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高中政治课堂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的思考
有关高中政治课堂 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的思考
课堂讨论探究,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反思活动,把教学过程变成主动探究、批判、反思、自主构建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全班或分组相互合作、主动参与,进行充分讨论,探究知识、事理,得出结论,实现教学任务。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堂讨论探究是重要步骤和环节。本文就这一话题结合课题研究实验进行探讨。
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唤醒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展开讨论探究是体现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方面。讨论探究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可使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师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等,打造出精彩课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和不断上进的勇气,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的精神生活。”
怎样开展课堂讨论探究呢?
一、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讨论,应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 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从而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不要将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的、原理性的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和领悟,讨论反而不利于学生深刻把握知识的内涵。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既要使学生能够达到而又不轻易达到,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才有意义,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在课堂上,教师应把课本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多媒体网络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现实生活感悟和更多的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以此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利用网络技术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如对有关国内、国际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探究,既能满足学生的关切,又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认识和结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选素材,引领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的应用价值。
离学生生活较远的、陌生的、偏难的课题,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知识构成情况,引导学生收集与此相关的资料,并展开讨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探讨、思考问题,然后实现问题的解决。不是先得出结论简单生硬的要求学生记忆和表达,而是把观点结论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体现在案例中和问题中。使学生运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构建新的认知。从事例到结论,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学生自己的看、听、说,去经历与感悟,从认识到情感的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三、面对新形势,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即“备学生生活”,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以人为本。教学中要给足学生自主活动的时空、自由,教师与学生亲切对话、平等交流,倾听他们的态度和见解。学生的意见表达、问题质疑、合作交流是资源,学生的才艺、禀赋、特长、经验是资源。教师要做到对教学细微情节的精彩捕捉和深度挖掘。通过学生的实践拓展教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达到新课程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生活体验、思想碰撞、情感升华”的目标。
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首先,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提炼,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相 2 对直观、要求明确、易于操作的研究性学习方案,而不能过于笼统。其次,要给出具体的方法性指导,并创设合理通畅的交流平台。最后,对学生学习成果的验收要有反馈,要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而不是简单的任务检查。
在情境、探究活动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及时点拨,鼓励;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让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对学生正确的看法,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全面的观点要及时指出来,共同改进;把学生分析的内容和教材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关联点。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主题结合起来。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交流、分享。从关注学科、关注教,到关注学生、关注学上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讨论探究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处于主动状态,让学生在主体能动作用发挥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参与、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从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篇:课堂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无效”行为
学生合作学习的“无效”行为与对策
——“打造精品课堂,提高学生素质”之课堂学习行为反思
本学期,我校开展“打造精品、高效课堂,剔除低效、无效教学行为”活动,经过多个环节的层层考核与评价,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也有发展,多名教师在国家、省市教学比赛中也小有收获。在整个活动进行中,通过跟踪听课发现了一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低效、无效”学习行为,大致有五点。
一是合作学习的内容的无效性。
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合作学习的问题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反思与对策:合作应该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其实小组合作应该是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是受到一定外在条件的限制,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或是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感到需要与人讨论、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候开展,因此,我们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选用合适的内容,提出具有思考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二是安排合作学习时机的无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教师的一个问题抛下去以后,安排合作学习太突然,学生没有多少反映,举手的寥寥无几。于是教师就想到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这个问题,认为只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了,答案就出来了,但往往是事与愿违。
反思与对策: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焕发课堂的生命力,让学生学得更精彩。三是合作学习时间的无效性。
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教师不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三两分钟,草草收场,使合作学习活动常常走过场。
反思与对策:合作学习需要让学生自主思考,思维碰撞、思想交锋。讨论的理解深浅,需要时间的保证。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四是学生参与的无效性。
