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一课 千古谜团埃及金字塔(教案)九年级汉语上册普通班
第十一课 千古谜团埃及金字塔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精美,疑惑,迄今,严密,出自,庞然大物”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精美,疑惑,迄今,严密,出自,庞然大物” 等词语 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
1.精美;精致而美好,一般来说“精美”多数用在艺术品的形容上.。◆我会送你一份精美的礼物 2.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我的意思是:这是太明显的事情,可我还有很多疑惑 3.迄今;至今,到现在。◆迄今我们还不知道他的消息。
4.严密;事物之间结合得紧密,没有空隙:药瓶封得很严密.◆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后服务机制。5.出自;出于。
◆什么会出自我们的未来。6.庞然大物;形容庞大的东西。◆这个庞然大物,重达200吨。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了解金字塔建筑成就,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举世闻名”的金字塔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2.棕榈树的树干为什么不适合运巨石?
3.课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七大奇迹之首金字塔坐落在埃及,最壮观的叫胡夫金字塔。(第2自然段)大批科学家来到埃及,诧异金字塔的雕刻精美,令人赞叹。(第3-4自然段)叙述了金字塔的石头是如何运输的。(第5自然段)解释了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砌起来的。作业:抄写课文,熟读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以来„,固然„但,即„.》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了解金字塔建筑成就,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1.《„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直到现在。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怪领土。
2.《固然„但》转折复句关联词,表示承认某个实施引起下文转折。1)这件事这样办固然好,但是太费时间。3.《即„》就是 1)知识即力量。归纳课文的结构
父亲亲自家庭院里种上百种野兰,引得大家前来观赏。以后父亲不再带野兰回 来,我问原因,父亲不说,只是我和他一起进山。“我”和父亲去深山访兰,见 到了野兰和家兰的不同。和父亲深山访兰后,听着父亲的话,“我”对兰花的认 识发生了变化。多年后仍然不能忘。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
情感目标:了解金字塔建筑成就,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语句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严密 精美 雕刻 光滑 原始 松软 三,语段练习。4→3→2→1→2→5
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二
(二)(三)。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
情感目标:了解金字塔建筑成就,树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史诗;shǐ shī: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2.化身;佛教称佛或菩萨暂时出现在人间的形体。3.掠夺;[luè duó] 抢劫, 抢夺。4.奴役;[nú yì]像对待奴隶一样使用人。5.衔接;[xián jiē]事物首尾连接。
6.有机;含碳的,尤指其中氢原子连接到碳原子上的的有机溶剂
7.漠北;漠北,指瀚海沙漠群以北。南以戈壁为界,东大致到,西以杭爱山,阿尔泰山一线。
8.鲜灵活现;形容色泽鲜明,富有生机。9.足智多谋;形容善于动脑筋出主意。
10.胸襟;(xiōng jīn)指心情、志趣、抱负等。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1.我国民间有哪三大史诗? 2.“玛纳斯”是哪个民族的史诗? 作业:抄写我的小词典的词语。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 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1.A.国际大巴扎很好玩 B.到国际大巴扎的游客很多 C.国际大巴扎歌舞很多 D.国际大巴扎物全 2.A.女的没法和家人通信 B女的一家都在国外(C.女的很晚才能回家 D.女的工作繁忙
3.A.男的叔叔的妻子 B.男的伯伯的妻子()C.男的舅舅的妻子 D.男的哥哥的媳妇 2.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1.A理论科学 B物理科学 C科学实验 D近代科学()2.A.成绩突出 B.学习努力 C.不爱动手 D兴趣广泛()3.A膜下滴灌技术 B浇灌技术 C节水工程 D饮水工程()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 虎跑泉的传说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阅读理解的大意。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看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十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
1.短文中(1)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素称 B称呼 C叫做 D命名 2.短文中(2)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枯萎 B干涸 C干烆 D干净
3.短文中(3)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立刻 B及时 C零时 D其实
4.短文中(4)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涌 B根 C块 D副
5.短文中(5)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激励 B激动 C奖励 D鼓励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第八课时 科普阅读 火箭是怎样飞上天空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看书。
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 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科普阅读
化学元素名称趣谈 我的小词典
1.反冲;.一个粒子与另一粒子发生碰撞或发射另一粒子所获得的运动。2.刹那;极端的时间。
3.施加;给予;加上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篇:第六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教案)九年级上册汉语普通班
第六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一课时 讲解词语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倘若,比作,得天独厚,拦截,奔腾,地动山摇,缭绕,狭窄,震耳欲聋,泛滥,记载,流离失所,吃力,坚硬,抖擞,轰鸣,颤动,踪迹皆无”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倘若,比作,得天独厚,拦截,奔腾,地动山摇,缭 绕,狭窄,震耳欲聋,泛滥,记载,流离失所,吃力,坚硬,抖擞,轰鸣,颤动,踪迹皆无”等词语造句。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学好词语,打好基础的教育。重点: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难点: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思。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④讲解词语,重点词语造句。⑤让学生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词语。③重点词语造句。1.倘若:如果, 是否, 即使, 假设 ◆倘若有机会,我会来看你的。2.比作: 使相似,比喻,当作。◆他把他的书比作他的朋友。3.得天独厚:独具特别优越的天然条件。泛指所处的环境具有的条件特别好。◆良好的地理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企业发展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4.拦截: 阻拦;阻断;◆通过这种方法,你将拦截大量垃圾邮件。5.奔腾:疾驰, 飞奔。
