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时间:2019-05-15 09:1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第一篇:“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时间上基本采用连贯叙述,在叙事角度上基本采用全知叙事,在叙事结构上基本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这一传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在二十世纪初受到西方小说的严峻挑战。在一系列“对话”的过程中,中国小说终于完成了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基于两种移位的合力:第一,西洋小说输入中国,中国小说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第二,中国文学结构中小说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吸取传统文学养分而发生变化。后一个移位是前一个移位引起的,但这并不减弱其重要性。本文是作者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章,着重探讨“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在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前者诱使作家热衷于以小人物写大时代,把历史画面的展现局限在作为贯串线索的小人物视野之内,因而突破了传统的全知叙事;后者使作家先天性地倾向于“抒情诗的小说”,降低情节在小说整体布局中的地位,为中国小说叔事结构的转变铺平了道路。一引“史传”“诗骚”入小说,并非始于二十世纪初;但只有到了二十世纪初,这种广义的文体渗透才呈现如此特异的风采,促进或限制了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轶闻、游记、答问和书信,作为一种文体的内涵都比较确定;“史传”和“诗骚”可就不那么好界说和把握了。说它们是一种文体,那是千年以前的古事了。至于“新小说”家和五四作家面对的,可能是编年史、纪传、纪事本末等多种历史编篡形式和古风、乐府、律诗、词、曲等多种诗歌体裁。不过我仍选择作为历史散文总称的“史传”(参阅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与《诗经》、《离骚》开创的抒情诗传统——“诗骚”,原因是影响中国小说形式发展的决不只是某一具体的史书文体或诗歌体裁,而是作为整体的历史编篡形式与抒情诗传统。小说初创阶段的借鉴史书与诗歌,也许可以作为不同文体的互相渗透看待;可千年以下,“史传”与“诗骚”的影响于中国小说,已主要体现在审美趣味等内在的倾向上,而不一定是可直接对应的表面的形式特征。考虑到“史传”、“诗骚”对中国人审美趣味的塑造以及对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制约(1),似乎不应作文体看;但考虑到引“史传”、“诗骚”入小说的倾向古已有之,追根溯源又不能不从文体入手。因此本文的论述既基子文体又不止于文体。早就有学者注意到中国小说形式的发展受历史著作的深刻影响(2),至于引“诗骚”入小说的表面特征“有诗为证”更是小说研究者喜欢谈论的话题(3)。本节着重强调的是如下三点:第一,中国作家热衷于引“史传”、“诗骚”入小说的原因;第二,影响中国小说发展的不是“史传”或“诗骚”,而是“史传”与“诗骚”;第三,“史传”、“诗骚”影响中国小说的具体表现。[!--empirenews.page--]中国古代没有留下篇幅巨大叙事曲折的史诗,在很长时间内,叙事技巧几乎成了史书的专利。唐人李肇评《枕中记》、《毛颖传》:“二篇真良史才也,”(《唐国史补》);宋人赵彦卫评唐人小说:“可见史才、诗笔、议论(《云麓漫钞》);明人凌云翰则云:“昔陈鸿作《长恨传》并《东城老父传》,时人称其史才,咸推许之”(《剪灯新话·序》)。这里的“史才”,都并非指实录或史识,而是叙事能力。由此可见唐宋人心目中史书的叙事功能的发达。实际上自司马迁创立纪传体,进一步发展历史散文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史书也的确为小说描写提供了可资直接借鉴的样板。这就难怪千古文人谈小说,没有不宗《史记》的。金圣叹赞“《水浒》胜似《史记》”(《读第五才子书法》),毛宗岗说“《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读三国志法》);张竹坡则直呼“《金瓶梅》是一部《史记》”《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卧闲草堂本评《儒林外史》、冯镇峦评《聊斋志异》也都大谈昊敬梓、蒲松龄如何取法史、汉。另外,史书在中国古代有崇高的位置,“经史子集”不单是分类顺序,也含有价值评判。不算已经入经的史(如春秋三传),也不提“六经皆史”的说法,史书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远比只能入子集的文言小说与根本不入流的白话小说高得多。以小说比附史书,引“史传”入小说,都有助于提高小说的.地位。再加上历代文人罕有不熟读经史的,作小说借鉴“史传”笔法,读小说借用“史传”眼光,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西周到宋,我们这大半部文学史,实质上只是一部诗史”(4)。即使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以至明清小说兴起之后,也没有真正改变诗歌二千年的正宗地位。而在这“诗的国度”的诗的历史上,绝大部分名篇都是抒情诗,叙事诗的比例和成就相形之下实在太小。这种异常强大的“诗骚”传统不能不影响其它文学形式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只要想挤入文学结构的中心,就不能不借鉴“诗骚”的抒情特征,否则难以得到读者的承认和赞赏。文人创作不用说了,即使民间艺人的说书也不例外。我也承认初期话本小说中的韵文跟民间说唱有关,但不主张把说话中的“有诗为证”全部归因于此(5)。“论才词有欧、苏、黄、陈佳句;说古诗是李、杜、韩、柳篇章”,说书人夸耀其“吐谈万卷曲和诗”(《醉翁谈录·舌耕叙引》),不单是显示博学,更重要的是借此赢得听众的赏识并提高说话的身价。另一方面,在一个以诗文取士的国度里,小说家没有不能诗善赋的。以此才情转而为小说时,有意无意之间总会显露其“诗才”。宋人洪迈云:“大率唐人多工诗,虽小说戏剧,鬼物假托,莫不宛转有思致,不必顓门名家而后可称也”(《容斋随笔》卷十五)。其实何止唐人,后世文人着小说无不力求如此,只不过有的弄巧成拙,变成令人讨厌的卖弄诗才罢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一部分作家借鉴“史传”,另一部分作家借鉴“诗骚”,因而形成一种对峙;而是作家们(甚至同一部作品)同时接受这两者的共同影响,只是在具体创作中各自有所侧重。正是这两者的合力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中国小说的发展方向:突出“史传”的影响但没有放弃小说想象虚构的权利;突出“诗骚”的影响也没有忘记小说叙事的基本职能。“史传”、“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不限于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也不限于文人创作或民间创作。表现形态可能不同,成败利弊可能有别,可细细辨认,都不难发现这两者打下的烙印。尽管非常赞赏普实克关于中国文学中“抒情诗”与“史诗”两大传统的辨析,在描述中国小说发展道路时,我仍注重“史传”、“诗骚”的决定性影响(6)。原因是,在中国小说史上,很难理出泾渭分明而又齐头并进的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两大系统。中国古典小说分文言、白话两大部分,其中文言小说当然属文人文学,可采用从民间说书发展起来的章回体形式的白话小说,体现出来的仍然很可能是文人趣味。另一方面,经过书会才人编定、文人修改或拟写而流传下来的“话本小说”,实际上已离原始说书艺术很远,很难再称为真正的民间文学。[!--empirenews.page--]“史传”之影响于中国小说,大体上表现为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实录的春秋笔法,以及纪传体的叙事技巧。“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则主要体现在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于叙事中着重言志抒情;“摛词布景.有翻空造微之趣”(《唐人小说序》);结构上引大量诗词入小说。不同时代不同修养的作家会有不同的审美抉择,所谓“史传”、“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当然也就可能呈现不同的侧面,这里只能大而言之。象中国古代小说一样,“新小说”和五四小说也深受“史传”和“诗骚”的影响,只是各自有其侧重点:“新小说”更偏于“史传”而五四小说更偏于“诗骚”。这种侧重点的转移,使小说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当然也不能不波及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换。[1][2][3][4][5][6][7]下一页 二也许,正是基于对中国人以读史眼光读小说的癖习的认识,“新小说”理论家从一开始就力图区分小说与史书。一八九七年严复、夏曾佑作《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从虚实角度辨析:“书之纪人事者谓之史,书之纪人事而不必果有此事者谓之稗史。”(7)一九○三年夏曾佑作《小说原理》,又进一步从详略角度论述:“小说者,以详尽之笔,写已知之理者也,故最逸;史者,以简略之笔,写已知之理者也,故次之。”(8)可是,尽管理论家大声疾呼区分史书与小说,仍有不少人把史书当小说读(9),或把小说当史书评(10)。把小说完全混同于史书者甚少,但不想细辨稗史与正史之别,有意无意中以读史评史眼光读小说评小说的则不乏其人。晚清颇有影响的小说理论家邱炜萲就说过:“小说家言,必以纪实研理,足资考核为正宗,其余谈狐说鬼,言情道俗,不过取备消闲,犹资博弈而已,固未可与纪实研理者挈长而较短也。”因而,在他看来,王士祯的《居易录》就要高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曹雪芹的《红楼梦》(11)。如此评小说,岂不近乎评史?“从前的文人对于历史和掌故的兴味超出于虚幻故事的嗜好”,说是基于中国人的核实性格可以(12),说是因为史传文学的长期熏陶也许更恰当。晚清记载轶闻的笔记盛行以及作家的热衷于引轶闻入小说,跟中国读者这种特殊的欣赏趣味大有关系。喜欢索隐以至用考据学家眼光读小说者当然不会太多,但象蔡元培那样评价小说的却大有人在:“因为有影事在后面,所以读起来有趣一点。”(13)《孽海花》在晚清的广泛流行,固然因其描写技巧比较成熟,可更因其投合中国读者这一特殊口味。“他不但影射的人物与轶事的多,为从前小说所没有,就是可疑的故事,可笑的迷信,也都根据当时一种传说,并非作者捏造的。”(14)晚清作家喜欢借小说评语告诉读者哪些故事或者哪些报告是“实而有征”。如《活地狱》第三十五回评语告诉读者:“此系实事,著者耳熟能详,故能言之有物,与凭虚结构者,正自不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评语则云:“吾闻诸人言,是皆实事,非凭空构造者”;第二十六回评语又云:“此事闻诸蒋无等云,确是当年实事,非虚构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有三个“著者案”;一为“此乃最近事实,据本月十四日路透电报所报”;一为“以上所记各近事,皆从日本各报纸中搜来,无一字杜撰,读者鉴之”;一为“此段据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九日东京(日本)新闻所译原本,并无一字增减”。《文明小史》第五十四回评语则云:“察勘南京全省各矿报告,系采诸近日新闻纸者,与其虚而无据,不如实而有征。”作家何其重实事而轻虚构!似乎说明直录实事不但不会降低作家的艺术声誉,反而因其“言之有据”而提高小说的价值。莫非真的是“无征不信,不足以餍读者”?(15)至于出于虚构而诡称实事的,那就更多了。曾朴的《孽海花》第二十一回云:“在下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逞笔翻腾,一句假不来,一语谎不得,只能将文机御事实,不能把事实起文情。”吴趼人的短篇小说《黑籍冤魂》则甚至发起咒来:“我如果撒了谎,我的舌头伸了出来缩不进去,缩了进去伸不出来”;“咒发过了,我把亲眼看见的这件事,叙了出来,作一回短篇小说”。“咒”尽管发,“谎”却照样撒。只是既然作家、读者心目中实录的比虚构的要高级,这就难怪“新小说”家要自觉地往史书靠。[!--empirenews.page--]“新小说”家的借鉴“史传”,既体现在其实录精神——“燃犀铸鼎”是谴责小说序言最常见的术语;也体现在其纪传体的叙事技巧——林纾以史汉笔法解读狄更斯。哈葛德小说,悟出不少穿插导引的技巧。可前者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影响不大,后者则突不破金、毛评小说藩篱,稍有新意的又实得益于西洋小说,故都存而不论。真正最能体现“新小说”家取法“史传”传统的,是其补正史之阙的写作目的,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以小人物写大时代的结构技巧。而正是这一点,既促进也限制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新小说”家当然不会真的修史,不只是没那个条件,似乎也没那个兴趣。即使喜谈补正史之阙的林纾,也敬谢任清史馆名誉纂修之邀:“畏庐野史耳,不能参正史之局。”(16)并非真的没能力“参正史之局”,而是对自由撰写野史有更大的兴趣。“新小说”家既以撰写“很有些与人心世道息息相通”的“稗官野史”自任,(17)可又念念不忘补正史之阙,不时提醒读者注意此节“将来可资正史采用”,(18)“或且异时修史,得资以为料。”(19)既不愿为正史,又希望有补于正史,选择“体例无须谨严,纪载不厌琐细,既可避文网之制裁,亦足补官书阙漏”的野史,(20)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按刘鹗的说法,“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须征诸实在”(21);依林纾的解释,则“盖小说一道,虽别于史传,然间有记实之作,转可备史家之采摭”(22)。