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舞蹈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浅谈舞蹈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作者/童芸
摘 要:针对幼师生舞蹈教学的特点,并将其和学生今后从事幼师工作相结合,研究和分析了舞蹈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的创新。舞蹈课教学的创新,首先要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关于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同时还要把舞蹈课的教学和学生今后从事幼师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关键词:舞蹈;教学;创新
幼师舞蹈教学不是简单地教给学生课本基础知识,而是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创编能力、创新能力。但是现阶段职高舞蹈课堂教学中,还是主要采用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
模式。
一、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
教育体制的改革是大势所趋,舞蹈教学也应该顺应这一发展的趋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接受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地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理论,采取言传身授的模仿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探究潜能。要想有效地提高幼师舞蹈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就必须要改变以前教学中片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思想,也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培养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
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要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使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思考、探究,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以及疑点及时进行讲解和疏通,并通过适量的实践性练习,使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舞蹈技能。
2.增强课堂的开放性
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侧重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采取严格统一训练,学生表演的舞蹈动作就会变得程式化。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重视课堂的开放性。一方面要确保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保留舞蹈的开放性。只有做到这两点,才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培养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
舞蹈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以及学会舞蹈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改编、创编儿童舞蹈的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舞蹈的层级性以机构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此外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编导课,指导学生进行舞蹈创编,逐渐培养学生成为能从事幼儿园舞蹈教学和创编的高素质人才。(1)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阶段。例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2)在学生学会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逐渐引导和培养学生改编、创编新舞步、新动作的能力。教导学生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实际接受能力,较完整地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启蒙训练阶段
可以先让学生模仿学过的舞蹈动作,然后再把这些舞蹈进行重新组合、重新编排,以培养学生对现有舞蹈舞步的运用,锻炼其关于基础舞步的组织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编舞能力的基础。以模仿为基础的改编简单易学,可以降低编创的难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可以安排相应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2.重组动作组合也就是在原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进而扩展、派生出其他动作。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可以通过评比的方式,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采取鼓励,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增强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
3.学习编导理论
编导理论知识是进行舞蹈创编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的编导理论的学习,例如,开展编导理论讲座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
1.开展示范教学,发挥潜在课程的育人功能
舞蹈课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舞蹈教学应该以示范课为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及典型的示范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增强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互相“教学”,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合理地分成几个,小组之间互教互学、互助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2.创建情境,模拟训练
将舞蹈教学和学生毕业将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舞蹈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并且自己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进行试教练习,然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实际能力。
舞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把课堂的知识学习和学生以后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因此,需要开展舞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所以,要改变掌握舞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灵活、扎实地掌握幼儿舞蹈的基础知识以及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编排舞蹈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邢莉莉。对幼师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06(11)。
[2]温笑杰。浅谈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10(03)。
作者简介:童芸(1983—),女,浙江宁波人,本科,二级教师,镇海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舞蹈教师。
第二篇:浅谈舞蹈教学的模式与创新方法的探讨
