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家故事
2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护国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3周恩来:人民的总理,革命的楷模,历史的伟人。周恩来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回国后,担任《天津学生联合公报》主编,成为天津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0年至1924年,先后赴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他在法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共产土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担任领导工作。
1924年,周恩来回国,先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等职,领导了讨伐陈炯明反革命势力的两次东征和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1926年,他到上海.担任中央军委书记。第二年3月,他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领导了“八·—”南昌起义,打响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至1931年,他在上海坚持地下斗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建立情报网,铲除叛徒、奸细,支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2年,他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朱德一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取得了胜利。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了十分重要作用。会后,他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红军突破国民党儿十万军队的围迫堵截,克服千难万险,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四安事变发生后,他代表中共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代表,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他广泛团结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全国和平.他陪同毛泽东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谈判。《国共代表会谈纪要》签订后,他继续留在重庆和南京,积极支持和领导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内战全面爆发后,周恩来返回延安,担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后来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二人战役,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立下厂不朽的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了政府总理的职务。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日理万机.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在国际事务中,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政策。1955年.他倡导的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得到承认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2年,他又协助毛泽东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并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他夜以继日,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为人民辛勤操劳,身患癌症后仍坚持工作。在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1976年1月8口,周恩来在北京病逝。按照他的遗言,把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他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树立着“人民的总理”的丰碑。
4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4年国共合作后,毛泽东在参加1924年1月和1926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都被大会推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1924年3月,毛泽东从广州到上海,在任中共中央局秘书的同时,兼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委员,“协调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行动”。他因病于同年12月离沪回湘休养。利用养病的机会,他在韶山领导开展了半年的农民运动,办了农民夜校,建立了秘密的农民协会和中共韶山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湖南到广州。不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毛泽东为这个刊物撰写了许多文章,揭露和反击以戴季陶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分裂国共合作的行径。同时,还兼任国民党政治讲习班主任理事、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等职。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毛泽东曾主张以叶挺独立团为主,发动工农群众,联合国民党左派力量,坚决回击,并建议将被迫从蒋介石控制的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撤出的共产党员调到其他军去,但未获当时中共中央的同意。从5月起,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他亲自给学员讲课,引导学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重视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为北伐战争中全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准备了干部。10月,毛泽东离开广州去上海,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领导全国农民运动。12月中旬,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特别会议,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在会上发言不同意陈独秀反对“耕地农有”的看法,主张进行土地革命。会后,毛泽东带着农运是否过火的问题到湖南5个县进行32天考察。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辨明了中国革命的真正敌友,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论述了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必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1927年初到武汉,任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长、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常务委员(主持校务)等职,领导了以湖南、湖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