既要有小说之“虚”,又要有史书之“实”。虚实之争在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上始终是争论的热点,当然每一代作家都会有自己的特殊答案。“新小说”家考虑的不是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的“实”,也不是幻想小说(如《西游记》)的“虚”,而是如何于虚构故事的自然叙述中,带出时代的背影,留下历史的足迹。这一代人有幸身逢历史巨变,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以至袁世凯复辟,一次次激烈的社会动荡,明白无误地提醒他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于是,在抚千载于一瞬感慨兴亡之余,作家们纷纷执笔为大时代留下一很可能转瞬即逝的历史面影。如果说杜甫以下的历代诗人更多借“诗史”表达他们面临民族危机时的历史意识和兴亡感,晚清作家则更借重小说形式,详细描绘这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变—尽管往往只能侧面着墨。梁启勋曾经断言:“泰西之小说,所叙者多为一二人之历史;中国之小说,所述者多为一种社会之历史。”(22)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广阔的社会画面为纬,如此构思长篇小说,“新小说”家颇为自觉。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虽是政治小说,可要演述的是分为预备、分治、统一、殖产、外竞、雄飞六个时代的“中国六十年维新史”。只是怕读者恹恹欲睡,才没“将这书做成龙门《史记》、涑水《通鉴》一般”(第二回)。既是演说政治理想的乌托邦,又想“叙述皆用史笔”(24),难怪时人要担心“不知其此后若何下笔也”(25)。如果说梁启超只是表达了撰写社会史式小说的愿望,因体例所限无法真正实施;(26)曾朴那“纬以近三十年新旧社会之历史”的《孽海花》则真正做到这一点。(27)不管是金松岑的创作初衷还是曾朴的实际成品,都是以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小说的表现对象或背景。是否如后来描述的那样,清醒意识到这三十年“是我中国由旧到新的一个大转关”,可以不论;但展现一系列历史事变,让读者“印象上不啻目击了大事的全景一般”(28),却无疑是此书的一大特色。林纾看到了《孽海花》“借彩云之逸事”以叙述社会变迁的写作特点,可叹服之余,竟因一句“《孽海花》非小说也,鼓荡国民英气之书也”(29)开罪了曾朴,引出“不曾晓得小说在世界文学里的价值和地位”的责难。(30)显然林纾没把他的想法表述清楚,并非真的如曾朴所指责的那样看不起小说,而是特别感兴趣于此书的借男女情事写历史事变。如果改成“《孽海花》非小说也,乃三十年之历史也”,也许更合林纾本意。(31)林纾本人不也创作好几种此类社会史式的小说吗?《剑腥录》《京华碧血录》是根据精于史学的友人提供的《庚辛之际月表》而作,于庚子事变中京城惨况描绘颇详;《金陵秋》以同乡林述庆都督镇江时日记铺叙而成,颇多辛亥革命史料;《官场新现形记》(《巾帼阳秋》)则是听“多闻报章通知时事”的弟子讲述,而后“随笔书之”,主要展现袁世凯的称帝丑剧。撇开小说的艺术水准和思想倾向,单从以史笔写小说看,林纾这三部长篇小说颇有代表性。[!--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作家也许不想直接表现历史事变,而主要着眼于“怪现状”或“风流韵事”。但即使如此,小说中也不忘插入几段历史事变的描写,或甚至把事变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枢纽。吴趼人的《恨海》的“一往情深”,“皆于乱离中得之”;符霖的《禽海石》则因义和团事发,才会有情人生离死别;连卿卿我我的《新茶花》(钟心青),也要“兼叙近十年海上新党各事”。后两者对事变直接着墨不多,前者则颇多正面描写,以至阿英编《庚子事变文学集》也将此“言情小说”收录其中。至于写“怪现状”者多引述轶闻,甲午风云、百日维新、庚子事变等自然多所涉及,只是不曾正面展开而已。一时间社会史式小说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作家纷纷表示自己的创作是奔此而来的。读《孽海花》据说不能把彩云定为主人翁,读《剑腥录》据说也不能把邴仲光定为主人翁;因为两者都“非为言情而设”(32)。中原浪子的《京华艳史》据说不能作嫖经或怪现状读,而应“当中国现在北京秘史读”(第一回);苏同的《傀儡记》据说不是在讲有趣的故事,而是在“纵论时代的变迁”(第十五回)。就连吴趼人“取法于泰西新史”的“稗官小说”《胡宝玉》(《三十年来上海北里怪历史》),据说也因其记载“社会中一切民情风土,与夫日行纤细之事”,“虽谓之为上海之社会史可也”(33)。实际上后世的读者也倾向于把这些小说当“社会史”读,只不过评价不象当年作家自我估什的那么高。如胡适就认为“《官场现形记》是一部 社会史料”(34);郑振铎则称“《京华碧血录》尤足供给讲近代史者以参考资料”(35)。光是注重补正史之阙,虽则史料翔实,毕竟难以吸引读者,也不成其为小说。既要合小说之体例,又要有史书的价值,“新小说”家于是纷纷以小人物写大时代。在《剑腥录》中,林纾一再表白他两难的窘境并展示其解决的办法:“凡小说家言,若无征实,则稗官不足以供史料,若一味征实,则自有正史可稽。如此离奇之世局,若不借一人为贯串而下,则有目无纲,非稗官体也”(32章);“不得仲光夫妇,亦无以贯串成文”(30章);“其云邴刘夫妇者,特假之为贯串耳”(附记)。林纾的几部长篇小说,都“拾取当时战局,纬以美人壮士”(36)——前者属实,后者属虚;前者含史,后者归小说。不单林纾,不少“新小说”家都是如此这般解决引“史传”入小说引起的矛盾。研究者常讥笑这一情节模式的浅陋,而不曾体察到其中包含的艺术匠心——尽管不甚高明。如此以男女情事为贯串线索写历史事变,孔尚任的《桃花扇》已有例在先。“新小说”家正是从《桃花扇》吸取艺术灵感,而又力图摆脱这一前人的阴影。梁启超十分推崇《桃花扇》,于《小说丛话》中屡次提及,晚年更为其作注。尽管在《新中国未来记》中似乎看不到《桃花扇》的影响,《新罗马传奇》的布局则被扪虱谈虎客评为“全从《桃花扇》脱胎”(《楔子》评语)。林纾著《剑腥录》,其序自云:“桃花描扇,云亭自写风怀;桂林陨霜,藏园兼贻史料。”尽管曾朴对“能做成了[!--empirenews.page--]李香君的《桃花扇》”表示不感兴趣,(37)可读者仍不免把它比之于《桃花扇》。其实,“新小说”家的此类著作,自有其不同于《桃花扇》处。曾朴称借用彩云“做全书的线索”,目的是“尽量容纳近三十年来的历史”(38);林纾等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彩云毕竟还算“主中之宾”,间接卷入历史冲突中,林纾笔下作为贯串线索的男女则纯然是历史事变的旁观者。也许更能代表“新小说”家的“准历史小说”特色的,正是这目击者与旁观者。包天笑曾回忆当年在小说林社与曾朴、徐念慈相约编写近代历史小说,曾朴的《孽海花》以彩云为中心,包天笑的《碧血幕》(刊《小说林》,未完)以秋瑾为中心,徐念慈准备写东三省红胡子及义勇军的《辽天一劫记》并未刊出,是否以一人物为中心不得而知。最有意思的是包天笑的如下自述:仅仅秋瑾一方面的事,也不足以包罗许多史实。但我对于这个志愿,当时总搁在心头,老想以一个与政治无关的人,为书中的主角,以贯通史实,这不但写革命以前的事,更可以写革命以后的事了,只是我却想不起我的书中主人。(39)(着重号为引者所如)任何一个政治人物,其活动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借他或她为中心线索,固然便于结构情节,却难以表现整个事变的全过程。倒是一个旁观者,可遇、可游、可闻、可见,更利于“贯通史实”,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画面。包天笑没有想出来的“书中主人”,林纾找到了,刘鹗、吴趼人、连梦青也找到了,这就是那提供大时代见闻的“旅人”。只不过刘鹗、吴趼人笔下的历史画面稍为零碎些,连梦青的“旅人”没有贯串到底倒是林纾小说中作为贯串的男女一直认真负责提供足够的见闻。“史传”传统使“新小说”家热衷于把小说写成“社会史”;而为了协调小说与史书的矛盾,作家理所当然地创造出以小人物写大时代的方法。倘若作家把历史画面的展现局限于作为贯串线索的小人物视野内,小说便自然而然地突破传统的全知叙事——实际上《老残游记》、《邻女语》、《上海游骖录》、《剑腥录》等小说正是这样部分成功地采用了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史传”传统间接促成了小说叙事角度的转变,可也严重阻碍了这种转变的完成。作家们往往为了“史”的兴趣而轻易放弃这种很有潜力的艺术创新的尝试。《邻女语》后六回完全撇开作为贯串线索与视角人物的金不磨,转而大写庚子事变的各种轶闻。从艺术角度考虑,这无疑是败笔;但若从补正史之阙考虑,连梦青的中途换马又很好理解。林纾的《剑腥录》、《官场新现形记》为了更多引进社会史料,想了个取巧的办法,只是未免过份劳累了主人公的耳目——作家往往于大段社会场面的描写之后,生硬地补充一句闻之友人或阅诸官报。这么一来,即使勉强保持了视角的统一,也因难得花笔墨详细描述主人公的言谈举止与心理活动,而把其降为名副其实的没有艺术生命的“线索”。[!--empirenews.page--]五四作家主要采用短篇小说,难以表现广阔的社会画面与巨大的历史事变;再加上很少人抱传统的“补正史之阙”的目的来创作小说,即使间接表现了社会变革与历史事件,也是以小见大,且着重于人心而不是世事(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与《**》中的辫子)。至于引轶闻入小说,五四作家因对黑慕小说的谤书性质深恶痛绝,故对此抱有戒心。即使偶一用之,也不大肆渲染,读者也没兴趋专门去做索隐。“史传”传统对五四作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录精神。从叶圣陶的“必要有其本事”才创作,(40)到茅盾的写佘山至少得到过佘山,(41)鲁迅的反对瞒与骗的文艺,(42)理论出发点不一样,所能达到的深度当然也有很大差别,但追求艺术的“真实性”的精神却是一以贯之。“史传”传统影响于五四作家的这一侧面因与小说叙事模事关系不大,故存而不论。三叙事中夹带大量诗词,这无疑是中国古典小说最引人注目的的特点之一。唐人工诗,既作意著小说,不免顺手牵入几首小诗以添风韵神采。只因无意求之,反倒清丽自然。历代评小说的赞其所录的“诗词亦大率可喜,’(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品诗的也称其小说中诗“大有绝妙今古,一字千金者”(杨慎《升庵诗话》卷八“唐人传奇小诗”条)。后世文人纷纷效颦,甚至有以诗词文藻堆砌成篇的。自元镇《莺莺传》开以赠诗表爱情的先例,作家只要捏造出两个才子佳人,就能在小说中无穷无尽地吟诗作赋。难怪《红楼梦》第一回石头兄要讥笑世上文人为卖弄“那两首情诗艳赋”而“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现成的例子是魏子安的《花月痕》。(43)辛亥革命后,徐枕亚创作《玉梨魂》、《雪鸿泪史》,引录大量诗词,显然受《花月痕》影响。徐曾自叙“弱冠时,积诗已八百余首”(44),《枕亚浪墨》也收录其“枕霞阁诗草”五十三题,“庚戌秋词”十七首和“荡魂词”三十阙。这些诗词风格之哀艳秾丽,一如小说中梦霞与梨娘的酬答。说他作小说为保存诗词旧作可能冤枉;可说他借才子佳人卖弄诗才却一点不过份,特别是那比《玉梨魂》“诗词书札增加十之五六”的《雪鸿泪史》。《雪鸿泪史》全书共引录诗词二百余首,其中第四章只缀以数语记事,余皆为诗词酬答,难怪号为“爱阅哀艳诗词者,不可不读”(45)。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中国古典小说之引录大量诗词,自有其美学功能,不能一概抹煞。倘若吟诗者不得不吟,且吟得合乎人物性情察赋,则不但不是赘疣,还有利于小说氛围的渲染与人物性格的刻画。讥笑世人卖弄情诗艳赋的曹雪芹,不也在《红楼梦》中穿插了一百二十四首诗、三十五首曲和八首词吗?(46)“新小说”家旧学基础好,不免也偶尔逞逞才华,于小说中穿插诗词。只是第一,这些诗词都力图织进情节线中,构成人物命运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老残游记》第六回、第十二回老残的吟诗发感慨,诗虽说不上好,可毕竟不俗,颇合老残身份。第二,这些穿插的诗词数量极少(辛亥革命后的言情小说除外)。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八至四十回,虽录几首题画诗,毕竟并不威胁叙事的顺利进行;《剑腥录》中仲光吹捧梅儿词“直逼小山”,梅儿赞叹仲光词“步武玉田”,但也只各录一首。第三,出现一些引外国诗歌入小说的,如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中录拜伦的《哀希腊》、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中录拜伦的《大海》。第四,作家有意识地反对中国古典小说中矫糅造作的随处吟诗。刘鹗《老残游记》十三回借翠环之口讥笑文人作诗为“不过造些谣言罢了”;二编七回则干脆把作诗比作放屁。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则对《花月痕》的动辄吟诗热讽冷嘲。中国古代小说中才子佳人的满口诗赋,不见得就此给吴趼人骂跑,不过起码作家引诗时不免有所顾忌。(47)当然,更重要的也许是作家主要关注社会的政治层面,冷落了才子佳人,故早期“新小说”很少引录诗词。而一旦才子佳人重新得势,骄四俪六诗词曲赋可能马上卷土重来,辛亥革命后的言情小说就是明证。[!--empirenews.page--]可惜的是,“新小说”家在驱逐小说中泛滥成灾的诗词的同时,把唐传奇开创的、而后由《儒林外史》、《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名作继承发展的小说的抒情气氛也给放逐了。除了《老残游记》、《断鸿零雁记》等寥寥几部文笔轻松流畅、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外,其它绝大部分“新小说”都忙于讲故事或说道理,难得停下来理会一下人物纷纭的思绪或者大自然明媚的风光,因而也难得找到几段漂亮的描写与抒情。辛亥革命后的言情小说,颇多故作多情、无病呻吟者,可就是找不到《儒林外史》的伤今吊古、《红楼梦》的悲金悼玉那样的抒情文章。五四作家对传统小说的引录大量诗词颇不以为然,茅盾就曾批评旧小说于人物出场处来一首“西江月”或一篇“古风”,“实在引不起什么美感”(48);罗家伦也讥笑喜欢“中间夹几句香艳诗”的“滥调四六派”,是“只会套来套去,做几句滥调的四

