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林玲薇
[教学设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大多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是古代儿童蒙学读物。本文所选十则,篇幅短小,内容浅显,适合初一学生学习。但笔者也发现这些内容都只是只言片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也许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虽然《论语》已经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但是仔细阅读,我们发现其实每一则都与我们的学习密不可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蕴含的精华思想,如何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对它的感悟与启示,将是我课堂设计最主要的出发点。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位老师提出的“语文交际场理论”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该理论指出:“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该理论正好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设想不谋而合,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决定尽量以该理论引导学生爱上《论语》,爱上孔子,让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圣人孔子变成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位慈爱博学的长者,让原本晦涩难懂的《论语》变成我们生活学习的指南。
然而如何实现“场复原”,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何让《论语》在二千多年以后仍具有现实意义?这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
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历代各种文人对《论语》的不同解读,造成了现在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领会孔子的思想。而一些教参上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对《论语》进行归类划分,更让笔者觉得匪夷所思。孔子的时代没有中考高考,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当时人们读书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做“学问”。而对“学问”的定义,在儒家的思想上,做好人,做好事,这就是“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正如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著作《论语别裁》中说的那样:“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个人。”在孔子看来,学习绝非只是课本学习,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格、灵魂的提升。那么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了解文言文的—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3.能熟练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2.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
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引导教学法。[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这是一个缺乏偶像的年代,你赞同吗?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偶像,而是缺少发现偶像的眼睛,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孔予这样一位值得我们一生去敬仰的先贤圣人。
二、走进孔子和《论语》(1)认识孔子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认识的孔子,在此基础上,笔者再适当地出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上记载的关于孔子的资料:
1.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四边高,中间低),因名日丘,字仲尼” 2.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3.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吏(仓库管理员)。4。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地方行政长官),一年,四方皆则(效法)之,由中都宰为司空(国家建设部部长),由司空为大司寇(宰相助理)。
5.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二反乎鲁。
6.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设计意图:笔者所选的这些内容涉及到孔子人生的方方面面,丰富有趣。而且出自《史记》,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信,有凭有据。(2)说说《论语》。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此书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中《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看成是中国人的《圣经》。
设计意图:笔者把《论语》与《圣经》相提并论,目的是让学生能更加清楚明了地了解《论语》在中国的地位,以及其几千年来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创设情境,走进第一则 1.创设情境: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当!当!”孔子学院开学啦,只见身高九尺有六的孔子穿着一袭长衫,款款地走到种满杏树的大庭院里,大庭院里已经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其中有鲁莽冲动却又刚正不阿的子路,有能言善辩又富甲一方的子贡,有深得孔子喜爱的居陋巷而不改其志的颜回,有后来继承了孔子衣钵的曾参,还有那个爱在大白天睡懒觉,被孔子骂为朽木不可雕的子我„„只见孔子款款地走到他们中间,说出了开学典礼上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讲完了,孔子微微一笑,转身走回他的书斋了。现在,我们都是孔子的学生,我们该如何理解孔老夫子这三句话的意思呢?
学生对照注解,解释三句话的字面意思,教师适时点拨,并且要强调:时、说、朋、知、愠、君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教学的触角延伸到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2500年前的孔子学院鲜活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孔子活了!学生也就能在新鲜有趣的氛围中学习,让他们对文章的字词不再望而生畏。2.比较阅读:
子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我不赞同:
余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愁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圣人乎?”(《学而》)
设计意图:这一则真的只是在讲”学习要反复练习,把以前不懂的弄懂了,有了新的收获,就会感到快乐”吗?真的只是在讲“和朋友在一起很快乐”吗?真的只是在讲“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生气”吗?是不是我们没有看懂?那么孔子到底想说什么?通过质疑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言外之意。3.质疑探讨:
这三句为什么要放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设计意图:笔者会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许学生也不能说出什么好的原因,但这一问题能吸引学生探究。而笔者也会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三句的共同点:做一个快乐的人!因为“说、乐、不愠”都直指“快乐”。
教师小结:是呀,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虽然只讲了三句话,可这三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这三句话影响了世世代代神州人,这三句话影响了全世界人,这样的语言就叫经典,所以说《论语》是我们中国人的“圣经”!
