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现代人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程度的调研报告(xiexiebang推荐)
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有关现代人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程度的调研
报告
作者:冯钰坤(1120141263)许若芃(1120140645)
吴易轩(1120140838)李博闻(1120141913)
组长:冯钰坤、1120141263、***
所在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
指导老师:李赫亚
2015年9月5日 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有关现代人对抗日战争的了解程度的调研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 冯钰坤
摘要: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国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来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么,现代人对于70年前的历史了解多少呢?他们对待那段历史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我们将来要怎样看待那段历史呢? 关键词:抗战,现代人,了解程度
201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国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来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此次阅兵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首次设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英模部队代表编组受阅;首次安排将军领队参阅;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
一、调研背景——为什么我们要了解抗日战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唯有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才能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奋力砥砺前行,不断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更好警示和教育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正是这场胜利,使战胜国捍卫了国家利益,避免民族灭亡;同时,也拯救了世界,拯救了全人类。就此意义而言,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属于全世界的,是和平的胜利,是人类的胜利,是发展方向的胜利,是追求正义人们的共同财富。因而,纪念抗战胜利,我们不仅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节点有必要搞,其他时间节点也要搞;不仅胜利国,未参加战争的国家也有必要搞,全世界都需要搞,因为他们也分享抗战胜利的红利,享受和平的福音。
回首二战,为了遏制战争,维护正义和平,中国和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家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倡建者,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人民和站在正义一方的有关国家人民为了对付轴心国这个恶魔,对付法西斯侵略者,不顾一切站在最前线,做出了最大牺牲,他们是非常伟大和崇高的。这些直接参与抗战的国家及其将士、人民,特别是牺牲的先烈们,是为世界而战,是为世界奉献和牺牲。战争胜利成果效应从而向全球益处辐射,向未来延伸,是人类历史最重要的时间节点。从那时开始,世界人民空前团结,世界发生了方向式的变化,朝着和平主题前进。
二、问卷发放——以七七事变为中心的调查
2015年是七七事变爆发78周年,在七月七日这一天,我们设计了以七七事变为中心的抗战历史调查小问卷,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在北京以及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
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上重要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1937年7月7日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三、数据分析——令人担忧的现状
受访者共254人,有效问卷数254份。其中,年龄位于15岁以下3人,16至30岁152人,31至45岁53人,,45岁以上46人。主要受访者为16至30岁的青年人。
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家历史了解程度的考察。主要问题有 ①“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②“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在于?③哪位爱国将领发动了西安事变?④下列哪些战役是抗日战争著名战役?⑤您知道抗战胜利是哪一年吗?
第一个问题:“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是一个最基本,简单的问题,正确答案是“1937年”。我们设置了“1931年”“1945年”“1949年”三个干扰选项,正确率为93.18%。其中,16-30岁的人群86.25%回答正确,12.5%的人选择了1931年;31-45岁人群全部回答正确;46-60岁人群仅有一人回答错误。
