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中一个难忘的故事
教学中一个难忘的故事
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能发生很多故事,在这漫长的教学过程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有时通过自己查找有关材料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通过同行们的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深入学生中让他们的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而每一期的班主任工作都让我有个总结。这其中的感慨也无穷无尽。有一个事情让我感触颇深。
那年我接任了四年级
(一)班的数学并兼任班主任,面对一张张可爱的脸孔我心中充满着信心。经过开学几天的相处孩子们大部分都很听话,我心中由衷的高兴。第二周的一天下课后我正在改作业,班上一个学生跑来急切的说:“老师钟震木打人了,还流血了。”我连忙起身来到了操场,看到一个其他班的学生满脸是血,原来钟震木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扭打在一起,流鼻血了。我忙处理好一切。可是这时找不到钟震木了,上课了班上也没有。挂了家长的电话也没回家。我急的到处找最后在厕所找到了他,还不理我。我把他领到办公室谈心。前面还不回答问题,后来经过的开导,他突然哭了起来,很伤心的哭,我就觉得孩子有委屈,原来那个孩子说他偷了别人的东西,他对我说:“老师,不是我偷得,你相信我吗?”看到孩子那诚实的脸我知道是别人误会了他,我说:“孩子,老师相信你,但是 你不能打人,我们去向人道谢好吗?老师会还你一个清白的。”他点点头。后来我了解到,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爸爸年老体弱多病,妈妈是个哑巴,家庭困难,他是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平时也有点不好的习惯。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班上有什么事情都怪他,就很自卑,常常打人,成绩不怎么好。我想起了,他在班上不多言,脸色总是没表情,真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呀!
那件事情后,我发现了上课他听课了,我提问他举手了。我表扬他笑了,我选他当卫生委员他积极了。第一单元考试成绩提高了。我好高兴的,其实是一个好孩子,接着一学期来,他再也没犯错了,成绩一直在提高。同学们也愿意跟他在一起。我每次抓住他的闪光点就给予表扬,他进步了,他自信了,期末还评了个“进步星”。
我觉得鼓励像催化剂能给学生无穷了动力,关爱像钥匙能开启学生的心房。
第二篇:红军长征中一个感人的小故事(精选)
红军长征中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http://.cn 2006年08月03日 06:32 解放军报
姚柏林
红军妈妈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舍弃了儿女情长,才使新中国亿万儿童幸福安康。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便是硕健的红军儿郎,要战胜人间罕见的种种险阻也是难以想像的。然而,长征路上的红军妈妈们,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妇女自身的解放,果敢地承载着更多的苦难,显示出一种超出母性的伟大的爱。笔者曾见到世界上也许最奇特的纸条:“我们是为万千人服务的工农红军,今在苗家借地生子,实在出于万不得已。因军情紧急,此子无人携带,深望老乡将其抚养成人,不胜感激。”署名:“红军休养连董必武留。”这个留在苗地的孩子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骨肉。而在长征开始时,他们已将爱子毛毛留在了江西老乡家,后来音讯全无。长征中生下的这个孩子,毛泽东与贺子珍十分喜爱但又十分为难。当时为了避免与围追堵截的敌人遭遇,部队每天急行军90多公里,有时不得不打仗。带着孩子,无疑困难不少;送给老乡,又于心不忍。思忖再三,贺子珍还是把警卫员叫来,声泪俱下地吩咐:“孩子不能带,把她寄养在老乡家里吧!战争是残酷的,不能怪我们不喜欢后代,实在是没有办法,让孩子在人民当中长大也好。”毛泽东、贺子珍夫妇为了中国革命共失去了5个子女。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哪有母亲不疼爱子女的?而红军妈妈们却在那个非常时期,腆着肚子,艰难地行进在长征途中。生下骨肉,又将其留在边远的不知名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何等感天动地的壮举!这是何等气壮山河的精神!长征中的红军妈妈们将“奉献”二字演绎到了极致。
红军使命是北上抗日,解放全国。“但有使命,万死不辞”。红军妈妈们跟随红军大部队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一路上爬过18条山脉,渡过24条江河,经过11个省份,突破10道封锁线。红军妈妈们在长征中所表现的使命高于天的精神千秋不朽,与日月同辉。
长征出发前已婚的红军女战士,在长征路途上尽量避免与丈夫在一起生活,只有在部队休整时间比较长的时候,才小心翼翼地聚上几天。她们虽然受到分离的煎熬,大多数人却免除了怀孕生孩子的痛苦。但也偶有失误的,这使她们不仅面临生死考验,同时也面临亲情分离的痛苦。即使如此,为履行神圣使命,红军妈妈们强忍苦痛,舍生取义,鞠躬尽瘁。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的曾玉,在长征途中生下一个胖娃娃,但部队要紧急出发,孩子不能
带,只得忍痛放在稻草上。伴着父亲写的字条,孩子在空屋子里声声啼哭。曾玉被人搀扶着,告别了亲生骨肉,一步一回头地走出了屋子。孩子在屋内嘶哑地哭叫,曾玉在屋外掩袖抽泣。婴儿的啼哭像锥子刺着她的心,像绳索拴着她的腿,她那如同灌了铅的双腿怎么也迈不动。但不走是不行的,后面有追敌,心中有使命,这个时候哪里还容得儿女情长,曾玉坚毅地走了。刚生完孩子就要走路,又没有担架,而且头一站便要过河,横在眼前的河水浪涛翻滚。强烈的使命意识,使曾玉咬紧牙关下河,在几个女战士的搀扶下趟了过去,向着陕北,迈开双腿,载着使命疾行。
