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英文化问候语的差异
第三节:问候语的差异
问候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见到朋友或熟人都理应打声招呼。但中西方的问候用语却有所不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不注重中西问候差异,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例如: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这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产生尴尬。这些都是我们应学会避免的。
在中国见面时,往往是这样打招呼的:
“吃了吗?”
(Have you eaten? Have you had your meal?).“你到哪里去?”(Where are you going?).“你在忙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 busy?).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常用以下问候用语:
1.按时间来打招呼,“Good morning(早安)!”、“Good evening(晚安)!” 2.谈近况 “ How do you do(你好)!”、“How are you(身体好吗)?”“What’s going on with you recently(最近如何)?”、“How’s everything going(一切都顺利吗)?”、“Long time no see.How are you(好久不见了 , 你好吗 ?)”、“How is your husbandwife(夫人丈夫好吗)?”、“ Is everything all right with the children(孩子们都好吗)?”、“Have you been on holiday(最近休假去了吗)?” 3.谈天气,如“It’s sunny。”或“what a bad day,isn't it?”“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here(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
注意:对新结识的人一般以谈论天气为问候语。或者以其他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为问候语例如: “Is this your first time to be here(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到我国来多久了)?”、“Is this your first position abroad(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ity(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而且在相互问候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然而对非常看重隐私的西方人来说,汉语中的问候语有时因太具体而有干涉隐私之嫌。因此,不能把中文的招呼用语直接翻译成英文的招呼用语。问候中禁忌的话题
在寒暄问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有些话题在西方国家是不适合交谈的。西方人不喜欢谈及自己的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例如在英语国家的人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 , 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 , 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入多少 , 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英语国家的人对年龄的看法与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 , 老年人受到尊敬 , 而在英语国家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 , 老年人意味着得不到尊重 , 意味着被社会所抛弃。因此在西方 , 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缘由
文化背景不同,由于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男男女女不会以别人的外貌、着装作为问候,而以人品、才能、智慧作为谈话中心。西方对新的东西很稀奇,很容易对新车、新衣服、新的发型产生关注并对这些进行称赞。
地理环境不同对口语交际也产生很大的影响,英美国家大部分都是属于岛国, 以英国为例, 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属于温带海洋气候。语言上也就有了与气候相关的特定性。所以英国人最常问候的就是天气,人们见面寒暄、打招呼一般都是先讨论天气。中国横跨亚欧板块, 四季更替, 人民常常吃不好穿不暖, 所以见面第一句习惯性的会以“吃了吗”,他不是在问你是不是真的吃的, 只是见面打招呼而已。
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区别,西方主要信仰基督教,希望得到上帝的救赎,信奉基督教教义。而中国则以儒教为主,强调“仁、善”,倡导尊老爱幼。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化差异就会存在,中西方的口头言语交际会有所不同。
说一说:
中西方问候语有什么不同? 中西方问候语禁忌是什么? 中西方问候语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篇:中英青少年足球文化理念差异
中英青少年足球文化理念差异 ———英国伯恩茅斯学习有感
黄 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一团学校)
英国作为现代足球运动发源地和足球强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水平远在中国之 上,在发展青少年足球和校园足球的很多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英国青少年足球面向的人群是5-21岁的儿童、少年、青年。基本涵盖了一个人从学龄前到大学的整个时代。英国青少年足球并非为培养足球运动员而存在,因为英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理念是:“让所有的孩子有机会踢球,让所有喜欢足球的孩子不会离开球场,当然也不会失去一个足球天才”。
英国很多足球苗子16岁就进入职业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青年队,但他们同时也是在校的初,高中学生。他们只有进入评估,考核后才能进入专业队,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等,不合格者即使足球天赋再高也不能进入专业队。学校、专业足球俱乐部进行评估,目的是确保所谓的“足球苗子”不只是具有足球的天赋和技能,而且必须是一个合格的学生,进而在未来踏入社会后具有良好的择业和生存能力,所以,在英国几乎不会出现放弃学业,专攻足球技能的中国式运动员。