六、香艳的诗词”(49)。因此,五四作家虽也有于小说中穿插诗句的(如郁达夫、郭沫若、冰心、许地山等),但都是很有节制,不至于撇开人物炫耀作者诗才。引诗词入小说构不成五四小说的特点,倒是“诗骚”入小说的另一层面—浓郁的抒情色彩,笼罩了几乎大部分五四时代的优秀小说。五四作家不会象“新小说”家那样把史书当小说读;但五四作家也有一种“误读”,那就是把散文当小说读。五四作家第一部重要的译作《域外小说集》(周作人、鲁迅译)中,除显克微支、安特列夫、契诃夫、迦尔洵、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外,还有王尔德、安徒生的童话《安乐王子》、《皇帝之新衣》,梭罗古勃的《烛》等十篇寓言,须华勃的《婚夕》等五篇拟曲,蔼夫达利诃谛斯的《老泰诺思》等三篇散文。这些童话、寓言、拟曲和散文,也有、一点情节和人物,但主要落墨在氛围与意境,与我们今天理解的小说有颇大的区别。不只是鲁迅和周作人,五四作家常常把散文、童话、速写、笔记当小说读。五四时代的小说杂志上,常见标为小说的散文;五四作家的小说集中,更常常夹杂道地道地的散文。冰心的《笑》、俞平伯的《花匠》、鲁迅的《鸭的喜剧》、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等,严格说都是散文。埋怨五四作家文学分类不精细没有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五四作家何以不把史书而把散文混同于小说。与这种“分类混乱”相呼应的是,五四作家对西方小说“诗趣”的寻求。沈雁冰尊屠格涅夫为“诗意的写实家”(50)夏丏尊称国木田独步“虽作小说,但根底上却是诗人”(51);周作人赞赏科罗连柯“诗与小说也几乎合而为一了”(52);郁达夫认为施托姆的小说“篇篇有内热的、沉郁的、清新的诗味在那里”(53);郭沫若则一口咬定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与其说是小说,宁说是诗,宁说是一部散文诗集;(54)„„。几乎所有自己喜欢的外国作家,五四作家都要而且都能从其作品中找到“诗趣”。这固然可能是因为对象本身独具的禀赋,可也跟阅读者独特的“期待视野”有关——用一种读诗文的眼光来读小说,自然容易发现西方短篇小说中的“诗趣”。[!--empirenews.page--]如果说同样接受传统文学的影响,“新小说”家着重“史传”,五四作家无疑是突出了“诗骚”。这一点,前辈学者有过精辟的论述,尽管使用的术语和论述的侧重点跟我不大一样。捷克学者普实克先生在《传统东方文学与现代西方文学在中国文学革命中的对抗》一文中曾指出:旧中国的主要文学趋向是抒情诗代表的趋向,这种偏好也贯串在新文学作品中,因而主观情绪往往支配着甚至冲破了史诗形式。(55)王瑶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中更加明确地指出:鲁迅小说对中国“抒情诗”传统的自觉继承,开辟了中国现代小说与古典文学取得联系,从而获得民族特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鲁迅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抒情诗体小说的作者,如郁达夫、废名、艾芜、沈从文、肖红、孙犁等人,他们的作品虽然有看不同的思想倾向,艺术上也各具特点,但在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这一方面,又显示出了共同的特色。(56)我想补充的只是如下几点:首先,引“诗骚”入小说在中国文学中由来己久(不完全等同于普实克称为开始于中世纪的“抒情诗”与“史诗”的交汇(57))。这种倾向五四以前主要表现在说书人的穿插诗词、骚人墨客的题壁或才子佳人的赠答,而五四作家则把诗词化在故事的自然叙述中,通过小说的整体氛围而不是孤立的引证诗词来体现其抒情特色。其次,五四作家并不是同时吸收文人文学的抒情诗传统与民间文学的史诗传统(借用普实克术语),真正自觉借鉴说书人技巧是四十年代的赵树理才开始的。五四作家很少考虑借曲折的情节吸引读者(张资平注重情节,但也不是借鉴说书传统),恰恰是因为五四作家“片面”突出小说中的“诗骚”因素,才得以真正突破传统小说的藩篱。再次,五四作家的注重“诗骚”传统,跟他们的西方老师大有关系。用读诗文的办法读小说,五四作家选中了散文化的西洋小说;而这种“抒情诗的小说”(58)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引“诗骚”入小说的热情。最后,这种引“诗骚”入小说的艺术尝试,不单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抒情小说,而且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结构的转变。中国古代多的是即席赋诗,可就没听说过谁即席作小说。这不单因为诗歌一般篇幅短小,小说不免大些,更因为抒情的诗歌可以脱口而出,叙事的小说却必须讲究谋篇布局(要不岂不成了“本事”?)。五四小说家恰恰在这一点上取法中国古代诗人——当然不是指即席“赋”小说,而是指作家普遍推崇“写小说”而贬低“做小说”。一九二二年茅盾曾指出当时文坛“一般的倾向”:“作家把做诗的方法去做小说,太执板了。差不多十人中有九人常说:小说要努力做,便不成好小说,须得靠一时的灵感。(59)随后,《文学旬刊》就此问题展开了讨论。事过十年,朱自清还在《叶圣陶的短篇小说》中慨叹:“我们的短篇小说,‘即兴,而成的最多,注意结构的实在没有几个人。”推崇“即兴”的“写小说”,不等于写作态度不认真,而是更注重作家内心感受的表达。“‘真’的文学,是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60);“我只想将我这真实的细弱的‘心声’写出”(61)。注重自我,注重情感,追求真实,追求自然,当然很可能相对忽略了情节的安排与人物的塑造。于是,由五四作家的“心声”垒成的小说便不能不是布局比较单调,人物比较单薄,但“在那里有天真的孩子气,纯洁的灵魂与热烈的情感。文笔是直率的,有时也有一点诗似的美句。(62)”[!--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五四作家、批评家喜欢以“诗意”许人,似乎以此为小说的最高评价。.陈西滢评冰心:“在她的小说里,倒常常有优美的散文诗”(63);郑伯奇声称:“达夫的作品,差不多篇幅都是散文诗”(64);王任叔评徐玉诺:“他许多小说,多有诗的结构,简炼而雄浑,有山谷般的奇伟”(65);郁达夫指认成仿吾的《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其实是一篇散文诗,是一篇美丽的Essay”(66);沈雁冰说王鲁彦的《秋夜》:“描写是‘诗意’的,诗的旋律在这短篇里支配着”(67)蹇先艾评王统照的《春雨之夜》“好象一篇很美丽的诗的散文,:读后得到无限的凄清幽美之感”(68);陈炜谟评朱自清的《别后》:描写精细,多有“散文诗一般的句子”(69);成仿吾评冰心的《超人》:“比那些诗翁的大作,还要多有几分诗意”(70)„„只是这么多“诗意”,到底落实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还是只不过表达作家、批评家的“良好愿望”和审美趣味?一九二七年,郑伯奇曾用“主观的抒情的态度”、“流丽而纡徐的文字”、“描写自然、描写情绪的才能”来概括郁达夫小说中“清新的诗趣”(71)。这段话可移来作为五四小说“诗趣”的初步描述。倘若进一步辨认五四小说的“诗趣”与西洋小说的“诗趣”之别,那可就不能不再从“情调”与“意境”两个角度解读五四小说,以求进一步把握五四小说与中国“诗骚”传统的历史联系。“小说的情调”与“小说的意境”这两个专门术语的创造,得归功于两段五四作家的“创作谈”——尽管后一段四十年代才刊出,可很能说明五四小说的特点,故一并录下:历来我持以批评作品的好坏的标准,是“情调”两字。只教一篇作品,能够酿出一种“情调”来,使读者受了这“情调”的感染,能够很切实的感着这作品的“氛围气”的时候,那么不管它的文字美 不美,前后的意思连续不连续,我就能承认这是一个好作品。(72)构成意境和塑造人物,可以说是小说的必要手段。意境不仅指一种深善的情旨,同时还要配合一个活生生的场面,使那情旨化为可以感觉的。(73)把“情调”和“意境”作为判定小说优劣的重要标准,这本身已足见“诗骚”的潜在影响,更何况郁达夫、叶圣陶关于“情调”、“意境”的解说尽可在中国古代诗评中找到先声。更重要的是,五四作家不单自觉不自觉地在小说创作中追求“情调”与“意境”,而且所追求的“情调”与“意境”跟中国古典诗歌血脉相连。[!--empirenews.page--]五四作家大多不大善于编故事,却善于捕捉一种属于自己、并属于自己时代的特有“情感”。一个简单的叙事框架,经过作家再三的点拨渲染,居然调成一篇颇有韵味的“散文诗”。鲁迅的《故乡》、郁达夫的《蔫萝行》、王统照的《春雨之夜》、叶圣陶的《悲哀的重载》、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成仿吾的《一个流浪人的新年》、倪贻德的《下弦月》,以至许钦文的《父亲的花园》、蹇先艾的《到家的晚上》,五四时代这类抒情小说实在太多了。谈不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有的只是一段感伤的旅行,一节童年的回忆,一个难以泯灭的印象,一缕无法排遣的乡愁。不只是情节单薄,调子幽美,抒情气氛很浓;更重要的是抒的不是一般的“情”,而是一种带有迷惘、,感伤的“淡淡的哀愁”。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五四作家特有的虽则愤世嫉俗、但仍不失赤子之心,虽则略带夸张,但却不乏真诚,虽颇喜侈谈历尽沧桑的哲理,实则更多童话式天真的“凄冷”的情调。如郁达夫那样打出旗号鉴赏“凄切的孤单”(74)的可能不多,但苦闷感、孤独感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感伤情调,却笼罩着整个五四一代作家。我感兴趣的不是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作家打破“壁障”的心理现实(其希望、其迷茫、其痛苦、以及产生这一切的历史动因),而是作家流露出来的这种对于“凄冷”情调的鉴赏。这种审美趣味无疑带有明显的民族烙印。从李贺、李商隐的诗,李煜、李清照的词,到戏曲《桃花扇》、《长生殿》,小说《儒林外史》、《红楼梦》,中国文学中有一个善于表现“凄冷”情调的传统。中国文人向往丽日中天的纵酒放歌,但也欣赏凄风苦雨中的浅唱低吟。李白式的豪放俊逸与李清照式的凄婉悲凉,两者同样是对生活的审美观照。“冷冷清清”时,不至于悲观绝望,萎靡颓唐,而是一阵长叹,一声苦笑——并且是一声不无自我鉴赏自我解嘲性质的苦笑。化为艺术,即文人文学很少撼人心魄的“悲壮”,而更多沁人肺腑的“悲凉”。中国小说史上文人气越浓的小说,这种凄冷悲凉的情调就越明显(大概只有在真正的话本、唱本中才保留一点豪侠之气)。中国小说在从边缘向中心移动的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以诗文为盟主的整个中国传统文学,这就决定了凄冷悲凉情调对五四小说的渗透。五四小说很少五四新诗中那种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情绪,其凄冷情调透露了五四知识分子心境的另一侧面,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关于五四小说更多借鉴“诗骚”传统的理论设想。按照叶圣陶的说法,小说中的“意境”是把一种“场面”化的“情旨”。把“情”景化,“景”情化,五四作家在这方面颇下功夫,其成绩也相当可观。这里不准备描述五四作家如何寻求情景交融以获得特殊的美学效果,而是突出传统诗歌(抒情诗)在小说家构成意境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冰心的书信体小说《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empirenews.page--]我看了不少的旧诗词,可意的很多,随手便都录下,以后可以寄给你看——我承认旧诗词,自有它的美,万不容抹杀。郁达夫的小品《骸骨迷恋者的独语》则云:目下在流行着的新诗,果然很好,但是象我这样懒惰无聊,又常想发牢骚的无能力者,性情最适宜的,还是旧诗,你弄到了五个字,或者七个字,就可以把牢骚发尽,多么简便啊。这两段话尽可看作作家的夫子自道。实际上,好多五四作家尽管提倡新诗,也积极试作新诗,但骨子里更喜欢旧诗。出于开风气的需要,以及变革传统文学的热情,五四作家自觉压抑作旧诗的兴趣,或者私下偶作,但不发表(如鲁迅、朱自清)。