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

时间:2019-05-15 07:3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

第一篇: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

《苹果落地的秘密》教学设计

棠香小学:张学华

教材内容:湘教版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第3课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认识重力及它的方向。教学重难点:

1、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与假设,并想办法验证。

2、乐于合作,敢于质疑,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准备:

白纸、毛线、小木块、环形针、橡皮、剪刀、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希望你的纸飞机会怎样?谁折的纸飞机是最好?(指定三名同学比赛折飞机)放飞纸飞机比赛。

二、课题引入

1、师:大家看到了吧,不管你们的飞机飞的有多高,最终都会怎样? 故事引入:在300多年前,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图2)

2、说说生活中的“苹果落地”现象。

二、我的猜想

1、课件展示苹果落地现象,质疑:你们对这种现象能提出问题来吗?

师:刚才我们讲到,牛顿见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他呀,对此产生了思考。休息时思考,吃饭时思考,还不断研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也大胆的猜测一下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生:我认为苹果受到了一种向下的力。生:我知道这种向下的力叫地心引力„„„ „„

2、设置悬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研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1、介绍材料

2、明确活动要求

3、小组分工合作模拟苹果落地的现象

4、汇报探究结果。

5、师小结:同学们做的这些实验都和苹果落地的现象类似。就如刚才你们猜的那样,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板书:地球引力)这种力叫重力。(课件10)齐读。活动二:探究重力的方向

1、师: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感受到重力的存在?

(学生活动,跳起来、搬桌子、般板凳、扔物体等,搬物体搬不动、把同学抱起来都说明物体有重力。)

2、师:重力有方向吗?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3、小组活动“准确轰炸目标”

4、代表汇报

5、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对,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

四、小小建筑师(制作竖直仪)

1、师:应用重力竖直向下的规律,大家想一想,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应用重力方向的呢?

2、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12——14

3、学生活动

4、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长大以后一定能当优秀的建筑师。

五、我的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地球有引力、物体有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六、拓展活动

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们克服重力还做了哪些事情,了解有关失重方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苹果落地的秘密 地球引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第二篇:苹果为什么落地教案

苹果为什么落地

一、教学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希望你的纸飞机会怎样?谁折的纸飞机是最好?(发纸两名同学比赛折飞机)生:放飞纸飞机比赛。

师: 谁的纸飞机折的最好?(发纸。。。)生:。。

二、引导探究

(1)认识生活中的“苹果落地”现象。

师:大家看到了吧,不管你们的飞机飞的有多高,最终都会怎样? 生:不管我们的飞机飞得多么高,它们总会落到地面上来。师:你们见到过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播放2)

同学们请讨论一下。汇报讨论结果。1生:秋天苹果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2生:秋天到了,树叶纷纷的从树上落下来。

3生:我们扔铅球时不管扔的有多高,它总会落到地面上的。4生:我们踢毽子时一不小心,毽子就会落到地面上。5生:瀑布从从高山上总是往下流。

6生:水杯中的水一不小心就要流到地面上。7生:铅笔橡皮一松手就落到地上。

师:

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与这些问题有关的图片,请看。(播放2——10)你们对这种现象能提

出问题来吗?

8生:是什么力量使这些物体地的呢?

师:是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请看大屏幕。(幻灯12)

(板书课题)“苹果为什么落地?”(2)研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实践活动)

师:300 多年前,牛顿在家乡躲避瘟疫的时候,见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下,对此产生了思考。于是他在休息时思考,吃饭时思考,在实验室潜心研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也思考一下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生:我认为苹果受到了一种向下的力。生:我知道这种向下的力叫地心引力„„„

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利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来模拟苹果落地飞实验呢?做实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小组合作。在做实验之前请大家嘱咐几句吧(做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用手中各种材料模拟苹果落地的现象)汇报探究结果

生:我们用线拴住一个钩码,系在铁架台上,用火柴烧断细线,钩码落到桌子上。

生:我们用手托住一本书,松手,书本落回地面。

生:我们用力往地上掷弹力球,弹力球终究会落回到地面。生:我们用手托住垒球,松手,垒球落回到地面。生:我们把毽子扔很高,他也要落到地下。

师:同学们做的这些实验都和苹果落地的现象类似。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任

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板书:地球引力

12)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书:重力)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感受到重力的存在?