浅谈创新式少儿舞蹈教学模式对少儿的作用
摘 要:少儿舞蹈是以人体动作提炼、组织、美化(节奏化、造型化、虚拟化)为主要手 段来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它不像话剧、电 影艺术那样直观刻划、展现,而是长于抒情 和拙于叙事的人体艺术,是人类内心情感 的真实流露、感情迸发的集中表现。少儿 舞蹈也正因此而产生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语 言来塑形象并产生了舞蹈语汇,利用舞蹈 语汇使舞台形象恰似“活的绘画”、“动 的雕塑”给观众美的享受。舞蹈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舞蹈又具有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幼儿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识事物的真、善、美。
少儿舞蹈作为少儿音乐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虽然少儿舞蹈近些年来有很大改善,但其中还是存在很大弊端。研究少儿舞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对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健全学生个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少儿抓起,从小培养少儿的主动精神。然而少儿舞蹈是少儿易于接受并能提高少儿全面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我们经过资料查证和实际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几项改变教学方式的对策,以提高少儿舞蹈的水平。
关键词:少儿舞蹈
创新式
作用
一、少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没有成人或图象引导,多数幼儿赏析能力、创编能力显得十分不足;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影响,走入误区,在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跳什么就跳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放任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和幼儿掌握应有的舞蹈基础知识,使得幼儿舞蹈活动中呈现低调混乱,教师把持不住舞蹈活动的过程。
分析以上两种情况:(1)教师把幼儿当成容器来灌输,培养了依附的只能模仿而不能创造的幼儿;(2)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夸张了幼儿的主体的自由创造,因为他们没有积累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舞蹈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幼儿的舞蹈基本功、表演力平平。可见,这两种倾向培养出来的幼儿都是不成功的,是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1.展示无机遇。
各类演出、比赛能为少儿舞蹈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更是促进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催化剂。通过艺术的形式把少年儿童的内心带到崇高的境地,达到娱乐身心、净化心灵的效果,同时通过观摩其他节目,使学生在美的观念、美的情感、美的趣味、美的人体、美的姿态、美的造型、美的服饰等各方面得到陶冶和熏陶,真正体现舞蹈活动的美学功能。但目前全县学校“上规模”的节目排练常常只是应付上级的任务。整个过程可以总结为:学校领导把任务落实给有关老师→相关老师千方百计物色学生,同时构思或移植一个作品→突击开始排练→匆忙参加演出→演出结束,大功告成。这个过程,疏忽了演出的环节,使参演学生少了一次机会,一次受到校领导肯定、教师们鼓励、学生们欣赏的机会。没有了展示美的动力,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又怎能很好的实现呢?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学习舞蹈的要求越来越大了。于是,各类舞蹈培训班以及私立舞蹈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使得舞蹈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国的舞蹈教育总围绕着培养具有“高、精、尖”技艺的舞蹈人才转。这种“重技艺,轻创造”1的状况也许与中国人传统心理有关。记得鲁迅先生就曾指出:中国人崇尚难的东西。在各类演出或联欢晚会上,我们时常都能看见许多“绝活儿”。谁的腿抬得高,谁的跟头翻的快,谁转的圈多,便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与更多的掌声。可是这样使人觉得舞蹈更像杂耍而不是艺术了。再加上中国舞蹈教育长期以来是以一种口传身授为主的模仿式教学,片面地将传授舞蹈技艺作为教学目的。所以,往往会出现舞蹈者虽具有高超的技艺,但只会表现教师或编导的意图而缺乏自身的创造力。在当前蓬勃兴起的舞蹈教育背后正隐藏着一种舞者创造性表达的苍白和危机。
3.教学条件不完善
师资力量缺乏。在一些小城镇教师资质缺乏保障,除少数舞蹈教师受过专业培训外,多数教师的职业素质偏低。教材规划不到位。由于幼儿舞蹈缺少高质量、优秀的舞蹈教材,因而幼儿舞蹈在教学内容上,会出现一班一式,五花八门的局面,想到那儿教到那儿的现象常有发生。经费投入不足。有些幼儿园很大程度上因为没有经费制作服装、道具,排练好的舞蹈就会夭折。也因为经费不足,而买不来有关的设备,如录音机、VCD、光盘等。舞蹈欣赏、音乐欣赏都无法进行。经费问题是影响幼儿园舞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硬件设施跟不上。幼儿园的设施对于舞蹈教学制约也很大,有些幼儿园由于没有正规的舞蹈教室,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有的为了应付检查临时布置一个教室,检查过后又变成幼儿活动室;特别是县级以下的幼儿舞蹈班,大多是庭院式,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对儿童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后果,如肌肉拉伤、骨骼受伤等等,这些都大大制约着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
4.教学方法不适应
成人化教学严重。幼儿舞蹈成人化问题首先受指导老师和编舞者的影响,因为这些成人进行创作的时候没有用幼儿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和思考所要表现的事物,或是他们不够熟悉孩子们的生活,对幼儿舞蹈的艺术特点不十分清楚。另外,有的指导老师图省事把已有的表现成人舞蹈的节目稍加改动就对幼儿进行排练演出。对幼儿舞蹈的认识不到位。近年来,在较多幼儿舞蹈表演中,我们看到小演员都能掌握很多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如“虎跳”、“六点钟”、“蛮子”等,让人忍不住要为他们叫好,但我们知道,舞蹈是由基本动作、技巧动作和组合动作形成的肢体语言,是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手段,而不是简单展示演员掌握高难度技巧的表演,因为毕竟幼儿舞蹈还包括知识性和思想性等。
二、少儿舞蹈教育中的创新式的工作方法 1.兴趣教学法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
在实施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兴趣是幼儿学习掌握本领的一大前提,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良好的积极情绪的前提,兴趣反映了幼儿对活动表现出的积极情绪。由于年龄段的关系,课程安排上有初级、一级、至十级之分,像初级班的小朋友,年龄较小,都是读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的生性好玩,注意力尚未形成,老师就需要在教学过程安排一些轻松、愉快、有趣而又有益于教学的舞蹈内容。
[1]利用语言激发幼儿对舞蹈教学活动的兴趣(1)采用引导性语言。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在课堂中急中生智,编几个儿歌来帮助幼儿练习,如练习小朋友节奏感的儿歌是:我是一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也更可以把难记的舞蹈动作,通过编成一个小故事来牢记动作的顺序,一边练习,一边让小朋友一起讲故事,不仅让小朋友学会语言表达,还运用想象力,记熟舞蹈动作。(2)采用表扬性语言
表扬是调动小朋友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我看谁的本领最大”、“哪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小朋友回答很正确,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等这些简短、肯定、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她们的上进心。(3)采用勉励性语言
