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冯丽萍-浪漫与自由-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与自由》教学设计
增城区实验中学冯丽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学生了解艺术史上浪漫注意时期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了解构图的基本方法,领悟其重要作用,提高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逐步提高美术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感受、思考探究、交流评述等学习活动,综合绘画与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引导学生鉴赏法国浪漫主义美术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浪漫主义艺术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自由与和平的追求,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手段带来的美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主动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浪漫主义绘画《自由引导人民》的赏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浪漫主义作品,感受浪漫主义作品中展示出来的人民追求解放、自由与和平的愿望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老师:教学课件、相关的音乐、图片和诗歌。学生: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聆听《马赛曲》,你会想象出一个怎样的画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形象?歌曲的旋律激昂、热烈、奔放……
(二)、欣赏交流浪漫主义巨作《自由引导人民》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德拉克洛瓦 法国)
1.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自由引导人民》的画面内容。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画面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她在干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还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认识《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德拉克洛瓦和创作背景。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相互交流,老师汇总小结。
讲解: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谁能发现画面中这个重要的三角形,并把它画在黑板上的方框内。《自由引导人民》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画中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在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如果人物众多、宏伟而动荡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二)新课讲授
1、构图的感念:
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一般来说,构图涉及多种形式法则,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之为“章法”或“布局”,被认为是“画之总要”,极受重视。
2、构图的形式:
分析作品:看看艺术家们在绘画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小组分析作品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构图表现的,用了哪些方法?你能不能试着归纳出来?
教师归纳总结: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S”形的构图使画面结构丰满,具有一种独特的节奏美、韵律美。
《舞蹈》(油画 马蒂斯 法国)
以圆形构图来安排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使画面看上去更加活泼和富有动感。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
如果我们用横、竖黄金分割线来分割画面,就会发现,其左下部是密,右上部是疏;这两部分如果是实,右下和左上两部分则是虚。
《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画家基本上在一条水平的直线上安排众多人物形象,这种形式的构图最适合表现稳定、安静、沉寂的地面。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画家采用垂直构图的形式,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分割开来,表现了宁静、安详、自然的气氛。
构图形式:构图形式指的就是画面的结构形式。
(1)几何形
它取决于画面主体物所组成的基本形及其占有的位置和面积。基本形的组成和变化,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各不相同。基本形现状的大小,也使得绘画的构图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如《自由引导人民》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水平的底边给人一种稳定感,向上冲引的边线又给人一种崇高的力量感。
(2)线条
《初踏黄金路》(版画
现代
李焕民)
《吉祥蒙古》(油画
现代 韦尔申)
(3)利用黄金分割率 《露气》(中国画 现代 潘天寿)《阳关三叠》(油画 现代 王宏剑)
提问:画家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构图?构图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这样构图会是怎样的效果?
教师利用绘画软件将原作进行更改,请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3、构图原则
(1)突出主题:为了形象地表现作
品的主题思想,使形象获得突出而完美的艺术效果。
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突出主体的范例,并讨论画家是使用哪种构图形式突出主题的。
(2)追求形式美: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绘画的构图应符合造型艺术中的均衡、和谐等形式美法则。请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画家是怎样利用构图传达形式美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的。
4、小结
绘画构图是一种比较复杂而且难度比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但是,它又是绘画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是绘画习作,也要遇到程度不等的构图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掌握最简单的构图要领(形式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绘画作品,并在绘画实践中去应用。
艺术欣赏课程试讲教案
一、课题: 谈一谈艺术欣赏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课题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探讨艺术欣赏意义价值以及方法,通过课程讲解
让同学们能对艺术欣赏方式方法有全新的认识。并能通过举一反三去理解其他 艺术形式及作品。
五、教学目标:
通过对艺术欣赏本身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对艺术形式及艺术品进
行欣赏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分析艺术品是能独立自己的意识,完善自己的思 维,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六、教学重点:
1、对艺术欣赏能抱有正确的态度,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2、能通过案例讲解举一反三,在今后的艺术欣赏学习中系统自己的知识框架。
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风格的画家在作品中自己情 感的抒发及表达。对艺术的理解更加深刻。
八、教学准备: 书画作品两张
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5分钟)
引入:
展示图片三张国画作品《竹》
(问?)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
(同学回答:)
(问?)当三张同样题材的国画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我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同学回答,讲述)
(教师归纳:)刚才这位同学说第一张作品中觉得画面很干净利落,画的很 认真。第二张作品有点粗糙,第三张作品中觉得画的很随意。这是我们对看到 作品的最直观的也是最浅层次的感觉。这是正确的么?仅仅是这样么?那么怎 样才能更加深入的去欣赏和理解他们呢?