小组活动的全体参与性不够,汇报或展示往往被优秀学生包揽。学习能力强的滔滔不绝,学习能力弱的或默默无语,或随声附和,或旁观。
反思与对策: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考虑全面,从合作学习的内容上,小组的大小上,成员的分工上每个细节都进行指导,把工作做细;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很重要,重在培养学生广泛合作参与的意识,合作学习需要全组成员共同参与,缺一不可;集体的荣誉和每个人的努力紧密相联,是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来的;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就是一种经历,只要参与就会有收获。
五是教师作用的无效性。
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学生合作同时,教师却成了旁观者。教师不顾情况,不问内容,一味让学生只凭好恶去合作自主学习,必然导致学习的无效性。
反思与对策: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课堂上不要让教师的“程序”“框”住学生,教师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以上五点告诉我们,在我们专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否存在低效或无效现象,因此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来进一步规范课堂教与学的行为。
2012-2-8
第三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反思
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前、课中及课尾环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乳山一中
洪俊刚
关键词: 环节、优化、课堂检测、激活学生思维、课前、课中、课尾、紧张、专注
摘要: 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
“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切实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他们专注于课堂,真正成为政治课堂学习的主人,值得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深思。
45分钟课堂时间既长又短,如果能够高效利用,你可以将它最大限度延长,并让我们的学生回味无穷;如果你不动脑子,搞无效劳动、大撒手,它可以化为乌有,像湍急流水匆匆而去,也许只留下了片刻的声音。
如何最大限度延长使用课堂45分钟,使之迸发出最大学习效益呢?教师应该重视优化课前、课中以及课尾三个常规环节。
一、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
学生较为看重的是考试效果评价,一来它可以及时清楚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或巩固程度;二是能否得到老师的价值肯定、同学的赞许、褒扬;三是多数学生惧于老师的惩戒。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课前设置一个微型课堂检测,目标明确,便可以适当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起码让他们在课前的两三分钟内,迅速专注于检测目标并行动起来。短短几分,利用好了,效益不菲。还为我们看重的是,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大脑迅速预热,思维渐入佳境,这对于提升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是一个良好的引领。
课前检测如何设置?首先要短小精致。内容过多,耗时过长,直接影响本节课的主题教学内容,造成主次颠倒,从而影响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环节时间一般为7、8分钟为宜。
从内容看,课堂检测应该紧扣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易错易混知识,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同时最好起到 “温故而带新” 作用,力求自然过渡到本课知识,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形式看,鉴于政治学科独特的优势——与时代的同步性,教师尽量以紧扣现实、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联的、重要社会生活热点为情景,依据一定的角度,来 设计具体探究问题。这样立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解读有效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时俱进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知识。要知道,社会是一本最好的政治教材,就看教师能否用心挖掘;当然课堂检测宗旨还是落实了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巩固,通晓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检测也可以偶尔默写重要的填空或简答题,但不可经常,而通过探究形式则更利于抓住学生的“心”。
从处理方式看,课堂检测应该当堂及时讲评处理,教师应该在学生检测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信息,发现卷面上暴露的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讲评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讲评时教师最好把通过巡视发现的典型问题,找一份典型试卷作为样本,通过投影仪展示,据此讲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课前的恰当处理,能为展开课堂主体教学,顺利带入课中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二: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这段时间的效率对整堂课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究竟如何操作,应该说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问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应对策略。
这里通过“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简单谈一下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始终抓住学生的“心”。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效益。
传统教学给学生养成了一个极坏的毛病,那就是懒得动脑。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是造成这一顽疾的直接原因。学生已经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课堂上思维总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更不善于独立解决问题。常常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悠然自得。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怪现象:学生最喜欢的是老师整节课讲授,他们便可以毫无压力,高枕无忧,悠哉游哉,甚至“梦游天姥吟留别”去了。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吸引住学生,怎么会有效率、又如何产生效益呢?
唯师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教师牢骚满腹:这个问题我都讲了N遍了,学生还是不会,一错再错。其实原因很简单,教师没有有效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把自己给讲明白了;况且在不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仅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来讲课,犹如对牛弹琴,更别谈课堂效果了。
《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即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三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谈及“影响价格因素”的时候,我在学生预习课本的基础上,适时出示最新“黄金周”热点视频资料(20秒):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带来旅游景区经旅客人数激增——部分景区趁机提价。一下子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及时出示问题探究:部分 景区门票价格为什会趁机上涨?引发学生思考——同桌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学生竞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课堂气氛热烈,更有实效落实其中:“国家高速免费政策(间接因素)——部分景区门票供不应求(直接因素)——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结果)”。用时仅三、四分钟左右,但效果很好。而后紧跟一个平行性探究式选择题以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该知识点,一分钟不到就搞定。这一环节中,除了“发号施令”,教师几乎不用说话。
