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时间:2019-05-15 08:4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第一篇: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学号:1109280117姓名:刘柯

【摘要】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关键词】 送别诗

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

感情基调

王昌龄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七绝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特别是送别诗的感情都带一个“真“字,王昌龄是仁而真,“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殷蟠也说他“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者叹惜。’可谓“一片冰心”。李白是狂而真,狂即本于道家、侠客纵横家的狂放而“平交王侯”,他对友朋之真则及于市井百姓,略无一点架子与心机。被认为是“不矜细行”,共同之处在情感真挚,不同之处则有其各自妙处。

一、艺术构思

从艺术创作构思来看,胡应麟认为:“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着。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淫”。陆时雍论曰:“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李青莲绝句,易中之易”。指李白的七绝多是喷薄而出,一挥而就,没有经过太多的雕琢;而王昌龄的七绝则是精心构思,苦心经营。这在他们的七绝送别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先看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写在欲行未行的一刻,诗人面对汪伦对自己的厚意和踏歌送行的深情,心中定然非常激动,不觉诗情喷薄而出,随口吟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纯属叙事,没有丝毫雕琢之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三句写景时已暗将水深与情深相连,收以景托情之效,结句进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情谊。前三句都是信口而成,妙在末句“不及”二字,不用比喻而用比物,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构思巧妙,情景兼容,全诗便神气毕现,自然而又情真,朴实而有余味。桃花潭水的比拟和夸张是诗人就眼前风光的随随意阐发,不假思索,触目而生,信口而成。确乎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易中之易”。再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第一次被谪到岭南,后被赦回到长安,改任江宁丞。他对这个职务并不满意,实际上他的一些好友,如岑参,都认为这个外放有似于再度被谪。写的是早晨在江边与辛渐离别的情景,写了别情,也向洛阳亲友表白心迹。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出那么丰富的意蕴,诗人在构思非常巧妙:

一、二两句制造了情绪和气氛,第一句的舟行于寒雨连江之夜,透露了道图的艰难和诗人不安的心态,从而表明他对于前途的关心。他这次被谪到南方来任职,是使他相当失望的。眼前他的好友辛渐告别北上,孤苦心情可想而知,二句空间处理凄凉而又空旷,恰好是诗人此时送别心情的写照。先描绘了一幅天水相连、浩淼迷茫的吴江夜雨图,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与“入”字是诗人对江雨悄然而来与自身情感的有机结合点,动静互相照应,体察细致入微,可以想象出诗人因为离情别续而夜不成眠的情景。次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与一体。曲折地刻画出别后诗人孤寂落寞的境况。“孤”字又自然牵出了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陆时雍在《唐诗镜》中表述贴切“炼格最高,“孤”字自作一语,后二句别有深情”。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冰清玉洁的品格,并告慰洛阳亲友。这个比喻取用了鲍照《白头吟》的典故,又能做到贴切和谐,确是“难中之难”。全诗难中求易,蕴意深厚含蓄,极尽锤炼之能事而无雕琢之痕迹。构思精巧,蕴意深婉,而又浑然不着痕迹,意境也清幸明撤,当是古代送别诗中的极品。宋顾乐的“唐人多送别妙作,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很有见地。胡应麟的“李作故极自然,„„尽谢锤炼之迹”确可谓一语破的。

殷燔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王昌龄诗“惊耳骇目”,辛文房在《新唐书•王昌龄传》中说其诗“缜密而思清”。着意构思,苦心立意,才能保证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昌龄的七绝送别诗确实是讲究构思,超凡脱俗的。而李白的则讲究自然,突出本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李白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点。

二、艺术表现

王李的七绝送别诗在表现方式上也各有千秋,都能选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别情感。先看王昌龄的诗“摇枻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兼葭空水云。”这首《巴陵送李十二》是开元二十七年诗人自岭南贬所遇赦北归,秋至巴陵邂逅李白旋即分手的送别之作。此诗不算王送别诗中最著名的作品,但却情景交融,情深意长,最能表现王氏七绝送别诗特点的佳作。诗前二句叙事写景,景中寓情,“清江”与“便风”意象表现两人情意的美好与真挚。后二句纯粹写景;山脉绵长遮住了友人所要去的充满秋色的巴陵城,暮色里只见遍地的兼葭与迷茫无边的水气云烟。秋日易生悲,况又临日暮断肠时景物又是满目的兼蔑苇絮与茫茫云水,别友的怅惘之情借时令与景物烘染得十分深沉婉曲且“兼葭”既写实景又暗用“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典,诗情显得更为深婉渊雅。诗的意象绵密,用语流丽而自然,用语优柔婉转,内涵深刻而又韵味无穷。再看李白的送别七绝,其《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是李白为送孟浩然去广陵写的一首送别诗,首句以平朴之语叙事点题,次句亦叙事,“三月下扬州”是朴实的白话,但诗人巧妙地将烟花与三月相连,烟花三月之美景最宜与朋友流连相聚,而眼下却要分离,有反衬之效;在美景中下扬州,亦含有对朋友的劝慰。如此一来便显得文字绮丽,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末二句写景叙事兼抒情:帆孤对人单,帆远人亦远甚而流至天际,别情也如长江流水那般悠悠无尽。亦以景托情,但拟喻夸张偏多而意象偏少,语言俊爽自然。在平淡叙述中表达出诗人的依依难别之情。浅中含深,寓意俊永,余味无穷,故成千古绝唱。

王昌龄的七绝送别诗注重外在环境的氛围营造,表达委婉含蓄,故“言情造极”。而李白的七绝送别诗注重借景生情,通过外在的环境描写直抒胸臆,故“写景入神”。

三、感情基调

李白的诗歌感情基调壮大奔放而又高扬清亮,没有悲凉的调子,没有萎靡的情绪,没有缠绵的愁思,没有超尘恬静的韵味,即使在送别诗的离情别绪中也时时流露出高扬的情感态度。他写离情别绪,往往带着令人向往的情思;感情浓郁真挚,惜别而不哀怨,留恋而不缠绵。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末两句通过目送归舟远去,不见帆影,只见长江奔流浩荡奔向天际,感情真挚而又透露出豪迈,作者并没有因为朋友的离别而情调低沉,却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深沉离别之情。“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虽然不直接言情,而深情自现,但更能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豪情,一种李白特有的高情壮思。王昌龄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旷达,气格高尚,自有一种特别的爽朗大气,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自古以来,都是“暗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但诗人表现了送别朋友一点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后两句借景抒情,巧妙作答。沅水之波,悠悠不尽,情真意切;青山隐隐,千里迢迢,满目生辉;云雨生风,晦明变幻,友情长存;皓月朗照,清辉四射,千里可共。两乡虽远却心心相通,这种遥而不远,离而不别的心意通过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明月朗朗作结,光华灿烂。如此送别,不见凄风苦雨,而见青山明月,不见愁丝别苦,反见高洁旷达,真可谓写得高迈超群,气度不凡!

