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课堂听课率,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关注课堂听课率,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
摘要:“听课率”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概率,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态的一种综合表现,是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直接态度表白。它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信息依据。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听课率”不容忽视。通过对提高“课堂听课率”方法的探究,教师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学情进行更有效的分析,进行更有效的课前准备、课中落实和课后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快捷、高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听课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所提及的课堂“听课率”,笔者定义为: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概率,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状态的一种综合表现,是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一种直接态度表白。它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信息依据,教师的授课能否吸引学生,教与学成效如何,课堂“听课率”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来。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小学生,在不是母语为主的英语课堂上,他们常常会通过不经修饰的态度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甚至说是“喜恶”。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课堂听课率”不容忽视。
一、“听课率”与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更加强调课堂上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怎样的课才是优秀课?不同的专家学者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节精彩高效的课,至少是能吸引学生的,学生课堂上的听课率应该是高的,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叶澜教授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了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优秀的课会吸引学生,课堂听课率自然是高的,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率高低,是检测出一堂课是否优秀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提高课堂听课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要提高课堂“听课率”,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水平和能力,对学生学情进行更有效的分析,进行更有效的课前准备、课中落实和课后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此更快捷高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二、“听课率”产生于课堂,便于教师关注和提升
提升课堂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不过每位教师的课堂效率提升最终还是依靠教师本人,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立足于教师自己。而且,对于日常工作琐碎繁忙的一线教师来说,方便、快捷的方式是最受用的。
教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课,只要认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率,对于每节课的课堂效果,通常是“心中有数”的。学生的听课率高低是教师授课效果高低的最直接显性的表现,教师可以透过听课率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效果,或作为评价一节课的重要依据。每一节课都有听课率,也是教师应关注的教学常规,所以通过提高听课率来促进课堂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是基于教学常规的,无论是个人或者同伴互助,都是易于操作、可行和高效的。
三、“听课率”密切关系学情,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学情”顾名思义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学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水平能力、学习基础等。
学情与教师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风向标。教师需要关注学情,分析学情,利用学情,才能更好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只有不断地从学生的学情中进行反思,才能发现不足,拾遗补缺,厚积薄发,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1]。
教师可以从多方面了解和掌握学情,通过课堂听课率获得是直接和快捷的一种方法。比如,小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和环节,会自然表现出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的态度,这个时候听课率是高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规律,逐步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投其所好”,因材施教,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和默契度。有了这一基础,教学效率自然提高。又比如,通过听课率,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状态。如果太难或太容易,学生会表现出不难烦、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导致听课率低,此时,教师应该不断调整方式方法,从听课率的起伏中获得最佳策略,更好地落实教学内容。
四、“听课率”可检验教学效果,推动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往往能体现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思考设计什么方案,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教学目标。这一切要基于教师对教材的研读水平、处理能力、自我教学风格和对学生的学前了解。然而,要检测出教学设计是否真正优秀或者要进一步对其优化,则要通过课堂实施效果来验证。关注在实施教学设计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听课率”如何,是其中一种很好的验证方法。即便教师课前准备得很充分,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但如果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听课率低下,课堂就会变成教师个人的“独角戏”,教学效果当然也会是低效的。而且,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活泼、好奇灵动的小学生,在落实课前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时,或多或少总会有即兴生成的教学情况,真实的课堂一定会有生成,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一定会把握好稍纵即逝的生成,立刻对预设好的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叶澜教授曾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一节课,学生课堂听课率高的话,表明课前的教学设计通常是让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反之,设计者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得教学内容能高效实施,达到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的目的。