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了解身边的“历史”-教学教案
同学:准备好了!
主持人甲:本节课我们的内容正如大屏幕所示,了解我们身边的历史。
主持人乙: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分组情况:
第一组:我与我家
第二组:绿茵之梦
第三组:服装服饰
主持人甲:本节课我们将对每小组的汇报进行评比。
主持人乙:我们的评分标准是:
1.主题明确,报告完整。
2.体现历史变迁。
3.资料内容详实、丰富。
4.编辑制作,图文并茂,精心安排。
5.反应敏捷,应答自如。
主持人甲:
1.每组推荐2名同学做评委。
2.评委不参与本组的评比。
3.评委评比时只需按照评分标准评出一二名,并给与2分或1分。
老师: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同学齐:没有!
主持人乙:下面请每组推荐的两名评委到前面来(同学讨论推荐,评委纷纷走到前面)。主持人甲:下面请跟我们走进第一版块--《我与我家》,请第一组的组长主持本组的
汇报(同学们:掌声强烈)
小组主持人:经过我们小组同学的积极讨论,我们认为既然是研究我们身边的历史,就要从我与我家开始,下面请听我们小组的孙白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的历史。
孙白:同学们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成长的历史。
1988年8月16日,我顺利的降生在妇产医院,大家看这张照片(实物展示照片在大屏幕上),我当时11个月的照片,看上去还有几分稚气。记得1990年我升入了十三幼儿园,在那里我度过了我的童年时代。1995年,我升入了桃园小学,在那里我有很多欢乐,也有很多成就。记得1996年时我光荣的加入了少先队。从此,胸前多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那时我觉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也对我的人生有一种很大的震撼,激励我以后不断走上成功。上四年级的时候,我被评为校升旗手和区学雷锋积极分子。这更可谓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上六年级时,经过老师的帮助,我顺利的考入了现学校--西岗中学。来到了一年级五班。在这几年的业余时间,我学习了书法,经过教师的培养,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展示证书)这个是我1998年艺苑杯书法三等奖。还有,这是1999年艺苑杯书法金奖,这是2001年的,也是金奖。我觉得这次比赛比较重大一些,这次是全国性的,参赛作品比以前两次多了,我觉得这次比赛对我的人生更重要了,也更是对我书法的肯定。以上我介绍的就是我13年的历史,在这13年中,我所取得的成就中都渗透了老师对我辛勤的汗水和父母无私的爱,我深深地知道我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也有许多坎坷,但我相信今后我的努力会减少一些坎坷,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谢谢!
王博文: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小组研究的主题是我与我家,下面就由我介绍一下我的家庭。(展示照片)这是我的爷爷,他在23中做一名教师;这是我的奶奶,她从事过许多工作,比如在卫生所当过护士。在那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大家住的是平房,睡的是土坑,更提不什么家用电器了。下面请看这幅照片(展示图片),这是我的父亲,他叫王哲伦,他现在负责管理城市绿化;这是我的母亲,她叫韩景燕,她现在是一名会计。那个时候,人们生活环境比爷爷奶奶的生活有了些起色,但是起色并不是非常大,人们买什么东西都是凭票购买。没有哪样东西离得开票,比如说什么饭票、粮票,我想大家一定听说过。随着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我诞生了。我叫王博文,是大连市西岗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我们住的高楼大厦,家里的家用电器也都先进了,一些家庭还配备了电脑,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在这样好的环境下,我们应该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高晓:同学们老师大家下午好!我研究的主题是《我与我的家庭》,我叫高晓,是大连市西岗中学的一年级五班的一名普通同学,虽然我不是什么班级干部,但我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严格。做人蹋蹋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尽善尽美。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之所以把这些做为我人生的座佑铭,自然我的家庭对我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翻开我的家庭史你会发现,我们家庭世世代代都是些平凡的人,他们并没有做出过什么伟大的壮举,可是他们却在自己少年求学的道路上勤学苦读,在工作中,尽责尽职,兢兢业业,在成为父母后,又将做人的道理传授给下一代。他们要的就是要将我们家族的美德发扬光大。说到这里,我要把自己的家庭成员介绍给大家。我的爷爷原是原子弹基地青海进行建筑工作,1952年由于工作原因举家迁入沈阳。由于我父亲那一代的人都在沈阳,所以我无法找到他们的照片。不过我很荣幸的将我母亲这一代的亲人介绍给大家。(展示照片)这是我的姥爷,这是我的姥姥,姥爷原在二汽工作,姥姥在儿童食品场工作。这是我的大姨,这是我的小姨,还有很多家庭成员,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也许,在以前,不光是我的家庭,很多家庭都认为考大学并不重要,而且如果家里有大学生,就是很了不起的。我的父母都是大学生,他们也因此成为我们家庭最博学的人,在我的人生中也有着重要影响。父亲和母亲在1980年同时考入了辽宁中医学院医疗系,从此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父母的那张毕业照我无法找到,我这里有两张父母重返校园和夕日校友的合影留念(大屏幕展示照片)。这是我的父亲,他一直从事外科工作,现在是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这是我的母亲,她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父亲母亲在医学方面没有做过什么伟大的创举,可是我的父亲却在死神的手里夺回了很多人的生命,母亲也为许多天真活泼的儿童年解除病痛,他们之所以做出这些,不仅仅是因为对医学事业的爱好,而且他们具有我们家族那种世代相传的精神。1988年3月27日,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那就是我。从我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对我的教育就十分严格,我也是伴着他们那种严格的教育一步步走向今天,我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可是那已成为过去,我并不想谈些什么,我更不想去展望什么未来,我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些什么,我还是那句话,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在学习上有刻苦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把这些事情做好,我会用我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祖国,我愿把家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主持人甲:同学们,你们认为第一组的发言精不精彩?