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再出示一段视频:受国际油价上涨及钓鱼岛事件影响,汽车市场尤其是日系汽车“跌声一片”,学生由于关注钓鱼岛而产生浓厚兴趣,教师顺水推出探究问题:(1)此情景直接反映了汽车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巩固前知:间接因素:事件——直接因素:供求——结果:价格下跌)。(2)汽车价格再怎么下跌会低于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吗?为什么?这一探究设计承上启下:及时巩固前面的知识,又顺利引入本节知识。虽有供求影响,然而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用时仅四五分钟时间。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什么决定呢?对于这一理论性极强抽象问题,我难以找到合适、鲜活的视频资料。怎么办呢?课本的资源往往也是最典型、最实用的。我将课本的一段材料加工成一个思考、合作探究题:商品的价值是由由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让学生同桌甲、乙互动讨论:假设你们自己分别是甲、乙商品生产者,甲勤快、技术高、耗时短,乙懒惰、效率低、耗时长。让他们争论到底该由谁的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双方争论的结果是最终达成妥协:如果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越落后效益反而越好,从而把竞争引入一个极不公平的境地,最佳方案是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均值。教师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后,顺势让学生自己推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并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属于本节课的一个结论归结。应该说前面知识若理解通透,则这一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教师直接归结未免显得有些平淡,尤其在这一节课后端,在学生极易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放松了学生紧张思维的大脑,势必让课堂虎头蛇尾,而不能善始善终。于是我用多媒体演示预先设计好的动画: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曲线图,并预设几个对本堂课带有总结性的思考题:动画中价格为什么会波动?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制上涨或无限制下跌,而始终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观察坐标横轴上面和下面的波动曲线,思考每一次交换价格对于价值的背离是否意味着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学生思考后问题解决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就归结出来了。
归结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笔归结、练习贯穿始终,这样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始终专注于课堂。经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教师讲得极少,仅适时补充、点拨而已,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无遗。第三,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传统教学通常做法是教师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云云,剩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看。学生本来经过长时间思考,客观地讲,学生整体上大脑已现疲态,教师此时的大撒手,学生会立马放松、泄气。如此每节课的这段时间基本成了“垃圾”时间了。所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每一堂课的尾声,虽然时间有限,但我愈加珍惜。对于每一堂课,课尾处理好了,会善始善终,甚至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处理不好,势必整堂课显得前重后轻、虎头蛇尾,甚至会使我们的整堂课功亏一篑。古语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教学效果的取得,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积淀的过程,每分每秒都应珍惜。一节课丢三五分钟,一个学期、一年下来浪费又能多少宝贵时间?
通常,我会让学生反思后,以“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为题,让学生自告奋勇积极发言,教师顺势补充,从而在小结阶段再掀课堂的小高潮;有时会以小检测形式让他们即时应用本课知识解题;有时让他们就本课的知识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或社会现实,谈自己的观点理解;有时会出示思考题让他们思考,设置思考悬念,期待下一节课解决等等,根据实际灵活机动。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始终置于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使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一堂政治课的充实和愉悦,高效课堂何愁不至。记得有人曾这样调侃高效课堂:“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从某种意义上我很赞同,但若想做到这种效果,那课外忙的、累的应该是老师了。
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前、课中及课尾环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山东省乳山市第一中学
洪俊刚
电话:*** 邮箱:hong12343556@sina.com
第四篇:高中政治课堂加强生命教育的思考
高中政治课堂加强生命教育的思考 何昭斌(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
捅要:时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生命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生命教育应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高中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让高中政治课堂走上正轨,回归生命的本真,加强对生命的关怀。本文对高中政治课堂加强生命教育进行多维思考,在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实现途径上就必须加强生命教育环境的社会化、教育的个性化、幸福化等方面进行思考。关键词:新时期高中政治课堂生命教育多维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高中教育缺少了什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这句话点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能引人求知,引人高尚,引人自爱和关爱他人(物)生命。但长期以来,中国的高中教育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国高中教学更多地服务或服从于高考的需要,只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人性价值,导致高中生对生命意识匮乏,根本无法认识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一些不尊重生命的不和谐音符——自残或自戕,甚至不尊重或戕害他人(物)生命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的中学生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及至整个社会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少了什么?从我本人从教十几年体味:在高中阶段,每个学校都在忙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想方设法让学生考取好学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
二、高中政治课堂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考
现代社会对物质生活过分追求的影响,升学、学业压力的不断增加,使部分高中生失去了人生参照系,迷失了人生的坐标,对生命感到困惑、彷徨和消沉,甚至轻言放弃。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育应刻不容缓地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爱有限生命,关爱他人(物)生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观。高中政治教学对高中生的生命质量具有不容质疑的影响,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香港德育专家汪广仁教授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施生命教育:一是直接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二是通过各种学科渗透生命教育;三是通过综合课间接实施生命教育。”由于我国内地生命教育尚未起步,要想在高中阶段、在短时期内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或三种途径共同起作用是不现实的。在高中阶段,即使有的课程涉及生死教育的内容,但这些课程不可能从生命的原始意义去思考“生“与“死”,更不可能从生命的本真去洞悉生命的意义。而高中的政治课,特别是高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更是“人的生存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渗透,其根本目的和任务是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可以说,在目前所有高中开设的科目中,政治课堂教学是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的,它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优势。当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生命教育更是如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对青少年生命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高中的政治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多举措宽领域地加强生命教育。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选择
(一)以社会化的生命教育环境来烘托政治课堂生命教育的维度
