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宗教社会学教学参考书目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史阅读参考书目
一、经典阅读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 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4】[美]彼特•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德]托马斯•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覃方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尼克拉斯·卢曼:《社会的宗教》,周怡君等译,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8】[美]特勒尔奇:《基督教会及社团的社会学说》,戴盛虞、赵振嵩译.载《基督教历代名著集成》第22部第23卷,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91
【9】斯达克,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Talcott Parsons: The Social System, London: Routledge,1991 【11】Bellah, Robert: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67.【12】J.Milton Yinger: Religion, Society and the Individual, New York, 1960二、一般阅读
【1】R·H·托尼:《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赵月瑟, 夏镇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美)贝拉著:《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王晓山,戴茸译,三联书店,1998 【3】[美]彼特•贝格尔:《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再发现》,高师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彼特•伯格:《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黎鸣, 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9 【7】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Basil Blackwell and Mott Limited, 1976.【8】[德]托马斯•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刘锋、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美]英格尔:《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李向平、傅敬民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0】[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伯尔曼(Berman H.J.):《法律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1991 【12】(美)罗德克·斯塔克:《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黄剑波, 高民贵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韦伯:《经济与社会》,(德)约翰内斯·温克尔曼整理,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14】林本炫编译:《宗教与社会变迁》,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
三、宗教社会学史阅读书目
【1】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华文出版社,1991 【2】(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 【3】(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4】韦伯(Weber, Max):《宗教社会学》,康乐, 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德]西美尔:《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英)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B.):《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7】(奥)弗洛伊德(Freud,S.):《摩西与一神教》,李展开译,三联书店,1989 【8】Talcott Parsons: Action Theor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Free Press,1978 【9】(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尚新建译,华夏出版社,2008 【10】包尔丹(Daniel L.P.):《宗教的七种理论》, 陶飞亚, 刘义, 钮圣妮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美)伊利亚德(Eliade, Mircea):《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晏可佳, 姚蓓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托马斯•F•奥戴等:《宗教社会学》,刘润忠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3】(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 胡秉诚, 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4】(苏)亚布洛柯夫:《宗教社会学》,王孝云, 王学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5】(意)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美]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7】Aldridge Alan:Reli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 Sociological Introduction,Cambridge,2000 【18】Roland Robertson ed.:Sociology of religion: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td.1969.【19】Richard K.Fenn ed.: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ology of Religion,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四、宗教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
【1】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 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谢和耐:《中国与基督教》,耿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Chan ,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3 【4】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6】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Mayfair Mei-hui Yang ed.: Chinese Religiosities:Afflictions of Modernity and State Form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8】Fenggang Yang :The Red, Black, and Gray Markets Of Religion In China,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47(2006)93–122 【9】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出版公司,2005 【10】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中国当代信仰的社会学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1】李向平,《中国信仰社会学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
第二篇:宗教社会学读书笔记
宗教社会学读书心得
——读《宗教社会学》有感
这学期开始接触了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宗教。以前也就是听说过宗教,并没有对它有直观的感触与理性的认识,只知道自己是典型的无神论,而且身边的熟识的亲戚朋友中都没有信仰宗教的人。有一个远房亲戚信仰基督教,就听说他生病了也不去看病,待在家里等待上帝的救赎,他认为他的信仰可以让他好起来,结果他拖到病死。当时听说这件事青的时候觉得他很无知,总不明白他怎么就不相信科学了呢?他怎么就不去看病了呢?更奇怪的是他妻子生病也不去医院……那时无法理解这种信仰可以支撑他到生命的最后。
关于宗教社会学的书有很多,我读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修订版、2003年12月第一次印刷的由孙尚扬著的《宗教社会学》。这本书是北京大学哲学教材系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是为北京大学宗教专业的同学准备的一部教材。按理说,教材应该追求系统性,但是作者在编写这本教材的时候却自觉地放弃了对完备的系统性的追求。本书没有就宗教群体和组织的特性以及与政治、经济、艺术的关系的问题展开系列讨论,而只是对作者较感兴趣而略有心得体会的几个专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作者以专题的形式深化该学科对某些重要问题的的理解。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对宗教社会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吧。不再那么懵懂了,不再会问宗教社会学是研究什么的问题了,也不再想研究宗教社会学有什么意义了,不再一提到宗教社会学就只知道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了。或许以前对宗教社会学的理解只停留在宗教这么一个层次与纬度上,并不能很顺利地用社会学的思维去看待宗教社会学这么一个看似很艰涩的话题与课程。最初对宗教社会学的理解就是用社会学的视野去看宗教问题,但是始终不明白这社会学怎么就能看懂宗教了,因为宗教自身已经自成体系了的,想用另外的学科插进去其实是挺难的,如果解释得合理的话会让宗教更加清晰化,会让人们更能理解宗教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解释清楚的话会让宗教越来越复杂,会让人们越来越迷惑的。