〈二〉、讲授新课(30分钟)(教师讲解):
1、怎样去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建构艺术家、艺术作品、观者(群众)之间的维度关系
2、陈述艺术家、艺术作品、观者(群众)各自之间的影响因素。
3、形成对艺术品正确的评价欣赏逻辑
案例分析
1、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板书)
提问:大家都知道《开国大典》这幅作品表现的历史事件,那么在座的哪位同 学知道这幅作品的创作情况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情况呢?
同学回答„„
a画家简介: 董希文,油画功底深厚,擅长革命题材及人物画的创作。天安门 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油画像便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
b历史事件介绍: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
c.作品分析:画面上,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毛泽东和
其他中央领导在画面左侧,画面右侧是广场上群众,红旗如海。毛泽东和其他 领导人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毛泽东的形象比例略显高大。领导人与广场群 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蓝天 与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 氛。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奕,气度不凡。大典场面喜庆热烈,完美地 表现了中国新生的辉煌气势。这幅作品是表现开国大典事件的经典之作,人民 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的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
2、德拉克洛瓦与《自由引导人民》
(板书)
a.画家简介:德拉克罗瓦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曾参加过法 国大革命,他的少年时代是在马赛度过的,那里的充足阳光与强烈色彩,也 许是这位画家的天赋得以孕育的养分。
b历史事件介绍: 本画取材于法国的“七月革命”事件。1830年7月巴黎市民起义为推翻波旁王朝与保皇党展开了战斗。在这次起义中,一位名叫莱辛的姑娘首先在战斗中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
c.作品分析:画上展示的巷战场面,图面中间是一位青年姑娘,她半裸着上身,在硝烟中一手高擎三色旗,一手提枪,正在召唤群众前进。她旁边是一位正挥 动着手枪的少年急速向前奔跑。另一边头戴高帽的绅士注视着前方。在他们后 面还有许多起义群众。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青年姑娘手中的三 色旗。画面中硝烟弥漫,画面中人物神态坚定,动作充满激情。画面色彩丰富 而炽烈,强烈的光影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得这幅画具有生 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画面中的绅士、少年和受伤倒地的工人是这次革命 的主力军的代表。高举三色旗的妇女形象在这里突出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她健康、有力、美丽而朴素,领导着革命队伍奋勇前进,象征着自由女神。
3、毕加索与《格尔尼卡》
(板书)
a画家简介: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的艺术家。立体主 义画派的开拓者。所谓立体派,是把物体分割成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再重叠、堆砌在一个平面的画幅上,他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就是他的代表作。b历史事件介绍: 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被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画了《格尔尼卡》这幅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 议。
c.作品分析:画面上只有黑白灰三种色调,画面支离破碎,构图随意并且有些
杂乱,没有一个整体的形象,木然的公牛头,嘶鸣的马头,奔跑的脚,许多张 大嘴巴的头颅,眼神惊恐无助。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 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些支离破碎的 形象都是战争造成的。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第二篇:自由与约束
自由与约束:唯有接受真理的限制,我们才能得到至高无上的自由享受。
追求绝对的自由,和谐感就会受到伤害。
人的最大自由存在于为了更大的和谐而牺牲个人自由的能力之中。---泰戈尔
《罗伯特议事规则》开篇即是罗伯特将军的名言:“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
举最简单的例子,你过马路,看到红灯就要停,就得约束自己,为什么?这是生命安全的需要
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你问什么总是要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要想随心所欲,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谁都想要自由,可是,若车轮自由了,后果将会和火车离开了铁轨一样,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却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如白白的斑马线一样,虽然束缚着你,可是,它却能保证你的安全,如果你“自由地”走到车行线上,是没了束缚,可是,这时飞驶过来一辆大卡车怎么办?你虽然得到了自由,但是,你的生命、安全就没了保证.假如,你是一株小草,纯粹为了自己的快乐、自由,让自己歪着长,在生命开始的时候,若没了铁丝束缚你,没有人为的把你端端正正的栽在树坑里,你将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砍伐(淘汰),到那时,你大喊,你悔过,也无济于事了.人又何尝不是一样? 自由是需要约束。
