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时间:2019-05-15 08:0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第一篇: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近年来,湖北省郧县教育局高举提高质量的大旗,在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负担、增加课堂效率相关规定的同时,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向内使劲,加大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学生素质评价的改革力度,使全县的教育教学基本形成了负担轻、效率高的良好局面。

一、注重改革学校管理,充分体现学生发展的自主性

很长时间以来,学校教育管理的目的往往仅着眼于把学生管住,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从管理的层面而言,不良管理行为是导致学生厌学、得不到充分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何改革现行的学校管理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得到充分、自主的发挥呢?

1.要坚持一个基本观念,即教室也好、校园也罢,这都属于学生的天地,学生就应该享受充分的自主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努力使学生爱自己的天地,使学生在自己的天地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2.要从改革现行的班级管理制度入手,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班级管理行为。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个性“班名”让学生自己取,“班徽”让学生自己画,“班训”让学生自己写,“班规”由学生自己定,“班歌”由学生自己咏,“班景”由学生自己布置,班干部由学生自己选,“班情”由学生自己说……在教师的引导下,一切由学生说了算,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真正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教室,是自己的天地,学校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3.改变现行的校园环境布置状况。首先,是环境布置贴近学生的认识情感,少一点训斥,多一点活泼。比如,描绘学生想看、爱看的图画,使学生一踏进校园,就有一种亲切、亲近感;其次,在校园开辟园地,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学生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条件好的学校还应专门建设实践基地,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课内所学知识。湖北省郧县安阳镇龙门完全小学建起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学生深入“三园”观察、劳动、表达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4.拓展管理的空间,打通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通道。根据学生家庭和居住环境,建立不同类型的教育区域,发挥教育区域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减少教育内耗,促进学生自主充分地发展。

采用上述管理行为可以使学校教育管理出现可喜变化,如郧县居峪小学,一踏入该校,就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学生主体精神被弘扬、创造潜能被开发的氛围。教师说学生天真、活泼了,学生说学校可爱了,教室可爱了,学校的一切都变得可爱了。

二、注重改革课堂教学,实施互助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坚持“两个凡是”:一是凡是应该由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律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二是凡是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给学生自己解决。经过研究,我们有一条硬性规定,一堂课,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由学生自学研讨、探究实践。坚持“两个提倡”,即:提倡小组学习,借鉴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发挥小组学习的效能,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共事的意识;提倡采用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首先去实践,去研究学习材料,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身水平的概念。坚持两条“路线”:一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在当前情况下,要突出抓好感知学习材料之这一薄弱环节。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材料,在一堂课的教学初期,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理解;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其次,教师要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如郧县安阳镇中心小学大胆拆除讲台,添置活动黑板,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两个“策略”:一是开放型策略,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全面开放,如兴趣活动课,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二是发展型策略,一切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把握发展的核心――制造认知、情感矛盾、实现学生认知、情感由平衡到不平衡的循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既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三、注重改革素质评价方法,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1.全面评价。彻底改革评价内容的单一化倾向,拟定全面的素质规格,内容指向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各个方面,如数学素质评价,坚持口算、笔算、操作、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举,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发展状况。

2.全员参与。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针对学生参与,我们主要采用两条措施,组织学生命拟评价题;二是将评价标准与方法明白的教给学生,由学生自我评价。家长社会人士参与,同样采用了两条措施:一是划定一部分内容,连同评价标准与方法交由家长和社会人士,由他们直接评价;二是在填写“素质报告册”之前交给家长、社会人士征求意见。

3.注重过程。开展高素质发展轨迹评价,分人建立档案,定期(一般两月一次)组织学生将最能反映自己素质发展状况的材料装入档案形成素质发展剪影。这样,期末不仅有素质发展状况的结论,还有丰富的材料说明结论。

4.教学评价导引教学行为,使得师生将视点投向平时的评价中,投向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实现了评价由“暗箱操作”到“阳光作业”的转变,缓解了评价给学生、家庭带来的压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二篇:让美术课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