5梁启超: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心。在1910年代-1930年代,梁启超把思成、思永、思忠、思庄送往国外学习,这期间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来往,共给他们写了400余封家书。梁思顺是梁启超的长女,既是父亲的助手,又是弟妹们的领班,她去加拿大后,成为弟妹们联系的核心,因此梁启超的信多先寄到思顺处再由其他子女传阅。
在家书中,梁启超对子女们读书、写字、学习课程,选择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但从不强迫命令。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亲切的导师、知心的朋友。孩子们也向他坦诚地诉说学习和思想上的困惑,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梁启超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他特别关注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希望自己的子女都具有“不惑”、“不忧”、“不惧”的君子德行,养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新民。无论遇到何事都能有睿智的判断,坚定的信念和勇敢不惧的精神。梁启超注重把自己的爱国情怀传给子女们,在家书中他常教育孩子们把个人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梁氏9个子女7个留学海外,皆学有所成,却无一例外都回到祖国,体现了爱国家风的良好传承。
梁启超家书的另一特色是充满爱心,洋溢亲情。在家书中,没有疾言厉色的训斥,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口气,更没有顽固不化的面孔,反而处处渗透着炽热的情感,亲切的称呼、细致的关怀、深情的思念、真诚的告白、娓娓的诉说、谆谆的教诲,无不展露出梁启超深深的父爱。
6孙中山:中国民主共和之父。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他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成为中国民主共和之父。他还亲手创办了中山大学。在中国,许多城市的道路和公园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7宋庆龄: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女人之一。她在长达70年的政治生涯中奋进不已。她注重培养妇女人才,为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始终关怀着亿万中国儿童,倡导和兴办儿童文化教育场所和机构。
8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9魏源:湖南邵阳隆回人,是清代的一名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并着有名作“海国图志”,并因此书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那个时候还是清朝的一名官员,官高邮知州,但是在晚年弃官归隐,并潜心参悟佛学。魏源的核心思想是“经世致用”,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前进主张,在当时的中国实属罕见,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思想观念:“师夷之长技以夷制夷”。10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矗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怀念。14第九世**:“临患不忘国,忠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东北三省,而东部内蒙古的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盟和呼伦贝尔地区也相继沦陷。正在呼伦贝尔进行佛事活动的九世**为了避免落入日寇之手,与随从顶风冒雪、昼夜兼程向内锡林郭勒盟转移,1931年10月安全到达苏尼特右旗。
在那里,九世**发表了《请安抚蒙民通电》,指出“东省沦陷,深盼国家决计恢复,誓共图存,以固疆土”。“临患不忘国,忠也。”九世**以其言行,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坚决反对日本侵略者,不愧为一位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得失的伟大爱国者。
19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为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更是当代大学生所敬佩的。为实现祖国统一,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构想使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得到了解决,台湾问题也可以用这个构想解决,对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这也是一个出路。“一国两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20鲁迅:中国第一文人。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他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因此大学生称他为中国第一文人。21章太炎:反帝爱国思想非常鲜明。当中国受到外来侵略、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时,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又一次闪烁出灿烂的火花。九一八事变以后,东三省垂危,章太炎坚决主张抗日:“今日之势使我辈处之,唯有一战,明知必败,然败亦不过失东三省耳,战败而失之,与拱手而授之,有人格与无人格之异,则国家根本之兴废亦异也”。可是,中国守军不战而退,使章太炎对国民党政府十分失望。他不顾年迈体衰,一如既往地用他的良知和勇气为宣传团结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他通电怒斥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国家危急至此,犹不奋力向前以图恢复,平日整兵治戎,所为何事?应即督促前进,自谋靖献。如犹逍遥河上,坐视沦胥,此真自绝于国人,甘心于奴隶者矣!”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炮火到北平拜见张学良、吴佩孚等,劝其不计个人名位、利益得失,积极抗战;他亲自为抗日将士作《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为抗日烈士题写碑文,鼓舞抗日士气。1936年临终前,章太啖致书蒋介石,劝其联共抗日,并表示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八一宣言》和团结抗日的主张。拳拳爱国心,着实令人钦佩!22蔡元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中华民国时期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蔡元培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这是十分正确的。