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社会会变得不安定,人类将变得跟野兽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并不是要扼杀你享有自由的权利,只是为了保证你不误入歧途。
约束虽然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人的自由,但在另一些领域给予人更多的自由。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正因为遵循了艺术法则,所以才能够步入正确的艺术轨道;而那些艺术大师正是因为在遵循法则的基础上出神入化的运用某些法则,才突破了众人的规矩,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树立了新的风尚。自由和约束,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两方面的兼顾,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由。大自然的动物们生活的多么自由,但是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规则。自由其实跟一匹野兽有着类似的地方,人的欲望让其无所约束而四处暴虐,但加上适当的笼嚼并加以驯服,野兽才能为人服务,造福于人。自由是需要约束。没有约束的自由会让人觉得可怕,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自由一词就其本意,是没有阻碍的状况。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利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
有人说,自由的天空是辽阔的,因为雄鹰可以振翅;有人说,自由的大海是无边的,有鲸鲨可以穿梭;有人说自由的大地是广裦的,有猎豹可以驰骋。
任性意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放任。
在古拉丁语中,“自由”(Liberta)一词的含义是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由”与“解放”同义。英语中的 Liberty 即源自拉丁文,出现于14世纪。而 Freedom 则在12世纪之前就已形成,同样包含着不受任何羁束地自然生活和获得解放等意思。在西方,最初意义上的自由,主要是指自主、自立、摆脱强制,意味着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和人格上的独立。
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这种决定当然是有条件的,是受到自己本身的能力、掌握的信息、外界环境的制约等限制。但是人的意识可以自己按照各种条件的约束,自主的选择如何行为。如果这种选择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就可以说是自由了。如果是受到了外界的强制和干涉,就是不自由了。这就是佛法所说的:“你自己求的,你想要的别人不愿干涉。”这个自由的准确称呼是自由意识,这是人的基本权利。自由意识下,无论自由意识会带来什么后果,人都会自愿承担,这就是人的如意选择和尊严。无论基于什么目地,对自由意识的干涉都是违反人的本性的邪恶行为。
绝对的自由,是指:个体能够完全按照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和能力去做任何事情(不被其他个体或外在事物所强行改变,受到个体内在的约束条件限制)。
相对的自由,是指:人类或其他具有高等行为的个体在外在的约束条件下(法律,道德,生态平衡等)能够去做任何事情(受到外在约束条件限制)。
约束:将丝缠绕成一束的动作称为“约”,缠绕好的丝即为“束”;引申为制约、控制等意 孙悟空头上有紧箍约束他。
约束不等于束缚,约束对自己有好处,而束缚对自己没有好处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庄子
第三篇:责任与自由
一
责任与自由
责任与自由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互联系,尽责任是获得自由的前提。
赡养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远游是为了让自己获得自由,但我们能为远游而放弃赡养的义务与责任吗?不能!只有尽了赡养老人的义务,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因为只有尽了应尽的责任,我们的心里才不会留下那些束缚我们的东西,我们的心灵才会放飞自由。
从历史事实看,尽责任是得到自由的保证。南唐后主词人李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只顾自己享乐,不理朝政,导致国灭家亡,最后沦为阶下囚,不仅失去了自由,连身家性命都搭上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李煜没有尽到管理国家的责任,才导致他最终失去自由。“本图宦达”的李密在祖母年高病笃时毅然留下来,尽赡养的责任,纵使是皇帝赐予的高官,他也不愿舍弃责任而去追求所谓做官发财的自由,被后世传为佳话。试问:如果李密抛下祖母,不尽赡养职责,一味去追求自己的自由,他能被后人传颂吗?我想,不会吧。如果那样,他受到的将是世人的唾弃。上述两例,不难看出,尽责任是得到自由的保证。
从社会生活看,尽责任是获得自由的前提。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行为不顾道德甚至违犯法律,就会受到指责或制裁,自由也会随之失去。只有尽了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平日里,我们常常看到或者听到有些官员被判刑收监,为什么?就是因为收取不义之财,执法犯法,不仅没有尽到服务老百姓的责任,反而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违犯了法律,所以才会失去自由。
联系我们自己来看,不也一样吗?把学习搞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玩乐又是我们追求的自由。但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因为追求自由而放弃学习。如果一味追求玩乐,那我们就很难搞好学习。荒废了青春,贻误了前程,我们的人生会有真正的自由吗?
