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发展自己来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发展自己来提升就业竞争力
目前,伴随我国大学生供大于求总体趋势的不断强化,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就业指导、社会化服务针对性不强,服务质量不高,加之大学生择业期望值与社会需要、用人单位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在校大学生的思考。
一.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因素分析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不足有密切关系。综合素质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一)没有良好的就业态度,对工作不负责
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不安心于在现有企业工作。广州锐旗人力资源公司从对珠三角部分企业的调查发现,这些公司新招进的大学生,一年之后留下来的竟然不到20%。武汉部分企业的大学生跳槽率在20—30%之间。据武汉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介绍,该公司招聘的大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一般为5至7个月。大学生这种频繁跳槽,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很多企业对他们敬而远之。一般而言,企业更愿意录用乃至重用那些忠诚于企业的大学生。
有的企业对拒绝招收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缺乏诚信。如武汉某电力公司三年来未招一名大学生,其原因是,他们曾招聘三个翻译,公司十分重视培养、使用他们,此后,这三名翻译纷纷跳槽,其中一位不辞而别,严重影响了公司翻译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后,一贯倡导诚信为本价值观的该公司领导做出了拒绝招聘大学生的硬性规定。拒绝招聘应届毕业的企业在武汉较为普遍。此外,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其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有“作秀”行为,这也是令企业对他们退避三舍的原因之一。
(一)目前,确有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估计过高,对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估计过高,这种就业心态使他们在求职旅途中屡屡碰壁。据武汉远东绿世界公司人力资源部欧阳经理介绍,曾经有一位武汉大学国际贸易的大学生对公司开出的薪酬是3000元/月,当经理向他询问有关国际贸易工作的实战知识,这位大学生一脸茫然。数月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没有找到心仪的企业。此外,大学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层做起,不愿与从小事做起的职业心态,也是他们不受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企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一个大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这是社会对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个人专业技能即使再好,如果没有较好的个人素质,那么他的就业就不会很顺利。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茫目就业要求过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高就业竞争力其实就是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个人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想要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在大学四年期间,是一个人成熟的最佳阶段,把握好这个阶段,努力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素质,就等于为以后的成功就业写下了“保证书”。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渐完善及企业产品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企业对大学生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对其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温州韵丽内衣美体美容公司人力资源部嗡定宝认为,品德是人才的重要标准,即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德。因此,该公司在招聘大学生时十分看重他们是否具有务实、进取精神,是否认同先做人、后做事的价值观。武汉莫奇广告公司对应聘客户助理素质的要求:善于沟通、具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今人装饰公司对应聘设计师素质的要求:有2年工作经验、爱岗敬业、责任心,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一新厨柜公司对应聘销售代表素质的要求: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敬业精神,为人踏实,工作努力;上海新奥阀门制造公司对应聘销售工程师素质的要求:诚实可信、冷静严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如此等等。如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旦得到提高,相信企业的会向他们招手的。
三、在校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一)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掌握专业技能,扎实基础知识。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
很多学生在高中时认为数学是最难学的,到了大学里,一旦发现本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就会彻底放松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他们看不出数学知识有什么现实的应用或就业前景。但大家不要忘记,绝大多数理工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石之上。同时,数学也是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学习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选修相关课程,而是要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认知和思考的方法。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世界上最全面的新闻内容,最先进的思想和最高深的技术,以及大多数知识分子间的相互交流都将用英语进行。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
每个特定的专业也有它自己的基础课程。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许多大学生只热衷于学习最新的语言、技术、平台、标准和工具,因为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要求这些方面的基础或经验。这些新技术虽然应该学习,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更为重要,因为语言和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只要学好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算法、编译原理、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原理等)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专业技能是一个大学生就业的最基本的素质,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用人单位就不可能聘用你,特别是在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严重的情况之下。掌握一门技能,就等于掌握了一种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本领。一个大学生有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就等于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这个机会在某种情况下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大学四年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扎实基础。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二)敬业精神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之一,大学生要想在企业立足、发展没有敬业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一个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尽责;工作行动快捷、有序、高效;工作作风踏实、严谨、进取的大学生是会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相反,那些工作态度马虎、冷漠、敷衍;工作行动迟缓、无序、低效;工作作风浮躁、轻率、消极的大学生在企业将是很难立足的。总之,缺乏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是注定会被企业淘汰的。因此,大学生应当在修炼敬业精神上下功夫,这是大学生能否在企业获得发展的治本之道。对此,大学生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培养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学生如果被企业录用,就应尽早进入岗位角色,如从观念、心态、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进入岗位角色,如了解岗位工作内容,熟悉岗位工作程序,掌握岗位工作要求,履行岗位工作职责等,并在从事岗位工作过程中,逐渐积累工作经验,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生一旦适应了岗位工作,并创造了不俗的工作业绩,届时,受到企业重用将是迟早的事情。反之,那些己经在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但他们的观念、心态、知识、能力、行为等方面尚未进入岗位角色,那么他们在企业的发展将是很有限的。