对很多红军战士来说,明天是个神圣的字眼,令人憧憬,催人奋进。红军妈妈们的未来观是为了国家的明天、人民的未来、万千的后代而矢志不渝,孜孜以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即使自己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在长征胜利20周年时,廖承志画了一组再现长征感人情景的画送给女儿廖茗。画面上一位红军妈妈忍痛将孩子送给当地一位老汉,她亲吻着孩子,盯着孩子那张小脸,生怕忘记了似的。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掀起衣襟给孩子喂奶。泪水和着奶水,把孩子喂饱后,便把他轻轻地放下,头也不回地追赶队伍去了。廖承志随画还写给女儿一封信:“千万不要忘记革命是千辛万苦,无数牺牲才得到胜利的。你们是在一帆风顺、温暖暖、软绵绵的温室中长大的,千万要警惕,不要忘了本。”
因为有许多红军妈妈们已经失去过自己的亲骨肉,长征路上,她们不想再失去自己的孩子。尽管许多人再三动员她们留下来或者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但为了新的生命,为了明天,红军妈妈们凭着坚强的意志,为长征路上诞生的那些为数不多的孩子营造着“安全港”。任弼时的妻子陈琮英在长征路上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远征。朱德总司令听到远征诞生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跑到河边去钓鱼,并亲手给陈琮英做了一碗鱼汤。陈琮英产后没几天,部队又要进行艰苦行军。任弼时对陈琮英说:“把孩子留给苗家兄弟吧!”陈琮英紧紧地抱着女
儿,默默垂泪。两人的前几个孩子都已夭折了,此刻,陈琮英多么想带女儿一起行军啊!可这将会给部队带来很大的麻烦。红军战士闻讯后,坚决反对将远征留下,争着要求背远征行军,并抢着逗她玩。这样,远征方才留下,并一起来到了延安,来到了北京,为新中国的未来留下了少数几个长征路上诞生的儿女。
红军妈妈们的艰辛付出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她们在革命战争年代舍弃了儿女情长,才使新中国亿万儿童幸福安康。长征伟大,参加过长征的母亲们同样伟大,让历史这样告诉未来吧!
“长征”是一种精神
2006-09-19 17:19:14
提起长征,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七十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的,长征故事——让人永难忘怀的一段壮烈史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而在长征中所表现出“长征精神”更会如日月同辉,激励代代华夏儿女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从儿时的课本里,我就感受到了泸定桥的艰险,尝到了过草地、吃皮带的滋
味,更切切体会到了红军战士所付出那带血的艰辛,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对于我们后人,这,可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啊。
如今的我,成了一名老师。每次在课堂上提到长征的故事,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起长征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情节,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
活,是我们先辈为我们创造的,是他们把苦吃在了前头,我们才没有吃苦,我们才能安心地学习,今天,我们学习长征,并不是让大家一定要亲自去尝尝吃皮带的滋味,我们要学习的是长征中的精神,学习红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豪情,学习他们在困境里舍己为人、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今天的我们,生活的是这样美好,有的人却怨天尤人,抱怨这,抱怨那,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天天瞎混过日子。这种精神,这种面貌,与我们的红军相比,真的是有天壤之别,我们一定要有红军在那种困境之下仍然抱着必胜希望的心
态,好好学习,争分夺秒,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前人进行
了长征,我们才可以免去了长征的艰辛,今天的我们绝不能因为贫穷再受人欺负,再让我们的后辈去吃苦。
长征路上沼泽满地,红军战干心凝成结。有的战士在牺牲前还把自己身上最后的一点食粮留给大家,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互相帮助的精神,真是值得如今的我们去好好学一学的。我们要把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和谐、幸福、美好。人生如海面,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有狂风暴雨,当我们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有的人畏缩了,不前了,可你们有没有想到我们红军进行的长征,谁的困难可以与红军的长征相比?“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这句话说的多好,在我们前行的路上,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长征精神,我们就不会觉得苦,不会觉得累。
回忆过去是珍惜现在的最好表现,学习长征精神是对我们先辈最好的怀念,也是对我们现代人最好的激励。不管前面的路有多长,多曲折,多凶险,只要我们心中有长征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山、淌不过去的河。苏秦
听着长征的故事成长
2006年09月11日 00:00:00来源:泉州晚收藏此页到365Key报
□向迎佳
我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父亲就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那些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无数动人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成为不断激励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还在我刚上幼儿园时,父亲就找来一些红军长征的连环画让我看,我边认字边记住了不少红军的故事,还在幼儿园讲给小朋友听。上小学时,经常出差的父亲只要一回家,就关心我的学习,每当看到我的作业本上打满“√”和考试成绩优良时,就讲一个故事作为奖励,我记得讲得最多、印象最深的还是红军长征的故事。