让美术课成为孩子发展的乐园

庆云镇中心小学韦静

《山东普通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于是原来仅仅在墙上课程表里存

在的美术课要实实在在地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了。可能学校领导平时常见我“舞笔弄墨”,就安排我兼职上一到四年级的美术课。要说自己确实喜欢,但那顶多能算是涂鸦罢了。自己的美术“才能”也只限于小学教师通用基本功的“三字一画”:如果那可以算作美术的话。可学校不答应,非赶鸭子上架,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来了。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看教学DVD,读美术教学方面的文章。以我“外行看热闹”的眼光

看来,DVD 上那些专业教师的课真是专业得很:知识系统,技巧规范,单调乏味,缺乏乐趣。

照这样,一是我上不了,二是学生-其实更改叫他们孩子-肯定不会喜欢。我从资料上了解到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受“学科中心”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技巧的规范性,以专业的标准和方法来实施普通美术教育,教师的教太权威化,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教师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对学生太遥远,导致许多学生“喜欢画画但不喜欢美术课”,甚至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后反而“厌恶”美术。这个观点更坚定了我的想法:给儿童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上享受“画画”的快乐。

尹少淳先生认为:中国美术教育的起点是学科本位,调整的方向是加强学生本位,中国的美术课堂教学寒性有余而暖性活性不足,需加强暖性和活性。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调整,“加强兴趣培养,降低学科难度”,将美术要素与有趣的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有兴趣地表现,有兴趣地欣赏,这是对“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的积极调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一 大胆取舍教材,使孩子们更乐于接受,综合发展

教材的编排无疑是科学的,但这并非意味教材是太岁头上的土,尤其是对我这样的“非专

业人士”来说。有一次,我为四年级上《小雪花》,这本是旧教材三年级的纸工课,但当时外面正下雪,而且我了解到语文教师也安排学生写一篇《我心中的雪花》作文。于是我决定离经叛道一回。课上,我引导学生掌握了雪花的剪法,然后就要求大家以《我心中的雪花》为题创作一幅之雪花的画,并编上一首诗歌。这种画配诗练习,不是美术知识和语言文字的简单联系,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学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都会积极投入创作中。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快乐的成长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 欣赏个性,让每个孩子的优势闪亮

记得一个关于美术教学的故事:老师领着学生去池塘边画荷花,其中一个学生画出的荷花

是向下的,那位老师没有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学生的画。而是让他说说怎么画得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那个小孩说他画的是水中画画的倒影。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在教学评价时,我也改变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的做法,作品评价因人而异,试行学生阐述自评,体现主体地位。点评时,我尽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学生把点评听进心里去。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采用鼓励型的语言,挖掘学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努力发现其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看到学生得到认可侯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为人师的幸福。

阿恩海姆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艺术及其他教育里,最出色的教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我想说的是,不仅仅是帮助,还需要给与成长的学生以鼓励,欣赏和信心,使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奠基和发展。

第三篇: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包头市一机二中 白茹

内容摘要: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以文本为中介的生命交流和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课程内容不断生成课程意义不断提升的过程。它需要改革过去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关键词:激发兴趣

创造思维

自主学习

提高素质

语文是一门运用最为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为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然而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让不少语文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的感慨,“语文难学”也自然成了学生们共有的感觉。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他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他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的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设疑讨论,全面提高素质。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话一语点破“疑”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而发展智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地把疑难设置在学生知识的智力最近发展区内,深浅适宜,让学生挑一挑就摸着。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都有一种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对智力活动有日益增长的兴趣,他们不仅渴求知识,力求找到自己所关心的问题的准确答案,而且表现对现实、对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有深刻的认识。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设疑提问的方法,恰好适应了他们这种学习心理。教师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方法。因此,聪明的老师,总是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只是以后,用恰当的提问,把学生推进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去让他们运用语文基本理论去判断、分析、去解决问题,去完成各种练习。这时,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很为宝贵的时刻,作为老师,我们应当珍惜这样的时刻,这种静悄悄的时刻越多越好。相反,如果老师不注意设疑提问,只是一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那么学生的智慧、才能,就会被你这一滚滚而来的声浪无情的冲走。巧妙的设疑悬念,设疑讨论,能让学生的思维再入教学情境,扩展学生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开启学生智能的宝库,达到最佳境地。如在讲《孔乙己》一文时,就要有意引导学生把思维重点延伸到最后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中看似有两个矛盾的概念“大约”与“的确”,既然不肯定,怎么又确定?围绕疑问,开展讨论,该课良好的教学情境达到了。学生讨论过后,老师画龙点金似的提出“这一看是矛盾的词语的运用,深刻的表现了孔乙己的生死无人过问,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从而进一步领会到作者精妙、含蓄、深刻的语言风格。再如《桃花源记》”课后练习,要求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思想,你们对这种理想如何评价?这个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是教材的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设疑过度:①作者用哪些词句反映桃源环境优美,繁荣兴旺?②从“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并怡然自乐”这几句中,可看出桃源中人与人是怎样相处的?③除了上述描写以外,哪些句子证明桃源人比“外人”幸福?④如果作者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很幸福,会不会这样赞美桃源生活?⑤这样的社会不能实现,为何作者还竭力描写?通过以上搭桥设问,作者的进步性、局限性活跃在学生的大脑了。