(学生活动,跳起来、搬桌子、般板凳、扔物体等,搬物体搬不动、把同学抱起来都说明物体有重力。)(3)拓展活动

探究重力的方向 师: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我说是向下的。生:我说是向着地球的。生:我说是向着地心的。

师:我看同学们的看法不统一,请用你们手中的材料继续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我把垒球放在手里,掂量着有一种力老往下拉,我认为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生:我用一根细线把钩码拴住,不管我们怎样动钩码过一会它还会停留在原来的地方。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生:我们把两个钩码都拴在铁架台上,发现栓钩码的这两根细线互相平行。这说明在地球的任意地方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生:我认为这跟被重力拉直的细线就是重力的方向。师:同学们说的都对,重力的方向就是竖直向下的。(板书: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是怎样应用重力的方向的呢?

生:建筑工人常用一块砖系在一条细线上,挂在建筑物的墙角上,就知道这

面墙修建的是否竖直了。

生:建筑工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个铁锥,用起来比较方便。

师:对呀,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今天就带来了一个竖直仪大家认识吗?你们也做一个竖直仪吧。

生:(用细线栓钩码、用细线栓石头、用细线栓铅笔、用细线栓橡皮。)师: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长大以后一定能当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三)自由活动假入没有地球引力,世界将会怎样?

师:地球上任何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假如没有了地球的引力,世界将会怎样?

(学生猜测讨论)

生:没有地球引力,人们就不能把谁喝到嘴里去。

生:没有地球引力,人们吃饭都困难。生:没有地球引力,所有的东西都会飘起来。

生:没有地球引力,飘起来的物体会相互碰撞在一起,世界就会乱作一团。生:没有地球引力,人们睡觉都躺不下,随时都会飞起来。生:没有地球引力,„„„

师:同学们,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吃饭、喝水、走路,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重力。但是有的时候人们又要克服重力的作用。我们了解一下,人们是怎样利用和克服地球牵引力的?人类克服地球引力做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展示幻灯片14、15)时间过得真快,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吧。

生:(地球有引力、物体有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四)拓展活动

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们克服重力还做了哪些事情,了解有关失重方面的知识。

下课。

板书设计 苹果为什么落地 地球引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第三篇:《苹果落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苹果落地》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田”,读写并理解“自言自语、思考、吸引、现象、世界、著名、科学家”等新词语的意思。

2、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了解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普通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球有吸引力的事。学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专心研究的科学精神。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

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东西落地的情境吗?(交流)是呀,都是往下落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朋友看到苹果落地后就从中有了重大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确自学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出带生字的词;给课文段落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

(1)看卡片认读生字、正音。

(2)完成课后习题2,第一读,连一连。(注意平翘舌)

(3)新词教学

a、学生自提问题。

b、交流讨论:“而”这个词的运用(读文理解,仿照说句)

三、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1、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回答:主要讲谁?发生了什么事?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课文第一段。

(1)读懂句子,理解“动脑筋、遇到”得词义。

a、总的告诉我们什么?

b、说说动脑筋的具体表现。换词法理解“遇到”的词义。

(3)用“总要、为什么”说话。

2、堂练习:照样子用“为什么”提问。

(1)分析例句。

(2)完成课堂作业3。

3、再读课文,说说你有几个为什么?

六、巩固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苹果落地”这件事的经过,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启蒙教育。

2、理解”吸引、现象”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苹果落地》,齐读。

2、看拼音写词语。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其他学生自己批改。

4、讲明本教时的教学目标.二、深入学习第2-5自然段。

1、看苹果落地的课件展示,自读课文思考:牛顿怎么想,怎么做?

2、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和自言自语说的话。(1)连起来读一读。(2)说说自己的理解。

(3)落实重点词遇“奇怪、自言自语、抛落、思考”

3、你能回答牛顿的问题吗?(1)小小组讨论交流。

(2)一问一答说说内容。理解“掉、吸引力”的意思。

4、牛顿是怎么做的?交流后理解“认真思考、专心研究”的意思。

5、说说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运用“为什么”句式)

6、有感情的朗读2-5段。

三、总结

1、了解苹果落地的整个过程,你有何想法?