四、我选择,我作主 1.创设情境:,孔子第一天的教学任务就这样结束了,在接下来的几天,孔子分别又讲了这样几句话: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疏通字词
学生对照注解,疏通字面上的疑难之处,教师适时强调:故、可以、罔、殆、女、是、知、齐、三、凋。第二课时
一、我选择,我作主 3.情境模拟(承接上一课)
你能否选择其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则来设置情境,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典故传说,也可以是真实生活)来谈谈你对此则的理解。
备用资料:
典故传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杞人忧天》(思而不学则殆)、子路盛服见孔子和《两小儿辨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文天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生活事例:(1)最近,班里有两位同学小A和小B引起了我的注意。小A的作业错误百出,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而小B呢,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上课都不注意听讲。今天我把他们俩请进了办公室,送了他俩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同桌的优点和缺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设计意图:实现“场复原”理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论语》在二千多年以后仍具有现实意义,让原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圣人孔子变成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位慈爱博学的长者,让原本晦涩难懂的《论语》变成我们生活学习的指南。
二、创设情境
(一)孔子学院开学已经好几天了,聪明睿智的子贡觉得深受启发,但是他心中有一个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好奇,独自去孔子的书房找孔子。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你有“施”与“被施”的经历吗,能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吗? 2.你有“己所欲,施于人”的经历吗,能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告诉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懂得推己及人,懂得仁爱待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切身体会中感受孔子的思想真谛和它的现实意义。
三、创设情境
(二)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只有曾参得到了孔子的真传,成为继承儒学经典的传承人。不久,他也开课讲学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省”:中国人的反省精神,如鲁迅、巴金、胡适等。你会反省自己吗?平时你会对什么事进行反省?
2、“仁”:由个人的爱发展到爱别人、爱世界,乃至爱物,以及一切东西。你觉得你的心中有“仁”吗?
四、话说孔子
孔老夫子,我最欣赏你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课文之后,通过此问,强化孔子的形象,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孔子的内心世界。
课后活动: 1.网上拜访孔子①“中国孔子”网站,②孔子博物院,③孔子箴言名句,④电影《孔子》 2.与孔子对话: 《生活中的《论语》》 [教学反思]:
《论语》是什么?《论语》是儒家经典,《论语》是2500年前的师生对话体语录,《论语》是没有体系的片言只语,名人警句。
笔者在家备课,绞尽脑汁、深沉地苦思,心中只有一个字,“难”!难在哪里呢?一难《论语》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有的只是片言只语,况且又没有层次、没有条理,仿佛东一榔头西一棒;二难《论语》离开我们已2500多年,历史久远,难于亲近;三难《论语》语言深奥,仿佛均是讲大道理的名言警句,离学生的世界太过遥远,缺少亲和力。
反复思考,笔者决定给自己的《论语》教学确定几个原则:
一、教学要有情境。有了情境就有了魅力,有了情境就有了生机,有了情境就有了鲜活的场景、故事和人物。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论语>,走进孔子,笔者创设了具有故事情节的“孔子学院教学”情境,让整个课堂教学在一个故事情境中展开,从而让课堂显得和谐紧凑,丰富有趣。2500年前的孔子学院鲜活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孔子活了!孔子的学生们活了!孩子们也活了,他们是多么惊喜,多么冲动,多么投入呀!可见,“场复原”理论非常适合这篇课文的教学。
二、教学要有对话。新课标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和文本对话就是和《论语》和孔子对话,和孔子对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探讨、辩说,与之切磋、交流,真心达到心心相印的境界。如教学中笔者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愁乎?”之辩,“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圣人乎?”之辩,就是让学生和孔子辩说。让学生思考孔子真的只是在讲“学习只要经常复习就会很愉悦”吗?真的只是在讲“和朋友在一起很快乐”吗?真的只是在讲“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生气”吗?是不是我们没有看懂?那么孔子到底想说什么?通过质疑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的言外之意。又如笔者提出的“第一则三句话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教学就是对话,有对话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沉迷其中。