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主阵地在政治课堂教学,但学校的环境教育也不容忽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汪广仁语)。政治课堂生命教育环境的优化,首先应是校内整体环境的优化。学校党政、学生工作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宣传教育阵地,在校内大力提倡、宣传、推动生命教育,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第一和第二课堂,使其无时无处不在,以多层次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其次是信息环境的优化。要充分利用网络,把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信息通过网络来开展教育。因为现在的高中生与网络接触频繁,可以从网络上获取不同的信息。有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推广绿色上网过滤软件,优化生命教育的信息环境。要始终保持对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高压态势,及时清除低俗媚俗、格调低下的网上垃圾信息和相关网站。再次是社会环境的优化。各学校应树立系统意识,整合协调社会、家庭、1学校资源,齐抓共管,聚成合力,从而宽领域推进高中生的生命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高中政治课堂生命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生命教育的知识。
(二)“以生为本”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加深生命教育的程度
教育的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①。高中的政治教育应该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必须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教育与管理必须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高中生的内在需要,在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的基础上,以提升其生命质量为宗旨,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服务,关注他们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换句话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人性化。人性化教育还包括尊重学生个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上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统一管理,强调集中统一的教学,对高中生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应付考试的需要。这种教育模式简单地将高中生看作是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往往忽视个性化的学习,忽视对受教育者生命的关注和人本关怀。这种以牺牲心灵的自由成长与创造潜能去达到某种具体的、僵化的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他们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该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最能发挥其个人的创造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使生命潜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三)以幸福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感受来加强生命教育享受度
著名教育家鸟申斯基说得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在某种意义上讲,高中政治教材知识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如果对高中生猛灌理论知识以应付高考或会考,难免会使高中政治成为学生厌学的科目,必定不能完成高中政治所应达到的生命教育目的。“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于帮助生命正常发展。”“新时期,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和生理层面,而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层面的教育。”②所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幸福化的课堂教学,高中政治教师和高中生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感到幸福和得到幸福。教育者肩负党和国家的神圣使命,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要做到这一点,高中政治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式地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中的真善美,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抽象的道理,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得到美的享受,达成幸福的体验,提升生命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在对生命和社会的自觉中崇尚真善美,发现自身创造的力量,富有成效地、幸福地生活。这要求国家教育目标规定上要创设一个有助于生命自由成长的自主、理解、宽容的高中政治教育环境,不能一味地盲目攀比分数,设定学校高考目标。
总之,高中教育,特别是高中的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应该贯穿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强化生命意识,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①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②温菊琴.走出生命误区,重视生命教育.中国科学教育,2004,(6).(作者简介:何昭斌,1974年6月23日出生,1997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于广西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8月——2006年在广西壮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罗城高中任政治课教师。在任教的九年时间里,带了三届毕业班,做六年的班主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学校及市领导的嘉奖。200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就读研究生,荣获武汉大学优秀砑究生,获法律硕士专项奖学金。2009年9月回罗城高中任教。通信地址:广西罗城县罗城高中政治组;邮编:546400;联系电话:***;电子邮箱:hzb2QQ222@qq.com)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月刊,http://>)
第五篇:高中政治有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有效课堂评价的反思
今年暑假我们再次参加了高中政治继续教育,今年的主题是有效课堂评价,通过学习我认为一节高质量的政治课,应该从以下几个标准评价。
第一、高中政治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在讲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联系当前房价过高与市场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第二、新课程下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加强教学互动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2、专题讨论。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股票、债券、储蓄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每一种投资方式的有缺点是什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一直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4、社会调查。理论只有和实际相结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一方面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改造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5.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同学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第三、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利用电教媒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3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4 运用多媒体,增大教学信息5 运用多媒体,可优化政治课的教学效率,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和理解。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主要用于教学信息的呈现、教学效果的分析和教学过程的控制。在教学中它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象一缕温馨的风,给政治学科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催化剂,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在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