小时候我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虽然还比较肤浅,但还是认真地照着红军的样子去做,用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用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故事鞭策自己,攻克了学习上一个个“拦路虎”,使自己各门功课成绩在班级都名列前茅;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我用红军“一袋干粮”、“七十六粒粮食”等故事激励自己,主动为他人排忧解难,体味助人的快乐;在个人利益与
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用红军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自己,从而自觉牺牲个人利益,主动关心集体利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为三峡工程捐款和为城市建设献一计的事迹还被多家媒体宣传,为此,受到学校的奖励,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步入大学校园后,当时学校正在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我作为组织培养的重点对象,听了几次党的创新理论讲座,利用课余时间重温了《红军长征六十周年纪念文集》、《红军长征故事选》等书籍,在脑海里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在那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条件下,红军长征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在用血肉之躯铺就的前进路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能够义无反顾、前仆后继?那是因为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有了认识上的升华,使我更增强了对党的无比信赖,更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为了把更多的同学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我和另外几名学生党员还开办了“知心话儿对党说”的网页,定期在网上与同学们交流,宣传党的知识,成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随着阅历的增加,那些听了上百遍的长征的故事依然感人,用血与火凝成的长征精神依然鲜活,她好像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成为我执著的信念和追求。在大学毕业即将面临工作分配时,摆在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做一个在商海中搏击的“弄潮儿”;一条是投笔从戎,当一名新时期有为的军人,把青春和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国防建设。我是军人的后代,理应做一名红军精神的传人,为此,我选择了从军之路。尽管从军之路很艰辛,一穿上军装就投入紧张的训练,磨破了手脚,晒黑了皮肤,但我挺住了,半年的艰苦训练,使我以军政考核全优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随父母走进了“重走长征路”的行列,亲眼目睹了草地的神秘、雪山的险峻;亲耳聆听了大渡河的涛声、川主寺镇的传说;亲手触摸了泸定桥冰冷的铁索、“红军树”累累的弹痕,从而品味到什么是真正的伟大、圣洁、崇高和永恒。也使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到: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她在人们的内心里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她像看不见的火光,如地球深久涌动的岩浆,历经千万年而不泯,为天地人间提供不竭的热能。这就是长征故事给我的启迪,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
第三篇:关于《诗经》教学的中一个拓展讨论
关于《诗经》教学的中一个拓展讨论
唐苇:
我讲《诗经》,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谈到爱情观,谈到早恋问题,有一向很调皮的学生当堂就问,老师你有没有早恋过。我回答:“唉,你的提问,引起了我青春美好的回忆,时间真快啊,我今天能站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诗经,讲爱情,应该感谢青春的时光给我的一切。”有几个学生起哄:“到底有没有,是什么滋味,给我们讲一讲啊。”我微笑着说:“也有过,很美好,但最美好的是回忆,一课堂是说不完的,等你们毕业时,我可以说一说。但我现在要告诉大家的是:我现在成为一个教师,没有辜负我的青春时光,我相信大家也不会辜负自己的青春。”学生们看我动感情了,反而安静下来,然后我引导学生们讨论起诗经:什么样“淑女”,诗歌中表现出她什么品质,才得到“君子”的追求,“君子”又是怎样一个未婚的年轻小伙,他为什么喜欢这位淑女,他追求的方式是什么?“琴瑟友之”等行为描述表现了小伙子怎么样的志趣和情怀,等等问题。
岳春光:
在我看来,唐老师的学生之所以提到“教师早恋”是因为唐老师跑到了“爱情观”和“早恋”问题上去了这些本身不是语文问题,是唐老师先偏了。
唐苇:
我到不懂了:我由诗经两首爱情诗的内容谈及爱情观,由爱情观谈及很现实的中学生中常发生的不可回避的早恋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进而理解诗经中宣扬的美好的爱情,由作品拓展到生活,再由生活回到作品,这不是语文问题。况且,文以载道,而似乎讲文不必讲道。
岳春光:
文本的拓展应该有限度。而且要区分这个“道”是否是“文”所载的。爱情观和早恋问题不是诗经这两首诗所蕴含的。
唐苇:
是的,拓展是有限度的,我想,我这个拓展并没有超过限度。“拓展”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在文本中由点到点,二是由文本的点到文本外的点,甚至到一个有限度的面。据岳老师“爱情观和早恋问题不是诗经这两首诗所蕴含的”此句来看,岳老师所认为的拓展只是指第一种方式。况且,我这是不是仅为“文意”的拓展,岳老师还没考虑到。有没有由文到“道”的拓展呢?
