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

第一篇: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

语气的运用和训练——以故事教学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将情、气、声三者结合的语气的特点运用于故事教学之中。【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训,学会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在故事教学中较准确地运用语气。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实训中体验与幼儿真实情感交流的愉悦,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认同感。教学重点

学会将情、气、声三者结合的语气的特点运用于故事教学之中。教学难点

运用情、气、声三者结合的语气特点,使故事教学的语气表达得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我校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来自西部的农村,淳朴踏实,学习态度端正,对于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为我采用翻转课堂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现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普通话语音基础,了解了故事表演的基本理论,但是该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语言基础较薄弱,分析表达能力不够强,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缺乏实践的经验,还需要从大量的实训中累积口语表达的经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所以,我在训练中注重了个体差异性,将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幼儿教师口语》(第二版)第三编第七章。第七章是在前两编基础上展开的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其中第二节《教学口语基本技能训练》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的口语训练奠定基础。语气对朗诵儿歌,讲述故事具有基础性地位,也是运用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而故事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能够较好的运用语气,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做好示范。

学习本课可解决学生进行故事教学时语气僵硬单

一、缺乏准确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口语习惯,增强职业认同感。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

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幼儿园教学内容—故事教学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遵循翻转课堂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本课运用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和手段:微信、QQ群、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三大板块。

一、课前准备: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天将本课的理论知识—包括语气的概念、作用、基本要求、特点、情气声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等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微信中的微视频、QQ群里的群文件分享给每位学生,以任务为驱动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后在三天内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观看微课,完成表格。任务二:按要求完成故事《小鸭找朋友》的表演,并录制视频上传。任务三:观看上传的表演视频,完成投票。教师则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堂教学 分为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信息反馈,鼓励激兴趣:(约3分钟)

(二)分析示范,表演奠基础:(约15分钟)

(三)巩固拓展,试讲练能力(12分钟)

(四)实训对接,教学促提升(15分钟)

(一)信息反馈,鼓励激兴趣

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微视频展播学生自学完成情况,并给予肯定和激励,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再播放票选得票数最多的故事表演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语气的运用进行评价,并着重倾听和观察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口语是如何运用语气,从而自然引入下一环节分析示范,表演奠基础。

(二)分析示范,表演奠基础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在分析探究过程中目的更为明确,首先出示了情、气、声三者关系表进行了知识点的强化。

接下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分为4个小组,每组10人,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各小组明确了探究任务: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按照要求填写故事《小鸭找朋友》语气分析表,然后用无卡手机拍照通过网络上传给教师。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了运用语气

特点的方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实现过程和方法目标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教师则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比展示4个小组的探究结果:4个小组总结出的语气运用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分析故事语句中蕴含的具体的情感色彩,然后对比“情气声三者关系表”,找出对应的气息和声音,最后进行表达。可见,学生基本掌握了分析的方法,但对个别语句的运用不够准确,所以接下来我就采用了教师示范的方法针对分歧较集中的“池水正在睡午觉呢!静静的,柔柔的,一只小鸭就在这样的池塘里游泳,小鸭子游呀游,池塘里没有一个朋友。”加以详细分析。通过表演分析示范,引导学生从观察教师的表情和动作、倾听教师的声音,学会运用的方法。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很容易的就找准了此处的情感以及对应的气息和声音,教师的良好示范让学生明确了分析的方法,突出了重点,同时也为突破语气表达的准确性、生动和富有感染力这个难点奠定了基础。

学生在直观感知了教师的示范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马上又对这个故事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再请学生观看课前他们录制的表演视频,进行对比和鼓励。对于来自西部农村的三年制学生来说这很重要,他们亲自看到了自己的进步,逐渐树立起了自信心,这就为后面的拓展训练以及实训做好了铺垫,为继续突破难点创造了条件。

(三)巩固拓展,试讲练能力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方法后,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与职业对接,我设计了巩固拓展,试讲练能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语气的运用拓展到故事教学口语中。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本次课堂的听课感受,谈谈我如何在教学口语中运用语气的?紧接着,我为学生提供了故事《小鸭找朋友》的教学设计片段资料,学生仍然分为4个小组,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任务并试讲。由于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完成情况不做统一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在小组中进行故事教学的试讲练习,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指出其优缺点。通过这样巩固拓展训练,将语气运用的方法拓展运用到了故事教学中,学生运用语气进行表达的技巧明也明显得到了进步和提升,至此,基本完成了我设定的知识和技能目标。

(四)实训对接,教学促提升

职业能力一定是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将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才能实现的,所以在本课的最后阶段我让学生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实训。借助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第12周的见习活动中,我让学生将课堂上练习的故事教学《小鸭找朋友》的教学设计对幼儿进行教学,同学之间互相用手机拍摄教学微视频,以备实训后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实训,学生体验了与幼儿真实情感交流的愉悦性,实现了本课 的情感与态度目标。

课后延伸

最后,我将课堂训练延伸到了课外,为学生布置了以下两个作业。作业一:反复观看自己实训的微视频,从语气、体态、表情、朗诵等各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优缺点,录制一小段自我反思,以视频形式上传;

作业二:完成教材上语言活动《小树叶》教学设计中语气的运用,并在小组进行试讲,录制成微视频上传。之所以布置这两个作业,是因为反思能力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能力,而教学口语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以上两个作业的布置都与学生的职业对接,旨在锻炼学生的职业口语能力,引导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次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理实一体“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从教学场所的选择,教师示范的“教”,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再到学生拓展试讲、实训练习的“做”,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堂内容与幼儿园教学的对接。

其次,本课也较好地运用了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采用QQ、微信、微课、微视频的录制,实现了移动学习,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同时,我也反思了本课中还需要提高或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信息化手段的创新还不够,第二,很多学生在实训对接情景教学中效果不够理想,怎样帮助学生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第二篇:小品表演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小品表演”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爱尊 文章来源: 点击数:409 更新时间:

2005-12-28 19:15:1

3根据政治科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在课堂上若运用小品表演来导入新课或讲解教学重难点时,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1.具有协调功能,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一种愉悦、和谐、乐教乐学的教学气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活动,更多的是通过教师的身教言传和师生之间情感的充分交流来达到政治教学的目标。然而时至今日,很多学生仍然是对某一个老师、某一门课程怀着畏惧心理和逃避心理进入学习状态。在这种不良心理的影响下,学生决然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此时若能巧妙运用小品表演,就能使心情紧张、畏惧的学生淡忘不良情绪,自然而然地溶入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不知不觉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从而创造了一种愉悦和谐有利的教学气氛。

2.具有诱导功能,课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注意某些现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的转移,就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改变。具体至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情绪强烈、丰富而多变,随时会转移优势兴奋中心,所以根本无法保持在45分钟内高度集中听课。尤其是在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还停留在上节课或课间活动的刺激上,这些的都不利于教和学。针对这个特点,若利用小品表演,即可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政治课堂上来。这比起单纯调调纪律及生硬套用“我们今天来学习这一内容”而言,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3.具有激励功能,能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每一门学科、每位新老师都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期待心理。但这种好奇、期待心理在经过一两次不成功的政治课后,将会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味如嚼蜡。学生无心学习,进而在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招来老师的批评和频繁强调纪律,越是批评就越无学习的兴趣,越无兴趣就越不愿意学习喜欢跟老师作对,如此恶性循环,不难想象教学效果将会有多差。如教师可高屋建瓴,巧妙运用小品,充分发挥小品表演的多项功能,则能延续学生的期待心理,让学生产生爱师、尊师、愿学、乐学心理,有了浓厚兴趣,自然就容易取得满意效果。

4.具有定向功能,能带领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活动。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很多老师的确挖空心思力求将政治课上得新颖、风趣,但往往又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为新颖而新颖”,海阔天空、古今中外,可离题万里,许久无法言归正传,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却背离了政治课的初衷,无法完成具体教学任务和达到政治课的功能。这种改革并不是成功的改革。只有在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能够启迪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定向思维的前提下,新颖、风趣才是可取的。而小品表演即具有这种作用,能让学生明白当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并发散思维,展开积极的动手、动口的活动。

5.具有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政治课并非古板、生硬的传声筒,还应具有它多种教育功能,如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教学内容的审美因素,从中受到感染、启发、教育。运用小品表演,可以充分展示课文中的众生百态,学习众多杰出人物的千秋伟业,鞭挞丑恶人物的肮脏心灵,以此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审美愉悦,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信服并进行着执着的追求。

二、小品表演应遵循的原则

巧妙运用小品表演的确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的运用还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遵循原则,灵活运用才能收到实效:

1.指向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非常明显的活动,各种课堂改革及教学艺术创造等必

须殊途同归,以终极目标——教学效益为标准,这也是由教学活动的本质所决定的。指向性原则表现为:(1)内容定向。各种教学方法都应当九九归一,归到优质完成教学目标上来,小品表演应围绕本框主题或是重点内容展开,迅速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否则,将非重点内容搬上舞台会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为生动而生动的表演是达不到预期教学目的,也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2)思维定向。现代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运用小品表演时应能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小品表演,保证让学生能迅速捕捉本课的思维目标,并以此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2.政治学科特点与学生心理特点结合原则。青少年处于心理“断奶”期,有自主的愿望,但缺乏自主的能力,有学习的欲望,但不能持久,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我校学生较淳朴,贪玩好胜,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面狭窄。政治课与时代紧密相关,贴近生活,体系结构编排的逻辑性强,内容较抽象、系统、理论化,学生难于理解,学习兴趣不浓厚。在运用小品表演时一定要遵循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政治课的特点,两者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即因文制宜,因生制宜。马克思辨证法认为: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在运用小品表演时,同样应遵循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它具体表现为:(1)因文制宜。精心选择适合小品表演的内容;(2)因生制宜。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亦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班的班风、学生都有所不同。在运用小品表演时,不可一刀切,每个班都原样上演。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三、操作技巧

在遵循基本原则表演小品时,同样要讲究操作技巧,包括:

1.教材内容的选择.并非每个知识点都适合小品表演,某些内容若用演讲、竞赛等方法更能收到实效。教师必须善于发现、挖掘,充分利用合适的教材。比如初二年级上册第八课第一框《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中开头的小字部分是以拟人手法,讲述各部法律在人民大会堂聚集开会,明确各自的分工,这种有趣的拟人手法可以把枯燥的纯记忆性的知识以轻松和谐的形式表达出来,加上深学生的印象,并饶有兴趣地追问本框的重点问题,这就非常适合于小品表演的内容。

2.表演学生的选择.选择哪些学生来表演才能确实收到效果,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我在保证所选演员不会带头闹事的情况下,认为:(1)表演中应是间杂有优等生及差生。尤其是对待差生更应大胆尝试,放手给予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在表演中让其深切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期待和肯定,激发他们的潜能,以求改变现状。(2)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切勿每次都是原班人马,否则老是那几个老面孔,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艺术表演内容.一般情况下,这项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若老师原封不动将教材内容生搬硬套,表演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师应将内容生活化、卡通化,适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表演上述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在熟记各部法律的职能之后,放开课本,自己自由删除或增加教学内容,想象成是真的在开会那样,即兴表演。切忌一上台就只会表情僵硬地死记硬背。我认为在艺术化表演内容时,还可以灵活运用其它教学手段,如放适合的音乐等,充分利用其他教学手段的长处,力求达到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化整合,为教学目标服务。