依靠雄厚的青少年足球基础,英国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每年都可以从18岁的青少年中挑选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英国的青少年足球发展体系并不是以发掘足球苗子为目的存在,这与中国体育主管部门开展足球活动往往与竞技目标直接挂钩截然不同。
为职业俱乐部输送后备人才,是英国发展青少年足球的自然结果,成果最终成什么样子,其实英国足球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并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怎样让足球帮助青少年成长,进而有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英国足球运动的真正生命力来自于青少年的广泛参与,他们以后会是足球运动的粉丝、宣传者和传播者。无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还是普通足球爱好者,通过足球运动实现了全面发展。英足总也相信,足球吸引青少年的关键,不是单纯的依赖他们对足球的兴趣,而是足球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的强大。“增强青少年的团队合作意识、荣誉感、自信心,提高身体素质和应对挑战困难的能力”。正是足球的这种教育功能,获得社会、家庭的支持,才是孩子参加足球活动的关键因素;才是足球教育功能的根本体现;才是社会、家长、教练、孩子意识的重合。英国足球运动正是这样:社会家长支持;教练乐意;孩子快乐的完美结合。这正是中国足球缺失最严重的一面。
英足总对教练员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教练员必须通过多方面的考核,持证才能上岗,教练员分A、B、C、D、E、F六个级别,每个级别对应着不同年龄段和层次。每个级别都有着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每个教练员都认真的遵守教练员的规则。英国的足球为人的成长服务,而不是让人为竞技目标服务,这也不能不说是中英开展青少年足球的理念差异。
庞大的赛事体系,从职业到业余,到草根。英国联赛大家都非常熟悉,英国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也一样,组织庞大而严密,青少年比赛也依照年龄分为各个组别。从资料显示,英国2600所学校,1800所学校参加各级别的青少年联赛。包括各种足球俱乐部共计3700所学校及俱乐部,13700余之青少年足球队,300万名青少年运动员。在英格兰地区用于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的场地为3500余个。在英国,足球场是学校必备的体育设施,有些学校还不止一片,除此之外,遍布城市、乡村的体育场地也供青少年使用。英国每个固定的时间周三下午、周六等,或闲暇时间都能看的青少年足球比赛和其它运动的身影,英国虽小,不及我国有些省的面积和人口,但这种足球环境和氛围在国内是无法做到的。足球场地的缺乏是我国开展校园足球最大的困难之一。
英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经费是无后顾之忧的。英国有规定,每一类青少年比赛均由政府提供支持,如校内比赛由教育部解决,校际间的比赛由文化部提供,地区间的比赛由英国体育局负责,国家间的比赛由国家体育理事会资助等等。青少年足球比赛均由英足总督导,还有各种志愿者组织及学生家长为之服务,因此青少年足球运动不再是学生和学校的事,也成了社区和家庭的事。中国是“谁都管,谁都又不管”的局面。
英足总的这种理念是足球文化的理念,更多注重的是足球文化的影响力,更注重青少年足球活动的普及和发展和教育意义。我们要借鉴英式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理念和实施办法,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足球成绩将水到渠成屹立于东方,屹立于世界。
通过中国教育部大体协与英国文化部协调配合,届时,将有更多优秀的中方教练员走出国门,他们将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引领中国学校体育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第三篇:中英翻译差异
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摘要】翻译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工作,因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而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也具有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又造成了各自语言上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对译者翻译过程以及翻译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共四个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关键词】汉英文化 英语翻译 差异 影响
引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现象,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关系。根据一般概念,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这个概念只提及语言的信息, 未提到文化的信息, 是不完整的概念。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语言的巨大差异,所以翻译不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工作。更是文化上的交流活动。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指出: “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