比如,一位小学英语教师在为六年级学生授课前,精心预设关于“中西方节日”的主题教学内容。为了更清晰展现中西方节日的异同,特意设计了一个对照表,她认为通过一目了然的比对,学生对中西方节日的了解会更深刻。她打算在课堂上逐步呈现出各种节日后,与学生一起归纳。课堂上,学生对教学话题非常感兴趣,大家都很兴奋,并且能保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整节课的听课率很高。接近课堂尾声时,教师把表格呈现出来,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前面所学节日进行填表,归纳出各种节日的时间、特点等。任务提出来后,学生很快完成了表格。教师很满意,打算“乘胜追击”,马上巩固效果,她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马上把表格内容背下来,并以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此时她感觉到学生似乎没能领悟自己的要求,很多学生对各种节日的庆祝方式、特点继续悄悄而兴奋地讨论,意犹未尽。教师意识到此时布置这样的教学任务,学生难以静下心来记忆,尽管是用这群学生平常喜爱的比赛方式开展。因此,她马上调整策略,仍然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的形式进行,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节日,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台下的学生猜猜这是什么节日,有什么特点。由于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的现场反映和听课率,并注意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适时调整了策略,选择了更优化的形式对内容进行教学,所以课堂效果非常好。
五、“听课率”贯穿教学全程,有助教师开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以自评为主,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决策和因此产生的结果进行思考和研究,对自己在教学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不断革新,从而使自己更优秀,使课堂效率更高[2]。
六、“听课率”信息收集,提高同伴互助效率
教师的课堂反思要基于对课堂实施情况、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回顾和分析。信息的收集可以是自助或同伴互助,即教师除了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外,还可以通过同伴互助记录和描述收集相关情况。例如可以使用针对性的表格记录每个环节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率,会更容易和更有效地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信息。我设计的表格如下:
[广东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科课题《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听课率”的行动研究》
表格信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进行提高。
“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和基础业务之一,同伴之间的听课、观课是常有之事,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听课率”的信息收集,课后的研讨主题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同伴之间的互助效率。
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对听课率的认识是有差异的,要避免片面认为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学生参与率高、听课率高,课堂效果就好。教师要正确、客观地对待听课率,把握内涵,进行归因、分析,为提升课堂效率提供科学、合理的信息数据,需要更加深入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小萍.准确把握学情,促进学生发展[EB].三门教育网,2013-05-06.[2]杨婕.注重课堂反思,提高课堂效率[EB].镇江市解放路小学,2012-03-26.广东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学科课题《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听课率”的行动研究》课题成果。
(责编张亚欣)
第二篇:关注低年级体育教学细节 优化课堂效率
关注低年级体育教学细节 优化课堂效率
内容再要: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一直以来是让体育教师最头痛的事情。可爱的一年 级新生们对一切都不熟悉,所以遇到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多特别是课堂效率极其的低下。可是我们怎么样才能上好低年级的课呢?经过自己的不断反思和总结逐渐发现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更应该关注其中的各个细节,做到让细节来强化课堂效率。
关 键 词:课前细节;游戏细节;情感细节
有人说,细节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对教师而言,细节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想努力的去做好教学工作,但是有时事与愿违,许多在教学上的工作往往做不好,做不到位。最终的原因就是细节工作没有做好。若内容为课堂教学之灵魂,结构为骨架那么细节就是血肉,是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在课堂上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对于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来说更是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懈怠。因为他们放进入学校不久之前都没有上过体育课,所以我们必须每节体育课都注重细节教育,以此来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上课习惯和达到正常教学工作的要求。
一、抓住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做好课前细节功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告别幼儿园,踏入小学的门槛,一切都是新的,感觉非常不适应。他们天真烂漫,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由于年龄小,正在成长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幼小的心灵易受影响。通常的特征是意志力比较差,爱表现,注意力比较短,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比较差,特别是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活动时,容易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这就要教师在课前充分的了解班级的学情,提前的察看上课的场地、合理的布置上课时的器材。而且教师还要认真细致的备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讲练时间。比如:在课前,我们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就要选择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游戏。如“快快集合”“反口令”“抓手指”等。通过这类游戏可以迅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再比如:我在上二年级的立定跳远的时候,课前观察到学校的沙坑只有两个,而且沙土都很硬了。这时我就要在课前把沙坑的沙土重新翻动使它变软,可以有效的预防学生脚踝或者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再根据只有两个沙坑来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练习的强度。
二、关注低年级体育游戏教学的细节
1.遵守游戏规则细节 养成规则意识
我们在上一年级的体育课时运用的最多的还是游戏教学法所以让学生在做游戏时,一定要对他们进行游戏规则的教育,使其形成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以我们平时做得最多的“大渔网”游戏为例子,设一个篮球场为池塘,要求捕鱼人和小雨只能在池塘中进行游戏,只要是跑出池塘就算是捕鱼成功。但是我们在实际的上课时学生经常的跑出篮球场,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提高遵守规则的意识而且不加以制止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以后的上课会造成不小的难度。为此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遵守规则的教育。我平时的做法是,在开始游戏前先让学生在规定的篮球场内进行快速集合的热身游戏。当我们叫他们快速散开时,学生必须在场地内散开,但是不能超出篮球场。当我开始吹哨时学生应立即集合。然后在进行对捕鱼人训练,要求他们手拉手为小鱼人,手不能断开否则捕到小雨不算数。再就是教师游戏前要重点的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并亲自进行示范捕鱼人的动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的意识。