4.用具的选择.表演用具应该精炼简洁,尽量多利用现成、废弃的和能吸引学生的材料,切不可因一次表演而贻误大多时间和铺张浪费。

5.教师的态度和做法学生在表演时,教师所持态度、做法非常重要。教师若能掌握分寸,灵活出理,则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能锦上添花,否则就会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我认为:(1)教师可作为局外人在旁边观看。在表演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看时有目的,在表演后再作画龙点睛的归纳,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知识的威严,记忆深刻。(2)亲自上阵,参与表演。师生打成一片,协同表演,寓教于乐,效果不言而喻。

6.表演时间的控制.由于小品表演在教学活动中并非主体,只是为达到教学效果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因此不允许占用过多时间,否则会让学生混淆教学重点、分散注意力。我在所运用的两个小品表演中,都严格控制时间,我认为表演时间应控制在4——10分钟为宜。

四、实施表演的基本要求

实施小品表演能否控制课堂局面和真正取得实效而非流于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老师的水平。我认为若要驾驭自如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包括小品表演,教师应做到下列各项基本要求:

1、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提升人格魅力.“身教最为贵,知行不可分。”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如教师的言行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学会就会动摇信念,怀疑政治科内容的科学性。相反,如果教师为人师表,学生就会由坚信教师的人格而坚信政治的科学性,从而有利于学习。

2.全面了解学生,增强教与学的和谐性。平时应观察入微,心如明镜,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时才能对症下药。

3.要注意积累材料要小品表演看起来真实、有趣、有效,作为教师,平时应注意汲取书刊、电视等的营养,海纳百川,随用随取。而且应该系统地收集相关资料。

我相信,经过政治教师们的不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不断丰富完善巧妙运用小品表演,这种娱乐大众的形式,同样能很好地为政治课堂服务!

第三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创编表演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创编表演的运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歌唱、唱游、欣赏、演奏等教学中都会设计、安排创编表演这个环节。创编表演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创、演、趣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设计合理的创编表演可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编、创、演的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审美的主动性;对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创编表演设计不当或盲目实施表演,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还会让学生对原本很有热情的创编表演活动失去兴趣,使得音乐课堂失去活力。在创编表演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创编表演教学的几个关系:即

1、重潜能,轻技能;

2、重体验,轻传授 ;

3、重过程,轻结果;期望有效提高创编表演教学的效果。

一、创编表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注重创编表演的技能

有的老师,常常以专业或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小学生在课堂创编表演中的表演动作、表演神态、创编能力等。老师的要求过高,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了创和演的自信,因而参与创编表演活动不够主动。

2、过分注重老师指导,轻视学生自主创新

有的老师为了赶时间,让学生尽快地完成创编表演的各项内容,常常在指导时替代学生设计,甚至插手学生的角色分工或完全参与包办创编,让学生的即兴创作表演,跟着老师的意图走。老师的指导过多,学生缺乏自主创新,也就体会不到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喜悦。

3、过分注重结果,忽视即兴创编表演的过程

在创编表演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比较关注创编表演的结果,如在观摩课中,担心学生在表演时出差错,影响整节课的预设,采用课前先给学生确定表演角色,预先排练加工,才几分钟时间,一段整齐到位的表演就出炉了,课内表演只是展示一番,走过场。还有采用“哪组最好,哪组不够好”的简单评价。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创编表演的讨论、准备过程中,失去了自我创造的机会。

二、创编表演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1、创编表演要重潜能、轻技能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编表演中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大致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歌舞、创作实践等三方面的内容。其中创作实践包含创编即兴舞蹈、创作节奏或乐句、选编前奏和间奏、记录声音或旋律、创作短小歌曲、电脑创编音乐等内容。专业性质的创编与小学生的创编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要求创作者有扎实的音乐功底、娴熟的创作技巧,作品的优劣是衡量教学和创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后者并不追求学生创编出多大多好的成果,而是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强化创造意识,提高音乐实践的能力和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放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因此,小学音乐课堂的创编表演活动,务必要处理好技能与潜能的轻重关系。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切不可将二者颠倒,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降低要求和难度,使他们感到创编表演是一种轻松、愉快、力所能及的活动,让他们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2、创编表演要重自主、轻传授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创编表演可以说是具有一种发散思维的艺术,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如果教师硬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那么创编表演就失去了创和编的意义了。因此,创编表演的教学要重自主、轻传授。我听过这样一位老师的创编表演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歌曲《颂祖国》进行创编表演。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学生进行歌伴舞的创编,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学生叽叽喳喳还是拿不出像样的动作来,老师看来很急,就越俎代庖下手把手的进行指导,这样的创编表演虽然也很热闹,但已经没多大意义了。对于小学生而言,创编表演与其说是一种技能,不如说是一种内心体验。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与音乐情境融为一体,主动与同学合作,去探寻、领悟创编的动作,设计活动方式,才可能产生教学实效。歌曲《颂祖国》的创编表演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歌伴舞、群舞、小组唱,还可以是演唱加入器乐演奏等。只要老师加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伴舞动作难看点,配器简单点,歌唱幼稚点,又有何妨?这样的创编表演虽然不华丽,却朴实,是学生真正的创编成果。

3、创编表演要重过程、轻结果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知识和技能有限,他们在课堂上即兴创编的表演还很稚嫩,不可能达到成年人心目中的比较完美的要求。因此我们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更不能成为教学成败、教学效率的评价依据。因此,创编表演的教学要重过程、轻结果。如:在用自制简易乐器演奏与表演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选用易拉罐、啤酒瓶、橡皮筋、旧搓板等废旧材料来制作能发声的“乐器”,“成果”本身也许不完美,但学生在材料寻找、设计制作、测试改进、协作表演的探究过程中,却能受益匪浅。不仅使他们在探索、表现中体验了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相对于结果,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的积极性、探究精神、创造性的发挥程度,才是评价创造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堂创编表演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重潜能、轻技能,重自主、轻传授,重过程、轻结果;把活动主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编表演的价值,达到创编表演教学的效果。

第四篇:教学设计表演

表演课教案

授课地点:表演教室201 授课班级:04级影视表演班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康爱石