正是因为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脚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者,其著名的文化思想和学术观点,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不仅成为他主持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他所坚持的办学原则。此思想提出后,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此而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因此,“兼容并包”思想在接纳新文化、反对封建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23顾炎武: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政治家,少年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陵,终身不仕清廷。他遍游华北,登山涉水,行程万里,访问风俗,搜集材料,研究边防和地理,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晚年卜居华阴,卒于曲沃。顾炎武不仅是有气节、坚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有伟大成就的学者。他倡导经学研究,反对唯心空谈。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对后来考据学中的吴派、皖派都有影响,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在《日知录》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观点。这句名言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26何思源:中华民国时期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何思源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国事。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等。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全国政协会刊编辑部从事编译工作,发挥其精通英、德、法、俄4种外语的特长,笔耕不辍,译著甚丰。60年代初,出版的译著已达16部,其中有《哥白尼与太阳中心宇宙系统》、《凯绥·克勒惠支》、《卡尔·马克思》、《保思·郎之万》、《近代中国外交史》等。同时还致力于《法华字典》、《德语文法》的编纂工作,并撰写了8万多字的文史资料。他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积极奔走。1982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27邓家彦:为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学者。邓家彦早年留学日本,是同盟会最早的会员。民国时期曾任司法部长,长期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1949年去台后担任过“总统府”国策顾问。著有《一枝庐诗钞》、《民族语原》、《学锲录》等书。
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鼓吹、捍卫民族、民权、民生,追求革命真理的坚强毅力和坚韧不拔的革命斗志,是炎黄子孙的楷模。邓家彦生平秉持三不原则“一不续娶;二不治私财;三不杀生”,平常人不易做到,达官贵人更难做到,先生竟能行之不渝,实在是令人佩服。对升官发财毫不介意,孙中山五次邀邓家彦出长广西,均未接受,夫人谢兰馨女士,以革命世家,妇女先进,勋助其夫事业,争传人口,功在邦家,可称为革命党人之楷模。
30陈云:(1905.06.13-1995.04.10),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
党的十四大以后,陈云同志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但他依然高度关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始终不渝地支持党中央的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31曾巩“文臣铁腕治辖地”: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有为的政治家。曾巩这个人为政比较廉洁奉公,又勤于政事,十分的关心百姓们的生活,在百姓的眼中曾巩就好似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使者。他的一生辗转了七八个州,却多是在基层任职,所以他总能为百姓处理一些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可以说曾巩一生为百姓做了实事、好事。1077年,曾巩由洪州转任福州(今福建福州)知州。福州任上,曾巩提出一个观点,当官不能与民争利。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扰乱了市场,导致菜价越来越低,以种菜为业的菜农卖不掉菜,收入大减。曾巩他立刻取消了朝廷还拨给一定面积的“职田”(权属国家的固定田产),保障了菜农的利益。
37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38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39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3月,在中法战争中,清军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国侵略者取得重大胜利的著名战役。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史上战果显赫的战役之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并显示出高超的用兵艺术。他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尔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并采用主动出击、阵前伏击、近战歼敌、夜袭、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灵活有效的战术,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毙伤敌军精锐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 了中法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越两国军民的斗志,沉重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法战争的形势。消息传至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
40刘永福:台湾抗日将领。字渊亭,本名义,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吕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
41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追求真理,救国救民”是刘志丹一生的宿愿。他从青少年起,就对除暴安良的英雄人物十分崇敬。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他在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压迫。他生长在贫瘠落后的陕北,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对旧中国的黑暗状况十分不满,立志救国救民,决心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社会。1922年,他考入榆林中学,在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老师的教育指导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24年冬,他毅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决心“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