第二个问题:“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在于?则稍有些难度,是初中历史课学习过的知识,正确率为63.16%。正确答案是“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这个问题的干扰选项有“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这个问题中,16-30岁人群仅58.75%回答正确;31-45岁人群72%回答正确;46-60岁人群54.55%回答正确。14.2%的人选择了“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24.43%的人选择了“标志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
第三个问题:哪位爱国将领发动了西安事变?正确答案是张学良,干扰选项有“张作霖”“朱德”“李宗仁”。本题94.87%的人回答正确。
第四个问题:下列哪些战役是抗日战争著名战役?正确答案是“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干扰选项有“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其中,75.64%的人选择了“百团大战”,89.74%的人选择了“台儿庄战役”。然而,还有32.05%的人选择了辽沈战役,30.77%的人选择了淮海战役。
最后一个问题“您知道抗战胜利是哪一年吗?”则94.87%的人都回答正确了。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第二部分考察了大家了解抗战历史的程度以及方式。11.54%的人表示“非常感兴趣所以经常看”,67.95%的人表示“偶尔会关注”;20.51%的人表示基本不关注。我们注意到,表示非常关注的人群回答正确率很高,而基本不关注的人则正确率很低。31-45岁的人群表示偶尔会关注的几率最高,而“基本不关注”的人集中在16-30岁。
关于“您从哪些渠道了解到有关抗日战争的知识?”排名前三位的方式是“课堂上”“书籍,历史资料”和“新闻,广播,报纸等媒体”,少部分人通过“父母长辈”和“爱国教育基地”了解到抗日战争的知识。
第三部分调查了大家对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看法。
在“您认为当下和平年代回顾抗战历史有意义吗”的问题中,80.77%的人认为非常有意义,勿忘国耻;12.82%的人认为非常有意义,应该时刻强调。
关于“今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将一次举行抗战胜利阅兵式,您对于国家设立这样一个纪念日的态度是?”这个问题,77.84%的人认为非常有意义,15.91%的人认为对小孩子比较有教育意义。
对于“您认为我国在抗日战争重大灾难事件(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方面做得是否令人满意?”这个问题,41.48%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1.25%的人认为“一般”,10.8%的人认为“比较不满意”,12.5%的人认为“非常满意”,另有3.98%的人非常不满意。这个数据在各年龄段分布大致相同。
在问卷第一部分:大家对抗战历史了解程度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家对于抗战历史是略有了解的,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比如抗战胜利的年份,“七·七”事变发生的年份,大部分人都能答对。然而关于哪些战役是抗日战争著名战役,还有30%的人错选,说明大家已经不是很了解了。至于“七·七”事变的历史意义,正确率就骤然下降,只有63.16%。这说明大家只知道有“九一八事变”,有“七七事变”然而对于它的过程,它的重要性,却不那么了解了。这说明大家对于抗战历史的了解不够系统、细致。
另外,分年龄来看这份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30岁以上的人群对于抗战历史比30岁以下的人了解,45岁以上的人则非常了解这段历史。而大家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和媒体。这说明我国在近些年,对于抗战历史教育的越来越少,大家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低。随着历史逐渐远去,年轻人正在慢慢淡忘那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段历史,祖辈的记忆和经历也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渐渐流失。然而,我们发现,人们还是非常希望去了解这段历史,去铭记,去纪念逝去的先烈的。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纪念抗战胜利非常有意义,因为虽然抗日战争结束了70年,然而战争遗留下的问题却迟迟没完全解决,尚有无数冤魂死不瞑目,尚有历史罪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大家也一致认为我国在纪念这段历史的做法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认为我国应该多举行纪念活动或仪式,来提示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四、结语——勿忘历史,展望未来
中国抗战长达14年,而美国参加二战3年零9个月,前苏联参战4年零2个月,英国参战6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于此可见。“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牢牢牵制着100万左右的日本陆军主力,占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共消灭日军150万人,约占日军在二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牵制和歼灭日军无疑最多。在二战中,美国伤亡100余万人,英国伤亡120余万人,前苏联伤亡3000万人,而中国伤亡3500万人,中国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付出的牺牲无疑也最大。
故而,我们必须站在世界角度,看待中国抗战的伟大意义。我们必须向世界人民喊响: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中国抗战,将日本陆军主力死死“钉”于中国战场,寸步难移,拖住了日本向亚洲其他地区“北进”和“南下”,以及与德意勾结,支援了苏美英同盟国。正如《人民日报》那篇文章所问:“谁像中国这样扛住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一扛就是14年?谁像中国这样拖住那么多日本侵略军,一拖就是上百万?”