综上,可以看出二人送别七绝的特点,即都显得情意深长,都讲究情景交融,都重意境的创造。不同处在王诗常以景来烘染,多不点明情字,意多而喻少,语言含蓄婉丽;把早期儒家的刚健与仁爱之情相兼,重风骨与中和美的结合,诗歌显清雄清婉清峻清幽的总体艺术特征,显清雄清婉的特色。李诗亦以景托情,但拟喻夸张偏多而意象偏少,语言俊爽自然,重气重自我,儒家的正气、道家的逸气、纵横家的胆气与游侠的侠气兼而有之,形成豪放飘逸,壮浪纵态,抹去拘束的总体艺术特征,多了几分自然流利。他们都讲究意境的完美,意象的精心构造,字锻句炼,严于声律,意蕴含蓄悠长。用自己的方式拓展了送别诗的内涵,丰富了七绝的表现手法,为唐诗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篇:论王昌龄七绝诗的艺术风格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学科论文

论王昌龄七绝诗的艺术风格

年 级: 2010级 学 号: 102001040019 姓 名: 胡振鹏 专 业: 汉语言文学四班

二零一二年六月

论王昌龄七绝诗的艺术风格

【摘要】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 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关键词】诗歌风格

送别诗

含蓄 以小见大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七绝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特别是送别诗的感情都带一个“真“字,王昌龄是仁而真,“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殷蟠也说他“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者叹惜。’可谓“一片冰心”。王昌龄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一、融情于景。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就是情景妙合,意深情切,以少总多,内涵丰富的艺术珍品。它从个别中体现一般,意境深远,节奏明快,格调自然,细腻动人。如这组诗的第一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杳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此诗写在青海戍边的战士,抛妻弃子,远离家乡,不堪忍受饥渴冻馁之苦而引出的愁绪。在当时,征戍者那种厌战思乡的情绪,是普遍存在的。于是一幅完整的画面便兀现在读者眼前:在那荒漠边塞、烽火城西,燃火报警的百尺楼上,一个离乡戍边的战士,在值勤燎望。他站在高高的戍楼上,远望着夕阳西下的黄昏蓦景,从青海湖面吹来阵阵策瑟寒风,感到秋意袭人,孤独寂寥,心绪悲凉。在这孤独寂寥的环境中,远处偏偏又传来阵阵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关山月》曲调的羌笛声。这缕缕笛声,幽怨哀婉,更加激起人的离情别绪。所以他很自然地想起了“万里”之外的“闺房”的爱妻,同时想到自己在荒漠的边塞思念着她,而“万里”之外“闺房”中的爱妻怎不想念我呢?可是彼此相去千万里,徒劳相思而不能相见,也只好无可奈何罢了。此诗前三句是景语,为的是创悲凉凄抢的环境气氛,给抒发边愁闺怨作铺垫,后一句是情语,通过“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一点睛之笔,把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而造成他们远隔“万里”,彼此不能团聚的原因,正是统治阶级的穷兵默武。因此,此诗所流露的不仅是征人思妇彼此怀念的感情,也流林出作者对统治者连年征战的怨演。全诗写得情真意深,委婉曲折,意境浑然,耐人寻味。

又如《从军行七首》组诗之二,仍是写边愁,但却另涉笔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下长城。此首紧承上首,虽述边愁,却别开生面,一改黄昏向晚,独坐戍楼,湖风扑面,通思报弓望之景,而是军中作乐,琵琶弹奏,舞姿翩翩,通霄尽欢的场景。诗人把自己对开边默武的谴责之情,通过写征戍者因军中宴乐而引起的复杂感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短短的四句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情韵无穷的艺术境界: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习习,军中有人奏起了新的乐曲,跳起了新的舞蹈,但戍边者所感觉到的却“总是关山旧别情”。怎么也改变不了《关山月》歌词包含的离情别绪。尽管调子再新,舞姿再变花样,也驱不散戍边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反倒更添一番新愁。末句以景结情,在无可奈何中,抬头遥望,月照长城,莽莽苍苍,绵亘起伏,景象壮阔而悲凉。

二、含蓄婉转

在昌龄的笔下,即便是对昏庸的统治者或无能边将的鞭笞,亦多表现出含而不露、隐曲婉蓄的审美特点,“运用借端托喻,从反面侧面暗示微挑的手法,起到词约义丰小中见大的效用。”③如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出塞》可为著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边关烽火,长年难息;从军万里,征人未还。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两句以曲折含蓄之笔,回答了问题的根结所在——实乃缺少象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英明边将。“但使”、“不叫”这一假设句“用常得奇”,十分精当。它没有正面直接对那些无能之辈力加斥责,而是借对古代威震匈奴、令敌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的向往、赞慕来表达

对唐王朝边将的否定鞭笞。用语旁敲侧击,含蓄婉转,但言近而意遥,所谓“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似“漫然成诗”,却“自有含蓄托讽”,大有“辞前意”。而同是表现对昏庸边将批判否定内容的,在高适的笔下则写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前者偏师取胜、借端托喻,后者则笔锋犀利,直接明快,其异显然。

三、以小见大

从盛唐的七绝来看,李白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在泼墨描绘自然山水的雄奇壮丽中,寄寓豪放不羁的激情,”高适、岑参等诗人则以大笔勾勒边塞的奇风异俗见长,与众不同的是,王昌龄的七绝侧重于选取生活细节,细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以小见大、言简意深的特色。如诗人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的后两句,先对久已磨损的恺甲作细节刻划,典型地表现出战场生活的艰苦长久,然后以人物表白的坚定信念作结。一方面是久戍思归的苦痛,另一方面是保卫边防的必要,这是军旅生活存在的客观事实。诗人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将两者高度概括,统一于士卒的内心活动,把无人体恤的怨苦之情和戍守边关的责任心一同真切地反映出来。笔触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作品也就更深刻地揭示了边塞生活的内涵。人的艺术佳作,并不在于文辞的华美,而在于描写的真实和深刻,在于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高度认识。王昌龄的七绝不仅写景真切,抒情深挚,而且情景妙合,耐人寻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综上所述,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既有高度概括,又有以小见大的特征;既有委婉含蓄,又有情深意切的特征。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成诗人鲜明的个性。