岳春光::
如果从语文的点出发,以语文的点(面)结束,那无疑是属于语文的拓展。然而唐老师的“文本外的点”已经不是语文的点了。
唐苇: 如果岳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只能在“语文”内,第一个问题,那这个“语文”又指的是什么?仅是语文学科?那如何理解学科的整合呢(当然我这个拓展不属于学科整合问题)?第二个问题,文以载道,这个“道”有“语文”内的“道”和“语文”外的道之分吗?岳老师认为这个“道”是什么?
岳春光::
语文指的是什么?这个内容在我的“语文杂谈”里有。
关键不在于“道”而在于“载”上,一个文本所能载的“道”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关雎”承载了早恋问题了吗?“超载”是可以的吗?超载是有危险的。“道”的含义诸子所谈各不相同,但决不只等于“道德教化”。在抽象的道中也许没有分别,但有文本的限制、语文课堂的限制。
唐苇:
关键“载”,不是“道”?这有趣,好比说,我们吃饭,关键是碗,不是饭。
我说了,我这个诗经教学,是引申拓展,难道我们讲的“道”,非要是“文”直接所表现的?不能由A引申到B。就我这个例子来说,由描写爱情的诗引申现代人的爱情观,再结合现实,引申到学生中的早恋问题,对其进行了正确的教育,这不行吗?我认为,“道”就是道理,思想。
岳老师曲解了,早恋是个现像,而我是通过这个现像与学生讲“道理”,宣传健康的思想,“早恋”本身不是“道”,“道”是教师讲出来的,引申出来的。所以,“关雎”承载了早恋问题了吗?这个问题问得莫名。
岳春光:
唐老师饭碗的比喻不恰当,在这里,文是碗,道是饭,载是盛,碗能盛饭,碗只有一个,饭可能是一口,也可能是一大锅,然而碗的容量是有限的,那么能不能用一个碗盛一大锅饭呢?我相信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做。这样超出碗容量的盛法,就是“超载”了。
唐老师在这里的讲的引申拓展,还是不是“文”所载的“道”呢?“爱情观”是春秋时的爱情观,还是现在爱情观呢?很明显诗经里所谈的只是爱情的美好和切身的感受,那么“早恋”问题是诗经诗文中所蕴含的“道”么?肯定不是。所在这里所谈的就不是“文以载道”了,而是“脱文引道”了,这时候阐述的最终结果是教育问题而不是语文问题了。比如说,我今天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的“小乔初嫁了”是通过“小乔初嫁”衬托出周瑜年轻,虽然没谈到爱情,但谈到婚嫁,我可以引申到古人结婚年龄早,现在不允许是科学的,你们不能早恋,但这样做明显是和苏轼的词无关的!而且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照这样的引申拓展,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课文都可以联系到“早恋”问题。但联系下来就不是讲语文了。因为在我看来“文以载道”最后的具体的“道”还是要回到具体的“文”中去的,总不能“道”引出来后就把“文”丢到一边不管了。用张志公先生话讲应该是“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唐苇:
我的比喻,是延用你的意思在说理,我们在讨论“道”,你要说“载”重要,所以好比我们的吃饭,吃的是饭,这是说明的主体,你偏要说吃饭“碗”是关键。岳老师居然还要延伸下去,又说到锅,什么“碗盛一大锅饭”,如果这样下去,岳老师可能又要说上木碗铁碗大锅小锅什么的了,这就无意义了,是在扯皮了。比喻就是比喻,喻义是不能随意延伸的。这个问题就此打住吧。
我的引申拓展,教学思想的前提就是“文以载道”,文章要“载道”,教读文章自然要传道。我的引申拓展是对文中“道”的引申拓展。至于春秋时的爱情观与现在的爱情观,这当然有所不同,但不同中有联系,它们都是人间的那种感情。我这里不是进行的对比教学,是个引申拓展,古今爱情观的不同,这不影响我的教学引申拓展。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不知岳老师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与岳老师争执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语文问题”与“教育问题”是什么关系,或者说有没有关系。岳老师最大的错误就是,把“语文问题”“教育问题”分而说之,似乎两者根本无关系,似乎语文就是“听说读写”。我一直强调,教学的一切问题都涵盖在“教育问题”之中,“语文问题”也不例外,语文,不只是“听说读写”的工具,它自然承载着“教育”,所谓“授业”和“传道”。没有哪个语文老师只讲字句篇章结构,而不分析思想内容,不以文章的思想内容去“教育”的。岳老师还是把三维目标看一看,结合到语文学科,三维目标中,哪是语文问题,哪又是教育问题,分得这么清么?
我与岳老师争执的另一个焦点问题是,什么是“拓展”,我早已经说过拓展引申的两种方式,这里我再说拓展的两种特性,一是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即岳老师所说。二是由知识(不一定是语文知识)到道理,这个道理也许不是文本本身承载的,但是文本的道理引发的,与文本的道理有密切关系的。我这个课例就是如此。
岳老师以前与其它网友在讨论“形式训练”里,我就知道,你们诸位一切观点都是基于“学科意义”,强调的是学科科学,这本身没有错误,但这只是一方面,中学文化基础教育之教育,除了有各科学意义,自然还有“传道”的教育功能必须强调。
岳春光:
就说说“吃饭”,“吃饭”和“文以载道”的相似点在哪里呢?唐老师与其说“吃饭”不如说直接说“传道”。但要不要“传道”和怎样“传道”跟“文以载道”又是两个问题了。我一直以为唐老师要弄清的是“文以载道”,没想到唐老师是一直想说的只是“传道”而已。我一直在围绕着“文以载道”来谈的,到底是谁在扯皮呢?