一、汉英的地理位置差异与英语翻译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特点与物产经济的特点,具体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作比较时,不同的语言表现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就拿中国和英国相比,以英国为例,英国四周环海,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并且在历史上英国的航海业非常发达,曾一度领先于其他国家,因而英语中与海洋有关的词语和表达就特别丰富。中国则不同,中国有2/3 的边界线在陆地上,文化的繁荣兴盛起源于中原。中华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生活并繁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土地,所以他们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语言中也潜移默化体现与土地的关系,如,汉语“挥金如土”,比喻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而英语中则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 此外,英语中有大量关于船和水的俗语和习语,而在汉语中却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对应,如: “all at sea”(指不知所措)、“as close as an oyster”(指守口如瓶)、“drink like a fish”(指豪饮)等等。中国人经常用“天南地北”来表达对祖国幅员辽阔的赞叹,而英国人则用“from sea to sea”来表达国土面积的意思。
“东风”和“西风”在中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解读,这也是由国家的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中国西邻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就是温暖春天的象征,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故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辞。而英国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地貌与气候,它西邻大西洋,东面与欧洲大陆相望,西风温暖而湿润,东风反而寒冷。英国人对西风的喜爱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有这么一句:“Oh 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如果不了解英国的地理环境,译者在翻译这个句子时可能就会感到困惑:为什么雪莱会歌颂寒冷的西风呢?因此,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有时会给翻译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汉英双方宗教信仰差异与英汉翻译
在语言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宗教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各国的语言或多或少都会沾染上些许宗教色彩。英国人大多信基督教,按照基督教的理解,世界和宇宙是上帝创造的,这个世上的万事万物都要服从上帝的旨意。在中国则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在他们心中,由各派佛祖主宰这个世界。中英文中都有大量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词语,中文里有“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说法。在西方国家,人们表示对对方的祝福时常会说“God bless you!”,在鼓励灰心丧气的朋友时,人们通常会说“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与宗教有关的典故在翻译工作中也很常见。如:“The thing I bought yesterday am found to be an apple of Sodom.” 中的“an apple of Sodom” 便是出自于圣经中的一个典故。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 所多玛是古代死海边上的一座城市, 由于那里的居民骄奢淫逸, 罪大恶极, 上帝降火烧毁了这座城,城中的百姓、庄稼和牲畜全都化为灰烬, 传说在那里的死海边上长着一种外表美丽、摘下便成为灰烬的苹果。后来, “an apple of Sodom” 比喻罪恶的城市, 罪恶之地。只有了解这一典故, 才能正确译成:“我发现昨天买的东西外表好看却实际无用。”如果译者不熟悉圣经里的这个典故,那么他在翻译的时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三、生活习惯和习俗的差异与英语翻译
我们常说: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的确如此, 这其中也包含着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 它们各自反映着自己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语言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有什么样的文化, 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来反映。
就拿数字来说,“8”在中国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很多人在竞投车牌,电话号码等的时候愿意花上一大笔钱,就只为了图一个吉利。可是如果是拿这些数字给英国人,可能他们只会一笑而过甚至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堆数字。称谓上,中国人是讲究尊卑大小,因此会有“舅舅”、“舅妈”、“叔叔”、“婶婶”等的称谓。可是在英语的 “uncle”、“aunt”这两个词就代替了这些称谓的麻烦。中国人性格上是比较内敛的,而外国人则思想相对比较开放。因而在生活上,中国人都喜欢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某人称赞某个人的女儿很漂亮时,中国人一般会说:“哪里,哪里。”以表达自己的谦虚。如果把这几句直接翻译过来就会闹出笑话:“Your daughter is beautiful.” “where, where.”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译者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的生活习俗对日常表达的影响,千万不能僵硬地采用直译来传达原文的意思。除此之外,中国人见面很喜欢问别人:“你吃饭了没。”但是英国人则是喜欢见面就讨论今天的天气,两个极端反映出双方文化的差异。如果在翻译的时候没有这些文化内涵作为根基,那么译者也很难把真正的意思翻译出来。