2、交流后齐读课后练习5的句子。

3、完成句子的抄写。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懂得课文所讲述的道理,并指导言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新词。

2、填空。

(1)苹果落地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

二、揭示原因。

1、个别读最后一段,小小组讨论:学懂了什么?

2、交流(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苹果落地与成为科学家之间的关系)。

3、齐读最后一段。

三、用词说句。

1、出示词语:动脑筋、遇到、总要、奇怪、认真思考、专心研究。

2、小小组交流介绍牛顿。

3、同学评说。

四、课外作业选择

1、抄写课文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说说牛顿小时候的故事。

4、运用“为什么”提出生活中奇怪的问题,自找答案交流。

第四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案,免费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A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力的现象(如浮力、水力、风力等)已有了初步认识,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力,并获得有关力的初步概念,知道力的作用将引起物体哪些变化,同时,也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其他有关力的内容(弹力、摩擦力、反冲现象、力和机械等)打下基础。通过对科学家牛顿和力的单位“牛顿”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牛顿对地球引力的探索以及他在物理学尤其在力学研究中的地位,并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通过科学教育使小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索,热爱科学,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目标。

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身边经常看到的现象中去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二是让学生在玩中研究重力的平衡,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材在整个安排上没有过多的叙述,只是把它作为学生探究的一条路径,力求让学生自己通过交流、体验、讨论、动手做等一系列活动,去发现地球表面附近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地球与物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力。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物品、器材等,让学生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同时,可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等了解科学家牛顿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和研究重力问题; ● 会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 能够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地球表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 ●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 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学伊始,可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学生按要求分小组进行投掷纸飞机、原地跳高、抛掷物体等活动。

1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活动。

2 在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 3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各种假设。

4 提问: 你知道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5 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呢?(学生谈自己看到的现象)【评析】导入是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亲历各种活动过程,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去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提出“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并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揭题,告诉学生:“大科学家牛顿就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顺势引出科学家牛顿及本课研究的课题——重力问题。

二、引导学生研究有关“重力问题” 1 谈话: 关于重力,你想知道些什么? 2 提问: 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呢? 3 学生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4 交流实验、观察结果。

【评析】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环节将“测一测各种物体的重力”调整为“我想知道的重力问题”的目的就是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像科学家那样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例如:重力有方向吗?如何测重力的大小?如何找物体的重心?怎样的物体站得更稳?假如离开了地球的吸引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预测、假设、实验、记录、交流、辩论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使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研究重力的平衡

1 观看杂技演员“走钢丝”的录像或图片。

2 讨论: 为什么走钢丝时杂技演员手里要拿根长竹竿? 3 提问: 你能用蛋壳做个不倒娃娃吗? 4 制作“不倒娃娃”活动。

5 交流、汇报在制作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6 师生小结。

【评析】科学教育的内容离不开生活实际,科学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本环节是以小制作的形式进行的,选择制作“不倒娃娃”,一方面是想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因为制作材料“蛋壳”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只是平时没有留意它,所以我们选用这种为学生熟悉的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学生明白,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几个为什么,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四、课后延伸

1 继续研究“自己想知道的”问题。2 查阅有关牛顿的故事。

【评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不能光靠课堂上的三四十分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课外延伸不但是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巩固,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好途径。

教学片断赏析

“导入新课”教学片断

(学生在室内用纸制作飞机、火箭后,按小组到室外进行掷纸飞机、掷纸火箭、原地跳高、抛掷球等活动)

师: 同学们在室外活动时看到了哪些现象?

生: 有的纸飞机会拐弯,有的会直飞„„但不管怎样,最终都是落在地上。生: 我发现如果是顺风的话,纸飞机会晚些落地;若是逆风,落地会早些。生: 我猜想纸飞机落地的快慢可能跟飞机的形状有关,阻力大的落地快,阻力小的落地慢。

„„

师: 除了掷纸飞机,你们在别的活动中有什么发现吗? 生: 不管你在哪里跳、从哪里跳,最终都要落地。

生: 我发现胖的人体重重,跳不高,落地快;瘦的人跳得稍高些,落地也稍慢些。

生: 我发现跳的高矮还跟人的力气、穿的鞋子是否有弹性有关。

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弹性好,所以跳得比较高,落地也慢。„„

师: 向空中抛掷物体呢?