◆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你是独一无二的。
6.地动山摇: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感受着你的每一个细微动作,心中地动山摇。7.缭绕: 一圈圈向上飘起,环绕。
◆让缭绕在你四周的都是爱你和鼓舞你的人。
8.狭窄: 狭小;窄小(多用于形容细小的长条的物品、景物等)◆我必须和另外三个人公用我的办公室,所以我们的空间很狭窄。9.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那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实在是太近了。10.泛滥: 水向四处漫流
◆长江泛滥平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11.记载: 把事情记录下来
◆我的想法是他们应把所做的事记载下来。12.流离失所: 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政府应该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人。13.吃力: 辛苦;劳累。◆这是一件吃力的工作。14.坚硬: 强硬,生硬。
◆他是非常坚硬的,但他从未放弃。15.抖擞: 振作、旺盛的样子。
◆你会更精力抖擞,更有吸引力,更受欢迎。16.轰鸣: 大声说出, 叫喊, 喧闹 ◆他坐着听那些可怕的发动机的轰鸣。17.颤动: 指短暂而频繁的振动 ◆他使我的心颤动,点醒我的生活。18.踪迹皆无:无影无踪。◆我院子里找他,但他踪迹皆无。19.沸腾:欢腾,激动。
◆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全世界都在沸腾。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能熟读课文。能力目标: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重点:熟读课文及掌握课文。难点:掌握课文中的新词和句型。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课文,给他们多示范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 学习方式:探求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课文,讲解文中的新词和句型。⑤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壶口瀑布最能体现出黄河的气势? 2.为什么把黄河叫做“地上河”?
3.文中黄河“快入海时已显得吃力”是什么意思? 4.本文介绍了黄河那几个方面的情况? 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介绍黄河的长度,黄河流域面积等。
(第2~3自然段)介绍了在青藏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出,黄河飞奔而下。这一段修理电站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第4自然段)介绍黄河中游,两岸山峰直立,狭窄水急,形成了许多奇异的景观,这些景观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了。
(第5自然段)讲述了黄河下游为什么成为“地上河”。(第6自然段)讲述了黄河流过九个省,区,流入渤海。
(第7自然段)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土地养育着中华民族,人们把他成为“母亲河”。
作业:抄写课文,熟读课文。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倘若„„便,„..等„.,竟然„.,从此》重点句型造句。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重点:掌握重点句型的正确用法。难点:掌握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方式:给学生多造句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示范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重点词语造句。
1.《倘若„„便„.》前一句提出一个假设条件,后一句表示这个条件实现后将产生的结果。
1)倘若你不断努力,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2.《„„等„„》表示列举未尽。
1)校运会进行了田径,游泳,求类等项目的比赛。归纳课文的结构
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她像一条巨龙,奔腾万里,创造了中华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她像心脏的动脉,源源的不断,为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真实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能理解练习题的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做练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发挥独立性。重点:理解练习题要求,做好练习。难点:掌握重点词语的同、近、反义词。处理方式:让学生都查词典来解决。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练习法,引导法,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引导学生做练习,纠正错误。⑤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内容 二,语句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tǎnag倘若 动màI脉 lugî落差 b zōnag踪迹 记zǎI载 jiān简便
(二),选词填空。
1.记录 2.记载 3.坚硬 4.坚强 5.伴随 6.作业:预习新课。练习三,五
(一)。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学习自读课文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的大意。情感目标: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难点:课文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62 62 àn伴随 行chãng程 随着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课文。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课文,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课文内容。教学内容 我的小词典
1.列为;归类于, 把...分等。
2.连贯;结合在一起, 符合, 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 团结一致。3.幽深;深而幽静。
4.巅;顶点, 最高阶层, 最高级会议, 最高官阶。5.千姿百态;各式各样。
6.根据地;底部,基础,基地,垒,根据地,本部,基数,(运动)出发点。7.蜿蜒曲折;蜿蜒流动, 漫步, 缓慢而弯曲地流动, 漫谈。8.柱廊;柱廊, 走廊。9.淡雅;清淡高雅。10.绚丽;炫丽。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1.神奇的极光出现在哪里? 2.极光的变化万千体现在哪里? 3.为什么说极光是多姿多彩的? 作业:抄写我的小词典的词语。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口语交际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保护植物教育。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吐鲁番天气非常好 B.吐鲁番阳光非常好 C.吐鲁番温差大 D.吐鲁番非常适合各种植葡萄 2.A事实决定结论 B通过推测决定结论()C.不要轻易下结论 D.不要做结论
