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

时间:2019-05-15 09:4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

第一篇: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

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

现代影视创作的类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动画片作为其间的一种独特类型,越来越多的出现于观众的视线并为广大的受众所乐见。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动画片的创作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是为儿童而作的狭隘观念,更多的成为当代影视产业中重要一份子。书写着新技术条件下的自我特色。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特征与影片整体风格有着更为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是构成影片整体风格形成的重要元素。因此,对动画人物的造型研究探索对动画创作而言至关重要。

在现今纷繁的动画片创作作品中,最受国人注目的恐怕要使动画造型方式的中国化语言要素的运用。从早期的水墨动画——这一纯中式风格的创作,到近几年动画影片中造型风格的中国化处理,始终为广大观众所所关注。越来越多的动画创作借用传统戏曲人物造型思路以及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汇,成为当今动画创作领域一道靓丽的风景。中国传统的戏剧造型文化的审美要求注重写意,注重神韵。这与传统的影视造型的艺术观大相径庭,脱离了后者再现生活、着重写实的特征。显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这对设计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即如何熟练运用戏曲艺术中的造型语言为现代动画创作服务。在影视作品中,写实的造型设计在历史剧中最为常见,重在表现历史的真实和可信,但较缺乏形式感和创新感。但动画创作中的人物造型大多采用戏曲人物造型的写意化处理方式。在用概括式的笔法创作人物的同时。加入鲜明的个性特色,引入传统艺术的造型语言和造型方式,形成一种全新的创作语汇。最终在动画人物的创作中呈现其独特的艺术风貌。

中国新旧戏曲剧种据统计有三百多个,如京剧、昆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川剧、汉剧、徽剧、粤剧等。各剧种的造型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现今的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中也引入和借鉴了这些基本特征。

一、形态处理的三个方面

1.抽象,装饰

首先,动画人物造型的形态处理上,从面部到肢体,都借鉴了大量戏曲人物造型的非写实特点,即与现实中的人物造型有一定距离,这使得动画艺术家对人物造型的形式美的追求更加在意,因此也就更能突出体现动画人物造型的装饰性特征。这里的装饰,需要依据创作者的思路和方式进行夸张和变形,也就是不拘于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戏曲舞台上各种颜色的脸谱所呈现的图案化的基本形在生活中是没有的,这也与现实中的人脸形状拉开了距离。戏曲人物造型的元素在动画人物塑造中的运用体现在人物面部的造型上以及肢体的表现上。动画创作者的在创作形体的过程中将面部重要结构,精炼地归纳到一定的图案中。使其成为图案化的形,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戏曲脸谱取形力图达到图案化、装饰化的美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醒目地传神。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强调神似高于形似,写形为传神服务。这种美学思想,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得以完现——戏曲脸谱的传神在于力求呈现出符合人物性格基本特征的造型。这是整个脸谱色彩以及纹样综合的结果,再结合戏剧情节、演员表演,装饰性的戏曲造型才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例如眉窝的勾法: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等。这不仅改变了眉的自然形态,而且达到了图案化、装饰化的效果。又如面部其他部位如眼窝、嘴岔、脑门等也都如此。从中衍生出的形象的描绘要为神态的表述服务的美学观念,同样也在动画人物造型上得到贯彻。动画形象的传神包含性格化,是要求表现出一种符合这个人物性格基本特征,同时结合剧本情节以及演员的表演,动画人物的本体造型能充分发挥其表现力,从而凸显生动。商业动画创作在现今的动画作品中是常见的种类,时尚性无疑成为动画造型设计所要考量的重要元素。装饰化手法的运用使得它一方面保留了动画人物的性格、兼顾了本民族在所处时代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又在造型中运用流行元素并使之为大众所认可,从而带来艺术观念以及技术更新等方面的变化。2.程式·规律

其次,动画人物变形的和夸张,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而非随意丽作,这也与戏曲人物造型有异曲同工之妙。动画人物造型是影片在特定时间、环境条件和精神状况下的特定角色,其造型需要与剧本中交代的时间、故事环境等等条件相互吻合。动画人物造型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感极强的形象造型,由此产生了动画人物造型的各种样式及规则,也就是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同时,动画人物的造型创作中除却创作出角色造型的形式美感和性格表现外,而更应注重人物的肢体是否能完成剧本赋予它的戏剧动作的同时兼顾动作的合理性。动画人物造型是一个严谨有序的系列,在这个系列中除了各种动画人物的整体造型样式和各部分局部造型样式外,又包括人物与情节之间一整套的规则关系,如“一人~型”、“~人多型”、“随戏换型”、“多型同台”……这些都显示出动画人物造型的程式化特征,它是服从并协调于动画整体造型风格。动画制作的整体及各个部门都是程式化的,动画剧作的文学语言是有剧作规律可借鉴的,动画音乐的创作亦是有迹可循的。个性鲜明的动画人物造型程式与上述各种程式有机地综合起来,构成了动画造型艺术节奏鲜明、气韵流动的艺术风格。以动画人物造型的面部塑形为例,相当一部分的动画创作融合了传统戏曲脸谱的造型章法。从脸谱的章法构图看,有各种类型人物的谱式,如:整脸、i块瓦、十字门、六分脸等。各种谱式名目,只是对构图相近的脸谱的一种概括性称谓,落实到具体人物的脸上,属于同一谱式的各个脸谱也有不同的描绘方式。这些总结出来的戏曲脸谱样式及其基本结构,引入动画创作中就成为动画片中极富特色的人物众生相,使得作为人物造型中的重中之重——脸部造型更加鲜活和生动,也为动画人物整体造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戏曲艺术中的人物性格气质等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情境、不同年龄里,会有不同行为方以及心理的情绪变化——这就导致了在戏曲演出中一个人物的脸谱不可能只有一种塑型的方式,如钱金福创作的笑脸张飞,很适合于《芦花荡》;而尚和玉强调的张飞的威猛形象,更适合出现在《战马超》。此等处理方式也被广泛应用在动画人物的造型中,以美国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为例,设计者对男主角从野兽向绅士转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境下的人物造型和衣饰进行了细致的创作,使得影片叙事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得以加强。这种举一反三的创作方式,为动画人物造型设计提供了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

3.象征·寓意

再者,动画人物造型的象征性特征在动画作品的创作中也显得异常突出。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象征符号是一种在外表形状上就已可暗示要表达的那种思想内容的符号。动画人物造型设计常常遵循简洁的象征理念。这样一方面使得造型容易被准确把握,便于图稿原动画的制作水平,再者。简洁的形象便于提高制作效率。因此象征性的造型观念有了用武之地,特别是对于相当一部分的三维动画而言,复杂的造型设计会大大耗费渲染时间,因此尽可能减少模型面数是专业三维动画人物造型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动画人物的造型特征可看出绘制者对人物的褒贬抑扬,使观众能视其外表,知其性情。例如:三维电视动画系列片《露露和猪猪》中的两个主要角色采用了简洁的造型和材质设计,这不仅符合电视动画高效低投入的要求,也意味着动画制作过程中的高效工作。又如宫崎骏的最新力作《悬崖上的金鱼姬》,对于主人公波妞的造型可爱而活泼,与之相对应的渡妞父亲,则稍显癫狂和不亲切,母亲的造型却是大相径庭,华美而亲切——这与剧中人物的性格气质等特征是很契合的,同时主角波妞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环境(大海和陆地),造型上都存在相应变化。因此动画创作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的人物造型不可能只是单一的一种。需要根据剧本以及人物命运走向通过抓住动画造型的本质象征性特点来进行塑造。