同学齐答:精彩。
主持人乙:那么第二组的同学能不能超过他们!
同学齐答:有!
主持甲: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第二组同学一起去了解一下大连足球的辉煌历史。
小组主持人:我们小组研究的题目是《绿茵之梦》,做为一个大连人每个人都对足球有一定的了解。从儿童到老人都能说出一些足球队员的名字。足球是大连人的骄傲,了解大连首先应了解一下足球。足球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大连,足球给大连人带来了快乐。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了解,接近一下足球吧!翻开大连的足球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大连已从一个活泼的儿童变成了一个成熟的年轻人,下面请看大屏幕。(插入图片)
1.请看中间的这一位,他就是我们大连队的主教练,科萨诺维奇。
2.这些足球队员大家都认识吗?他们都是大连队的现役球员。(张恩华、安迪尔森、刘玉健、徐弘、李明、王鹏、郝海东……)
3.这个便是大连队的队标。(屏幕展示)
4.这个便是位于大连的大连人民体育场,是大连队的主场。(屏幕展示)
5.这个便是位于开发区的大连队训练场。(屏幕展示)了解了这个年轻人,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儿童时的事吧!请张召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大屏幕:孕育萌发)
张召: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大连足球的童年。让我们翻开历史长卷,对大连的足球作一番简单的了解。大约在1905年的时候,日本取代沙俄,占领了辽东半岛,港口陆续开放,西方的商船进出大连港口日趋频繁,许多红头发、黄头发的船员为了消除一天在船上的紧张和疲劳,常常会在岸上举行了一些非正式的足球比赛,大连的许多青年逐渐对这项陌生的运动产生了兴趣,并开始试脚。从二十年代中叶起,大连足球就开始与外国人叫阵,英格兰、日本和朝鲜的球队来连进行比赛。
下面让我们通过表格来简单了解一下大连足球队的历史。这张表是大连足球职业化之前的情况(用鼠标指大屏幕表格):
1945年,政府拨专款修大连体育馆,使群众性足球活动发展起来。
1952年,大连人为主的东北足球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
1983年11月,大连市政府召开首届足球会议,达成共识,成立大连足球队。
1984年初,新成立的大连足球队在大同举行的乙级联赛中获冠军,取得参加甲级联赛的资格。
1984年10月,大连足球队先后在第一届足协杯获得第10名,甲级联赛第3名,全国优秀杯获得冠军的好成绩。
1997年,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大连成为足球特区,从此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我介绍结束。
宋政勋:在1996、1997、1998赛季的赛场上,你可以看见一支蓝衣军团,他总是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它不可阻挡,不可战胜。他是一支昂首阔步的猛虎,它就是甲a赛场上最不可缺少的球队--大连万达队。这时的它人员齐整,外员出色,是全国球迷心中的偶像。在战胜了劲敌申花队后,获得了三连冠的好成绩,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回顾一下大连队辉煌的历史。(大屏幕:成熟与辉煌)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张图片(大屏幕图片)。这是我们大连队原守门员韩文海,现在他已经转会到浙江绿橙队。这是徐宏,现担任大连队的助理教练职务,这就是大连队全家福(指其中一名)。这位大家认识吗?(大家齐:金斯)
第二篇:了解身边的名人教案
综合学习活动
——《了解身边的名人》教学设计
设计者:公主岭市第二实验小学
赵春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尽可能了解更多的名人。
2.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的方式,开拓学生读书视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名人,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健康向上的态度。2.培养创新意识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名人,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上周开始,我们开展了以《了解身边的名人》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布置大家收集身边名人的学习任务。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收集,每个小组确立一个主题。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班长(在一课时里安排的总负责人),你能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分工的吗? 班长:我们共分五个小组,分别是体育名人组、文艺名人组、商界名人组、科学名人组、英雄名人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汇报。下面有请各组组长按顺序到前面来汇报。
二、活动汇报。
(一)体育名人组汇报。
组长:我是体育名人组组长,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吉林的体育名人。(一边组织成员汇报,一边演示课件)组员1: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王皓1983年出生于吉林长春,1992年开始从事专业训练,师从薛瑞昆;1996年进入八一队,教练荆雨德;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初升入国家一队,逐步成长为主力队员,2004年作为主力队员参加雅典奥运会获得男单亚军。
从10岁的时候被长春体校破格录取开始,王皓开始了自己追寻世界冠军的脚步。当时的王皓是校内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不过,一脸稚气的王皓却不服输,每次队内比赛,王皓总要挑战比他大的孩子,虽然胜少负多,但他屡败屡战,成绩在队里提高得最快。
1996年,13岁的王皓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夺得季军,不少俱乐部开出了相当优厚的待遇邀请他加盟。不过,王皓的父亲王忠全谢绝了所有邀请,将王皓送进了拥有王涛、刘国梁等强手如云的八一队。在八一队的两年,王皓在竞争中迅速成长,很快脱颖而出,凭借自己的实力进入国家队。2002年,王皓一举夺得埃及公开赛男单冠军,排名也跻身世界10强,与波尔(德国)、庄智渊(中国台湾)并称为乒坛最具潜力的三大新星。
王皓曾多次获得男单冠军。王皓职业生涯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现担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王 皓 出 任“吉 林 省 希 望 工 程 形 象 大 使”,设立“青 少 年 体
育 爱 心 基 金”,倡导社会各界为吉林农村小学捐赠体育器材。王皓在家乡长春市参加吉林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并受聘出任“吉林省未成年保护大使”。组员2 周洋今年27岁,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在2008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中,周洋就一举在女子3000米决赛中夺冠,周洋在2008-09赛季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先后两次摘金,在2010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孤军出战的中国选手周洋力压各路名将,以破奥运会纪录的2分16秒993的成绩夺冠,为中国代表团添得第三金。周洋出生在长春一个有些特殊的家庭里,妈 妈 的 腿 有 残 疾,待 业 在 家,爸爸也没有固定的单位,妈妈那时候给别人
织
毛 衣,爸 爸 天 天 送
她,没 有 时
间
上
班,也
没
有
工
作,想
着
父
母的辛
劳,开
始
懂
事的周洋
为他们觉得心疼,也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用自己辛劳来改变家庭的现状。令人感动的冠军感言竟然是“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真是家贫出孝子,周洋这一番真诚实在的话语怎能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组员3 高健可谓中国体操的教父级人物,他从事体操事业近50年,为中国体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高健先生先后曾7次率队参加奥运会,其中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取得了九枚金牌的辉煌战绩。为我国男队3获世界团体冠军作出贡献被评为建国以来全国最佳教练
员,其
后
又
被
评
为
全
国“
十 佳 ”教
练
员
。后
调
任
国
家
体
委
训练
局
副
局
长,并
担
任《 体
操
大
辞典》副主编。组员4:
李成 江,是一名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1979年出生在长春,是继郭政新之后中国又一位优秀的男子花样滑冰单人滑运动员。他在1998年首次夺得全国冠军。2000年初次亮相世锦赛就一鸣惊人,取得了第5名的优异成绩,是迄今中国男子花样滑冰选手取得的最好成绩。李成江出身于滑冰世家,父母都是国家级速滑名将,母亲曾担任速滑教练。李成江4岁开始速滑训练。在当时,长春的冰上训练条件比较简陋,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场中央训练,速滑运动员在外围。但正是这种简陋的训练环境造就了如今的花样滑冰名将。由于经常观看世界冠军和两届奥运铜牌得主陈露的训练,李成江对花样滑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5岁的时候转而进行花样滑冰的练习直到12岁。之后李成江再次开始速滑训练并参加比赛,但1年后又开始花样滑冰训练至今 组员5 李 子 君,中 国 花 样 滑 冰 运 动 员,花 样 滑 冰 女 子 单 人 滑 留 洋 计 划 参 与 者 之 一,2009年获得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冠 军,201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冬季运动会冠军,从而实现中国国内赛事的大满冠,国际赛事方面获得过2012年因斯布鲁克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季军。2014年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教师总结:同学们,运动员教练员为了祖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他们顽强拼搏,战胜对手,战胜自我,为祖国增添光彩,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你们是祖国的骄傲。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二)文艺名人组汇报。
组长:我是文艺名人组组长,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吉林省的文艺界名人。组员一:李思思,1986年11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毕 业 于 北 京 大 学 新 闻 与 传 播 学 院。2012年至2016年,连 续 五 次 担 任 中央 电 视 台 春 节 联 欢晚会主会场主持人。代表作品《挑战主持人》《未名湖畔的玫瑰》,担任2016年第三届“CCTV慈善之夜”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慈善大使;6月1日,被聘为生产应急救援公益大使。这是李思思在主持节目这是李思思在北大未名湖边毕业留影
