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8:4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

第一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

2012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解

析(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2.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徐特立

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梅依曼

D.洛克

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智育活动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8.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9.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10.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1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12.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13.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1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5.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向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17.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18.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19.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20.最早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是()。

A.梅依曼

B.拉伊

C.凯洛夫

D.勒温

21.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

A.鲁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C.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2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

A.信任与不信任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2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24.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A.学习需要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25.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ve(眼)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正迁移

26.()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7.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28.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教学形式叫()。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

29.人力资本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

A.赞可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30.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是()。

A.实质教育论

B.素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应试教育论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2.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3.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4.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2.德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3.运用复述策略应注意哪些要点?

4.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5.怎样促进迁移的教学?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科学因人的生活需要而登上教育的舞台,并获得发展,甚至使传统的人文学科教育都失去了往昔的辉煌。但科学教育自产生之日起也潜隐着遗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性。这既有科学自身的局限。也有科学教育的不当。瓦托夫斯基曾指出过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和对立。他说,科学与常识、科学活动与人类基本活动、科学理解和平常理解的连续性被打破了。胡塞尔认为科学对生活世界的客观性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远离生活世界的过程。科学世界一旦诞生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就隐含着对生活世界这一母体遗忘的可能。胡塞尔说:“自伽利略起,理念化了的自然就不知不觉地取代了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在胡塞尔看来,伽利略及其后继者以理念世界代替了人的生活世界。所以当他说,伽利略既是发现的天才,又是掩盖的天才时,就道出了生活世界被遗忘的现实。针对科学丧失生活世界的意义危机,胡塞尔提出要把原初的直观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的观点。应该说胡塞尔的观点对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有启示的。„„”摘引自集美大学刘德华的《科学教育对学生个体生活世界的超越与回归》。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关系。

2.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第二篇: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2.【答案】B。

3.【答案】C。解析: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4.【答案】C。解析:梅依曼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5.【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6.【答案】A。解析: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识活动。

7.【答案】A。解析:陶冶教育法的特征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题干中“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体现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特点。

8.【答案】A。解析: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9.【答案】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10.【答案】B。解析:教师职业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11.【答案】A。解析: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12.【答案】C。解析: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主要是为了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13.【答案】C。解析:学习程序性知识实质上就是掌握做事的规则,即解决问题的方法。

14.【答案】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5.【答案】B。解析: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人格特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谦虚与骄傲、勤劳与懒惰描述的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16.【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17.【答案】C。解析: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指某人外表或是极为突出的重要的品质,掩盖了人们对他其他特征的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而又急于进行整体判断所造成的结果。

18.【答案】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远远不够。

19.【答案】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0.【答案】D。解析:勒温最早提出了“行动研究”。21.【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主动独立型的思维风格。

22.【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23.【答案】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4.【答案】B。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5.【答案】D。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题干所述为正迁移。

26.【答案】C。解析: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基夸的研究方法。

27.【答案】D。解析:德育的体谅模式为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所创。

28.【答案】A。解析: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29.【答案】B。解析: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30.【答案】C。解析:题干属于形式教育论的观点。

二、辨析题

1.【答案要点】

错误。“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2.【答案要点】

错误。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但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3.【答案要点】

正确。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4.【答案要点】

错误。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井华和概括。②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2.【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答案要点】

(1)善于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要灵活多样:

(4)对重点部分加强记忆,如画线、圈点批注等。

4.【答案要点】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答案要点】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I)生活世界教育是感性的、自发的、混杂的;生活世界教育是本体性的、价值性和意义性的;生活世界教育是实然的、领域的和表象的。

(2)科学世界教育是理性化的教育;科学世界教育是结构化的教育;科学世界的教育是技术化的教育:科学世界教育是课题化的教育。

(3)生活世界的教育是科学世界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科学世界教育来源于生活世界教育,它是对生活世界教育的提炼和升华。

2.【答案要点】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从写给学生看,写出“这个人”的核心特质,赋予“这个人”新起点等三个层次,力求写出“这个人”来。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内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选择题、辨析题)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涵义(掌握)

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臵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劳动为教育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现实条件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选择题)

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牢记)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专谈教育,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雄辩术原理》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康德:教育学最早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裴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四阶段教学理论;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鲁普斯卡娅: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

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

(三)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解释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四)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包括:1.按作用的对象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作用的性质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呈现的形式分: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臵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制约学校机构;

5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在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2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促进作用: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制约: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促进: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人口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五)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

1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5.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3个体身心发展动因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性善论

2.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格赛尔:成熟努力说,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双生子的爬梯实验。

5.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1)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荀子:

人之初,性本恶

2.洛克:白板说

3.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斯金纳:集成华生的观点,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多因素相互作用轮(辐合论)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1.施太伦(德国)

4青春期的发展变化

1.身体外形。明显的外部特征。

2.体内机能。

3.脑发育。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4.性的发育和成熟。第二性征。

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

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发

2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3)个体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师队伍施教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原因: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助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第四篇:对啊网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模拟题3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