二、色彩处理的民族性

色彩是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每个民族都有对颜色的理解和偏好,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和喜好。动画人物设定的色彩处理上借鉴了传统戏曲人物的色彩处理,常常用夸张的颜色表现人物,这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所呈现的色彩差别很大。在传统戏曲中,脸谱的设色往往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士的骁勇残暴,表示文士的心计韬略;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桀骜不驯;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年迈气衰的忠勇老者;金、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但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只是大体指向,不可作简单、绝对的理解。动画造型的色彩确定,仍有很大的灵活性。如红色一般运用在性格塑造比较活跃、激烈的角色上,在《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波妞,是自然与纯良的代表,作为海的女儿,却有着和人类女孩一样的活泼与顽皮。与之截然不同的,《爱丽丝梦游奇境》中的人物设置,红皇后的本体造型,从发式到脸庞以及肢体、服装,红色在此处所象征的意义已经不再是积极和明朗,而是一种暴虐和压榨。因此,色彩的设定和使用也不是一个绝对值,需要结合剧情以及其他主要人物设定来综合理解。

在现今的动画创作中。动画片中的人物造型设计与场景设计等元素一起,共同支撑着影片整体的艺术风格并在其间起着决定性作用,相当一部分动画影片的影像风格极大程度上是由动画人物造型的风格来决定的,动画工作者所创造的独特人物造型会在创作中引导影片的影像感觉趋于一个明确的风格。从而确立动画人物在影片戏剧冲突和视觉风格上的主导地位。动画人物造型设计借鉴传统戏曲人物造型的语言及方式,将各种造型元素渗透于影片的各个角落,形成或真实或虚幻的风格,成为创作过程中的叉一灵感来源,为未来作品的创作开拓了更加开阔的思路,从而使得一种全新风格的动画创作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篇:浅析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的关系解读

浅析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的关系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不得不提的是戏曲文化。在戏曲文化当中,有着许多的中国传统观念学以及优秀的文化内涵,展现出了高尚的文化价值。而纵观当今社会,尽管消费主义以及眼球经济盛行,但是在中国的影视剧创作当中,也不缺乏对戏曲文化的追朔和传承,导演们仍然在继续找寻老祖宗们留下的优秀点滴,想要将代表中国符号的文化印记得到世界的肯定。如果我们撇开剧中表演、音乐等的成分,那么让人么印象深刻,谈经论道的则当属于戏剧人物的造型。一个好的人物造型,直接彰显出人的心理动态,去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而如何能够使得其造型能够有着出色的表现,并深入人心,让人们对此有着良好的传承,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便是本文将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一、中国戏曲现阶段的发展状态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古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是为祭祀。战争等服务的,而经过朝代的更迭,岁月的洗礼,人们更加注重一些人文化的东西,所以也就形成当今社会艺术主要以大众娱乐为重点着力发展。众所周知,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要服务人类的,要以大众喜欢的审美观去创造,也只有把握好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创造出好的作品,使得整个艺术市场得到持续健康良好的发展。

现代社会,网络与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大众的娱乐方式花样繁多,可以算得上百花齐放,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也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多元化的约了方式以及大众口味的变化,使得戏曲将在艺术娱乐多样化的大环境下如何良好的发展,并为大众所认可,而戏曲的主流艺术形式地位是否能被保住?都是严峻的考验。要使得戏曲发展道路能狗更加顺利,就必须正确把握好表导演与戏曲人物之间的关系。

戏剧届近年来存在着资金不足、观众较少、票房低廉的状态。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济南市文化局与济南市京剧院就在戏曲表导演过程和人物造型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正。比如在京剧《辛弃疾》当中,就在舞美效果,演员服装,音乐,以及演员形象表现力上进行了强有力的突破,在要求演员保持京剧唱腔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有的唱词进行意境化,把其中的美感给变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改剧组的创作人员在国内京剧界开创了一个先河,即首次启动专业造型设计,注重戏曲表导演同戏曲人物之间的重要关系,并介入舞蹈艺术美,追求一种保存着京剧传统韵味之美,有体现出现代美的韵律。而从舞台效果到灯光设计,从演员服装配饰到对戏剧人物的整体造型,都是请来各路专家进行严格论证和用心交流后做出最终定夺的,最终使得该剧在人物造型上取得了重大成功,其中在戏剧的人物造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在化妆造型及服饰造型上,都较为考究,使得观众的视觉与感官形成相互交融之感,在形象造星的基础上加以剧本和语言的修饰,将辛弃疾激扬豪放而又沉郁悲愤的一生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众多好评,取得高额票房。

由此可见,作品表导演的成功与戏曲人物造型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关联。

二、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之间的关系

1.戏曲人物造型元素对于是表导演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戏曲表导演中的人物造型是一个戏曲人物演绎成功的主要手段。

戏曲人物的造型不是根据臆想,随意捏造而出的,它有着极其严格的背景内容制约。戏曲在表导演的系列程序上包括了唱词和舞蹈,也包含了戏曲中人物思想感情和身处的环境等。所以通过对人物的造型进行研究后,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戏曲表导演中,人物造型占据着重要位置。

在进行戏曲人物造型上要注重突出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那么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是在多个因素上由之体现出来的,如服饰、化妆设计、表演、对戏剧角色心理的整体把握和内在剖析以及写意的造型设计等多个因素组成。多个因素都对人物的造型有着重要关联。也正是这些因素,才能使得作品充满情感的旋律,充斥着高潮跌宕,也只有强表导演,利用好表导演这一手段,并做好相关工作,才能塑造出更加好的戏曲人物形象。

在对戏曲人物造型方面,讲究着对其形象的高度把握和准确的夸张变形。能否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更加鲜明的展示出来,就在于如何利用好表导演这一手段。同时戏曲舞台形象的呈现,也脱离不了表导演时的精妙构思,如此一来才能塑造出演员不似之似的表演程式和非美之美的形象。我们也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一种形式在被大众所认可的同时,自身还能吸纳其他形式,并不断的改善造型和形象也是非常好的。以往,如果在戏曲里面需要表现出有水的情景,通常都是找几个龙套演员在旁边拿着水旗并进行一定的舞台场面调度就可以了,但是每一次都是这样的造型设计,观众难免会疲乏,不愿再看。

对于如何把握好表导演与人物造型之间的关系,在山东梆子里面有着这样一出讲《山东汉子》的戏份,就做的非常好。在戏里演员们全体化身为人体三轮车,一会儿是在三轮车里跳进跳出的山东汉子造型,一会儿又化身为三轮车实物的造型,一会儿又通过变化造型,成为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心里情感的工具。并且,在服饰和最终定妆上,都给观众以当时的年代感,这种情景以及时空心理的代入感也是人物造型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样的造型创造,不仅给舞台上带去了新的幽默,也使得观众眼前一亮,极大的引起观众内心的强烈兴趣以及强烈的情感交融。因此,在整个戏曲表演创作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戏曲人物的造型,并且用正确的形式将以贯穿,从而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戏曲人物和戏曲作品。

2.戏曲人物造型的完美是决定表导演的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促进戏曲表导演程式的完善。

透过上文,已经知晓,戏曲表导演对于人物最终演绎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帮助,但这只是表导演与人物造型最主要的关系之一。戏曲的表导演并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慢慢完善起来的。戏曲表演工作者会在整场戏份对人物进行亲身的揣摩和把握,并运用更多新颖的形式,使得人物表现的更加立体,生动和鲜明,这是在掌握的人物造型的基本内涵之后才能够做到的。所以,戏曲的表演不仅要将人物塑造运用到传统的表导演中,同时还必须进行有效的创新。比如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戏曲舞台现在已经较为完善,融入了绚烂灯光,唯美舞台布景。在对戏曲人物进行造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设施,让戏曲人物形象表现的更加突出。而不断的让戏曲人物形象有新的突破和亮点,会显得戏曲表导演过程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为了迎合戏曲人物的改变和创新,戏曲表导演也会想方法进行自身的提高。由此可见,戏曲人物造型也对戏曲表导演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于戏曲的发展,离不开戏曲人物。而戏曲人物的服装配饰,人物整体造型也是追求形神兼备。在面对表导演和戏曲人物造型的关系上,就要求在戏曲人物的造型上做出好的创新,打造完美造型,因为造型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作品的好坏,而好的人物造型,能够促进表导演的进步与提高,或者对戏曲表导演有着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使得整个作品都有着巨大的飞跃和突破。