尤其在我国,我国信仰宗教人们比例是很小的,大家有信仰,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系统地制度化了的宗教作为大部分人的关注热点与依赖。或许是大家都崇尚无神论吧,而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共产主义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体的情况下,其他意识心态比较难以进入人们的内心。在我国,信仰宗教的人大都是出现了精神危机或者遇到了情感问题,急于寻找依托。也就是说,正常的人不会信仰宗教。虽然儒教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以及行为,但是儒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可以算成是我国人民的主体信仰意识。
宗教是一个较为神秘的东西,因为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的信仰群体以及很多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让人们寻找到了精神慰藉,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的宗教也在与时俱进,并不断地与政治、经济、文化相融合。所以现在用比较神秘的眼神与思想去理解宗教是不能符合实际的,要完全理解宗教的话必须用当时当地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去理解大家为什么信仰这种比较虚幻的东西。虽然宗教大都是引人向善的,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安心地坐在那里打坐、念经、传教?或许这些很微小的问题都没有答案,因为毕竟我们都还是宗教的门外汉。对于宗教我实在不能再说过多,也不能再写过多,对宗教确实比较陌生。在参观完荐福观音寺后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那里的香火比较旺盛,而且在那里的人们都是相当的虔诚,站在那里都不忍心去打扰他们,看他们顶礼膜拜的样子,感觉很不可思议,很想去做一些个案访谈,想弄明白怎么就那么信教,这之中不乏很多年轻人和经商人士。对于经商人士来说,或许信仰佛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希望佛祖保佑自己生意兴隆,但是年轻人呢?这个群体要怎么解释呢?年轻人可是受过教育的啊,自小接受的意识教育难道这么快就可以被忽略掉么?虽然很多学生并不能完全地把自己的信仰上升到共产主义的高度,但是都能接受唯物辩证法吧。
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宗教的理解不能单一化,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宗教,要全面地认识宗教的功能与结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才会有宗教文化学、宗教心理学,但是这些学科对于宗教的研究有点单纯,没有从整个社会结构以及环境等宏观层面和信教群体等中观、微观层面理解宗教,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来保证对宗教的研究是可信可用的。或许这就为宗教社会学的诞生提供了背景以及渠
道吧,宗教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要把自己做得有特色,要让自己有自己的学科方法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价值,这才可以让宗教社会学发展进步。
宗教社会学在自己的历史进程中,对宗教的理解与认识有着自己的贡献。对于宗教的本质与定义就有自己独特的视野与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宗教现象以及宗教问题可以为宗教的自身发展和消亡有一定的认识。宗教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意识现象,在不断地变化,如果用社会学的视角去看待整个变迁过程就会更加让人信服,宗教是在社会中的宗教。
宗教社会学关注社会中出现的新兴宗教问题与现象,并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当前现象,科学、全面地理解宗教。现代社会中的新兴宗教运动就引起了狠多社会学家的关注与研究。
宗教社会学同样地对于社会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宗教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存在必然有其发展规律与存在价值,用社会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将拓宽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同时对于社会秩序以及意义建构有重要的影响。
宗教社会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宗教现象与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与建构。社会学的角度可以理解很多现象,但是理解宗教时有什么特色的地方么?这些研究与其它研究有什么不同?很多问题在这本书里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整的阐述。
第三篇:社会学推荐书目
社会学推荐书目
一、语言与社会变迁 1.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上海,1983年。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86年。3申晓龙:《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二、社会分层
1.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第2版),华夏出版社2005.2.彼得·盖伊:《施尼兹勒的世纪:中产阶级文化的形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4.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姐妹们与陌生人》,见熊月之主编:《海外上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黄绍伦:《移民企业家——香港的上海工业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熊月之:《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古籍出版2003。9.安克强:《上海妓女——19-20世纪中国的卖淫与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0.魏斐德:《上海警察,1927-193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叶文心:《疏离的学院》,见《海外上海学》。
三、社会网络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6.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杨美惠:《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8.顾德曼:《家乡、城市和国家——上海的区域网络和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10.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四、社会运动 1.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孔飞力(PhilipA.Kuhm):《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3.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上、中、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韩书瑞:《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6.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7.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8.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五、社会记忆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霍布斯鲍姆:《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6.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8.景军:《神堂记忆》,网络电子稿。
六、民间社会 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3.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4.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韦思谛:《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王斯福:《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9.韩书端,罗友枝:《十八世纪中国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0.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第四篇: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目
社会学专业必读书目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 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 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 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 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 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 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 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 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 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 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 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 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 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 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 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 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 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 三联书店