四、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与翻译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 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上必然存在着一些差异。例如: 对“dragon”一词的理解中西差异就很大, 中国人视之为神圣, 尊贵的象征, 因而望子成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的眼中, 龙却是嘴里喷火的四足怪物, 在《圣经》 里是罪恶的象征。就拿“龙凤胎”一词举例,我们不能翻译成: “A baby dragon and a baby phoenix”那样很容易让西方人误解,甚至大为吃惊,感到不可思议。正确的译文应该是:“pigeon pair”。同样西方人对“dog” 的看法也与中国人大相径庭, 英语中含有“dog” 的习语很多, 大多表示喜爱的感情, 例如:“ a lucky dog”(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而汉语中却说“痛打落水狗”“走狗”等,大多含有贬义。
中华文化五千年,其中最为璀璨而西方又无法相比的就是唐诗。中国的唐诗分门别类,有四言绝句,八言律诗等。中国诗人可以用用寥寥数十字去表达一个绝美的意境,就以《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6字就已经把诗人的思念之前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若是把这16字翻译为英文,那么字数肯定是超过原来的诗句,最重要的是诗句原来的意境也不复存在。又例如,中文中常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说。英文中却是没有的,中国人自行翻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明显就违反了英语的日常用法。又如:“If the public officials of higher authorities resort to bribery, those of lower authorities will follow.This is called: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以中国人的思维,或会翻译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这叫:鱼从头开始发臭。”完全的中国式英语,被中文思维所以困扰,所以才会出现最后一句翻译的笑话。以上种种课看出中英双方的思维差异之大,以此导致双方在词义联想以及意境上有巨大的差别。所以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不能只顾转换语言符号而忽略非语言符号的结果。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为例,它的英语文化涵义是什么? 怎样把这层意义转化到汉语译文中来, 使其也具有类似的汉语文化内涵, 换句话说,就是把这短短的英文句子翻译出具有中国风味的句子。这就需要译者有两种文化的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将‘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与中文中的某些词句来年息起来,再根据语境得出翻译的结果,这样的句子才会更加“有味道”。而正确的译文应为:“上级公务员行贿受贿, 下级公务员也会效仿,这叫: 上行下效(或上梁不正下梁歪)。”上行下效或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汉语习语, 寓意深刻, 能够较好地对接‘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中的文化内涵。结语
本文通过地理、宗教、生活习惯和习俗、以及在词义联想和文化意象四方面对汉英翻译的关系,初步地了解汉英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差异给词语的表达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语言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而翻译不仅要力求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化意义上的等值。要想翻译出完美的作品,译者就必须在理解词的内涵上下功夫,深入了解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对译文做出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只有把文化和语言能力有机结合,才能做好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⑴杨立刚.试析汉英文化差异与翻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99.⑵张捷.试论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54 ⑶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45
第四篇: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颜色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摘要
人类对于颜色的感觉有一定的共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形象色彩的感知及审美体验大体上是相通的。但颜色词除了表示大自然绚丽色彩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此时颜色词已不单纯是表示颜色的指称意义了,往往蕴含着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从英汉两民族在民族心理、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情感色彩等方面来分析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就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指出其共性与差异性,并对差异性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初步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的方式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等,以便尽量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沟通障碍,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关键词: 颜色词;中英文化;差异 ;融合
一.引言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并且将它的涵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正因如此,产生于社会文化中的颜色词,由于其生成土壤的不同、所蕴涵的意义、承载的信息也不一样,从而形成了文化差异。因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的障碍,所以了解其文化差异及学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处理这些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显得十分重要。