比如我国首部原创性大型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剧目《大羽华裳》。《大羽华裳》可以算得上是我国戏曲在服饰及人物形象艺术上的首要创举。并以瑰丽的戏曲服饰为创新重要核心点,同时将诗、乐、歌、舞、技、画等融为一体,从而为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上演了精彩绝伦的中国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在表导演过程中,就对人物造型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北方文化同中原文化的有机融合,同时冲破宫廷服饰的约束,大胆的显示出女人美丽婀娜的身姿,参演女子们美丽的造型,加上精彩的演出,给广大观众着实带来了一场豪华的视听盛宴。而在进行人身鬼怪的出演造型上,将其刻画的形象各异但在视觉冲击上却给人一种说怪不怪,诡秘又直接,亲切又可害怕。可恨又可爱的感觉。让观众不仅沉醉于演员们流光溢彩、华美异常的中国戏曲服饰,更让更多的人们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而其在创作手法上,人物形象的创造及刻画上,更是实现了巨大的创新和突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戏曲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著名戏曲大师梅兰芳也说过,要做到“移步不换形”。因此无论在戏曲表导演过程中还是戏曲人物形象的造型上,都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同时要进行高度的重视和贯彻落实。《大羽华裳》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是整个创作人员幕后辛勤付出而换来的,其中惊艳四座的人物造型,美轮美奂的戏曲服饰更是创作人员用心思考,真诚付出而呈现给观众最美的惊喜。也正是因为《大羽华裳》在人物造型,服装配饰上的成功,促进了剧目工作人员在表导演上的创新,因为整体的提高,便给剧目本身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同时也促进了戏曲表导演程式的不断完善。三:结语 中国戏曲文化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韵味和写意精神,也是今天我们在对作品进行表导演的同时,应该着重追求的东西,更应该去传承并发扬好戏曲民族文化价值的精华。每一种文化形式的融入都应该与创作本体相契合,这些都属于人物造型设计的范畴,也是人物造型设计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戏曲表导演是戏曲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戏曲表演的整个过程,对于人物的造型设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不能一味盲目的讲求用简单的视听文化符号去博取大众的吸引度。应该正确处理好表导演与戏曲人物造型之间的关系才能创造出完美的作品,使得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不断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三篇:《中西人物造型特点》 课程分析与教案设计

中西美术作品外在形式上的异同,不仅仅是中西美术家风格手法的个体差异,更是中西文明传统差异的艺术化表现

一、主要知识概述:

1)“神似”与“形似”的涵义。2)“神似”与“形似”的辨证关系。3)中西美术经典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手法,在追求“神似”与“形似”方面体现不同的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中国人物画造型崇尚“以形写神”特点的理解;对西方人物画造型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的理解。

难点是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传神”,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之间的异与同。

三、作品以及人物背景介绍

1,谢赫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2,苏长春,字仁山,别署教圃,又号菩提再生身尊者鲋潺,广东顺德人。工山水、人物,兼写花卉,用笔构图,自成一家,古朴高逸,有金石味。生卒年约在道光、咸丰(1821至1861)间。其画法,自癖蹊径,故一般大夫之画传不载。

古时候有五位仙人骑五羊,手执谷穗,在这儿播下五谷,广州从此兴旺起来,画中六人,除五羊仙外,还有一人是否就是题款上所提到的蝗神?

此图有全焦墨完成,落笔草草,风致宛然。人物头像似不经意,欲刻划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是苏长春代表作品之一。3,《琉璃堂人物图》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的任所江宁玻璃堂与诗友李白、高适等聚会的情景。其后半段即《文苑图》部分,精心刻画四位诗人冥思苦想寻觅诗句的生动情态。画面中部一人袖手伏在弯曲的松树上凝神思索,旁若无人;右边一人一手握笔托腮,一手轻捧纸绢,陷入沉思,一童子俯身为他研墨;左边二人坐着共展一卷诗文,似在细细琢磨推敲,一作沉思状,一扭头回视,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作品把处于特定情景中的四位诗人的神情姿态和性格气质,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姿态各有不同。但又统一在诗人构思的浓浓氛围中。

此卷内容,据有关史料及比较研究,是画唐代诗人王昌龄与其诗友在江宁县丞任所琉璃堂厅前聚会吟唱的故事,共画十一人:僧一人,文士七人,侍者三人。画上色彩淡雅,格调清逸,衣纹线描顿挫转折,做“战笔”描,与今传《重屏会棋图》用笔一致。周文矩画风上承晚唐的周防,设色简淡,又受李后主书法“金错刀”的影响,其画中靠背椅、榻、书箱等据考古及文献记载,都证明系五代以后才有,排除了作者是韩幌的说法(图左是宋徽宗“瘦金体”题字)。4,任熊(1823-1857)〔清〕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能诗词,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长人物,笔法圆劲,形象奇古夸张,衣褶如银钩铁画,直入陈洪绶之室而别开生面,堪与并驾。任熊与弟任董,儿子任预、侄任颐称“四任”。形成“海上画派”的中坚,而任熊则是开派之祖,对近代画坛影响很大。

任熊画过一幅顶天立地的《自画像》,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一幅前无古人的自画像。以前画家的自画像,大多反映文人生活,以看书、赏菊、弹琴、宴饮等背景,任熊的自画像是一种怒目金刚石的人物画,而且比他本人还要魁伟。自画像中作者准确地刻画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矛盾。5,“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1592~1680),王鉴(1598~1677),王翚(1631 ~1717),王原祁(1642~1715),又称「江左四王」。

6,曾鲸,字波臣,明隆庆二年(1568)生,莆田人。曾鲸肖像画的杰出成就在于,它强调骨法用笔,先以赭色或胭脂色复勾五官主要部位,并晕染凹处,以增加体质感,谓之“强其骨”,再以赭、绯、粉等色染面部暖色区域,即面颊或眼皮,此称“润其表”。通过多层复染,使面部阴阳、凹凸隐含于整体厚度之中,人物面部结构含蓄、厚实而富体积感,曾鲸谙熟此种独具民族风格的“凸凹法”。7,《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画家不拘泥于琐末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选取最能反映诗人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虽是逸笔草草,却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人物神韵的体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8,从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情况看,两汉各时期陶俑,有较大的差异,但汉代陶俑与前秦及隋唐陶俑的根本区别,突出地表现对神韵的追求上,汉代杰出工匠所遗下的艺术品上所体现的风格,表明这一时期艺术家对神韵的理解与追求——在写实的基础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这一创作理念在说唱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艺术家截取说唱艺术最精彩的说唱举动,利用形体夸张及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来突出艺术形象,看似头大身小,躯体粗短,身材比例失调,但恰恰如此,其丰富的说唱内容醉人的表演形式,及演艺成功者的自然流露(图人),被刻划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

说唱俑席地而坐,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前额上打一花结。上身光赤,下身著长裤,赤脚,额前布满皱纹皱,眯缝双眼,活泼诙谐憨厚之态。说唱俑左臂抱一扁鼓,翘起的右脚,扬起的握着鼓椎的右手,都着意表现出一位神采飞扬的说书人的滑稽形象。这个说唱俑的表演仿佛已经进入了高潮,他得意忘形,表情夸张,竟不自觉地手舞足蹈起来

9,《蒙娜丽莎》的绘制前后历时四年,达芬奇对几何比例与构图十分着迷。《蒙娜丽莎》除了那永恒的神秘微笑外,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半身肖像的构图问题。三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那些卓越的半身像无一不受这幅画的影响。达芬奇最大的艺术贡献是运用明暗法使平的画面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在文艺复兴初期,画家一般都用线条来表现透视,单线平涂,色彩较单调。而达•芬奇研究光影学,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人物、景致,使之呈现逼真的立体感。一直到印象派出现的几百年内,无人能够逾越达•芬奇建立的三度空间绘画体系。由他首创的明暗法使这一时期的绘画为之一变,艺术史家普遍认为它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他的艺术成就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米开朗其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