组员二:李幼斌,1958年2月15日出生于长春市宽城区,国家一级演员,现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电视剧《亮剑》中饰演李云龙,获得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主演电视剧《闯关东》《老严有女不愁嫁》《爱的保镖》多部影视作品。
组员三:陈佩斯,男,1954年2月1日出生于吉林省农安县,国家喜剧演员。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小品《吃面条》,被观众所识。此 后 多 次 在 春 节 晚 会 出 演 小 品,包 括《主 角 与 配 角》、《警察与小偷》、《 羊 肉 串 》等
脍
炙 人 口的 作品。2016年1月6日,陈佩斯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奖项
组
员
四
: 刘
烨
1978年3月23日,刘
烨
生
在 长
春
市 一
个
电
影
之
家,父
亲
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灯光师,母亲是长影厂职工。1996年,17岁的 刘 烨考入中央戏剧学 院96级,成为了班上年龄最小的男孩。2003年,在海岩剧作《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饰演龙小羽走红。2005年,主演电视剧《血色浪漫》饰演钟跃民。2014年主演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饰方孟敖。2014年2月5日,获以色列旅游部长乌齐·兰多授予的以色列旅游亲善大使。
组员五:李玉刚,1978年7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1998年开始演艺生涯。2007年《凡花无界》北京演唱会反响空前。2009年悉尼歌剧院《盛世霓裳》演唱会受世界瞩目并获悉尼市政府颁发的“南十字星”文化金奖。2010年《镜花水月》演唱会全球巡演11场盛况空前。2011年原创大型歌舞诗剧《四美图》全球巡演三十余场。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春晚上演唱歌曲《新贵妃醉酒》而更受注目。2013年亮相央视春晚演唱歌曲《嫦娥》。2016年11月19日,在《跨界喜剧王》总决赛上,李玉刚凭借作品《大唐贵妃》夺得总冠军。2018年3月19日,获颁“中法文化推广大使”荣誉。
教师总结:同学们,文艺工作者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他们为了拍好一个画面,有时置身于冰冷的水中,为了完成一部作品,几天几夜不合眼,我们的欢乐背后他们付出了许多许多,我们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呢?(我想对他们说人民感谢你们。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三)商界名人组汇报
组长:我是商界名人组组长,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吉林省的商界名人。组员1:修涞贵,男,195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涞贵1995年承包了一个固定资产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万元的制药厂,经过近十年努力,使“修正药业”总资产达到了16.7亿元,并形成了非处方药、保健品、医疗服务和国际贸易四大经营平台。修涞贵在“2007年胡润百富榜”中,以55亿元的资产成为吉林省首富;2009胡润百富榜:修涞贵排名98位。修涞贵的经典语录:做药就是做良心,因为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这是制药企业的特殊性。药品讲的是疗效,疗效一定要可靠,消费者才能认可。
组员2:在同行的眼里,他是一位领跑民族商业的商业巨子;在同事的眼中,他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企业战略决策人;在员工们的心中,他是一位带领大家奔小康,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他就是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长春欧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曹和平!
曹和平执掌欧亚集团23年,以其模范共产党员和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带领广大员工执著奋斗、无私奉献、创造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商业奇迹!
实施大、中、小“三星战略”,曹和平创造的商业奇迹不断点亮人们惊诧的目光;始终坚守“五合”诚信经营准则,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曹和平干企业想社会,为政府分忧,间接安置就业人员近30万人,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所担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师:企业家们为了家乡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对他们说点什么呢?(我想对他们说,你们是家乡的骄傲。我们要向你们学习。)
(四)科学名人组汇报:
组长:我是科学名人组组长,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吉林省科学界的名人。组员一:郑 福 林,男,1934年6月出生,长春市人。汉族。大学学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现任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吉林党史学会、科社学会常务理事。几十年一直致力于中国革命史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研究,有三部在全国获奖,有五部在吉林省获奖。其中《中国共产党百科要览》、《20世纪中华爱国名人辞典》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分别由陈云、李先念题写书名,江泽民、李鹏题词。并承担过吉林省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规划项目。1991年被吉林省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年专家。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组员二:邹广田,物 理 学 家1938年7月18日生于吉林长春,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副主席。主要成就长期从事高压物理研究,发现了100余个新的高压相和新的压力效应,揭示了一些相变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同学们,祖国要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因为有这些在科学领域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的科学家,祖国才发展这么快。
(五)英雄名人组汇报。
组长:我是英雄名人组组长,现在我们为大家介绍几位英雄人物。(一边组织成员汇报,一边演示课件)
组员一:赵刚,吉林市热心市民。多次好人好事,并且免费帮助空巢老人修理手机。在吉林市多次发生突发事件事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被人们称为吉林市三剑客之一。并且用不多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于2013年6月5日在吉林市朝阳街见义勇为时被歹徒刺伤后不治身亡。
组员二:我要说的是在2010年吉林省永吉县洪灾中涌现出的众多“平民英雄”: 卢续:“最揪心最温暖”的营救;张世明:小小鱼竿救三条人命;于洪江:一命换回120命。
组员三:我给大家介绍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英雄:伟大的善良老师。四川绵竹东汽中学教导主任(也是政治老师)谭千秋,为救四名学生,献出了51岁的生命。四川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献出了自己26岁的宝贵生命。她共救出13名学生。四川映秀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严蓉在救下13个学生后殉职。四川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数学老师,张米亚,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同样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换来了两个孩子的生。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忍痛把张老师的手锯掉,才把 孩子救出。张米亚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生前最喜欢的一句话“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教师总结:让我们向这些教师致敬,是他们用无私的爱点亮了祖国的未来。
三、教师总结:
教师:大家介绍了这么多位身边的名人,他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呢?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是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等等
教师:大家从名人身上汲取了力量,名人的精神鼓舞了我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以名人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好好学习。长大做一名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有贡献的人。
四、练笔。出示课件 创作小诗歌: 《榜样之歌》
榜样是船,带我们驶向胜利的彼岸 榜样是灯,()榜样是(),()榜样是(),()。教师范读第一句生创编诗句,师生朗读创编的诗句。
五、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课上的相关展示,做一次以名人为主要内容的展览,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手抄报、板报、视频资料等等,通过不同形式集中展示名人相关资料。
第三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教案 北师大版
第12课 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与探究活动之二
活动主题
主题词: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变化,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活动目标
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切身地感受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使用有关书籍查找资料和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丰富历史知识,激发想像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活动准备