在舞蹈中,基训练习占上课的很大比例,基训也是小朋友认为最痛苦,最懒得做的一个环节,甚至有时会觉得枯燥,对难一点的动作感到害怕,当疼痛难忍时会哭泣、闹情绪,教师就需要勉励的语言说:“不用怕,一点点的痛不算什么,我们长大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应该去克服它,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老师在,不用怕,课堂上老师就是你的爸爸妈妈,我来保护你。”这样幼儿听了不但乐意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觉得做好反而得到老师的认可,做的不好,老师会保护自己。这要比“你必须做,做不好要罚”的训斥好得多。(4)采用幽默性语言
老师的幽默语言对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是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习错误、减轻幼儿心理压力、调整情绪、消除疲劳起着积极的作用,上课一贯的生硬面也会让小朋友觉得呆板、枯燥觉得老师格格不入,不和蔼可亲的感觉,小小的一个玩笑,一个幽默点去引取她们的欢迎和笑声,他们喜欢上了老师,也会喜欢上了舞蹈!(5)采用严格性语言
由于现在的小朋友者都是独身子,在家比较娇惯,无意之中在外也会流露出个性强的脾气,老师为了更好的教学,有时需要严格性的语言来整理一下现场气氛,特别是中场休息过后,小朋友分散的心不能急时的收回来,还沉浸在课间玩耍、吃零食的气氛中,老师有了严格的一面,家长也喜欢,认为老师上课有紧有松,并不是一贯的顺着小孩子,小朋友也会潜意识中开发一种学与玩分界的概念,久而久之,小朋友会教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学习舞蹈,知道什么该认真,什么该放松,同样也是会提高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得到家长的认可。
[2]利用道具激发幼儿对舞蹈教学活动的兴趣
(1)3-4周岁的初级班幼儿,以律动为主,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节奏,利用小道具铃鼓,铃鼓一拍会发现声响,一是有声音,二是有色彩,是一种实体接触。
(2)对于刚入门的幼儿,认识人体的部位训练,如头、手指、手臂、腰、腿、脚等,为了让小朋友的小手在以后的舞蹈练习中有劲、漂亮,老师就需要加强手指的练习,如:练习小兔子耳朵坚起来,老师可以拿出毛绒玩具——小兔子,小朋友的小手像玩具小兔子的耳朵一样直直的坚起来做到有劲、有力。老师可以借助道具来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和眼球,来认真、有兴趣的学习,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情绪。[3]利用音乐激发幼儿对舞蹈教学活动的气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训练对孩子将来最终进入任何工作领域来说,都是最好的背景,音乐使我们更为敏感并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融入音乐活动,用非品头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用优美的歌唱和全身的律动带领幼儿进入音乐世界,就是把出自我们直觉、感情、灵感的非理性的那部分东西(亦可称为精神方面的东西),用音乐的严密组织结构,启发幼儿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用充分化为感性直觉的智力结构陶冶幼儿情感,培养幼儿意志,使幼儿在舞蹈活动中充实丰满、健康多彩,饱含进取和创造的活力。”
(1)如:在芭干上训练压、前、旁、后腿,播放节奏强而吻合的乐曲,小朋友立即会随着优扬而动感的音乐节拍,认真的做动作,音乐取材要好听,让小朋友产生共鸣,有激动感,有时候她们不仅做得认真而且会照着镜子,希望自己的动作优美、协调争取老师的表扬和指点!
(2)更可以利用音乐,让小朋友发挥想象力,通过音乐的内容,用舞蹈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音乐呈现欢快的,节奏力强的,小朋友可以作出跑跳、拍手、摇摆的动作幅度,如果音乐呈现柔美、舒缓的感觉,小朋友可以作出小鸟飞,小叶子成长,小花儿朵朵开的小动作。这样不仅开拓了幼儿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又更好的掌握了音乐、听懂了音乐。
(3)还可以利用音乐,让单个小朋友上台来,带领下面的小朋友来做动作,提高她们的胆量,特点针对胆小、胆怯的小朋友是非常好的方法,让她们发觉自己、展现自己、表演自己、提高自信心和美育感!
二、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舞蹈教学 游戏可以使人充满欢笑,游戏亦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但游戏对一个成长中的幼儿来说却不只是欢笑与快乐,更饱含了孩子的希望、创新、智慧。游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占有明确的地位,其目的在增进知识及充实社会行为。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短暂的体力消耗或片刻的欢悦,缺乏活动的教育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学习。福禄贝乐(1826)曾说:“游戏是我们人类生活中最好的事,也是万物的模范。”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是幼儿自发性的教学,更是幼儿动机的教学,教师必须以刺激其内在动机让其主动参与。幼儿舞蹈游戏化的教学能引起动机,也能引导小朋友参加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要让小朋友引起兴趣、激起好奇心、探索心而自发地参与游戏的过程。使其有成就感并建立自信心,激发和培养幼儿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她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如小班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我们采用“小猫扑蝴蝶”的游戏进行。教师拿纸折的“蝴蝶”,闪动在幼儿头上方,让幼儿一遍一遍地跳起扑“蝴蝶”,很快使全体幼儿都能大胆地跳跃,既掌握了动作又达到运动量。再如:“郊游路上”,让幼儿听信号变速走;在铃鼓声中进行各种速度的走、跑、倒着走;听小铃声模仿采花、抓蜻蜓等。这些小游戏可协调思维、听觉、视觉和动作的一致性,同时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始终调动着幼儿的情趣和兴趣。
大班游戏《丢手绢》练习“后踢步”,小朋友围成大圆圈,一个小朋友起身绕着圆圈,用后踢步一圈,自己位置开始到自己位置结束,其他围成圈的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唱“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的放着小朋友的后面”,一边看着每一个表演“后踢步”的小朋友动作是否正确,每做一个老师讲评一个,指出优点和缺点,以便再一个小朋友掌握要点,不犯前一个小朋友的动作错误,这类游戏很受幼儿喜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既掌握了基本动作,达到了锻炼效果,又发展了幼儿动作的想象力,大大激发了幼儿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兴趣。这样,又做游戏又有趣又练习了“后踢步”。
四、创设合理化、人性化、艺术化的舞蹈教学环境和教学情景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样需要专业教师、专业设计人员组织和精心设计。专业的舞蹈房、专业的地板、专业的芭干、专业的镜子、专业的播放器材、专业的练习器材是引起小朋友对舞蹈向往和触动,每当小朋友向往宽敞的,明亮的舞蹈房时,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喜悦、亢奋的光芒。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景:
1、专业的练功服:需要量身体裁,需要挑选小朋友喜欢的款
式,不失可爱、不失传统、颜色亮丽、艺术感强,穿上它小朋友觉得自己很像舞动的小公主,要知道有些小朋友来学舞蹈,就是为了可以穿好看的衣服。2、专业的舞蹈鞋,柔软的舞鞋可以帮助小朋友运动开四肢,有利成长发育,更容易学习动作,感受什么是肢体的语言。
六、以奖惩的方式
人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得到赞扬,所以奖惩的方式是最鼓励的一个人的,老师可以在学期中,约定一个时间,为了让小朋友完成老师所要求的动作,如:五次课后达到会“下小腰”这个动作,能下去的小朋友老师奖励一件小礼物,礼物不需要昂贵,比如彩色橡皮,彩色铅笔等等。这样,小朋友看到努力后就能得到这件小礼物,小朋友就会朝心中的小礼物而去努力的完成动作。这样,办法也简单,效果也明显,一举两得。教师也可以在每一个学期的结束之余,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定,以成绩显著的小朋友,通过奖状和奖品的方式以之鼓励,红红的奖状小朋友拿在手里,是她们辛勤的学习过程所得,是她们自己努力所得到的,这样的激励对有些没有得到奖状的小朋友来讲,是一种羡慕和向往,激励她们也更加努力的学习、向上!