中国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抗战的历史,更不容忘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世界人民知道二战的西方战场,多过于知道东方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国的二战功绩似乎被世界轻估轻看。事实上,“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语)。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如果没有中国的伟大贡献,实在不可想象。
虽然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但中国人民拥有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拥有了这些,就足以让中国人民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一直奋战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终点,北京理工大学2014级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战争不应该再发生,历史需要铭记,中国人民的抗战价值更需要得到历史认同。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虽然发生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冲突,但反战力量非常之大,人类再也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全球范围反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和平与正义始终主导世界,二战灭绝人性、杀戮一切的做法一去不复还。这就是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的重大影响,是胜利成果的延伸。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人类社会中再也不会发生世界大战,但战争的风险依然长期存在,有时候甚至风险还在增加。局部战争比较频繁,隐形战争已经悄悄降临,战争规模小了不等于不会发生,也不等于破坏性小了。影响人类发展的最大危害还是战争,对战争的警惕必须强化。
抗战纪念活动,就是为了牢记二战的惨痛历史,永远警惕战争。战争是对人类、人性的最大背叛。有战争,人类就没有希望,没有福音,就永远处在危险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其中,中国伤亡累计约为3500万人。这是人类最坏的结局,这样一个悲剧,这段惨痛历史,永远不要忘记。所以我们要牢记战争这个恶魔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悲剧。要提醒世界不要忘记战争给受害国、给世界、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造成的最惨烈悲剧。
中国是主导和平的国家,中国发展国防力量是为了捍卫我们抗日战争胜利的成果和国际秩序。中国社会发展多好,世界就有多好。因为中国是和平的倡导者主导者;是高速发展、正确发展的领头羊;是坚持和平外交,正确处理国际事务的榜样。可以说,中国给世界更多的是奉献。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中国强大,中国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世界的红利。一个以中国为榜样的国际时代已经来临,任何力量无法阻挡。
第二篇: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了解程度调研报告
黄师大学生专业认知度调研报告
【摘要】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用人单位的选人意向发现,目前的用人单位对新人的选拔,不再一味地强调在校从事过多少的兼职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兼职与专业的工作所需的能力有一定的差距。他们更看重的是新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重视自身专业知识,加强自身在专业的掌握能力和程度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一、导言
当代大学生有多少人是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就对专业有所了解呢?又有多少人经过专业学习对专业有了深刻地认识呢?又有多少人四年下来可以说自己有深入学习了自己的专业呢?现在社会更需要专业型人才,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实现人生梦想,真正在大学中学到知识,应该做到:关注专业知识,树立深度学习观。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校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本小组决定开展本次调研活动,更充分的了解本校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知识了解的现状。
二、方法
1.研究对象与范围
(1)研究范围:黄冈师范学院
(2)研究对象:黄冈师范学校大
一、大
二、大三的学生
2.方法:问卷调查(校内,纸质)
3.资料整理及分析方法
(1)质量控制:
校内:对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2)分析方法:由小组成员分年级统计好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研目标,这次调研活动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几个问题,并相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1)通过问卷调查真实地了解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对自身专业的了解程度。
(2)通过问卷的形式,让身边的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对自身专业知识了解的缺乏,引起他们对自身专业低认知度的重视并树立深度学习观。
(一)、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范围为黄冈师范学院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涉及文科,理科,工科等十八个专业,回收有效问卷269份。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均发放1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97份,78份,94份。回收率为89.67%。
专业认知涉及到专业课程,专业前景,培养目标,实践基地、设备等。足够的专业认知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很好的良性认知,形成一定的专业概念,为后续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增加学习的激情。调查发现,专业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继而影响到择业观,人生观。
在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中的三个题目进行分析:
第1题:入校前对本专业是否了解?
A.很了解B.了解C.一般D.不是很了解E.不了解
38.3大一 大二
大三
第2题:专业知识学习的越多,你觉得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专业吗? A.是的,越来越了解B.专业学习没有对我的专业了解帮助太多C.我了解专业跟专业学习无关
大一
学习无关
大二
大三
第10题: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你对该专业的认识有哪些转变? A.该专业会有很好的发展,学习兴趣浓厚B.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心中有担忧C.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未来的发展很忧虑D.没有任何影响
大一大二
大三
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专业的认知,对专业越了解,学习的兴趣越强。而对专业的认知不够,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专业的学习
3、大家可以定期的开一个读书交流会,在交流会中交流大家的心得,分享大家的所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容易的学习习近平时看似很枯燥的知识,通过大家的交流,也许,大家都可以收获的更多。
—教育技术学
第三篇:人们对春联的了解程度
人们对春联的了解程度
对于贴春联,人们对春联有什么了解?