1、将全班学生按掌握的资料和兴趣分为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昨天”(1949年解放初);第二小组调查的主题是“北京的今天”(1949—2003年);第三小组调查的主题是“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第四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北京的明天”——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2、向学生布置调查的各项要求:(1)布置同学查阅书籍(可上网、到学校图书室或书店查找)。搜集有关图片。老照片、实物和音像制品;
(2)确定第一、二组同学调查的内容,制出调查表格,填写有关数据;(3)第三组同学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制定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向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调查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请部分家长做好准备,谈亲身体会;
(4)第四组同学在查询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北京概况”的小文章,并模拟向市委、市政府写出建设北京的建议。
3、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4、指导学生明确本课应达到的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评价的依据。
5、指导学生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出各组具体方案,教师将各组方案中最有特色又可行的内容提出,设计出总方案,每组学生负责完成最有特色的工作准备。活动过程
(情景布置)在教室中悬挂中国行政区图、北京行政区图,张贴有关贵阳风景名胜、市政建设的新老照片,家人不同时期穿着照片、60—70年代的粮票和市票及各种购物票证等,形成一种氛围。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是“了解身边的‘历史’”。本册书的前言就己经告诉了大家,历史就在你们的身边,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历史,每个家庭、每个学校、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发展的历史。历史就是己经过去的一切,它不能重复,也不能修改,但人们却能从中察往知来,给你带来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历史就是你们脚下肥沃的土地,积淀着先人们的聪明才智,等待着你们去汲取。
我们生长在北京,就应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长大了建设北京,“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就是我们这节活动课的主题。
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让我们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了解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吧。
首先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的由来。学生:(略)
老师:这位同学的介绍既精炼又正确,谢谢他。下面再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利用墙上的地图,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概况”。
(学生介绍略,然后老师总结)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1949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
(内容涉及全市人口、城市建筑面积、工业生产总值、全市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学校教育(高等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在校人数)交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从以上表格中的内容和墙上贴出的这些老照片当中,我们可以想像出什么?请举手回答。
生:(回答略)老师总结:刚解放时,北京经济落后,城市破旧,人民贫困,生产力水平低下,市场萧条,商品匮乏,交通闭塞,基本处于封闭状况。
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第二组的同学代表 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填写好的“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简表”,并把表中的内容与1949年表中内容加以比较。
教师:谢谢这位同学。这位同学把1949年与2003年北京市基本情况加以对照,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昔日贫穷破败的北京,已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我们为北京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北京五十年的变化,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触摸到了,下
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状况变化的情况。
生A:主要介绍近二十年衣着方面的变化。
老师总结:在穿着上,我们曾经历了长时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境,那时是一衣多季,每年每人一丈五尺七寸的布票,领了一年又一年,衣料主要是棉布,毛织品是贵重品,化纤品是稀罕物。人们的衣着式样老套,颜色单一,男女老幼不分,衣着基本上是为了遮体避寒。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的衣着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男士们穿上了西装,女士们穿上了各式套装、裙装。不同季节穿的服饰让人眼花绦乱。衣着消费从遮体避寒到追求时尚款式和质量。
请家长代表甲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食品消费的变化(可以事先录音):食品消费从票证定量维持生存到追求营养口味。谢谢家长。
请家长代表乙介绍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居住条件的变化:告别没有卫生设备、上百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窄小潮湿的住房。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座座新建的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到2003年,住单元式配套房的家庭已达73.5%。绝大多数家庭彩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北京城乡居民生活已经步入小康水平。
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代表乙介绍一下近二十年来北京市人民出行的情况:告别乘车难,车少人多、道路差的烦恼,如今地铁、城铁、大巴、中巴、的士,普通车型、豪华车型任你选择,火车四通八达,飞机航线增多,使人们感到出行十分方便。
下面我们放几段录像,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近二十年来,北京人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情况。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五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每个家庭近二十年来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录像,略)
录像放完了,就刚才提的问题,我们来一个小小的竞赛。宣布规则:首先是必答题,老师随意在每组中抽一名同学回答,答对了小组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然后进行抢答,答对了给小组加20分,答错了扣10分,最后哪个组的分数最高,就是今天的优胜组。请记分员同学做好记录。(抢答赛,略)从以上同学们和家长的发言以及有关录像、资料、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昔日的北京,已经成为历史,一个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北京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北京与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下面请第四组的同学代表宣读他们模拟给市委、市政府的建设北京明天的建议书。
(宣读略)(总结)从同学的建议书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北京儿女们希望家乡更美好的强烈愿望,在跨世纪的征途中,北京人民要坚定不移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
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市、开放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我们深信,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活动说明
教师: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调查建国五十五年来,北京市的发展简史和了解近二十年来,同学们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我们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导学生做如下总结)
第一,北京市和每个家庭生活状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正确指引、贯彻执行;(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市;(3)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4)北京市的优越自然环境,丰富的资源,温和的气候;(5)北京市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第二,切身感受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第三,通过调查,我们初步尝试了怎样去收集、查阅资料,怎样提取有效信息,尽管同学们的收获不同,但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做,就会有收获。
第四,同学们能积极主动查阅资料、收集实物、撰写小型调查报告及建议书,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说明我们的同学有能力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第五,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建设北京。教学评价