二、活动激趣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学习不如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再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基本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所教班级从初一到初三结合不同阶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了以上语文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三、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包括学生态度、兴趣、能了、个人特质、先前经验、家庭背景等。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般你喜欢知识面广博的老师。老师教学就应该有的放失,因人施教。你的学生知识深度、知识成面、个性喜好、思维模式等等都要考虑。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接受的程度不一样,你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现在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易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语文是一门及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应,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而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学生走进课堂,就走进了一个早已预设好的,可能是外在于他的“书本世界”。在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被重视,甚至被排斥在课程之外。而今不同了,新课程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学习者要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将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将是不完整的学生关注。如果我们让学生受困于书本世界,就难以使他们领略到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这样书本知识就会成为“一潭死水”,这样获得的理性认识也是不可能“充沛”、“鲜活”的。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兴趣。

弘扬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育方法,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老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教授知识,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作业,然后,定期考试和测评,长此以往,周而复始,便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跟从者。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预习,不要求学生做深度预习,惟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预想不到的问题或搞什么“花样”。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尽显教师“风采”,虽然教学氛围非常热烈,但是导致教学效果平平。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思考,只是围着教师“随声附和”,往往是无精打采的喊着“对、是、会”。在这种“先教后学”教学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渐渐地变成了等待式、被动式学习,最终失去了自主学习能了。

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把“苦学”变为“乐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被动”变为“主动”,把“负担”变为“享受”,努力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生命体验。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用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课堂气氛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的进入到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参与教学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能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资料:

⑴ 《谁来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中国教师的透视与反思》胡东芳、陈炯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杨再隋等编著 语文出版社 2001.12 作者简介:

白茹

女,1979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200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于包头市萨拉齐美岱召中学,2009年调入包头市一机二中担任语文教学工作。2005年在萨拉齐中小学教师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被评为旗级优秀班主任,2008年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

第四篇: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乐园

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乐园

——有感于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

浙江省象山县第二中学杨存国

近来,全国有部分市、县教育局根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目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的议案和提案,作出了缩短中、小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社会各界对教育现状的关注和教育局对人大、政协议(提)案的重视。然而,如此做法不但不能从实质上解决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相反会引发更多、更严重的后果。试想,父母上班了,未成年的子女还没进校门;学生放学回家了,但学生的父母还没下班。因此留下的管理空档,岂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殊不知,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学生在校时间太长了,而在于学校教育(学)的低效率运作:学生坐在教室内进行理论学习、机械重复的解题训练时间过长;实践环节严重缺乏,不能将所学知识及时有效转化为素质和能力,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使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受到遏制而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智的健康发展!所以,在没有搞清楚目前学校教育(学)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前,提出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的相关规定,表面看似正确的教育行为,实则仅停留在表象,只是图形式、应付而言,其内容也是空洞的!