第三篇:试论王昌龄七绝诗艺术特色

试论王昌龄七绝诗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本文从创作方式着手,探析了被誉为“七绝圣手”盛唐诗人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艺术特征。由此认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既有高度概括,又有以小见大的特征;既有委婉含蓄,又有情深意切的特征。构思新颖,想象奇特,形成诗人鲜明的个性

[关键词]

特征 概括 含蓄 以小见大 情深意切 新颖

[Content abstract]

This way from the creation, discusses the Chinese poetry “is reputed as” four-line sun tang poet Wang changling artistic features。This thought:Wang changling of both high sun,and with characteristics;Both euphem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eloquently。The concept is novel and imagination,forming poet distinct personality。[Keywords] Character

Generalization

Implicit

wide views in a small confined space

Eloquently

Novel 王昌龄(六九八一七五七),字少伯,京兆(今西安市)人,祖籍太原,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尤以七绝见长。现存他的诗一百七十多首,绝句占了将近一半,七绝占了五分之二。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

我认为,王昌龄的七绝创作之所以成绩赫然,全在于他抓住了绝句的一般特征,并遵循了绝句创作的内在规律,从而显示出独具匠心的艺

内容,也表现了对民族历史的自豪感。但关山如旧,明月如昔,而征人未还,战士们不由得会发出“古入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慨叹,思乡之情又显而易见。

再如《从军行》(其五),写挑河大捷,诗人没有绘声绘色地描写双方激战的过程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只抓住“生擒吐谷浑”这最出色的一幕,便画龙点睛般地完成了对挑河大捷的艺术概括。这样写,并不使人感到简单、局促。因为前两句巳交代了环境气候之恶劣、军容之严整、士气之高昂,这就予示了“前军”胜利的必然性。同样,读者从“生擒吐谷浑”的战果,也可以想象得出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胜利后欢呼雀跃的动人情景,甚至还会想得更远更多。

同样,《出塞》(其二),诗人只通过“鼓声犹振”、“刀血未干,这两个细节的描写,便告诉了我们致胜之速、将士们的武勇超人。虽然没有写出战斗的场面。读者自然也会想象得出。

还有些诗句,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其四),明白流畅,但却蕴含丰富,概活力极强,称得上是“片言可以明百意”。戎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激烈、敌人之凶悍、战士之忠勇、边地之荒凉、风沙之猛烈,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诸如此类富于概括力的句子,在王昌龄的七绝中,比比皆是。

二、情景妙合,悄深意切。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就是情景妙合,意深情切,以少总多,内涵丰富的艺术珍品。它从个别中体现一般,意境深远,节奏明快,格调自然,细腻动人。如这组诗的第一首:

此首紧承上首,虽述边愁,却别开生面,一改黄昏向晚,独坐戍楼,湖风扑面,通思报弓望之景,而是军中作乐,琵琶弹奏,舞姿翩翩,通霄尽欢的场景。既是写“边愁”,却又写到“起舞”,岂不是苦中作乐吗?柳宗元说:“嬉笑之怒,甚于裂眺;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此诗所表达的心情,正是如此。诗人把自己对开边默武的谴责之情,通过写征戍者因军中宴乐而引起的复杂感情曲折地表现了出来。短短的四句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情韵无穷的艺术境界:在一个深秋的夜晚,秋风习习,军中有人奏起了新的乐曲,跳起了新的舞蹈,但戍边者所感觉到的却“总是关山旧别情”。怎么也改变不了《关山月》歌词包含的离情别绪。尽管调子再新,舞姿再变花样,也驱不散戍边者内心的无限惆怅,反倒更添一番新愁。末句以景结情,在无可奈何中,抬头遥望,月照长城,莽莽苍苍,绵亘起伏,景象壮阔而悲凉。这种“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复杂感情,好象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在征人们的心头。诗人摄取军中宴乐这一边塞的生活细节,以乐写哀,收到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三、隽永含蓄,含而不露

清人贺贻孙在论李、杜诗歌和韩、苏文章时说:“但通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及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②这一段话形象地道出了李杜诗歌和韩苏文章醇厚耐嚼的诗味,隽永含蓄的美感,是为至言。然而,若将其移至对王昌龄七言绝句的评价上,亦实可当之。我们细味王诗,会不难发现:作者诗中那美妙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决非“质直敷陈,绝无蕴蓄,”而是“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具有蕴籍深永的含蓄

样的英明边将。“但使”、“不叫”这一假设句“用常得奇”,十分精当。它没有正面直接对那些无能之辈力加斥责,而是借对古代威震匈奴、令敌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的向往、赞慕来表达对唐王朝边将的否定鞭笞。用语旁敲侧击,含蓄婉转,但言近而意遥,所谓“语不着色相,情意独至”,似“漫然成诗”,却“自有含蓄托讽”,大有“辞前意”。而同是表现对昏庸边将批判否定内容的,在高适的笔下则写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前者偏师取胜、借端托喻,后者则笔锋犀利,直接明快,其异显然。

四、深人细节,小中见大

从盛唐的七绝来看,李白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是在泼墨描绘自然山水的雄奇壮丽中,寄寓豪放不羁的激情,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高适、岑参等诗人则以大笔勾勒边塞的奇风异俗见长,如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锤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与众不同的是,王昌龄的七绝侧重于选取生活细节,细致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具有以小见大、言简意深的特色。如诗人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的后两句,先对久已磨损的恺甲作细节刻划,典型地表现出战场生活的艰苦长久,然后以人物表白的坚定信念作结。一方面是久戍思归的苦痛,另一方面是保卫边防的必要,这是军旅生活存在的客观事实。诗人没有回避矛盾,而是将两者高度概括,统一于士卒的内心活动,把无人体恤的怨苦之情和戍守边关的责任心一同真切地反映出来。笔触深