上课时间:周一上午8:30——11:40 周四下午1:30——4:40 学生人数:大课30人,小课14人

教学周期:第四周——第六周(1——3周为新生军训)

教学目的: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

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

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教学进度安排:

?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教学周期: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当我们明确了行动之后,就知道一个演员为了完成舞台任务,必须通过许多的、不断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合情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组合成一条积极的行动线,直到舞台任务的完成,或是不能完成而改变任务在继续完成。这条行动线是根据人物的身份,规定情境和舞台任务以及演员对生活的理解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如何才能使行动过程真实有机呢?我们还是先从生活中来认识,在生活中人总是要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每分钟都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

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

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篇二:表演课教案

表演课教案

授课地点:艺术楼308 授课班级:11级影视表演班

授课教师:牛红涛

学生人数:4人

教学周期:18周第一阶段:(基本素质训练)

时间:第一周---------第六周教学目的: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2)五觉训练不可忽视,一个演员如果连酸、甜、苦、辣的味觉都感觉不到,连困、饿、痛、冷、热都不能唤起生理、心理、形体的自我感觉,还能谈到复杂的规定情境的感受吗?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五觉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感觉记忆的习惯,而且要把五觉训练伸延到感受力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力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而是心理、形体、生理综合整体的感觉,如对物、对人、对环境、对事件等等都应产生相应的形体心理感觉。“演员的艺术就是感受的艺术”。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教学进度安排:

?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第二阶段(无实物练习)

时间: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当我们明确了行动之后,就知道一个演员为了完成舞台任务,必须通过许多的、不断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合情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组合成一条积极的行动线,直到舞台任务的完成,或是不能完成而改变任务在继续完成。这条行动线是根据人物的身份,规定情境和舞台任务以及演员对生活的理解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如何才能使行动过程真实有机呢?我们还是先从生活中来认识,在生活中人总是要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每分钟都

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职业特殊性等等,甚至可以过渡到单人小品、交流小品。

(2)舞台真实是想象的真实、态度的真实,对物体、对环境、对人的态度变化、实质上是舞台行动的变化。这种练习也是舞台“假定性”最好的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未来创作不同风格的现代派戏剧并不困难。

(3)单人小品不要求太复杂的心理生活,避免学生“演情绪”,“挤感情”而是更多一些有过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的生活小片断。

(4)在小品中也要避免机械性的形体动作,做完这件事,做那件事,动作之间没有联系,而是形体动作的堆砌,要有中心任务。在小品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你是谁,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干什么?

(5)要抓思考判断,在帮助学生完善合理舞台行为的时候,往往会帮助学生构思出许多有趣的行为,忽视思考判断过程,其实任何一个简单的舞台行动都有思考判断的过程,“不会思考就不会演戏”。

(6)不能忽视舞台空间的处理,这既是表演教师的任务,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在不合逻辑的空间里无法有机的行动”。

(7)小品的思想性应给与恰当注意,我们防止左的教条主义倾向,但不能让不健康的现象在课堂上不受批判的呈现。

(8)帮助学生合理地组织小品的过程,但决不能用“我不包办代替”来草率从事。经过修正,学生才可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可能学到东西,才可能有新的提高。“从一个达到完美程度的小品学到的东西,更比一个浮皮潦草的小品能学到的东西多的多”。期中考试形式:两组交流,用单人小品参加考试。第三阶段(双人小品训练)

时间:第十二周------第十八周教学目的:

在一、二单元的学习基础上,学会相互行动。要求和同台演员,按不同的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运用动作和语言等表现手段,在相互行动的过程中产生活生生的真实有机的交流适应。

交流是一个人作用于周围的人,而他本身又感受周围人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然后通过行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别人,深入到对方的心灵深处的一种碰撞。通过感受对方的行动了解到他心里到底想干什么,无论是说话或是沉默的时候,你都在不断地揣摩他人心里到底想什么。简而言之,即通过二个人之间的相互行动,将生活中活生生的有机思想感情进行传递。学会认真感受活的对象给与自己的刺激和影响,产生新的适应。相互动作必须要有对象、,要影响对方,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影响对方,例如用语言、动作、手势、情绪、感觉等。我们通过二人以上的交流练习和小品的形式贯彻教学内容,并用大量的即兴练习,训练同学的适应能力。

教学内容:有机交流,互相动作

1、有机交流游戏

2、真听、真看、真判断练习

3、互相适应练习

4、即兴适应情景联系

5、即兴有机沉默交流

6、一句话即兴交流

7、给任务的即兴交流

8、特定的规定情境的即兴交流

9、毫无提示的即兴交流

10、命题交流小品

11、自由构思小品

12、集体交流小品

教学要求:

舞台交流是有机行动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有机行动的中心环节,是表演技巧训练中最为复杂,最难掌握的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互相交流是自然而然的下意识中进行的。因为对手的话,对手的反应都是未知的,而是此时,此地发生的,所以演员必须真听、真看、真想,这是生活现象。但舞台上的一切都是事先知道的,因此表演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演员在舞台上不能和对手真实的有机交流,而只是机械地背台词、走地位。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在假定的规定情境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流练习中不要预先知道对手的反应,而能抓住真听、真看、真想、真思考、真判断、真正的感受对手这些环节,能注意力集中的不间断的接受对手的信息和刺激,同时产生恰如其分的适应,让有机交流在特定的舞台上也能自然而然的出现。

即兴交流要领:

(1)真实性:真听、真看、真思考、真判断。

(2)进攻性:牢牢地抓住任务,积极进攻毫不妥协。(3)感受性:接受对手提供的信息,冷静判断对手虚实,一环扣一环地有机地向前推进。

(4)有机性:千万不可脱离自己和对手的言行逻辑,而乱扯,失去有机性。

(5)有效性:机智灵活,善于找到有效的反击手段,说服、诱导、威胁、请求等等,可软硬兼施,不单会用语言,而且要用喜怒哀乐的表情、声调、形体动作、变化节奏用多种手段来影响对手,战胜对手。