3.A辅导书多的放不下 B.辅导书多且质量差异较大()C.老师指定的辅导书应该是好的 D.辅导书质量差危害学生 2.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新疆最大的封闭性高山湖泊 B新疆面积最大的湖 C最动人的湖 D.风景最美的湖()2.A.每年的夏季 B每年冬季 C每年的春季 D每年的秋季()3.A喜欢宁静 B胆子小
C喜欢嬉戏 D喜欢鸣叫()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阅读理解 伊犁河谷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复述阅读理解的大意。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看书。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七,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
1.短文中(1)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属于 B下属 C到 D上 2.短文中(2)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组成 B构成 C组合 D构造 3.短文中(3)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特点 B特征 C特性 D性质
4.短文中(4)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A说起 B作为 C关于 D对于
5.短文中(5)处可以填入的词语是:()
A说明 B表述 C表现 D表明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第八课时 科普阅读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多看书。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 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科普阅读 参照物 我的小词典
1.参照物;参考点, 控制点
2.相对;相对就是一个物质或一个整体和另一个物质或另一个整体相互比较 3.上升;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4.客观性;不以特定人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5.多重性;多样, 多数, 重复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篇:发展汉语初级第十一课教案
教学教案
教案题目: 第十一课 “爱的教育”
教学对象:二年级语言学专业班、总20 名学生。该班学生们的水平为初级班。
所用教材:«发展汉语» 初级汉语(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学地点:哈萨克国立大学,东方学系教学楼309教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领会并使用本课所学生词及补充生词。
2、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语言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使用这些结构。
3、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表达。教学的重点、难点:
1. “特别”“特殊”的用法 2. 语法:
一、兼语句(1)
句型:N1+(让/叫„„)+N2+V
二、比较句(6)
基本句式:A不如B„„
教学方法:
1.2.3.4.教学时数:10 课时
教学时间:2011年1月31日——2011年2月4日
教学步骤:
第1-2课时
一、组织教学:考勤,师生问候(2-3分钟)
二、复习旧知识:
复习比较句(3、4、5)(15分钟)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讲解生词时使用翻译法,讲解课文时使用提问,讨论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生词、语法规则和课文内容。采用对话式,边讲语法边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三、导入新课 :
讲解生词(共32个)“特别”“特殊”的用法(70分钟)先领读生词,然后10个生词为一组,分别由学生朗读。
每个词讲完后让同学们造句子。生词讲完后对学生不理解的词汇进行练习。
四、布置作业:
抄写所有的生词。 预习课文。
第3-4课时
一、组织教学:考勤、师生问候
二、复习旧知识:进行生词听写(15分钟)
让同学们用生词造句(10分钟)
三、导入新课:
学习课文:“爱的教育”(65分钟)
老师领读课文,让学生跟着老师读; 按角色读课文,纠正发音; 给同学们讲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地方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那天“我”的心情怎么样?
2.班主任怎么判断班里最可爱的同学?
3.老师叫“我”到前面去的时候“我”的感觉怎么样?
四、布置作业: 复述课文; 预习对话。
第5-6课时
一、组织教学:考勤、师生问候
二、复习旧知识:检查课文复述(15分钟)
让同学们用生词造句(10分钟)
三、导入新课:
学习对话(60分钟)
老师带读课文,让学生跟着老师读; 按角色读课文,纠正发音; 给学生们讲一下他们不懂的地方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课文讲完后让同学们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按角色背诵对话; 预习语法。
第7-8课时
一、组织教学:考勤、师生问候。
二、复习旧知识:检查学生的对话背诵
三、导入新课:
讲语法:
(一)兼语句(1)
句型:N1+(让/叫„„)+N2+V 例如:我叫女儿做菜。
朋友 请 我去上海。
否定式:N1+不/没(有)+(让/叫„„)+N2+V 例如:妈妈不/ 没让/叫我玩电子游戏。
公司没派我去广州。
(二)比较句(6)基本句式:A不如B„„ 例如:我不如他努力。
这件衣服不如那件漂亮。
讲完语法后让学生造句,纠正错误
四、布置作业
做课后练习。
用兼语句,比较句造句子。
第9-10课时
一、组织教学:考勤、师生问侯。
二、三、1. 2. 3. 复习旧知识:让同学们读他们造的句子,纠正错误 导入新课:
语音,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让学生个别读词纠正发音。看图写比较句。做课后练习6、7、8 做课后练习:
四、五、教学后记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复习第十一课;
预习第十二课的生词。
第四篇:六年级上册汉语口语教案--新疆普通班
第一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不明白
B不清楚
C很明白
D不太懂
()2.A 艾尔肯很聪明
B他们班同学很刻苦
C他们班的同学运气好
D 汉语口语测试简单
3.A每个人的聪明非常重要
B绣针是用铁棒磨得
C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
D下功夫学知识非常重要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漫画书
B绘画书
C 小说
D人物传记
()
2.A一堆蚂蚁
B一些蟑螂
C一个蝴蝶风筝
D装着书的木箱子
()3.A多读、多写
B跑步
C唱歌
D打篮球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搜集一些人物自信坚强的故事。任务2:说一说这些人物有哪些优秀品质。任务3: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向他们学习。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自信的力量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A游戏
B下课
C上课
D 放学 2.A笑话
B夸奖
C表扬
D批评 3.A讲
B听
C念
D说 4.A举
B拿
C放
D摆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我”为什么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
A英语学起来很简单
B英语读起来很简单
C感觉英语太难了
D英语不需要背 2.下面哪一项不是妈妈鼓励,帮助“我”的行为?()
A同“我”谈心
B带“我”看英语电影
C 和“我”一起听录音磁带
D跟“我”用英语对话
三、怎样做学英语会容易些?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大雁群为什么排成整齐的队伍飞行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大雁为什么要排成整齐的队伍飞行?