生: 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生: 抛得高落地慢,抛得低落地快。生: 不管怎么抛,最终都落地。

师: 你们在进行这些活动时,发现有什么共同地方吗?

生: 所有物体不管你怎么抛、怎么扔,人怎么跳,都会落到地面上来。师: 你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 墙上的石灰时间久了会剥落在地上。生: 白色垃圾——塑料袋被风吹起后也会落地。生: 秋天的叶子也会落在地上。生: 雨水是从空中落下来的。生: 熟了的苹果也会往地上落。„„

师: 为什么所有的物体都要落到地上呢?

生: 因为地球上有引力。地球上的引力能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牢牢地吸引住,使得人或物体无法摆脱。

„„

【片断评析】这是本课的导入部分,教学内容是从学生进行的各种活动导入,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掷纸飞机、往高处跳、抛掷物体等活动,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情。

实践证明,学生亲历各种活动过程,能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亲自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并能像科学家那样去关心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生活中的奥秘。

(丁国芳杨静娟)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B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课题本身就是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科学故事。因此,无论是编者还是教者,肯定都希望把这节课上得精彩,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材首先从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探讨了“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水总是往低处流”,从而认识重力(地球引力)的存在;然后是测量重力的大小;最后研究重力的应用。其中用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使用测力计的技能,为下一节课定量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打好基础。

地球引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么为什么要等到牛顿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才逐渐揭开其中的秘密呢?如此抽象的现象,真的就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的殿堂吗?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对我们能够有所启发的问题。为了避免枯燥乏味,我对教材稍稍作了一点变动:第一课时研究重力和生活中有趣的平衡现象,第二课时学习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前者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后者重在进行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探究活动就比较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研究兴趣。

为了使探究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除了要设计好探究活动以外,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如下材料:

1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动画课件。画面突出了苹果成熟后脱离枝条落地的过程,背景故事突出了牛顿通过研究苹果落地作出的贡献。

2 研究重力的材料:纸团、小皮球、制作重垂线的重物和线。

3 研究生活中平衡现象的材料: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的牙签和弯头吸管。我发现用牙签和弯头吸管可以很容易做成一个重力玩具,只需将两根吸管短的一头上下重叠,再用牙签从中间部位插进去,把它们连在一起,就可以使它们成为一个好玩的重力玩具了。(如图:)

4 测力计、和测力计匹配的轻小物体。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 能利用纸团等简单材料研究重力现象;

● 会制作简单的重力玩具; ● 会使用测力计测定重力;

● 能主动交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规律。知识与技能

● 认识能证明地球引力存在的现象,知道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着地心的; ● 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 ● 初步了解一些平衡现象,知道一定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仔细观察研究就能有所发现; ● 意识到身边的科学现象之间是有联系的;

● 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 养成认真观察、记录的好习惯。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播放课件: 牛顿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故事。

2 提问: 苹果是因为牛顿坐在树下才掉下来的吗?人人都有可能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为什么只有牛顿才会去研究这个现象呢?

3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科学教育并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东西终究是要被学生所遗忘、所抛弃的,而良好的科学态度将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本环节提出的问题,并不期望激起学生多大的共鸣,只是为了不让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一句空话。

二、玩纸团、皮球,认识地球引力

1 谈话: 今天我们也要来研究苹果为什么落地的问题,苹果可以用纸团、小皮球来代替。请大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看谁的发现多。

2 小组实验: 抛掷纸团、小皮球。3 讨论交流。

4 提问: 如果在空中直接放手的话,纸团、小皮球这些物体落下来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5 小组实验: 做个重垂线观察地球引力的方向。

6 讲解: 刚才我们发现,无论怎么抛掷纸团、小皮球,最后它们总是要竖直落到地面上的。是什么力量把它们拉到地面上的呢?三百多年前,大科学家牛顿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原来这是地球引力的作用!(板书:地球引力)