2.快乐教学法
一、营造快乐的氛围---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快乐和谐的舞蹈学习氛围
首先,要对“幼儿舞蹈教育”有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摆脱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教师与幼儿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以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的角色来组织教学,多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捕捉幼儿所表现出的形象动作,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让幼儿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例如在教学中,老师设问:小螃蟹是怎么走路的?小笨熊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之后,让孩子去想象,我们站在孩子角度,提醒他们从手势,身体的动势,步伐的快慢顿挫,形象动作的逼真来发展动作,在孩子们的反复练习中去捕捉形象动作。其次,要产生爱的效应,付出我们全部的爱,收获孩子充满崇拜的爱;和谐的师幼关系就产生于这爱与爱的交融。她们在这一刻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会训斥孩子、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用动作恐吓孩子和不恰当的接触孩子身体;也不会因为她们忘记动作而不满;只需要准确地判断她们是否快乐、是否愿意在这个时间和地点与你共同舞蹈。
二、挖掘快乐的源泉---瞄准儿童兴趣的焦点,激发乐于创新探索的学习热情
1、教学内容:选取新奇有趣的素材,幼儿好奇心强,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要激发幼儿学舞的热情,就必须从儿童心态出发,用那些意外的、新奇的、有趣的素材来吸引他们。舞蹈《唐老鸭扭秧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舞蹈的创作原形就是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形象,舞蹈的音乐节奏鲜明,幽默动感,动作更是将唐老鸭的一招一式模仿得活灵活现,再配上宛如鸭蹼的手套、脚套,蓝色水手服,及臀白纱裙,那就是一个十足的唐老鸭了。从一开始接触舞蹈,幼儿就兴趣盎然,教起来当然就轻而易举了。教学这样新奇的舞蹈,孩子们自然会感到趣味无穷,乐此不疲。此外还可以从生活游戏入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会洗小手》《洗手练习》,孩子乐于接受,还能培养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养成及做事情的秩序感;
2、音乐:舞蹈教学中的音乐选择尤为重要,舞蹈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有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音乐的节奏要鲜明、强烈,能引起儿童的动感。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应鲜明。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最好是整齐的,这有利于幼儿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现和抒发。并且幼儿思维又要比较具体形象,他们对事物的爱憎直接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3、动作设计:在设计舞蹈表现的动作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幼儿实际动作发展和接受水平。幼儿处在生理发展初期,骨骼较软,易变形,肌肉纤细,弹力小,收缩力差,易疲劳,这些特点决定了幼儿动作的平衡力、控制力都较差,所以应选择简单、生动、明快、富有幼儿情趣和生活气息,具有形象性,能反映幼儿天真、活泼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动作。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伴有大量无意识状态下的动作。诸如:眨眼、耸肩、晃脑袋、扭屁股等。在与同伴进行游戏时,开始是兴高采烈,当利益冲突、意见不一时,就会转身撅嘴,见同伴不理睬,想主动讲和,偏偏又拉不下脸,这时就会两个偷偷对望,当目光交会在一起时,又“噗嗤”一笑,就又冰释前嫌。捕捉这些孩子天真幼稚的形态举止,围绕舞蹈的主题和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从中提炼出通俗易懂的舞蹈动作形态,必然童趣洋溢,易于展现幼儿纯真、活泼、可爱的一面。孩子们模仿这些具有本体特征的形体动作,自然贴切、兴趣浓厚,非常投入。舞蹈《拍大麦》就是一个例子,幼儿就能将舞蹈的精彩之处表现出来。
三、感受快乐的真谛---改革创新教学的方法,塑造自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舞蹈教学中,幼儿“怎样学”一直是一个重点,需要教师花心思去思考。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把整个“成品舞”教给幼儿,即在向幼儿讲解、示范后便让幼儿反复练习。这种为了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短期内效果不错,但是长此以往,幼儿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一旦幼儿离开了老师的示范,就变得茫然失措,导致幼儿缺乏自学能力,也限制了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我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坚持“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想方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幼儿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自由探索。
在长期的幼儿舞蹈教学中,我逐步摸索出以下方法: 故事教学法:儿童舞蹈不只是单一机械性的一种舞蹈,它是一种从现实生活中挖掘原生态的人、小动物或事物来表现舞蹈,从生动的小故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全部熔融在故事里,从故事中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充分的通过舞蹈的魅力表现出来。这种形式不但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而且还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但这对老师的教学技能有很高的要求
1、语言声情并貌,有动态。
2、从肢体上不是单一机械而是灵活多变。
3、从思想上感情上更丰富多彩,变得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
4、对儿童舞蹈的编排有了许多的想象及创作的设想。
3.创新思维教学法
(一)善于顺向思维,从周边的环境开展舞蹈创作
所为顺向思维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也是同样。只有热爱我们的生活,积极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事物并给予艺术的审美,把生活在大家身边的东西给予“生命”,这样就会出好作品,让人们能深刻地记住这些作品。
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产生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来的。舞蹈创作者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认真细致的观察生活,逐步积累这些来自生活的大量素材,对这些素材进行分析理解和熟悉,从中筛选出典型的具备象征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和实践感受后,才有可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成功作品。例如房进激的《小溪 江
河大海》他就把小溪融入江河,江河融入大海的壮观场面发挥的淋漓尽致。舞蹈没有复杂的舞蹈动作,主要以圆场为主,把水的那种层层叠叠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忘记了它是舞蹈,真有种在台下看大海的美。
艺术作品不夸张就没有表现力,而夸张就必须有丰富的联想——想象力。编者深入的观察生活,运用自己的创作思维,把水从细小的溪水到波澜壮阔的大海,运用节奏因素使舞蹈“形”、“情”具备,给观众留下深刻地印象。张纪纲的《千手观音》,编者把神的形象赋予了生命,把20多个演员的舞蹈,编排的真的像千手观音一样壮观 震惊。
