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草案)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使我校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及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相衔接,优先做好人才储备,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培养计划。
一、总体目标
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二梯队为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三梯队为院级骨干教师;第四梯队为系部级骨干教师。通过选拔和培养,到2018年,力争使学校拥有1-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5-10名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10-20名院级骨干教师和20-30名系部级骨干教师。
二、培养周期
培养期为四年。动态管理,二年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四年进行一次期满考核。
三、选拔条件
(一)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按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
(二)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以上职务,年龄55周岁以下(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下同)。
3.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具有组织带领学科梯队建设的能力。
4.已系统熟练地讲授过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
5.具有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在本学科主流和前沿领域指导和开展研究工作。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科研手段。6.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7.近两年科研、教学成果较丰硕,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编写两部以上教材;
(三)院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45周岁以下。
3.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力,能在本学科前沿开展工作;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已系统讲授过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突出。
5.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6.具有稳定的科研或教学研究方向,在该方向上有较明显的研究成果,近两年科研、教学成果较丰硕,出版学术专著或编写教材1部以上;
(四)系部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下同)或讲师专业技术职务,年龄40周岁以下。
3.具有本学科领域内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培养前途。
4.已系统讲授过一门课程,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教学效果较好。
5.近两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条件:由各系部根据实际自行制定。
四、选拔程序
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选拔程序和办法按省人事厅、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要求。
第二、三、四梯队人选的选拔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以思想政治、业务表现和实际贡献为依据,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采取个人自荐和系部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自下而上逐级择优推荐评选。
1.本人根据条件填写《 高层次人才梯队培养申报表》,可以兼报。2.各系部签署意见后将申报对象的材料上报校人事处。上报材料包括:①申报表一式两份;②近期科研成果原件及复印件;③各种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
3.组织人事处和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联合初审,淘汰不符合条件者。
4.学院学术委员会对申报对象进行全面评议并投票,签署书面意见,确定第二、三、四人才梯队入选者。
5.入选对象公示一周。
6.学院院务会议审批后公布入选名单。
五、培养措施
1.学院从队伍建设专项经费中拨出相应经费,用于资助培养各梯队入选者。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的配套资助经费按上级有关文件执行。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培养资助经费为4万元,原则上每年1万元。院级骨干教师的培养资助经费为2万元,原则上每年5000元。系部级骨干教师资助经费为8000元,原则上每年2000元。已有科研启动费的教师,该启动费折算成培养资助经费,且基数不另行增加。
2.入选后,由本人提出培训进修、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计划,所在系部要提出初步的培养方案,落实培养措施。各学院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上述人才梯队成员的培训进修需要。第一、二、三梯队入选者应根据自身实际从培养经费中留出1/4额度用于攻读博士学位或国内外培训、进修。
3.所在系部和有关职能部门要给入选者定位置、压担子,使他们投身到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第一线,主持或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长才干、出成果。
4.院级及以上培养对象的具体培养政策措施
①安排一次高层次的培训进修,优先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等。学校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学历和职称。②优先提供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积极改善教学、科研的工作环境和条件。③对作出突出成就的人员,学校积极宣传其优秀事迹和成果,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④学院领导经常了解、关心入选者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入选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
六、目标任务
(一)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培养目标及考核,按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
(二)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院级骨干教师、系部级骨干教师经过为期4年的培养,应分别达到如下目标:
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争取入选第一梯队,或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方向负责人,或科研、教学取得突破性成果;按照学科梯队后备力量的要求全面指导、培养本学科1-2名青年教师。
院级骨干教师:争取入选第一、二梯队或具备晋级的基本条件。系部级骨干教师院:争取入选第三梯队及以上或具备晋级的基本条件,或入选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七、管理办法
1.组织人事处作为职能部门负责第一梯队入选者的跟踪管理培养,负责第二、三、四梯队人选的评选和考核工作。各系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认真负责将工作落实到实处,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2.高层次梯队人才非终身制。人事处要建立业绩档案,跟踪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3.高层次梯队人才入选者每年的考核与教师考核同步进行,期中和期满各组织有关专家和领导进行全面考核评估,根据考核结果实行优胜劣汰,滚动发展。考核评估和再次选拔同时进行。
4.考核程序
(1)入选者提交期中或期满的业绩总结报告和《考核表》。
(2)入选者向学院学术委员会进行全面汇报,学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该系部及相关学科的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估,作出书面评价意见,并整理材料报组织人事处。上报材料包括:①本人总结报告;②考核表(一式两份);③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复印件;④各种获奖证明材料复印件。