(三)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影响力、倾听力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有些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参加酒会或是聚会的时候,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并不具有这样的天赋,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比较内向,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愿主动与别人交谈。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如此严重的就业形势的情况下,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其中,交际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个不会与别人交谈或是不能自如地与别人交谈的人,是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的,那么他的就业也就是失败的。
在大学期间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很容易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容易的阶段,所以,我们都必须抓住这个提升处事能力,积累社会经验。机会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有很多的课外时间的,如何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时间,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思考的事情。大学期间,在保证不影响到自己课程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社团,学生会等等都是一个可以锻炼自己的平台。在参与这些集体活动的时候,你需要与他人交往,而在这个交往的过程中,你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而且,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你认识更多的人,结识更多的朋友,能够从朋友那里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这些都将使你受益终身。
高明的处事能力,丰富的社会经验,是一个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时的一个法宝。现在的企业,一般都比较喜欢招那些有社会经验和良好处事能力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大学期间,我们就具有了这样的法宝,那在毕业就业时我们还会处处碰壁吗?
在面对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能简单的怨天尤人,而是应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以适应现实。
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一班
20083320120
宋舒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就业形势趋于紧张。同样,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文化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的现实,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紧迫!所以,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茫茫的待业大军中谋得一席之地尤显紧迫!
关键字:大学生 就业 竞争力 研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太低,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不能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有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向求职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求职成功率不高;有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足,专业素质不强;还有部分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职业等等,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主要因素。
1、.专业技能、合作技能、求职技能严重不足
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应能够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能,并兼具经营管理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做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必备的核心素质。现实中,一些大学毕业生不仅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甚至缺乏实际经验和最基本的行业常识,由于经验不足,肯定在就业过程中会有困难和挫折。
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个人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和人际能力、具有良好的从事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素质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现代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些年来,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岗精神,缺乏对岗位正确的认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择业时拈轻怕重、赚脏怕累、挑三拣四,没有正确的信念来指导自己的意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足,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要用较长时间才能适应本岗位工作,这都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的表现。
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
1.现行教育体制的不足:一是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应有的灵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导致学校“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管理机构僵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如本科生一般为四年,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为三年,不容许提前完成学业或延迟毕业;三是劳动保障、人事、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和社团组织等对如何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缺乏协调,降低了政策的效用水平。
2.教学岗位及教学管理存在不足:一是专业设置与实践脱节、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材知识陈旧落后;二是对学生的管理仍处在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生管理方式,与现实的社会生活脱节,使学生处于从属的和被动的地位。
3.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缺乏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缺乏主动意识,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介绍和学校解决就业。
三、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
1、进入大学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患才不济,而患志不立”(@1)。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准备相关事宜。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根据职业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已有知识科学地重组,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大一开始就要全面的了解自己,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明确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然后做好相应的规划,利用毕业前的时间为自己的目标做准备。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四年时间为我们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做准备,我们毕业后完全可以胸有成竹,更不会感到迷茫。“没有方向将是最大的失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是求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关键的不是“如何找到好工作”而是“我真正需要和适合什么工作”,如同正确地做事必须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一样,大学生应静下心来,审问自己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而思考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