而在小说创作中,这种“禁忌”给打破了。可以借人物创作旧体诗词(如郁达夫),但更多的是于故事叙述中自然而然带出几句唐诗宋词元曲,或者不直接引录,而是把旧诗的境界化在场面描写中。王以仁的《神游病者》不只以《燕子龛残稿》作为贯串道具,且以其奠定整篇小说的基调;而“他”投水前吟诵的黄仲则诗句“独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更是小说中诗化的中心意象。庐隐的《海滨故人》表面上不象后来小说那样直接引录古人诗词,可整篇小说浸透旧诗词的感伤情调,以至给人印象,似乎所有小说中人物都是随时可以七步吟诗的多愁善感的才女。凌叔华小说中叙事角度的处理明显得益于曼殊斐儿,可整体氛围的渲染以至中心场置的布置——如《茶会以后》中作为转机的深夜冷雨落花的意象,《中秋晚》中首尾呼应的景物描写与《花之寺》中的人物心理——都有从古典诗词脱胎而来的痕迹。更有意思的是自称“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的冯文炳(废名)。不只是语言精炼,篇幅短小,或者化用古人诗句,所谓“变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诗”,主要是体现在对小说意境的寻求。每篇小说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首诗一幅画,作家苦苦寻觅的是那激动人心的一瞬——一声笑语一个眼神或一处画面。而这一切并非是什么神秘的象征,而是其本身就具有诗意与美感;对这种诗意与美感的发掘与鉴赏,有西洋文学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陶冶。倪贻德于诗骚词赋外,更添上祖传的“云林家法”(《岁暮还乡记》),熔诗画入小说,有诗的意境也有画的韵致,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至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山祖鲁迅,其小说更是“象古典诗歌一样,这种‘抒情’常常是通过自然景物,通过心情感受而形成一种统一的情调和气氛的”(75)。当然,成功的转化应是如盐入水,有味可尝而无迹可寻,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过分详细的辨析,很可能反而流于穿凿附会。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empirenews.page--]引“诗骚”入小说,突出“情调”与“意境”,强调“即兴”与“抒情”,必然大大降低情节在小说布局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突破持续上千年的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为中国小说的多样化发展开辟了光辉的前景。〔本文作者:陈平原,男,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要著作有论文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钱理群、黄子平合作)。〕(1)在《说“诗史”一兼论中国诗歌的叙事功能》一文中,我论及“史传”传统与“诗骚,传统的制约,使中国诗人倾向于把“叙事”转化为“纪事”与“感事”,最能代表这一倾向的即是“诗史”之说。“纪事”追求历史感和真实性,“感事”追求形式感和抒情性。写得好可能诗中有史或史中有诗写不好则可能有诗无史或有史无诗——这两者都同样限制叙事诗的进一步发展。(2)海外学者普实克、夏志清、韩南、浦安迪都有类似说法。(3)普实克对此颇为赞赏(参阅“The Realistic and Lyric Elements in The Chinese Mediaeval Story”,Archiv Orientalni32:1,1964);毕雪甫则指为中国小说的局限(参阅“Some Limitations of Chinese Fiction”, Far Eastern Quarterly 1951)。(4)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一卷,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5)参阅郑振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普实克的“抒情诗”传统实际上包括我所说的“史传”与“诗骚”,至于“史诗”传统则指注重故事情节的说书风格。但我认为,即使说书中的“有诗为证”,和详细的时代背景介绍,都可看作“诗骚”与“史传”的影响。(7)刊于《国闻报》1897年10月16日至11月18日,连载时未具名。[!--empirenews.page--](8)刊于《绣像小说》第3期,署名“别士”。(9)如《新民丛报》25期(1903年)刊《广智书局出版书目》,其中介绍《欧洲十九世纪史》为“趣味浓深,如读说部”。康有为辑《日本书目志》卷十四“小说门”即收录不少野史笔记与人物传记。(10)佚名:《读新小说法》云:“新小说宜作史读。《雪中梅》日史也,《俄宫怨》俄史也,《利弊瑟》、《滑铁卢》法史也”(《新世界小说社报》6-7期)。(11)《菽园赘谈·小说》,1897年刊本。(12)浦江清:《论小说》,《当代评论》4卷8一9期,1944年。(13)(14)蔡元培:《追悼曾孟朴先生》,《宇宙风》2期,1935年。(15)吴趼人:《中国侦探案·弁言》,《中国侦探案》,上海广智书局,1906年。(16)(36)林纾:《劫外昙花·序》,《中华小说界》2卷1期,1915年。(17)李伯元:《中国现在记·楔子》。(18)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评语,第十三回评语。(19)林纾:《剑腥录》第三十九回。(20)冯自由:《革命逸史第六集·自序》,《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22)林纾:《践卓翁小说·序》,《践卓翁小说》,北京都门印书局,1913年。(23)《小说丛话》中曼殊(梁启勋)语,《新小说》11号,1904年。(24)《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新民丛报》14号,1902年。(25)孙宝暄:《忘山庐日记·癸卯(光绪29年)五月二十八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认为《新中国未来记》的体例矛盾是梁启超搁笔的原因。(26)在《新罗马传奇》中,梁启超这一愿望终于得到实现。扪虱谈虎客评其剧本:“十九世纪欧洲之大事,尽网罗其中矣。”(27)1905年小说林社刊《孽海花》广告,录自《孽海花资料》13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empirenews.page--](28)(30)(37)(38)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孽海花》修改本,真美善书店,1928年。(29)林纾:《红礁画桨录·译余剩语》,《红礁画桨录》,商务印书馆,1906年。(31)曾朴后来正是这样“误记”林纾的上述评语。见《孽海花资料》中的《东亚病夫访问记》。(32)参阅林纾:《剑腥录》39章和曾朴:《修改后要说的几句话》。(33)新厂:《<胡宝玉>》,《月月小说》5号,1907年。(34)《官场现形记·序》,《官场现形记》,上海亚东图书馆,1927年。(35)《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15卷11号,1924年。(39)《钏影楼回忆录·在小说林》,《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40)顾颉刚:《隔膜·序》中引录叶圣陶1914年9月20日信,《隔膜》,商务印书馆,1922年。(41)茅盾:《什么是文学》,松江暑假演讲会《学术演讲录》二期,1924年。(42)鲁迅:《论睁了眼看》,《坟》,北京未名社,1927年。(43)魏子安著《花月痕》为保存早岁所作诗词(《小奢摩馆脞录》),此说不一定属实;但“诗词简启,充塞书中,文饰既繁,情致转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26篇),却无疑是此书一大特色。(44)《断碎文章·吟剩自序》,《枕亚浪墨》。(45)《小说丛报》13期(1915年)刊《雪鸿泪史》广告。(46)据张敬:《诗词在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的应用》,台湾《中外文学》3卷11期,1974年。(47)王濬卿:《冷眼观》第十八回录《沪江竹枝》感怀诗后,随即补上两句自我解嘲:“但我甚怕后来有人讥笑我象那怪现状的小说上,论《品花宝鉴》这部书笔墨倒也还干净,就是开口喜欢念诗,未免是他的短处,因此我吓得不敢轻易多说。”[!--empirenews.page--](48)《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1922年。(49)志希:《今日中国之小说界》,《新潮》1卷1号,1919年。(50)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号,1920年。(51)《关于国木田独步》,《文学周报》5卷2期,1927年。(52)《<玛加尔的梦>后记》,《新青年》8卷2期,1920年。(53)《<茵梦湖>的序引》,《文学周报》15期,1921年。(54)《<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卷1号,1922年。(55)Prusek “A Confrontation of Traditional Oriental Literature with Modern European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Revolution”, Archiv Orietalni32:3,1964,(56)《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57)参阅“The Realistic and Lyric Elements is the Chinese Mediaeval Story”, Archiv Orien-talni32: 1,1964。(58)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记》,《点滴》,北京大学出版部,1920年。(59)《一般的倾向——创作坛杂评》,《文学旬刊》33期,1922年。(60)冰心:《文艺丛谈(二)》,《小说月报》12卷4号,1921年。(61)王统照:《<号声》自序一》,《号声》,复旦书店,1928年。(62)鲁彦:《我怎样创作》,《鲁彦短篇小说集》,开明书局,1941年。(63)《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28年。(64)(71)《<寒灰集>批评》,《洪水》3卷33期,1927年。(65)《对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文学旬刊》37期,1922年。[!--empirenews.page--](66)《<一个流浪人的新年>跋》,《创造》季刊1卷1号,1922年。(67)《王鲁彦论》,《小说月报》19卷1号,1928年。(68)《<春雨之夜》所激动的》,《晨报·文学旬刊》36期,1924年5月21日。(69)《读<小说汇刊>》,《小说月报》13卷12号,1922年。(70)《评冰心女士的<超人>》,《创造》季刊1卷4号,1923年。(72)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晨报副镌》1924年12月26日。此文是从小说《秋柳》谈开去的,所谓“作品”,特指“小说”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73)叶圣陶:《读<虹>》,《中学生》72期,1944年。(74)郁达夫:《北国的微音》,《创造周报》46号,1924年。(75)王瑶:《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文艺报》1956年19-20期。