质的东西,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恰到好处的揭示。或是一个新鲜的角度,或是一个机智的联想,或是一个巧妙的比喻,通过这些达到揭示生活真产的目的,这是构思的巧”。④王昌龄的一些七言绝句,之所以会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这是与诗人艺术构思的精巧、新颖分不开的。他在谈到自己的艺术构思过程时说:“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⑤。可见,王昌龄是很下了一番苦功。例如《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临别孙意,送辛渐却不言辛渐之事,第三句反而一笔宕开,直写到洛阳亲友。第四句更出人意料之外,送别却不叙离别之情,不说客居之感,偏说自己光

明磊落、清廉自守,如一片冰心之在玉壶,可以告公诸友。这就把那深挚的友情更推进了一层。这首诗的构思可谓新颖、精巧。清代吴韦奄评论这首诗时说:“寒江夜雨,客思

凄然。平明送客,两人情绪,不必再述矣。洛阳亲友,如有问讯者,云我止有一片冰心在玉壶,清而且洁也。是借客形主之法。”⑥从这种“借客形主之法”,我们窥见了诗人坚强、乐观、高洁的性格,也体会到了他对亲友真绝不渝的感情。再如《送柴侍御》: 沉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题外生情之法”,可谓一语巾“的”。刘熙载说:“绝句取径青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靓影知竿乃妙。”⑨《送魏二》通过虑拟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又不从正面涉笔,“本面不写写对面”,更见其曲折委婉,含蕴不尽,、意味隽永。

又譬如《出塞》(其一)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也是用想象中的美妙来反衬现实中的缺陷,即从侧面衬托。其他如《卢溪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这首诗四句都属想象之词。分别之地是在卢溪(今沪汗一县),而诗却从中途的某一个泊船的码头—武陵溪口写起。诗人想象故人从武陵溪口乘舟继续北上,而溪水能随君,自己却不能,则节怅之意自见,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三、四句更进一步想象由荆门进入三峡之景。峡中多奏,啼声哀怨,所以预先对友人加以劝慰,要他不要在月光之下,听猿声而引起愁心。还在卢溪,已先想到朋友进入三峡之景之情,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显而易见。《青楼曲》则是通过“楼头小妇”的想象和位憬,塑造了立功边塞、凯旋回朝封候的英俊少年的威武形象。爪德舆在评论这二首诗时说:“极写富青景色,„„而均从楼头小妇眼中看出,则一种桃达之状,跃跃纸上„„”⑩。这里所谓的“看出”,实际上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这二首诗的想象,又和以上几首的形式不同。可见,王昌龄运用想象进行诗歌艺术构思的技巧是多么纯熟。

《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唐诗直解》 《文心雕龙 《唐诗直解》 《艺概、诗概》 《养一斋诗话》卷二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国历代诗歌选》上编

(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百家唐宋诗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名篇今译》第1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6):周啸天《唐绝句史》,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7):张明非:《唐贤三味集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8):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9):勾承益:《唐诗感悟》,巴蜀书社,2005年版。(10):《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1年第4期

(11):李云逸:《王昌龄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12):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 1985年版。

第四篇: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 内容 提要】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 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他的送别诗在情境创设上,选取物象既沿袭了古人的大众题材又推陈出新,着力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将其附着上自己的感情,更加贴切的表达了分别之苦和离别之痛;在艺术手法上复杂多样,但紧紧围绕“情”“景”这两个主题,要么融情入景要么以景写情,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王昌龄的送别诗,风格黯然却不低沉,哀婉却不低调,忧郁中暗含激情。【关键词】 王昌龄; 送别;艺术特色

盛唐诗人王昌龄,一生留下将近200首诗作,在他为数不多的诗作中,送别诗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这些送别诗,不论是在审美情趣、艺术手法,还是整体风格上,都有风神独具的一面。本文试针对其送别诗的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

一、审美情趣超然高绝

审美情趣是一个诗人在一定的文学观念、审美理想等指导下而产生的一种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它具化在诗人具体的创作过程之中,常常表现在对题材、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选择上。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坛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一)意象继承古人却又独出心意