本人从教多年认为:目前学校教育(学)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知识与素质的关系。曾有教育先知者对知识和素质的关系有过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学习,一段时间后还“记得”的部分是素质,忘记了的那部分则是知识。以一个人学骑自行车为例,当初学习了许多有关如何正确骑自行车的知识,但一段时间后,这些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但会骑自行车了。“会骑自行车了”这就是素质,就是“忘记了后留下来”的部分。知识转化为素质的重要性不但在于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这一点却被当今的学校教学所忽视。要实现知识向素质的转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当今的学校教学却普遍缺少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让社会普遍觉得学了的东西没用,有用的东西没学。例如,学校搞一次孝敬父母的活动,理论考试考优秀,但一到家,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同样节约用水宣传,理论测试优秀,但洗完衣服,水龙头还是不关。如此学校教育(学),对社会有多少贡献,对学生又有多少益处呢?学生根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校园越来越漂亮、硬件越来

越高档,而校园对学生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小的真正原因!所以,本人认为,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

综上所述,学校不但不该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拒绝学生提早来校,更应延长学校对学生的开放时间;学校要缩短的应该是学生坐在教室内进行机械的理论学习的时间。学校要像目前抓补课一样的决心,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的种种条件,促使课堂理论知识向素质的转变,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知识的力量、成功的乐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学校,参与实践活动;减少学生误入歧途的机会,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实现目前学校教育(学)功能的延伸。为此,学校要从思想高度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设条件,要杜绝搞形式的集体组织,一刀切的活动内容。因为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和爱好,社会也需要各类人才。学校应尽可能向学生开放各类功能室和活动场所,如实验室、电脑室、体艺馆等,同时要像目前学校管理早自修、夜自修、补课而采取的一些举措来抓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做到:

1、时间保证——延长学校开放时间;严格按课程标准时间进行学科教学,促使注重机械解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向注重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设施开放——定期或不定期开放学校的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包括各类功能教室,如实验室、电脑室等。

3、管理到位——根据活动内容和场所的特点,有序安排教师进行规范管理。

4、加强指导——实践活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自由活动,他更需要科学的指导,所以要安排学科老师现场指导,作好学生的引路人。

只有理性地思考并有效地延长学校对学生的开放校时间,使学校真正成为对学生有启发,对家长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功能单位,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乐园,使学生的身、心、智得到健康发展,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富有生命力!

2005年5月28日于立三书屋

第五篇: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

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乐园

——浅谈如何落实学生的合作交流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让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关键词】乐园 引导者 学习目标 合作交流

回想这些年的教学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用于讲解,学生动手动脑少,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总目标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必须积极倡导和构建一种新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合作交流已逐渐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被许多教师所接受。如何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期望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共同确立学习的目标

郝敬华老师曾指出:“对于课堂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师生共拟题目,避免繁琐地提问。”

【案例一】《谁的本领大》教学片段 A教学:

师:太阳和风第一次比了什么? 生:比谁能让小孩子脱下内衣。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生:……

师:结果谁赢了,谁输了? 生:太阳赢了,风输了。

师:第二次它们又比了什么?怎样比的?结果又怎样? 生:…… B教学:

师:你认为谁的本领大?为什么?请大家分小组朗读交流。(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互相讨论)师: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一说。生代表1:我们认为……

确定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即拟什么样的题目至关重要。首先,拟的题目要有趣味性。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先生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看来,师生共同拟制的这个题目,应该是学生乐于解决的,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其次,覆盖面要广。A教学中,老师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则机械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这哪里是在上课,分明是警察在审问犯人。老师提出的问题,所涉及的可以是一个自然段,也可以是两个自然段,甚至可以是全篇课文。B教学中,只是一个问题便概括了全篇课文,学生在小组中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而且经过朗读、思考后,他们还可融入自己的见解、观点。总之,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应该避免繁琐,要少而精,最好能用一个问题概括全文。最后,师生共同拟制的题目要围绕中心内容,要有思考的价值。

二、做好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美国一位教师在上《蚯蚓》一课时,先让学生代表从讲台上领回一条蚯蚓,然后分组进行观察试验。学生有的聚精会神地观察,有的积极地交流着观察结果,教师只是穿梭于学生中,偶尔“插”上几句话。整个课堂看起来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高,兴趣特浓,谁能说这节课上得不成功呢?我们教师有许多人唯恐学生做不好,不舍得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总喜欢亲自动手,殊不知,过多地“树立榜样”会逐渐演变成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思考、尝试的机会。所以,教师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只当好“引导者”的角色。

当然,做好引导者也并非易事。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去看、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整个课堂中教师像是抽身而去,又无处不在。其次,教师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是否有充分的时空。我们不妨看看以下的教学案例: 【案例2】《问银行》教学片段

默读课文,思考:“我”向银行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怎样的想象? 教学设计A:

师:“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展开了哪些想象?小组开始讨论。(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不到两分钟)

师:(喊1、2、3,叫学生坐端正)时间到!谁来说说,“我”提出了哪些问题?