7 课件: 地球引力(讲解概念、方向)。8 提问:

(1)人跳起来后为什么总是会落回地面?(2)水为什么总是往低处流? 9 全班讨论、交流。10 小结。

【评析】掌握科学概念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它受到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我们不必去追求定义的完整性。比如,“相互吸引力”的意义我们就完全可以不作探讨,随着学生认识的提高,这是可以不断充实的。

探究也不是科学学习的惟一方式。“地球引力”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并不是学生经验里已有的认识,或者说即使知道地球引力的名称也并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只有通过必要的讨论、讲解,才能帮助他们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三、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 1 玩铅笔: 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

2 提问: 为什么铅笔笔尖朝下放不稳,倒过来就可以立在桌上呢? 3 播放课件: 这些物体(电风扇、公共汽车站牌、遮阳伞等)为什么不容易倒? 4 讨论交流。

5 谈话: 原来这都是因为我们身边所有的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吸引的缘故,所以头重脚轻的物体放不稳,而上轻下重的物体则不容易倒。如果我们把铅笔横过来,你可以把它平稳地放在瓶盖上吗?

6 学生实验、汇报。

7 谈话: 我们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出示重力玩具)玩过这样的玩具吗?

8 活动: 玩重力玩具。

9 提问: 这些东西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它们身上有什么秘密呢? 10 讨论研究。

11 谈话: 你们想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吗?桌上有一些牙签和吸管,我们先来试试吧!

12 学生制作重力玩具。13 小结。

【评析】正如上面所说,掌握科学概念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牛顿的故事,以及对重垂线的观察,学生对地球引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只是一种间接的感知,终究是肤浅的。让他们玩重力玩具、制作重力玩具,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直接体会地球引力的存在,去利用、驾驭地球引力。在这个主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才会自觉地接受地球引力的概念,并进行意义建构把它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谈话: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像牛顿一样研究了地球引力,还制作了一些小玩具,谁愿意把自己制作的玩具给大家演示一下?

2 学生演示。

3 提问: 这些玩具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4 学生讨论、汇报。5 小结。

二、学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我们身边的物体都是有重量的,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因此,在科学上我们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叫重力。一个力总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向着地心的。那么,它有多大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

2 讲解: 每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测力计测量出它们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出示测力计)这就是测力计。请各组同学取出桌上的测力计观察一下,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力的单位是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可以用来测量重力?

3 小组观察、讨论。4 小结。

5 讲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注意最大测量范围、指针调节零位的问题)

三、练习使用测力计

1 谈话: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使用测力计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我们平时常见的物体,请大家注意选用合适的测力计,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下面开始吧。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安排15分钟左右,注意要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实践一下)

3 汇报交流。4 小结。

四、总结(略)

【说明】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使用测力计。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要经历初步感知——反复练习——形成技能的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讲解示范准确扼要,点拨指导及时有效,又不能越俎代庖,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测量能力的培养有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或许他们在测量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自己肯定可以解决。如果学生测量的结果有偏差,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盲目追求结果的统一,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片断赏析

“玩重力玩具,研究平衡现象”教学片断 师: 我们都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来,试试看,怎样才能让它立在桌上?(学生实验)

师: 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 铅笔只能倒过来放。

生: 铅笔尖那一头是不能立在桌上的,没削的那头才行。生: 短的铅笔很容易就立在桌上了,长的要小心一点才能立住。„„

师: 大家观察很仔细,说的也不错。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脑里的一些问题并进行思考。

(播放课件: 不容易倒的物体)

师: 这些物体都是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物体,它们都不容易倒。它们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电风扇下面有个大铁块。生: 它们下面都有个重东西。

生: 我们家的电风扇刚买回来时我搬过,下面的铁很重,管子什么的都很轻。

师: 大家都认为是上面轻下面重的缘故。那么,你们可以把铅笔横着平放在瓶盖上吗?