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市建国五十五年来和近二十年来北京人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并且知道以上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方法
查检法,评比、展览法和回访法。过程
老师对四个小组同学收集的资料、撰写的小型调查报告、填写的表格及模拟建议书等进行抽查。每组组长对全组同学的资料和作品进行登记,并组织全组进行评比,评出的优秀作品张贴展览。
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请不同层次的学生代表对本组调查的内容进行介绍,在抢答
赛时,必答题部分尽量抽平时成绩中下水平的同学回答。
师生交流:有意识地请平时不积极回答问题,或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谈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采访参加本节课学习的家长,征求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便于今后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历史课堂,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
评价总结
能参加本次调查活动,收集部分资料者均为合格。
比较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能查找资料、填表,能写出小型调查报告,能写出北京概况,能模拟写出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北京的建议者视为良好。
积极参加本次调查活动,主动争取发言,经小组评定为本纪优秀,或作品进行展览者为优秀。
第四篇:了解党的历史
了解党的历史
继承党的事业 ..
陈友益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走过了80多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我们现在的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0多年的奋斗,求索、开拓才得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因此,作为一名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对党的历史,应有较清楚的了解。这次党课,我要向大家讲一讲党的光辉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第一次大革命
1、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它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清王朝却盲目狂妄自大,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闭关自守、自我封闭,使社会制度和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
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这样,中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运动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但一次次都失败了。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功绩是巨大的。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政治上经济上的软弱性,革命成果落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困、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为了拯救革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但遭到了北洋军阀的疯狂镇压。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寻找到新的出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的一道闪电,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狂飙。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这一口号,在当时(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有巨大进步意义。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它不仅唤醒了西方的无产阶级,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那时中国工人阶级已成长壮大,产业工人已达200万左右,加上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群,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不可避免。这场革命的起点就是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会议不顾中国权益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强烈的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6月工人阶级广泛参加。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最后演变成学生、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中舆、章宗祥)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订仪式。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在1919年《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陈独秀也发表“谈政治”一文,表明他俩已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此外,毛泽东、邓小平、蔡和森、周恩来、向警予、董必武等一大批知识分子开始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五四运动中由于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先进的革命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开始意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像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那样的工人阶级政党。1920年1月,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1920年6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成员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等。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到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在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中也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创造了条件。
1921年6月,陈独秀、李大钊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商量后,决定在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23日前代表们陆续到达上海,一大代表都以“北京大学师生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借宿于离会址不远的博文女校。会址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为兴业路76号)李书城及其弟李汉俊的寓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人。他们是: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的董必武、陈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另外,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7月27日晚,会议正式举行。张国焘主持了会议。会场布置很简单,只有一张大桌子,周围可坐十余人,也没有张贴什么标语。会上马林作了报告。
28、29号会议继续进行,主要讨论党纲和工作计划。30日上午,刚宣布开会,一个形迹可疑的人突然跑进会场,富有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当即提议紧急散会。10分钟后,法租界巡捕房果然来搜捕,结果没有找到任何证据。
为了找一个安全的新会址,完成大会预定的各项议程,具体负责一大会务工作的李达的爱人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游船上开会,得到了代表们的赞成。王会悟,桐乡乌镇人,与沈雁冰同窗求读,曾在湖州湖郡女校读书。8月1日,王会悟与部分代表坐火车到嘉兴,并雇了一条中型游船。8月2日上午,除李汉俊、陈公博外,留在上海的代表均乘火车到嘉兴。11点左右正式开会。开会的船称“丝网船”也叫“画舫”,长16米、宽3米。内设前舱、中舱、后舱,会议在中舱举行。代表们将麻将牌倒在桌上以作掩护,王会悟在舱头望风。中午1时左右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工作计划的决议。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会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张国焘、李达当选为中央局成员,陈独秀为书记。