自由与责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如磁铁的两极一样,缺了哪一方都不行。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完美的统一。我们只有勇敢地担当起责任,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四篇: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十七、八年前,我最后一次会见我的母校康耐儿大学的史学大师布尔先生(George Lincolnurr)。
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Lord 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我十七岁的时候(一九○八)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
《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排 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 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无神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礼记》的一篇)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我在那时候当然没有梦想到说这话的小孩子在十五年后(一九二三)会很热心的给《西游记》作两万字的考证!我在那时候当然更没有想到那个小孩子在二、三十年后还时时留心搜求可以考证《封神榜》的作者的材料!我在那时候也完全没有想想《王制》那句话的历史意义。那一段《王制》的全文是这样的: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那“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梦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以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政”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们。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只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都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的无神论与共产党的无神论有一点根本的不同。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共产党自己主张无神论,就要消灭一切有神的信仰,要禁绝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这就是我五十年前幼稚而又狂妄的不容忍的态度了。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也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对我的容忍度量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不容忍只是不能容忍和我自己不同的新思想和新信仰。一个宗教团体总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宗教信仰必定是错的,必定是异端,邪教。一个政治团体总相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对的,是不会错的,所以它总相信那些和自己不同的政治见解必定是错的,必定是敌人。
一切对异端的迫害,一切对“异己”的摧残,一切宗教自由的禁止,一切思想言论的被压迫,都由于这一点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因为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所以不能容忍任何和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试看欧洲的宗教革新运动的历史。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高尔文(John Calvin)等人起来革新宗教,本来是因为他们不满意于罗马旧教的种种不容忍,种种不自由。但是新教在中欧、北欧胜利之后,新教的领袖们又都渐渐走上了不容忍的路上去,也不容许别人起来批评他们的新教条了。高尔文在日内瓦掌握了宗教大权,居然会把一个敢独立思想,敢批评高尔文的教条的学者塞维图斯(Servetus)定了“异端邪说”的罪名,把他用铁链锁在木桩上,堆起柴来,慢慢的活烧死。这是一五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的事。
这个殉道者塞维图斯的惨史,最值得人们的追念和反省。宗教革新运动原来的目标是要争取“基督教的人的自由”和“良心的自由”。何以高尔文和他的信徒们居然会把一位独立思想的新教徒用慢慢的火烧死呢?何以高尔文的门徒(后来继任高尔文为日内瓦的宗教独裁者)柏时(de Beze)竟会宣言“良心的自由是魔鬼的教条”呢?
基本的原因还是那一点深信我自己是“不会错的”的心理。像高尔文那样虔诚的宗教改革家,他自己深信他的良心确是代表上帝的命令,他的口和他的笔确是代表上帝的意志,那末他的意见还会错吗?他还有错误的可能吗?在塞维图斯被烧死之后,高尔文曾受到不少人的批评。一五五四年,高尔文发表一篇文字为他自己辩护,他毫不迟疑的说:“严厉惩治邪说者的权威是无可疑的,因为这就是上帝自己说话。„„这工作是为上帝的光荣战斗。”上帝自己说话,还会错吗?为上帝的光荣作战,还会错吗?这一点“我不会错”的心理,就是一切不容忍的根苗。深信我自己的信念没有错误的可能(infallible),我的意见就是“正义”,反对我的人当然都是“邪说”了。我的意见代表上帝的意旨,反对我的人的意见当然都是“魔鬼的教条”了。