二、颜色词分类的不同
颜色词可以大略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前者是本来就描写事物颜色的词,后者则起先是某种实物的名称,由于这种实物本身具有强烈而突出的颜色,因而它们逐渐形成了一种附加功能:不仅可以表示实物,还用来描述具有相同颜色的一类事物。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都可以划分为基本颜色词和实物颜色词,但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数量和划分并不相同。语言学家Berlin和Kay在考察了98种语言,并详细研究了其中的20种以后,认为英语中有11个
基本颜色词,包括:red, yellow,white, black, green, blue, purple, brown, pink, orange,和gray。这些词在汉语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词:红、黄、白、黑、绿、蓝、紫、棕、粉、橙和灰。
但汉语中的基本颜色词与英语中的却不尽相同。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七色彩虹———赤(红)、橙、黄、绿、青、蓝、紫;《简明类语词典》中列出了6个基本颜色词:白、黑、红、绿、黄和蓝;《同义词词林》虽也列出了11个基本颜色词,但与英语中的有所不同,分别是:白、黑、红、绿、黄、蓝、褐、赭、青、紫和灰。而王逢鑫教授在《英汉比较语义学》一书中提出汉语有白、黑、红、绿、黄、蓝、褐、紫和灰等9个基本颜色词。
这与英语中的基本颜色词数量上存在差异,并不一一对应,例如汉语中的“青”有时是“绿”,而有时是“黑”,在英语中要用两个词来对应,还要注意语言环境才不会张冠李戴。英语中pink是“粉”,或“粉红”,在汉语中归入“红”。基本颜色词以下再划分时,有时汉语划得较粗,有时英语划得较细。如红色再向下划分,汉语中有四十多个,如水红、肉红、大红、鲜红、绯红、桃红、洋红、金红、火红、血红、玫瑰红、嫣红、猩红、枣红等等,而英语中表示红的词却有一百多个,表示粉红的也有三十多个,仅以字母c开头的表示红色的词就有二十一个之多: cardinal, carmine, carmine lake, car-minette,carnation,carnelian,casino,pink,Chinesered,chromered,chromescarlet,cinnabar,claret,cochineal,congorubine,copper red, coquelicot, cordovan, cresol red, cramoisie, crimson,crimson madder.由此可见,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了不同语言对颜色词的认知和划分的不同。
三、颜色词构成方法的差异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有时是可以对应的,特别是基本颜色词,但实物颜色次就不同了。实物颜色词的构成差异之所以更加明显,是由于中西实物不尽相同,西方有的事物中国可能没有,反之亦然,因此它们所代表的颜色在另一种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词,如汉语中的“米色”、“荔枝色”、“鹤顶红”、“姜黄”、“墨绿”、“藕荷色”等,都是中国人熟悉的,而英语中的“oysterwhite”“avocado”“mistletoe”“Black currant”“Victoria”等词却是西方人熟悉的。当表示颜色的程度差异时,英语中常常在该颜色词前加上dark, pale, rich, dull, bright, light等来区分颜色的深浅、浓淡、鲜明、暗淡,这一点上中西颜色词是可以对应的,如dark blue“深蓝”,bright yellow“明黄”,light green“淡绿”,dull white“惨白”等等。但汉语中有一种ABB式的颜色词,构成与英语不同,是将修饰成分放在表颜色的词后面,并且重复,来加强颜
色的程度,例如:“黄橙橙”、“红艳艳”、“黑漆漆”、“白花花”、“蓝汪汪”、“红彤彤”、“黑压压”、“绿油油”等等,在英语中只能用前面提到的方法来翻译这些颜色词,相比之下,汉语中这种ABB式的颜色词更加生动活泼,使人印象深刻。
四、中英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
颜色能使人产生联想,例如,当提到“红色”,人们常常会联想到“火”、“鲜血”,提到“白色”,则会联想到“冰雪”、“蓝色”会想到“大海”、“天空”。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不同的民族对颜色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同时通过这种联想又赋予颜色词固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文化内涵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这种由民族的特定文化内涵而引起的文化差异,比比皆是,给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造成很大障碍。了解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主要是深入研究它的联想意义的不同,下面就对几种常用的颜色词———红、黄、白、黑、蓝、绿的中西联想意义的差异进行探讨。
1.红色
中国人对红色是最有感情的。中国古代有阴阳五行之说,即:金、木、水、火、土;同时配以五色,即:白、青、黑、赤、黄。五行学说的创始人邹衍认为,南朱雀,属火,色赤,因此红色与火相配。在中国,红色是喜庆、吉祥、胜利、好运、受欢迎的象征。“红色”在汉语中总是同嫁娶相联系,新娘子要穿红衣,戴红盖头,坐红轿子,新郎也要披红;新房则更是红色的海洋:红喜字、红幔帐、红被子、红箱笼„„亲友送的礼金要用红纸封好,称为“红包”;连媒人都被叫做“红娘”。生小孩儿或过生日时有的地方要吃红鸡蛋。春节要挂红灯笼,贴的春联也是红地儿,甚至包裹鞭炮也要用红纸。到了本命年,为了辟邪,要穿红袜子,系红腰带。“走红运”是说走好运,“事业红火”指事业兴旺,某人事业发达,就说他“红起来了”,称为“大红人”,现在的歌星、影星受到欢迎,知名度高就可以说他(她)“走红”、“红了”。“红色”还可以使人联想到革命,如“红军”、“红旗”、“红色政权”、“又红又专”。文学作品中把容颜姣好,举止端庄的女子称为“红颜”或“红粉”,遂有“红颜知己”,“红粉佳人”之谓,又将“红闺”、“红楼”指称富贵人家女儿的闺房。戏剧中“红脸”代表的是忠心耿耿、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式的英雄好汉。
英语中的red也可以表示神圣,如天主教中的“红衣大主教”,但西方文化对“红”的好感远不如中国文化。西方人从斗牛文化中联想到红色为不祥之兆,所派生的意义大都不佳,如:危险、警告、恐怖、流血、愤怒、困境等等。用red组成的短语也往往含有贬义:in the red(亏
损), red alert(紧急警报), red-light district(妓女出没的红灯区), red tape(官僚作风), red rag/flag(令人愤怒、仇恨的事), see red(勃然大怒), red-handed(残忍的), red ruin(战祸), red revenge(血腥复仇)。文学作品中,大家都很熟悉的《红字》,女主人公胸前佩戴的就是红色的字母A(adultory,通奸的开头字母)。