(学生实验,基本上都在试着调节左右位置)

师: 成功了?老师发现大家都在左右移动铅笔,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啊? 生: 这样两边一样重了,就不会掉下来。

师: 大家发现铅笔放在瓶盖上,要两边一样重才能放稳。其实这都是因为地球引力的缘故。两边一样重实际上就是两边受到的地球引力一样大了,这时就能平衡,如果一边大一边小,就不能平衡,地球引力就会把物体拉倒。

师(出示“不倒翁”): 玩过这个玩具吗?它可是怎么弄都不会倒的?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分发各种重力玩具,小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玩具不倒的秘密了吗?

生: 我发现这个玩具鸟的嘴这边很重,尾巴那边是很轻的,拿在手里感觉怪怪的。

师: 放在桌子上看起来挺好玩的,对吧? 生: 这个“不倒翁”里面有重的东西。

生: “不倒翁”里的重的东西是放在下面的。我以前跟我哥哥一起做过,放的是橡皮泥。就是不知道这个“不倒翁”里面放的什么。

师: 很好,亲自做过了知道的就多了。看来我们以后也要像陈飞一样多动手啊。

生: 这个小人手里握住的东西也是很重的。

师: 我这里有两根吸管、一根牙签,我们就用它们来做一个小人。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不会倒的小人,好吗?

(学生制作,教师注意观察并及时给无从着手的组一定的指导)师: 你们的小人做成功了吗?它为什么不容易倒呢? 生: 因为吸管重,牙签轻。生: 我不同意,吸管也很轻的。生: 但是吸管有两根呢,而且那么长。

生: 过超说的是对的,牙签做的小人身体轻,两根吸管做的身体重,也是上面轻下面重,而且跟“不倒翁”一样,摇来摇去总是下面重。

师: 说的非常好!„„

【片断评析】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玩过无数次的竖铅笔开始和他们一起研究平衡现象,又收集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平衡玩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学生亲自制作平衡玩具,能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精心选择教学材料,用材料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是这个教学片断的亮点所在。

(万云立)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C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类似苹果落地等现象的分析,认识一种常见的力——重力。

本课教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材以常见的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人跳高总要落地等现象,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发现地球都要吸引它周围的物体,认识什么是重力,并且举出更多的例子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第二部分,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学生要学会用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同的物体重力大小是不同的。第三部分,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通过类似独脚小人站立瓶盖的活动,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平衡与重心的高低有关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搜集相关证据说明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 学会使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 ● 能通过游戏对物体平衡现象进行研究。知识与技能

● 认识重力是地球对它周围物体的吸引力; ● 认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 了解物体的平衡与物体重心的高低有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生活; ● 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1 游戏: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做原地跳高动作,比一比谁跳得高。2 学生活动。

3 提问: 同学们跳得真高啊!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4 学生讨论并回答。

5 提问: 你能举例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吗?这个吸引力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6 学生讨论、交流。7 学生汇报。

8 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评析】本课采用游戏方式导入,一方面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科学学习;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体现“做中学”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有科学。

二、研究重力,学会测量物体的重力

1 提问: 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一样吗?怎样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多大呢?

2 学生回答。

3 讲解: 我们通常使用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重力。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符号为“N”。

4 学生用测力计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

【评析】能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是《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能力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本环节通过指导学生使用测力计对身边的常见物体进行测量,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熟悉并正确掌握使用测力计的方法;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测量对生活中各种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逐步形成感性认识——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三、研究有关重力平衡的现象

1(教师出示修改过的“不倒翁”)谈话:同学们一定都玩过“不倒翁”吧!老师这个“不倒翁”怎么不灵了?你能帮我找出原因吗?

2 学生研究、讨论。3 学生回答。

4 提问: 如果把“不倒翁”里的重物放在其他位置,行吗?请同学们试一试。5 学生实验。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 小结: “不倒翁”不倒是因为它重心低的缘故。看来物体的平衡与它的重心高低有关,重心越低就越容易平衡稳定。

【评析】这里教师并没有采用教材给出的“独脚小人”的活动,而是选择了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不倒翁”,因为它更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它还有利于学生对重心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出示“独脚小人”)提问:你们能使“独脚小人”平稳地站立在瓶盖上吗?

2 学生活动。教学片断赏析

“认识重力,重力是普遍存在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请全体起立,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站在原地,用力向上跳,比比谁跳得最高?