2、沉下心来学习,注重知识和理论架构,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很多人都说理论没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部分大学生很自然的认为理论知识太空洞,没实际价值,由此就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中心理和表现在所以大学生中都比较普遍,其实这是很有害、很片面的,这种口号的提出害了很多大学生。实践固然很重要也更实用,但理论永远基础,就是做事情的基石,没用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架构,你做事情会很没系统性,缺乏规范性。只有在理论架构的基础之上去操作具体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完善。尤其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没有一个整体的理论架构,就很难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做事情就会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所以理论知识实际上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从整个系统上来掌握知识,这样什么将来做事情将会做得有的放矢。大学生就业难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方面,其实,最重要的就在于大学生自己,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也在于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上面,只要我们是合格的人才,就肯定会有企业愿意要我们,企业永远需求优秀的人才,自身没能力,谁也不能救你。所以,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的去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自身的竞争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待业大军中谋得一席之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3、就业期望值要适度,心理素质要过硬。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愿望强烈,但缺乏艰苦创业的准备。每个人都非常向往能够去一个更好的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单位去。可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自己遇到的问题越多的时候,自己的心里压力就越大。另一个方面,大学生因为与社会的接触不多,虽然有较高的人生抱负,可是却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不了解事情的流程、不了解人情是非„„所以他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更希望能够纯粹一点,因为他们在纯真的环境里生活的太久。于是自己就开始退缩,无法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于是就出现了那些投机的人,他们希望能够借助某件事情或者某个平台一蹴而就,迅速的成就自己。但是这样的人到最后往往会摔的很惨。
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我想最根本的就是首先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期望值,这样才能够既保证自己的信心,也能够寻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位置。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拥有良好的、过硬的心理素质也尤为重要。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素质体现着一个社会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当代大学生在求学期间,只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心理素质的情况,使一些人在面对困惑或逆境时,总是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影响到自己的择业选择。尤其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败,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直到达到胜利的彼岸。
4、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的关键
学校和社会是有差距的,其运行规则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有很大不同。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借助社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此外,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到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适者生存,生存是为了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却步。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走入社会后才能缩短自己的适应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不影响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社会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和尽快适应社会的有效途径。
总之,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争取全面发展自己,认清就业形势,从自身出发,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完善自我,做好就业准备,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努力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践学习之中,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注释: 1.:《晋书·虞溥传》: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2.《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三篇: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研究
摘要:如今大学生在大学中主要以增加自身就业竞争力位目的进行学习与各方面能力的加强训练.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课外活动,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自身能力的增长.不能只注重学习课本知识,要与自己的生活能力提升相结合.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个人能力全面发展
正文:1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实依据: 1.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2008 年开始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起自 1999 年的高等学校的扩招, 这些都大大加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 2009 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0 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2010 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 630 万,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是非常之大的。所有的这些不仅仅使大学毕业生倍感压力 , 同样也使正在象牙塔中的低年级大学生感到彷徨和恐慌。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1.2 根据一项对大学生压力源的调查, 大学生的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就业压力, 达到 96.5% , 其次是学业压力 49.5% , 经济压力 40.2% , 恋爱压力 38.8%。所以就业压力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巨大的就业压力是造成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樊富珉、李伟的调查显示, 造成心理压力的首要因素是个人前途或就业, 比例竟高达 80.7%。所有的的这些表明, 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问题。大学生为什么要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在大学不断扩招、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高化、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大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转变过分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个人的实际出发,失时机地抓住就从不业机会。那种不顾个人的客观现实,不考虑自己业生选择正确的择业道路,利实现就业,顺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就必须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如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3.1学习方面:
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如商学院的财务、经济等课程)。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在中国的许多大学里,教授对基础课程也比对最新技术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3.2课外自我学习: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高校教育提供的仅仅是个人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工作经验不足、所学专业单
一、面试经验少,使得已经竞争十分激烈的求职之路愈加艰难。因此,在日常学习之外,大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和丰富自己的阅历,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注意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大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多种尝试。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
如何提升就业能力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21世纪,在中国生产力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学生已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我感到的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压力。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最后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必须的就业能力。所谓就业能力,是指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个体就业理想、体现自身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能力等多个方面。就业能力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就业时寻找工作的能力;二是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情况很不乐观。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处身于竞争激烈的环境和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我认为大学生要找到合适的工作,不仅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而且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正确的认识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只有全面的提升自己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频向多元化、利益化。普遍信奉个人主义,只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团队意识,注重索取;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地生活。乐于享受,懒于奋斗。就业能力的缺失,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我们应该对自己进行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客观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使自己能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处于有利位置。
我认为就业能力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工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实践锻炼,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紧在校期间进行弥补。
二、人际交往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虚心求教,克服嫉妒心理;
2.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待人宽厚,能谅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的缺点;
3.增强自信心,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学生毕业后,少不了接触各方面的人,如不能应对自如,恰当交往,将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所以,恰如其分地与人交往,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努力提高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三、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生活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年轻的大学生应该在培养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显示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
四、自我能力:
1、信心。职业院校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职业学校及自己缺乏合理的认识,导致自我的未来缺乏必要的信心,自暴自弃。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坚定自己一定能成功,只要用心学习,刻苦训练,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做到办法总比问题多。
2、忠诚。任何一家企业,宁可要一个对企业足够忠诚,哪怕能力差一点的员工,也不愿意要一个能力出众但却朝三暮四的员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体现在员工与企业同发展,共呼吸,荣辱一体等方面。这样的员工,不管老板在不在现场,都能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对企业有归属感,他的忠诚,最终会让他达到理想的目标。
3、团队精神。从人才成长的角度看一个人是属于团队的,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社会关系氛围中,个人的成长会更加顺利。我们要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发挥整个团队的作用,才能克服更大困难,获得更大的成功。
4、专业技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的一线岗位工人。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就是专业技能。在企业里,谁掌握的专业技能高,谁完成的工作好、快,谁就是有本事,谁就能拿高工资,谁就能有发展。
5、吃苦耐劳。吃苦耐劳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职校生由于受到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及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一部分进入企业后,叫苦连天,甚至放弃就业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同学从小在家就不干活,不愿干活,在学校实习时不刻苦训练,进入企业后怕脏、怕累、怕时间长。可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一项工作不需要吃苦受累,同学们对就业后的工作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和行为准备。要懂得和体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和境界。
6、学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不积极思考,接受不了新知
识、新技能,也就没有什么潜力可挖,无发展可言,甚至会失去工作的机会与岗位。作为一名职校生,不管你现在身处校园,还是走上社会后成为一名职业人,一定要牢固树立在“学中干,干中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思想。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社会淘汰。
大一的时候我做过职业生涯规划,但那时我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的并不多,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大二,随着专业课程的步步深入我也渐渐了解了这个行业和以后的发展趋势,现在看来营销会是我的长期目标,所以我会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一)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
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所谓竞争,就是在优胜劣汰这一法则面前,各种事物对生存权利的争取。竞争必然会给人造成巨大的压力,任何置身于竞争环境中的人总是要争取优胜,避免淘汰。竞争还必然推动优化,使参与竞争的个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竞争意识是推动个体努力学习,自觉提高职业素质的动力。所谓创新,就是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敢于独辟蹊径,创造出新的产品、开辟出新的职业领域。创新就是要打破安于现状、听天由命、依赖别人的人生观。一个人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创新观念与创业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因为,市场的激烈竞争,电子信息技术革命,企业变革,个人工作的不断变换,迫切要求人们具有创新观念,具备创业能力。据有些地方的调查,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甚至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青年,仍然有一部分人待业或失业。这种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缺乏创新观念与创业能力。