(3)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对各系部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包括教学、科研等方面)。
(4)召开院学术委员会会议进行评议、投票,确定考核等次。(5)学院会议审定考核结果。5.考核等次及相关问题
期中考核分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期满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并通知相关系部和本人。期中考核 “不合格”者,取消其培养资格;期中考核“基本合格”者,暂不进行培养资助,若期满考核合格,则可补报培养经费;期中考核“合格”及以上者,继续予以培养。期满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和重点培养。
培养经费按年均额度分三次划拨:每年划拨50%;中期考核达到合格的再划拨30%,基本合格的暂不划拨30%;期满考核为优秀的再划拨20%或50%,期满考核为合格的,需待晋升一个培养梯队后再将20%或50%滚入新一轮培养费中。
培养期满考核合格者原则上不能再次申报同一梯队培养。
八、本实施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凡其它与本实施办法不符者,一律以本实施办法为准。
九、本实施办法由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共同负责解释。
2013-10-21
第二篇: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决定》(苏发[2003] 11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苏办发[2006] 2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培养
第二条加强政治理论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组织他们进行国情、省情教育考察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爱国主义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顽强拼博,勇攀高峰。
要主动关心培养对象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引导他们自觉加强思想修养,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对具备党员条件的培养对象,要积极吸收他们入党。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克服。
第三条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培养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培养对象到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跨国公司本部进行 1
轮训,安排他们到国外担任高级访问学者或普通访问学者,组织他们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素质。
第四条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培养对象的业务水平。省人才办将在现有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在省内外或境外增设一批培养基地,为各类培养对象的培训进修、合作研究、科技攻关等创造条件;每年组织“333工程”学术技术研讨班,促进培养对象与国内外高水平专家的学术技术交流。各市、省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拓宽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选送培养对象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业园区的企业等学习或工作,提高他们的学术技术水平和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
建立导师制。积极为培养对象聘请相应领域的专家作为学术导师,提高培养起点,促进他们快速成长。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的导师必须是“两院”院士,有条件的,可以聘请国际科学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导师;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的导师必须是国内学术、技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级专家;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的导师必须是省内各学术、技术领域的带头人。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培养对象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省和各地计划、科技、社会科学规划等部门,对于培养对象承担的各类科技项目,按规定程序申报,经专家评审后,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
第六条加强以培养对象为核心的学术团队建设。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应根据岗位和任务的需求,通过设立流动性岗位,面向国内外公开聘用培养对象急需的人才或助手。依托培养对象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科学工程和知识创新基地,以培养对象为核心,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学术团队。
第七条为培养对象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设立“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由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主持的研究项目,尤其是国家、省重点研究课题和开发项目,资助培养对象参加国际权威机构组织的学术会议、国际论坛等交流活动或出国培训、进修,资助培养对象出版有重大理论突破的学术专著等。五年内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可获得10-20万元的专项资助,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可获得5-10万元的专项资助。发放图书资料补贴,第一层次每人每年1万元、第二层次每人每年6000元,由省财政支付;第三层次每人每年3000元,由所在单位支付。
第八条加大宣传表彰力度,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技术地位。省和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公平竞争、择优选任的原则,有计划地选拔优秀培养对象担任科研机构领导,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课题组的负责人,积极推荐培养对象进入有关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各级评价、评审、评奖机构专家委员会及咨询委员会。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有突
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和省青年科技奖等推荐人选,原则上应从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中选拔。
各级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培养对象勤奋敬业、献身科学、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取得的重大成果,激励他们在“两个率先”中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章管理
第九条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领导及重大问题的决策。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实施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具体管理工作,按照“上下结合、分层管理”的原则进行。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由省委组织部会同省人事厅、科技厅管理;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分别由各市和各主管部门管理。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实行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制度。培养对象管理期限为5年。在管理期内,培养对象应制定总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同时,所在单位要与培养对象签订双向目标责任书,报培养工作主管部门,作为双向考核的依据。纳入管理后的第三年,省、各市、省各有关部门分别对培养对象进行届中考核,提出考核意见。管理期满后,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培养对象进行届满考核,作出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的结果,确定下一周期的培养对象。