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党的纲领和中央领导机构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个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它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从此我党开始了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出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民主革命纲领正式制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具有代表性的有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等。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2月7日,帝国主义联合血腥镇压,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林祥谦,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先后被杀害,历史上称“二七惨案”。此后,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4、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1923年6月12—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3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以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为什么要合作。一是敌人强大,革命力量弱小,需要建成统一战线;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是当时革命的旗帜,在人民中有广泛影响。所以国共合作无论对大革命,对共产党,对国民党,都有极大好处。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在几经挫折后也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必须真诚欢迎共产党、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并聘苏联代表鲍罗廷为政治顾问。在苏联的帮助和国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召开。165名代表中有共产党员20名。李大钊为主席团成员,大会选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把旧三民主义变为新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称它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国共合作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924年7日起,在广州开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共产党员澎湃、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党、团员到军校学习,第一期学员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有65人,占总数的1/10。
1925年1月11日—22日,党的四大召开,出席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大会总结了国共
合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同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引起全国人民巨大哀痛,国共两党组织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
1925年5月,上海内外棉七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被日本资本家枪杀,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愤怒,形成全国规模罢工、罢市、罢课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运动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至1925年底,党员人数增加到一万多人。期间,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消灭了陈炯明等地方军阀,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准备了可靠的后方基地。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在两湖战场上,攻下汉阳、汉口、武昌,全歼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战场上,歼灭了孙传芳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到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几乎控制了南部各省。北伐战争所以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是因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舍身忘死作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由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铁军”。
在北伐军胜利进军的鼓舞下,工农运动空前高涨。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烈火,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在城市,工人相继罢工,上海工人发起三次武装起义。第三次武装起义周恩来担任总指挥,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战斗,占领了上海,成立临时政府,起义取得了胜利。
但就在这时,蒋介石的反共面目公开暴露出来,之前他曾策划了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向共产党人发难夺权。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北伐军开进市区,蒋介石更加快了勾结帝国主义,实行反共的步伐,最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惨遭杀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失败的原因,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联合的力量比革命阵营力量大得多。二是国民党右派叛变,向共产党及其工农群众发起突然袭击。主观上,是作为党的主要领导陈独秀等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对蒋介石一味妥协退让。
这次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通过这场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群众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军队,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二、在土地革命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建立自己的武装和革命根据地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到了 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在极具险恶的情况下,一些不坚定分子离开了党的队伍,党员人数减少到一万人,工农运动走向低谷。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又继续战斗。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北伐军二万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巨大贡献。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9月9日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在进攻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之地。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10月7日,毛泽东率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2月11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又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此外党还领导发动海陆丰、琼崖等武装起义,总数达近百次。但起义大多很快失败。它们的失败证明:在中国的情况下,以“城市为中心”,企图通过城市武装暴动或攻占大城市来夺取革命胜利是行不通的。革命要胜利,必须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贡献。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成立了工农红军第四军。12月,彭德怀率部与毛泽东会师,红军力量进一步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得到巩固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方面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各地起义部队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树立了榜样,并且在革命者的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路线和任务,在莫斯科召开六大。六大后党的组织有了较大发展,至1930年党员人数达10万多人。
红军和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非常震惊,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集中重兵向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实行“诱敌深入”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先后粉碎了国民党三次“围剿”,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拥有21座县城,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居民达250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举行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主席。
但是,中国革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当革命形势开始好转之时,党内先后出现了李立三和王明两次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的领导,在他们进行的所谓肃反斗争中,使大批红军领导干部和战士遭到杀害。毛泽东也被撤消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最后导致了第五次红军反围剿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丧失。
3、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由原来的九万锐减到三万,在严酷的事实面前,党和红军内部对错误领导不满情绪日增。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并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并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采取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随后又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并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行为,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接着,红