(学生活动)

师: 同学们跳得真高呀!有谁能跳起来而不落下去吗? 生(齐声): 没有!

师: 为什么人跳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呢? 生: 因为我们人很重。生: 因为人是有重量的。生: 因为地球对人有引力。

生: 这个力叫地球引力,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生: 我还知道这个地球引力是由牛顿发现的。

师: 回答得真不错!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吗?

生: 跳高运动员跳得很高,但他还是要落在垫子上。

生: 体育课上我们把排球打得很高,最后它还是要落下来,说明排球也受到了地球引力的影响。生: 炮弹打得再高,最后还是落在地球上,说明炮弹也要受到地球的引力。生: 苹果成熟后,会自己从树上落下来,大科学家牛顿就是通过这个事情发现地球引力的。

师: 说得很对!你了解得真多,看来多读课外书是大有好处的。生: 我来说,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生: 老鹰不管用多大的力也飞不出地球周围,说明它也受到了地球的引力。生: 对,还有飞机。

生: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刚才他们说老鹰、飞机飞不出地球周围,是因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我也同意。但是,火箭、航天飞机不是已经飞出地球,飞到月亮上去了吗?它不就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吗?

师: 对呀!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告诉他?

生: 不对,它们也受到地球引力,只是它们产生的升力超过了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所以可以飞到月亮上去。

师: 你回答得真棒!确实火箭、航天飞机也受到地球的引力。那你们说地球引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 地球引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因为各种物体都是往下落的。生(齐声): 对。

师: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我们发现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引力,它能把这些物体拉向地面,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我们把这种力叫做重力。记住:重力是普遍存在的。

【片断评析】本环节首先由游戏导入。游戏带有“玩”的色彩,又与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系,它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也要让他们在游戏中有所发现。接着是学生的讨论和辩论。讨论和辩论是学生日常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可以作为某些专题研究活动的主要教学类型。这里,教师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讨论和辩论,营造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同时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从而激发了他们交流的意愿,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本环节中,提出牛顿研究苹果落地现象和提出火箭、航天飞机问题的两位同学令人欣赏,他们热爱科学,敢于提问的精神正是本次科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

第五篇:北师大二年级语文苹果落地说课稿

《苹果落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苹果落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五单元第一课,属于“好奇”单元,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本单元以好奇为主题,安排了两篇主题课文和一篇自读课文,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苹果落地》是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年轻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观察,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本课课文的故事很古老,但很符合现代教育观念,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怀着一颗好奇心从生活中最细小的地方开始的。文章短小紧凑,学生易读、易懂,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也富有特色。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本单元本课的特点,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认读本课生字12个,会写8个,并识记理解课文出现的新词。

2、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的道理,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4、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他却感到好奇”这句话思考,体会“好奇心”是多么重要,进而懂得要善于观察、勤于钻研的道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产生兴趣,去探索了解。

三、教法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所以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我主要采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整堂课中,力求做到本色、简洁、扎实。

1、明确任务: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目标不明确,学习效果差这一特点,把识字学词过程进行分解,细化成三个任务,并辅以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2、合作学习: 课文教学时,先观察图画,再同桌合作学习2-5自然段,要求用“——”画出想的句子,用“﹏”画出做的句子。这样分组学习,目标更明确,效果也好。

3、专项训练安排:高效课堂强调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要凸显本色,突出“语言”二字,要把“学语言、练言语”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根据本单元教学要点,我把培养学生写话,用“为什么……呢”提问作为本节课的专项训练内容。通过本项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练习疑问句的用法,并更加深刻的体会牛顿爱思考的可贵品质。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采用“六环五步瓢饮式”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并根据结合学情对其进行了压缩按“激趣导入—自主识字—合作探究—专项训练”进行教学,我把教学的重点突出在“自主识字”环节,在“合作探究”环节突破本课的难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我松开手,会怎么样呢?