2.黄色
黄,在五行中是土的颜色。中国古代有“黄帝”,中国人是地道的“黄种人”并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汉代班固的《白虎通义》对黄色的解释是“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因此,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之色,象征着吉祥、神圣、富贵和权势,如皇帝穿的是绣有金龙的黄袍,并有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典故;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升坐“金銮宝殿”;发的是“黄榜”;出行要选“黄道吉日”。总之,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法定的尊贵的特权颜色,不能僭越使用。它对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崇高、尊严、辉煌的独特的联想意义,因此被推崇备至,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色。
但是黄色在西方则引起腐败堕落、卑怯、懦弱和病态的联想,如:yellow dog(胆小鬼;卑鄙的家伙),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 press(低级报刊)等等。Yellow journalism是指以低级趣味的文字或耸人听闻的报道吸引读者的办报作风。最初,黄色的含义起源于1895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黄色印刷的连环画《黄孩儿》(Yellow Kid),其中夹杂着色情内容,后来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
3.白色
中国古代的平民衣服不能施彩,所以称其为“白衣”、“白丁”,而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则称为“白身”。汉语中对白色的印象不太好,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白色为丧葬之色,即所谓披麻戴孝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色在中国代表悲伤、悼念、不吉、恐怖等,如“白事”、“白色恐怖”。
而西方恰恰相反,认为白色代表纯洁、光明、善良、和平、正派、诚实、可靠、吉利和幸运。英美国家婚礼的传统之一,就是新娘要穿白色的结婚礼服,戴白色的婚纱,手捧白色的鲜花,因为白色象征着新娘的童贞和纯洁以及新婚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再如a white day是“吉日”,a white war是“不流血的战争”,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是“幸福的日子”,a white witch是“做善事的女巫”。而汉语里“白”还可以引申为空白,徒然,无代价,轻视等等,如“白搭”、“白费”、“一穷二白”、“白眼”、“不白之冤”、“白卷”等等。
4.黑色
黑色在中国古代口碑不错,特别是用于服饰,《诗经》中就有“淄衣篇”,对其大加赞美。
当时,淄衣是士大夫的朝服。黑色还是夏和秦代所崇尚的正色。可以说,黑色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尊贵和庄重的颜色。在戏曲中,黑脸代表刚正不阿或者是憨厚耿直,如李逵、张飞、包公等都是黑脸。但黑色还是较多地引起不好的联想,如恐怖、黑暗、阴险等,汉语中有“黑手”、“黑幕”、“黑帮”、“黑心”、“黑店”等词语,都是用的黑色的这种引申意义。
黑色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表示深谋远虑、智慧和坚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杰克精明老练。)。黑色还表示哀悼、绝望和死亡,如参加丧礼的人都穿黑色的丧服;法官判处某人死刑时要在头上蒙上黑纱;死神在西方的形象是身穿黑袍,手执镰刀的骷髅;就连黑猫都是不吉利的象征。此外,英语中black主要的联想意义是“阴郁”(be 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愤怒”(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不妙”(black 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和“非法”(black market黑市)。
5.绿色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因此也是生命的颜色。但汉语对绿色也不青睐,很多带“绿”的词语都含有贬义,如:“脸都绿了”意思是脸色难看,“眼睛都绿了”也是贬义。中国古代认为绿色不是正色,因而赋予它“低微”、“不名誉”、“下贱”等含义,如白居易在《忆微之》中有“折腰俱老绿衫中”一句,意思是说到了弯腰驼背的老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官运并不亨通。这是因为唐代规定官位七品以下的穿绿服。在之后的宋元时期,绿衣、绿帽也是身份低微的服装。中国还有一种很难听的说法,就是“绿帽子”,其意为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私通。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因此,商店中从来都没有绿色的帽子出售。
英语中的green给人以新鲜、新近、精力旺盛的印象,如:fresh green memory(清新而栩栩如生的回忆);a 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等。在西方,green还常常带有贬义,表示“幼稚无知”、“没有经验”、“容易上当受骗”、“缺乏训练”、“嫉妒”、“眼红”的意思,如:green hand(新手);green as grass(无生活经验);greenwith envy(十分妒忌);green-eyed(妒忌的);greenhorn(涉世不深)等等。
6.蓝色
中国人不太在意蓝色,汉语中常用它来描绘海洋和天空,很少用于带有文化内涵的语境。英文中,blue代表悲伤、忧郁、沮丧或皮肤发青,如the blues(布鲁斯音乐),指源于美国南方黑人中情调忧郁的慢速爵士乐,又称为“蓝调”;to have the blues(觉得伤心);to look blue(愁眉苦脸);to be blue about the pros-pects(对前景悲观)等。蓝色还可以表示社会地位高或者是荣誉,例如:blue blood(贵族出身);blue ensign(英国政府部门的旗子);Blue Book(蓝皮书);blue book(名人录);blue ribbon(授予竞赛优胜者的蓝绶带);blue stocking(女才子)等
等。但blue coat和blue-collar则与上述意思相反,前者指穿蓝制服的人,后者则是蓝领阶层,即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都不高。此外,英文中blue还有色情的意思,汉语中的“色情电影”,英文要说blue film,“猥亵的笑话”是blue jokes,这种意思的来源可能是过去表演脱衣舞时常打蓝色灯光的缘故。