2.你见到过大雁的飞行吗?大雁的飞行队伍是什么形状的?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阿里木很尊重他们
B阿里木不怕困难
C阿里木很尊敬,佩服他们
D别人很尊敬他们
()2.A不能乱花钱
B学会挣钱
C要去劳动
D 随便花钱
3.A有零花钱可以应急
B爸爸,妈妈信任“我们”
C“我们”长大了
D“我们”和爸爸,妈妈签了合同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 3项
B4项
C 5项
D6项
()
2.A报刊亭 B地铁站 C汽车站 D广场上
()
3.A无赖
B心思
C可怜
D想象力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算算自己平时的零花钱有多少。任务2:大家拿这些钱做了什么? 任务3:讨论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长成一棵珍珠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
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文中横线上应填什么词语?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大多数沙粒为什么不愿意变成珍珠?
()A蚌壳里太冷
B沙粒不愿当傻子
C变成珍珠的过程太辛苦
D时间太长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A珍珠很珍贵
B
成功的道路充满艰辛
C 成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D只要忍耐,就会成功
三、什么事人生宝贵的?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冷冻青豆会“咬人”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妈妈让“我”从冰箱里拿出什么? 2.冷冻青豆为什么会咬人?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不明白
B不清楚
C很明白
D不太懂
()
2.A天山明珠
B透明的胡
C绿草如茵
D 野花盛开
()
3.A旅客必须到喀什去
B不到喀什就没有到新疆
C每个人都应该去喀什
D喀什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一颗仙人掌 B一只猴子
C 一颗白杨树 D一只刺猬
()
2.A能吃苦耐劳
B经过长期的锻炼
C身上没有刺
D.形成了适应沙漠生活的特殊技能
()
3.A耸耸肩
B摸摸鼻
C摆摆手
D点点头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制定一个旅游计划。任务2:说说选择旅游地的理由。
任务3:和同学交流,怎样安排旅游比较有意义?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游黄山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A漂亮
B好玩
C美丽
D 好看 2.A爬
B走
C跑
D跳 3.A加大
B提高
C增加
D增大 4.A苹果
B果实
C果冻
D果真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面哪个句子说明了黄山很高?
()
A山顶在“我”脚下
B“我”都爬累了
C山顶好像在云彩上面似的 D“我”非常渴了 2.黄山怪石没有下面哪种造型?()
A物品
B骏马
C 怪兽
D人
三、黄山上的怪石和青松分别有哪些形状?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升旗是,少先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却上升了呢? 2.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3.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四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不明白
B不清楚
C很明白
D不太懂
()2.A因为他喜欢吃葡萄
B因为他留恋吐鲁番的葡萄沟
C因为他
喜
欢
运
D
因
为
他
爱
唱
歌
3.A学生应该努力学习
B我们从小就要认真学习
C我们要努力掌握本领
D我一个人不学习没关系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非常热
B蝴蝶飞舞
C 凉爽 D片片竹林
()
2.A和尚的佛珠
B闪闪的灯泡
C闪亮的水珠
D.闪亮的明珠
()
3.A荷花盛开
B山坡上有撒欢的羊儿
C梅花盛开
D水仙花盛开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说一说你去哪儿游玩过。
任务2:哪里的景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任务3: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海南岛之旅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A抱
B扶
C带
D 帮
2.A沙滩上
B墙上
C天上
D船上 3.A讲讲
B看看
C听听
D算算 4.A染红
B照亮
C点燃
D描画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到了海边,“我”看到贝壳没有什么形状的?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D五边形2.傍晚,举目远望,“我”看到了什么?()
A波涛滚滚
B小帆船驶向远方
C 水平如镜
D彩霞满天
三、“我”无海南岛游玩时看到了什么?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用头部顶球为什么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用头顶球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2.拱形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用头部顶球对大脑不会造成损伤?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五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鸟类很漂亮
B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C鸟类会飞
D鸟类的鸣叫声很好听
()
2.A很开心
B无所谓
C觉得好可怜D装作没看见
3.A小羊不叫了
B小羊的嘴流血了
C小羊不吃草了
D小羊走路一瘸一拐的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消灭老鼠,害虫
B根据鸟类飞行原理发明飞机
C 羽毛颜色艳丽
D鸟类是树上的“医生”,农民的“帮手”
2.A是
B不是
C不确定
D.没有说明
()
3.A鸟的羽毛 B鸟的叫声 C鸟的飞行原理 D鸟的捕食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说一说你知道的鸟中哪些是益鸟,哪些不是益鸟。任务2:说一说益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任务3:说一说我们该怎么样保护动物和植物?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旅行鸽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A相同
B一样
C相似
D干净
2.A阳光
B月光
C火光
D灯光 3.A响亮
B鲜美
C鲜艳
D鲜红 4.A消化
B失踪
C消灭
D消失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什么?
