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作文写作情感的培养
中学生作文写作情感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意的最贴切的符号。”由此可知,写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情感投入的多少。然而今天中学生作文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情感投入的实在太少了。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长,语文教学专家朱绍禹先生在《中学语文教育概说》中指出:“不诚实的作文,几乎到处可见……有的学生提起笔来就想编造,写假话成了习惯,连写《我的母亲》这样的文章,也要编造一点什么夹到里面。”写作的悲哀莫大于此。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情感在作文中的作用
学生写作情感的培养,教师应起主导作用。这一点教师自身要对写作情感有充分深刻的认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多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包括开头结尾法、选材谋篇技巧、写作手法运用等等。如“凤头、猪肚、豹尾”,“章回体”,“题记法”等等,这些对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快速完成作文大有裨益。但这些都与一篇好作文相去甚远,写作情感的恰当宣泄是好作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知,文章是心灵的产物,是作者思想、情感、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人对外事外物的主观反映。正确深刻的认识,生动形象的表达,必须有真情实感贯穿其中。教师在写作课中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认识事物,使被认识的客观事物带有主观感情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变平面事物为立体事物,无情变含情,呆板变生动,无生命的变得有生命。“一切景语皆情语”,世间万物皆有性情。
二、培养学生写作情感的途径
(一)语文教师在平时课文讲解中应多启诱学生的写作情感。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一句话表达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名篇经典的正确思想认识,和作者丰富情感的共鸣,这些对学生在写作时正确的情感宣泄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如果只限于学习艺术技巧,字词句段识记,道德思想的认识这几方面,那就有些偏颇了,对作者情感心理的契合也是品阅优秀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方面。孙绍振在《论作家的心理素质》中写道:“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
(二)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写作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写作课时,面对生硬的作文题,学生的写作情感亦犹如一潭死水,教师应创设一定的场景,让学生情感闸门开放。教育家赞科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太发达,很多时候以形象思维为主,如果形象的情境介入不够,学生的抽象情感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出来。为此,在写作课中我尝试用以下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第一,语言场景的激发。如进行语言描绘,开展辩论会等。语言是学生写作内容的初始化,更是写作情感的寄托体,学生绘声绘色的描述,激烈的辩论能很快地让学生由境入情。第二,事实场景的展示。方法有“实物演示”、“声像演示”、“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如表演《背影》简短的父子对话,体会父子情感来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等。第三,精典范文或教师“下水文”的激发。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有人说激情是艺术家头上的光环。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称激情是‘诗的粮食,诗的薪水’。难道激情只是和文学家艺术有缘?不,我不这样认为,激情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2】由此可知,好的范文对学生情感的启迪意义重大,而教师下水文的情感投入更具感染号召力。第四,在课文讲解中布置作文,激发情感。在一些精典范文讲解中,学生和老师很容易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这时学生的情感膨胀,教师要多在此时加以引导,趁势布置作文题目,往往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作文情感忌假大空,应真小细。
吕叔湘老先生在读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读读。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教育家刘建祥也说过:“学生作文最宝贵的是言为心声,坦诚以待。可有的学生在作文时把作文仅仅看成是在‘做’文,习惯用公式化的语言去粉饰和图解生活,满纸都是假话、谎话、客话和套话。”【3】两位教育家都谈到了写作时学生易犯假大空的毛病。
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强调指出假大空是写作大忌,真小细是写作真谛。作文并非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应多“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如《背影》、《我的老师》、《挖荠菜》等精典名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调动情感,从身边选材,从小事入手,细心品味其深远意义。
三、用激情驾驭写作
初中是情绪化很外见的阶段,当然也是很容易失去控制的阶段,写作也是这样。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4】教师在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调动起写作情感后,对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语言也应进行适宜引导,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一些优美的词语、片段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只有这样,情感才有好的土壤扎根。
对于学生刚开始只是情感渲泄的作文,教师不要一概否定,要循循善诱。在肯定学生激情的同时,再要求学生做到情感的渲泄要有理有据、细腻丰富。如在对孙天帅坚决不下跪韩国老板而被开除解雇一事写文章时,教师可以把直接宣泄文和有理有据文以及旁敲侧击文放在一起比较赏析。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情感和情感的丰富多样化。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现实情感的积累是学生写作情感的唯一源泉,教师只是把渠修好而已。