比喻尚且不可以“随意延伸”,那么受“文”限制的“道”就可以“随意引申”么? 《关雎》这首诗歌,以前的解释是说后妃之德,这也是“道”,但这是古人牵强附会的解释,现在已经不认可了。是不是有一天可以在这首诗下面注一下:这首诗歌可以用来纠正学生的早恋,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呢?很明显诗歌本身不具备这个意思,是使用者加上去的。当“文以载道”的时候,总得在相应的“文”中有这种道才行。生理老师可以从这首诗取材讲荷尔蒙的作用,生物老师可以从这首诗讲动植物分类,这是因为“文”涉及了这些方面的知识,那么这首诗里涉及了与早恋相关的知识了吗?引申要有文本作为依据。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但不是沾着爱情就可以引申到“早恋”上去是不是?
我说,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应该是是语文问题,唐老师的引申是教育问题,这本来并不矛盾。作为教师要讲教育,但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控制文本的含义之中引申,用文本本身蕴涵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有所收获。其实我们谈的不是语文教育和语文教学的问题。我们谈的是,在《关雎》中有没有出现“早恋”这样的“道”、这个“道”是“文”本身“载”的、还是人为加上去的。所以我们要谈的问题其实很小。
三维目标也是根据具体的文本来体现的,总不能从“节约一度电”引申到“为全宇宙做出了贡献”,因为这个“器”太小了,盛不下它不该负担的东西。
不是区分不清的问题,如果前面加了语文是很容易区分的,只是愿不愿意区分的问题。唐老师可以看看我与王晓春老师的对话就会知道,我一直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语文应该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但这个承担不是无限度地承担,无限度地承担就是夸大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了,那样必然会走到反面去,即语文学科丧失了“自我”,而成为被“传道者”利用的工具。那么怎样才是有限度地承担呢?“文不离道,道不离文”是最佳选择。“文不及道,道过其文”均是不可取的,因为“过犹不及”。
唐苇:
岳老师始终抓我这个“早恋”问题,说我是要用这个诗歌教学来“培养”爱情观,来“纠正”早恋,似乎我这上课的目的就是如此。天晓得,我何时如此说的,要用一堂课的一个拓展环节来“培养”来“纠正”?关于什么是教学的引申拓展,文以载道与“传道”的关系,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关于我这课的拓展,其它老师也说了。
如果我再说什么,岳老师也会驳过来,我再反驳过去,这样就无止无休了。好吧,我就不再说了。我将把这个问题去请教其它的老师,如果有什么解答,我会转来。
岳春光:
唐老师,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拓展”和“如何拓展”,而是“早恋”这个拓展是不是属于“语文方面”的拓展呀。
唐苇:
知道了,“拓展”必须是“语文方面”的拓展。
比如,学科整合的问题也不能去考虑了。比如,我们上《羚羊飞渡》之类的文章,不能讲“保护动物”了,因为这不是“语文问题”,这是社会问题,甚至是“生物问题”。
岳春光:
一个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底线,那只有被其他学科“整”、“合”的分了。《羚羊飞渡》这样的文章选入课本,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唐苇:
其实,岳老师一开始是反对我这个“拓展”的,不然就争不起来了。岳老师为了说明我不能这样拓展,而以“不是语文问题”为由。
现在岳老师可能是退了一步,说争论的“不是该不该拓展和如何拓展”问题,而是这个拓展“是不是语文问题”,其实,这两方面问题都同时在争论,第一个问题似乎有了结果,第二个问题有重大分岐。“什么是语文问题”,以及《羚羊飞渡》这样的文章选入课本,是不是一种“讽刺”等问题,有时间再讨论。
我觉得,我们这样的讨论,结果并不重要,虽然我们都想自己的观点是结果。重要是的问题引出问题,谈得更多更广,这样玩论坛就有意义了,对我们教学也更有意义。
岳春光:
我并没有退。因为这个拓展“是不是语文问题”
是我们两个讨论的问题,而我的回答是:这个拓展“不是语文问题”。唐苇:
回到我提的问题,我想请问岳老师,我这节语文课,可不可以这样拓展?请岳老师简单回答。
岳春光: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唐老师的拓展呀,我只是说唐老师拓展到“早恋问题”上这不是语文的拓展,而是教育的拓展呀。
怎么会出现“可不可以这样拓展”这个问题呢? 唐苇:
语文要不要承载教育问题?或者说“语文问题”包括不包括“教育问题”? 岳春光:
不是要不要承载的问题,而是语文怎样承载教育问题? 唐苇:
那么说,我这样用“语文课”承载“教育问题”不行?请岳老师说出我这样的“拓展”错误在哪?