1.继承传统意象。古人送别多用杨柳、风月,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在古代因其谐音“留”故多做离别之用,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赠以表达挽留之意。而“月”因其有圆缺之分有满月残月之别,故此被人赋予团圆和残缺的意象。圆月代表团圆,弯月和残月 自然 而然的代表着分散、人各他乡。并且在笔者认为,古人由于对太空缺乏了解,只是通过肉眼所见,觉得月晶莹剔透,是一种高洁、纯洁毫无尘杂的意象,故此多喜欢以月与人尤其是自己做比较。以明月表明自己超脱高洁,不受尘事所累,也有在无人理解的时候自慰自己还有明月理解。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不乏选取月这个意象以表达别离之痛和分手之愁的。如:《送郭司仓》中有:“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句子,此处作者以明月反衬自己内心的悲苦,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再如:《送任五之桂林》 中有“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的句子。此处的作者以天下人家共一月的概念表明即使分别各异他乡,我们仍在同一个月亮之下。此处一方面以“月”和“山”对称,另一方面以“月带千里貌”表明自己的慷慨,相隔千里依然同在一片月光之下,好不豪爽。类似意象还有:《山中别庞十》 中的“ 月出寒蝉鸣”、《 送韦十二兵曹》 中的“ 海净月色真”、《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中的“月明见古寺 ”、《 巴陵别刘处士》 中的“ 月寒江风起”、《送李十五》 中的“ 月影在寒水”、《 送张四》中的“别后冷山月 ”、《 送刘十五之郡》 中的“ 窅窅含楚月”、《 送魏二》 中的“忆君遥在潇湘月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中的“ 寂寂寒江明月心”、《 送窦七》 全诗两次写“月”――“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还有《送程六》 中的“武冈前路看斜月 ”、《 别辛渐》 中的“ 扁舟月色渡江看”、《 送柴侍御》 中的“ 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崔参军往龙溪》 中的“ 秋月孤山两相向”。这些表明王昌龄在选择物象上沿袭了古人的风格,但是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此,他更深入的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象用来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善于组合意象,看似十分普通的两种意象甚至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一旦经过组合便生发出许多饶有情趣的境界,耐人玩味。2.不局限于古人诗歌中的意象。他从生活中挖掘了许多可用意象,用以附着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心意。综合考察王昌龄这五十二首送别诗,其中可考物象有江、夜、山、水、春潮、松、蝉、云、海、舟、寺、溪、日、雨、酒、虫、烟、等。这里江为寒江(寂寂寒江明月心),夜为寒夜(寒夜天光白),水为流水(东流山水长),松为幽松(幽娟松筱径),蝉为寒蝉(月出寒蝉鸣),云为秋云(江中秋云起)为黄云(“江西日落起黄云”“ 蓟门秋月隐黄云”),海为净海(海净月色真),舟为孤舟(看君孤舟去;微风引孤舟;孤舟坐如此;楚客醉孤舟;徘徊入孤舟;东南棹孤舟),寺为古寺(月明见古寺),溪为石溪(石溪流已乱),日暮日(日暮蒹葭空水云),雨是寒雨(别馆萧条风雨寒),酒为广陵酒(一尊广陵酒),虫为悲鸣虫(草根寒露悲鸣虫),烟是暮烟(井邑苍茫含暮烟)。每一种物象都不仅仅是物象本身那么单纯了,都附着了作者的感情色彩,都成为作者流露情感的工具了。作者正是用这种平常的物象,大家都熟知的景物来附着情感,使得诗歌易懂明了,却又流露深情,将离别之情写的深沉、浓烈、却又丝毫不含夸张,让人能够感知到遥远 时代 的王昌龄离别之时的那份悲愁。3.以情为线索组合意象。作者善于组合物象,把十分平常的物象或者是两个几乎没有联系的意象组合起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美感。例如上文所述“海净月色真”,把“月”和“海”这两个不通的意象组合起来,“海”给人的感觉是浩大、宽广、蔚蓝、波涛汹涌,而“月”呢?是明亮、是晶莹、是纯洁,那么把“海”和“月”放在了一起,以“海”的“净”衬“月”的“真”,同时“月色”更能衬托“海净”,这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让诗句有种交织的景象,又有一种微妙的情感转换的意味,比仅仅说“海净”和仅仅说“月色”更能表现作者的心绪和心境。再如“秋月孤山两相向”,依然是用“秋月”和“孤山”这两个意象组合,让人感到山更孤月更单,仿佛有种合力,这种合力是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工具,作者把握了,高超的审美情趣悠然而生,令人不禁拍案叫绝。尤其“寂寂寒江明月心”,此句把“明月”和“心”关联在一起,以明月表明己心,用明月得晶莹衬托己心得高洁,没有直言却于文字之中流露出自己得委屈和傲然,不为谗言所累,不为世俗折腰,近一步表现出作者得心境之高,情感之真。

对古人得沿袭让王昌龄得送别诗有所可依,浩瀚得传统送别意象是他背依得大山,而对意象得挖掘和组合是他得以傲然诗林的根本,他以自己独具特色的或单纯或复杂的意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达到了超然高绝的境界,这是其他诗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二)情真意切,自然深厚

真正的文学是纯粹的,真挚的情感也是纯粹的。古往今来,朋友之情不断被人们歌之咏之,颂之赞之,正是因为朋友之间那种心与心交融的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激动不已。那是一种醇正的人情美,真正的友情美,而真正的美从来都是不用雕琢的,“豪华落尽见真淳”,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诗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一颗真心,用最朴素的语言捧出,化成千古绝唱。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语言平直清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精到简洁,但语言精简并不是 含义浅显,恰恰相反,这样精简的语言表达的却是浓浓的深情,作者借玉壶表明自己的情结,宦情已薄。这样表达起来更能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1.抒情真挚朴实,不矫揉造作。王送别诗都是情动于衷,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送窦七》,全诗这样写道:“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前两句实笔绘景,渲染清明光洁,幽静深远的环境气氛。皓月当空,银辉四射,秋深气爽,林木葱茏,清江荡漾,波光粼粼,呈现在诗人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明净而静谧,清幽而空明的境界。朋友窦七所乘的小船就在这时离去了,诗人一往深情地凝望着“渐行渐远”的小船。千种离情,万般别绪全在这深情一“望”当中展露无遗。后两句虚笔联想,抒发难分难舍,相依相伴的深挚情怀。说友人的轻舟必须尽早出发,不想分别却又不得不别,只有善解人意的明月能够理解我们这伤心情,留下不走,万里相照。朋友走了,却留下了一轮相思明月;秋天凉了,却温暖了一颗赤诚之心。全诗字里行间充溢着缕缕真诚朴实的离情别意。2.借送别以明志。代表作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是诗人贬官江宁(今江苏南京市)期间,送别友人辛渐回洛阳时所写的。前两句绘景点题。寒雨连江,夜色苍茫,楚山独立,境界凄迷而开阔。凄迷,烘托出离别的深情;开阔,显现作者豁达的胸襟。后两句抒情言志,嘱托朋友,语重心长;回答亲友,肝胆相照。两句的意思是,你回到洛阳以后,一定要见见我们的亲朋好友,如果他们问到我待罪之身的情况,那就请你告诉他们,我还是我,冰心玉洁,志趣不改,品节不移。话语之间有志行高洁的傲岸不屈,有君子相交的坦荡无私。一个“冰心玉壶”的比喻写尽了深挚不渝的友谊,写绝了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二、艺术表现手法因情而变

对于王昌龄的诗,古代许多学者都有很高评价,比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1] 1.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送别诗首先是抒情诗,诗人们在抒发心中的情感时,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表现出来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王昌龄的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送胡大》中“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诗中直言“不堪别”,表达了作者无法接受这种分别之苦,直抒胸臆,没有丝毫隐晦。类似此诗还有《送狄宗亨》中有“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直言心中愁苦连绵不绝,没做任何含蓄隐藏,表达的淋漓尽致。除此还有《送柴侍御》等。