【1】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
【2】于漪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3】刘建祥 郑建伟 《全程写作训练论》《写作》2002年10月
【4】赞可夫编杜殿坤等译,《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第二篇:·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
·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注重对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中依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一、深入生活,敏锐体察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与体察的审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实质上要经过“体察——构思———表达”这三个阶段。初学写作者,往往注重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等,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第一阶段——生活认识、情感体验的整备和孕育。因而下笔时,常感到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总之是无话可说,“写什么”的问题,一片茫然。怎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敏锐体察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记叙的内容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所以记叙文总是要记事写人,要反映生活主体人的精神世界。其次,要学生深入生活;敏锐体察,加强写作前客观索材的积累。不少学生写作拿着题目犯愁,或搜索枯肠,或草草敷衍;不是泛泛评叙,内容空洞,就是将以前看过或写过的题材改头换面,贩卖出来;而显得陈腐不堪。究其原因:一是对记叙文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形式特征没有一个自觉追求;二是写作前缺乏素材积累,记忆表象空 乏。
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做有心人,对鲜活的人生世相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这是写作问题的根本所在。怎样深入生活?就是不仅要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更要化熟为生,取精发微。这就需要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许多作家善于把那些细小忽微的事物放大,剥开来写——见微知著;善于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变化放慢,拆开来写——化瞬间为永恒。他们的作品,为我仍提供了观察、体验生活的范例。鲁迅把人力车夫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妇人这一小事放大;写成寓意深刻的《一件小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揭示了进进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精神下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光芒;朱自清以〈背影》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父爱子的永恒图画。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目光的敏锐和情志的深婉。
二、参悟书本,陶冶情思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好文章,特别是精读一些名篇经典,对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写作的人,以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学习艺术技巧。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作家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他们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有志于创作的同学,读作家作品,要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
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
二是 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色色、纷坛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人情,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 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鲁迅的《秋夜〉,我们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其说是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多读精品,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
三、抒写自我,专题评讲 基于以上认识,艺术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在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倡写“身边文学”、“校园文学”、“自我文学”总之是抒写自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曾在高一年级进行过《我的世界》系列作文训练,命了这样一些题目,《发生在学生寝室的故事》、《中餐》、《放风筝》、《那时,我还小》、《雨中一曲歌》、《雨中兰草花》等,都涌现出了优秀作品,因为这些题目,紧扣“自我”,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扎实的写作实践外,还加强必要的写作理论指导,使写作进人一种自觉自由的状态。因此,每次作文前后作专题指导与评讲至关重要。我曾着力进行过“选材专题训练”,分“选质朴的题材”、“选新颖的题材”、“选典型的题材”;“构思专题训练”,分“生活的艺术化”、“想象的艺术化”等;“抒情专题训练”,分“略叙过程,详写情思”,“美的心灵在于丰富的层次与奇异的变幻”以及“抒情的几种方式”等等,每次作文后,作专题评讲,目的是想从实践到理论,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及写作水平。
第三篇: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