42唐继尧:(1883—1927年),又名荣昌,字蓂赓,汉族,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云南滇系军阀的主要领导者。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镇压二次革命时,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在护国战争中,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护法运动中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政治人物。在他留学日本期间,唐继尧的理想是“不速使中国富强,凌驾欧美,俯视列强,枉为二十世纪之中华男儿,生何如死!”他在民国二年(1913年)执掌云南军政后不断推出新政。在政治上积极地裁兵撤督,制定了省宪。
护法运动中,唐继尧拥护孙中山早年在欧洲提出的政治理想,认为中国幅员太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也不应该建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应当借鉴北美的模式,建立联邦式的共和国。民国七年(1918年)时唐继尧曾搞过联省自治,担任八省联军司令,有过建立联邦式共和国的尝试。
43廖仲恺:(1877.4.23~1925.8.2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家、国民党左派领袖。1917年7月,廖仲恺随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先后被任命为中华民国政府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廖仲恺以代表身份出席大会,并任大会党务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章程草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在会上,他旗帜鲜明地支持“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廖仲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1924年2月,蒋介石擅自辞职后,廖仲恺代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7人筹备委员委员长,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种种困难,开展筹建工作。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廖仲恺任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财政部长、广东省省务会议委员兼财政厅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党代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对廖仲恺坚决维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国共合作的政治路线极端仇视,指使胡毅生、梁鸿楷、魏帮平、朱卓文等人暗杀廖仲恺。8月20日上午,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到设在惠州会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去参加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9时许,在中央党部大门前遭国民党右派人物朱卓文、陈顺等刺杀。廖仲恺当场壮烈牺牲。44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钝初,号渔父,汉族,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主持第一次改组国民党。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45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0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46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
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47李根源:(1879(己卯年)—1965),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祖籍山东益都(今山东青州),生于云南德宏州梁河县九保,云南腾越(今腾冲)人。近代名士、中国国民党元老、上将,爱国人士。曾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总办,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修建英雄冢,倡导建设“腾冲国殇墓园”。
48罗雨成: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梓村。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罗迭文家,1946年入湖南省立九师附小就读,1947年免试升入湖南省立九师简师班学习,毕业后考入省立十三中(高中部),改名罗盛教。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罗盛教牺牲后,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墓,并授予罗盛教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政治部授予罗盛教“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模范”称号,朝鲜最高领导人,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为罗盛教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49沈钧儒:(1875-1963),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沈钧儒清末主张立宪救国,认为立宪即改变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民主政治,让人民有参政的民主自由权利。
辛亥革命后,他本着民国主义在民的精神,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要求贯彻民主精神,厉行立宪政治,参与了“天坛宪草”和浙江自治省宪的拟定工作。在领导救国运动中,他参与制定的救国会政治纲领中,明确提出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各党各派彻底合作的基本条件;结社、集会、言论、出版的自由,是联合战线丝毫不能让步的要求。在整个抗战期间,他始终认为抗日与民主不可分,要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必须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战,充分发扬民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针对抗战后国民党继续实行专制、压制民主、破坏法治,先后在国民参政会上两次提出切实保障人民权利案,获得许多参政员的联署支持。
第二篇:柏拉图《政治家》读书笔记
柏拉图《政治家》读书笔记
摘要: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关于政治法律有三篇伟论:《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这些作品对不仅西方乃至对整个人类政治法律的影响都是难以超越的。在《理想国》和《政治家》中他试图描述或论证最优秀或最理想的政治机构和统治者,《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种尝试,概括了国家本身以及统治艺术本身的形成或理念,统治艺术则在《政治家》中得到了更充分地展开。《政治家》被公认为是柏拉图最难读懂的著作之一,同时也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首部论及统治的技艺和美德的论著。