其次,王昌龄送别诗中借景抒情的更多,如:《送郭司仓》中“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作者以淮水之绿表明主人留客之心殷殷切切,以明月、春潮来表达分别之愁,从环境入手,让周围景物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思想,这种手法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大多数。最著名就是《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为润州丹阳之西北楼,王昌龄时任江宁丞。诗意:铺天盖地的寒雨,昨夜来到了吴国之故地;天亮之后,欢送友人别去,只见江北的远山,显现出一片孤独寂寞的样子。这是融情入景,情景完全交融。诗人接下去并没有诉说离别之事,却是说自己的心已不受尘俗的污染,就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莹洁净。“玉壶”典出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这里化用其句,暗喻自己无心做官,欲轻视功名富贵而坚守清高。黄叔灿说:“上二句送时情景,下二句托寄之言。自述心地莹洁,无尘可滓。本传言少伯‘不护细行’,或有所为而云。”又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先从“秋海阴”、“楚雪深”写起,以景起兴。第三句是点题:高楼送客,依依惜别,心情悲愁,酒不尽兴。末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地纯真。全诗情景结合堪称一绝。

最后,作者喜欢以比喻抒写情怀。如《送李十五》《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等用比喻来写送别,以一些能够代表作者心境的外物来比较作者的心情和心理,取得一种高妙的结果。《留别司马太守》中有“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的句子,作者以黄鹤青云展翅高飞比比喻宏图大展,以河蚌吐珠比喻将以全部精华报效朝廷的忠心。用比喻来写离别,更能把离别的愁思和伤情写的真切而感人,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更便于抒发分别在即的那种凄切哀婉的心情,比直截了当的表达更具有艺术魅力,也使诗更具有诗歌的感染力。

第五篇:浅论李白的送别诗

目 录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2

一、送别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2

二、独具特色的李白送别诗……………………………………………………………3

三、李白送别诗独具特色的成因………………………………………………………5 参考文献………………………………………………………………………………………6 开题报告………………………………………………………………………………………7 毕业论文学生承诺书…………………………………………………………………………9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10 毕业论文教师责任承诺书……………………………………………………………………11 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12 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记录表…………………………………………………………………13

浅论李白的送别诗

潘 玉

摘要:送别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送别诗按思想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借景物描写抒发离别之情;二是借离别抒写其远大的胸襟。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李白送别诗感情基调的高昂、豪放、洒脱的艺术特征。而形成这特征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时代的原因,包括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因素,二是个人的原因,即李白胜则更胜一筹,败则屡败不馁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奋进、豪放的诗人精神。关键词:送别诗;人生态度;艺术特征

“送别诗”的格调氛围一般是愁怨低沉的,而李白的送别诗在唐以前和唐以后是一种别调:积极、奋进、豪放、昂扬。这一现象是独特的,也是引人注目的。从探究李白的送别诗入手,可见其人生态度和其诗歌的主体风格,甚至与风格联系紧密的社会时代特色。“一管以窥豹”,能从这类诗挖掘出其时间纵深上的独特和空间广延上的深邃,确实有研究的必要。

一、送别是我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

自古情深伤别,愁恨成为送别时的特定氛围。“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江淹《别赋》)从《诗经》开始对离愁别绪的悠悠咏叹便一直成为文学作品永不消解的内容,正是这种离愁况味催化了送别诗的成熟,从而使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永恒母题。

《小雅·采薇》中有一名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日出征,杨柳呈依依之状,烘托征人依恋难舍之情,今昔对比,悲苦异常,自此杨柳依依也就成了后人惜别的象征意象。当然这还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送别诗。

在《古诗十九首》中,朋友阔绝,死生之别,反复低徊,使读者悲感无端,不能自已。如“良时不再至,离别在须臾,屏营衢路侧,执手野踟蹰。”“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兹。”等都笼罩着离别的愁云惨雾。

在江淹的《别赋》中这种离情别绪渲染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并以为别情痛苦之深,非笔墨所能形容。”

从秦汉至南北朝,离情始终是人们心中最柔弱的情结,送别诗的情感基调始终是悲苦、低徊、抑郁的。虽然曹植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并序》)的豪迈之语,但也不过是勉强安慰对方,宽解自己而已。

宋代以词显长,词“要眇宜修”,将离愁别绪更是渲染得淋漓尽致。如柳永的《雨霖玲》是这样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辛弃疾的《贺新郎》:“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风格沉郁悲凉。

而到了唐代,离别诗的情感基调发生了变化。绝大部分一扫前期的儿女之态,将离别之情化作豪迈之语,其中最突出的是盛唐的李白。在《广陵赠别》中,他充满豪兴地说:“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在李白的许多送别诗里,高昂、豪放、洒脱取代了悲苦、低徊、抑郁,而成为其诗的主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李白的送别诗独具特色呢?

知人论世,我们就能从李白的诗歌风格上发现盛唐诗坛的大风向,而且也可以从送别诗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感觉到时代的气息,体味出时代的土壤与诗歌的紧密联系。

二、独具特色的李白送别诗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代因罪流徙到西域,幼年随着父亲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故自号曰青莲居士。他在青少年时就博览群书诗才横溢,又喜好击剑,广交豪雄,并饱览了蜀中山川名胜。他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理想,却又不屑于走科举的道路,25岁时便离乡远游。他一生有两次大的漫游时期,一是以湖北安陆为中心,一是以梁园为中心。在这两次漫游中,他饱览了祖国名山大川,开扩了胸襟器识,广交天下朋友,与杜甫、孟浩然、王昌龄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因此留下了许多歌颂友情、叹惜离别、抒发心志的送别诗。

别情,是人生普遍存在的生活体验。一别之后,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必然会引起原本平衡的心境失去平衡。诗为心声,当心境依然处于惘然若失之中时,言辞就自然悲切,抑郁;当心境在短时间内失去平衡,然后因为一些别的寄托又渐趋平衡时,言辞就比较的平和、明丽。因此一般送别诗可以有几种情感:一是勉励他放心前去,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如《冬日别董大》;二是表现依依不舍的惋惜之情;三是互相激励,对以后相会踌躇满志,其中当属第二种最常见。

李白是一个“狂人”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狂人”,有他独特的一面,作为一个普通人,又具有平民性格。同样,他的送别诗,既有一般送别诗的情感,又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借景物描写抒发离别之情

先看《南阳送客》:“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游子伤。离愁怨芳草,春忽结垂杨。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