注重对作文文本作分析指导,而忽视对写作主体写作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写作训练中依然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下面,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一.深入生活,敏锐体察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认识与体察的审美反映。一篇作文的完成,实质上要经过“体察——构思——表达”这三个阶段。初学写作者,往往注重后两个阶段的训练:诸如构思布局,遣词造句和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等等,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却往往忽视第一阶段——生活认识、情感体验的准备和孕育。因而下笔时,常感到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抒,无理可达,总之是无话可说,“写什么”的问题,一片茫然。怎样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敏锐体察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记叙的内容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包括日常家庭生活),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真的、善的、美的,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所以记叙文总是要记事写人,要反映生活主体人的精神世界。其次,要学生深入生活,敏锐体察,加强写作前客观素材的积累。不少学生写作拿着题目犯愁,或搜索枯肠,或草草敷衍。不是泛泛评叙,内容空洞,就是将以前看过或写过的题材改头换面,贩卖出来,而显得陈腐不堪。究其原因:一是对记叙文用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思的形式特征没有一个自觉追求;二是写作前缺乏素材积累,记忆表象空乏。学生在生活中没有做有心人,对鲜活的人生世相熟视无睹,没有理性的穿透力,而不能发现生活,发现美,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这是写作问题的根本所在。怎样深入生活?就是不仅要开拓视野,见多识广,更要化熟为生,取精发微。这就需要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许多作家善于把那些细小忽微的事物放大,剥开来写——见微知著;善于把那些稍纵即逝的变化放慢,折开来写——化瞬间为永恒。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体验生活的范例。鲁迅把人力车夫主动搀扶跌倒的老妇人这一小事放大,写成寓意深刻的《一件小事》,歌颂了劳动人民无私无畏的可贵品质,揭示了进步知识分子在劳动者精神感召下严于解剖自己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时代精神的光芒。朱自清在《背影》中用特写镜头的手法把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一连串动作,描绘出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父爱子的永恒图画。从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在平凡的生活中作家目光的敏锐和情志的深婉。二.惨悟书本,陶冶情思“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中学生有计划地多读一些好文章,特别是精读一些名篇经典,对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提高自己的艺术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学习写作的人,以为阅读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学习艺术技巧。其实最主要的是学习作家洞察生活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学习他们怎样观察生活,捕捉材料,对生活独特意义的挖掘和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有什么特色。有志于创作的同学,读作家作品,要领悟和训练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别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有了这两个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色色、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
精读好作品,含英咀华,披文人情,就可读出风格,读出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交融,并以此塑造一面敏锐的富于创造性的反映生活的心灵透镜。“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原始的、粗糙的、愚昧的、麻木的感情进入一种艺术的、净化的、发达的、灵敏的个性化境界。要养成情感的自我检验习惯,要使自己的感情净化、丰富,充满自我再生机能,就不但要善于研究文学名著的社会内容,而且要从中研究大作家感情世界的丰富色彩。”(孙绍振《论作家的心理素质》)读鲁迅的《秋夜》,我们感受到作者冷峻、幽深、出神入化而又色彩斑斓的心灵世界;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其说是在欣赏审美客体‘紫藤萝’流光溢彩、生趣盎然的自然美,倒不如说是在欣赏审美主体作者那被“紫藤萝”所激活了的灵动丰富、细腻柔婉、思绪纷呈的人情美。多读精品,能使我们直接受到作家艺术灵气的熏染,理性光芒的烛照。三.抒写自我,专题评讲基于以上认识,艺术心理素质的培养,落实到写作实践中,在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是: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提倡写“身边文学”、“校园文学”、“自我文学”总之是抒写自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笔者曾在高一年级进行过《我的世界》系列作文训练,命了这样一些题目,《发生在学生寝室的故事》、《中餐》、《放风筝》、《那时,我还小》、《雨中一曲歌》、《雨中兰草花》等,都涌现出了优秀作品,因为这些题目,紧扣“自我”,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扎实的写作实践外,还加强必要的写作理论指导,使写作进入一种自觉自由的状态。因此,每次作文前后作专题指导与评讲至关重要。我曾着力进行过“选材专题训练”,分“选质朴的题材”、“选新颖的题材”、“选典型的题材”;“构思专题训练”,分“生活的艺术化”、“想象的艺术化”等;“抒情专题训练”,分“略叙过程,详写情思”,“美的心灵在于丰富的层次与奇异的变幻”以及“抒情的几种方式”等等,每次作文后,作专题评讲,目的是想从实践到理论,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及写作水平。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培养中学生写作心理素质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第四篇:探析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探析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王朝旺
【摘要】:本文针对作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问题,着重从师生融洽建情感、生活源头积情感、巧创情境诱情感、强化练习促情感四个方面作有益的探析。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
情感培养
