...⑫故外户而不闭(户:门。闭:关闭,插门)..(2)翻译句子。①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②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读出课文节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
1.再读课文,注意文中停顿:
(1)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2)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3)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2.如何理解文中提出的概念:“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1)大道,指儒家推行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3)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3.“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三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5.任何想象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 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呈,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6.迁移探究
(开放性题目,分组讨论,在对比中思考,在思考中复习。)(1)“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了(由此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学生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文章第一层首先对“大同”社会进行纲领性说明,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总括并定名为“大同”。全面具体地展现了古人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
2.阐述道理,条理清晰。
文章在阐明“大同”社会政治纲领的内容时,按逻辑关系,由政权归属谈到政权所属的条件,最后谈到在德才兼备的领导者的管理下,所呈现出的诚信、和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阐明之后,很自然地阐述了在这些纲领维护下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分三个方面展开,从物质生活谈到了理想观念。既全面又条理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思路。
3.运用排比,突出气势。
本文语言气势强盛,一气贯注,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通过运用排比手法来做到这一点。如“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等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
社会关爱,安居乐业太平盛世大道之行也基本特征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心驰神往理想社会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社会纲领
讲信修睦
从军事的角度我认为:战场是瞬息万变的,课堂也是瞬息万变。因为人是战争和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如战争的双方一样,学生的学情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加以引导。再好的教学案需要实战检验才可以判定它的优劣。
第五篇:第6课时《礼记 月令》o(精选)
第六课时:《礼记·月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经典著述中关于“月令”的阐述,领会中国传统文明中“月令”的要义及其现代意义,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国学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素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国学经典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明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经典著述中关于“月令”的阐述,领会中国传统文明中“月令”的要义及其现代意义,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态度。
难点:本课中有部分内容比较深奥,需要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文本进行解读;需要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力量进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前者主要是由老师在课堂上点拨启发,后者可由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自主学习,集体讨论。联系社会现实,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精髓,由学生小组面向全班同学演绎。
2、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成共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楚商编钟音乐》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现代人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通过《礼记·月令》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四时季节结合的认识。
二: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1、简介《月令》
(月令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个12个月的时令,记述政府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它把世界补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太阳最高,具有决定的意义。太阳的盍形成了四时,每时又分为三个月。四时各有气候特征,每个月又有各自的征候。与四时相对应,每时都有一班帝神,与时月、神的变化相对,每个月各有相应的祭祀规定的礼制。五行与四时的运转相配合,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土被放在夏秋之交,居中央。四时的变化不公受太阳的制约,还受五行的制约。再下一个层次是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等等。上述结构基本是同向制约,特别是人事,要受到太阳、四时、月、神、五行各种力量的制约。)
2、学生跳读观察文章结构(明确:春夏秋冬之孟仲季,12部分)
3、先由学生自己读一读孟春之月,指出解决拿不准的字音和句子的节奏停顿。
4、找学生进行展示读。(文章较长,建议分段、分层次进行)
5、指导学生齐读。
6、观看视频(电视剧《康熙大帝》皇室开耕祭祀祈祷仪式)(5分钟)
7、学生想象春秋战国时王族某祭祀场面(播放《楚商编钟音乐》)
三、合作探究(天人和谐思想)
1、讨论文中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体现了古人什么思想。
(明确:春夏秋冬之孟仲季,记述了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天象、物候,而且将自然秩序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记述了政府在不同时令条件下的祭祀礼仪、法令、禁令及相关事物。体现天人和谐思想。)
2、哪些地方体现天人和谐思想(小组讨论并展示答案)
(明确:天人关系问题是《礼记·月令》的基本问题。它以“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变。”“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的天人和谐思想为核心。主要表现在:第一,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人类不能违背,只能顺应;第二,天所表现出的四季、五行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第三,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受到天的护佑;第四,如果人类违背天的规律,将受到天的惩罚。《月令》反映的天人关系是人类长期经验的累积,不仅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影响了后来思想家关于天人问题的思考。《管子》的《幼官》《四时》《五行》等篇、《吕氏春秋·十二月纪》、董仲舒的天人理论等都深深打上了《月令》天人思想的烙印。在现代社会,面对着日益激化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月令》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仍能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3、继承传统文化:讨论现代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本文思想的异同
四:拓展提升——月令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1、查字典看“月令”古今语义(明确:《现代汉语词典》“月令”下云“农历某个月的气候和物候”。“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
2、学生讨论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来历
(明确: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3、唱一唱、读一读: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五:总结。
学生讨论今天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