生活美不等于艺术美。创作者对生活中的各种美的事务要进行高度的浓缩和升华,编者把生活中发掘出的物体形象的美妙进行艺术的高度概括,使其成为鲜活动人的舞蹈形象,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二)善于逆向思维,从“出人意料、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做起,进行舞蹈创新。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到过去或反过来向问题,即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思考问题,选取别人不曾关注没有涉及过的领域去开拓创新。
其一,要善于自我逆向思维,不是按照自己以往所接受的思路来开展创作,而是在自我逆向、自我扬弃的基础上,用新思路、新创意来进行个性表演的创作。比如:在生活中会发现有些人很“怪”,它很可能是此人个性在身体运动中的一种表现。在舞蹈创作中很多人会避开生活中的这些怪现象,而是去发掘美的一些事物来编排舞蹈。舞蹈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妙,所以舞蹈界出现了大批只有水平的高低,没有类型的差异,形成了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表演风格。其实“怪”并不完全是错误的,有的则是一种创新、一种个性的张扬,只要是建立在规格之上的新颖独特的东西,创编者应该给予肯定,并对这种现象加以培养创作。
其二,要善于与同行逆向思维。不是顺着顺向思维去创编舞蹈,而是逆向则他路而行之。别人不这么做,而我偏标新立异这么做,这样才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杨丽萍编导及主演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走的就是与同行逆向思维的路子。她并没有顺着其他编导的路子走,找优秀的专业演员来表演,而是找来了60多位能歌善舞的村民将最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舞台上建立一座活动的民间歌舞艺术博物馆。因此《云南印象》就让人感到创意新、有亮点、有地方特色且与众不同;例如舞蹈《俏夕阳》同样走的是这个路线,编导选演员不是选择年轻的有舞蹈基础的演员来完成这个作品,而是选择了二十几个老太太把唐山的皮影戏如许儒生的用人展现在舞台上,舞蹈节奏鲜明,创意新型,给人眼前一亮。
(三)善于个性思维,从追求“个性特色、个性特点、个性魅力”做起,开展舞蹈创新。
所为个性思维,是指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即事物的个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和重心放在矛盾的特殊性即事物的个性方面。具体到舞蹈上来说,就是要从以往习惯的传统思维方式中走出来。
其一,追求特色化。众所周知,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方式,无疑要把人这一“ 材料”锻造的能屈能伸,能柔能刚,腾上跃下,拧、倾、圆、曲样样均能适应。舞蹈中的各种规范性的基本功训练已把演员训练成了共性统一的表演风格。而后出现的一种抽象化的现代舞就打破了民间、古典、芭蕾等等传统舞蹈的规范模式,它的训练解放了身体的所有肌肉和关节,舞蹈的风格干净大气,舞蹈动作瞬间静止,瞬间舞动,这期间出现了很多好的舞蹈作品,比如:王枚老师编导的作品《也许是要飞翔》舞蹈中没有任何展现女性柔美的动作,而是干净大胆的运用一条直线的路径把一段舞蹈展现出来,动作干净舒展,让人看后很受感动。
其二,追求魅力化,即要具有创造与想象的魅力。一个舞蹈艺术作品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演员体现的程度,再创造与想象的能力。这就要求编舞者们展开充分地想象力,去合理地完成作品。尤其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情绪与情绪之间的转换,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尽善尽美。现在的舞蹈作品开始有了一个转型期,大部分舞蹈开始打破自己的束缚,在舞蹈原有的元素上加了许多现代舞的元素,使舞蹈看上去不在那么单一。例如:《扇舞丹青》本身是古典舞的素材,加上现代舞和扇子的元素后,使整个舞蹈在一种轻盈流畅的美中完成,让人百看不厌,很是享受。也有很多国标 拉丁也在自己的舞蹈素材基础上加入了情节性的东西使舞蹈不在那么单一,让人眼前一亮,也增添了舞蹈的可看性。
(四)善于构图思维,舞蹈构图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
所谓舞蹈构图是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好的舞蹈作品离不开舞台上的整体画面,这就要编舞者具有很强的构图思维。我们知道任何构图都是由不同的线——直线和曲线所构成的,即三角形、方形和圆形,以及三角形的变体菱形,方形的变体梯形和圆形的变体椭圆形所组成的。怎样才能使这些大家都熟知的这些图形组合成让人眼目一新与众不同,并且在不同的舞蹈画面的变化流动中把舞蹈语言所表达的情意展现出来。如何配置才能给人以美感,这就得使它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从形式美的一般构图来看,主要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比例、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
其一,整齐一律,一称单纯同一,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美的规律,它的特点是没有差异和对立的一致和反复。如色彩、声音、线条、形状的一致和反复,都能体现出单纯、整齐的美,也能给人一种节奏和秩序的审美感受。
其二,平衡对称,一称均衡对称,是比整齐一律稍微复杂的形式美规律,它的特点是既有一致重复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不一致的一面,但他们在差异中仍保持者一致。对称给人以安宁、稳定的审美感受,而均衡则给人在安定中又具有一定自由、灵活的愉悦的感受。
其三,调和对比,是指事物的差异和对立的统一。调和是事物的差异中的统一,对比是事物的统一中的差异。如在一幅画中在以直线构成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中,出现一位打着圆伞的少女,这方形和圆形就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它们又统一在这个画面中。而在一副表现大海的画面中,海水的绿,天空的蓝和飘着的白云,虽有差异,但在色调上又趋于协调和统一。调和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愉悦;对比则给人以鲜明、醒目、振奋、活跃的审美感受。
其四,多样统一,又称和谐,它是形式美最高级的形势法则,包含了上述的诸条形式美的规律,是整齐一律、平衡对称、调和对比等诸形式的对立统一。“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本身的行具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具有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势具有疾徐、动静、聚散、抑扬、进退、升沉。这些对立的因素统一在具体的事物上面,形成了和谐......多样统一的法则的形成是和人类自由创造内容的日益丰富相联系的人们在创造一种复杂的产品时要求把多种的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即活泼又有秩序。”①例如:今年春晚的《飞天》它就运用了构图中大圆套小圆,舞蹈刚柔强弱把整个舞蹈烘托的很是令人振奋;《青花瓷》同样运用高低大圆套小圆的构图把一个静止地花瓶用人来跳活了,实在是只能用美来形容这个舞蹈。
随着社会发展的飞速前进,舞蹈也在随着社会的步伐大步往前走。人们的欣赏水平也逐年提高,美的事物也慢慢的被发掘。创编者们要大胆的去尝试新生的事物,不能总吃老辈们传下来东西,只有不断研究学习开动大脑,新生的舞蹈才能不断涌现,才能慢慢迎合人们的高标准的眼光。为了“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们舞蹈界的学者们只有不断的学习创新,多搞精品剧目来迎合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三、创新式少儿舞蹈教学对孩子的作用
三、少儿舞蹈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少儿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一)少儿舞蹈教学转变对少儿的教育主要从三方面来探讨它的作用
1.从少儿的智力发展上看,少儿舞蹈教学转变可以促进少儿智力的发展,少儿舞蹈很符合少儿爱跳爱动的特点,他们可以在动作提高模仿能力,加深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了解。如在一次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我先教会他们一段组合,完成之后,我还另配了一段抒情音乐,让孩子们自编自演,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结果让我很吃惊,他们各自表现出来的舞蹈语言都很不一样。