生1:银河呀,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鱼儿和水草吗?

生2:银河呀,在你宽阔的河道里,有南来北往的客轮和伸着“大鼻子”的货船吗?

……

师:这几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 教学设计B:

师:认真默读课文,分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生默读、交流,教师巡视加以指导,等学生充分讨论完毕以后)师:好,小组长组织一下,每位成员把自己得到的答案在小组中交流,选派一名代表回答。

(小组再次交流,确定最佳答案)师:哪一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意见? 小组代表1:我们认为……

我们提供给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索性,而在探索性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应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空。像教学设计A中,教师在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让学生讨论问题,得出结论,显然是形式主义,只是别人感觉这节课安排了小组讨论的内容,但在老师的内心中并不指望学生讨论出什么,所以在汇报交流时,也只是以个体为单位的。我认为,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应该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时间。新课程下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我们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布道者向激励者转变。

三.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

要在课堂中顺利、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设计好合作交流的程序,交代好合作的内容及方法,让学生有序、有趣地合作、交流。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即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确定组长和组员。究竟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合作的伙伴还是由老师安排?一种非常的“自由组合小组的调整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列出他们心中自由合作小组的名单,然后再从他们编的学习小组中,选出一个与老师选的其他两三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他们在讨论材料时能有更深远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其次,教师设计的程序,应该对学生交代得具体一些,不要过于笼统。

[案例3]《猴子种果树》

学完《猴子种果树》以后,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来演演这个故事。A教学:

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

(此时,有的学生自顾自地讲;有的学生一句话也不说,眼中透露出不解的目光;还有几个学生开始时兴趣很高,但很快就都不演了。)

老师这个合作交流的设想好是好,但是,由于交代得过于笼统,作为低年级学生,操作起来有些困难,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反应得不积极,也不够强烈。教师不应吝惜自己的语言,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交代得应清楚一些,让学生易于接受。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可将上述教学作些适当的调整。

B教学:

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分好每个人担任的角色,如谁是“小猴”,谁是“小喜鹊”、“乌鸦”等等。每个人应背好自己的台词,演好每个动作。

这样一来,学生由于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很快投入到了表演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之后,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小观众”们加以评议、补充,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表演的步骤,从而进行有序的合作交流;同时,示范性的表演也使学生在操作中就会学有榜样,在模仿的表演中合作交流,求得思维的创新。

究竟在一堂课中安排几次小组交流最佳呢?仔细想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又有何不好呢?当然,进行小组交流不能只是“走过场”,而应切切实实地抓好。同时,合作交流也不能仅限于课内,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调动学生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有效的教学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尘封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灵,放飞囚禁的情愫。让我们从营造气氛和形成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地“对话”、“交流”、“协作”的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交流的乐园,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我的小学语文观》 张庆 2.《教海漫记》 于永正

3.《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教材》(东海教师进修学校,2002年)4.《连云港教育》(2005,第1—2期)

5.《江苏教育》(2004,第12期,2006,地2期,第4期)6.《素质教育论》

下载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切实使学校成为学生发展的乐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自主发展乐园论文(最终版)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自主发展的乐园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课堂又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也飞速发展起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精选5篇)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提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被学习与运用,又为社会生活服务。语文作为一种思维、交流......

    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构建和谐校园,让学校成为师生乐园 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邓邦明 构建和谐社会,在和谐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党和国家奋斗的核心目标,创和谐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学校及所有教育工......

    寄宿制学校——学生成长的乐园

    让“花儿”自在开放 (王亚亚)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实施效果的显现,学生生源逐年减少中学教学点在逐渐撤并,加上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

    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复兴中学冯桂云 身为教师,如果能被学生喜欢,那就是一个称职的老师,也是一个成功的老师。所以,如果学生喜欢你,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倍受学生关注,你的......

    让政治课成为使学生聪敏的课程

    一)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观点,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的地方很多。如在初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