第二篇:第一章 《诗》、《骚》传统

第一章

《诗》、《骚》传统

学习提示:《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影响甚大。本章重点学习三个问题:《诗经》及其“六义”;屈原的人格力量与楚辞的诗学精神;《诗经》与楚辞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不只体现在文本层面或者说技巧层面,更主要的是确立了中国文学的精神传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追溯它的源头,我们自然会想到《诗经》与楚辞。它们在中国古典文学殿堂中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不仅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学独具民族特色的诗骚传统。

第一节 《诗经》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代表了国家意识形态,甚至被当作“谏书”。但是《诗经》又是诗,具有诗体文学的艺术特征,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确立了中国古典诗歌关注现实人生的文学传统。

一、《诗经》的结集与流传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因为它收录305篇诗歌,故又称“诗三百”。《诗经》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这些作品产生的地域大体包括今天的黄河中下游及汉水上游地区,即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以及湖北的一部分。《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

《诗经》在先秦时期是音乐作品,所有的诗篇都是配合音乐演唱的,所以《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也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都说《诗经》可以入乐,是用来演唱的。在《诗经》中,风是各邦国音乐,雅是朝廷正乐,颂是宗庙祭歌。

《诗经》中作品的收集,历史上有“采诗”说和“献诗”说两种。关于“采诗”说,见诸文献记载最早的当为《左传》。《左传·襄公十四年》引《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所谓“遒人”便是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而杜预认为这些使臣以木铎徇路的目的就是采集歌谣。此外,《礼记·王制》也说到古时天子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到了汉代,关于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的记载很多,如《汉书·食货志》、何休《公羊春秋注》。尽管这种说法的确切性还有争论,但考虑到《诗经》中作品来源的广泛性,如果没有人从事这项工作,这些诗篇很难汇集到周王室。而出土文献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在论及邦风时,说到“溥观民俗”,这为周代有采风之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材料。

关于“献诗”说,先秦的文献如《国语》中就有记载。《国语·周语·召公谏弭谤》:“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先秦许多典籍也有朝臣献诗讽谏的记载。而《诗经》中的一些作品也记录了诗的作者和他们作诗的目的,如《大雅·烝民》、《民劳》、《小雅·节南山》、《巷伯》等。所以,《诗经》中的诗篇有三个来源:从各地采集的诗篇,主要是《风》诗;公卿大夫至于列士献诗,主要集中在《雅》诗中;朝廷乐官保留的仪式用乐,如祭祀诗、燕飨诗等,这类诗歌集中在《颂》诗中,也包括《雅》诗中的一些诗篇。