岳春光:
我有过“不行”这样的否定性的评价么?还是唐老师一直在误解我们讨论的问题呢? 唐苇:
我并没有脱离文本。
我之所以,提出上面的问题,是因为岳老师开始是反对我这个拓展的,理由是“不是语文问题”,所以争到现在。现在岳老师说“没有否定性评价”(当然没有确定的词语),所以我说“退了一步”,我并没有强加,请看岳老师前面的发言,是不是意在“否定”:
如果从语文的点出发,以语文的点(面)结束,那无疑是属于语文的拓展。然而唐老师的“文本外的点”已经不是语文的点了。
《关雎》这首诗歌,以前的解释是说后妃之德,这也是“道”,但这是古人牵强附会的解释,现在已经不认可了。是不是有一天可以在这首诗下面注一下:这首诗歌可以用来纠正学生的早恋,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呢?很明显诗歌本身不具备这个意思,是使用者加上去的。当“文以载道”的时候,总得在相应的“文”中有这种道才行。生理老师可以从这首诗取材讲荷尔蒙的作用,生物老师可以从这首诗讲动植物分类,这是因为“文”涉及了这些方面的知识,那么这首诗里涉及了与早恋相关的知识了吗?引申要有文本作为依据。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但不是沾着爱情就可以引申到“早恋”上去是不是?
用语文课当然可以进行教育,用任何课都可以进行教育。脱离了文本的意蕴而进行附加的教育,这是教育问题,而不是语文问题。
我以为,我这个拓展没有离开“语文”,因为语文承载着“教育问题”,此时,这个教育问题也就是语文问题之一了。
岳春光:
我并有说过语文课不能进行教育拓展呀。我是在说明,早恋这个拓展的点不是语文的点。也就是说这个早恋的点不是文本本身蕴涵的,那么就谈不上“文以载道”了。它是一个教育问题。
唐老师说说《关雎》怎样体现早恋的好么?怎样反映现代人(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观好么?
唐苇:
说到现在,我说《关雎》本身体现早恋了?不过,诗中表现的爱情的美好以及“琴瑟友之”追求爱情健康的方式与现代的爱情观到有相通之处。如果,《关雎》中本身就有“早恋”和“现代爱情观”,那就不是拓展了,那就是对文本的分析了。这点,难道还要我说吗?
拓展引申本身就包括“联想”,当然两者有个相“系”点,那就是“爱情”。
我再罗嗦一下:我是由爱情诗《关雎》谈到“爱情”,拓展到现代爱情,拓展到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早恋”,然后又回到《关雎》的讲解。
岳春光:
离开文本本身的意蕴,就不可能出现“文以载道”的情况了,因为在我理解中“文以载道”是“文不离道,道不离文”的,由爱情诗谈爱情的美好这是“文以载道”是语文应尽的教育任务,而现代的爱情观和“早恋”这是借“爱情”这个词而出现的已经离开“文”,离开之后就进入教育的范畴了,而不再是语文教师的专责了。任何老师、任何课都可以讲的,那是教育问题,而语文问题不是任何教师都可以讲的。唐老师的这种做法是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插入了其他的教育问题,而不是一直进行语文专属的教育教学。所以我说唐老师插入的是“教育问题”。拓展的根在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不是语文问题。所以语文课堂上的拓展应该是语文方面的拓展而不是无限制地拓展。冯贻联:
个人也感觉,作为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中应该研究的是语文之道——“文”,即如何载“道”的问题。研究如何载“道”,当然不可能脱离文所载之道,但,这不过是学习如何载道的工具手段性凭借,本身不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唐老师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谈到爱情观,谈到早恋问题,的确引申过度,引申到语文的应有之义之外的属于另外不知什么学科的领地中去了。
如何载道不等于道。同理,如何拓展不等于自然拓展。前者属于语文学科语文课程,后者到底属于什么,就要看具体的情景了。
唐苇:
冯老师说“文以载道”这个“道”是“语文之道--文”。
三国时期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思想,早在战国时《荀子》中己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后来唐代文学家韩愈又提出的“文以贯道”之说,他的门人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贯道之器也。”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实即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从荀子的“文以明道”到现在的“文以载道”,“道”的内涵与外延都因时或人而改变的。在本文中“道”的释意,不是道路,也不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那种玄而又玄的“道”,而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
溯源“文以载道”,“道”的解释很多,但没有一个是语文之道--“文”。
冯老师是不是认为,“文以载道”有文学“文以载道”与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之分啊。冯老师说“道”是“文”,“文以载道”实则是“文以载文”,那这两个“文”怎么区分?