第十一条建立信息管理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信息库,跟踪管理,跟踪服务。根据培养对象的变动情况,及时修改有关信息。培养对象取得的业务成果和考核、奖惩情况,要及时存入信息库。培养对象每年以书面形式向培养工作主管部门(第一、二层次向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层次向各市或省各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党委报告一次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重大事项及时报告。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省各主管部门每年向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培养与管理工作的综合情况。
第十二条改善培养对象的工作、学习条件。各市、省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培养对象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各级组织、人事、科技部门和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了解和掌握培养对象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入托、入学、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重视和关心培养对象的身体健康,定期组织培养对象进行健康检查和疗养。
第十三条充分发挥培养对象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培养对象在决策咨询、重大项目攻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333工程”创业园,以园区为载体,吸引全省相关行业的培养对象来本地创新创业。围绕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每年组织培养对象到基层、企业和农村开展
多种形式的科技咨询、技术服务和知识培训活动,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四条对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荣誉;存在其他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行为;未经组织同意,出国逾期不归或擅自脱离原单位;因个人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不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培养对象,由所在单位提出意见,经所在市、省各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取消其培养资格。培养对象在省内调动的,原主管部门应将有关材料移交给新的主管部门,并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跨省调动的,须征得有关培养工作主管部门同意,并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五条各市、省各有关部门,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培养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
苏州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实施办法(试行)
苏办发〔2007〕88号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促进高层次人才效能充分发挥,打造一支引领苏州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苏发﹝2006﹞36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资助对象
1、承担或参与与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关联度较大的国家、省级科研项目研发团队中的骨干人才。
2、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技术、知识产权、项目,在苏实施创业创新的高层次人才。
3、其他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条资助内容
1、参加由国内外著名高校或培训机构举办的与本人研发项目、工作岗位相关专业的短期培训或进修。
2、参加国内外本专业(行业)较高级别的,并有成果展示、论文发布的学术交流等活动。
3、举办我市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产业研发项目相关的学术交流、项目研讨或技术攻关等活动。
4、获取专业资料、行业信息等活动。
第三条资助原则
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按照“政府引导,突出重点,公平择优”的原则实施。培养经费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承担,政府资助将重点向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倾斜,向紧缺高层次人才倾斜,向有发展潜质的年轻优秀人才倾斜。
第四条资助标准
1、参加短期培训或进修。按培训费的20—5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市政府组织的重点高层次人才专项培训资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经专家评议后另行确定。
2、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资助其差旅费、成果展示场地租赁费、材料印刷费等费用,最高不超过10万元。
3、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按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的原则,给予总额30%的资助,最高不超过10万元。
4、获取专业资料、行业信息等活动。依托我市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按给予定额资助。
第五条资助程序
1、资助申报及认定
参加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采取集中申报。资助对象在每年12月份将本已参加的活动和下一拟参加的活动,分类填报《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申请表》,并附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二份上报苏州市紧缺人才开发工作办公室(下称“紧缺办”)。
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须事先申报,在每年12月份将下一拟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的方案、《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申请表》一式二份报市紧缺办。
由市紧缺办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及相关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
审,确定资助的人选、形式和金额,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人才办”)批准后实施。
第二条第四类资助由市人才办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助范围、人选及资助标准。
2、经费拨付
对第二条第一、二类的资助,资助经费在每年的三月份下拨给资助项目已结束的资助对象。
对第二条第三类内容的资助,待活动结束,完成项目总结后一个月内下拨资助经费。
资助对象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填报《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总结》,并附相关材料,报市紧缺办,经评审后下拨资助经费。
对第二条第四类内容的资助,由市紧缺办统一办理上网卡,资助对象可持卡到指定地点上网查询需要的专业资料和行业信息。超出定额部分由本人自理。
第六条其他事项
1、资助经费从市人才开发资金列支,并按《苏州市人才开发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执行,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年终对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2、受资助人应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若有欺诈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享受资助资格,追缴已资助的经费,并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3、引进的紧缺高层次人才在引进资助期内(五年),不再重复享受上述资助。
4、除第二条第四类资助外,同一资助对象可多项申报,但原则上每人每年受资助项目不超过一项。
5、未正常完成培训或进修,或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未按计划执
行或因当事人未认真实施,没达到应有效果的,市紧缺办可中止资助直至追究当事人责任。
6、享受培训资助经费累计超过5万元的,须签订至少3年以上的服务协议,服务期未满调离苏州的,按比例退还资助经费。
7、各县级市、区,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资助办法。