前言:《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习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件礼物来领取了。”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积极的情感能产生情感驱动力,鼓舞人们去行动,产生情感效能。情感是作文的灵魂,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1.师生融洽建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才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相反,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触、心理交流受阻碍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学生如果跟哪位老师感情比较好,那么对这位老师教的课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和兴趣。目前师生之间的“代沟”现象还是有的,学生不愿意对老师讲真话,更不愿讲心里话。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就会僵化。为此,教师要注意搞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好朋友,重视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情感交流。平时的态度要亲切和蔼,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有畏惧感,要加大与学生的接近感,缩短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距离,经常与学生个别交谈或笔谈。课堂教学中有时要巧妙运用幽默、笑话等方式调节教学气氛,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把自己对教师的爱和对学习的热爱之情迁移到教师身上和所教学科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2.生活源头积情感
真情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根本和源泉。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走进生活,直接与生活对话,让他们感悟生活,体会生活之美,获取无穷无尽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的累积。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是学生作文的重点,而这些都必须从生活中来,从亲身的观察和体验中来。我们还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科学实验、趣味游戏等活动,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搞一些课外阅读的专题指导。例:让学生写“关于春天”的文章时,不妨将学生带入大自然,让他们零距离接触自然的蓬勃与朝气,让他们真切感受那山的苍翠、水的灵动,让他们在与春天的接触中萌发写作的冲动,形成对春的体验与哲理思索。这样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好文章自然出现。
3.巧创情境诱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已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潜力,激发情感的共鸣。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中学作文大致可分为写人、记事、描景、状物、想象等几大类。一般来说,写人、叙事的可用情景再现法,唤醒学生的感情;描景、状物类则课通过现场观摩,实物展示,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感情。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教学中的情境,教师要做到针对实际,灵活创设,考虑情境作用的有效性。从目前的情境教学研究来看,教师可在作文教学采用问题情境、音乐情境、图像情境、游戏活动情境等,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设悬念情境、回忆情境、情感共鸣情境等,教师尽量用灵活、新颖的情境增强刺激的新异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
例:曾看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指导课,教学内容是通过观看三位同学劝阻猎人打鸟的现场表演,结合环境课《鸟是人类的朋友》的资料,写一篇作文。课始,老师没有直接切题,而是通过设问:“同学们,碰到不良行为,你敢不敢出来批评?”唤起学生的行为感知,造成情感的波澜。而后老师扮作猎人,手拿猎枪,蹑手蹑脚,瞄准打猎。接着一个个学生上去劝阻猎人不要打猎,这样通过触景生情,使学生先前的情感活动在表演中得到进一步激活、强化,这为下面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4.强化练习促情感 矛盾说:“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社会事件的评论,中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例1:部分学生在日记中曾对给他送伞、送雨衣、雨鞋的长辈们深表谢意。如给他们一抒胸臆的机会,他们定会淋漓尽致地表达一番。于是,我搞了一次命题作文《雨天里的爱》,结果写得很感人。当然,在习作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就材料展开、延伸、挖掘,这就成了习作上的再生情感。
例2:我校七年级曾开展过“年段日记接龙”,活动中,教师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日记实践活动。我在日记接龙的扉页上用心地写上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行动起来吧!用你们富有个性的语句记下童年成长的乐趣,展示你们纯洁无暇的童心,记载下幸福难忘的经 历。我愿走进你们的世界,为你们加油、喝彩。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最动情、最优美的语句来描绘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吧!”此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日记氛围,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局面。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写插图日记、摘抄日记、观察日记、心情日记、数学日记,也可写儿童诗、童话、寓言等开放题材、体裁。
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挖掘,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所写事物激情满怀,才能调动其它一切写作因素有效运转,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感情的波澜冲击我,有说话的欲望,有倾吐的需要”。
第五篇: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的重要评价之一是“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亲历体验中有话想说,在厚积薄发中有话会说,在参与评改中有话必说。努力探索一条“让中学生热爱写作,热爱用文字表达”的方法与道路。
关键词:写作
兴趣
亲历体验
积累