冯贻联:
我的原话可是:个人也感觉,作为语文教学,文以载道中应该研究的是语文之道——“文”。唐老师不妨再读一遍,感觉不应该发生如此大误解吧,到了语文教学论域,“文”与“道”只不过借用比喻一下而已,其内涵当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文以载道中,“道”是目的,文即行文,包括文章内容及其背后潜藏的文章形式。对于创作活动而言,“道”当然是最重要的,否则,没有了中心的文字岂不是纯粹的垃圾。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原文的“道”本身已经无足轻重,关键是,作者是如何体现其“道”的。学习“道”,那是教化,不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只有学会如何去发现“道”,才算基本读懂了文章,或者说初步学会了相应文章的阅读。
唐苇:
冯老师啊,“文以载道”绝非是比喻。
“文以载道”,一直以来,文是指文章,“道”是指道理,思想等。
冯老师可以查一查。如果说“文以载道中,“道”是目的,文即行文”,请冯老师找出根据来。冯老师前面说“道”是文,这里又说道是“目的”,这个“目的”指的是什么?文与这个“目的”有何关系?
冯老师说,语文教学中的“教化”不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就是“听说读写”?冯老师是否定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其实,教育就是“教化”,知识的教化,化无知为有知;思想的教化,化无道德为有道德。
语文教学自然是教育内容之一。冯贻联:
唐老师怎么读的啊?我说文以载道本身是比喻了吗?我说的是我这里移过来通过比喻语文教学,其间要素当然发生了变化,你让我再从成语本身去找依据,有点乱套吧?
唐苇:
我说绝非比喻,当然也是指绝非是移过来“比喻语文教学”。
“文以载道”源起于文学领域,这不错,但教育领域也一直在用这种思想,且用的是它的本意,不存在比喻的问题。它提倡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以文宣传思想这一原则。冯老师说,“教化”不是“语文教学”,我不知道冯老师是如何理解这个“教化”的,是不是狭隘的认为是“正统思想的灌输”,是“奴化”。我前面说了,“教化”,就是一个综合的教育过程,知识能力的教化,化无知无能为有知有能,思想的教化,化无道德为有道德。
于漪孜孜追求的所谓“人文”,仍然是几十年未根本更易的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的思想、道德、情感教育。无论是从文道结合的角度,还是从文以载道的角度,我们发现,更多的时候,于漪是以道为先的,有时甚至牺牲文,以文祭道。
黄鲁:
我看唐老师的这个拓展非常适度,既考虑到了初中学生的兴趣,又注意到课堂的控制,传道授业两相宜。|早恋问题,已经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了,对早恋的态度和处置,语文教师怎能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只要引申得当如唐老师这样,一次课堂教学胜过无数枯燥说教。
上面一个学生现身说法已经说明了一切。不要过多的忧虑,也不要迂腐的批判。唐苇:
《关雎》这首诗是爱情诗,自然离不开“爱情”这个主题,此诗在九年级教学,学生也正值青春期,“早恋”问题是现代中学生中一个敏感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早恋与学生们懵懂的“爱情”密切关联,所以我有了这拓展。
我们讲这首诗,必然要讲诗中的人物形象,讲人物形象,必然涉及到诗歌的思想--宣扬美好的爱情,什么又是美好的爱情呢?我认为,可以利用此诗向学生谈这个问题。赞美爱情,宣传美好,这就是此诗的文中之道,我只不过将这个“道”联系实际拓展开来,引申开去。
所以,我不理解岳老师“超出了语文课堂的限制”,甚至“不是语文了”这类的说法。似乎“传道授业”,语文教学就只是授业,而无须传道,传道就是“道德教化”。
第四篇:难忘的教学故事
其实他们很在乎
题记——有时候老师们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后进生——死猪不怕开水烫。那就是不管你怎么说他们,罚他们,都不顶用。有时我们自然而然也就会不太在意自己对他们的言行了,殊不知,其实他们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看法。下面我来说说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吧!
“一开始去上课就应该树立威信,不然以后就制服不了那些“兔崽子”们”“上课的前几周最好不要和他们开玩笑,尽量放严肃一点。”......带着老师们的忠告,我来到了课堂中。
“Class begins”,哈哈哈哈,我刚进教室说第一句话,就惹来了一群站起来比我还高个头的男生们的嘲笑,接着就是女生们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很好笑吗?”我心里不禁冷冷的问了问我自己,强制着压抑住心中的怒火,我再一次的提高分贝吼道:“Class begins”。“上课了,要站起来呢!”我隐隐的听到几个女生对男生们说道。此时的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他们懒懒散散的站起来对我说了声“Good morning”。坐下来后,不用我说,接着又是他们的讲话声。“我的天啊!这就是我将和他们为之奋斗初中最后一学年的班级。这样的班级,这样的第一印象,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接下来的日子我可有罪受了。”我心里默默的念叨着,“这学期我将担任你们的英语老师,请问你们班的英语课代表是谁?”我沉着脸说道。女生一片沉默,接着又是那块嘴巴多的男生发声了“哈哈哈哈”有捂着嘴巴笑的,有按着肚子笑的,还有的干脆摇着自己的椅子像个老太爷的,“是邹利勇,老师,就是他”他们一边笑一边指着告诉我,而且这次笑的人比上次的更多。“这个班的人到底怎么了?问个课代表也能笑成这个样子,我好像没有弄出什么搞笑的动作,也没有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呀!看他们那贼笑的样子,肯定没安什么好心,说不定那个课代表压根就不是他。”我心里想道。可是在没凭没据的情况下,我也不好对那群男生怎么样,毕竟都是初三的学生了,每个人都爱面子,不过是真是假测测就知道了。