(6)复杂性:要充分发挥联想,在相互动作中能不断的充实人物关系,深化规定情境,强化矛盾,揭示出人物之间的复杂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让学生明白舞台交流的实质是舞台斗争冲突过程中对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会掌握动作和反动作。

(2)舞台有机交流的障碍是表演的重复性,不可能总是即兴创作,用大量的即兴练习进行训练,就是要养成学生具有良好的即兴适应的习惯,要让学生明白,排练好的小品,不能随意改动,也同样有即兴的可能,那就是“今天、此时、此地”,即流水不腐。

(3)即兴有话交流小品,可能学生的话很多,有机沉默很少,在这种情况之下,千万不要阻止或批评学生,相反要表扬和肯定那些精彩有效的对话。引导学生正确地进入交流状态,能平静地接受对手的刺激,而不是一味地喊叫,演情绪,为说而说,而是把语言作为战胜对手的手段,要让他们懂得寻找准确的语言适应的重要性。同时在即兴练习中,有时也会产生有机沉默交流,有时甚至是一时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进行回击时,产生了静场、停顿,教师可以抓住这些事例加以说明,有机沉默下是更有效的交流时刻,思考判断时刻、寻找有效手段时刻,篇三:表演课教案

表演课教案

教学周期:第四周——第六周(1——3周为新生军训)

教学目的:

表演教学就是要求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就是要求像生活中对待一切事物的态度一样,去对待一切舞台虚构。因为,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构的、假使的,但训练有素的演员就能快速的,以假乱真,获得像人在生活中那样的一种自我感觉。真正地相信所有的假定,从而身临其境。

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对象上,对一切虚构的舞台态度准确,舞台感觉真实,能平静自如的、内外统一的、身心一致的,紧张和松弛能像生活中那样的适度,在完成舞台任务的行动过程中,细琐感情也是那样的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表达和流露。

这些要求是生活中人的一种本能,当已进入虚构的情境,演员就必须有能力以假乱真,这种信念感,能创造出像真实生活那样的一种艺术真实感,从而才能获得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本单元是通过无实物练习和代用实物练习,进行舞台态度和舞台感觉的训练,对事物练习的要求,一方面要求纯技术的练,另一方面要求在简单的规定情境中真实有机的运用,同时还采用大量的音乐、美术、音响效果和各种物品、积木等教具为诱饵的练习进行训练。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以下几点:

1、迅速地相信假使,从真实的现实生活立刻进入到虚构的舞台生活。

2、迅速地抓住各种诱饵,展开创造性的想象。

3、迅速地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应该注意的具体对象上,排除杂念和干扰,解放思想和机体。

4、发挥学生特长,从局部带动整体,较快地建立了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教学内容:基本功素质训练

1、静坐收心练习

2、肌肉松弛练习

3、注意力集中练习

4、感知自我练习

5、发展想象练习

6、即兴适应练习

7、节奏变化练习

8、信念感练习

9、真实感练习

10、五觉训练

11、感受力训练

12、情绪记忆练习

13、激情反应练习

14、爆发力练习

教学要求:

表演训练不只是理解讲解,而是要通过一系列表演练习,引导学生进入创作状态。这些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想集中,肌肉放松,信念增强,进入到一个想象的艺术创作天地之中去。让学生思想解放,想象活跃,信念增强,反应灵敏,激情奔放,整个集体从内到外都变得自由可塑,演员的“天真”、“童心”要获得释放,在多次的练习过程中,使他们对假定的规定情境产生信念,养成习惯,按生活逻辑自觉地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素质训练方面,引进西方训练方法,这对于解放演员创作天性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练习做的太多,似走马灯,课堂虽然活跃,但学生并没有进入正确的创作状态,没有全身心投入,而是嘻嘻哈哈,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容易搞花架子,不讲实效。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度量。

(2)五觉训练不可忽视,一个演员如果连酸、甜、苦、辣的味觉都感觉不

到,连困、饿、痛、冷、热都不能唤起生理、心理、形体的自我感觉,还能谈到复杂的规定情境的感受吗?所以要强化学生的五觉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感觉记忆的习惯,而且要把五觉训练伸延到感受力的训练,要让学生明白,感受力已不是一种单一的感觉,而是心理、形体、生理综合整体的感觉,如对物、对人、对环境、对事件等等都应产生相应的形体心理感觉。“演员的艺术就是感受的艺术”。

(3)观察生活、情绪记忆,这里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和后面的观察生活,组织小品练习有所区别,这里是指要让学生从进入这一专业课程时,就要他们养成随时观察四周生活,观察自我的习惯,要记住自身和四周所发生的事,这种练习在素质训练时就要进行,让学生讲述一件高兴的事,一件伤心的事,一件有趣的事,入学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今天有什么发现等等,情绪记忆是演员创作人物形象的财富,要天天积累。

教学进度安排:

? 全班大课,理论辅导

? 元素训练,无实物训练

教学周期:第七周——第十一周教学目的:

当我们明确了行动之后,就知道一个演员为了完成舞台任务,必须通过许多的、不断的行动,当然这些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合情合理的,合乎逻辑的组合成一条积极的行动线,直到舞台任务的完成,或是不能完成而改变任务在继续完成。这条行动线是根据人物的身份,规定情境和舞台任务以及演员对生活的理解

组成的。观众是通过演员的行动过程明确他的任务和规定情境的。当演员有了活生生的、有机的行动过程,他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活人来。

如何才能使行动过程真实有机呢?我们还是先从生活中来认识,在生活中人总是要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和影响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人们每分钟都在产生愿望,有了愿望才有了行动。因此,首先是真正感受到客观刺激和影响,然后通过思考判断,判明情况才做出决定采取行动,这也是客观规律,无可变更。