四、红二方面军共同北上,在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等地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心,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统治者的不抵抗主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1936年9月党中央又提出了逼蒋抗日的总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共中央以民族利益大局为重,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派周恩来去西安,协同张学良、杨虎城迫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使内战停止下来。1937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迁驻延安。此后延安成为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照耀中华民族前程的红星。
三、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日开始。抗战时期,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在事变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侵略”。并派周恩来再次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任命朱德为八路军总指挥。不久,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重大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但蒋介石害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拒绝全面抗战路线,采取片面抗战,甚至企图借日本侵略者之手削弱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仍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开赴前线,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和百团大战。尤其是平型关战役,八路军一一五师歼敌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新四军开赴华中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后,也先后建立了皖苏、苏北等多个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烽火中不断发展壮大。
期间,毛泽东为了回击一些人散布的抗日“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胜利必定属于中国的,为争取 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同时为了反击国民党大肆鼓吹的“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反共谬论,阐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毛泽东又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其领导权必须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毛泽东创立的这一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他抗战时期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召开
为了进一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1942年2月开始,中共中央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演讲。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在整风运动中我党始终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提高认识,团结同志的目的。通过整风最终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使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1945年4月,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中国抗战接近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会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七大的历史性贡献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及其重要的代表大会。会议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奋斗。
四、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1、重庆谈判和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仍然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严重斗争。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中国,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妄图在中国维持他们的独裁反动统治。为了争取经过和平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1945年8月,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一起前往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而复杂的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但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独裁和内战政策,于1946年6月发动了全面内战。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领导解放区军民沉着应战,头8个月就歼敌71万余人。次后又挫败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等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了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至1948年,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发展到280万,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65万。接着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摧毁了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攻占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为了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指挥员牺牲26万多人,负伤104万。,涌现了董存瑞、刘胡兰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人物。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以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现战略转移问题。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至北平。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取得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纪元。
五、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全面展开
建国初期,国家面临严重的困难,军事上,国民党残余势力负隅顽抗;经济上,千疮百孔,十分落后;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阻止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肃清国民党残余军队、建立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稳定物价、进行农村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斗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国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迫切地提到党和国家的面前。1953年6月,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这个过渡时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并举的路线。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宪法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使之成为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共同为建设一个伟大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的新的纲领。
1953年起,国家开始执行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当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毛泽东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现在我国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选择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正确的。到1957年底,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现代工业骨干企业,一个个建立起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的一百年。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大力向前推进,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这是中国社会在二十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党的八大以及“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又一全新课题。
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确定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同时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9月,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展开探索。