10,列宾的《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奇苏丹写回信》,是构思达13年之久的杰作。这幅画可说是列宾集人物性格刻画之大成,它展示了一种学派,一种19世纪俄国写实主义绘画最光辉的学派——重视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列宾以很大的热情来塑造哥萨克查波罗什人的不同类型,注意他们每个细节,搜集他们特有的民族服装、道具,选择每个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并用俄国学院派所讲究的构图方法去处理这个多人物的戏剧性场面。这幅油画给俄国近代油画史增添了光辉。

11,维米尔,这位在逝世以后被湮没达两个世纪的绘画大师,是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第三个重要代表。荷兰在十七世纪是欧洲经济繁荣的强国,文化艺术相当发达,产生了哈尔斯、伦勃朗,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维米尔是继哈尔斯、伦勃朗之后独树一帜于十七世纪中期的大家。

他留下的画,据专家们鉴定,共存34幅真迹,其余的三十多幅都是别人伪托的赝品。这34幅作品除少数肖像、风景和宗教画外,绝大多数是描绘市民日常生活的风俗画。而且绝大部分以中产阶级的家庭妇女生活为主,表现她们读信、弹琴、织花边、假寐以及种种杂务。《倒牛奶的女仆》即是其中之一,也是维米尔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画作于1658年,构图单纯、轮廓清晰、环境纯朴。女仆身体健壮,她塞起胸前围裙的一角,正在准备早餐,倾倒牛奶。整个厨房非常简单,左墙有一扇窗户,挂着藤篮和马灯。桌上杂乱地摆着一些食物。画面表现得朴素、宁静,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但一切都显示出生活的真挚。画家注重的是通过日常的生活场景去发掘诗意,以朴实的抒情风格去打动观众。12,《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这幅巨幅的油画,反映了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仪式的盛况。作品宏大的构图,众多的人物以及华丽的服饰和辉煌的色彩,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典型特征。这是法国著名画家大卫(1748—1825)的一幅著名写实油画。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才完成这幅画。

这幅画构图宏大,气势磅礴,构思巧妙,以肖像写实手法创作而成,虽为拿破仑歌功颂德,但作为历史画卷是不朽的,是欧洲绘画史上仅见的作品之一。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教学案例

作者:姜艳 文章来源:乳山一中 点击数:825 更新时间:2009-11-2

课题设计的背景:

每天到动画片《三国演义》的播放时间,我儿子都静静地坐在电视机面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三国演义》那么多鲜活的人物,随着动画片的播放,儿子能绘声绘色地把每个人物的相貌、动作、武器都一一说出来。每次说的时候整个身心都透出难以掩饰的快乐感。这种快乐和效果是他看书所得不到的。而《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这一课,也主要是研究人物的,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底蕴的不同中国人物画与西方的肖像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着艺术追求的共同点。怎么让学生跨越长长的文化历史,迅速地投入到对中西方人物造型特点整体了解?我何不尝试着采用学生们较喜闻乐见的动画片的切入本课,也许也能得到开头提到的效果,和快乐呢?所以我认真钻研教材,把知识点认真罗列出来,根据知识间的联系,认真的设计好它们之间先后出现的顺序,为了使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顺利地转化,我精心设计好知识点之间衔接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从课堂学习中寻找到快乐。

主要内容:

有效教学的“有效”,必须包括组织有效、教的有效、学的有效三个方面。

老师在知识点的转折处,设计一个好的问题,除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按教学目标要求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开阔思路的作用。在本节课,学生们表现出的主动性和热情使整堂课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语

故事情境导入 迅速生动 典型作品启发 一点带面 主动参与

人物角色台词设计 自主性,整合性 潜移默化 拓展思路 问题提领

有效教学的“有效”,必须包括组织有效、教的有效、学的有效三个方面。课堂组织必须符合学生原有的思维和知识结构水平。教学包括学生地学与教师地教。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固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在《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做了如下的努力。

一、故事情境导入,使学生立体生动地把握主要内容和精神。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地孕育,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中西方人物造型特点,实际上就是中西方艺术异同的缩影。如何能生动形象地使学生迅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不同手法有个整体概括的了解。上课一开始,我把《达·芬奇画蛋》卡通故事片放在多媒体上,让学生欣赏。为了能让学生迅速贴近主题,我根据故事片设计两个问题:

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达芬奇画蛋是借助什么来塑造形象的?

二、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如果让中国人来画鸡蛋,会怎样来画?

观看后学生踊跃的回答:

生:老师,达芬奇画得是鸡蛋的体积。

生:画的是角度变化画它的光影变化。

生:中国人画鸡蛋是画鸡蛋的外轮廓形,不注重其角度的变化与体积的表现。

师:通过观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主要是用线条描绘形象,而西方人是靠光影、色彩、体积来描绘形象。

为了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处,我又设置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发现学生们已经通过《达·芬奇画蛋》这一卡通故事片初步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本质不同。我趁热打铁,抛出导语:“通过《达·芬奇画蛋》卡通故事片,我们了解中西方的绘画理念是不同的,他们表现技法存在很大的差距。现在一起研究一下在古典人物画方面会有什么不同好吗?”学生们胸有成竹的说“好”。迅速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对人物绘画的分析上。

二、典型作品启发,整体理解把握。

如何能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揉碎整和在一起,我采用典型启发的方法。比如,如何理解中国古典人物画的“神似”贵于“形似”。我把东汉时期的雕塑作品《击鼓说唱俑》放在多媒体上,请学生全面欣赏这幅作品。通过对作品的鉴赏,学生们一直认为从衡量正常人的角度来看《击鼓说唱俑》这件作品,无论是人体结构还是比例关系都不符合正常人的标准,有点接近侏儒的特征。当我把人物面部图片剪切下来,展示在多媒体上,学生马上惊呆了。为了能使学生的思维更靠近主题,我用神秘的语气问:“请大家感受一下这张脸,能不能把说唱俑边说边唱、眉飞色舞、欢快无比的神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如梦方醒,赞许地说:“能,太能了。”“那请同学们根据这幅作品说一说中国古典人物画画的造型特点是什么?”我趁机又抛出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概括、深远的思考。刚抛出问题学生就自行概括出“神似贵于形似”这样中国人物绘画的理论概念。在《击鼓说唱俑》典型作品启发了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我又把中西古典人物画一起放在多媒体上,采用比较的方法,学生通过内在自行产生地举一反三的思维,概括出西方古典人物画“形似贵于神似”的理论概念。顺利完成本节课核心内容——中西方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三、画中人物角色台词设计,深化人物性格,加深对疑难问题的理解。

刚与学生们共同领悟出,中西方古典人物画造型特点中“形神”的辩证关系。就有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西方古典人物画造型特点是“形似贵于神似”。那能不能说中国古典人物画造型就只追求神采就不追求形体了呢?而西方古典人物画只追求形体而不追求神采了呢?”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子里首先映出的是西方肖像画《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可是脑海深处又隐隐感觉列宾的《查布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这一作品能较愉快较深刻地让学生们理解这个问题。我就把作品《查布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放大展示在屏幕上,并把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娓娓道给学会。通过背景地了解,抓住这封信是由一人一句组成这一环节,我们展开下列活动。

师:“同学们通过作品,我们能不能感受到人物的鲜明的个性?”

学生响亮的回答:“能”。

师:“现在我们一起做个联想式的游戏好吗?”

生欢快地喊:“好!”

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从作品《查布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中任选一个角色,请为角色设计一句符合画中人物个性的台词。”

学生们踊跃地发言与表演,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再现当时历史情境的同时,也深深体会着画面中不同人物鲜活的个性。

紧接着我问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现在能不能说,西方古典人物画只追求形体而不追求神采了呢?”没等那位学生还没来及回答,班上的学生跟着争着回答:“不对,要求的是“形神兼备”!”