让我们走进春联的世界吧!(人们一般是从以下这几方面探究春联的。)
形式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我国古代春联可以知识追溯到春秋时代,那时候的春联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悬挂门庭的长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写在丝帛稠带上(北方人称之为幌子)以装饰门庭。及至造纸术在我国古代发明后,春联便由文人墨客书写在纸制条幅上悬挂,进而再发展到人们用红纸书写并张贴在门亭与厅堂。有人又称春联为对联,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种。众多的对联还包括祝贺新婚嫁娶,新屋落成,乔迁志禧,生日寿辰和其他喜庆节日,还有悼念已故亲友的挽联和孝联等。而春联则是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应用最多又最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与鞭炮,喜筵相随,为人们的喜庆节日平添几分欢乐和吉祥。应该说,古人对春联的内容和形式颇有研究。因为春联的格式起源于我国的古典诗词,因而最初的春联要求象律诗一样讲究严格的字句相等与平仄对仗,即上下联的每个字都应要求其声调呈阴阳平仄相对,再配以具有 【贴春联】含义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如何贴 |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妥当。贴春联的学问 春节贴春联,将春联的上下联贴颠倒的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排列上下联的顺序呢? 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向为上首,左手方向为下首。贴对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其次是区分春联的上下联。一般有以下四种区分方法:一是按音调平仄分。春联比较讲究音调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音,下联最后一个字应是平声。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满人间万民欢”(“欢”是平声)。二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方向正确城乡富,政策英明衣食丰”,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三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风送莺歌辞旧岁,雪伴梅香迎新春”,“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四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勤俭持家家道昌,团结建国国事兴”。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象征:
辞旧迎新,去岁有余庆,新年更吉祥。一种祝福,一种期盼。春联是从两 由来
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的种类
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条、大春条。每幅春联都有横批和一个“福”字,还有斗方和影壁单贴、门心和抱柱。一般大街门外的对面和屋门对面,都贴“出门见喜”,屋里贴“抬头见喜”,影壁单贴“迎样”、“鸿穆”等等。老太太爱买吉祥话儿的,如“多福多寿多子孙,日富田资日康宁”;老头儿愿买带有警语的;一些商号大都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还有像“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等,都贴在商号的门柱子上。
贴春联的意义
春联的意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章法技巧的书法墨写,所以古代文人称对
联为一种既高深又典雅的艺术创作。
第四篇:对项目工作了解程度
对项目工作了解程度
试验区试点县创建工作中项目建设是至关重要一环。我县主要立项的有《职教资源统筹项目计划》、《职成教育网络体系项目建设计划》、《职成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特种养殖基地项目计划》、《种植基地项目计划》。目前在省、市专家指导下做了部分修改,并开始启动。
特种养殖项目投资880万元,种植基地项目投资430万,畜牧专业投资320万,现代农艺专业投资200万元,实训楼项目1456万元。合计总投资328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省投资760万元。县投资1526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两个(畜牧、现代农艺),正在实施的两个(畜牧兽医实训基地、新实训楼),县级投资615万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体现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真正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第五篇: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了解程度
(一)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的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人对此态度积极。据调查,4%的人认为非常困难,形势十分严峻;37%的人认为比较困难,但仍然有机会;48%的人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具备,在政府支持下,创业还是一条光明的道路;11%的人认为创业形势一片大好,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最好的发展之路。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几十年前那样稀罕了,甚至已经供过于求。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加上经济危机的冲击,找工作更增加了几分挑战性,大部分人希望在比较良好的自身能力和政府支持等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成功地自主创业,施展才华,实现理想。
(二)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有源头的。调查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是有自主创业想法的,对自主创业比较感兴趣的人数占了60%。而且创业的想法不是凭空出现的,就像人类不是一出生就会走路一样。在这些存在创业想法的人当中,正是由于受到某些事物的影响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家庭和朋友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人由于上辈人创业成功经验的触动再加上家人思想的灌输,自主创业的想法就越来越坚定。此外,国家的政策支持,媒体关于创业者成功经验的报道,让更多的人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
(三)虽然很多大学生对创业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不过每个人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开办一个公司(企业)才是创业,有的人觉得是要开发一项前沿的科技项目,更多的人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都可以叫做创业,创业不一定要对创业有很明确的概念,只要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
(四)创业与专业有何关系?一些企业的老总,大学所读的专业与创业的行业毫无关系,现在也成为全国明星企业;一些报道的研究生休学做垃圾生意更不要讲专业。这些实例往往给大学生带来一些困扰,这不得不让大学生因专业为创业而思考。经调查,26%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密切相关,53%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有关系但不大,18%的学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基本没关系,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完全没有关系的仅占调查人数的3%。数据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创业关系不大的学生始终占多数。某专家指出,认为所学专业最好能与专业挂钩,从基层做起,因为专业往往是毕业生所擅长的。如此表明,专业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个条件,不过不应将其作为束缚自己的绳索,而应放远眼光,拓宽知识面,发展良好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