生活中是这样,那么在舞台上也必须遵循生活中反映论这一科学规律,重视感受——思考判断——行动,这三个基本的环节。思考判断非常重要,它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称内心独白,伴随出现的是内心视象。行动过程的这三个环节如果漏掉,或是不真实,都会在舞台上出现那种没有思想和感情的虚假表演。因此,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认同感的训练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假定的舞台环境中真实的生活。

教学内容:舞台行动与规定情境

1、想象实物动作(无实物练习)

2、不同物体的态度变化

3、不同环境的态度变化

4、不同人物的态度变化

5、规定情境不断复杂化

6、任务小品

7、动词小品

8、主题小品

9、物件小品

10、音响小品

11、音乐小品

12、节奏小品

13、激情小品

14、判断小品

教学要求:

这是表演基础训练最关键的阶段,学生在本单元要学会在自己虚构的规定情境中组织起有目的,有顺序而有逻辑的舞台行动,要学会掌握舞台行动诸要素“你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你要做干什么?为什么?怎么干?”在行动过程中要学会掌握适应、思考、判断等重要环节,逐步掌握构思单人小品的技巧和方法。

训练要领:

(1)发展动作性联想力《行动与想象》

(2)抓住小品中心任务《行动与任务》

(3)明确规定情境《行动与规定情境》

(4)掌握行动中的思考判断过程《行动与判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1)无实物练习是“动作性想象”和“有机行动”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能走过场,一定要认真、扎实。要用实物来检查,迫使学生认真地抓住无实物练习的行动顺序、行为逻辑、质感、量感、体积大小、空间、部位、速度、节奏,不漏掉任何环节,“下一个动作是前一个动作的条件反射的结果”,这一练习的科学性在于养成学生合乎逻辑行动的习惯。会不知不觉的引导学生进入“下意识的创造”。这一练习又是注意力集中,肌肉松弛、目的、任务、思考、判断等等元素的综合训练。无实物练习可以从简入繁,可以逐步加进规定情境,变化节奏,强化职业特殊性等等,甚至可以过渡到单人小品、交流小品。

(2)舞台真实是想象的真实、态度的真实,对物体、对环境、对人的态度变化、实质上是舞台行动的变化。这种练习也是舞台“假定性”最好的练习,经过这种训练,学生未来创作不同风格的现代派戏剧并不困难。

(3)单人小品不要求太复杂的心理生活,避免学生“演情绪”,“挤感情”而是更多一些有过生活体验或间接体验的生活小片断。

(4)在小品中也要避免机械性的形体动作,做完这件事,做那件事,动作篇四:表演元素教案

《表演基础训练》教案

第一单元 有机天性解析、创作天性与表演(40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对学生有机天性的释放,激发出学生的原始创作天性,使学生在舞台上建立正确的自我感觉,自由、松驰的生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表演观。

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什么是天性?

“天性”是人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人之初并无善恶这样的道德概念,也没有因道德、法律、约定俗成的禁忌。然而随着人逐步的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各种束缚,使人不能在他人面前真实的表露自我。演员表演是“当众孤独”的,需要能够挣脱各种束缚真实、自如的表演,对人的天性的回归就将是摆在演员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2、什么是有机天性?

天性加上有机两字就使它变得不同,有机是指有意识的并赋有合理性与逻辑性的,因此这里的有机就带有技术技巧的色彩。有机天性就是合理的赋予逻辑的运用技术和技巧使演员的自然天性回归。

3、怎样有机的解放学生的天性?

解放学生的天性就是使学生在舞台上回归自然状态的“自我”。初上舞台的学生往往因为心有杂念而紧张,从而表现出手足无措、语无伦次、面红耳赤、呼吸困难、满头大汗等不正常的状态。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舞台上放松呢?上台以前必要的热身活动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适当的调整呼吸可以使心率趋于正常,心境趋于平静。上台以后注意力的集中可以排除心中的杂念,并使头脑清醒保障条理、逻辑的完成舞台任务。

注意力集中为什么能够排除杂念呢?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一个瞬间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个点上,人十分专注于一件事往往忽略身边发生的其他事情。因此如果把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个瞬间所需的注意力清晰合理的安排好并连接成不间断的线,那么演员的杂念将无隙而入,这就保障了演员始终处在表演状态而不会跳出。

到达注意力集中,需要上台以前保持心境的平静、头脑的清醒,并反复梳理默忆需要表演的每个环节乃至细节。熟练是增强自信的好方法。上台后认真执行每个表演环节乃至细节,并梳理默忆下一表演环节和细节。可逐步达到“目中无人”的境界。

二、课堂实践:

梳理练习——通过用意念带领肢体的方式,使学生注意力专注,并放松肌肉。破相练习——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将自认最丑陋的一面展示给众人,由于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会展示,以集体方式打破心中禁忌。

肌肉放松练习——通过寻找多余的紧张肌肉的方式,使学生提醒自己肌肉放松,找到合理的舞台姿态。

冥想练习——通过冥想使学生进入自我想象的催眠状态,放松自我。

三、作业及习题:

1、天性和有机天性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要解放天性?

3、注意理集中有什么作用?