五、中西颜色词语言色彩的差异
语言色彩是指语言意义的褒贬和中性。颜色词也有语言色彩,也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中西颜色词的语言色彩并不对应,汉语是褒义的颜色词,英文中却是贬义,反之亦然。如前文所述的“红色”,汉语中大部分都是褒义,而英文中的red却偏重贬义;汉语中的“黄色”尊贵,英语里的yellow却懦弱;汉语中的“蓝色”呈中性,而英语中的blue却时而高贵时而低贱。由于民族心理、民族感情、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民族的审美观也不尽相同,对同一种颜色的态度有时可谓天壤之别,各个民族都有颜色禁忌,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一点必须重视,否则,交流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不但达不到本来的目的,还会适得其反。
六、中西颜色词的政治色彩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颜色词很早就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对颜色的尊卑贵贱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依据主要是各朝各代对官服颜色的规定,如红色和紫色为高官的服色,因此象征高贵、权威、势力和吉祥如意;黄色为帝王所专有,是至高无上的象征;白色是平民百姓的服色,地位也不高;绿色为下级官员的服色,因此不被视为正色,并有“戴绿帽子”之说。又如红色象征着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文化大革命时期有“红宝书”、“红卫兵”等。
西方的颜色词却大都没有什么政治色彩,除了表示尊贵的红色与紫色,但他们更多的是与宗教有关,而不像中国,将颜色都划分成三六九等,有严格的等级,泾渭分明,不能随便地僭越。可见颜色词的政治色彩中西存在较大差异。
七、中西颜色词文化差异的融合
随着中西交流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也开始出现了融合的现象。颜色词为人类语言所共有,本来就存在相似的成分,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使彼此之间的差异慢慢缩小,融合开始慢慢扩大。颜色词在一个民族中的联想意义也渐渐出现了转变,如白色,在中国并不看好,受到西方的影响后,也具有了纯洁、忠贞的褒义,现在中国的新娘也时兴穿白色的婚纱了;再如蓝色,中国对它的联想意义并不丰富,近几年却受到西方的潜移默化,也渐渐赋予它忧郁、沮丧的含义了。
八、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颜色词在分类、构成、联想意义、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同时这种差异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广泛和深入也在逐渐地融合。但应该清楚地看到,差异是主要的,只要存在地理环境、民族心理、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的不同,颜色词的差异就不会消失,在特定的环境中还会相当重要。颜色词是各民族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西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3]李家兴.英汉色彩词涵义的差异[J].商洛师专学报,1997(3).[4]莫 颖.中英色彩文化比较[J].南宁师专学报,2002,19(4).[5]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6]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杨惠馨.文化差异与色彩词语的翻译[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4).[8]姚侨梅.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广西梧州师专学报, 2003,19(4).[9]张德鑫.中外语言文化漫议[M].北京: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6.
第五篇:中英教育差异英语作文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education concept.The different of education concept between china and Amercia are as follow.In China,the main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for the examinations.Students do lots of homework so Chinese students can memorize much knowledge very well and get good grade in exam.The exam result is the only standard to assess a student so students don’t think deeply and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America educati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reading instead of memorization.Reading can broaden the knowledge and expand students’horizons,rich imagination.Secondly,inChineseclass,studens just listen to teachers they think teachers are always right and they don’t think on their own.however,inAmercianclass,the students are the protagonist.they discuss in group and express their ideas.Last but not theleast,inChina,parents hope their children to be the best and do some things they think it is good to their children so Chinese students should join many after-school tutorials.on the contrary,American parents respect children’s choice that children can study what they are in cur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