()
A它飞得很快
B他飞得很高
C它的食肉用起来味道鲜美
D它的羽毛颜色好看 2.旅行鸽是什么时间灭绝的?()
A 1900年
B 1919年
C 1909年
D1959年
三、旅行鸽的灭绝对人类有什么启示?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比钢铁还要硬的树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铁桦树是怎样的一种树? 2.铁桦树主要分布在哪里?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六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摔倒受伤了
B被别人绊倒了
C抢跑了
()
2.A同情
B反对
C赞同
()
3.A不喜欢交流
B缺乏自信
C热情大方
()4.A要自信
B要自强
C要自尊
()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1.A二年级学生
B二年级学生
C 二年级和六年级学生
D二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2.A他们很生气
B他们平时也乱扔过垃圾
C垃圾太多了
D.他们不想捡垃圾
()
3.A鸟的羽毛 B鸟的叫声 C鸟的飞行原理 D鸟的捕食
()
三、口语表达
任务1:想一想你们都帮父母做了哪些事。任务2:说一说你参加过班集体的哪些劳动。任务3: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哪些劳动?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绿色记事本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1.莫利有一本用再生纸制成的记事本。
()2.莫利受到老师表扬是因为他为自己喜欢的灰雀捐了零用钱。()
3.莫利给垃圾分类是为了方便工人回收处理。
()4.记事本里记录了莫利一周七天的活动。
()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莫利为什么感到惭愧?
()
A因为骑赛车会排放大量有毒废气
B因为家里的垃圾没有分类
C因为浪费了三张白纸
D因为煮鸡蛋浪费了水,电。2.从文中可以知道莫利是个怎样的孩子?()
A 热爱学习的孩子
B 尊敬师长的好学生
C 乐于助人的孩子
D关心环保的孩子
3.莫利的记事本被称为“绿色”记事本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记事本里写的都是他的美好愿望
B 封面是绿色的 C 所记录的事与环保有关
D本子是用再生纸制成的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中国的死海----新疆盐湖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
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盐湖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死海”? 2.你去过盐湖吗?目前盐湖开发了哪些景点?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七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
重点:掌握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信息能准确的判断。难点:所学过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口语交际。处理方式:给学生多听,多说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录音文本 教学方法:讲解法,引导法,判断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④讲解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用法。⑤让学生判断,纠正错误。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用口语交际中的重点词语的造句。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不明白
B不清楚
C很明白
D不太清楚
()
2.A正确
B不正确
C无法判定
D没有说明
()
3.A鸦雀无声
B鹤立鸡群
C鸟语花香
D鸡犬不宁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鸟儿
B蝴蝶
C 水牛
D蜻蜓
()3.A蝴蝶都飞走了
B牛都能听懂
()
C琴声吸引了很多鸟儿和蝴蝶
D许多人来听
三、口语表达
任务1:搜集如“三羊开泰”等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任务2:搜集如“口是心非”等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任务3: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积累更多的成语?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 “班门弄斧”的由来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内容。重点:熟读课文,掌握课文。
难点:阅读理解中的新词,句型的掌握。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阅读理解,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阅读理解。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阅读理解,学生讨论问题。③复述阅读理解内容。教学内容
一、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1.鲁班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2.鲁班是当时有名的木匠。
()3.鲁班不允许别人在自己家门前使用斧子。()4.鲁班自认为是木匠的祖师爷。
()
二、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梅之焕是什么时期的诗人?