4、每天早晚将梳理练习、冥想练习作各作一遍。

5、随时做肌肉放松练习。

第二单元 舞台行动(56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舞台行动在戏剧中重要性及其基本原理,掌握组织舞台行动的基本能力,能够较好的运用舞台行动外化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述:

1、舞台行动的概念

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取的一切手段。这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意志的支配,二是要有目的性,这两点很重要,这是区别于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行为。行为是人的行动的一个抽象和概括,他是对很多的行动的抽象和概括,然后总结出来的一个概括性的东西,比如说某某同学忠厚老实,怎么来说明他忠厚老实呢?因为是通过他一系列的活动,他在某个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是这样的,最后通过总结概括出来后,认为该同学在行为举止上比较忠厚老实。另一位同学比较圆滑事故,这都是经过了总结抽象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那么我们说,日常生活中人每天都离不开动作,为什么单单说戏剧是一个行动的艺术,演员是一个动作大师,在舞台上演员都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在进行着活动,去行动去动起来的,这是戏剧的一个特点,我们把这个动作,分一分类,那么我们刚才说亚里士多德说的 它是对人物行动的模仿,方式是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是行动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动作是具体完成行动的手段和方法。

我们现在把动作进行一下分类:大的来说,动作分两类: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细分的话分为五类:一是纯粹的外部动作,就是你的肢体上的,如打个喷嚏,挠个痒痒,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二是性格化的动作,这个人物身上所独有的,如有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某些习惯,拿手绢擦汗啊等,性格化的生活习惯所带出来的;三是帮助剧情发展和说明剧情的动作,比较鲜明的是西方的戏剧或是中国戏剧里出现的小丑的角色,先上来一个小丑,先对剧情的背景进行一下介绍,他的动作完全就是为了剧情服务的,还有一种是帮助剧情发展的,如雷雨里,有几次的铺垫,说花园里的电线走电,说家里的老黄狗给电死了,他这些都是后来剧情的发展进行铺垫,最后四凤和周冲触电身亡,为了这个大悲剧的结果进行的铺垫,是为了剧情的需要,没有实在的意义;四是内心动作,也就是心理活动,心理动作分两种:一是心理自我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心斗争,如我要不要去等?二是与他人的,这是一种判断的,如他这样说什么意思等?五是静止动作,静止的动作其实说是不存在的,他只是外部的静止,没有语言也没有动作的情况下,应该有内心活动的,纯属静止的动作如发呆,这种可能属于完全静止的动作。动作还可以分为外部形体动作,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实际来说,不管是外部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都是心理动作的一个外化。

2、舞台行动的三个特征:

一、直观性,它是活生生的展现在舞台上的,如走过去喝杯茶,具有 一定的直观性的;

二、揭示性,就是人的行动人的动作都是去揭示人物内心的活动的,揭示人物的动机的,我们刚才讲过,舞台行动是在意志的支配下有目的所采取的手段,现在展现在我们和观众面前的只是那些手段,比如有人想无端请假,会找出许多理由来做,这都是手段,达到目的,出去玩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这个外在现象,如脸红,眨眼睛等的内心不安,通过这些来揭示他在撒谎的行动,通过现象看本质;

三、流动性或运动性,人的动作和行动不是割裂开的,都具有连续性,这个动作接上一个动作,这个动作又连接下一个动作,都是连续性的,没有一个动作可以是孤立的,以上就是舞台行动的特征。

3、行动的三要素

行动的三要素可以分为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做——目的 怎么做——适应

一、做什么:指动作的任务,即此时此刻要做什么?人们的动作总是在一定的推动下完成的。任务是动作的依据,同时又推动着动作,演员为完成任务需精心准确地去动作,任务是激发演员积极行动的动力,不同的任务将产生各自不同的动作。善于准确而富于想象地抓住剧作提供的任务,是正确表演,正确行动的前提。生活中人们做什么是天性,然而演员要将角色做什么化为演员的第二天性确要难得多。演员要通过艺术想象与信念等元素,将角色的艺术转化为 演员的艺术,将角色的行为动机转化为演员内心的行为动机。将角色的动作转化为“演员——角色”的动作,将剧作家文学描述或蕴含于台词中的篇五:表演游戏公开课教案

表演游戏公开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大胆的结合动作表情进行表演,表现游戏角色特征。

2、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戏。

3、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收悉故事内容《小熊请客》、《狼和小羊》

2、物质准备:

《小熊请客》小熊、小花猫、小狗、小鸡、大狐狸等头饰三份、杖偶一份。《狼和小羊》小羊、大灰狼、小花猫、小黄狗、大象、白马头饰三份、杖偶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头饰引入,引出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二)出示电脑课件,分段复习故事内容,练习角色对话。引导幼儿说说小羊喝水遇到谁了?说了什么,想了什么办法?最后怎样了?

(三)鼓励幼儿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1、你想和谁一起表演呢?

2、你想表演哪个故事呢?扮演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

(四)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时如果发现同一组的小朋友不会表演,可以帮助他教他如何表演。

2、游戏玩,要把玩具收好,放回原位。

(五)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协商分组,表现出所扮演的角色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情。指导部分能力差的幼儿大胆进行表演。

(六)游戏结束,评价游戏情况。

请每组幼儿派个小组长评价照片游戏情况,好在哪里不好再哪里,下次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篇:表演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表演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摘要:一位好的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技能,不仅需要将信息正确有效地传达给观众,还要充分运用自身的语言、行动以及表情来使打动观众的内心,从这方面来讲,表演与播音主持具有密切的联系,将表演中的元素、技巧等适当运用到主持工作当中去,能够有效促进自身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表演与播音主持艺术的互通性,并对表演在播音主持教学当中的运用做出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表演;播音主持教学;运用 引言

近年来,各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该专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审美情趣等也逐渐提高,对于主持人来讲,不能一直保持原有的主持状态,而是应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作为公众人物,播音主持掌控者整个节目的节奏以及各方面的融合性,其不仅要向观众传达信息,还要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观众获得感动,从而使交流更加密切,因此,在播音主持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将表演艺术融入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使其能够逐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一、表演艺术与播音主持艺术的互通性

简单来说,表演就是将现实生活通过镜头或者舞台表现出来,播音主持与表演都是通过传播的方式来实现艺术的表达,因此,两者具有很多互通的地方。

(一)创造性

演员、播音员或者主持人等都在进行着创造性的活动,根据既定的情境以及相应的文本等进行二度创作,并且通过多方面的技巧将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出来。具体来讲,演员在进行角色的扮演时,是通过声音、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来实现与观众之间的精神交流;主持人或者播音员是通过声音与肢体语言之间的配合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并与观众进行交流,引导社会舆论。