这是宗教自由史给我们的教训: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异己”的雅量,就不会承认“异己”的宗教信仰可以享受自由。但因为不容忍的态度是基于“我的信念不会错”的心理习惯,所以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
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上,我们同样的感觉到不容忍是常见的,而容忍总是很稀有的。我试举一个死了的老朋友的故事作例子。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杂志上
开始提倡白话文学的运动,我曾从美国寄信给陈独秀,我说: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甚愿国中人士能平心静气与吾辈同力研究此问题。讨论既熟,是非自明。各辈已张革命之旗,虽不容退缩,然亦决不敢以吾辈所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独秀在《新青年》上答我道: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固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于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我当时看了就觉得这是很武断的态度。现在在四十多年之后,我还忘不了独秀这一句话,我还觉得这种“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是最容易引起别人的恶感,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我曾说过,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我现在常常想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我们着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至少至少我们应该戒约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四八、三、十二晨
第五篇:自由与救赎
救赎与自由
倘若一个人无罪,却被判处了无期徒刑,人的一生就这样被毁了。没有证人,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无罪,或许换到生活中的普通人,是绝望还是崩溃,是沉沦还是救赎。“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杜弗伦给予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在生存中救赎。杜弗伦不是一个伟人,也没有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存在于1994年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人物。
电影的剧情其实无须复述,欣赏一部经典的电影其实不是为了记住剧情,而是为了能在电影中能到一些感悟,在观看后能够有所思考,解读电影传递的内涵与意义。观影完毕,很多词语浮现在我的脑中,绝望、希望、自由、救赎、制度化等等,所有的一切被包含在救赎这个词语当中。
监狱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地方,特别是对于那些被判处了无期徒刑的犯人来说。一生,就在锒铛入狱的那一瞬间被毁得彻彻底底,与外界的社会隔绝了。他们看到的那一片天,即时是湛蓝的,却觉得那样的灰暗,那样的狭小,四面高墙把他们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压缩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对于生活,也已经麻木不仁了,每天重复着那样的工作,机械一般的生活,行尸走肉。回想走进肖申克的第一天,不适应,完全接受不了,到慢慢习惯了牢狱生活,到最后竟然离不开监狱。被制度化了,监狱的制度,海德利狱警的严刑暴打,每日语气冷冷的命令,这些所有的因素促成了犯人同样的行为习惯。那位出狱之后的老人是被制度化害死的,他的肉体获得了自由,但是他的灵魂依然被禁锢在囹圄中,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在社会中他失去了个人的价值,夜间诚惶诚恐地活着,因为他习惯了监狱,习惯了与狱友一同度过的日子,习惯了狱警的严厉呵斥,习惯了担忧被暴打,习惯在监狱的图书馆工作,几十年来每日如此,突然所有的都失去了,也就没有了支撑住生存下去的那“一口气”,自然,就绝望了,就走向死亡的路途。
片中的瑞德也一样,假释出狱后,假如没有超市老板的许可,挤不出一滴尿,这是制度化的后果。这也令我想起了双十二事变中的张学良将军,一直被蒋氏家族囚禁,因为他一直坚持抗争,所以才有活着的信念,但是被释放后,没有了坚持活着的信念,结果不久就逝世了。“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教育”这样层出不穷的例子不就是制度化的产物吗?
很小的时候,我被父亲带到工作的地方,父亲带我看了一排的房子,每个房子只有一张床,每张床上躺着或是坐着一个人,每个人穿得衣服一模一样,房子的铁门紧闭,只 1
有一个小小的窗口露出一点阳光。父亲对我说,你长大后不要干坏事,不然就要住这里,回不了家了。我当时害怕要死,直到几年后才知道父亲带我去的地方是监狱,一座真正监狱。那些犯人的表情,有些是面目狰狞,有些是垂头丧气,有些是面无表情。我没有看到一个挂着点微笑的脸。