(二)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
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资源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组织的改革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要求人们具备更高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求人们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和合作观念。同时要求人们摒弃过去那种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传统的职业选择观念,适时地调整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要求。
职业环境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与变通性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条件。个人与职业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机械组配,同一个体可以适应两种以上的不同职业,同一种职业也可以由不同类型的个人担任。个人一生中面临着职业的多次改变,同时,新的职业不断产生,即使是传统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
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因此,必须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作为个性倾向的重要内容,它创设一种积极进取、主动热情的心境,支持人们去探索和参加各种活动。人们一旦产生某种兴趣,便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其中,克服一切困难,直到最后取得成功。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有兴趣,他才能敬业乐业,在职业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在事业上做出成绩。广泛的兴趣可以使人眼界开阔。如果一个人兴趣比较广泛,就会经常注意周围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大大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许多思想家、革命家和科学家具有极其渊博的知识,这与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分不开。广泛的兴趣,能使人摆脱狭隘的职业观念,拓宽职业视野,在人们面临职业转向时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作为必要的心理动力,从情感上给予肯定和支持,有利于人的职业适应。相反,兴趣过于狭窄的人,由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太少,不仅会影响其个性的发展,而且一旦得不到或失去他们感兴趣的职业,他们就会无所适从。可以说,一个人的兴趣越广泛,知识越丰富,他在事业上的选择性就会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广泛兴趣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各种事物,在活动中逐渐体验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出兴趣和爱好。
(四)重视能力补偿
职业适应最关键的心理因素是人的能力结构。如果能力结构与职业要求相符,人的职业适应性就越强,反之则弱。但是,人还可以通过能力的补偿效应来增进人的职业适应性,尽量使活动不受影响。
这种补偿不仅发生在不同能力之间,而且表现在气质与能力、性格与能力和个性的积极性与能力之间的互补互替。如“勤能补拙”就是性格与能力之间的补偿;“熟能生巧”是活动对能力的增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说明人可以培养兴趣而克服能力上的欠缺。
(五)培养良好的职业品格
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转变社会风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精神。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职业品质同时也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比如,一个对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同事的好感;一个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一个谦虚好学、踏实肯干的人能得到师傅的赞扬。很难想象一个不讲奉献、自私自利、贪图安逸的人,能得到领导、同事的亲睐。
(六)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造就了一个紧张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心理压力,加上工作的繁重,从而导致人们精力不足、体质较弱和许多心理疾病的发病率提高。许多现实事例表明,生活中的挫折、紧张的工作、现代化都市生活使人的心理大为紧张而出现身心疾病。不少人被抑郁、焦虑、紧张、自卑、怯懦等情绪所苦。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从事复杂细致的脑力劳动和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身体的强健主要是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机能,保持体态健美,可以满足大脑的血液供应,保持旺盛的精力。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锤炼人的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心理的健康主要依靠自我的调节,依靠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完善。只有通过不断的调节、完善,使个性心理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提高职业的适应能力。
以后我们会有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会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我的各方面能力。适者生存,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才能在走入社会后缩短自己的适应期。
第五篇: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始终坚持办学育人,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致力于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之才。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和指导专业建设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提升”整体发展目标,提升办学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教育、就业市场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综合实力
1、专业建设。
学校以经济管理学科为支撑,发挥工商管理教育为优势,逐步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性强、适应面广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已形成了以经管类专业为主,文、工、法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构建了会计类、营销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类5个专业群。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3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基地,3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学校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高水平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建设,按照岗位要求营造仿真模拟职业环境,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岗位业务流程,体验职业氛围,加速角色转化,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学校拥有140多个校外固定实训基地。
我校毕业生以专业强、业务精、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在大商新玛特、丹尼斯集团、双汇集团等省内知名企业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中坚力量。
2、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学校制订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科学制定高规格、高标准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社会
实践活动、科技文化进厂下乡活动和校园文化展示月活动,连续八年获得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在河南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决赛中,闫思宇同学以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并获得河南省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梁利平同学在联想中国高校08奥运护跑手公开选拔活动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护跑手。