2.少儿舞蹈教学转变可以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如果在上课时一个孩子不认真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常练习步调一致的舞蹈,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克服独生子女身上的那种高傲和害羞的心理,自觉的守纪律,主动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
3.少儿舞蹈教学转变可以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和气质美感,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经常在上课过程中要进行下腰、压腿等舞蹈动作会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少儿的消化机能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少儿舞蹈教学转变对少儿的教育主要从四方面来探讨它的功能 1.从培养少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促进他们想象力的丰富,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少儿有着奇特、美丽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多边的情绪,甚至我们常人乍看起来不起眼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的真理。如少儿会把自己想象成童话里的公主,经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会用舞蹈语言来表现。
2.从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来看,少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思,有活泼可爱的形象,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可以通过广泛的舞蹈教育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经过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的欣赏,如在课程中让少儿跟着音乐数节奏、哼唱音乐、久而久之,少儿的音乐素养和节奏感都会不断得到提高。
3.从提高少儿的生理素质方面来看,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它靠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表现生活美,有助于少儿身体的健康发育,如在舞蹈中的舞姿练习、基本功训练等可以提高他们的耐力和灵敏度,长期训练还可以有助于少儿的大脑发育。
4.从培养少儿的集体观念竞争精神方面来看,在前面说过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提到的奖励方法可以促进少儿的集体精神。而竟争精神表现在,经常在班集体里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好胜爱好表现的少儿,为了能展示才艺,得到表扬,表现自己,都会积极的,主动的投入活动中。这样竞争精神自然形成了。
1、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气质,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2、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舞蹈课堂的学习、模仿,使学生学会爱,爱同学,爱亲人和老师、爱动物、爱自然
3、培养团队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4、在舞蹈课堂中了解舞蹈文化、风土人情、时代背景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
结论
总之,在舞蹈教学中应改变一味传授、训练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发展少年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他们去探索、想象、创造。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的舞蹈教育事业带来春天的春风。
参考文献:
[1]樊更生.体育舞蹈基础教程.2004.7.[2]张瑞林.高等学校教材体育舞蹈.2005.11.[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7)[4]于平.风姿流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赵童留.论学习兴趣的培养[J].衡水师专学报,2003(6)[6]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4.[7]黄希庭.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8]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资华均.中国舞蹈[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0]吴晚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中国戏曲出版社,1983.[11]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舞蹈学院,1989.
第三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的特点,以虚拟设计技术为实例,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针对《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考等方面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设计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各种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不断涌现,设计方法更为科学、系统、完善和先进。传统设计方法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广泛应用,必将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推动设计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设计方法种类繁多,而且课时有限,传统的讲解授课模式,教学效果必然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觉枯燥、单调,为此应根据《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特点,积极探讨教学方法,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应用为主导,适可兼并理论,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多侧面、多角度的向学生展示知识信息。
1.教学模式的探讨
1.1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比较
传统设计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理论设计、经验设计和模型试验设计,设计过程是利用经验公式通过大量的手工或计算机计算,对所设计的产品的尺寸参数、性能等计算求解,制作模型样机,对实物样机进行试验分析、研究,有些试验是破坏性的,当通过试验发现缺陷时,又要回头修改设计制作样机,并再用样机试验,只有通过周而复始的设计——试验——设计过程,产品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现代设计设计方法很多:优化设计、虚拟设计、有限元分析,并行设计,设计过程是利用现代设计手段,辅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种虚拟环境中真实地模拟产品的各种特性、工作环境,快速分析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对实物样机而言难以进行或根本无法进行的试验,直到获得最优的设计。
通过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代设计的优点和传统设计的弊端,充分认识现代设计的设计过程、特点,以便更好的理解现代设计,利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1.2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的统一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理论复杂,牵扯的内容深,范围广,本科生很难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中多利用现有的、成熟的设计实例,介绍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使用过程、分析方法,同时兼顾设计理论的要点,使学生即会利用设计方法的设计过程、特点,同时明白设计方法的理论及应用,这样对于设计比较复杂的产品、较深的设计理论,枯燥的设计方法学习使学生能够用得得心应手,游刃自由。