监狱是一个很可怕的地方,将所有的希望都磨灭得一干二净。可是,杜弗伦没有像其他犯人一样,他好像根本就不属于监狱这个地方,走路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公园休闲的散步,与众人格格不入。在一个毫无希望的希望地方,杜弗伦为什么还能够积极地对待生活,没有向现实妥协,我认为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其一是对现实中理性的认知,他明白自己是无罪,也接受了事实的真相,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在监狱中生活。其二实他的心中始终未放弃希望,未放弃对自由的追求。这是支撑他二十年来的一个信念,当然,他每天挖洞的一点点小小的进步成果也是对他的激励。杜弗伦心中的理想国依然不灭,他甚至计划好了越狱成功后移居到太平洋墨西哥沿岸的小地方。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很重要的,对于情绪的管理,既然入狱的事情无法改变,就要摆正好心态,不能消沉,不能自暴自弃。人还活着,就不应该放弃希望,要从内在的价值观出发作出弹性的改变,调整心态先处理心里,再处理心情。
从杜弗伦进监狱之后的第七个星期,他的自我救赎和对于其他人的救赎这个持久的行动就开始进行了。整整二十年的救赎,杜弗伦每天用石锤挖掘墙壁,希望与日俱增,就像是我们平日之中,每天都能够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情,这就是为以后成就大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遇到难以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一步一步来做好,那个被瑞德说要六百年挖好的地道,杜弗伦竟然用二十年就挖好了,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信念,他做到了。没有事是难以完成的,只有有没有一颗渴望完成的心而已。杜弗伦渴望自由的世界,这个信念二十年来从来没有改变,他的自我救赎,成就了自己的愿望。
在自我救赎的同时,他积极建设监狱的图书馆,帮助汤米考取证书,还有把自己的朋友瑞德从绝望中拯救回来。他同时也救赎了海德利狱警和典狱长,倘若不是他出狱后举报贪污,海德利还会一直的私吞钱财,还会一直残暴对待犯人,典狱长还会一直洗黑钱,还会执迷不悟。杜弗伦给予他们一记重重的还击,与其说是举报,不如说是另一种方式的救赎,唯有惩治唯利是图的狱警与典狱长,他们才能够从歧途中醒悟过来,才能不在罪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末了,典狱长自杀,因为他明白监狱的黑暗,失去自由的可怕,生存还是灭亡,他选择了自灭。
我同时也很欣赏瑞德,他在众多的犯人中显得很理性,他深谙监狱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为了能够在监狱中能够安身立命,很平静的生活,对于假释出狱,也没有抱有什么期望。他也可能想过在肖申克监狱中结束一生。他是一个聪明人,除了大麻毒药,什么都能够弄得到手。假如没有瑞德的帮助,虽然仅仅是提供了一把石锤和一张足够大能够覆盖住洞口的海报,但是这对于杜弗伦的帮助是极大的,这两件物品是杜弗伦越狱必须的。也由此看出,瑞德在狱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游刃有余,他懂得身边的人的脾性,他懂得怎样笼络狱警的人心,他懂得与杜弗伦相处与交流。
瑞德选择融入了监狱,这是为了生存才做出的选择。他想抗争,对于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化。但是他有心无力。社会上很多人都这样,随波逐流,只要能够好好活着就足够了。可是,加入杜弗伦当初也是这样想,接下来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发生,绝对的不可能。自由,即时人在监狱外,心却被禁锢于成形的制度化监狱中,也算不上自由。只有当肉体与灵魂都自由了,这才是真正的自由。当画面切换到杜弗伦爬出约等于三个棒球场长度的下水管道,在风雨中尽享自由,这一刻,他的灵魂和身体合一,真正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了。当瑞德到达太平洋沿岸,和杜弗伦紧紧相拥的时刻,他也懂得自己真正地自由了。因为杜弗伦对他的救赎,所以才没有重蹈覆辙,当他精神濒临崩溃的时候,他记起了对杜弗伦的承诺。也就是那一个承诺,成为了瑞德的救命稻草。
大学后,很多人都颓废了,包括我,我承认。好像大学的校园就像是肖申克监狱,我就在里面毫无目的无所事事地活着。仅仅是活着而已,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逃课,迟到,睡懒觉,玩游戏,几乎和身边的人一样的生活模式。我也不想这样的,可是我身边的人都这样,所以我就这样了。看了心理学的书之后,我才明白这叫做群体效应。因为身边的人都这样,所以才跟随着,把自己当初的热血和希望都丢掉了。如果不这样做,是不合群的。希望总会存在的,存在于心中。也许我的内心还不够杜弗伦那般的强大,也许我的信念还不够坚定,二十年的信念都能够坚守着,我的信念在一个学期中就灰飞烟灭。这样强烈的对比,令我惭愧不已。
也许,不是也许,我找回了我的理想,换一种心态,能影响我是我的内心想法,能左右我的是自己。能够救赎自己还是自己本人,希望与理想从来都没有抛弃我,我为何要抛弃希望与理想呢?
“救赎之道,就在其中。”救赎之道,不仅仅是圣经中摆放的小石锤,更是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我,救赎之道,其实也说不上救赎,是从颓废的生活中走出,是改变内在的价值观,想着积极的方面走。无论现实多么黑暗,总会有星光照亮布满荆棘的道路。即时世界被抽去了所有的光线,黑漆漆的一片,尽管微笑着,因为牙齿还是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