()A战国
B明代
C唐代
D现代 2.采石矶因什么而出名?()
A 当地优美的风景
B 是李白逝去的地方
C 是许多著名诗人的故乡
D有很多石头 3.梅之焕觉得题在李白墓上的诗句怎么样?()
A 很不错
B 水平一般
C 水平很低
D和“诗仙”水平一样 4.梅之焕写诗的目的是什么?()
A 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
B 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C 希望自己借此诗出名
D和那些写诗的人比一比 作业:熟读课文,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科普阅读
摩擦的魅力
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科普阅读的要求。
能力目标:能理解科普阅读的要求,能写出文章。重点:熟读科普阅读的要求,掌握文章的题材。难点:建立科普阅读的生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多练,多查词典来处理。教学与学习手段: 数学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练习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②组织教学。③展示教学目标,板书课题 ④让学生朗读科普阅读的提示,纠正错误。让学生讨论问题。⑤讲解科普阅读的要求。⑥布置作业。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②朗读科普阅读,学生讨论问题。教学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没有摩擦力,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摩擦力是不利的?哪些是有力的? 作业: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普通班汉语教案
授课时间:2012年4月 日
课 题: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词语1~16)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
难 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周边的事物。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
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粽子(zîng zi)买~/做~/好吃的~ 妈妈做的~很好吃。/我在街上买~吃了。咸(xián)很~/~菜/~食物/买~菜
这个菜有点~。/人不能吃过多的~食物。红枣(hïng zāo)买~/吃~/种~/~树
我很喜欢吃~。/我家后院有一棵野~树。
豆沙(dîu shā)做~/吃~/买~ 今天我买~了。/我最喜欢吃~粽子。纪念(jì niàn)~品/~日/留~/
“五·一”我们全家一起照相留~了。占领(zhàn lǐng)~国家/~家园/~土地
以前英国~了香港。/我们要夺回被~的土地。糯米(shěng)~粉/买~/好~/~食品
我从来没见过~。/鱼很喜欢吃~事物。角状(jiǎo zhuàng)~物/~食物/
他拿着~打我了。/这里有个很奇怪的~物。直到(zhí dào)~睡醒/~回家/~现在 ~回家妈妈都没睡。/~现在我还没见过粽子。流传(liú chuán)~至今/到处~/~消息
长辈给我们~了很多知识财富。/ 龙舟(lïng zhōu)划~/赛~/~比赛
你看过~比赛吗?/划~很好玩。或者(huò zhě)他~来,~不来。
你在家看电视~上网。/~还赶得上车。凤凰花(fâng huáng huā)漂亮的~/种~/买~
我很喜欢~/~很漂亮。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
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词语(1~16)
粽子 咸 红枣 豆沙 纪念 占领
糯米 角状
直到
流传 龙舟 或者 凤凰花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课后反思: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词语17~31)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难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卫生、要整洁。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程:
一、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口头组成词组造句。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一年一度(yī nián yī dù)~的节日/~的生日
这是~节日。/每个人的生日是~的。敬爱(piān pì)受到~/~老师/~的妈妈
他受到全班学生的~/我很~妈妈。
总理(jiǎo luò)周~/当~/好~ 我长大想当~/周~很伟大。
敲(qiāo)~门/~打/~碎
他不小心~碎了玻璃。/有人在~门。
四面八方(sì miàn bā fāng)这里~都是山。/星期天,都来赶集
撒(sǎ)~种/~水/~土
小心,别~了汤。/今天,卫生区没~水。地毯(dì tǎn)买~/漂亮的~ /红~
请同学们把~展开。/和田的~很有名。驶(shǐ)奔~|疾~|驾~|行~
他的汽车驾~技术很好。/从对面~来一辆车。串(chuàn)~通/~行/~亲戚/一连~
后面排着一连~ 的人。/我吃了两~烤肉。欢呼(huān hū)不停地~/~声/大声~
~的人
弟弟不停地~要吃奶。/同学们不要~了。上衣(shànɡ yī)买~/穿~/漂亮的~
我的~很漂亮。/巴扎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件红色~。咖啡色(kā fēi sâ)~的上衣/喜欢~
我喜欢穿~的衣服。/这件~的衣服太漂亮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词语(17~31)
一年一度 敬爱 总理 敲 四面八方 撒 地毯
驶 串 欢呼
上衣 咖啡色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 : 课文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尊敬科学。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句型。
2.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发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听写词语。(2).朗读本课课文。
2.讲解课文:(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
1.经过千百年的流传,直到现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俗了。
2.电视上或者网上,都有这方面的报道。3.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巩固练习:
(1)···直到现在··
···或者··
···据说···
(2)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也有不少节日,同学们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吗?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
(一)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 题: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 型: 课 文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尊敬老人,尊敬科学的好学生。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句型。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法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叫几位同学上黑板用重点句型造句。2.老师叫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解课文(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让同学们跟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6)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
1.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3.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巩固练习:
(1)···要和···
一边···一边···
···多么···
(2)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也度过了很多节日,有那些节日使我们难忘,感到幸福。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文
(二)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课的练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会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本课的练习。独立完成本课练习,能在实际生活中会运用。
难
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鼓励法
练习法
合作法
教学手段: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造句:
纪念··· 流传··· 欢呼··· 几名学生上黑板造句。(其他学生拿出听写本听写词语)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这课的练习。
三. 讲解新课 :
教师先出示本课要做练习的要求,让学生看看是什么意思(是否正确理解)?