这首诗五六句写景而兼叙别,古人送别多折杨柳相赠,因柳留谐音。柳者,留也,表挽留之意。第五句“离愁怨芳草”意思是:送客之人,伫立远望,最后只见芳草不见人影。似人影为芳草所没,二者结合起来写,带有浓浓的惜别之意。前面四句都是直抒胸臆,这样有点曲折,容易加深印象,最后以“再三别”惜别之情表现得尤为强烈。垂杨依依,芳草没没,故人远去,仍挥手相别,此情此景,笼上一层伤感的柔纱,令人欲罢不能。和普通人一样,李白也是极重情感的,故人远别,自然也会流露出一种忧伤的情感。但这类诗作并不是很多,因而并不能代表其诗的主调。

再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杨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杨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被清人孙沫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二)借离别抒写其远大胸襟

先请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刚离开蜀地时赠给送别的友人的作品,表现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的积极向上的心情。诗的前四句写的是行舟暂视的昼景,诗一开笔就给人以磅礴之感,渡远荆门,为的是游历楚国,然后描绘出一幅壮大的山水图画,绵绵群山,阔大原野,滚滚江水,漠漠大荒。意境高远、壮阔,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给人感官感受上的特征就是格调高昂,全然没有送别时的悲戚。五六句是诗人的想象,也同样是壮阔雄美的。全诗只在末两句点明送别之意,但也纯粹只是客观上的叙述,诗人的别情已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取代。

我们再来看李白的名篇《蜀道难》,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平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言。”近人岑伸勉考证,此作品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不管李白的这篇作品作于何时,我还是采用詹瑛先生之说,把它划为送别诗一类,即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之作。基本意思是“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虽然诗人是送友入蜀,但又极力劝他不必去,为什么呢?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且猛虎、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根本不同于以前的种种,全诗从一片惊叹声中开始,首先就给人一种不凡的气势,接着从茫茫太古的古老神话传说说起,古蜀道的险峻与神秘就使人不寒而栗。然后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形容爬蜀道的艰难经历。“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以及“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悲凉气氛的渲染为描写对象,从人的生理、心理两方面,迫切召唤行人回归。

诗人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酣畅淋漓地热烈奔放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送王炎入蜀可以成为诗人当时写作的一种动机。“讽章仇兼王京”可以成为他当时写作的一种心情,因此全诗给人的感觉是无论时间地域或空间地域都很阔大,全诗的格调也是豪放壮阔的。

借离别抒写其远大胸襟之类的作品,在李白的送别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宣州谢眺楼饯别叔云》中“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愿“乘扁舟浮于江湖”的洒脱;《江夏别宋之悌》中“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的豪放;以及《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中“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的阔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白送别诗的这一特点前面已举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论证,如果从历史的纵向来看,也就是说将李白的送别诗与其它朝代的留别作品比较起来,也是独具特色的。

我们再从宋齐梁时期沈约的《别范安成》和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作一番比较。

先看《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再看《江夏别宋之悌》:“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泪无穷。”

两者都是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深厚感情,在形式上都是五言律诗,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但两者在感情基调上有明显的不同。

沈约的《别范安成》中有一股浓厚的悲凉感,昔时书生意气视离别为“易前期”,而如今老将至矣,生离亦或就是永诀,故诗人劝友人不要说眼前这一樽酒浅薄,说不定这一别以后恐怕不易再见了。因此此诗在浓浓的情意中有一种不可名状的伤感和凄凉。

李白的《江夏别宋之悌》作于安史之乱(755—762)时期,前六句明朗、愉快。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现时间的悠久,李白则想到了空间的辽阔,“人分千里”“兴在杯中”“兴”指豪兴,因为宋之悌率军北上,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至此全诗豪兴满怀,昂扬向上。最末两句,有人认为是衰飒之言,泪水尽掩豪情,将全诗收在一片呜咽声中,因而将全诗定为一种哀调,其实并不尽然。诗人听到鸟吟,猿啸自得其乐,宋之悌戎装待发,志得意满,自己年华已逝(已是五十多岁),却是功名未立,因而有感于怀,一片悲愤化作泪雨,其中的原因自不待言。究其实这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壮,所以读来并不觉得衰飒,相反只觉得“志深笔长,梗概多气。”

唐朝开放的社会氛围和乐观而上的社会心态,使诗的创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大丈夫当治国平天下”是唐诗人的远大志向,因而其诗歌风格大抵是高昂豪放的,李白则又是唐诗人中的佼佼者。

初唐时的王勃就是以诗风的高昂豪放为特色的。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能摆脱一般送别诗的旧套,不仅仅只停留在安慰惜别上面,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乐观开朗的胸怀,表现了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时代气息。然而当他被迫远离宫廷,蹭蹬下僚的时刻,那种经世致用的政治热情便化成了失意后的痛苦和愤懑。不过他并未消极遁世,而是在静以待时,待时而动。王勃在《春思赋》中对自己的前途满怀希望地憧憬道:“长卿未达终希达,曲逆长贫岂利贫。年年送春应未尽,一旦逢春自有人。”

而处于盛唐时期的李白自觉沿着前人的足迹不但前进开拓,而且达到了淋漓尽致、无以复加的程度。如《行路难》这是天宝三载(公元774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结尾处忽开异境,幻想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充满着冲决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精神。全诗格调高昂,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不仅如此,还有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也同样体现了他送别诗的总体风格:阔大豪放。李白转徙的一生,留下了九百多首诗篇,其中送别诗占有很大的比重。著名的还有《送友人》、《送孟然之广陵》、《劳劳亭》等,除了《南阳送客》《劳劳亭》、《灞陵送别》中含有浓重的悲苦愁怀之外,其余的格调大体是高昂、豪放、洒脱的,这种缘由是很值得探求的。

三、李白送别诗独具特色的成因 李白一生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他是盛唐时代的代表诗人,在时代的浪尘上,他的诗作必然受那个时代的影响,也必然是时代的最强音。