至于《诗经》是如何编撰成书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认为是经孔子删选而成。而从《左传》季札观乐来看,孔子之前应该有和今本《诗经》差不多的文本存在。所以司马迁之后,人们便一直对“孔子删诗”说提出质疑。直至今日,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定论。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孔子不是《诗经》最初的删选者,但他对《诗经》有“正乐”之功,并且对《诗经》作过系统的整理研究。从这一意义上说,孔子删《诗》也有可能。当然,究竟是何人最初编选了《诗经》、如何编选的、到孔子时《诗》经过了几次编选等一系列问题,今天已经很难搞清楚了。《周礼》等记载先秦时期大师以六诗教瞽矇、大司乐以六诗教国子,故《诗经》结集或与乐官有关。

战国以前,《诗》主要掌于大师和大司乐之手,大师以《诗》教瞽矇,以服务于各种礼仪场合。而大司乐以《诗》教国子,以培养各种政治人才,所以孔子论《诗》有“授之以政”说、“使于四方”说。《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记载有大量赋诗言志的事例,诸侯君臣出使或交接邻国,常称引《诗》中之句以表达自己心意或以《诗》专对,以此来考量诸侯君臣之贤愚不肖。春秋后期以至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朝聘之事渐息,故赋诗之风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此时,儒家等诸子学派兴起,《诗》进入诸子视野,实现了由乐章义向辞章义的转变。诸子尤其是儒家著述大量称引《诗》句,以取譬连类的方式,对《诗》进行伦理化的阐释,以发挥《诗》的修身功能和社会功用。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及项羽焚烧咸阳的大火,对先秦典籍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诗经》因为“便于讽诵”而得以基本保全。汉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了“挟书令”,《诗经》等先秦儒家典籍渐渐大行于世,有鲁(鲁人申培)、齐(齐人辕固)、韩(燕人韩婴)等今文三家诗学。西汉时期,三家诗便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学徒甚众,盛极一时。又有古文毛诗,得河间献王刘德扶助,虽未立为学官,而在民间广泛传播。东汉以后,因经学自身的发展,也因马融、郑玄等大儒推崇,毛诗渐盛行于世,最终压倒并取代今文诗学。后来,今文三家诗逐渐亡佚,毛诗一枝独秀,今本《诗经》便是毛诗。汉儒说《诗》,并无本质差异,今文鲁、齐、韩诗与古文毛诗都是以“美刺”说诗,自然有很多附会、曲解之处。但汉代所形成的说《诗》传统不仅对传统《诗经》学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生成与发展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近代以来,《诗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逐渐突破经学的藩篱,努力恢复《诗经》的本来面目,文学、文化学在《诗经》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现代的“《诗经》学”正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

二、风、雅、颂 《诗》有六义,“曰: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被称为三体,赋、比、兴被称为三用。作为三体的风、雅、颂代表了《诗经》中诗篇的三种类型,即风诗、雅诗、颂诗。它是以音乐风格作为分类标准的,其中风是各邦国音乐,雅是朝廷正乐,颂是宗庙祭歌。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等十五国风,有诗一百六十篇。风诗有相当一部分是集体创作的民间诗歌,也有一部分诗的作者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平民或小官吏,所以相对而言,风诗主要抒发个体的情感,表现他们真实的“私人”生活和心愿,以爱情诗和怨刺诗为主,只有少许反映贵族生活的诗。风诗中描写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诗特别多,成就也最高。尽管《齐风·南山》和《豳风·伐柯》也写到“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样的内容,也有《郑风·将仲子》这样因为畏惧家人及邻人的指责而忍痛割爱,希望恋人不要再爬树翻墙来幽会的诗,但总的说来,《诗经》时代的爱情生活还是比较自由开放的。他们看到河洲中交颈而鸣的水鸟,便想起自己心目中的“窈窕淑女”(《周南·关雎》)。在情投意合的情况下,男女双方便可以自由约会,如《召南·野有死麕》就像一幕话剧一样生动,女子怀春,好男子便频繁地向她发出求爱的信息;而女子也欣然地接受了男子的求爱,只是要他在和自己约会时动作要轻柔点,不要动手动脚,不要让狗叫,因为那样会坏了好兴致。而《鄘风·桑中》、《郑风·野有蔓草》则表现得更加大胆,尤其是发生于上巳节背景下的《郑风·溱洧》,两情相悦则自由结合,体现了古朴淳厚的民风民情。恋爱中的生活总是美好的,情人相会中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也可以展示出人物的真性情,而白茅草这样的不起眼之物因为是心爱之人所赠,也就变得无比珍贵了(《邶风·静女》)。当然,爱情生活也不可能总是随心所愿,可能会因为父母的阻挠而痛苦万分,如《鄘风·柏舟》;也可能因为恋人的善变而寝食难安,如《郑风·狡童》。而《秦风·蒹葭》之主人公因为极度追寻以致心生幻觉,“宛在水中央”,那种惆怅与失落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定是有真切的体验。

与恋爱一样,婚后生活也同样有乐有悲。乐莫乐兮心相知,《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的形式,写清晨起床的一个片段,饶有风趣,表现了夫妇缠绵恩爱的情意。而《齐风·鸡鸣》也极写男子对女子的依恋,也属于夫妻缠绵之诗。而悲莫悲兮生离死别,《卫风·伯兮》中的痴情女子因为心上人不在身边,甚至连梳洗都没有兴致;而《邶风·燕燕》看着心爱的人渐行渐远,终于隐没于天边,禁不住“泣涕如雨”;《邶风·绿衣》写生者睹物思人,心伤不已;《唐风·葛生》中一位死了丈夫的妻子更是表示“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更让人同情她的遭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诗经》中还有一些弃妇诗,这类诗以《卫风·氓》为代表。诗完整地叙述了两人相识、相恋、定约、结婚到受虐、被弃的全过程,也倾诉了她悔恨交加的心情。当女子年老色衰,如“其黄而陨”的桑叶时,昔日的海誓山盟都化作乌有,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如无涯涘的淇水。

除了这些婚恋诗,风诗中还有不少怨刺诗。它们有的揭露了统治者的丑行,如《邶风·新台》斥责了劫掠儿媳为妻的卫宣公的无耻,把他比成是癞蛤蟆。而《齐风》中的一些诗揭露了齐襄公和胞妹文姜私通的禽兽行径,《陈风·株林》鞭挞了陈国君臣和夏姬的淫乱。有的则表现了下层民众的悲苦。《邶风·北门》写一个下层小吏的生活,他不仅一天到晚忙于辛苦的政事,回到家还要受到家人的责备和讥讽,而他也只能无奈地归之于天命。《唐风·鸨羽》怨恨无穷尽的王事,以至自己无法赡养父母。《邶风·击鼓》中那位被迫服役的男子因为不能兑现与妻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约,遂有生不如死之念。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深刻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战争和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雅诗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和《小雅》七十四篇。雅诗中有一些周民族的史诗,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诗是周民族史诗,它们不仅记载了周民族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也记载了周人的政治、经济、军事、民俗等方面情况,具有历史、文学等多重价值。有一些写周代贵族生活的诗,如宴饮诗、田猎诗、祭祀诗等,这些在周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宴饮诗为例,当时祭祀、朝聘等都要举行宴饮活动,而宴必有乐,乐必有诗。宴饮的目的是为了“示容合好”,所以,《诗经》中的宴饮诗主要渲染快乐融洽的气氛,如《小雅·鹿鸣》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雅诗最具代表性的是产生于西周末年以及西、东交替时期的丧乱诗。西周后期,由于王室腐败,戎族侵扰,统治秩序已经被破坏,整个社会已经剧烈地动荡不安。公元前771年,在内忧外患、天灾人祸的交相侵袭下,周幽王被杀,其子宜臼自立为王,是为平王;而幽王另一子余臣继位于携,与平王分庭抗礼,史称“二王并立”。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为丧乱诗。这些丧乱诗的作者多为士大夫,他们惊心于天灾,把天灾当作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谴告。如《十月之交》便刻画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预示着大灾难、大动荡即将来临。然而可悲的是,那些上层统治者不以为意,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丧乱诗对社会的黑暗进行的揭露是非常深刻的,如《瞻卬》:“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这是一个没有正义,黑白颠倒的社会,有人升浮,有人沉降;有人为“王事”辛苦劳碌而无所得,有人无所事事却安享尊荣。即便如此,诗人并不敢与上层社会公开决裂,而是小心翼翼。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处境艰难,即便小心翼翼也常常不能见容于众人:“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同时他们自己也隶属于这个集团,并不能彻底否定这个集团。因而他们可能会批评这个集团中的某些人,而不会对整个集团的存在提出质疑。

需要注意的是,《小雅》中有一部分诗在内容、情感以及形式等方面都非常接近于《国风》,这些诗应该是生活在王畿中的社会下层官吏或没落的贵族所写,如《我行其野》、《苕之华》等,这些诗对于我们研究风、雅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意义。

颂诗包括《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三《颂》中,《周颂》比较古朴,而《鲁颂》、《商颂》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更接近雅诗。颂诗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因为祭祀在古代非常受人重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人的生产、生活、战争乃至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宗教祭祀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在《周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周颂》祭祀的主要对象为周民族的先祖,尤其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祭祀诗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先祖的盛德和功业,祭祀者对先祖充满了虔诚、敬畏和由衷的赞美,因而祭祀诗的情感基调是庄重肃穆的。祭祀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祭祀者心目中的祖先为“无形之象”。泛言功德,从虚处着笔而不涉及任何具体事项和外在的感性特征,正是为了保持祖先形象的内在统一性。作品以此表现整个祭祀活动的隆重和祭祀者内心肃穆而又神圣的情怀,给人以庄严肃穆的宗教神秘之感。

三、赋、比、兴 《诗经》是音乐的艺术,也是语言的艺术。作为音乐的艺术,它的艺术特质表现在重章、叠句、重言等形式特征中,具有集体创作特征的风诗尤其如此。而作为语言艺术,它的最为人称道的艺术手法便是对赋、比、兴的出色运用。