1.3多媒体观摩教学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必须进行教学手段的革新。多媒体技术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形、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视频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佳手段,可以按照教学需要、在诸多媒体元素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关系,从而把它们有机的结合并呈现出来,同时完成一系列的人机交互式操作,并在这种交互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1.4网络教学
建立网上教学平台,以浏览器为用户界面,将课程教学文件、教学研究、学术动态及相关信息上网,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建立教学论坛,充分利用网络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2.1开设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综合设计实验周
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有限,很难做到现代设计理论与应用的综合试验训练,通过开设综合实验周,使学生集中一定时间,利用产品现代设计与开发过程,综合练习、理解掌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理念、应用和技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充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
2.2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课外大赛
采用命题与自主命题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完成某个小产品的设计开发、并进行有关的性能分析。通过举办现代设计课外作品大赛,一是可以普及推广现代设计的应用,还可以增加学生利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能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融汇理解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3.考试模式的探讨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特点,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设计的能力,所以考试命题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试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笔试测验与产品设计应用大作业综合训练的方式进行。
3.1教师命题上机操作
上课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适合的命题,要求学生利用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在规定时间内,在计算机上完成产品的现代设计与分析试验研究;同时为了兼顾更好地、更多地掌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以笔试测验一部分现代设计方法,以更广泛的掌握理解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即采用实际操作与笔试联合考核的方式进行。
3.2设计论文
这种测试方法是把设计的内容、要求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提交设计分析论文,这种测试方法灵活性强,题目可大可小,也可以因人的能力不同,适合布置设计题目,同时设计题目可以是实际工程上的真题真做,也可以真题假做,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创造性,在虚拟环境下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议论文的形式写下来,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掌握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又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教、学、考等环节的模式教学行之有效,可明显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增加教学的可视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教学过程生动、鲜活、附有节奏感和时代气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参与性,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和科研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有效教学的模式方法与策略
有效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
要想了解有效教学的模式应用与实践,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简单地来说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的教学。也可以说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这只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发展,有效实现教学效果,预期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当然,有效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有效的老师,有效的老师不只是传播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息,有效老师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信任的老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老师则否具备三个素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即这个老师是一个热情的老师,是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而判断你的课堂是否有效,唯一的指标,是看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怎样才能使教学有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1.我们要到哪里去即(教学目标及内容)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过程与方法)3.我们有没有到那里去((反馈及评价)也就是我们书中经常提到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实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适度,做到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即要明白教学设计是为谁而设计。是老师?是学生?还是老师与学生?一节课我们能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能学多少,老师都要一一落实,如果这一堂课我们预设了,但没有完成,那我们不能苍促完成。老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能把课上好,就是对教学的尊重,其实这几年课堂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热热闹闹。但是静下心来,沉淀下去,你是否真正走进了课堂的本质,例如我们在教学《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一课的时候,结尾它是是这样说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总感觉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太啰嗦了,直接说冬天来了,不是很好吗?句子简洁,表达的意思又清楚,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深入下去,才发现,作者是在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来怀念自己的童年,同时从这句话中,感叹时间的无奈,骆驼队走了,但还是去年的那支骆驼队吗?可见,深入下去,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小学阶段,你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定位,孩子们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今天咱看的第一个是我的网络课堂,小研伴你行,也就是学员怎样登录。模块二的第一个版块: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1.布鲁纳的结构理论。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3.赞可夫的实验教学理论。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建构主义的学习观。5.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理论。6.格拉斯菲尔德的建构主义理论。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今天咱学的是模块三它共分为8个板块,它的第一个版块是1.教师如何做好课例研究。2.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3.清平乐