2.注重游戏安全细节 预防教学事故
我们还是以“大渔网”为例子,当小鱼在有限的场地内自由的跑动时,特别是就一个篮球场有40几个学生空间比较小,所以很容易造成相撞或者是摔倒的现象。而对于“捕鱼人”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手拉手在奔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向和速度的控制,会由于惯性两边的学生就很容易被甩出去,而且中间的一些学生一旦被两边的学生拉着肩部很可能会受伤。为此,我们在讲解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要求学生要多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注意避让,不要跑得太快,当小鱼被捕到的时候更不可强行进行冲撞,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游戏技巧细节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取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游戏技巧的运用。比如在一年级一次课上“老鹰抓小鸡” 的游戏中教师可以在游戏前对学生的抓鸡和躲避技巧进行传授。如,因为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意识,扮演“小鸡”的学生们往往因为头尾不一致,队伍在行动开始时很快扭在一起,随即就会散开。此时教师应该及时的关注到这个细节,随即把一组扮演小鸡的学生到一边,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再进行补充,把看到的问题一一向学生说明,最终让学生形成“目标统一、齐心协力、行动一致”的意识,进而可以有效的躲避老鹰的攻击。通过这一细节的考虑,不但可以让学生懂得在游戏的时候要善于思考问题,而且要让学生在技巧细节中感受到成败的体验。
三、把握情感细节 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感是师生沟通的纽带,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实现教学的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够触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细节。比如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加油的手势、一句鼓励性的话语等这些小细节都能对学生产生很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细节中受到教育,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所以我们在低年级的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二年级的体育课集合队形一般常规采用四列横队,时间一长,这些小孩子们就觉得很单调。所以我从最简单的集合队形入手,用不断变换队形的方法,满足小学生喜好不定的心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一节室内课上让学生去想一想,在集合队形上能否变化一下?于是,这些小孩子们的想法真是令我惊讶,有的学生说把队伍排成正方形、有的说排成三角形、也有的说排成“十”字形等等„„这次课后根据学生提出的队形有选择的在下次课上排列,这样,每经过一段时间都有新的队形新的变化,而且这样一来,学生兴致高、集合快、精神面貌大大好转,每次一上课学生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排好队等待老师的到来,对体育课的关注也会大大的提高。
2.其次上课时要有热心和耐心
在对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有热心和耐心。比如在教低年级广播操时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有一次,在教二年级广播操的跳跃运动时,班里的很多同学总是跳的不协调,再加上天气燥热,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沉闷下来。这时我马上走过去安慰、鼓励他们,进行耐心讲解并示范,帮他们练习了几次,还叫做的好的同学一对一的进行帮扶练习,这样班里的这些同学有了进步,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了。还有一次就是一年级的队列练习,我们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双手五指并拢贴在裤缝。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可能不符合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一定要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要热心的去教他。比如,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或者是在他面前再做一次正确的示范时可能他就学会了。
3.关注学生情感 创设情感氛围
体育课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都需要我们的学生反复的练习,但是练习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长胜厌烦的情绪,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一年级的转体教学时,按照传统的练习方法是要不断的练习左右转体,可是学生们往往没有转上两圈他们就感觉到累了,还不停的抱怨:“老师我不想转了!”这时教师可以说:“那下面我们来做个交通信号灯的游戏。凡是没有安装信号灯的指示转动方向的我们叫他给大家唱首歌”这样学生们的兴趣又被激发出来,课堂的氛围一下子活跃来起来。再比如,在一次二年级的50米比赛中,我们班有个小胖子跑出来的成绩还不如女生的成绩一下子被同学们喊了出来,大家都笑话他。这时我看见他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赶紧的制止了同学们的取笑把他拉到操场的一边,像个大哥哥一样的安慰、鼓励他,等他心情平静的时候开始正面的引导他让他走出比赛的阴影。一下子他马上又活跃了起来还说:“老师我要练习跑步,把他们都追过去。”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及时的沟通并进行引导为其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
课堂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教育的大智慧、大理念,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与教学责任,成功的体育课堂离不开教学上的各个细节。我们不仅要关注课前细节、游戏细节、学生的情感细节等而且要从细节入手、善于运用课堂细节,从而提高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参考文献:
【1】余寿娟《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教学应关注细节》中国学校体育2012年01期 【2】 刘英杰《体育课堂教学细节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报,2010.3.17 【3】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 【4】 丁玲娣《注重课堂常规,关注教学细节》体育师友,2009年06期
第三篇: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效率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尖锐,笔者以为,要解决这对矛盾,核心工作是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就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演示实验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对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演示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直观的材料,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感官与思维的参与。