3、就业指导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把就业工作重心由“开拓市场,广求信息”向“加强指导,强化能力”转变,以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创业力”为核心,将素质拓展训练、职场能力培养、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实践等纳入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就业教育。逐步建立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大一重职业规划、大二重能力提升、大三重就业指导”的指导思想,将职业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求职技能教育、素质拓展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开展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1、素质拓展
为了全面培养新生综合素质,加快角色转变,学校专门开展了体验式的素质拓展教育,引入专业教育机构采用室外体验式教学的模式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训,通过布课—体验—反思—分享—总结—提升—应用七个环节,提高他们良好的身体适应能力、动手能力、身心控制能力,受挫力、沟通能力,自我的再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的能力,重在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挑战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大学生团队意识、挑战意识、自控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2、职业规划
学校从2007年开始就业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共计44个学时,并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对该课程进行专门监管建设。系统化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自2008年开始先后开展了三次教学教改研讨,不断修订了理论及实训教学大纲,编订课件、讲义等材料指导教学工作。
学校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职场人物访谈”、“优秀校友讲座”、“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形成“科学规划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充实度过大学时光”良好校园氛围,促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提升。
3、创新创业教育
以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为目的,学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营造浓郁创业氛围,鼓励并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一是开设创业课程。学校早在2007年就开设了《创业管理》选修课,近年来共有3000多名学生选修,学校将创业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开展创业培训。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学校引进KAB、SYB创业教育课程,近年来举办KAB、SYB创业培训班11期,400多名学生参加培训。学生创业社团被授予团中央“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学校被授予“共青团中央KAB创业教育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三是进行创业实践。为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学校专门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超市。学生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盈利部分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实现良性发展。在实战中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精神,提高经商能力。经过近三年的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创业实训基地实现年营业额600万元。《中国教育报》专门对我校创业实训基地进行报道,非常星期
六、8+1典当行、异域传媒、大河映像、鼎轩电脑服务等30多个创业项目运营良好。
4、职场培训
学校以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着重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活动,并开展就业咨询服务,帮助毕业生提升职场技能解决就业困惑。
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与郑州起点引爆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郑州壹贰叁教育咨询公司等业内专业培训公司合作,对我校毕业生、特别是针对未就业学生开展职前培训,努力提升其职业技能。帮助毕业生改善沟通、提升人际,树立积极进取的就业心态,掌握职业形象设计技巧,科学规划职业路径,实现自我激励与潜能开发,提高职场技能顺利就业。
科学开展咨询服务,重视学生个体需求,通过政策指导、团队辅导、职业咨询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顺利就业。2009年开始,学校专门设立了就业咨
询室,由职业发展部组织师资进行咨询服务。通过科学测评、生涯规划游戏等工具,辅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解决在就业中的困惑和问题,调整求职心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合理定位,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三、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1、搭建就业双选平台
学校不断创新就业双选形式,搭建就业双选平台。举办大型招聘会、专业专场招聘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和企业单独推介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双选活动;依托学校网络化“毕业生就业平台”1万多家企业资源,开展网上双选活动,积极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类“网络双选会”;从2006年到2011年,我校举行大型、专业、行业就业双选会20次,参会单位累计3472家,提供就业岗位42000多个。
2、就业信息化平台
构建多维度信息发布网络,健全就业信息联动机制。构建并完善直接面向学生的多维度信息发布网络,建立“平面+网络”的信息发布模式。一方面通过就业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幕等传统平面媒介发布;另一方面重视通过就业信息网、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等网络平台快捷、即时的发布信息。保证就业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传递到学生手中。此外,作为有效补充,学校还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学生组织的作用,调动专业教师、校友、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作用,提供并传递就业信息。信息服务及时,双选服务到位,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四、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做好就业保障服务
1、困难学生帮扶
学校今年实施“就业爱心行动”,针对就业特殊群体,学校为困难学生提供“职前培训+求职补贴+信息服务”的帮扶行动,做到“学生就业一个都不能少”。
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帮助学生求职;免费提供一次职前培训课程,提高求职技能;根据学生就业意愿,有针对性提供岗位信息;开展就业团体咨询辅导,释放求职压力调适情绪;落实责任制,实行系院领导“包干”推荐学生就业。
2、就业跟踪调查
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需求、就业市场的调研工作,科学分析
目前毕业生和就业市场的基本状况、发展趋势,有预见性的开展就业工作。
一是毕业生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倾听毕业生的意见建议,提供就业手续办理等服务,建立与毕业生的友好关系。良好的校友关系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资源。二是就业市场调研。通过走访、约谈用人单位,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动态,主动邀请企业领导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人才培养工作提意见做指导,为学校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提供依据。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富之源,以创业的倍增效应促进就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学校着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创业实践等方面下功夫使长劲,让大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实战岗位上得到锻炼,真正实现用创业带动就业,在“商”字上做足功夫,走出一条我校“学生就业”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