--解析

一、单选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的。答 案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考 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对啊网教师资格证考试免费资料中心,教师证考试免费视频 免费题库、幼师证、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小学中学幼儿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6科视频和题库资料完整。

2,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答 案 A,观察法

B,心理测验法 C,学生成长档案袋 D,自述法

考 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学生成长档案袋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3,下面不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的是()。答 案 A,易变性

B,稳定性 C,可塑性 D,摇摆性

考 点:小学道德发展的特点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的是易变性、可塑性、摇摆性。

4,理性一情绪辅导法的基本理论是()。答 案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认知心理 D,精神分析

考 点:个性心理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认知心理是理性一情绪辅导法的基本理论。

5,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答 案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考 点:小学教育的概述 分 值:2 分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

6,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中。答 案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考 点:小学教育的概述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思维的抽象世界,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7,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答 案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考 点: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8,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答 案 A,党支部

B,校长室 C,教导处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D,教务处

考 点:学校的组织机构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校长负责制,所以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校长室。

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答 案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考 点:教育学概述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0,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答 案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理性条件反射

考 点:认知过程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新生儿遇到冷空气就哭,是人的生存本能之一,因此属于无条件反射。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11,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是()。答 案 A,社会认知

B,社会体验 C,社会性交往 D,人际认知

考 点:认知过程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题干为社会认知的定义。

12,()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答 案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考 点:教学设计的概念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

13,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答 案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考 点: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我国班级授课制最早的雏形是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故选B。

14,组织策略属于()。答 案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考 点:学习策略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5,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教育学著作是()。答 案 A,《新编教育学》

B,《教育学》 C,《新教育大纲》 D,《实用教育学》

考 点:教育学概述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16,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答 案 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考 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B 文字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17,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答 案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活动

考 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C 文字解析: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

18,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答 案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考 点: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行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9,展会有校级和班级之分,校级晨会包括()。答 案 A,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B,专题讲话和少先队广播 C,升旗仪式和晨间谈话 D,晨间谈话和少先队广播

考 点:班级活动的概念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A 文字解析: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属于校级晨会。

20,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答 案 A,心理模仿

B,生物本能 C,人的理性 D,生产劳动

考 点:教育概述 分 值:2 分 正确答案:D 文字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以下几种说法,分别是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在于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其他学说都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重要特点。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四、简答题

1,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考 点: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分 值:1 分 正确答案:

(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文字解析:本题是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考查。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考 点:课外活动概述 分 值:1 分

正确答案: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确定的,国家不会也不应当像对待各学科那样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需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的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文字解析:本题是对课外活动内容的原则的考查。

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考 点:班级的概念 分 值:1 分 正确答案:

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文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授课制方面的知识。

五、综合题

【案例1】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年末,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如何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参考答案】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案例2】仔细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以下是小学班主任处理违规事件的一些实例: 作文500字:题为“老师,我有话对你说”,不能写成“检讨”。谈心里话:不愿写,就说5分钟,是坐着谈心或辩论,不是罚站认错。弥补损失:主动为集体做件好事,不是为班上扫地等等。剥夺权利:在一定时间内剥夺参加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接受帮助:讲理、激励、榜样、“约法三章”等。结合材料说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的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参考答案】

班级违规事件的处理即运用惩罚法进行处理,运用惩罚法的原则有:

(1)要有法可依。(2)态度要正确。(3)要有时效性。(4)要加强沟通。(5)要取得家长支持。(6)要形成群体氛围。

再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案例3】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袁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拔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公社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试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2)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请你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3)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环节。【参考答案】(1)写作特点:

①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②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③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骏马、无限、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作者写景的手法以及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教学重点:

①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包含的意思。

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3)第一自然段教学环节:

免费学习地址: www.xiexiebang.com/live/jiaoshi

◆自读感悟、整体感知——培养学生自学,自读,独立思考 自读课文,给出自读要求: ①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③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 ◆分层朗读,感悟美景——引导学生共同学习

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②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③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④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⑤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⑥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⑦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问题总结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理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四、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差异对人的人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具有可塑性

2、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在人的人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原因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计划、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他规定人的发展方向;通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来进行,效果好点;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给人影响比较全面和深刻。

五、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的知道。

六、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

七、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进行系统、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2、调查法: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去的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实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有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预测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调查表发

3、历史法:通过考察实物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4、实验室法: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控制或者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 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八、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

2、从对学生学习要求角度来分:必修课、选修课

3、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来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4、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九、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

3、教材

十、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验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十一、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2、初中结算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

3、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4、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十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十三、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

3、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十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十五、教学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十六、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势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一教学为主

十七、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事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十八、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

5、认识的简捷性

十九、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想同意的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两者的关系: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并间接的去体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两者关系: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两者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理组织者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历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两者关系: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基础;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二十、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二十一、备课的要求

1、做好单方面的工作,即三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十二、上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二十三、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2、作业分量要释放、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想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十四、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测验法: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评定学生成绩的最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标准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3、调查法