关键词:美德
政治
正义
法律
正文:
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有一个特点,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政治家》中哲学对话的主角有:苏格拉底、赛奥多洛、客人、小苏,对话体的形式因其口语的理想化特征,可以在生动的交谈中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但这使得对于特定哲学学说的界定就变得较为困难,再加上时代和他对当时制度的失望,尤其在苏格拉底去死后,柏拉图就常常在其著作中流露出悲观主义的隐喻。
一.柏拉图的主要观点
1.二分法
二分法是柏拉图探讨王治的内涵时采用的主要方法,将每一个概念分为两个种,且保证每个种都是独立的。柏拉图区分了种与部分这两个概念,种一定是部分,但部分不一定是种。通过不断地二分,每次排除一部分,不断向真理靠近。但是二分法只能做到向真理逼近,至多是不限逼近,却永远无法真正达至真理。如同一个正多边形,随着变数的增多而愈接近于一个与之相称的圆——直到变长为一点——而真正达到那个圆却是一个无线的过程。在面临这种情况下,柏拉图引入了著名的“编制”比喻,化方为圆,君王的技艺就是用高妙的编织术将“勇敢”和“节制”这两种美德,经纬交错,变成一件华美的外衣。通过二分法找到的政治家只是让人于朦胧中见到了形象的轮廓,但如果想看得真切就会落空了。
2.美德与政治
柏拉图提出论证说,除非用哲学家来统治,否则正确类型的国家不可能存在,柏拉图对这一故意自相悖谬的观点的论证暴露了它主要的道德和政治假设。他假设经过适当安排的国家促进了他所有成员的利益,而实际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缺陷的,他达不到这一目标。当在一个城邦中的群体和阶层认为他们的利益彼此敌对时,他们实际上已不再能构成一个城邦。《理想国》论证到,一个人的善要求正义和其他美德,这些不是被争夺的利益,毋需发生冲突。那些具有必要知识的人才是其形式的哲学家,因此必须由他们来统治理想的国家。
由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下层”得到了足够的利益,但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自己的真正利益,所以不能由他们自身的理性来统治;但是,如果他们完全服从于哲学家的理性,那么他们就最大限度地接近了心灵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其他的章程法规都是对利益的错误概念化的产物,这导致了国家各部分间的不和谐的关系。即使在适当的条件哲学家的统治的更可取,民主制也仍然是在不完善的条件下对不完善的人民最好的选择。也许最好的统治是接受民主制而不是推翻它。
3.正义
对正义城邦的设计,意在确保所有公民和个人的利益得到实现,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自由。只有在一个幸福的而且非常稳固的城邦里,他才能较有保障地实现个人自由。正义和幸福无论要在个体上还是在城邦里得以实现,既须在心理上又须在政治上通过理性对欲望的统治才能达到。
对于柏拉图而言,正义的理念是一种超验的、永恒的和谐统一体,虽然它与人是分离的,但是仍然保持着某种联系和关联。柏拉图追随一种层次体系的秩序,他透过正义在三个阶层(哲学王、士兵和工人)中的应用,来了解正义的意义,这三个阶层各自处理其“自身的事物”,而最终的目的是他们怎样驾驭自己的生活,亦即不要成为“一个好事之徒”。
因此,柏拉图对正义的界定,可以在他把理想的国家划分成三个阶层的概念中找到,这三个阶层的包括: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智慧的一小群统治者,这群人已经获得了绝对的正义的知识;其次是从他们身上显示出足够勇气的保卫者;最后则是工匠和被统治者(努力不包括在其中)。正义就是这种统一与和谐地促使这三个阶层达到均衡的原则。
4.法律
柏拉图总结了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并比较了他们的优劣,他把各种制度分为依法治理和不依法治理两类,每一类都可以由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来统治。在依法治理的政治制度中,最好的制度是由一个人统治的君主制;其次是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制;最差的制度是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在不依法治理的政治制度中,情况往往相反,最差的制度是由一个人独裁制;其次是由少数人统治的寡头制;最好的是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
柏拉图不赞成人人平等,但却赞成依法治国。他批评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使得人人平等的法律最终取消了法律。柏拉图在后来的论著中进一步说明,只能由一个人或少数人治理国家,同时又要避免寡头制和独裁制的弊端,这就需要两个条件:一 统治者应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国家利益;二 他或他们严格依法治国,既是法律的制定者、执行者也是法律的遵守着、服从者。只有法律才是绝对的权威。
二.对《政治家》的解读
在《政治家》中唱主角的是埃利亚客人,配角则是小苏格拉底。他们首先探讨的是统治者的艺术问题,统治术玄远高妙,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统治术是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技艺,而其他技艺仅起辅助作用,故众人只能作君主的辅助者或臣民,而不能取而代之。这里强调的还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思想,然而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表达的不够充分,怎么办?柏拉图假借埃利亚客人之口先以神话传说佐证之,继而通过政体划分和法律功能缺陷在学理上证明之,手段甚是高明。
柏拉图相信国家类似于个人,他认为国家中个人的类型决定着国家的类型。在《政治家》中,柏拉图所要攻克的难题则是为处于最佳状态的统治者下定义,以便将他与那些拙劣的统治者区分开。柏拉图把统治视为艺术,视为包括其他艺术在内的艺术,他认为,如果他能理清成为政治家的统治技艺和专门训练,聪明人便会乐于接受真正的政治家的统治。
埃利亚的客人指出,我们所寻求的是把政治家定义成一种专家,由此而需要对知识的形式作出区分。成为专家需要知识,既然这涉及到治理能力的知识,那就应该和那些并非治理能力的知识区分开来。此外,我们还必须把知识分为实用知识和纯粹知识。客人指出统治者的技艺更类似于治理工作而非体力劳动,由此更需要对此加以区分,因为前者是理论的或纯粹的,而不是实践的应用的。
柏拉图划分了三种政体形式,其中每种又划分为两个形态。实行个人统治的君主政体可以以僭主制和君主制为例加以说明;第二种是由少数人行使权力,这种类型可以实行贵族统治或实行以财富为统治标准的寡头政治;最后是多数人的统治,即所谓的“民主政体”,多数人的统治既可以凭借暴力,也可以依靠认同来实施统治。
在柏拉图看来,治国之术并不是特定类型国家的职责,如果我们发现一个政治家有实行统治的能力,则无论他以哪一种政府构成形式实行其统治,我们都将把它视为统治者。柏拉图接着说,必须考虑的是臣民的贫穷或富有,是心甘情愿还是勉为其难,而不必考虑是否存在法律的规则。《理想国》和《政治家》分别论述了最佳的政体和最优秀的统治者,在《法律篇》中则论述了有关第二等政体,及法律的重要性优先于统治者品质的政体。统治者比法律更为优越的国家是最好的国家,在没有这种可能的时候,就必须坚持法治的政体。埃利亚的客人指出,法律是随着立法者处理公共事务所获得的经验而得到发展的,所获得知识是科学知识,他就具备了柏拉图所认同的确实可靠的科学真理的力量。尽管人们对是否存在优越于法律而又不滥用法律的政治家心存疑惑,但唯有这样的政治家才配治理名副其实的最好的国家,即理想国。
政治家的才能是艺术中的艺术,当一个政治家可以驾驭其臣民相互冲突的品德时,他必定是一个一流的编织者。
柏拉图《政治家》读书笔记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学
学号:
姓名:李婷 2013143022
第三篇:著名企业家政治家名单
外国: 1.乔布斯
2..稻盛和夫
3.李健熙(张雷)
4.麦凯恩
5.金大中
中国: 1.范蠡
2.曾国藩 3.朱元璋
4.山木
5.罗永浩 6.胡雪岩
7.王阳明 8.冯仑
9.唐骏
10.吴士宏
以上15位企业家王老师上课亲自讲解,勿用准备!