批注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表述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是自我表达的激情挥洒,是与人交流的快乐分享,是思想火花的迸溅,是情感流淌或宣泄的畅快。写作能力更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课标对写作教学的重要评价之一。那么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而实际的语文课堂是注重阅读,淡化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没有系统性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操作,抽象、盲目、混乱的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应付性多,不吐不快的主动性写作少,有创意的表达更是鲜见。
那么探索一条让中学生热爱写作、乐于用文字表达交流的作文之路,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亲历体验,下笔如泉涌
学生写作经常是闭门造车,根据自己平时看的作文书和阅读基础进行抽象写作、想象写作,很少联系起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少动用自己的感官、很少有个性鲜明的感受和表达。这就造成了学生写作的痛苦,逃避作文,即便写出作文,也是无病呻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生命活力和真情实感。为此,我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搜集资料,或设计一些活动,让他们在亲历中体验中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传话活动、写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走进大自然描写四季风光、那一次我哭了(笑了)等。还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写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写触动自己心灵,并能引发读者共鸣的东西,这样亲历体验,就有话想说,有了表达的渴望,就有了写作的兴趣。
二、厚积薄发,笔下有神韵
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的获取,评判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人们常常会以诗书满腹、能说会道,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来衡量。诗书满腹、下笔千言就是语言积累丰富,能说会道、一挥而就是语文能力强。那么说什么,写什么其实说的写的都是自己心中的积累。离开了积累,说、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事实上,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
词汇积累:关于词汇量,课标中有“丰富语言的积累”的要求。积累多少合适,刘国正先生认为,我国中学生需要掌握的词不下两三万。我们也常见学生作文中语言贫乏,枯燥,大白话满篇,不见一个生动词语的现象。可见,对积累词语和学会运用词语的“量”的要求是必需的。
阅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中小学学生每天应该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王丽主编的《我们怎样学语文》里面介绍了27位专家学者,据他们自己讲,他们日后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小学时的大量阅读积累。
朗读背诵积累: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朱自清说:“诵读不但可以帮助写,还可以帮助说。”蒋种仁先生说“不朗读,不出声诵读是学不好语文的。”他们都谈到了诵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写作积累:美国一位学者进行了有关写作的实验,其结果是,写作量达到30万字可以产生质的飞跃。《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要求9年总写作量7万字多一点。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日记、笔记。他认为,“从日记联系写作”,“由此锻炼得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朱光潜说:“记日记是初学习作的最好办法。”
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语文积累计划: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进行优秀诗文背诵,每天记日记,每周一次作文训练,每周一次作文讲评,每学期摘抄不少于50页等。通过一学期的实验,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考试作文分数明显高于其他班级,学生读书、背书形成习惯,进而积累丰厚的文学底蕴,对作文唉声叹气的情形消除了,更多的是一种写作的畅快和满足。厚积薄发,笔下自然有神韵。
三、示范批注,讲评成乐趣
针对班级容量大的特点,教师一一批改作文工作量大,也不堪负重,学生也往往对批语的反应不够强烈。如何让学生欣赏作文,写出批语,做出点评,提高鉴赏水平?我想,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必须的。我选取了几篇典范文章,做了眉批、旁批、批语等,印发给学生,因为都是学生自己的作品,所以兴趣很高。老师的示范也给了学生以方法的引导,直观具体,学生参与积极。及时的讲评,及时的反馈,使评讲作文不再是难题,解放了老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通过评赞、鼓励,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激发其作文兴趣。作文评语,要感情真挚,态度中肯。张贴优秀习作,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写作体会等方式,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或推荐给报刊发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乐于写作。
四、挖掘素材,课本是宝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到写作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同学拿到作文题后,不知从何下笔,或者即使文章写好了,也是写得毫无文才,生拼硬凑,枯燥无味。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文素材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之一就是从教材中寻找素材。我们语文书,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库。只要我们用心,杜甫、文天祥、屈原、司马迁、陆游、居里夫人、海轮 凯勒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出现在你的眼前。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写作材料,把课本中的语言活用在自己的文章中,那么课本就成了我们写作的宝库。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敢于尝试、探索,乐于研究,写作对学生来说,写作也将是乐趣,对老师来说,作文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通讯》
《作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