8、本办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具体事项由苏州市紧缺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我国推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计划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推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计划
作者:
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2期
针对科普场所、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缺乏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的现状,我国有关机构正在多所大学和机构试点开展一项人才培养计划。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介绍说,2012年,教育部已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推进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首批在6所高校和7家科技场馆开展。试点高校招生类型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全国统考途径招收的生源主要为理工科专业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2012年先期开展培养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等三个方向的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逐步扩大培养方向。(新华网)
第五篇: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是党中央
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维护地区教育均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与稳定,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民族骨干人才计划”以西部12省市区、享受西部政策的民族自治地方和需要特别支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以及内地西藏、新疆班为生源地,依托中央部委所属重点高校和单位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等特殊措施招收培养研究生,为民族地区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植
1、大力争取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采取由政府、学生、用人单位共同分担的机制。如与企业合作,企业投入设备,学校为其定向培训高级技能人才作为回报;另外,有条件的市县也可采取各技校合并重组,成立“技校集团”,实现设备、实习场地的共享与互补;此外,还可以吸引私人或外商投资,引进一些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来解决培养大批高级技能人才所需解决的实习设备及实习场地的问题。
2、强化地方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领导体系。由劳动保障部门、发改委、教育、科技、财政、人事等部门参与,并吸收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学校代表参加组成校企合作领导管理体系。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和管理优势,把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职业教育资源统筹规划利用,根据地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专业和目标,使校企合作有的放矢。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指导校企合作的各个环节,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树立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对企业负责人、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优秀带徒师傅等相关人员给予物质奖励。设立人才培养创新奖、人力资源开发奖、社会贡献奖等合理的奖项。在企业评定等级、新产品开发,扩大再生产,推广应用先进科技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对开展校企合作成果突出的职业学校也要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支持其优先发展,促其做大做强。
(二)健全法规 健康运行 让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把培养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利,这些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激励和约束为前提。
1、明确学校、企业和政府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和法律责任。强化实施“用工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和减轻职教学生的就业压力。从政策引导和约束两个方面,利用行政手段,保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企业职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促进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2、设立校企合作运行专项资金。应当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校企合作的企业,经过对合作效果评估,达到标准的,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或税收优惠;对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产品的收入,适当减免税费;对安排一定数量学生进行实习的企业,政府予以资金补贴,企业对带徒师傅也给予补贴;对于接收安置职业学校学生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必要的补贴或奖励;企业支付实习学生的报酬以及相应的实习费用计入生产成本,予以税前扣除;鼓励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教育培训经费用于实习的支出,计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等。
3、鼓励和支持企业投资学校,鼓励企业为学校办学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实习师生劳动报酬等条件。鼓励学校投资企业,合理有效利用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节约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4、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人才优势互补、岗位流动的机制。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
(三)灵活机动 按需合作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育教学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脚踏实地,做到专业建设讲实际、课程设置为实用、教学活动为重实践、质量评估求实效和服务经济得实惠。目前,职业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寻求校企合作的切入点,是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定单式”培养培训、校企互动式、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建学校实训基地等。有必要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共同研究制定校内重大事项的机制、引入企业参与教学研究工作的机制等。
(四)、增强实力突出特色
1、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技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本校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要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同时要开展专业调查,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保持技校教师应有的行业领先水平。
2、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要真正实现产学结合,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要培养出高技能型人才,技工教育模式必须从“学科本位”教育转移到“能力本位”教育上来,从统一学习进度与内容转移到学习时间、地点、方式等均可因人而异,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上来。