关于赋、比、兴的含义,一直以来争论不断。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争论并非在一个层面展开,所以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判断意义。简言之,有诗体意义“六诗”之赋、比、兴;有经学意义“六义”之赋、比、兴;又有作为艺术手法之赋、比、兴。三者代表不同时代人们对赋、比、兴的阐释,其出现各有其时代背景或时代需求,理宜区别对待。作为艺术手法的赋、比、兴,赋是铺陈叙事,比是打比方,兴则是以物发端,借他物引起所咏之词。三者之中,以“兴”最难把握。或纯粹作为发端之词,与所咏写的内容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如“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见于《小雅·鸳鸯》和《小雅·白华》,但用于《鸳鸯》为祝福之语,用于《白华》则为怨刺之词。多数情况下,起兴之句与上下文之间却有非常微妙的关联。它们或为烘托气氛之语,起兴之物与所咏之词在情感或物形外貌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如《周南·桃夭》为新嫁娘之歌,诗用枝繁叶茂、花红朵朵的桃树比喻新娘的青春艳丽,并烘托出婚礼的热闹喜庆。或为原始崇拜物,借以表达某种原始宗教生活或文化礼俗。如《关雎》以擅捕鱼的鱼鹰鸟起兴,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缸上绘的鹳鸟、石斧以及鱼形图案。

比在《诗经》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如《卫风·硕人》,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等一连串的比喻,来描绘硕人的容貌。我们在惊叹硕人容貌美丽的同时,也更加钦服诗人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让我们想象到硕人顾盼生辉、鲜活灵动,一笑一颦无不具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不仅如此,《诗经》还善于借助有形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内涵,尤其善于借助一些客观物象来表现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如《卫风·伯兮》中的思妇把思念丈夫的心情比喻成炎炎烈日中盼望下雨,但“其雨其雨,杲杲日出”,这就把内心的那种企盼与失望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在《诗经》的三种常用手法中,最不受重视的是赋。其实赋非常重要,这不仅因为《诗经》时代,叙事文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诗经》中就有许多用赋写成的诗章,如《七月》便是运用赋的手法,交代了一年四季农夫的生活,有条理,有章法。而且在《诗经》的整个表达体系中,赋往往起到铺垫的作用,没有赋的参与,《诗经》中的比兴便无以立足。我们仍以《伯兮》为例。诗中少妇之所以思念她的“伯”,是因为她的“伯”外出打仗去了,“为王前驱”,而且“伯”英勇善战,是“邦之桀”。这些内容的交代全用赋法,没有这些交代,思妇内心的自豪以及思念便无法表达出来。

在《诗经》中,赋、比、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朱熹在《诗经集传》中曾归纳出“兴而比”、“赋而比”等情形,虽受人诟病,却也表明《诗经》对赋、比、兴运用的灵活性和多变性。综合运用赋、比、兴,使得《诗经》在表意和造境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秦风·蒹葭》。《蒹葭》首先运用兴的手法,借助苍苍蒹葭,如霜白露,渲染了一种凄迷冷寂的氛围,以境界的阔大彰显人物的渺小。然后又用赋的手法,移步换景,表现诗中人上下追寻的急迫和无助。而最后的“宛在”二字尤为点睛之笔,仿佛中的仙山楼阁写尽了诗中人那种难以言说的惆怅。整首诗致力于渲染一种渺远苍茫的氛围,充满水乡泽国的艺术情调,真不愧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四、从《诗经》到嵇康的四言诗

《诗》作为先王典籍被编定之后,便一直对此后的诗歌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四言诗创作而言,尽管“《诗》亡”了,但四言诗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诗歌创作的主体形式。目前我们看到的先秦典籍中记载的诗歌创作,或是出土文献中新发现的诗歌材料,比如石鼓文、楚简逸诗《交交鸣》、《多薪》等,大多是四言的形式。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受到了《诗》,尤其是雅诗的影响。

到了汉代,由于儒学的发展并且取得独尊的地位,《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儒家经生的诠释下,《诗经》被图解为政治教科书,并形成一套儒家诗教体系,人们治《诗》、说《诗》都不得越过诗教的樊篱。正由于《诗经》的缘故,四言体在两汉文坛的地位很高,朝廷用于祭祀大典的乐歌,如汉初《安世房中歌》十九首中有十三首四言体、三首三言体、一首杂言体;汉武帝时的《郊祀歌》十九首中有八首四言体、七首三言体、四首杂言体。东汉明帝时东平王刘苍所献用于祭祀光武帝的庙歌《武德舞歌诗》也是用四言体写成。此外,还涌现出一批文人四言诗和乐府、歌谣四言诗。在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集有两汉四言诗一百余首,完整的文人四言诗有七十七首。其中署名的四言诗有三十首,未署名的四言诗(主要是郊庙歌)有二十一首,完整的四言歌谣有二十六首,这当中也不乏四言名篇。尽管四言诗在汉代从整体上来说已是强弩之末,已难再现《诗经》四言诗的辉煌,但在汉代经学昌盛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汉诗坛仍奉《诗经》为圭臬,创作了一大批四言诗。四言诗仍是两汉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今天,完整的汉代四言诗保留下来的不多,也许和传播有关系。可以想象,汉代的四言诗,无论是在形制、内容还是在艺术成就方面都难以与同时代的五言诗、乐府诗相比,受到后世文人的冷落也是很自然的事,保存状况也就不会太好。但我们仍然可以见到韦孟《讽谏诗》、傅毅《迪志诗》以及乐府古辞《善哉行》之类的完整篇什,管中窥豹,可见其一斑。

建安时期五言腾跃,四言诗并没有因此而退出文坛,仍然占据诗坛重要一席。统计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可知,魏晋时期共有四言诗作者102人,作品432篇,这其中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尤为出色。曹操的乐府诗有“古直悲凉之气”,人称“沉雄如幽燕老将”(宋·敖陶孙)。他的四言诗也是如此,如著名的《短歌行》、《龟虽寿》都是气韵沉雄,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的佳作。在四言诗的发展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人物,他突破了《诗经》的格局,为四言诗注入了新的活力。曹操之后,最为著名的四言诗作家当属嵇康。嵇康在曹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四言诗的个体色彩,真正做到了人诗合一,艺术形式与作者心性融为一体。到了嵇康,四言诗已不是此前经学的代言,或者纯粹雅正形式的追求,而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诗体的选择。这就是前人评嵇康“不为风雅所羁”的内涵。尽管他在措辞方面也会借鉴引用《诗经》,但诗的味道却完全变了,变成了作者本人的口吻,而不是处处遵循《诗》的约束,不越雷池。这是四言的解放。有人问杨慎,曹操“月明星稀”、嵇康“目送归鸿”如何,杨慎回答说:“此直后世四言耳,工则工矣,比之《三百篇》,尚隔寻丈也。”杨慎的话不免迂腐,不过他的“后世四言”倒也称得上是的评。嵇康的四言诗虽有玄学的影子,如“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齐物养生,与道逍遥”等,但因为嵇康为人梗概端直,品德高尚,既不屈从权贵,也不为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所以嵇康的四言诗并不枯燥,而给人以清朗峻洁之感。如他的《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中的一首: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这首诗以《庄子》为宗,阐发自己甘愿淡泊名利、不为物累、远离世俗、返归自然的人生境界,传情言志,明理载道,处处透露出诗人的真性情,带有强烈的自我感情色彩。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嵇康的四言诗也是意象之林,极富画境,所以顾恺之曾经以嵇康的四言诗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并感慨难以画出“目送归鸿”的意境。还以《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八首》中的另一首诗为例: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群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

以大自然富有生机的景物,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喜悦和活力,这样的诗在《诗经》以后的四言诗中是不多见的。嵇康之后,最为著名的四言诗作家当推陶渊明,他的《停云》、《荣木》等篇历来受人称赞,刘克庄称曹氏父子、王粲及陆氏兄弟之后,数陶渊明四言诗成就最高,何焯也将陶渊明与嵇康并提,评为“秀绝”。但总的说来,陶渊明的四言诗复古的色彩更加浓厚,带有更多《诗经》的影子,他也似乎有意朝这方面努力。陶渊明的四言诗是古代四言诗最后的一抹璀璨余晖。

五、《诗经》确立了中国古典诗关注现实人生的传统 作为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诗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就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经》那丰富的思想、高尚的审美情操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哺育了后世历代作家和诗人。而作为儒家的经典,它规范了后世文学的创作方向,奠定了中国古典诗关注现实人生的文学传统。

首先,《诗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诗篇都是短章,非常适合表现生活中的某一瞬间,如《汉广》、《卷耳》;或表现人物内心一刹那间的悸动,如《黍离》、《蒹葭》。为了宣泄感情或渲染某种氛围,《诗经》多用比、兴手法。正因为如此,《诗经》中叙事诗比例较低,抒情诗占绝对优势。即便有叙事的成分,也是为了服务于抒情。自《诗经》成为经典之后,又加上“诗言志”、“诗缘情”等诗学理念的助推,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

其次,《诗经》奠定了以“风雅”精神为最高追求的诗学旨趣。“风雅”既指温柔敦厚的诗风,也指反映现实、干预时政的政治情怀。这与儒家积极进取的用世态度相符,也与汉代经学阐释的取向一致。汉儒以“美刺”说诗,重视发掘《诗经》的政治伦理价值,不仅影响了《诗经》阐释,也影响了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观念。在后代的文学创作活动中,“风雅”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尤其是当文学变革之际,“风雅”更成为文学革命的旗帜。无论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还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以及倡导“风雅兴寄”的陈子昂、慨叹“大雅久不作”的李白、宣称“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杜甫,都追求“风雅”旨趣,注重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而这都和《诗经》的典范作用分不开。

其次,《诗经》确立了中国文学重视“比兴”的创作原则。在中国文学的创作方法中,兴寄、兴托、兴象等词都和比兴有关。所谓的“比兴”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必须要有寄托,要讽喻政治,批判现实,而不是空虚无所指。如果说“风雅”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的手段便是“比兴”。所以,“风雅”与“比兴”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比兴原则的确立也和汉代《诗经》阐释学分不开。汉代以后,无论是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还是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无题》,以及元明清戏曲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而我国古典文学讲究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的形成,也与比兴原则有关。

此外,就具体文本形式而言,作为诗歌总集,《诗经》自编辑成书以后,便成为模拟的对象。自先秦至魏晋六朝,四言诗一直是重要的诗歌体式。尤其是早期的四言诗歌,非常接近于《雅》诗。而这对于中国文学追求“雅正”的美学风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东汉以来,《风》诗意义的“发现”还促进了后世民间文学的兴盛。

第三篇:诗骚传统

诗骚传统

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民歌,还是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建安诗歌,以及倡导“风雅兴寄”的陈子昂、慨叹“大雅久不作”的李白、宣称“别裁伪体亲风雅”的杜甫,都追求“风雅”旨趣,注重文学干预现实的功能。而这都和《诗经》的典范作用分不开。