但这种探索过程,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由于想急于求成,1958年我国大地上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瞎指导、浮夸风,使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造成了党在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此后党又在调整改革、战胜困难中进一步探索。
总之,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其间虽然遭受严重挫折,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64年10月,还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的起步,打下了物质基础。
2、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
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一场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
毛泽东发动这场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当时他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公开、全面、由下而上的发动群众,才能把所谓的“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1966年8月,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第一张大字报》。于是,红卫兵运动疯狂发展,大放、大鸣、大字板、大串联,斗学术权威,斗走资派,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使无数文化典籍和大量国家文物被烧毁破坏,许多知识分子和干部被批斗、打倒,学校停课,部分工厂停工,武斗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9月,林彪策划谋害毛泽东主席的反革命政变失败,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汗机毁人亡,客观上宣告“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败。党的十大以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并把矛头指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向中央夺权,但受到毛主席批评,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
1976年1月8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
一、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逝世,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巨大悲痛。“四人帮”千方百计压制人民的悼念运动。他们的倒行逆施,使群众的悲痛心情转化为强烈的反抗运动。4月4日清明节这一天,200多万京内外群众聚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慷慨陈词,怒斥“四人帮”迫害周恩来。可是百万群众的这一革命行动,被“四人帮”定为反革命事件,压了下去。9月9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加紧了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步伐。在这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10月6日,党中央对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而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但从他一生看,他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伟大的历史转折
粉碎了四人帮,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各地一连数日举行集合游行,载歌载舞欢庆。
但由于长期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和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指示,我们都要始终不渝的遵循)束缚,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间,党和国家的工作虽然有所前进,但仍困难重重。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重大转变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邓小平理论的最后形成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开幕词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十二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城市,教育,科技体制改革均取得巨大成就。1987年10—11月,党召开十三大,大会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党和国家发展又处于一个紧急关头。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1—2月巡视南方,发表重要谈话,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点。邓小平南方谈话,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开好党的十四大作了准备。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江泽民作了报告。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最后形成。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在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被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与时俱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一系列新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思想反映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它正指引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同学们,以上我党八十多年的光辉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利益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是一个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十分光荣的。希望大家不断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人民的幸福、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第五篇:了解党的历史
了解党的历史,加强自身修养
几周的党课学习活动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学到的知识让我获益匪浅,受用一生。以下是自己的对于党课学习后的一些感想: 自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为始,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九十一年的风雨路程,谁能够想到一个只有五十几个成员的团体,日后将会为破败衰落、任人欺凌的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华人民的腰杆硬起来了,使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党的历史是一部流血不流泪的历史,是一部积极进取、攻坚克难的鸿篇巨著。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民情促进了中国新兴的知识分子积极寻求治国良策,他们向封建思想文化猛烈开战,使西方社会新思潮涌入中国的大门。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这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李大钊先生曾称这次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作为最进步的思想在中国日益广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成熟了,一大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中国先进积极分子积极酝酿“组织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终于创立并积极投身大革命的洪流,中国共产党从此登上革命舞台,领导人民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解决战后一穷二白,民众食不果腹的现状成为了重中之重;“十年浩劫”之后,怎样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摆在共产党人的面前;而现如今,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均衡社会财富等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个基本的认识: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与发达国家还具有一定得差距。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我们应该要看到他的努力。在每一次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总能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度过难关。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善于去寻找那些共产党人身上的光芒去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大学生是祖国重点培养的对象,我们应该时刻感恩祖国的关怀,心系祖国,情系人民。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遗忘历史就等于背叛”,同时也是一部不屈不挠、反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的抗争史。我们要通过对党史、党情的认识与了解,努力改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弘扬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若金发砺,若陶在钧,进德修业,光辉日新”。以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尽己所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描绘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