4、自我评价法

二十五、学生学业评价的要求

1、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

2、方向明确,要向学生之处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事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

3、鼓励学生创新

二十六、教师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七、中学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

形式的而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有实物直观、摸象直观、言语直观。

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

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活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 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教师要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 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寄出知识和技能技巧,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按照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

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方式的进行教育额,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活的最佳发展。要求: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书本知识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育鳄鱼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事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 内在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要求: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藏的教育性因素;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

8、量力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二十八、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发、3、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

5、以探究为主的教育方法:发现法

二十九:讲授法定义:教师运用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讲解、讲述、讲读、讲演。要求:讲授内容要求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组织学生听讲

十、谈话法定义: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势来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要求: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问题要明确、具体;善于启发诱导;做好归纳、小结

十一、讨论法定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 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讨论结束做好总结

十二、读书指导发定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我能力的一种方法。

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评价和辅导;释放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十三、演示法定义: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只管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只是的教育方法。

要求:使学生明确演示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的投入观察与思考;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通过演示,使学生能清楚的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者减少次要因素的影响

十四、班级授课(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优越性

1、有利于经有效的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十五、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调节作用)的种类

1、根据事实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运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十六、交往和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和强弱。

十七、新课程背景下学科与学生的关系,提倡一种学生本位论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与人格培养

十八、教学评价多元化主要体现

1、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十九、感受性与感受阈限

1、绝对感受性指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

2、差别感受性指刚能察觉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差别阈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

十、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像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十一、知觉

1、真知知觉

2、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十二、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标、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的对一定实物发生注意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标,必要时需要意志力努力,主动对一定实物多发生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事先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十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十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5、根据思维过程的一句划分:经验思维、理论思

十五、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十六、知识直观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摸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概括的措施有几个方面:充分运用变式、进行科学的比较、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

十七、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十八、学习动机的构成

1、学习需要与内驱

2、学习期待与诱因 四

十九、学习动机的技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特功能

十、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2、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3、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

4、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十一、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活着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维纳认为六个因素可归纳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因素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十二、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管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种、自我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胜利状态。

十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

十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给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十五、学习迁移的分类

1、根据迁移结果:正迁移、负迁移

2、根据迁移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具体迁移

4、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5、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分为同化性、顺应性、重组性

十六、学习策略的特征

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

2、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

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

十七、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帮助有效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主要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者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信息一一的深层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决、谐音连想法、关键词法、视觉联想)

3、组织策略是整个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五

十八、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过渡性: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儿童期的特点,又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

2、闭锁性: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他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里一致性而言

3、社会性:

4、动荡性:中学生思想比较敏感

十九、对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的变化

1、加强教育、理解性生理和性心里的变化

2、更新理念,认识异性交往的意义

3、指导行为,让学生能够正确的处理性冲动,恰当的与异性交往

十、中学生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1、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2、注意广度接近成人

3、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

4、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

十一、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像记忆要优于词语

3、中学生能主动选色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随着年龄增长,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主要的记忆手段

5、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主导地位

十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的思维能力迅速得到发展,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

2、在整个中学阶段,形式逻辑占据主导地位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十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十四、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十五、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

十六、中学生情绪特点,青春期是疾风怒涛时期,是人生第二个断奶期,特点如下:

1、爆发性和冲动型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外露性和内隐性啊

4、心境化和持久性

十七、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清楚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

十八、中学生良好情绪培养的方法

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十九、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1、双趋冲突

2、趋势冲突

3、多重趋势冲突

十、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才去决定的主动性和计划性不断提高,执行决定的毅力明显增长

2、意志行动由易受暗示性向自觉性发展

3、意志行动由草率向果断性发展

4、意识行动的持续时间逐步增长,坚持性品质逐步形成

5、意志行动对行为的调节能力增强,自制力逐渐成熟

十一、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4、学校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十二、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1、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2、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和力

6、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简历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十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适中

3、意志品质健全

4、人格稳定协调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性良好

8、心里特点符合年龄特点

十四、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里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集中占据相当地位 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理一个长期的结算,表现出阶段性 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品德结构更加完成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初中结算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高中结算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十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十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说服

2、树立良好榜样

3、利用群体约

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5、价值辨析

十七、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必要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事先教育目的的重要保障

十八、中学教育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十九、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具有多种开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里因素构成(知是道德认识,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是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是道德意识,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德育过程是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里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实际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郭晨个,实际上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

十、中学生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依靠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十一、中学教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十二、中学德育方法

1、说明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践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十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十四、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十五、课堂纪律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十六、课外活动的特点

1、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

2、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

3、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十七、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活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方面也有重要作

十八、教师的角色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学生楷模的角色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5、心里调节或者心里医生的角色

6、学生朋友和知己的角色

十九、教师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是新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当老师感到自己完全适应时,便把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3、关注学生阶段

十、教师实践训练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下载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教师资格证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真试卷3(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