为了证明学生是真正的理解了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特点,我感觉应该推出作品《蒙娜·丽莎》,让学生讨论鉴赏。学生们踊跃发言,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他们描述着西方绘画写实能力,描绘着画面中感人的微笑。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心里感觉特别欣慰,因为这正是我所预期的目标。

四、通过名作鉴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整合性。

知识的学习关键是要会灵活地运用,如何能发动学生主动性,积极地把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整合起来呢?我把作品《倒牛奶的女仆》与作品《李白行吟图》一起放在多媒体屏幕上。但是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呢?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李白行吟图》寥寥数笔表达了怎么样的中国情结?而西方人竭尽能力来描绘人物真实形象目的是为表达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

生:梁楷作品看似很简单,但是李白那种边走边吟的神态被充分刻画出来了。

生:几乎没有体积感和空间感,却能感觉到中国人物画家对神采的追求。

生:由于窗户上透出的那股阳光,是整个人物形象感觉很生动,西方人画人物追求形体的同时也很注重神采的追求。

生:中国的人物画过于简单,西方的人物画太真实,但是我很感觉到它们都很生动很美。

„„

师:你大家考虑一下中西方的人物画分别都侧重于那个方面?

生:中国侧重于神彩,西方侧重于形体。

生:中国注重主观地表现,西方注重于客观形象的表现。

生:形神兼备。

„„

五、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到此为止,我们大家一直用“形”与“神”这个词语来理解中西方人物造型特点。思维一直有点没有放开。为了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鉴赏。学会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我设计这样的问题:“现在老师如果让同学们用“客观形象”与“主观形象”这两个词语来分析一下中西方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问题一抛出来,学生的思维马上就又活跃起来,我学生起来试探着回答。

生:中国人物画人物造型特点是“主观形象”贵于“客观形象”,而西方的人物造型特点是“客观形象”贵于“主观形象”。

生:“形神兼备”我们可以换成“客观形象与主观形象”的紧密结合。

师:纵观中西方人物画特点,中国人侧重于“主

观形象”的表现,而西方侧重于“客观形象”的表现。好的画家能在“神与形”或“主观与客观”之间把握住一个很好的度。在以后鉴赏中我们要注重多种语言的表达。

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去理解事物,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事物、鉴别美与丑。教师要在课前充分的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好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和活力的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按知识的结构或发展线索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做到组织有效、教的有效、学的有效。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中学生的表现与发言,我发现学生们会用分别鉴赏,整体归结的方法来鉴赏中西方的人物画。老师在知识点的转折处,设计一个好的问题,除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按教学目标要求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开阔思路的作用。在本节课,学生们表现出的主动性和热情使整堂课充满了活力与生机。整个愉快的气氛也深深感染着我,我与学生一起呼吸、思考、一起向前„„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时间:2009-01-05 15:26:12 来源:艺搏云天 作者:艺搏云天

美术导学案 制案人 王善文 制案时间 2008.11.25 第三课 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中西人物画造型手法的异于同,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经典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教学重点: 对中国人物画造型崇尚“以形写神”特点的理解,对西方人物画造型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结合”特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人物画造型的“传神”,西方人物画造型的“理想美”之间的异于同。

主要知识点:(1)、“神似”与“形似”的含义。

(2)、“神似”与“形似”的辩证关系。

(3)、中西美术经典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手法,在追求神似与形

似方面所体现的不同热点。

教学过程:(举例)以双胞胎画像为例,导出形与神的关系。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发展过程。

2、提示:描写人物及其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中国画分类: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2、中国传统人物画讲究传神;西方人物画集众美于一身,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完美结合的创作理想。

一、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形似”与“神似”的关系: 以人物及其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中国人物画分来:

(1)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

A: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 B: 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 C: 描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 D: 描写妇女者称仕女; E: 肖像画称写真。

(2)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

A: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

B: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 C: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

D: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

E:以线描为主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

介绍中国人物画:

人物画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大体三种观点:

1、传神而不弃形似。顾恺之既是如此,他一方面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强调传神的重要性,指出人物画造型中形与神的内在关系。

2、重神韵(传神),不求形似。北宋苏轼既是此类观点的代表人物,他曾在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此类美学观点的艺术家们,重传神而不求形似。

3、主张绘画神似与形似并重。换言之,此类美学观点的艺术家们认为在绘画中,形似与神似并重。总之:在艺术表现中,形似与神似是一对互生、辩证的关系。“神似”离不开“形似”,以“形似”为载体来表现“神似”。而“神似”也只有在具有了神韵,达到神似的效果时才变得有意义,否则就不能称之为艺术。中国古典绘画讲究传神,推崇“象外之意”,“象”就是指形象,形体,借助形体表现神韵意在求“神”。

二、西方传统人物画造型的“写实美”、“理想美”的综合特点:

在西方古典美学中,追求写实美与理想美的结合一直贯穿于艺术家的创作和美学家的思想中。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在塑造优美形象的时候,由于不易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无瑕的人,你们就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整个显得优美的形体。”集众美于一身,创造一个写实美与理想美完美结合的人体,是西方古典美术的创作思想。与中国古典画论崇尚偏于主观性的“气韵生动”不同,西方古典美学推崇尊重客观性的“艺术模仿自热”。

(添加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相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任熊:中国清代画家,字渭长,号不舍,浙江萧山人。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虫鱼、走兽,无一不精。其笔力雄厚,气味静穆,深得宋人神髓。与任薰、任颐(任伯年)合称“三任”,加任预也称“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

梁楷:梁楷是南宋东平人。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他深入体察所画人物的精神特征,以简练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简洁的笔墨准确地抓取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地传达出了画家的感情,从而把写意画推入一个新的高度,使时人耳目一新。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作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随堂演练:

1、中国人物画注重(),西方人物画注重()()的结合。

2、中国古典人物画造型手法是用()描绘对象,长于()、()的表现人物形象;西方绘画描绘形象的()、(),长于()、()地再现形象。

3任熊是中国()朝画家,和()()()合称“三任”,加()也称“四任”,和()()()合称“沪上三熊”。

4、《倒牛奶的奴仆》是荷兰画家()的代表作品,《五羊仙迹图》作者是()。

第四篇: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蔡毅强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戏曲。

传统文化中的戏曲

传统文化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经史子集》。经,指的是四书五经;史,指的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子,指的是老子、孟子那些;集,指的是汉乐府、小说。以前主要是通过口头传颂,文字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主要通过文字、语言、舞蹈呈现与传播。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千多年前的字,现在还在传颂,不得不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戏曲,正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戏曲是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唱、道白和动作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宁宁说。

在早些年,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当时各地农村都有自己的戏班子来固定排一些戏,表演给当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自己也唱。于是,从早期临时的民俗戏剧表演到之后有固定场所的演出,久而久之各地就形成了固定的戏班子为当地农民演出。单纯靠口口相传非常难得,在传承的过程中,各个地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地方戏。这是传统文化中早期戏曲的呈现、传播与生存。自元明清以来,传统诗乐舞一体的乐舞形态又进一步变化,演绎成为戏曲形式。明清时人们认为,戏曲是“古歌舞之变”,明代人认为周代《韶》《武》之乐是传播圣人事迹的一本戏曲。

谈及传统文化中的戏曲,首先会想到京剧,想到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但在当下,提及京剧与昆曲的现状,会发现当年梅兰芳先生最爱的昆曲的传播力度远不及他的京剧。