(二)真实性与审美性

不管是表演艺术还是播音主持艺术,在对其进行审美价值的评判时,都会将真实性作为评判的基础,真正的艺术品必须是真实的、美的。对于表演和播音主持来说,其表现的内容都要求生活的真实性,且思想内涵与表现形式需要达到和谐统一的目的。

二、表演艺术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中的意义

(一)促进角色定位,树立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

作为主持人,在舞台上不仅要传播信息,还要塑造艺术形象,播音主持主要依赖声音表达感情,但是很多时候也需要表情、肢体语言等的配合,这就要求其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作为传播的重要环节,播音员、主持人等代表的是某个集团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是个人,因此,动作与形象不能纯粹是自然生活的真实表现,而是应该将其艺术化,使形体语言具有艺术形象,从而带给人美感。主持人的风格和主持状态根据节目类型及其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持人在节目中都要以节目的传播效果以及观众的需求为目的,进行传播信息、发表评论等工作。

与表演艺术相似,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角色意识,并且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与节目息息相关,因此,主持人应该通过有意识地控制来改变自己的行为,例如,通过改变发音方式、调整音调等方式将生活语言转变为艺术语言,再如,将肢体语言调动起来,包括姿态、神色、手势等,使表达更生动,富有活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节目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有利于使主持人更好地融入到节目当中去

目前,众多的电视节目,特别是娱乐节目,形式更为丰富,逐渐从单向的传播转变为全民参与,节目的互动性日益增强,给人们带来游戏感及趣味感成为现在节目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进行节目主持的过程中,加强节目的互动性、游戏感等可以使节目的娱乐性增强,从而增加其可看性。主持人就像一个戏剧表演者,根据剧本去塑造一个全新的角色,在节目当中,游戏感的引入与戏剧表演相似,主持人需放松自己,以最为自然最为轻松的心态投入到节目主持工作中,在投入自己感情的同时将游戏感带入节目中,并能够收放自如,随机应变,从而带领观众深入到节目当中,从而创造出轻松和谐的节目氛围。

二、表演在播音主持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讲,主要培养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生活化的表演,因此在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表演艺术的教学训练中,应该与戏剧表演专业有所不同,其更为侧重于主持方面的表演艺术。

(一)引导学生适度表演

恰到好处的表演可以优化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与表演艺术中塑造的角色不同,主持人的表演是展现真实的自我,将隐藏的那部分特点尽情显露出来。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若表演过度就会给人一种刻意作假的感觉,因此,表演要恰如其分,把握好分寸,符合观众的审美,从而使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此外,表演要根据主持人的性格和个人气质进行,这样才能使表演更为尺度,符合主持人的特点以及形象,从而得到观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

(二)根据播音主持专业的特点,合理设置表演艺术教学内容

表演艺术的训练首先要进行解放天性的练习,学生在没有实战经验的前提下走上舞台通常会因为紧张而惊慌失措。为了应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进行训练之前,首先要使他们的思想摆脱杂念的束缚,改变害怕“当众孤独”以及害羞的缺点。作为解放天性的第一个训练环节,不应将训练内容设置的过于复杂,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动作练起,例如做鬼脸、模仿动物等。

在基础训练之后,可进行观察力、想象力、适应力、感受力、表现力以及形象感、空间感等的训练,这些都是表演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感知能力、表现力等都与播音主持的实践密不可分。例如,在现场环境下,主持人、播音员等通常会遇到观众反馈等情况,此时注意力的集中与否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在教学当中,锻炼注意力的方法很多,例如,“照镜子”、“观察陌生人的动作”等。此外,在节目中,通常会有主持人与主持人、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培养交流感可以促使节目顺利进行,并能够及时获得观众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设计小品,让学生分组进行面对面的练习,从而逐渐培养其交流感。

(三)即兴表演,锻炼应变能力

主持人与影视演员之间的一个明显不同点就是:在戏剧表演中,一旦确定了演员的角色就必须按照剧本进行表演,若表演中出现问题还可以返工,但是主持人的表演却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尤其是在一些直播节目当中,可能会遇到较多的突发状况。即兴表演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来讲就是即兴主持,对于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锻炼其处变不惊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当中,可以找一些简单的词语或者指定一些简单的物品,组织学生进行即兴剧本表演,并且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故意制造障碍或者麻烦等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从而使其做到反应灵敏、处事镇定。结语

总之,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并将节目的特点演绎出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播音主持教学当中,充分运用表演的艺术与技巧,根据各节目类型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此外,有目的性的训练有助于提升主持人的艺术形象,从而形成良好独特的主持风格,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下载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气在故事表演中的运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外汉语教学中态势语方式的运用

    四平地区---四平社会班—74号唐著文 教学法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态势语方式的运用 姓名:唐著文、 学号:74号 地区:四平地区、 培训班级:四平社会班四平地区---四平社会班......

    略读课文教学中“连接语”的运用

    略读课文教学中“连接语”的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课文,而且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插入了“连接语”来引导学习。既提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运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赵晓晖,100024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媒介语?如果可以,在使用媒介语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这是......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与短剧表演》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与短剧表演 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第一完全小学 柳清玮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也喜欢将自己熟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共同分享故事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语言......

    汉语中道谢语及其运用

    汉语中道谢语及其运用 道谢语也是一种文明礼貌语言。当别人为自己花费了经历和时间,付出了一定的劳动或在物质上提供了方便,在精神上给予大力支持,或帮助解决了困难时,往往要向......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直接使用和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论人性与兽性 2 《呼啸......

    故事表演屋教学方案

    故事表演屋教学方案 1、引导孩子大胆、积极地参加表演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2、能和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在表演中能学说扮演角色的对话,学会和同伴愉快的合作游戏。 故事内......

    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 2.可能存在的困难。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