其次,《诗经》确立了中国文学重视“比兴”的创作原则。在中国文学的创作方法中,兴寄、兴托、兴象等词都和比兴有关。所谓的“比兴”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形象必须要有寄托,要讽喻政治,批判现实,而不是空虚无所指。如果说“风雅”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的手段便是“比兴”。所以,“风雅”与“比兴”是两个相互依存的概念。比兴原则的确立也和汉代《诗经》阐释学分不开。汉代以后,无论是阮籍的《咏怀》,郭璞的《游仙》,还是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无题》,以及元明清戏曲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而我国古典文学讲究韵味悠长、含蓄蕴藉的民族特色的形成,也与比兴原则有关。

此外,就具体文本形式而言,作为诗歌总集,《诗经》自编辑成书以后,便成为模拟的对象。自先秦至魏晋六朝,四言诗一直是重要的诗歌体式。尤其是早期的四言诗歌,非常接近于《雅》诗。而这对于中国文学追求“雅正”的美学风范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东汉以来,《风》诗意义的“发现”还促进了后世民间文学的兴盛。第二节 屈原《离骚》及其他

《诗经》之后约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期,传世文献只有零星的四言诗记载。战国末期,在我国的南方出现了一个以屈原为代表的作家群体,他们的作品世称楚辞。楚辞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奇特的现象,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它携楚文化之传统,以悲壮的情感抒发、卓异的人格魅力以及瑰奇的楚风楚韵绽放出奇异而绚丽的色彩,因此迥然不同于植根中原文化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自汉代贾谊以来,历代文人以屈原为宗,发愤抒情,形成了中国文学的骚人传统。

一、《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旷古奇作。同时,《离骚》又有诸多令人费解之处,是公认的“难读”作品。古往今来,围绕《离骚》产生了许多争论,大到篇旨,小到文中词语的理解,许多问题直到今天也没有得出结论,这其中也包括篇题“离骚”二字的理解。

“离骚”何意?这是研究《离骚》必须要回答的问题。综观古今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以下三种意见值得注意。首先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本传中给出的解释,他说:“离骚者,盖离忧也。”他虽然没有解释“离”为何意,但他在上下文中有进一步的申说。他认为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司马迁所谓的“离忧”大概是遭忧的意思。这一解读为班固所继承,他在《离骚赞序》中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东汉王逸在作《楚辞章句》时,对“离骚”二字给出了新的解释。他在《离骚经章句序》中说:“离,别也。骚,愁也。”

秦汉以降,对“离骚”的涵义主要就是这两种解释。后人多在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如以“离别的忧愁”解“离骚”,有别楚王、别郢都、别楚国等差异。近现代又有新的解说,如现代楚辞学大家游国恩认为“离骚”乃是楚国古有的乐曲,如同“九歌”、“九辨”一样,而“离骚”二字便是“劳商”的转读。很显然,屈原以“离骚”命名诗篇,是着眼于诗歌的主旨,如“惜诵”、“悲回风”、“思美人”等一样,是对全诗主旨的高度概括。所以我们要理解“离骚”,就必须结合《离骚》这首诗的内容来分析。从这意义上说,“劳商说”虽然在文字读音上可以说得通,但诗旨则

第四篇: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

互联网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

在这个互联网国际化的社会,是否应该思考互联网与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填鸭式教育,大部分学生习惯了由老师为你讲解知识。新时代下每个人必须能够做到自主学习,激发自己的兴趣,能够认清自己的兴趣,学会利用互联网带给自己全新的知识体验。

互联网上的知识远远比现实中老师的讲解生动丰富的多,你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当然,现实中老师的作用也无可替代,这个世界仍然需要老师面对面的指导。未来,需要做的是互联网与传统的教师资源相互结合。教师同时也应该改变自己死板的教书方法,学会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创作。而不是一味的通过布置作业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不会存留多久,只有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真正懂得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重要性。

第五篇:婚恋论文:“五四”婚恋小说的叙事与性别

婚恋论文:“五四”婚恋小说的叙事与性别

【中文摘要】女性主义或者说是女权主义,源自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女权运动。西方女权运动是西方女性觉醒之后自主发起的一场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通过对男性的批判和社会的批判揭示女性自身深受压迫的根源,影响颇为广泛。西方女权运动的相关理论和作品后来逐渐译介并传入到中国,对中国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相比较之下,中国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不是女性自发提出的,而是伴随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由男性启蒙者提出,因此女性解放作为民族解放的一部分,渗透着男性对国家和民族解放的实用诉求。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要么就五四时期女作家的作品进行女性觉醒意识的梳理,要么就五四时期的女作家做个性化的解析,也有研究者解读这一时期女性作品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在性别意识觉醒之后争取权利以及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抗争。笔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们除了要求反封建、反传统,还普遍追求“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等权利。在“人的解放”的宣言和呼声中,女性解放的问题随之被提出。作为人类的终身大事——婚姻大事,在五四知识分子抨击封建家庭制度的时候首当其中。“婚姻自由”、“恋爱自主”的呐喊声比比皆是,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时期婚恋题材的作品非常丰富,婚恋题材的作品也许更能体现两性在社会思想大转型时期,内心的真实渴望和体验。因此,本文重在做文本分析,以五四时期两性作家创作的婚恋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两性对婚姻和恋爱的追求作

为切入点,通过作品中两性话语特质的不同,挖掘性别对两性作家叙事的影响。除了引言和结论,本文共分三章,呈递进式结构。引言部分对比中国女权运动和西方女权运动的不同,说明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的社会性质和男权意识,为后文的论说做下铺垫。第一章从女性解放发起的原因、过程以及在理论和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分析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从两性作家婚恋小说言说的话语特质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挖掘五四时期文本中话语言说体现出的中国独特性,接着对五四时期男作家文本中男性话语的权威和女性的失语做出分析,最后从女作家的作品看女性自身言说的努力。第三章详细分析两性的这种话语特质在文本中的体现和运用,从两性文本中各自对女性的反叛姿态、对爱与欲的追求和婚姻内的新旧女性处境等几个方面,探讨两性言说特质背后的性别意识。结论部分总结两性作家的性别身份对其叙事差异的影响。

【英文摘要】Feminism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ern feminism movement in the mid 19th century.The western feminism movement was started by the western females struggling for equal rights after their coming to their senses.It achieved far-reaching impacts by revealing the source of females’ subordination through criticizing Androcentrism and the society.The theories and works of the western feminism movement were gradually translated and passed to China and played a role in China’s female emancipation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to some

degree.In comparison, the female emancipation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proposed by male enlightener accompanying with the anti-feudal movement rather than proposed by females themselves.So as a part of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female emancipation still showed male’s practical demands for country and nation’s liberation.During the existing works, researchers mainly focused on summarizing female writer’s awareness of consciousness, analyzing female writer’s personality, revealing the existent straits of the females and their struggling for equal rights and resistance with arranged marriage after their awakening in female writers’works.I find that the intellectuals in that period not only supported the idea of anti-feudal or anti-tradition, but also pursued the rights of human liberation and personality liberation when collecting data.During the declaration and appeal of the’Liberation’, the issue of female emancipation was proposed.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life, marriage was taken as the target when the intellectuals criticized the feudal family system.The voice of freedom of marriage and love could be found everywhere,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s by too much works with the theme of love and marriage.The works with the theme of love and marriage may better reflect both male and

female’s real desire and experience in the changing period of society.Therefore in this work, the focus was put on the novels with the theme of love and marriage in that period.This paper took male and female’s pursuit of love and marriag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explored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male and female writers’narrations by the distinct utterance in their works.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is work was separated into three parts progressively.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Feminism movement and the western were discussed in the introduction to state the social character of female emancipation and Androcentrism in the May 4th movement, which acted as a good basis for the following chapters.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emancipation in that period were analyzed by the cause and process of female emancipation together with their reflections in the theory and works.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riters’utterance, Chapter II first explore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utterance, then analyzed the authority of male utterance and the inferior female utterance, and finally noticed the female’s efforts to insist on their utterance.Chapter III analyzed the repres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characteristic discourse in the works.It discussed the sense of gender

underlying the characteristic utterance by the rebellious attitude of females, the pursuit for love and sex and the situation of females in the new and old marriage style.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d the impact of gender on their discourse.【关键词】婚恋 话语特质 性别身份

【英文关键词】love and marriage utterance gender 【目录】”五四”婚恋小说的叙事与性别3-510-14Abstract5-6

摘要

第一章:”五四”女性解放的特点第一节 女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10-12

12-14

第二章:”五第二节 “女性解放”的男性主导特征四”女性解放的话语特质14-2615-1919-22

第一节 中国的独特性第二节 男性话语的权威特质及作品中的女性失语第三节 女性言说的努力22-26

第三章:”五

第一节

第四”两性话语特质在文本中的体现及性别意识26-44反叛的姿态26-29三节 婚姻中的旧女性38-44结论

第二节 关于两性的爱与欲29-3434-38

第四节 关于婚姻城堡

44-46

下载“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活着》电影与小说叙事结构之比较

    《活着》 ————电影与小说比较 文学和影视之所以作为艺术形态而独立存在,就是根据其语言的特性和构成特点而决定的。文学和影视语言的不同特点,也就具有了自身的语言规律和......

    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房屋租赁合同书 房东为甲方,身份证号为: 租赁房为乙方,身份证号为: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同意将水产路中西段的一套房屋租赁给乙方作为住房使用,为了明确甲乙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定......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环境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

    艺术设计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利弊

    对艺术设计之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利于弊的思考 对艺术设计学科而言,教育首要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发掘“造性思维”的潜能,人有了创意性思维,才能提供各种形象化的想......

    转变传统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应急保障和服务一体化(范文大全)

    转变传统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应急保障和宣传服务一体化申报单位:郑州分公司集中维护中心申报人:秦小军,毛树新申报类型:科技进步一, 背景和思路2008年郑州公司完成了44次应急通......

    整体装饰与传统装修模式的区别

    整体装饰与传统装修模式的区别 一. 传统装修 (1) 传统装修模式是什么? 传统装修模式,就是由装饰公司为业主提供装修方案及图纸后,业主负责购买装修所用的主材,装饰公司提供装修人员......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5篇)

    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摘要:人类跨进21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