提到现状就不得不提到京剧与昆曲的起源。

京剧非常年轻,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中期(乾隆末,嘉庆初)四大徽班入京,得到了当年清政府的支持。当时,宫里纷纷学唱,形成了一股热潮。最早进京的徽班是“三庆班”,随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诸班陆续进入北京,徽戏也就在北京扎下了根。“四大徽班”进京后,又融合了汉调、昆曲、秦腔等地方戏的唱腔和表演,逐渐发展成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是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很多地方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晋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曲多方面的影响。昆曲唱腔柔美,载歌载舞,无声不歌,无动不舞。但曲高和寡的“百戏之祖”——昆曲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痛追年少乐,不许俗人知。”唐寅的诗句,恰恰了表达昆曲的态度。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个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濒临了最大的困境。1956年,由政府出资组织编排了昆曲《十五贯》。起初主要是演给官员看,随着演出的进行,慢慢唤起一部分人对昆曲的注意,周恩来讲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就是指《十五贯》这出戏,若是当年没有这出戏,昆曲命运难测。众多老一辈戏曲艺术家大多是从昆曲开始学起的,他们在昆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梅兰芳先生也是如此。在梅兰芳先生那个年代里,京剧以其更丰富的表现方式以及更直观的感染力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也就是大多数人听过梅兰芳先生的京剧多于昆曲的原因。

传统戏曲的创新

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同样需要思想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繁荣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当下,不断有古典戏剧融入当代新元素,笔者为此登门拜访了著名媒体人,海航集团艺术总监、海航新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杨浪。当谈到在古典戏剧中融入现代元素是否逐渐成为戏剧流行的新趋势时,杨浪说:“戏剧一直在创新,古典戏曲也是如此。”

梅兰芳先生就是一位勇于创新的艺术家。30年代梅先生赴美国演出,就作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改变,他表演的“圆盘舞”让当时的美国人十分惊奇。梅先生在戏台中央放置了一个电机带动的转动的大圆盘,自己则站在转动的圆盘上逆向跳舞,这是80多年前的美国前所未有的演出,在座的观众无不被梅兰芳先生的优美唱腔、柔美身段以及大胆创新所吸引。

中国的戏曲一路走来,无时不刻不在改变,在新的文化中继承优秀的部分,并且予以弘扬。在古典戏剧中融入新的元素是有“度”的,这个“度”便是不能改变传统戏剧的“魂”。“我与一些国家大剧院的老艺术家谈过,其中有林兆华导演,大家一致认为,戏可以改,但是不能失了传统戏曲的原貌,唱腔不能变,身段不能变,这也正是京戏的‘魂’。京剧回到老的传统戏这一套传统不能变的,传承瑰宝。甭管苏白、京白、韵白,因为语言是当中反映生活的语言。”杨浪说。所以,现在的戏曲中也渐渐有网络语言的植入。

目前传统的戏曲主要集中在国有院团演出,比较熟悉的像梅兰芳大剧院、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等等,老的艺术家以优美的唱腔,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酷爱戏曲的戏迷票友们的注意力。通过在这些剧院与正乙祠戏楼看戏,对比可以看出,往往这些国有剧院的观众都是年龄偏大,年轻人占的比例相对较少。而年轻人则喜爱有年轻人特色的东西,正乙祠戏楼的戏恰恰就是在保持传统艺术精髓的前提下,做了适合当下观众欣赏的改变,推出了新观念京剧。新观念京剧恰是相对传统京剧而存在的概念,是根据京剧自身的艺术特点,运用全新表现手法诠

释京剧本质形态的艺术形式,旨在使古老的国粹艺术在当今时代能得到更多的审美认同和情感交托。“我敢说,虽然正乙祠戏楼中没有名‘角’,但是排出的戏受到了咱们票友以及更多年轻人的认可。也算是用咱们自己的方式将梅先生的京剧、昆曲带给了更多观众。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抓住了当下的流行趋势,适应了更多观众的需求。”杨浪说。

戏曲文化的现状

“2012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中戏剧类观众仅为57.9万人,其中京剧类观众40.6万人,地方戏类观众17.3万人,仅占2012年全市113家营业性演出场所观众总人数1100万人的5.26%。可见现代人新的审美体系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

戏曲类观众少,与剧场限制因素有关。同时,戏曲与相声、二人转等演出形式不同,观众数量有限。现在观众大多被好奇心吸引,演员中不乏“一脱成名”者,这当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传统文化中的戏曲从来就是一腔一调讲究“把式”。“越是受众少,越是曲高和寡,越是要做精,越是要做细,越要做尖端。”杨浪说。

正乙祠戏楼是300多年的老戏楼,不过才200多个座位。梅兰芳大剧院不过才2000多个座位,长安大戏院也是2000多个座位,北大的剧场也只有2000多个座位,国家大剧院把所有的场子的座位加起来不过才6000多个。中国传统的戏曲,限于场地要求,没法像电影那样通过院线在同一时期场场放映,咱们的戏曲,都是通过每位艺术家、每个“角”亲身演绎出来,而亲身到现场欣赏的,不得不受到剧场的座位限制。

2013年我们迎来了新一届两会、新的国家领导人,建设文化强国的基本方针,政府报告中和代表委员参政议政中不断提到文化“走出去”如何走、艺术应百花齐放、高雅艺术如何走进百姓等议题。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更需要有新发展、培养新观众。可能大家会觉得现在在年轻人中间不流行了,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但毕竟中华民族的戏曲是流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人喜欢、热爱这门古老的艺术。“现代人精神压力较大,年轻人往往欣赏重金属的节奏性强的音乐,所以大多数年轻人追流行音乐去了,这个没有错,流行音乐我也喜欢,接受一个多元的文化要比单一的只接受一种文化要好。”杨浪说,“但是,咱们的国粹,咱们的戏曲始终会有人喜欢,会有人传承。现在在地方,都有自己的戏曲学校,近几年都升为戏曲学院了,专门教授地方戏,都是些老艺术家,自己唱不动了,到高校里去教学生了。他们的学生,渐渐地活跃在舞台上,继续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所以说,观众比例少,并不奇怪,接下来戏曲类观众依然会少。但是,咱们的文化,咱们的传统,始终都在被传承着。当然,这与咱们的国策有关系,尤其是十八大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了一项重要国策,传统文化更加得到了弘扬,成为了文化软实力。

传统戏曲有了新观众

看过梅兰芳大剧院的昆曲《西厢记》、正乙祠戏楼的京剧《梅兰芳华》和《凤戏游龙》,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传统京剧、昆曲与新观念京剧、昆曲受众并不一样。而当代的新观众更加倾向于新观念戏剧。杨浪说:“正乙祠里一定要原汁原味的重现梅大师传统的唱腔、身段、服饰。”

梅葆玖先生非常喜欢正乙祠戏楼里的戏,当然不仅是因为正乙祠戏楼是当年梅兰芳先生驻场演出的地方,而且是个300多年的老戏园子,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有学者称它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确纯木质的正乙祠戏楼适合古香古色的演出。“你提到的《凤戏游龙》,《梅兰芳华》,这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新观念京剧。《梅兰芳华》正是原汁原味的还原了当年梅兰芳大师的经典选段,一招一式都是当年梅兰芳先生的样子,中间加入了‘念白’贯穿所有剧情;《凤戏游龙》则是将传统京剧《梅妃》和《游龙戏凤》结合在一起,通过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的重新设置,讲述了一对唐朝的抱憾恋人在明朝重新相会的续缘故事,颇有‘穿越’的意思。”(杨浪)

梅葆玖先生来到正乙祠戏楼,第一眼就说:“这就是我父亲的(京剧演出舞台上缎面绣花的那个大帘子)”。其实正乙祠戏楼正是将梅兰芳先生最喜爱的戏服、场景一比一地重现出来。演员们穿着梅先生当年的戏服,唱着梅先生当年的曲子,再加上戏曲开场前那段无声的短片,声光电结合,既秉承了传统的服饰、唱腔、舞蹈、身段,又融入了的现代元素,从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以及外国人来欣赏京剧、昆曲,能让初次接触到京剧昆曲的人很快接受梅兰芳先生的戏。杨浪说:“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正乙祠戏楼做昆曲版的《梅兰芳华》,要让更多人了解到咱们中国传统的昆曲。”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将文化传承列入政府工作的考核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认识与重视。从梅兰芳先生的京剧与昆曲中能够看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地在创新中传承与弘扬。“文化强国”的内涵正是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旨在塑造良好的民族和国家形象,形成强劲的文化创造力、吸引力、渗透力与影响力。