字词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long zhou zhu yuan huo zhe liu chuan
2.选择恰当的量词填空。
一()花炮 一()龙船 一()队伍 一()花瓣 一()象脚鼓 一()运动会
句子练习:模仿例句写句子
···直到现在··· ···或者··· 课文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紧紧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难忘的泼水节
练
习
作
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页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21日 课 题: 第十二课 舞狮 课型:(词语1~16)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
难 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周边的事物。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
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横跨 heng kua横跨天山/横跨江河 天山横跨新疆,就分到北疆和南疆。河流 he liu 很多河流/新疆河流 众多 zhong duo 众多民族/众多的人 美食 mei shi 新疆美食/吃美食
我很喜欢吃美食。
等不及 deng bu ji 他等不及大家就走了。
我看到抓饭,就等不及吃了。特色 te se 特色的风景/特色的文化
喀什有许多民族特色的建筑物;
烤 kao 新疆烤肉/吃烤肉
馕 nang 好熟的馕/ 馕的营养/买馕 喷香 pen xiang 喷香的鲜花/喷香的美食 种类 zhong lei 美食的种类
常见 : chang jian 常见的短处/常见的长处
这是很常见的事。芝麻 : zhi ma 黑芝麻/白芝麻 水分 shui fen 水果的水分/有水分 水果的水分很丰富。
保存 : bao cun 保存文件/保存袋/保存的好
这个文件你保存了吗?/你要保存好钱财。
远门;yuan men 在远门/出远门
今天爸爸出远门了。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
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舞狮
词语(1~16)
横跨 河流 众多 美食 等不及 特色 烤 馕 喷香 种类 常见 芝麻 水分 保存 远门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22 日 课题: 第十二课 舞狮 课型:(词语17~31)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难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卫生、要整洁。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程:
一、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口头组成词组造句。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必须 :bi xu 必须参加 必须检查 我们必须明天到学校。
掰: bai 掰树苗 /掰筷子/掰手
你不要掰树苗。
名不虚传 :ming bu xu chuan他是个名不虚传的男人。舞狮:wu shi 见舞狮/会舞狮/舞狮比赛
今年有舞狮比赛。
爆竹: zhao zhu爆爆竹/买爆炸/很多爆竹
我买了很多爆竹。锣鼓 :luo gu 敲锣鼓/买锣鼓
他敲锣鼓很在行。气氛:qi fen 好气愤/什么气氛
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驱鬼: qu gui 玩驱鬼/驱鬼方法
他会驱鬼。/法师在驱鬼。扮: ban 打扮/扮好/扮装
你今天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去哪儿呀?
武士: wu shi日本武士/武士制度/好武士
日本武士很厉害。抬:tai 抬头/抬起头/抬轿
请你把头抬起来。忽而:hu er忽而放弃/忽而不见
他忽而不见了。/他听到这句话忽而回去了学校。摇头摆尾 : yao tou bai wei 不要摇头摆尾
他的哥哥当校长以来,就摇头摆尾的。技巧 :ji qiao 操作技巧/什么技巧/好技巧
他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很强。移居: yi ju 移居别处/喜欢移居
经常移居不是好事情。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舞狮
词语(17~31)
必须 掰 名不虚全 舞狮 爆竹 锣鼓 气氛 驱鬼 扮 武士 抬 忽而 摇头摆尾 技
巧 移居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22 日 课题: 第十二课 舞狮 课型 : 课文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尊敬科学。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句型。
2.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发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听写词语。(2).朗读本课课文。
2.讲解课文:(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
1.由于新疆横跨天山南北,所以风景也很独特。
2.既然这么好吃,回去时我可要带一些让朋友们尝尝。
巩固练习:
(1)···由于··所以。。
···既然···
(2)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也有不少节日,同学们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吗?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舞狮
课
文
(一)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23 日 课 题:第十二课 舞狮 课 型: 课 文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尊敬老人,尊敬科学的好学生。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句型。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法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叫几位同学上黑板用重点句型造句。2.老师叫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解课文(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让同学们跟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6)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1.由于新疆横跨天山南北,所以风景也很独特。
2.既然这么好吃,回去时我可要带一些让朋友们尝尝。
3.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4.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巩固练习:
(1)···由于··所以。。
···既然···
一边···一边···
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也度过了很多节日,有那些节日使我们难忘,感到幸福。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舞狮
课
文
(二)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24日 课题: 第十二课 舞狮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课的练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会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本课的练习。独立完成本课练习,能在实际生活中会运用。
难
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鼓励法
练习法
合作法
教学手段: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造句:
纪念··· 流传··· 欢呼··· 几名学生上黑板造句。(其他学生拿出听写本听写词语)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 舞狮这课的练习。三. 讲解新课 :
教师先出示本课要做练习的要求,让学生看看是什么意思(是否正确理解)?
字词练习: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部首,再组词。
暴()___ 寺()___ 支()___ 区()___ 分()___ 可()___
2.照样子写四个词语。
一串串(ABB式):______ 火红火红(ABAB式):______
句子练习:模仿例句写句子
···由于··· ···既然··· 课文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紧紧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舞狮
练
习
作
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页 授课时间:2012年4月 日
课 题: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型:(词语1~16)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
难 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
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
爱国主义(ài guï zhǔ yì)~者/我要做一名~者。
这个月是~教育月。算是(suàn shì)~聪明/~没来/~爱国
你~没来学校了。/你~聪明,完成了任务。边疆(biān jiāng)保卫~/祖国的~
我们要保卫~。/ ~的战士很辛苦。
冠军(guàn jūn)做~/当~/争取~ 今天我当~了。/我在田径比赛中得~了。创造(chuàng zào)~奇迹/发明~
他~奇迹了。/科学家发明~了很多新事物。语言(yǔ yán)~家/学~ /~知识
他的~能力很强。/我们要学好~知识。巨人(jù rãn)当~ /语言的~ 我从来没见过~。/我们要做劳动~。矮子(ǎi zi)小 ~ /行动的~
他是我们班的~。
各项(gâ xiàng)~任务/~记录/~工作 ~工作你都完成了吗?/我们要学好~学科 通过(tōng guî)~考试/不~/~消息
我们~了考试才能上大学。
孝顺(xiào shùn)很~/~的孩子/~父母
他是很~的孩子。/我们要~父母。尊敬(zūn jìng)~父母/~长辈/ 我们要~长辈。/我们要~别人的劳动成果。热爱(râ ài)~祖国/~家庭/~学习
我们要~祖国。/他~学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
想教育?