如初中科学教材中的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教师只有借助实验才能出色完成这一规律的教学任务。实验非常简单:在密闭的锥形瓶中加入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前在天平上称量一下读出读数,然后让两种溶液混合,可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已发生反应;再放到天平上称量,发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就已感觉到质量守恒这一事实,实验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就可以使学生对这一定律很快接受。在此过程中,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科学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但启发式教学却是实施科学教学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思想与操作要点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认识的主体;强调要把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基础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通过启发给学生提供发展智能的时空条件和机会;强调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方法达到综合优化;强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教学结果,更要重视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的构建中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以学法指导为重点。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重以下几条途径。
1.精心设计导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能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在新课导入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疑,活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成为开启学生思维的“觉悟之机”。
例如初二科学中磁场部分是十分抽象的内容,看不见摸不着,涉及一些新概念,如果教师直接引入新课,学生可能“不寒而栗”。
换一个角度,一上课,教师满怀激情的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准备进入一个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磁场,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像空气一样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你怎样才能研究它呢?风——我们可以以树枝的摇摆来确定风是空气的流动。大家想一想能否用类似的方法研究磁场?你想知道电动机是怎样工作的吗?……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将是一幅幅美妙的联想图像,把原先看来毫无趣味的磁场变成充满新知识的聚宝盆,希望教师早些带领大家遨游到新知识的海洋中。2.精心谋划过渡
要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其内在联系,善于铺垫、转化,使知识得以顺利迁移、深化、拓展,进而发展学生能力,这就需要有匠心独具的教学过渡。
3.创设情景
重视自然情景与自然现象的展示。目前的科学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脱离自然情景与自然现象,思维与感知脱离的倾向。于是造成了科学教学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重视自然情景与自然现象的展示。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趣味性、多样化、新颖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各种声、光、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像力,而灵活方便的人机对话方式又能维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注意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2.延伸感觉器官,有效掌握知识
有些科学知识比较抽象或过程比较复杂,有的要从全过程去理解,如光的反射、折射。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能形象逼真、情景生动地展现。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静止的图像可变成动态过程;缓慢进行的过程可快速呈现;原本看不到的过程变得可视察。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甚至将各种感觉器官“延伸”至课堂外的世界,通过充分感知,有效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例如讲氯化钠的形成,可用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
笔者从事科学教学多年,一贯奉行:课外时间不进课堂:的原则,始终坚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效果比较明显。
第四篇: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
优化教学过程 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
张 敏
【内容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产生了制约作用。部分教师将教学的全部重心放在应试方面,采取机械训练的模式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不注重对教学活动进行研究与创新,教学成效提高不快。笔者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注重优化与创新,有效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中 语文 教学 研究
一、发挥课前预习作用,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高中语文教学课时是固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将教学环节向前延伸,重在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活动将一些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课堂上重点进行难点的突破化解工作。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入手,重点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前预习活动。首先,指导学生科学制定预习计划,要求学生在制定预习计划的时候突出重点,这个重点来自于教材教学的要求与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将预习活动作为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堂学习的前沿阵地。其次,对学生强化科学方法渗透,重点要求学生运用“读、悟、查、做”四步预习法进行科学预习活动,提高学生预习成效。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预习成果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总结,将自己遇到的难点知识做上标记,在课堂之中进行研究,提高课堂学习的成效。
二、发挥电教媒体作用,为课堂教学增加活力
电教媒体一直到近几年才得以在中小学普及,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已经适应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够熟练,作用发挥不够深入。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将多媒体作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工具,发挥其信息多、演示丰富的优势。首先,在教学氛围的创设上发挥作用。如教学《采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文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感悟更加深刻,有助于深入理解征人的内心世界,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激发情感,效果十分明显。其次,在教学信息丰富上发挥作用。教材中的教学信息毕竟有限,对于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探究欲望来讲,显得杯水车薪,迫切需要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手段从外部汲取大量的、生动的信息,优化教学过程。如笔者在教学《江南的冬景》一文的时候笔者就运用多媒体手段下载了和这一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在教学活动之中进行穿插播放,对于学生增强直观感知、提高情感感悟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效果与信息化教学手段密不可分。另外,笔者还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重难点突破,通过揭示文章写作背景、作者思想特点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提高感悟能力了。