01晏阳初(1890-1990)社会企业家
话说1943年5月24日,是伟大的思想启蒙者尼古拉·哥白尼逝世四百年的纪念日。当日晚间,全球180名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教育家聚集在美国纽约市的卡立兹教堂,隆重纪念哥白尼,同时颁布“当今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名单中包括科学家爱因斯坦、哲学家杜威、企业家亨利·福特等人,其中有一个中国人,就是晏阳初(1890-1990)。
日本经营四圣
1.:松下;
2.索尼——圣田昭夫;3.3.本田——本田宗一郎;
45台湾企业家王永庆
6.微软创始人 保罗.艾伦
7.德国首富 阿尔布莱希特兄弟的领导力不要管理的人
8.花旗总裁 桑迪.威尔的1+1=4疯了52岁创业
9.弗雷德.史密斯——“联邦快递“之父多病,拐杖
10.亨利.彼得森——钻石大王——坚韧、勤奋
11.阿布.拉莫维奇——俄罗斯首富傅慧玉
12.西班牙首富——奥尔特加的领导风格 “我一定要搞出些名堂”
13.印度首富 哈西.姆普轮姆
14.论萨默.雷石东的领导特质“赢的激情”58岁烧伤,哈佛法学博士
16.诺贝尔成功之道
17.传媒女皇 奥普拉 个人打拼
18.孙正义目标案例
19.欧莱雅继承人莉莉安妮贝当古成功秘诀《用美装扮世界,用爱演绎世界》
以上6-19选自100位企业家
20.胡雪岩
21.柳传志
22.谭木匠——谭传华
21.海底捞——张勇
5.浅析股票天使 彼得.林奇 的领导特质
17.LVMH集团缔造者伯纳德.阿尔诺的领导魅力
刘渊 《领导特性出发网景创始人吉姆克拉克》
三星集团的崛起,1.星巴克
织田信长的用人之道
2.巴菲特
3.丰田喜一郎
4.中国著名企业家
摆金生 乌鲁木齐恒宇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柴宝成 天津宝成集团董事长
陈 峰 海航集团董事长
邓 伟 亿阳集团董事长
丁 健 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转建 安徽国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付胜龙 大汉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
富子荣 内蒙古华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振富 振幅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郭凡生 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CEO
郭广昌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郭 为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
侯为贵 中兴通讯董事长
华 欣 成都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光裕 国美集团总裁
黄锦辉 利安达信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主任会计师
霍振祥 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菊芳 甘肃奇正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
李安民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东生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梁国坚 广西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董事局主席兼CEO
刘汉元 四川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积仁 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刘锦兰 江苏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永好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
刘玉芬 河北春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忠元 元和集团董事长
楼忠福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马化腾 腾讯公司总裁兼CEO
马 云 阿里巴巴创办人、主席、CEO
茅理翔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茅永红 百步亭集团总裁、武汉百步亭社区党委书记 穆麒茹 北京兆泰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南存辉 正泰集团董事长
牛根生 蒙牛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潘石屹 SOHU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邱继宝 飞跃集团董事长
任志强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
荣 海 海星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
沈文荣 沙钢集团董事长
史玉柱 巨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佳城 海湾集团CEO
汪力成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佳芬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均金 均瑶集团总裁
王 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董事长
王文京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王子华 北京京奥港集团董事长
吴瑞林 侨兴集团董事长
吴 鹰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席劲松 上海舜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冠巨 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 明 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连捷 恒安集团CEO
严望佳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杨喜庆 西安宏府企业集团董事长
杨兴义 兴俊实业集团董事长
尹明善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
余渐富 安徽南翔集团董事长
张近东 苏宁电器董事长
张瑞敏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CEO
张树新 联合运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思民 海王集团董事长
张文中 北京物美集团总裁
张芝庭 贵阳神奇公司董事长
赵步长 步长集团董事长
周海江 红豆集团总裁/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厚健 海信集团董事长
朱开友 汇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宗庆后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第四篇:《政治家》《以政治为业》读后感
《政治家》和《以政治为业》的读后感
普法二班
赵严 201200040137
《政治家》作于《理想国》和《法律篇》之间,柏拉图借此探讨的是治国之术的定义,采用的是二分法与打比方相结合的探究方法。涉及了法律在国家中的地位以及根据法律而区分出的六种政体。涉及了达到真理的捷径“中”的探讨(中庸)。在《政治家》中体现了柏拉图徘徊于人治与法治之间:追求理想国度还是适应政治现实。在此篇中柏拉图在法律的地位、治国与权力、治国与治家以及理想国的可能几方面来论述了他的思想。
《以政治为业》是韦伯从政治的含义、支配权的类型、现代国家和职业政治家的出现、以政治为业的方式、专职官吏的兴起……..以政治为业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论述他关于近代政治的理解。
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方面对政治做了他们各自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共同点,都提到国家、权力、以及权力的参与者。我们可以从国家、权力、以及政治家方面来对两篇文章进行理解。
在《政治家》中柏拉图提到在柏拉图看来,治国之术不屈从于权力,相反,治国之术研究的就是权力的操作。哲学家不愿涉入统治,因为这于他而言,不及自身掌握真知,而又遨游天外来得惬意。哲学家是被迫参与统治的,因而也就不存在了贪婪、权力约束的问题。相反,治国之术被认为是一种技艺,而只有哲学王才掌握这一技艺,才知道什么人适合做什么,所以国王应当被赋予无限的权力。但是,事实是叙拉古的例子告诉大家权力并没有掌握在哲学家手中,而这带来的只能是暴政。