2、揭示课题:普普通通的苹果落地现象,却引发了一位青年的思考,并进行了长达20年的不懈研究,最后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想知道他是谁?他的问题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有趣的导入,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回到课堂,并对牛顿研究万有引力定律做了相关背景知识的补充,为课文难点的突破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自主识字,识词。

(1)出示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也可检查学习学生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教师及时评价。(2)出示任务二:同桌合作,互相检查课文读得是否准确、流利,如果你觉得他读得非常准确,还挺流利的,你就在课文的题目旁边画一个大苹果奖励他。如果觉得他有什么缺点,那你就给他提出来,帮他改正!同桌合作学习,检查,相互评价,教师巡视。(3)出示任务三:摘苹果(由字到词)

A、(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先自由读,再开火车读生字 B、(课件出示生词)火车读生词。

2、交流记字方法。

(1)

(课件出示)本课教学的四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

(3)提问,说说有什么办法记生字可以记得快,记得牢?(4)提问检查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确保学生自学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的学习。】(三)、以读促悟,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师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课文那一段的内容?

这时牛顿发现了什么?他的表现怎样?

(1)学生再读课文第2自然段后回答。

(2)引导学生抓住“他却感到好奇”来思考体会。A、什么是好奇?(板书)

B、追问:在牛顿以前,苹果有没有落地的现象?但大家为什么都习以为常?牛顿和所有的前人和同时代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C、学生回答并体会。

D、那牛顿的发现你觉得奇怪吗?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生小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3)指导朗读好这个疑问句。

2、同桌合作共同学习3、4自然段。(出示课件)

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想一想,牛顿看见苹果落地,他开始怎么想?后来他又是怎么想的?请用“—”划出牛顿心里想的句子。(1)同桌合作,读后交流。汇报。(出示)

(2)牛顿在想问题的时候,还自己对自己说话了呢!书上用了一个新词你发现了吗?(自言自语)那自言自语的话该怎样读出语气?抓住“自言自语”指导学生读好画“—”的句子。

(3)师点拨提问:看到苹果落地,牛顿想了很多。这时的牛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他又做了什么?用“﹏”画出。(5)汇报交流。强调“反复”和“专心”。(板书)

3、请小朋友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

4、总结: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肯定对牛顿这位大科学家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些什么呢?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资源,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以读促悟,体会牛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我及时给予点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四)、专项训练。

1、师:那你现在会用“为什么……呢”说个句子吗? A、课件出示:照样子用”为什么……呢”提问。例:苹果掉下来。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1)苹果不向天上飞。

(2)地球有吸引力。

———————————————————————— B、、学生思考后回答。

C、你还能用“为什么……呢”说个句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本项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练习疑问句的用法,并更加深刻的体会牛顿爱思考的可贵品质。】

五、作业。

结合本课教学重点和专项训练内容我设计了三项作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两项完成,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作业如下:

1、用“为什么……呢”造两个句子。

2、收集有关牛顿的小故事。

3、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的新发现。

下载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苹果落地的秘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苹果为什么落地 新泰市果都镇杜莫联小 马军 联系电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下《科学》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地球......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实录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苹果为什么落地》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够对课前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设、采用简单的仪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感觉重力的存在,......

    《苹果为什么落地》科学教学设计

    《苹果为什么落地》教学设计 奎文区德信现代学校 张宏丽 一、游戏导入,揭示题目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请几名同学来做个游戏。 要求:四名同学排成一排,老师喊“开始”,一......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教学反思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反思 寿光市实验小学 隋玉芹 上完了《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几位跨学科来听课的老师对我说:原来科学课这么有趣!活动真多!的确,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快乐地......

    苹果里的秘密 作文

    苹果里的秘密 今天上课,语文老师带来两个苹果。我们都盯着那两个红通通的苹果。我们感到好奇,上课要苹果干什么呢?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切苹果,看看里面的图案。”我们心想:“苹果......

    《苹果落地》北师大二上优秀教案(共五则范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13个生字和相关词语。3、正确朗读课文,学第一自然段,学会用“为什么”提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看......

    北师版二上《苹果落地》教学设计

    苹果落地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牛顿年轻时候的一个故事。一个普通的苹果落地的现象引发了牛顿的思考,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成长为世界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

    四年级科学下册 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2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相关事例来说明重力的普遍存在。 2.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物体重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