(作者蔡毅强,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

第五篇:传统戏曲的危机与新变

传统戏曲的危机与新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走出十年“文革”**的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国门一打开,西方的多种文化、娱乐、休闲的样式就如潮水般涌来.猛烈地冲击了中国的固有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遇到了生存的危机。特别是当电视机迅速普及之时,戏曲观众大量流失,一些古老剧种只余下极少的老年观众。此时,针对着戏曲界的这种新局面,理论批评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言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戏曲危机”论和“戏曲消亡”论。

当年的“戏曲消亡”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日“无可奈何”说,认为戏曲在电视节目及各种流行文化的竞争面前无能为力,只能被代替;二日“寿终正寝”说,认为任何事物都要衰老死亡,传统戏曲大概已到了死亡的时候了;三日“促其消亡”说.认为戏曲是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封建文化,属于民主革命未完成而遗留下的封建主义尾巴,我们要尽快割掉这个“尾巴”。【】其中最为极端的是“促其消亡”说,持有这种论调的大多是大学生中的激进派。他们的这种认识,在当时曾有不少同情者,但今天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片面性了。他们所说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即是以偏概全。

戏剧剧种数以百计,情况十分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剧种产生于几个世纪前,如昆曲、梨园戏;有的产生于近百年间,如越剧、评剧;还有的只是近几十年间新形成的。如吉剧、夏剧等。即使产生于所谓的封建时代,有的作品可能是为封建主服务的“封建文化”,有的作品却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性。凡是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而代代相传的,往往正是那些有反封建意义的作品,如《西厢记》、《牡丹亭》等。如今遍布全国的剧种,展演于各种场合。有的剧种成了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有的剧种活跃于某些地区的农村,如花鼓戏;有的剧种则属于市民文化,如沪剧等。各戏曲剧种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有的有浓郁的古典气质,有的有较多的时尚风味。有的呈现一整套凝重唯美的程式规范。有的则犹如轻松自如的民间歌舞。把中国戏曲简单化地看作是封建文化或农村文化,显然与事实不符。

其实,“戏曲会不会消亡”,这是一个没有价值的问题。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与死亡的过程。说到底,地球也会消亡,太阳也会毁灭。我们并不因为地球反正要毁灭,就“超前”地把人类都置于死地。恰恰相反,生物学家研究如何挽救物种,医学家研究如何延长人的寿命,大家都在千方百计让人类生活地好一点。那些“最终极”的问题,留给宇宙学家、未来学家去商讨好了,戏剧学家首先要关怀“戏剧的生存命运”这个很实际的问题。

但是在八十年代,中国传统戏曲却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危机”。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观众的流失”与“观众的老化”。如何面对危机?当时有两种“危机论”:一种是悲观的“危机论”。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危机无法克服,最终将导致戏曲消亡;另一种是乐观的“危机论”,认为危机有“危”,也有“机”,有可能导向戏曲的新生。我个人正是一个乐观的危机论者。我们认为,不能回避危机,对深重的戏曲危机不能视而不见,面对危机,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必过于悲观。要正视危机,分析危机,以求生存之道。

世间事物。其行进途中,遭遇困难乃至危机,这是很正常的,如若毫无问题,毫无危机,倒是奇怪的。首先,从历史上看,危机从来就有。世界戏剧史,只讲古希腊时代、莎士比亚时代,中国戏剧史,只讲关马郑白时代、汤显祖时代,其实,这些黄金时代只有一代人两代人的时间。在这些黄金时代到来之前或过去之后,更长的时间里.戏剧究竟怎样?戏剧史似乎对此不感兴趣。我想,在这些漫长的时间里,应该有戏剧的低潮期、困难期以及危机期。其次,从空间上看,危机到处都有。在文学界,同样是危机重重,现代小说的读者锐减,新诗更是一蹶不振。电影界受电视的冲击,损失惨重,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经济界、教育界亦是如此,无危机,何必要呼吁“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呢?所以说,危机到处都有,而且从来就有。“危机感”,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危机,或在危机前举止失措。

如上所述,八十年代的戏曲危机是因“观众流失”而产生的。所以,观众问题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以往的戏曲创作或戏曲研究往往只关注剧本写作技巧,忽略了剧场,忽略了观众。“观众流失终于引起了剧坛对观众问题的关注。“剧场学”与“观众学”应运而生。而“戏剧学”也终于由以剧本为基点的“戏剧学”(Dramaturgie)走向以剧场为基点的“戏剧学”(Theaterwis—senschaft)。

观众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观众带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走到剧场中来,又把剧场中许多现象许多思考向社会辐射。观众自然地串联了剧场与社会。即便是观众的增多或减少,观众来不来剧场。其本身也都是一种社会现象。

八十年代,对于观众问题曾有过比较深入的讨论。有三个问题讨论得很热烈。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观众摆在什么位置上?有人称“观众是我们的上帝”。但有的剧作家不以为然,他们主张戏是为自己写的,有无观众并不重要,或者他写的戏是为了“未来的观众”。我则主张,“观众还是我们的上帝。但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上帝。我们也应该通过演出、传播、教育,培养、创造出观众群来。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争取观众或服务观众?有两种做法,一种叫“适应观众”,试图以一个戏适应各种观众,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剧场。但现实的问题是观众早已分裂成多种观众圈,而每一个观众圈的人数越来越少,你根本无法适应各种观众圈。于是有人主张另一种做法,叫做“分裂观众”,试图通过一个戏引起争论,让一些人叫“好”,另一些人叫“不好”,以此引起社会关注,引起大家观赏的兴趣。“分裂观众”实际上是对“观众分裂”现象的一种无奈的对应。再一个问题是,如何调动剧场中观众的“创造热情”?当时的剧人非常赞赏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Grotowski)的一个观点:戏剧最根本的特质是“人与人之间活的交流”。于是想方设法调动观众的主动参与,形成剧场中观、演之间的“互动”。有的导演对舞台或剧场样式做了各种改造,或“伸出式舞台”、或“三面舞台”、或“圆型剧场”、或“小剧场”,总之,试图拉近观演之间的距离,以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活的交流”。

还有一种现象引起了戏剧家的关注,那就是观众的变化。当今世界,交通方便,交流增多,“地球变小了”。所以,戏曲演出面对的观众未必就是此时此地的观众.有可能是外地的观众,亦有可能是外国的观众,有可能是“老观众”。亦有可能是来此旅游的“一次性观众”。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喜欢故事完整的“本戏”,有的喜欢看表演精美的“折子戏”,有的喜欢看新戏,有的则喜欢看“原汤原汁”的老戏。演出团体需要研究观众,以合适地对待。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或出国演出,尤其要分析研究观众,不仅要了解各地方的差异,还要了解时代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戏曲团体尝试以演外国戏走向世界,如上海昆剧团改编演出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为《血手记》而走到了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中国艺术家还携手日本艺术家以京剧与歌舞伎同台合演的方式在中日两国舞台上演出新编神话剧《龙王》。九十年代以来,考虑得较多的是向世界展现“真正的”中国戏曲,如陈士争让六本二十多小时的新奇而丰富的昆剧《牡丹亭》走上了世界各著名的艺术节舞台。本世纪初,白先勇则策划纯正而简洁的“青备版”昆曲《牡丹亭》漂洋过海,传播i【f=界。