《以政治为业中》韦伯提到“国家是这样一个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韦伯认为国家所特具的手段就是暴力的使用。当然,暴力肯定不是国家的常用手段或唯一手段。韦伯将其政治概念限于国家层面的领导活动,而国家又是特定疆域中正当暴力行使的垄断者,政治便必然与国家的权力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政治’就是指争取分享权力或影响权力分配的努力,这或是发生在国家之间,或是发生在一国之内的团体之间。
他们都认为在国家治理与政治当中权力以及权力的分配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在一个组织中,权力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你可能会像尼采那样,认为“权力让人奴颜卑膝”。但是如果没有权威的话,事情就无法进行,而树立权威的前提是使用权力。另外,获得权威和权力的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政治手段。或许你会认为这样很可悲,许多公司也否认其组织中有这样的活动,但实际上,这种活动普遍存在,因为人们在追求权力,而且通常靠搞政治活动来得到它。
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认为权力的是“恶”的,古往今来正是由于一些政客对权力的追逐无所不用其极,导致了一些政治的阴暗与腐败,成为了一个让人不愿提及的阴暗角落。但是,权力的存在必须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作用,权力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认为权力乃为权利而生,为权利而设。它本身是以相应权利为基础,权力的本源在于利益。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群体生存、发展和秩序,保障权利,实现正义而产生的。而为此利益,原始社会氏族中的道德权利和习惯权利便让与一部分权利而形成公共权力,而正是公共权力的出现及由此而产生的法律,才有了法定权力,并有了法定权利。权力是权利的分流与让与,权力是以权利为基础,权力的本意是为了权利。但权力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扩张性,同时由于权力的执掌者受人性和时代的局限,使权力容易脱离其授予的本意而压制权利。迄今权力演变史表明,公共权力虽然时常同民众权利相背离、超越和异化,但它毕竟本源于民众权利,并始终环绕民众权利而波动起伏。它有时同权利基本保持一致,有时明显偏离,当长期严重背离而得不到修正时,政治改良或革命运动迟早会爆发,又使权力向权利回复。随着人类社会文明日益进步,就总趋势看,权力背离、超越和异化曲线的波动幅度会愈来愈小。
权力的本质在于正义,不具有任何正义的权力是赤裸的暴力,即使这种正义为现实的非正义所假借和压抑。权力应当与权威相结合,公益、保障能力和不可处分是权力不可缺少的三要素,三者缺一都不能构成完整的权力。权力的表现形式及其载体可能多种多样,但其价值在于保障权利,维护正义。权力的本源在于权利,服务才是权力的灵魂。因此权力是不能不存在的,在一个国家,是一个人人有私欲的社会,权力对人们的规制是为了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使人们在这种秩序中受益。即使权力一旦产生便独立于权利,有可能与权力的要旨产生偏颇。但是权力毕竟来源于权利,它同权利基本保持一致,有时明显偏离,当长期严重背离而得不到修正时,政治改良或革命运动迟早会爆发,又使权力向权利回复。因此,权力的瑕疵并不妨碍它继续合理的存在。
权力应当掌握在谁的手里,这又是国家政治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政治家》柏拉图所提到的权力应当掌握在哲学家手里,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权力滥用的问题,可是这种想法只能说是仰望星空,不切实际。在这个问题上韦伯在演讲中提出:“以政治为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生存。”靠政治为生的人,是将政治作为收入来源,将政治作为职业,“靠”它吃饭。而“为”政治而生的人从内心里将政治视为他的生命。在私有财产制度下,一个人要想“为”政治而生当然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最基本的就是经济独立,不必依赖政治给他带来收入,最好是经济上有一定的“闲暇”。韦伯进一步指出,从事政治的也有两种人,一种是官吏,一种是政治家,这两种人都把政治当作职业。区别在于官吏是“依靠”权力而活,但不参与权力斗争,完全按章行事。他们缺乏独立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不会进行价值评判,在工作中不需投入自己的感情,其荣誉在于忠于职守。而职业政治家是“为了”权力而活,在所有的问题上都拥有自己的立场,并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对权力所赋予的工作负起个人责任。韦伯认为,一个职业的政治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激情;二是责任感;三是恰如其分的判断力。因此一个政治家不能被要求是一个“真正道德的基督徒”,他应采纳的伦理是道德与政治目标的权衡、以及负责任的伦理,并且必须对他的职业拥有强烈的热情、同时还必须学会将自己的情绪好恶与实际目标区隔开来。在这里,韦伯强调了政治家坚持责任伦理的重要性。他认为,“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可以是受这两种准则中的一个支配,这两种准则有着本质的不同,并且势不两立。指导行为的准则,可以是‘信念伦理’,也可以是‘责任伦理’。这并不是说,信念伦理就等于不负责任,或责任伦理就等于毫于信念的机会主义。当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恪守信念伦的行为,即宗教意义上的‘基督行公正,让上帝管结果’,同遵循责任伦理的行为,即必须顾及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这两者之间却有着极其深刻的对立。”但是信奉责任伦理的人,他必须依靠自己的责任理性,预知行为后果并同承担责任。韦伯在演讲结束时说:“就此而言,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便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唯有将两者结合在一,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韦伯一直强调的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之间极其深刻的对立在这里却走向统一,而统一的关键就是化责任为信念。因此,一个成功的掌权的政治家应当是拥有这种信念的人。
国家政治与政治权力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当从柏拉图与韦伯的思想中得到有益于现代化政治的理念,从而发扬光大。
第五篇:雒树刚:坚持政治家办宣传
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 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本任务最集中最鲜明的概括,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这些重要论断,指明了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作用,道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我们党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牢牢把握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强调既要切实做好经济建设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始终把实现“两个巩固”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立足点、聚焦点、着力点,作为谋划、推进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指针、根本目标、根本标准,体现到工作各方面、贯穿到全过程,更好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着眼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精神之“钙”。实现“两个巩固”,关键是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1 信。
要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到理论武装工作中。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从实际出发,以领导干部和青年为重点,引导他们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和强大力量,成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中。立足改革发展实践,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联系上,引导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价值、制度的独特优势,更好地认清发展规律、发展大势、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深入宣传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思想底蕴和实践要求,阐释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清楚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讲清楚远大目标与立足当前的关系,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更好地凝心聚气、强基固本。