三、发挥合作探究作用,为课堂教学提升互动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更强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基础实际以及新课程理念,综合考虑,统筹运用,以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首先,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一上课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提高学生学习的指向性。如教学《发明与发现的国家》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入手,要求学生理解重点语句含义,了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和积极影响,并理解李约瑟公正对待各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以探究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在教学中,笔者不再单纯地向学生讲解有关知识内容,重点是通过探究题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让学生的智慧在小组合作学习之中
得到发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都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小组里面互相研究讨论,借鉴吸收,提高教学自主性成效,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当堂检测,将每一节课的重难点提炼出来,在课堂最后环节进行当堂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成效,便于对教学活动成效进行评价,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与完善。
四、发挥分类教学作用,为课堂教学构建和谐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语文学习基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首先,在教学要求上区别对待。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会造成“一头翘”的结果,满足了优秀生,学困生会因为难度较大降低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困生,优秀生又会吃不饱。因此,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确定学习要求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方式。其次,在课堂提问中兼顾整体。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实际设计提问内容,将难度系数大的要求优秀生完成,难度系数小的要求学困生完成,重在将学生全部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提高教学成效。另外,在考试环节实行AB卷模式。主要对后进生进行单独要求,降低考试的难度,尽量能够将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难度相一致,保障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认真学习取得满意成绩。
五、发挥主题活动作用,为课堂教学拓展空间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还要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重要促进作用,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与教学空间拓展提供有效帮助。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首先,注重发挥专题研究活动的作用。针对教学某一项难点,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学习活动,如现代文阅读,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专项训
练,从学习方法技巧与强化训练等方面综合入手,通过逐步的训练活动来提高教学成效。其次,发挥兴趣小组作用。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作文写作等,将其作为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兴趣活动,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活动,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另外,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成效,笔者在教学之余,倡导学生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将优秀生与学困生结成帮扶对子,在不影响自身学习的基础上,给予帮助,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
第五篇: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之设想
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之设想
宜春五中王隆裕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用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养成语文思维的习惯。因此,“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语文教研组认真研讨,反复论证,提出以下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关键词】语文教学;优化过程;高效课堂;设想
素质教育改革对当前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课改倡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用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养成语文思维的习惯。教师在“任务”与“应试”双重压力之下,既要安排课堂活动,又要讲解课文知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因此,“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语文教研组认真研讨,反复论证,提出以下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的设想。
一、提高素质,更新观念
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想以高质量教学迎接新课程提出的挑战,就需要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强调前沿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只有永远置身于语文教学的前沿,密切追踪语文教学发展的新动向,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新观点、新方法,才能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集体备课,目标明确
明确、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坚持集体备课。每单元由主备课人(负责该单元教学设计者)主讲,其他人补充,讨论后集体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目标,从而达到最终完成总体目标。在教学中要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课堂上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空间,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让学生敢说、会说,愿意并善于同他人合作,使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成为被点燃的火把。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宏观微观层次分明。宏观上要把握整体教学目标,微观上要做到目标清晰、具体、细化。第二,要注重三维目标的制定,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得到同步发展,而且在认知与情感上还要得到和谐发展。科学地制订最佳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研究学生,优化教法