中国戏曲的演出随应观众的变化丽变化,这正是“戏曲危机”时代的新现象.明代万历年问的曲论家王骥德有一句名言:“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见《曲律·论腔调第十》)这是四百年前的戏曲家对世间声腔剧种变化的敏锐的感觉。四百年后的今天,生活节奏比明代已大为加快,“腔调之变”的时间亦应大为缩短。可是,八十年代前,我国剧坛的现状是“三十年不变”。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三十年间,该变而不变,故而到了八十年代起变化时,剧坛感到了强烈的“危机”。犹如火车来了个急转弯,令人有被甩出去的感觉。

古人云:“居安思危。”现在到了危机时期,我们就应“居危思变”。戏剧观念的变化,创作理念的变化,演出方式的变化,管理体制的变化。都在因时而动。艺术实践的变化、创新,促使了戏曲理论研究的深化与体系化。所以说,戏曲有了危机感,就会想到改革,也就有了创新的机缘。由此而言,危机,正是新生前的阵痛。

回顾历史,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创新。近百年来曾有过多次争论。二十世纪初以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为代表的对“戏剧改良”的呼吁,引起了戏剧界创办戏剧杂志、编写新型剧本、上演时装剧和时事剧的风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掀起一场关于“旧剧”的论争。在论争中表现出多元的戏剧观。即有旧剧否定派、旧剧改良派、旧剧守护派以及旧剧再造派等多种戏剧观的相对并峙。至二十年代以留学美国的余上沅为代表的“国剧运动”派,则主张“建设中国新剧”,这种新“国剧”就是“由中国人用中国材料去演给中国人看的中国戏”。【2】五十年代有过一场关于“戏曲改革”的讨论,而后形成了“改戏、改人、改制”(即改进戏曲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改造戏曲艺人的世界观和改革戏曲剧团的管理体制)的“三改”方针,其中“改戏”又具体发展为“整理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者并举”的方针。

在八十年代的争论中,对于如何认识戏曲以及如何进行戏曲的创新,许多专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龚和德把戏曲看做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认为戏曲的艺术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用王国维的一句话来表达:“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第二个层次,就是张庚、阿甲、焦菊隐等人经常谈到的戏曲的节奏性、程式性、虚拟性、时空灵活性等;第三个层次,乃是前两个层次的艺术特征的外在感性表现,是观众直接听得到、看得到的歌、舞、穿戴之类。这种“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试图说明,戏曲艺术的深层艺术特征的稳定性、延续性,总是寄托在表面的具体形式、具体风格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之中囹。

董子竹把数百个戏曲剧种的“美学风貌”略分为四大类:一是“典雅”类,如昆曲、京剧等“高雅艺术”;二是“质朴”类,如秦腔、豫剧等中国农民的“大戏”;三是“东方市井”类,如沪剧、评剧等市民剧;四是“民歌”类,如花鼓戏、黄梅戏等轻快的民间戏。认为中国戏曲的改革应视不同的剧种作不同的抉择:第一类戏曲应以不改为好;第二类戏曲目前的改革关键在于创作精品;第三、第四类戏曲则可在改革中大显身手。同说变,亦有消极式的“应变”与积极式的“新变”。八十年代初、中期,危机初起,使一些人感到恐惧,手足无措,另一些人则急起应变。“应变”者,觉得中国戏曲的传统陈旧了,令人厌恶了,就要抛弃它,而后寻找新的出路。当时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引进西方的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艺术理念、类型、方法。于是,“残酷戏剧”(TheatreofCrueltx)、“贫困戏剧”(.Plain Theatre1、“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Theatre)、“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荒诞派”fTheatreoftheAbsurd)等概念就成了戏曲导演与批评家的“El头禅”。像上海的剧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把西方戏剧一百多年间创造的各种样式都尝试了一遍。他们对待传统戏曲,总想尽力把它变得“自己不像自己”。

那时的中国戏曲成了五花八门的戏剧。有人讽刺这是一些“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戏剧。但不管怎么说。八十年代的剧人通过学习外国,改变现状,走出了“三十年不变”的僵局。[51到了九十年代,危机依然存在。但戏剧界已然适应了“危机”的袭击,故而整个气氛较为沉稳,剧人的心境也较为平和。此时的戏剧创作已由突然的应急之变转为主动的求新之变。以独创克服模仿,以从容克服浮躁。由于对世界有了较多的了解。由此而较自觉地体认具体戏曲剧种的特色所在与优势所在。此时创新,尽可能强化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追求“不像自己”。而追求“美好的自我”。一个个有个性的较为精纯的戏曲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优秀的创作,既具有时代的特色,又很准确而强化地发挥了剧种的特色。

如,观看了上海淮剧团的《金龙与蜉蝣》,你就了解什么是淮剧艺术的独特美。观看了福建泉州梨园戏剧团的《董生与李氏》,你就了解什么是梨园戏艺术的独特美。九十年代的这些作品.后来大都成了二十一世纪初人们所选择的“舞台精品”。

保持了具体艺术的独特性,也就维护了整个艺术百花园的多样性。艺术的美,总是在各种独特存在的艺术品种、艺术风格的共生、对比中显现出来。就如色彩,只有五颜六色互相比较、互相映衬才各显其美。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强势”的色彩,那么这种色彩也就不美了。艺术的多样化、多类型化。为人类对生活的丰富性与多元化提供了最好的、最生动的体验空间。人类以数千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戏剧类型。在这个丰富多彩的艺术百花园中,各种艺术美都在相互比较中显现。“世界戏剧”是由各种“民族戏剧”共同构成的一个“艺术网”,这正是一种艺术上的“生态平衡”。维护了各民族戏剧,就是保护了整个戏剧的生态环境。

在开放的社会中,民族文化自然会遇到各种外来文化和各种社会现象的冲击。两种不同风貌的艺术相互碰撞、冲击与遇合。有可能让一种文化淹没了另一种文化。这是一种不幸;也有可能产生“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粗糙的“杂种”。其低下者是一种沦落,其高明者则意味着创新的开始。但不能停留在“非驴非马”的阶段,必须走向良善的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戏剧历史.已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我一直认为:对于文化的个性,需要在传承中强化。亦需要在向异质文化的学习中不断优化。无所依傍的创造是一种创新,对传统的重建则是另一种创新。这里重申此一认识,以与诸位专家商略。

注释:

【1】参阅叶长海:《当代戏剧启示录》,骆驼出版社(台北),1991年,第3页。

【2】余上沅:《国剧运动·序》,上海新月书店,1927年。

【3】详见龚和德:《多层次的动态结构——对戏曲特征的一种看法》,原载《戏剧报》1987年第2期,收入《乱弹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第74.一78页。

【4】详见董子竹:《中国戏曲的多层次风貌与改革》,《文论报》,1988年3月25日。

【5】参阅叶长海:《上海戏剧三十年》,原载《戏剧研究》(台北)2008年1月创刊号,收入《画语曲律》,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年,第89页。

下载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动画人物造型与传统戏曲人物造型图谱资源整合与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区别

    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本质性 的区别在哪里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本质性的区别在哪里?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逐渐明白......

    市场机遇与资源分析

    市场机遇与资源分析 一、市场机遇 从国家层面上看,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首次出现了“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延安文学与中国古典戏曲传统(合集5篇)

    延安文学与中国古典戏曲传统 华金余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241)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文学与中国古典戏曲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保持着与广......

    论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发言稿大全

    论延安文艺与民族戏曲传统 华金余 中国现当代话剧与中国传统戏曲同属于戏剧的范畴,所以虽然话剧几乎完全是“舶来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受到外国戏剧的深刻影响,但它与民族戏曲......

    分析评论:CMM与传统企业文化

    分析评论:CMM与传统企业文化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数字动画的美学形式与审美分析

    数字动画的美学形式与审美分析 摘要:本文从历史发展与表现形式的视角对立足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动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数字动画的技术美、造型美、意境美特性同时,分析数字......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共存原因分析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共存原因分析论文摘要:网络营销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比较,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伴随着人类信息社......

    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特性对比分析

    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材料特性对比分析 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物质,它决定着建筑的特征、风格、效果等。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有石材、木材、粘土砖瓦、石灰和石膏,现代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