三、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事关工作的方向和性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个重要论断,站在全党的立场上、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牢牢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始终坚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坚持党性,核心的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稳政治立场,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活动的依据和根本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实践中要求我们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不动摇,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要深刻认识只有坚持党性才能更好地反映人民性,自觉把坚持党性原则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服务人民群众之中,推动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仅做工人农民等普通群众的工作,也要做广大知识分子的工作,还要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特殊群体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四、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唱响主旋律、传 2 播正能量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新形势下实现“两个巩固”,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要坚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各级各类传播渠道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牢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所属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坚持正确导向。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媒体属性、意识形态属性,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抢占现代传播的制高点。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的同时,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大对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整治力度,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抓好导向,守好阵地,都是为了唱响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凝聚起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正能量。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基本职责,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打好主动仗、掌握主导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动摇。要大力宣传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准确解读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进展成效,深入宣传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着力营造科学发展、实干兴邦的浓厚氛围,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善于从社会思想舆论多元多样多变的实际出发,引导人们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要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深度引导,抓好经济民生问题、突发事件引导,抓好思想理论领域问题引导,着力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消解诱发矛盾的负面因素,引导社会情绪、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坚持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全面发布权威信息,最大限度传递党和政府声音,压缩负面信息、错误观点传播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心。
五、把握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就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之源,不断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生机活力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面临的新挑战新考验前所未有,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改革创新。新形势下,我们要重点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思想观念具有先导作用,决定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谋篇布局和有效推进。我们要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改革创新的总开关,自觉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时代要求、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树立一元主导、开放包容的思想教育理念,树立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的舆论引导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发展理念,树立运用新科技、构建新平台的阵地建设理念,以新的思路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现新发展。方法手段创新是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要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适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借鉴其他领域有益经验,破解难题、做好工作。要深入探索“虚功实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善于用实施 3 工程的办法推进思想理论和道德建设,用组织宣传战役的办法开展重大主题宣传,用典型示范的办法带动面上工作,在办实事办好事中宣传引导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在基层,我们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更加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充实队伍力量,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使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薄弱的状况不断有所改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已有成果要巩固提高,深层次矛盾问题要攻关突破,新的任务要探索破题,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加大力度、巩固提高、深化拓展、攻坚克难、科学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文化体制改革推向前进。要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