村居4.水5.多变的云6.风7.想象性作文8.玩手影编故事.
第五篇:试论中职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试论中职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陈芝均
**民族师范学校
**
4191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取得了极大程度的进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被广大教师提高到了足够的高度。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效果,培养具有更高能力、更强素质的幼儿教师,成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教育教学目标。只有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创新,才能保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效果的更大发展。在此我们对中职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创新进行简要探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发展;创新;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等其他阶段的教育,需要以知识教育教学为辅,以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强化幼儿的整体素质,为幼儿的全面、均衡发展夯实基础。对幼儿的教育,都是由幼儿教师进行的,为了培养更多的幼儿教师,我国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设了幼儿教育专业,并开设了幼儿教与学、心理学、美术、舞蹈等多门专业性学科,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量的合格人才。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幼儿教师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开展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发展与创新呢?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激情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的改革入手,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把传统的教师讲授舞蹈动作要领、进行舞蹈动作示范的教学模式完全打破,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生学习激情的提升,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完全发挥,实现教学效果的更大提高。例如在教学古典舞蹈动作勾脚的过程当中,教师就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包含有勾脚动作的舞蹈视频,让学生从视频当中去深入体会勾脚的动作中脚趾、踝关节等部位的具体动作,再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对勾脚的动作要领进行总结,之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教师再对学生总结的动作要领进行补充、指正即可。在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因为之前的动作要领都是学生们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记忆格外深刻,动作练习也十分投入,有效避免了平时教师对学生讲授,学生左耳听右耳冒、对动作要领掌握不深刻的现象,也有效避免了学生在动作练习中出现失误的现象出现,保证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高舞蹈能力
毕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都是需要走上教师岗位,直接面对幼儿,开展实际教学的,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实践能力,能够把所学习到的舞蹈理论、舞蹈技能实际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因此,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例如教师依据湘西南地区的民族众多,民族舞蹈文化璀璨夺目的实际特点,组织学生们对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开展了深入的调查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经过切身实地的走访,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对侗族的芦笙舞、“多耶”舞、耍龙舞、狮舞等,苗族的踩堂舞、鼓舞、板凳舞、古瓢舞等舞蹈,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陶鼓舞等舞蹈的历史、舞蹈形式、伴奏音乐、道具、流传范围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做出了详细的记录,最终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结果的展示。在最终的展示活动中,学生们有的负责介绍相关的舞蹈,有的负责表演相关的舞蹈动作,有的还运用影像的形式把调查的内容进行了呈现,保证学生对各民族舞蹈有了更加深入认识的同时更获得了实践能力的大幅度发展。
三、组织舞蹈编排,培养创新能力
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会有自己创编舞蹈的机会,为了在学习期间就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舞蹈编排机会,借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依据少数民族的学生数量较多的特点,把学生按照民族的不同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当中都有不同民族的学生,然后让学生们在掌握的自己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把各民族的动作进行融合,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进行舞蹈的再创造,借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更大发展。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需要深入认识到教学改革与创新对于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同教师进行深入的沟通,与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中职舞蹈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
]
董晶.探讨如何进行中职舞蹈课堂教学的创新[
J
].音乐时空,2014(3)
:
192-192.[
]
黄艳.提升幼教学生水平,实施教学创新——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
213-213.[
]
康丽云.论如何加强中职院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J
].现代交际,2014(3)
:
1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