3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 三联书店
38.《社会学研究方法论》迪尔凯姆(涂尔干)华夏出版社
39.《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斯•韦伯 华夏(中央编译)出版社
40.《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尼尔•丁•斯梅尔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1.《道德教育》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42.《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 商务印书馆
43.《社会分工论》爱弥尔•涂尔干 三联书店
44.《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45.《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 商务印书馆
46.《货币哲学》格奥尔•西美尔 华夏出版社
47.《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 华夏出版社
48.《知识社会学问题》马克斯•舍勒 华夏出版社
49.《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50.《普通社会学纲要》V•帕累托 三联书店
51.《保守主义》卡尔•曼海姆 译林出版社
52.《原始分类》爱弥尔•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53.《价值的颠覆》马克斯•舍勒 三联书店
54.《资本主义的未来》马克斯•舍勒 三联书店
55.《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卡尔•曼海姆 三联书店
56.《文明的进程》第一、二卷 诺贝特•埃利亚斯 三联书店
57.《不平等和异质性》彼特•布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8.《论集体记忆》莫里斯•哈布瓦赫 上海人民出版社
59.《交往行动理论》第一、二卷 哈贝马斯 重庆出版社
60.《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彼得•伯克 上海人民出版社
61.《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 商务印书馆
62.《奢侈与资本主义》维尔纳•桑巴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6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三联书店
64.《自杀论》爱弥尔•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65.《孤独的人群》大卫•理斯曼 南京大学出版社
66.《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 商务印书馆
67.《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刘易斯•科塞 中央编译出版社
68.《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列文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9.《信任》弗朗西斯•福山 海南出版社
70.《神圣的帷幕》彼得•贝格尔 上海人民出版社
71.《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泉》贝拉 三联书店
72.《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W•I•托马斯、兹纳涅茨基 译林出版社
73.《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马克斯•韦伯 三联书店
74.《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佩里•安德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75.《家庭》古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6.《精英的兴衰》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上海人民出版社
77.《帝国的政治体系》S•N•艾森斯塔德 贵州人民出版社
78.《尼加拉:19世纪巴厘剧场国家》克利福德•吉尔兹上海人民出版社
79.《东方专制主义》卡尔•魏特夫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0.《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 华夏出版社
81.《社会实在问题》阿尔弗雷德•许茨 华夏出版社
82.《个体化社会》齐格蒙特•鲍曼 上海三联
83.《大分裂》弗朗西斯•福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4.《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三联书店
85.《地方性知识》克利福德•吉尔兹 中央编译出版社
86.《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吉尔兹 上海人民出版社
87.《驯服偶然》伊恩•哈金 中央编译出版社
88.《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齐格蒙•鲍曼 学林出版社
89.《立法者与阐释者》齐格蒙特•鲍曼 上海人民出版社
90.《实践与反思》皮埃尔•布迪厄 中央编译出版社
91.《规训与惩罚》米歇尔•福柯 三联书店
92.《艺术的法则》皮埃尔•布迪厄 中央编译出版社
93.《民族-国家与暴力》安东尼•吉登斯 三联书店
94.《致命的自负》F•A•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5.《通往奴役之路》F•A•哈耶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6.《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A•麦金太尔 当代中国出版社
97.《人的条件》汉娜•阿伦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98.《流动的现代性》齐格蒙特•鲍曼 上海三联书店
99.《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弗朗西斯•福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0.《后现代社会理论》乔治•瑞泽尔 华夏出版社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20世纪三大名著之一
第五篇:北大社会学必看书目
北大社会学考验必看书目
社会学理论
一、必看教材:
*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人大出版社(精读)虽然此书比较老并且有些错误,但是由于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
是北大各位老师按照人物的思想赚写的教材,应该认真阅读,但可能难度稍大,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 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
掌握好书中核心社会学家的核心概念即可。例如布尔迪厄的场域与惯习理论,以及他的反思社会学和各种资本理论及相互关系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现代性等;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沟通交往理性等。
*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大出版社(2004年版,需要重点精读)此书属于概论性质的教材,很简单,并且涉及许多考试内容,需要反复阅读并且在最后还需要反复背诵基本概念以及重点知识点。
二,选看教材
出版社(通读)资料新颖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学启蒙时阅读,但是概念不够规范,不太适合复习考试。
要概念,如差序格局等,也有可能出简答题。
理西方社会学的理论线索,较难,需要社会学史的背景知识。如考研复习时间充足,可翻看。
看下,把那些名著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出来即可。
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及统计学
一、必看教材
*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主编,北大出版社(通读)
需要花时间反复阅读,一些关键知识点需要仔细理解揣摩,特别是资料数字背后的理论解释往往是出题重点。
掌握特别是袁方教材中没有的概念例如双盲实验,分类法
书在书店基本买不到,在海淀图书大厦自考教材货摊有可能买到。
二、选看教材
在图书馆可借。
考。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一、必看教材
及基本相关问题。
容。
想,特别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
出版社(精读)掌握书中家庭结构,关系,功能等发生的变化。以及家庭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二、选看教材
意现代化理论,世界体系论以及依附理论之间相互区别以及联系。
实际情况的中国社会分层特点。
杂志、近十年的考研试卷:《社会学研究》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卷,从92年到现在北大教授发表的文章最好多看一些。这两本杂志近两年的文章可以经常看看,不限于北大老师。好文章应该复印下来,以便考试之前重点复习。
06年网上公布:社会学专业方向的必读书目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 北大出版社1999年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大出版社 2003年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年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
巴比主编,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 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淑华编著《社会统计学》
刘爱玉:《劳动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费孝通:《江村经济》戴可景译,2001,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