各任课教师多角度了解学生,组织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采用适当、合理、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易于接受。避免满堂灌和满堂问。
上课要有激情和幽默感。对工作有激情,对语文教学有激情,站在学生面前更要有激情。我们的激情能感悟学生,感动学生,甚至影响学生,影响他一生的生活态度。幽默感应该是教师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尤其是我们语文学科,学生最容易从心理上拒绝的学科,教师的个人魅力已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学生喜欢你,你的语文教学已成功50%。要适时放大学生优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不是取决于我们教师的反复讲解,而是取决于学生思维的展开程度和学生自主求知活动的质量。课堂上,我们教师必须有激情有活力,以自己的生动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来激活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发展的潜力。当然,无论一个学生多么自主能力多强,他总可能会遇到不可解决的问题,身边的老师和同学是他不可多得的资源。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巧设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项任务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保障。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制定,要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原则,使设置的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形成梯度。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四、优化时间,加快节奏
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是指在教师组织指导调控和目标引领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展示和自主反馈矫正为基本学习方式的优质高效课堂。它的基本理念是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充分解放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教师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的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要建立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模式,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把习惯扮演的传授者、监控者、主宰者,转换成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欣赏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当导演,学生唱主角;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由过去被动地接受、自我封闭、等老师教,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增强了实践性与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首先展示教学目标,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抓住学生的眼睛、抓住学生的心,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语文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不必要的说明解释,这就等于增加了有限的时间,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争取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提倡的是“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的教学方式。通过优化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了,活动密度增强了,课堂节奏加快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解决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
五、结构严谨,环节紧凑
保证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语文教学环节的紧凑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的连接要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要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要清楚、明确。课堂教学过程要充满变化,教学环节层层紧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
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如果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就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使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方法新颖、手段丰富、结构严谨、讲解精炼、时间紧凑。
六、互相听课,反思教学
从方式上看,要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应该从课前、课中、课后这样的教学全过程经常保持反思意识,以达到课堂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备课、授课、互相听课评课等各个环节的反思。
在备课的承前反思中,我们要尽可能搜集教学资源,充分考虑学生现状,因材施教。在授课的行进反思中,教师要面对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情形随机做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教师在授课时,要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容量与节奏。从思维的容量来看,高效的课堂教学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大而合理的思维容量。从思维的节奏来看,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根据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长短的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张驰有度。过于紧张,学生则易于疲劳;过于缓慢,学生注意力则难以集中。而有效思维的长度是评判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在教学的行进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这一因素。
在听课评课的反思中,教师应该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果如何;总结本节课有没有精彩点,精彩在何处;有没有创新点,创新在何处;有没有不如意以至失败之处;出乎意料的是什么,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预想到;自己的知识储备的欠缺等等。当然,一节课的终端反思是否真实有效,还离不开学生的参与。为了真实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教师在下课后,可以发放简单的问卷,通过学生进行反馈,如“本节课你最赞成的是什么”、“最不赞成的是什么”、“你希望老师做出哪些改进”等等。
这样的做法,不但有利于发现新的教学契机,更重要的是生成一种教学相长的好品格,生成一种教育教学的内在美。
【参考文献】
1、宜春五中“二惟四步三查”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2、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申林.《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年第3期。
3、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魏哲伟.《新课程(教师版)》,2010年第11期。
4、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黄汉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17卷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