三、教学要有语文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论语》这样的文章很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课。语文的因素在哪里呢?在课外知识的补充和丰富,例如:问题“你能否选择其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则来设置情境,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典故传说,也可以是真实生活)来谈谈你对此则的理解。”,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通过语文小课堂到达更广阔更有趣的语文新天地。还在语言文字的推敲和咀嚼,例如:本课有两个“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抽象解释为“反省”,恐怕印象不深,也没吸引力。于是我制作了这样一张幻灯片:
说文解字——省:
甲骨文、金文的“省”是一个箭头加一只眼睛表示有物看入眼中;小篆则在此基础上加了一条眼眉。这说明“省”的本义是“看”,如省亲、归省;引申为查看自己的内心世界,如:反省、自省、省察、三省吾身。
这样,吸引力就强多了,印象也深刻多了。
第二篇:《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案例
永和中学
谭梅生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一致的。只不过,这种联系,是一种特殊的方式,我把它称之为场复原(回到原始状态)。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是不是孔门弟子的疏忽呢?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精彩教学片段实录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第三大组多人举手,我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笔者曾多次执教《十则》,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笔者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第三篇:教学案例《论语》十则
《论语》教学案例
一、导言
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教?是不是都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来做,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就行了?我个人认为,这得依据所选文言文文本的特点来定,标准里的要求是总体要求,是基本要求,是最低要求,这不应成为语文教师从事单篇文言文文本教学的桎梏。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超验的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聚会”的活动,这思考拒绝以某个在先的目的的名义而结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教学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文言文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大量实践呢?最为有效的一条就是把教学的触角伸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交际场中,进行场复原。
场复原,说简单一些,就是把教师与学生的 “思考”通过时光隧道送到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让这种“思考”接近更为原始的状态,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完全融合,进而让教师、学生在这种状态下进行交际,实施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十则》的教学,若能采用这种方式,其教学必将产生特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所记多口语,文辞简古。其篇章虽有记事,但却简略;记言虽多,但却只是片言只语,且多为自言自语,有问语又有答语的少之又少。在《论语》中将一句话的来龙去脉都记录下来的也有。这说明,他们是有意给后人留下空缺的。这个空缺,就是后人理解《论语》要旨的所在,也是后人思考的所在!我们知道:一个词语,如果离开了句子,就很难确定它的意义;一个句子,倘若离开了段落篇章,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分析;一篇文章,要是不弄清其写作背景等特定的环境,便谈不上理解了其真正的文义。一句话,如果仅知道其字面意思,不弄清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要这样说,那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仅仅是走马观花。在对《十则》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用 “场复原”的方法,把教师、学生置身于这句话产生的原生态中,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呢?
二、设计思路
文本教学的基本策略是 “个性解读,对话生成”。文言文教学要把握好“度”:太浅,学生学得皮毛;太深,学生无法理解。对《十则》的教学,这个“度”以场复原为标。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穿越时光隧道,完成对原文本的修改或再创造;学生、教师这个复原的“场”中,对言语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实现平等对话。
三、教学片段 师:《论语》写作体例为语录体,语录体一般由问语和答语两部分组成。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你能找出既有问语又有答语的一则吗?
生:第十则。师:是谁问谁答?
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答。
师:请问,子贡问了一个什么方面的问题?他怎么问,孔子如何答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有学生站了起来。)
生:我认为子贡问的这个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他这样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你能结合问语和答语的意思给大家以解释吗?