(一)唐朝经济的繁荣缩短了离别的距离

离别时,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都会发生变化,在唐以前中国封建经济很不发达,经济不发达直接影响到交通的不便利,再加上科举制度尚未实行,而士族门阀制度森严,文士们为了谋生,不得不离乡背井,或投奔权贵,或进谒州郡,以图谋取一官半职。于是他们“或殁于他邦,或长幼而不归,父母怀茕茕独立之思,思人抱东山之衰,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徐干《中论谴交》)尤其在那社会动荡不安、人情冷漠的年代,世态炎凉,变故迭起,交通不便利,生活不安定,一别就会无时,更使人觉得身如浮萍。生活窘迫,只能远行,一旦临别,却又是永诀,怎能不叫人愁肠百结,悲怆涕下呢?这也就是唐代以前大多数送别诗感情基调悲戚的一个原因。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当时有一位西方来到中国生活过的“梵僧”写诗说:“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而盛唐更是繁盛的顶点,有一首描写当时经济繁庶的诗曰:“绫锦定益扬,刑白越青瓷。益麻集贤殿,还有杭宣越。绘画帛绢现,敦煌莫高窟。花写文锦新,新疆吐鲁番。工匠手艺精,百鸟织毛裙。骆驼载乐俑,三杲黄绿青。”经济的繁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国家和人们,交通运输也因此发达便利起来。唐朝的海运、河运、陆运已比较发达,以长安、登州、杭州、广州为中心建立了网络较细密的交通运输路线。这就给许许多多的商人、游子、文士带来了莫大的方便。“千里江陵一日还”虽是夸张,但也反映了河运的快速、便捷。交通的便利,自然缩短了往返流程,也缩短了离别时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如《巴日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步归。”水运畅通,船行急速,来也匆匆,回也匆匆,自然少却了长期滞留在外之感。

(二)唐文学思想定下了离别高昂的主调

英国学者威尔斯曾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绵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朗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唐王朝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在不危及国本的大前提下,唐统治者对各种社会思潮予以兼容并蓄,大力扶植,或听任自由,或取长补短,这便使得整个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盛唐(睿宗景云中至玄宗天宝初)的文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崇尚风骨。所谓风骨,一般指诗文书画等雄健有力的风格,唐代崇尚风骨是以建安为标榜的。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皆向往“气凌云汉,字挟风霜”、“骨气端翔,光英朗练”的思想诗歌。这一思想主张在盛唐诗人手里实现了。他们追求风骨,而且得到了风骨。他们的风骨追求的具体表现,就是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在盛唐诗人那里很少有缠绵悱恻,浅斟低唱,不论写什么,总有一种昂扬情思,明朗基调流驻其中,不低沉,不纤弱,不颓废,写诗最多的是理想和抱负。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臣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差不多每一位重要的盛唐诗人,都在诗歌中表现了这种襟怀和气概,尤其早年更是如此。最有代表的李白,渴望着风云际会之际,建立奇勋,并且以为功业唾手可得,然后功成身退,功名传之不朽的强烈愿望充满于李白的诗中,使他的诗隐含着浓烈的壮大的感情力量。离愁别绪,让位于建立功业的慷慨高歌。大丈夫应当奔走四方,“气结不能言”的悲凉,离立志要做大鹏鸟的李白是颇为遥远的。“我觉秋兴逸,谁言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着酒白玉壶,临行驻金羁„„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一个“逸”字,统领全篇,通篇但见一片无垠的原野,晴空以及无边无际的大海,人们好像在那里各奔前程,互不相关,然而似乎也无关心之必要。正如庄子说:“涸澈之鲋鱼,相濡以沫,相濡以湿,不如相亲于江湖。”正因为李白有着远大的理想,生活过得相当充实,所以才对送别有如此的胸襟。

(三)诗人的人生态度扫去了离别愁苦的阴霾

同是离别,在李白笔下,所写的别情好象克服了离别的伤悲,这也和他的人生态度有关。李白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伟大抱负,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深受道家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蔑视王侯富贵和世俗中庸,为自己设计了一条“功成、名遂、身退”的特殊生活道路。尽管热切盼望从政,但决不放弃自己的高傲和自由,而且李白与某些消极退隐的人物不同,积极进取,执着追求,始终是他一生最根本的人生态度。无论遇到多大挫折,但仍然希望有所作为;尽管悲伤悲怒已极,也不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如《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中的第二首:

“君思颖水绿,忽复归嵩岑。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这是天宝三载所作。这时李白在长安已耽了两年,由于遭到权臣的谗毁和排挤,始终没有被朝廷正式任用,他建功立业的志愿无法实现,又不愿随俗浮沉。于是,打算离开长安,重新去过隐居生活,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时诗人从心情压抑,又复惜别,但诗人并未痛哭流涕,而依然奏起一曲昂扬的凯歌。

纵观文学史,一读和送别有关的诗,我们大多被诗中的愁怨低沉的的氛围环绕,而读李白的送别诗却能心中一震,它积极、奋进、豪放、昂扬,一扫沉郁的阴霾。李白的送别诗诗借景物抒发离愁,借离别抒写其远大胸襟,其诗歌的主体风格与他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与盛唐气象有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值得后来的研究者们挖掘和深思。

参考文献:

1、谭继山.《山水诗人》.北京:万盛出版社.1983年2月

2、韩经太.《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3、刘开扬,庄户.《唐诗通论》.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1998年10月

4、林庚.《唐代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4月

5、陆耀东.《唐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6、安旗.《李白纵横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7、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李白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64.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下载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白的送别诗[本站推荐]

    李白的送别诗送二季之江东[唐]李白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

    李白与杜甫的诗艺术特色的异同

    李白与杜甫的诗艺术特色的异同 李杜创作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裴斐先生在《李白十论》一书中说:“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情真意切,真挚感人!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一首诗,情真意切,真挚感人! 公元753年,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尉,当时李白人在扬州,听说好友被贬后写下的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同情之心,也寄托了自己对王昌龄......

    从鬼文化看中西文化异同

    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ghost)”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

    李白送别诗的艺术特点(小编推荐)

    李白送别诗的艺术特点 1 目 录 [摘 要]............................................................. 3 [ abstract ].....................................................

    李白、阮籍和陶渊明三者诗酒之趣异同

    论阮籍、陶渊明和李白的诗酒之趣异同 11级中本1班 2011011114 陈靖文 一、嗜酒与作诗的内在联系(一)阮籍——诗中无酒,诗酒分家。 阮籍爱喝酒,他“嗜酒”“酣饮为常”。但他不似......

    从昆曲《思凡》看昆曲京剧的异同和观赏性

    从昆曲《思凡》看昆曲京剧的异同和观赏性 金融1402 陈熙元 201401212 《思凡》是昆曲剧目《孽海记》中仅存的两折之一,不仅受明清百姓喜爱,一些颇有人气的现代艺术,灵感来源便......

    从《木兰诗》看木兰的女性气息

    《木兰诗》中,除了一处写到备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处写到征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处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