板书设计: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词语(1~13)
爱国主义
算是 边疆 冠军 创造 语言 巨人 矮子
各项
通过 孝顺 尊敬 热爱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课后反思: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型:(词语14~26)教学目标:
1.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及书写规则。2.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并会组成词组。3.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记住每个词语的读法并组成词组、造句。难点:理解词语的用法,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旗。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学习方法:理解法 练习法 观察法 跟读法 教学手段:卡片 课本书
教学程:
一、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认读,口头组成词组造句。
二、学习词语:
1.老师领读所要学习的词语,学生齐读。2.逐词讲解词语的书写规则的同时学生边书空分写。3.老师引导学生组成词组并造句。4.在讲解词语的过程中做教育。特殊(tâ shū)~的节日/~的生日
这是~节日。/每个人的生日是~的。哨所(shào suǒ)第一~/守卫~/好~ 第一~的战士很勇敢。
守卫(shǒu wâi)~哨所/当~/好~ 我长大想当~/ ~的任务很艰巨。
地平线(dì píng xiàn)太阳从~升起了。我想测量一下~。
雄壮(xiïng huàng)~的山/很~/~的歌声 在~的国歌声中国旗升起来了。
缕(lǚ)一~阳光/一~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了。缓缓(huǎn huǎn)~升起/~飘来
太阳从天边~了。/国旗~升起来了。
飘扬(piāo yáng)国旗~|红旗~
我们的国旗在天空~着。自豪(zì háo)很~/感到~/~的心情
我要让妈妈为我感到~。/我心中充满了~感。仪式(yí shì)升旗~/举行~ /结婚~ 我们没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
辛苦(xīn kǔ)很~/感到~/工作~
我的工作很~。/我~的完成了任务。精心(jīng xīn)~打扮/~挑选/~准备
妈妈为我~挑选了一件礼物。
沉浸(chãn jìn)~在水中/~的快/
他~在不能实现的梦想中。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词语(17~31)
特殊
哨所 守卫 地平线 雄壮 缕 缓缓
飘扬 自豪 仪式
辛苦 精心 沉浸
布置作业:
掌握词语,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型 : 课文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句型。
2.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发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听写词语。(2).朗读本课课文。
2.讲解课文:
31(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
1.你们通过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少先队员也是爱国的表现呀。
2.经过你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3.你们一定要和同学们搞好团结。
巩固练习:
(1)···通过··
···经过··
···一定···
(2)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课堂小结: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想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吗?该如何做到一名合格的学生呢?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
文
(一)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
2年5月 日
课 题: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 型: 课 文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每个词语的用法。
2.能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会朗读,会翻译。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
4.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国旗热爱自己的家园。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句型。理解本课课文的意思
难
点:学生们能够把学过的句子在实际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领读法
鼓励法 学习方法:跟读法
合作法
练习法
比赛法 教学手段: 插图 课本书 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1.老师叫几位同学上黑板用重点句型造句。2.老师叫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解课文
33(1)老师先让学生观察插图,老师板书课题、句子及重点句型。(2)老师根据插图内容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3)老师让同学们跟读课文,同学们一起读。(4)讲解课文意思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5)老师让同学们进行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6)进行巩固练习,用重点句型造句。
学句子:
1.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2.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迎着一缕阳光。
3.根据我们的要求,叔叔们也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巩固练习:
(1)···刚从···
···雄壮···
···根据···
(2)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小结: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举行升旗仪式,对你们有没有过特殊的升旗仪式呢?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
文
(二)布置作业:
复习功课
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授课时间:2012年5月 日
课题: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课的练习让学生正确理解练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教会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中。3.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掌握理解本课的练习。独立完成本课练习,能在实际生活中会运用。
难
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学情分析:
词语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更是学习课文的前提,所以要认真讲解每个词语,并注重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生词时,教师带领学生分写,书空,边说边写,边讲解,边组词、造句。
教学方法:讲解法
引导法
鼓励法
练习法
合作法
教学手段: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教师抽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造句:
通过··· 根据··· 精心···
几名学生上黑板造句。(其他学生拿出听写本听写词语)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这课的练习。
三. 讲解新课 :
教师先出示本课要做练习的要求,让学生看看是什么意思(是否正确理解)?
字词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jiāng
guàn jūn
chuàng zào
xiào shun zūn jìng
tâ shū zì
háo
yí shì
2.填空组词组。
缓缓()守卫()()飘扬()辛苦()自豪 通过()各项()()孝顺
句子练习:模仿例句写句子
···通过··· ···经过··· 课文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紧紧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特殊的升旗仪式
练
习
作
业:练习册 课后反思: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