生:可以。用现代文翻译这一问一答,子贡问的就是 “有一词可以用来一生践行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宽恕”之心。所以,子贡的问题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师:是呀!你的思考严密,也很正确。谢谢!请坐!
师:同学们,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正是通过他与弟子的问答式对话进行的,《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语。课文《十则》中的其余九则仅有答语,没有问语。假若你是孔子,你能回想起当时你给学生提的问题吗?假若你是孔子的学生,你能回想出你当时向老师提的问题吗?
(教师依据全班同学自然分组情况,由第一大组完成第一、三则,由第二大组完成第二、八则,由第三大组完成第四、五、六则,第四大组完成第七、九则的问语设计。先独立思考,再前后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修正,形成统一意见。由中心发言人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师:下面,我们来听听大家学习的成果。(点了一人发言。)
生:第四则,仅有孔子的答语,我们经过讨论认为,答语回答的是学习方法中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这一问题。所以,问语应这样设计,“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师:那你能如同第十则那样,把你加入到问语之前吗?
(生有点不理解。师提示:第十则中是谁提问的?学生答,子贡。师提示,这时是你提问,你应将自己的名字加到问语之前。是不是?生笑了。)
生: xxx问曰:“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齐):同意
同学担任旁白,我们来进行问答对话。
(学生旁白: xxx问曰。)
生:先生,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旁白:子曰。)
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师生逐一完成其余八则的问语添加,学生、师生之间采用古人问答时的语气语调进行问答训练。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对第一则,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即认为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学习方法中温习的快乐,“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会学友,后一句则讲人的修养问题。三句话三层意思,层层递进。)
四、教学反思
我曾多次执教《十则》 ,先前由于思想未认识到这个层面上来,也就是采用“读一读、背一背、理解大意”的思路,把这节课“忽悠”过去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之后,我对我以前的做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联系生活不够。如何联系生活呢?我结合自己提出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进行了再思考。我发现,我过去在处理文本的时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对《论语》中话语产生的背景缺少关注。二是联系生活的方式不对。如果运用语文交际场的观点,我就应该让学生、教师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文本所提供的场景或文本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在这个特定的场中进行语用交际!如何做呢?选文的第十则刚好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于是,我大胆地实施了我的设想。没想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这种教学,将传统的逐句析文义、师生的机械分析变为教师与学生的对文本之象的个性解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完成对《十则》中每则的个性化修改和创造,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达到了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这种设计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策略也是完全正确的。这节课结束后,我无比兴奋。一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角色的置换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行为的高度自主性,让我体会到了新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所产生的魅力。二是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富有创意的修改和再创造,这使得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师与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教师教的成份明显比传统式少多了,教师也轻松了许多。
当然,这种策略并不是适用于对每篇文言文的教学,这又反映出 “场复原”式联系生活法的局限性。可针对《十则》而言,这种方法又是最恰当不过的。但这种教学是不是又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了呢?没有超过吧,我想。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中心发言人发言时,常出现 “我认为”而不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要知道,小组讨论的成果应是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探究的结晶,怎么能让中心发言人一个人独享呢!但对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多多提醒就行了。
第四篇:论语十二则试题
《〈论语〉十则》巩固练习题及答案
一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 《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三
按原文填空: 1 学而时习之,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3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4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5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任重而道远,_________,不亦乐乎? _________ ,不亦远乎? 7岁寒,________________.8 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四
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 解释加点的字: 时习
不亦说乎
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传不习
温故
罔
殆
诲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译句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学习态度________ ___
_______ 品德修养 ___ ____ _______- 4 从本文找出几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之十
论语读后感
对于人伦关系的探讨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朱熹《四书章句——中庸》的说法,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人伦关系大致分为五个方面:“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由此可见,朋友关系是人伦关系的重要方面。孔子的交友思想十分丰富,仅就《论语》而言,可以将其梳理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