“邹利勇同学,请你用英语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老师,不知道呀!我是真的不知道。”
此时的学生个个就像脱缰的野马,压根就不受控制,一个个全给笑翻了,更可恶的是,刚刚那几个捂着笑的男生更是得意起来,这样的场景让我真的再也没法忍受了,你们这是在给我一个下马威吗?我于是大步走到那群男孩面前,将他们一个个拎着站到了教室的后面。就这样,第一堂课终于勉强上完了。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发现课代表还真的是邹利勇同学,他除了功课不是很好外,其他方面的工作都尽职尽责,难怪老师会选他做课代表。可在这一周中,我也发现有个男生总是有事没事和我对着干,上课从来不听,不是和学生讲话就是做小动作,有时你提醒他一两次,转身马上又开始犯纪了。终于有一天课后,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给训了一顿,可就在我说我从来没有事没事找他茬,为什么他总是那样无理取闹的时候,他的眼泪瞬间就流下来了。
“你哭什么?没骂你,没罚你的”我说道
“你说我无理取闹,你难道没有吗?你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无缘无故的罚我了,我那天只是告诉你邹利勇是课代表,为什么因为这个你就要罚我。”
是啊!我确实是错怪他了。虽然我早就把那些事给忘了,可我的这个错误行为,学生会一直牢牢记在心中。所以无论怎样,我都得和他说声对不起。
也就是从那天起,那学生上课再也不讲话了,有时遇到我也会很主动和我打招呼,开玩笑,成绩也开始一步步往上升。
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明白在一个班级里,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其实都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乎老师是否关爱他们。所以身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因为他们很在乎!也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在乎,我们才能感受到身为老师的幸福。
第五篇:面试中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面试中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这道问题曾难倒不下百位候选人,回答“任务应该逐级分派,我会拒绝他的要求”和“我会按领导吩咐执行”都不是令人满意的回答。还是重复了千万次提到的观点—答案其实不重要,很多时候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展示我们的思路v12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智慧。只需做到“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难回答棘手的问题。
2009 年初,一家公司招聘部门助理,有几位应聘者非常优秀,让我们难以取舍。在复试最后我们问道:“如果第二天就要投标了,部门正安排您用复印机制作标书,突然总裁跑过来要复印很多资料,说也要明天用,只有一台复印机,您会怎么做?”
直接回答“拒绝总裁复印,因为招标对公司很重要,请他自己想方法”或者“先给总裁复印”的都被减分。理由很简单,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是下属的责任,无条件给总裁复印又多半会耽误本部门的工作。
后来,成功应聘这个职位的Lily给出了让大家都比较满意的答案:“我理解部门任务很急,总裁的任务也很急,而且公司只有一台复印机,我没有太多回旋余地对吗?”此一问在明确问题的同时给自己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显示出应聘者的聪明,而接着她又说:“我认为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对立的,但实际上并非只是二选一。如果是我来处理此事,我会告诉总裁明天要投标的事情,然后请他把要复印的资料留下,说把投标所需的资料复印好后,会尽快帮他复印,第二天一定可以用。如果资料是我不方便看的,我会请总裁把资料交给他的助理,复印机空下来后,我会马上请他的助理来复印。”
Lily 的回答不但解决了矛盾,还分析出第二种情况,体现出全面思维的能力。经过近一年的锻炼,她已经由部门助理升职为总裁助理。
“要不要做总裁直接交给你的任务?”这个问题根据应聘职位的不同,也要区别对待。比如我们应聘初级职位和应聘有管理性质的岗位,处理此类事情的手法有明显区别。
应聘初级职位,只要能回答出:“具体要看是哪些工作,我能否自己完成。总裁安排的任务我会抽时间尽力去做,如果自己力所不能及会向他说明情况并寻求其他同事的帮助”,就可以算轻松过关了,因为他已经体现出了自己的专业素质。但如果应聘的是有团队管理性质的工作,如此作答多半会被认为不太称职。管理者承担的责任和压力远远大于一线员工,要对团队的每个人负责。管理者不可能“随时抽出资源安排多余的工作”,因为这会影响整体的项目进度和其他人的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听到过的最佳答案来自某研发部门经理候选人,他说:“我会先考虑所管理的团队的资源是否可以满足总裁安排的工作,再作回答。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会向总裁说明情况,委婉拒绝此任务。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我团队中每个人的工作量应该都很满,能随意安排员工完成额外工作,要么是此人工作不饱和,要么就是我工作计划制订得不好。如果团队有资源完成这个任务,在开始此工作的同时,我会请总裁按公司流程通知总监,再由总监安排给
我。公司有自己的流程和规矩,不能随便破坏。”
最后补充一点,如果有普通员工能在回答问题时既从基层考虑,又站在管理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会被认为很有管理潜质。而能否成为管理者,很多时候取决于面试的表现和给招聘方留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